翌日破晓,风临独坐殿中,垂眸低望。她面前摆了一局未完的棋局,盘中白棋声势浩大,攻势紧迫,已占大利,俨然隐成合围之势,黑子被围堵,似已被逼入无可回旋之地。此轮白方攻势方歇,该黑方落子。

    棋局就僵持在这里。

    风临沉默凝望黑白,手指捻着一枚黑子,久久不下。

    窗外大雨如瀑,雷吼电急。

    大风卷着摧落的绿叶,尖啸着在殿外狂奔,殿窗被震得哐哐作响,像有千百人在叩窗,催促喊道:快!快!快!

    这喊声太大,也震醒了殿中器皿桌椅,它们惊惧于殿外的雷雨,也跟着喊道:快啊!快啊!

    顿时整个大殿都充满了嘈杂刺耳的喊声,所有的事物,瓷瓶、桌椅、地砖,乃至每一滴雨珠,每一缕潮风都看向风临,它们睁大了眼,大声催喊着,尖锐,刺耳,烦躁的声音充斥整个天地。

    苍白手指紧捻着那杯棋子,力道越来越重,越来越重……

    快!快!快!快!快!

    轰隆隆一声巨响,一道惊雷砰然而落,震得天地共颤,霎时万籁俱寂。四周安静下来,殿中落针可闻,此时,殿中忽响起“嗒”地一声。万物皆望去——

    她抬手,落下一子。

    -

    四月六日,晨,大理寺呈报于上,经刑部、御史台过目,由尚书省转呈御前。同日上午,紫宸殿降旨,令户部尚书刘达意暂放手头事务,领假三日,配合问询。

    上午辰时三刻,门下侍郎祝勉呈奏武皇,参刑部侍郎慕归雨与逃犯宁歆长姐宁瑛有故交,因私乱公。

    巳半,内侍监梁佑元往刑部传达陛下口谕,令慕归雨避嫌,暂退此案。

    当日午,有学子复聚鸿文道,举持武律问镇北王投毒杀亲,为何不作处置。

    御史台得讯,急遣人入宫面圣。

    当日下午,紫宸殿连发旨意,一命虎贲军将军荣恒威暂交兵令,以候问询。二发旨于刑部、大理寺、御史台,明言“法可上宗亲”,令各部严查缙王府投毒案。

    三发明旨于定安王府,告令暂解风临事务,并厉辞斥责,称其“德容尚不足以持节”,收回其双笙双节,免其北疆节度大使,但保留尊号荣封。

    另附武皇亲笔所书圣旨,明言解除旧年定安王风临与丞相之子子徽仪的婚约,并加盖朱印。

    一轮锦轴展卷,便将那日朝堂质问了结。这是紫宸殿赐给风临的说法,这就是风临在百官面前要来的说法。她仍需谢恩。

    两封圣旨一宣过,立刻有大理寺官员带着印有三法司红印的文书上前,请风临暂解职务,上交兵符,往大理寺受询。

    风临被带走时没说什么,这一番景象她仿佛不意外,眼神冷淡地静观,如一位旁观者。只是走时,她没带自己的亲卫,言称法司自有差役,只让张通鉴跟随,其余人尽留在了王府。

    待她乘马车走后,大理寺的官差查检府内,重点查问府内医署。她们一路上都有王府的人紧跟,两边人都在紧盯对方。

    一位大理正要了王府内近来的采买账册后,正要进映辉殿查检可疑物,寒江跟随着,说是为她引路,可眼神一直盯着她的一举一动。

    毕竟不是抄府,她们也不能太过分,这位大理正进映辉殿正殿巡看,行为也不说逾矩,边走边问寒江:“她这一上午都做了什么,可见了什么人?”

    “没有。”寒江冷着脸回答,“什么人也没见,殿下这一上午,只在此处下了一盘棋。”

    “下棋?”大理正略感诧异,追问道,“什么棋,何人送的棋,同谁下的?”

    “寻常的棋,不过八两银子,街市上随便就能买到。殿下自弈。”

    大理正更加奇怪,犹不信道:“自弈?”

    “是。”

    “下完了没?”

    “没有。”寒江语气冷硬,“不过总会下完的。”

    “呵……”大理正撇嘴一笑,不再理会这个宫女出身的管事,转头吩咐道,“来人,那纸笔把棋局绘下,在将这棋盘搬回去。仔细着挪动,一个子也别乱。”

    -

    傍晚,镇北王再入大理寺受审消息传开,时恰传出后宫纷争不宁的传闻,朝野议论。有臣上书,劝武皇废夫,奏称:“教女无仪,六宫失和,皆乃中宫失德,不宜再托付凤玺。”

    当日武皇便回复此奏,朱笔大书:“狂悖之言,无恭无敬”八字,派人当夜返还,并以此人“妄言后宫事”为由,官职连降二级,令调离华京。

    武皇如此态度,亦引起许多人暗地揣测。

    是日夜,慕归雨携案书往大理寺,以作交接。公务了后,在离开时,她正巧碰见白日里往定安王府办公的大理正,对方正带着两个属下往回走,其中一人手里搬着个棋盘,上面还摆着子。

    因这棋盘,慕归雨多看了两眼,大理正见着她赶忙行了一礼:“慕大人。”

    “不必多礼。”慕归雨颔首微笑,问道,“大雨天怎么搬着个棋盘在走?”

    大理正持伞一笑:“嗨,慕大人有所不知,这个棋盘是从定安王府搬出来的。听说镇北王被带走前都在下这盘棋,我怕里面藏了什么门道,索性带回来让大伙研究下。这不,刚刚才给那边看过,我们大人没瞧出什么来,叫我搬去前头给少卿她们瞧瞧,看看有无异处。”

    慕归雨似被这话勾起了点兴趣,浅笑道:“是么,我看看。”

    她走近低下头,盯着棋局看了一会儿,倾斜的伞投下一片阴影,雨水顺伞滑落,滴答落在棋盘上。大理正在旁瞧着,问:“慕大人可瞧出什么来了?”

    慕归雨笑着摇摇头,直起身,抬手理了下衣袖。大理正暗自腹诽,面上笑着道了声告辞,便带着属下往前走。

    慕归雨也颔首告辞,转身向前。雨淅沥沥浇在石砖上,身侧两把伞走过,在与端棋者擦身将过时,慕归雨忽而抬手拂向棋盘,修长手指在擦身的瞬间将棋子一把拂落。

    “哎大人!哎——”

    大把棋子掉落地面,霎时黑白子满地弹滚,噼里啪啦洒了一地。

    在一片落子声里,慕归雨悠悠转身,背影迈进雨中,浅笑着落下一句话。

    “妙手,棋活了。”

    -

    京中某茶楼中,许多学子正在食糕饮茗,激动畅谈。

    此楼邻近国子监,故而堂中大多都是结束课业的学子。或许因为雨天缘故,楼里并没多少其他客人,没外人,学子文士们说话就随意些,也谈论时政。

    “此回镇北王入大理寺,大约是不会再轻轻放过了。我瞧着,应是要判的。”

    “那当真是大快人心。这亲王跋扈许久了,做下多少骇人事。听说连还将那流放的宁家人也给弄到京里来,不声不响的,什么居心?真惩治了她,也总算她们做得一件实事。”

    有人犹豫着开口,声音微弱:“唉,可我觉得,那天这镇北王说的话,倒有情理在……”

    立刻便有喝道:“你这是什么话!”

    “是不是得了她点好处,坐了她一回车,你就嘴软起来?”

    那人被斥了一下,尴尬饮口茶,却也不服似的,微声道:“我也没有别的意思,只是觉得有些事得认真论,不能太武断。那天许多同袍也在,不都给人家说得没声没响么?

    我也不是笑话诸位,镇北王来时我也在,我亦没有吱上一声,哪里能够笑人?仅说说想法罢了。诸位,你们觉得这样子闹,当真好么……其实细想想,我们与她又有什么仇怨呢?”

    有人道:“你这人好没志气,竟觉得她的话有情理,当真书都白读了!说甚仇怨,我们难道是为了私仇才行事的吗,我们是为了国,为了民,为了大武能清光永照!”

    “说得好极了!”有应和者拍手。

    那声音愈发低弱:“镇北王若做恶,自有国法处置,我们没有官服,这样算怎么回事……”

    有人笑道:“你是怕了?”

    又有声音道:“你不愿意,那就走,无人拦你。然而你须得记住,我们今时如此,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千万个像你这样的人!”

    “说得好!”一个人站起身来,有些激动道:“什么叫算怎么回事?如今虎狼得到惩戒,这难道不是我们努力的结果么。那些日子,多少人笑我们是蚍蜉撼树,不自量力。可今天结果怎么样?那镇北王如今在何处?大理寺!谁说我们的努力没有结果?说我们蚍蜉又如何,今时我们便就证明了,蚍蜉亦能撼树!”

    众皆鼓掌赞赏之时,角落里一人突然抓起茶杯,狠狠地向地上掷去,突来的脆裂声令堂中静了一瞬,众皆纷纷望去,见到一个姑娘缓缓站起,冷眼看向她们。

    有人识得她,低声窃语:“似乎是李健行。”“她怎在此……”

    李思悟环视四周,一边将钱袋放在桌上,一边在众人目光中踱步上前,口中冷笑道:“撼动?”

    “你一个小小的学子,品级都没有,你能撼动谁?你今天站在这鸿文道上,喊了些口号就传达上听,你以为是你们的能耐吗?错!那是你们背后人的能耐,那是有人想让这些话上达天听!”

    李思悟凛声讽道:“你们以为自己赢了,影响了朝局改变了圣意,是吗?我告诉你们,你们是在做这天下最幼稚最天真的梦!”

    先头那学子涨红了脸:“你说什么?你又晓得什么!”

    李思悟喝道:“我晓得什么?我起码晓得一件事。”

    “陛下真正要做的事,凭你们是拦不住的!陛下真正属意的人,凭你们,也根本挡不了!”

    “今天你们让定安王得到惩处,那原因只有一个,就是陛下想让她得到惩处!你们,不过是幌子、是刀、是棋!”

    李思悟无不讥讽地说:“你们不仅当刀当棋,你们也把别人当刀使、当棋用。这么多读书人,难道没有一个脑袋想得到吗?你们的喊声越大,闻人家的处境就越窘迫!”

    “闻人大人至今未下葬啊!”

    吼这句话时,李思悟的声音隐隐颤抖,眼中也红起来,道:“你们哪有一个在乎的?!打着她的名号,在这里煽风挑事,只为全你们的圣名!”

    说到此处时,李思悟忽而哽了一下,停顿片刻,才再次开口,悲哀道:“只为全你们的圣名……”

    早有人偷溜出去寻府衙,被人唤来的官府差役已赶来,她们见到大声谈论的李思悟,立即上前,使劲将人抓住,扯拽道:“还不住嘴!”“大胆,还敢胡吣!”

    李思悟被人拖走,却不肯停下,一路挣扎着回望身后人群,奋力大吼:“那是我的亡师!那是我亡师的身后名!你们利用她!做这样的事,你们不会有好下场的!我李思悟就睁着这双眼睛看着,你们不会有好下场的!”

    几个差役驾着她拖到大街上,一路往府衙拽行。大街上不少商铺食店中人纷纷侧目,打量着这狼狈的姑娘。

    有两个撑伞的行人见了,装作过街买东西,想凑近些看热闹,没想到刚走两步,街尾远远地便传来一阵迅疾的马蹄声。一骑眨眼驰马奔到近前,高声呵斥道:“急报!让!!”

    马蹄强健踏过,溅起大片泥水,那两个要过道的行人慌忙避让,看着候骑极速奔去,往皇城方向狂奔,后方有两个士兵,也紧随其后,大声帮着呵斥道:“都让开!”

    被拖拽的李思悟不知何时停了挣扎,直直望着已远去的候骑,在辨出那人着装打扮后,她不由微怔,道:“这是……八百里加急?”

章节目录

太女纪  (女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月下卖刀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月下卖刀郎并收藏太女纪  (女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