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从上元开始正文卷第二百八十章花钱具备诱惑力的,才会是好商品,这一点,李贤实在是太清楚不过了。所以,对于前期展览册子能够刺激得所有人发狂这一点,他充满了自信。

    长安县令这一年难得动弹动弹,作为首都直辖的县令,除了管理一下长安周边的百姓以外,基本不具备什么职权。而他手下的衙役,作为长安城中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虽然在军队面前什么都不是,但也一直被盯着。

    如今,他可是难得动用一次衙役。

    不管是商人还是勋贵,他们运送钱财的车队只要进入长安城,就会有衙役一路护送跟随。军队是皇权的逆鳞,也没人敢真正把私人武装展露人前,所以长安县令的帮助,可以说是及时雨。

    又一队衙役护送着一个车队进了长安,而紧随其后的,就是一大群乞丐,他们都祈求车上能掉落一两个铜板。对商人勋贵而言,成车拉的铜钱掉一两个的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一两个铜板,对于乞丐而言,已经是巨款了。

    看着这一幕,李治拍拍手,对李贤说:

    说完,李治也没有带上李贤的打算,就被杜淳义等人护送着离开了。

    站在城门前,李贤笑了笑,没有回东宫,而是朝着三省走去。

    李治忧愁的,不外乎通货膨胀而已。

    后世资金快速流动的社会,尚且有通货膨胀的风险,更别说如今是以铜钱作为主流货币的唐朝了。

    当初刘邦聚天下之富商于一地,斗米和斗金同价。而如今,大量的铜钱汇聚到长安,外地州府因为铜钱的数量减少,势必会导致币值增高,而长安因为铜钱过多,也会导致币值降低。

    而想要打破这个局面,就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赶紧花出去。

    而且,不能是在长安一地花出去。

    正巧,这一次估算的盈利,稍稍有些超标。既然这样的话,那朝廷开花就是了。

    铜钱存在库房里可以称之为财富,但换成铜铁、棉花等,一样也能当成是财富。

    反正今年的军费,连带着去年拖欠的,都能一并结算。拖欠了好多边军将士一年的时间,朝廷就算不低头,还是要有所表示的。给苦寒之地的将士准备一些冬衣煤炭,给酷热之地的将士送一些北域特产,不是好事情?

    再者,好多边城破破烂烂的还要抵御进攻,真是难为守军了,是时候翻新一下了。() ()

    反正,这批即将到来的财货,尽管还没有到手里,但怎么花出去,这个时候怎么也得有个章程了。

    抵达中书省,郝处俊早已经在门口等着了,手里拿着几分文书,边走边说:

    疆土铺的太大,花费自然高,所以边军苦苦支撑的同时,国内的文官也在紧勒腰带。虽然三省六部的主官都是有钱人,但是指望他们自掏腰包改善办公环境,显然不现实。

    接过郝处俊递上来的户部文书,李贤看了一遍,摇摇头说:

    郝处俊笑呵呵道:

    见郝处俊这么说,李贤才点了点头。

    虽然这种行为有些过于靡费了,但现在要做的就是要尽量靡费些。

    说话间,两个人都回到了大堂上,而李荇也把李贤的太子玺印送了过来。

    通常情况下,这个太子玺印就是个摆设,但丢也不能丢。

    可是如今既然被皇帝准许参政,那就能作为防伪标志使用了。

    在户部的折子上用红笔批阅了字以后,再盖上玺印,这份文书就能送到门下省复核了。

    接过郝处俊递来的第二份文书,李贤翻来一看,顿时来了兴致。这是郝处俊自己的需求,想要在中书省建立卷宗阁,放款一些卷宗的保存年限,以作比较。

    这还是很有意义的,这个得准。

    又看了一遍以后,李贤提笔在郝处俊拟定的款项上划了一个叉,给他的预算又提升了一些,并一边批注一边对郝处俊说:

    闻言,郝处俊点了点头,这样的安排才是把钱花出去了,又真正干了实事儿。

    后面的批注很长,等李贤写完以后再抬起头,只见中书省的大堂里面,挤满了三省六部的主官。这些混蛋,一个个的眼睛都是绿油油的。

    不用说,能当上要害部门主官的,就没一个废物,他们都嗅到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好多款项,这个时候不伸手,下一次伸手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殿下....「

    见众人一股脑的都要过来,李贤挥挥手说:

    崔煜赶紧凑过来,递出手里厚重的文书,目光灼灼道:

    一朝大权在握,也要掌握分寸。赏赐,只能是以皇帝的名义来,军队的事情,能不沾就不沾。

章节目录

逆袭从上元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抉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抉望并收藏逆袭从上元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