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饶阿菩一身布衣,头上包着布巾,怀里抱着只婶子给她女儿带的老母鸡,和婶子大包小包地入了城门。

    城里守卫松了不少,但是巡防依旧谨慎,除却锦衣卫和兵外,还有三五个布衣在街上拿着画像搜寻着什么人。

    那几个布衣身形魁梧,掌中带茧,是握惯了兵器的样子,不像什么善茬。

    饶阿菩害怕会和自己有关,不欲靠近,婶子瞧着他们也不像什么好人,领着阿菩靠墙边走,待过了此处,仰脖子往那边瞅了一眼,小声与阿菩道:“五大三粗的,找什么人呢。”

    饶阿菩两指捻住鸡嘴,说实话她这个动作很莫名其妙,但是她还是做了,然后对婶子道:“可能是抓那个什么鸟指挥使的家人?”

    这可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婶子哎呦一声,满眼写着我觉得你说得对。

    她提了下包袱,脚步加快,嘴里嚷着:“小提你昨天说的我想了一宿,保不齐八九不离十。”

    饶阿菩松了鸡嘴,一本正经道:“不是□□,是保十。吕左是奸相。”

    婶子笑着乜了阿菩一眼:“走走,赶紧去我闺女那儿,再讲讲。”

    很好,非常好。饶阿菩对此求之不得。

    跟着婶子绕进中南府,穿了几条巷子,也不知道从谁家府邸后门钻进院里。

    婶子闺女在大户人家的庖厨里做丫头,这是个肥差,能从中捞着不少油水,整个人养的也是红光满面。

    婶子一见着便乐,母女俩拉着手说了好一会儿话,婶子转过身,从阿菩手里抱过母鸡,才道:“昼儿,这老母鸡给你家夫人炖鸡汤。”

    啊?这母鸡是给夫人的啊,饶阿菩心中稍有震惊,她还以为是婶子带给她女儿的呢。

    她用眼观望了这一圈院子,应该不算特别大富大贵的人家,不过开后门让府里丫头探亲,想来主母是个宽容的人。

    阿菩与昼儿视线相对,相视一笑,婶子见状,拉着阿菩胳膊,与她解释:“这是小提,来汴京寻亲的。我寻思这大上午,府里不能多忙,便让她跟过来长长眼识,唠唠嗑啥的。”

    昼儿看了阿菩一眼,又小声与婶子道:“虽是不忙,但也不能随便带外人进府啊,最近汴京多乱啊。”

    饶阿菩站在一边,稍有尴尬,要不是想凭着些舆论败坏吕左形象,她也没必要这么厚脸皮。

    她背着手,手指交织在一起,鼓了一口气在腮帮子里面,然后缓缓吐出。

    反复了几次后,母女俩才是商量完,昼儿笑呵呵走过来拉住阿菩的手,问道:“你来寻什么亲呐?”

    “我叔,他住在平安里府的青案街。”

    ……

    有问有答,不结巴,神情自然,其实话说的都是真假参半。

    昼儿本意也只是试探,估计只是以防有心之人进入府里,见她能答出来,便放下心来,掐着母鸡翅膀,引着婶子和阿菩往庖厨走。

    那是一个个体小院,不算特别大,人也不多,不过都是爱在备厨的时候,讲些家长里短的东西。

    饶阿菩没有费尽心思手段打入他们内部,就是在帮他们摘菜叶的时候,偶尔插上一嘴,然后再由婶子的三寸不烂之舌勾起他们兴趣。

    当然,这是饶阿菩头一次觉得自己变了许多,从前饶丞说她开朗不少,她还不信,这回不信是不能够了。

    毕竟,她竟然有一天能面对半院子的人,侃侃而谈,胡言乱语。

    说话不紧张了,也不害羞了,甚至神情自若,还能绘声绘色。

    最后迎来满院掌声,之前京城里流传的关于吕左的话本,被她一番胡诌演绎后,再看其内容那可谓确有其事。

    “不过我看呐,那个魏明夷也逃不了什么干系。”一厨娘烧了一锅烫水,淋在刚杀好的母鸡身上,“吕相怎么谁都不陷害,偏陷害他?”

    昼儿埋头择菜,没抬眼道:“知道他秘密多呗,斩草除根。”

    厨娘嘿嘿一笑,用手秃噜下鸡毛:“反正我只知道咱家大人可不喜欢他。”

    咱家大人?饶阿菩择菜的手一顿,没出声打断,又继续听两人闲谈。

    “可人家之前也没做啥错事。”昼儿声音不大地反驳。

    厨娘睨过来,眼神透着一股我知道你的小心思,道:“长得再俊,人家也名花有主了。”

    正砍柴的李厨子放下斧子,松快了下手,插了句嘴:“那他媳妇儿跑了不是?”

    “跑了!”昼儿应了声,抬眼看向饶阿菩,一脸嫌弃地瘪嘴道:“他夫人还是咱北镇抚司的女画师呢,家里男人落难,说跑就跑咯,连影儿都没找着。”

    冤枉,这真是冤枉,那是她想跑的么?!

    饶阿菩抿了抿唇,低头继续择菜,不太想说话。不过昼儿可不想放过她,一个劲儿地想要她认同自己,见她始终没反应,最后才叹息讲着:“想当初魏指挥使成婚,多少小娘子为之落泪啊。”

    她略有惋惜:“可惜,你没有见过他。”

    饶阿菩腹诽:不可惜,见过的,也睡过了,是个混球。

    院里叽叽喳喳聊的热闹,一时也没注意院外来了个人,此人身姿颀长,肤如麦色,着一袭靛青轻裙,挺拔地站在门口。

    厨娘倒鸡毛水时才蓦地看见她,惊了一声,道:“呀呀,朱姑娘怎么来这儿了。”

    听到动静,大家不免都向那处望去,饶阿菩亦不是例外。

    仅一眼,阿菩愣住了。

    朱鸢娘?!原来这是李渡舟的府邸。

    昼儿见阿菩看人看得眼发呆,笑着解释了一下:“这是夫人的远房表妹,过来小住一段时间。”

    饶阿菩木木应了声,随而低下头,她一时想不好应不应该与李渡舟他们扯上关系。

    就当她忧思时,院外又传来一女声,饶阿菩借着昼儿的身形一挡,往那儿瞥了眼。

    姚氏款款走进来,瞧着院里刚预备好的母鸡,笑了一声,看向昼儿,道:“呦,你娘来看你啦。”

    昼儿立马从小凳上站起来,行礼过后,拉着婶子站到姚氏面前:“嗯,我娘特地给夫人带的老母鸡。”

    姚氏虽在李渡舟面前骄纵,但对待府里下人却是极好的,她垂眼看着盆里的鸡:“还挺肥,留着晚上大人回来再做吧。”

    昼儿和厨娘应是,接着姚氏道:“这几天多做些小糕点备着,大人走得早,尽量别让他饿着肚子。”

    众人再应,饶阿菩头低得很,缩在角落,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不过一般都是人越怕什么,越来什么。她越躲,偏越是被人看见。

    姚氏目光落在她身上,问向昼儿:“那是谁啊?”

    昼儿回头一看,连忙跑过来,拉着阿菩胳膊,给人揪到夫人眼前,道:“她叫小提,来汴京寻人的。我娘的……干女儿。”

    朱鸢娘站在姚氏后面,之前心中有事没曾注意到,此时昼儿将人拉到面前,倒是让她觉得,这人身形有些眼熟。

    “小提,快拜见夫人啊。”昼儿怼了她一把。

    饶阿菩吃痛,低着头行礼。

    姚氏见状,有些好笑:“你这丫头老低着头干嘛?我又不是母老虎,干嘛不敢抬头看我?”

    这一讲,大家目光均是聚集在饶阿菩的身上,其中有一道目光格外犀利,她不用想,自知那定是鸢娘的。

    眼下,是瞒不住的了。

    饶阿菩呼出一口气,认命般抬起脸,视线与鸢娘相对,片刻又辗转落在姚氏身上。

    “阿菩?”鸢娘哑然,却碍于姚氏,举止有所克制。

    姚氏没曾见过饶阿菩,看着面容并不识人。反是朱鸢娘这一叫,她才反应过来,面前这丫头是饶阿菩。

    北镇抚司里的画师,魏明夷的夫人。

    念着这里人多眼杂,不易暴露她的身份,姚氏并没说破,而是转身问鸢娘:“你认识她?”

    朱鸢娘点头,冲阿菩一笑:“从前的手帕交。”

    “便是你常与我说的……那个小提?”

    朱鸢娘了然,应道:“正是。”

    两人一唱一和,正好将饶阿菩撒的谎圆了回来,末了,姚氏一手牵住阿菩,一手拉住鸢娘,笑眯眯开口:“既如此,便上我那儿坐会儿去。”

    说着,领着人便离开了。

    这会儿昼儿才醒过神,看向自己的娘,问道:“哪儿来的这人。”

    婶子一脸茫然:“送上门的啊。”

    *

    姚氏带着两人去了内室,唤人沏了一壶好茶,搁在桌上,而后起身,对两人笑道:“我不懂其中事,便不在这里碍事了。”

    “李夫人……多谢。”

    姚氏对鸢娘一笑:“客气了。”

    内室熏香,不重,是淡淡的梨香,朱鸢娘翻正小巧的茶杯,给阿菩斟了一杯。

    饶阿菩不渴,没喝,两手端着看着朱鸢娘笑。

    面对这样柔和温暖的笑意,朱鸢娘心中发酸,生的愧疚,不敢与她对视,哑声道:“对不起,阿菩,是我害了魏大人。”

    这话有失偏颇,饶阿菩摇摇头,轻声宽慰:“与你无关的,鸢娘。”

    “不!若不是我没听魏大人的话,执意调查鄞州水灾案,便不会中了乐仙儿的计,给你们添了这样大的麻烦。”

    饶阿菩将杯子放在桌上,拉过朱鸢娘的手,微微歪头看向她湿润的眼睛:“乐仙儿本就要将水搅浑,不管有没有你,魏明夷都会有这一遭,不过是或早或晚罢了。”

    “我们避不掉的。”

    朱鸢娘用手背蹭了一下脸,抬头看向阿菩:“你不怪他么?”

    阿菩无奈一笑:“谁啊?乐仙儿么。怪啊,他不在乎魏明夷,甚至不顾他生死,一心只想要达成他的目的。”

    “但话说回来,他目的是什么呢。”她神情稍显疲惫地笑了下,“现在你我都知道了。”

    “所以他若不借他手,又如何澄清天下呢。”

    朱鸢娘细思了会,觉得阿菩说的很对,于是打起精神,起身走向案桌,把最近收集来的各种消息整理在一起,拿到阿菩这里。

    她平复好心情,开口道:“魏大人以身作饵,但留给北镇抚司的时间也并不多,南镇抚司的杜衡掣肘李渡舟,以至于他处处受限。”

    饶阿菩翻着纸条看了看,然后道:“镇抚使也是为你做掩。”

    朱鸢娘点头:“魏大人是被刑部抓走了,吕左攀诬他与鄞州案难脱关系,今上大怒,当即便令三法司会审。”

    “大理寺和督察院都有吕左走狗,唯有刑部与其不对付,但两处施压,刑部万一查不到其他证据,恐怕是抗不住的。”

    饶阿菩眉头蹙起,放下纸条,问道:“刑部主审官是谁?”

    “是左侍郎霍彧。”

    想是阿菩对朝中官员不甚了解,朱鸢娘便与她道:“刑部无尚书,一切事宜暂由左侍郎霍彧代理。此人刚直,一向看不过丞相作风,亦不站皇子党派。”

    中立的。倒是比饶阿菩欲想的情况稍微好了一点点。

    “我们有可能将我们收集到的消息递给刑部么?”饶阿菩含着疑问,试探问道。

    听此,朱鸢娘想了片刻,摇头道:“会审期间,谁也见不到霍彧。况且谁能保证刑部里没有吕左的眼线。”

    鸢娘说的有道理,乐仙儿暂未归来,皇子一事尚无根基。吕左攀诬,想以鄞州案定罪魏明夷,除去心患。

    那么魏明夷则是明里保护北镇抚司,暗里为乐仙儿和鸢娘寻找吕左与贵妃私通的证据而争取时间。

    不过,余留时间还是太短了。

    三司会审,吕左涉及大理寺与督察院,这份势力远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大。

    但是吕左越是要速速解决,他们越是可以和稀泥,搅浑水。

    饶阿菩动了一个念头,于是看向鸢娘道:“如果只是拖着,我们可以再闹大些。”

    朱鸢娘英气的眉略有皱紧:“你的意思是……闹到今上眼前儿去?”

    “嗯。”饶阿菩细细想过,对上鸢娘的眼眸,“我要去击登闻鼓。”

    “不可!”

    “如何不行?大梁有律,凡挝登闻鼓者,必有冤情,主司即须为受,为其昭雪,若不即受者,示为罪加一等。”

    朱鸢娘收起桌上纸条,表情冷肃:“大梁亦有律,凡挝登闻鼓者、越级上诉者,男子先廷杖三十,女子须受拶刑。”

    饶阿菩不以为然:“我知道。用七寸圆木夹手指嘛。”

    听到她这样轻松解释这个刑罚,朱鸢娘被气笑了:“阿菩,你可知稍有不慎,你的手指便就废了。难道你不想再拿起画笔,当画师了吗?”

    阿菩心知她所说的稍有不慎是什么,不过是担心吕左从中作梗,故意使她上诉不成。

    她嘴角微挑,梨涡浅浅印在脸颊,抬起手,打量自己修长的手指,轻快道:“手哪里比人重要呀。”

    说罢,她冲朱鸢娘眨眨眼,笑道:“破了案子,将吕左绳之以法才是最要紧的。”

    这一下,朱鸢娘所有想说的话都被噎进肚子里。

    大家都在牺牲自己,可这样的牺牲,为的便是天理昭然。

章节目录

话本无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一克拉松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克拉松子并收藏话本无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