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勒决定先不管冉闵怎么样了,在刘曜率部离开后,他当即下令班师。

    并非石勒心忧晋阳的安危,也不是为了去追击刘曜,而是因为他们的粮草快要见底了。

    虽然并州军缴获了大批的战马,但战马乃是珍贵的战争物资,并州军哪里舍得杀马吃肉?

    因此,石勒只得下令大军快快返回,至少要等回到了并州腹地再说。

    此时,晋阳城已经被中部鲜卑团团包围,守军在围困下已经坚持了大半个月之久。

    由于中部鲜卑都是骑兵,不善攻城,因此只是围而不攻。

    可就算这样,晋阳城内的军民也不好受,因为他们的存粮同样不多。

    彼时的并州境内,粮草都被集中起来提供给了前线的石勒大军,所以晋阳城内并无多少存粮。

    而晋阳城作为并州首府,虽然现在的并州人口顶多只有二三百万,但晋阳城内却有数十万军民!

    这么多人每天吃吃喝喝,那可是一个天文数字,因此并不能长久坚持。

    在中部鲜卑的围困下,晋阳城内很快就乱了,刘聪、刘琨等人只得勉力维持。

    好在中部鲜卑刚刚兵临城下的时候,刘琨就派人突围,随后往四方求援去了。

    彼时的并州境内尚有七八万兵力,除了石勒率领的主力外,各地还有几支守军。

    比如雁门关、井陉关、壶关、离石要塞等处都有军队驻守,除去雁门关外,其他几处尚有军队可以回来支援。

    然而这些守军驻守城池尚可,若是回来救援晋阳,那无疑是羊入虎口。

    因此,眼下刘聪、刘琨的全部希望都已经寄托在石勒的主力身上了,只等着石勒能够早日率军返回。

    趁着这段时间,刘琨也已经把事情全部搞清楚了,比如中部鲜卑是怎么南下的。

    原来是代郡的麴义勾结中部鲜卑,然后派人以友军之名骗开了雁门关,随后埋伏在暗处的中部鲜卑方能长驱直入!

    要说麴义是怎么骗过雁门关守军的?原来早在河北大战后期,高欢和刘聪就成了盟友。

    尤其是麴义镇守的代郡,和雁门关那边,双方都是为了防备中部鲜卑而存在的。

    按照约定,倘若中部鲜卑攻打雁门关,麴义就该出兵相助才对。

    反过来,倘若中部鲜卑攻打代郡,雁门关的守军也会出兵帮助麴义。

    想当初在两年前,雁门关那边就帮助过麴义,彼时的中部鲜卑最后才会失败。

    结果两年后的今天,一切峰回路转,麴义居然反过来帮助中部鲜卑对付并州了。

    这一下子,雁门关的守军哪里有防备?当即就被麴义和中部鲜卑的奸计得逞了!

    就当中部鲜卑从雁门关南下,往并州腹地长驱直入之时,麴义也在代郡扯旗造反。

    原本麴义乃是袁绍麾下的大将,及至袁绍败亡之后,麴义便投靠了高欢。

    然而高欢并没有重用麴义,却也没有亏待,麴义也一直是镇守代郡的大将!

    要说到麴义为什么造反?这一切也和他不受高欢重用,导致麴义的心里不平衡有关。

    要知道袁绍在鼎盛时期,彼时的麴义就是一方大将,可那时候的袁绍可是雄踞冀、青、幽三州呢!

    现在的高欢却是只占据着大半个幽州、小半个济州,论地盘、实力只有当初袁绍的三分之一。

    而麴义的身份、地位不变,头上的主公实力却变了,也就等于麴义的身份、地位成了原先的三分之一!() ()

    如果麴义能够受到高欢的重用也就算了,那麴义的心里还能平衡些,可惜并没有!

    彼时的高欢并不重用这些袁绍旧将,只将他们委以原职,平日里给他们的赏赐也少。

    高欢重用的只是高昂、段韶、斛律光、窦泰、祖逖这些人,麴义本是一方大将,现在却要和这些后辈平起平坐。

    因此,麴义很不爽,不爽就造反!

    于是乎,麴义联系了中部鲜卑,双方就此互相勾结在了一起。

    按照约定,高欢需要帮助中部鲜卑骗开雁门关,再在代郡等待高欢的平叛大军。

    等到中部鲜卑成功拿下晋阳之后,再回过头北上,帮助麴义打败高欢大军。

    届时,哥两个一个占据幽州,一个占据并州。

    最后瓜分冀州,分取河北,岂不美哉?

    现在的情况也是如此,麴义在帮助中部鲜卑骗开雁门关之后,便在代郡积极备战。

    此时已是四月,同一时间,秦曹之间还未开战。

    然而中部鲜卑却已经按照着和大秦的约定,在规定的时间内南下并州了,倒是守约的很。

    如今,中部鲜卑有整整四万铁骑,团团包围着晋阳城。

    晋阳城内无粮草,外无援军,被中部鲜卑攻破就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被晋阳城内寄予厚望的石勒大军,此时还在肤施城,也才刚刚收到晋阳城被包围的消息。

    先不说石勒能不能及时赶回,就算赶回了也要能打赢中部鲜卑,何况石勒怀有二心!

    如今的石勒早就有了自立之心,如何还会管晋阳城的安危,如何还会管刘聪的死活?

    石勒巴不得晋阳方面和中部鲜卑之间鱼死网破,最好两败俱伤,到时候他才好坐收渔翁之利。

    五月,晋阳城再也坚持不住,城内刘聪等人无奈只能献城投降。

    彼时的石勒大军还在西河境内,他们并没有选择回援晋阳,只是按兵不动。

    刘聪投降后,中部鲜卑大举入城,晋阳宣告易主!

    几天之后,刘聪、刘琨纷纷被杀,中部鲜卑开始分兵攻取并州各地。

    这时候,石勒大军终于有所行动,开始朝着晋阳城进军。

    另一边,高欢得知麴义在代郡造反之后,当即大怒。

    随后,高欢起大军十万,准备兵发代郡,讨伐麴义。

    彼时,高欢的大本营就在涿郡,涿郡与代郡近在咫尺。

    高欢对于麴义的行为很不理解,毕竟双方离得这么近,他怎么敢?

    最后是高欢手下的田丰、沮授,这两位大谋士通过分析,给了高欢一个满意的答案!

    那就是麴义与中部鲜卑勾结,虽然麴义和他们近在咫尺,但他有着中部鲜卑作仰仗。

    毕竟在此之前刘琨派人四处求援,也有人到过涿郡高欢处,只是高欢还没来得出兵就收到了麴义造反的消息。

    原来麴义和中部鲜卑之间,乃是东西呼应,麴义造反也为中部鲜卑拖住了高欢这一路强援!

    正因为如此,田丰、沮授才能够分析个八九不离十,并使得高欢从容北上平叛!

    正因为麴义与中部鲜卑勾结,双方把并、幽二州搅成了一锅粥,所以北方才会大乱。

    然后他们都不知道,此时正有两只黄雀在后,一只是石勒,另一只乃是青州袁谭!

章节目录

血之孙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布鲁斯老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布鲁斯老爷并收藏血之孙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