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将有猛将的作用,儒将有儒将的风格,双方用兵并不一样。

    诸如杨大眼勇冠三军,身先士卒,大军气势如虹。

    因此,前期杨大眼军势如破竹,直接攻入了大营。

    但王镇恶却拖着羸弱的身子,像勇将一样亲自上阵,给将士们带来了视觉震撼。

    将士们无不被王镇恶感染,只觉得浑身热血沸腾,力量在源源不断地涌上来。

    奇迹出现了,杨大眼军竟然被反过来打得节节败退,竟然无法再前进半步。

    杨大眼不禁大怒,亲自斩杀了数名敌军,但王镇恶所部却毫不畏惧。

    双方一番血战,真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就连杨大眼都感到愕然。

    在王镇恶的亲自拼杀下,竟然奇迹般地稳住了阵脚,死死挡住了杨大眼军的攻势。

    另一边,王仲德所部在南门与符法军陷入了拉锯,双方谁也奈何不了谁。

    一开始,符法仗着麾下人多,很轻易地就攻入了大营。

    然而在王仲德的指挥下,守军也不甘示弱,竟然击退了符法军的第一波攻势。

    随后,双方一进一退,就围绕着营门陷入了苦战。

    尸体开始堆积如山,两边的将士全都难以前进半步,双方随即展开了互射。

    符法军人多,弓箭手也多,因此火力较猛。

    王仲德军人少,但都是恩养多年的精锐,因此战斗力更高。

    双方拼到现在,人数已经没有意义了,比的只能是毅力。

    刘裕的七万大军中,有两万嫡系,五万降卒。

    两万嫡系都在王镇恶、王仲德手中,虽然人少,但战斗力真不是盖的。

    反观吕光的八万大军,其中有四万氐族精锐,还有四万是降卒。

    在兵员分配上,杨大眼军有一万氐族精锐,一万降卒。

    符法军和杨大眼军一样,有一万氐族精锐,一万降卒。

    吕光的四万主力中有两万氐族精锐,两万降卒,因此战斗力参差不齐。

    四万氐族精锐分别来自符氏、吕氏、杨氏各自的部落,因此忠诚度、战斗力都很高。

    四万降卒原先都是马家军,他们之前能够投降,以后同样也可能会。

    相反,刘裕把两万嫡系交给了王镇恶、王仲德统帅,而把降卒都留给了自己和朱家兄弟。

    刘裕、朱龄石、朱超石兄弟,包括刘裕麾下的蒯恩、胡藩二将,五人都是猛将。

    眼下,三万降卒在三员猛将的统帅下,居然爆发出了强大的战斗力。

    刘裕在中,蒯恩在右,胡藩在左。

    虽然三人统帅的都是降卒,但在三人的身先士卒下,降卒们却是士气如虹。

    吕光四万主力的布置则是,两万嫡系在中,两万降卒分别在两翼。

    吕光亲自统帅两万嫡系,面对刘裕亲率的一万降卒,居然不能赢。

    两翼的两万降卒,分别面对蒯恩、胡藩的猛攻,不出意外地被打得节节败退。

    原先吕光中路防守,两翼突破的计划落空,还反过来被刘裕给达成了。

    现在的局势是,吕光亲率的两万氐族精锐只能勉强挡住刘裕的猛攻,两翼眼看着就要被击破了。

    双方八万对五万,都是嫡系+降卒的组合,但因为兵源布置不一样,从而造成了不一样的结果。() ()

    随着时间的流逝,刘裕大军越打越强,吕光大军越打越弱。

    这还不是最致命的,关键是吕光大军中的降卒逐渐坚持不住了,开始崩溃。

    先是吕光这边,两翼的降卒开始败退,蒯恩、胡藩进行了突破。

    接着是杨大眼那边,其中的降卒也逐渐坚持不住,大军随即开始了溃败。

    最后是符法那边,其中的降卒也坚持不住了,意志力薄弱的特点开始显现。

    反观刘裕、蒯恩、胡藩麾下的降卒,却在三将的带领下越战越勇,士气越来越高。

    同样有降卒,但却有不一样的结果,此战吕光已经败了。

    随着三个方向的降卒开始溃败,吕光、杨大眼、符法麾下的氐族精锐也动摇了,开始节节败退。

    三将好像心照不宣一样,眼看着不能胜,索性下令鸣金收兵。

    战场上响起了鸣金之声,吕光大军如潮水般退去,只留下了无数尸体。

    刘裕这边,眼见敌军撤退,却也没有追击。

    此战虽然是刘裕胜了,但伤亡也不小,王镇恶的伤势更是惨不忍睹。

    刘裕下达了救治伤员,清点伤亡,并打扫战场的命令。

    另一边,吕光大军一路败退,想要退到河池。

    然而刘裕大营距离河池有六十里,一路上,吕光大军逃散了不少人。

    最终,吕光、杨大眼、符法都回到了河池,但八万大军却失了整整一半。

    其中,原本四万氐族精锐战死了一万多人,伤员不计。

    四万降卒战死、逃散了两万多人,只有一万多人跟着到了河池。

    对于吕光来说,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大败无疑,就此面对刘裕也失去了优势。

    反观刘裕那边,五万大军也折了两万多人,几乎折了一半。

    其中,王镇恶、王仲德麾下的两万嫡系折了七八千人,三万降卒伤亡过半。

    虽然损失惨重,但却依旧士气高昂,这让刘裕十分高兴。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王镇恶受了重伤,但好在没有性命之忧。

    虽然没事,但也不能参加下一场战斗了,这不免让刘裕感到哀伤。

    毕竟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作为刘裕的头号大将,王镇恶哪怕只是受伤了也是损失!

    于是在接下来,刘裕只能派人通知二朱率军返回,然后与法正商议接下来的对策。

    法正认为,秦军新败,士气低落,必定会退守河池,甚至是下辨。

    此时应当长驱直入,趁着敌军还没有重振旗鼓,一鼓作气拿下城池。

    倘若迁延日久,等到秦军回过劲来,必定又是两败俱伤的局面!

    刘裕对此深以为然,因此与法正不谋而合,便下达了前进的命令。

    刘裕大军突然的动作,对吕光大军来说不是好事,士气低落下确实难以守住城池。

    但吕光害怕再退到下辨的话,军中的降卒必定再次逃散,到时候可就不是士气低落的问题了。

    说不定在军心大乱之下,大军会直接兵败如山倒,就此覆灭了也说不定。

    没办法,吕光只得下令整顿城防,准备在河池与刘裕大军决一死战。

章节目录

血之孙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布鲁斯老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布鲁斯老爷并收藏血之孙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