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志正文卷第十五章筹划……

    父亲的丧事急,但榆林的战事更急,于是就在父亲的灵位前,尤振武和都任、王家禄,以及孙惠显、刘廷杰商议下一步。

    李承芳和李应瑞参议。

    一身素衣的尤振武道。

    孙惠显抱拳,肃然:

    刘廷杰抱拳:

    见三将如此,孙惠显和刘廷杰并没有因为尤振武的后来居上,心生不满,或者是有所芥蒂,都任捻着胡须点头:

    尤振武向孙惠显和刘廷杰深拜,以示感谢。

    直起身后,这才进入正式的军议。

    尤振武道。

    都任道。

    尤振武心中感动,都任虽然年老,却比陕西巡抚冯师孔更有魄力,更有担当,有这样的长官,何愁守不住榆林?

    孙惠显和刘廷杰看向尤振武的目光里,都显出佩服,劝说绥德知州汪鑫放弃绥德,又放弃米脂,这样的事情,是犯了大忌的,如果有人到京师弹劾一本,尤振武不但总兵不保,说不得还会论罪下狱。

    如果是强逼,那尤振武的罪过就更大了。

    以他们两人的性子,绝对不敢这么做。

    哪怕明知道是对的。

    但尤振武就做了。

    是鲁莽吗?好像不是,因为有乔元柱的信。但妥当吗?好像也不妥当,因为这实在是犯大忌的事情,朝廷又最擅长秋后算账,不知道哪天就会揪出来。

    尤振武向都任抱拳感谢。然后继续道:

    几人面色凝重。

    李承芳,字汉所。

    李承芳领命。

    榆林能倚仗的,一个是团结的人心,第二是坚固的城墙,第三就是犀利的火器,在他离开的这段时间里,周运照他的命令,在中卫所日夜不停的冶铁,打造铳管,到今日,已经又造出了一百杆的自生火铳,虽然比城防所需,远远不够,但已经是极限了,这一次尤振武从绥德米脂搜刮了不少的铁器,未来都可以投入熔炉,打造兵器。

    尤振武的防守构想,简单讲就是八

    个字,坚壁清野,凭城死战。

    对此,都任王家禄、孙惠显刘廷杰都是认同,现今情况下,面对闯贼随时可能杀到的十几万大军,根本不会有第二种的战法。

    几人计算现在的兵力。

    榆林周边卫所的堡子,北面最远从建安堡算起,双山堡,长乐堡,红山堡,南面和西面的堡子,包括长城沿线,从靖边营,怀远堡,波罗堡等等的兵马,全部退回榆林,这些堡子三天前就已经接到了都任老大人集结榆林的命令,快的话明天就会有兵马来,即便再慢,五天后,各处兵马连同他们的家眷也都能全部撤退到榆林来。

    五天,也是都任给他们命令的极限。

    北面为什么只撤到建安堡?

    一来,建安堡已经是将近八十里的距离,第二,建安堡之后,再八九十里,就是神木县了,神木县位在秦晋蒙三省交界处,素为的塞上重地,是延绥边防镇中重要的组成一环,也是交通要冲,如果陕西全境被李自成攻取,榆林能指望的,就只有山西的兵了,如此,身为交通要冲的神木就更为重要了。

    简单讲,如果真有什么意外,神木就会是榆林军突围的方向。

    此外,因为境内沟壑纵横,地势险要,神木县城易守难攻,从永乐年到嘉靖年,蒙古人数次围攻而不能攻克。

    因此,神木县没有轻易放弃的理由,更不用说,神木知县朱一统为人刚烈,他可不是绥德知州汪鑫那样的性子,想让他放弃神木,门都没有。

    神木县周边有永兴堡,柏油堡,镇羌堡,加上神木县本身的人马,兵力超过千人,不论从战略还是战术上,都是可以守的。

    当然了,最重要的一点,神木县在榆林镇的后方,只要榆林镇坚守,神木县的危险就不大。

    只是,朱一统虽然刚烈,但毕竟文人,战斗经验不足,因此都任老大人已经请原原定边副总兵张发、标营守备韩友范去辅助,以免闯军绕行攻击。

    加加总总,算上尤振武从绥德米脂带回的兵马,以及城中各个将门子弟和家丁,差不多能有六千五百兵……

    都任和王家禄眼中的焦虑稍微去了一些,这比他们最初预计的兵力多了一千多,多亏了尤振武啊。

    算完兵力算粮草。

    都任说,因为征用了红山堡商人交易的粮食和其他物资,城中粮店军管,加上军粮仓里的少量存粮,够四千军士八十天的口粮。() ()

    八十天太少。

    都任老大人下一步准备号召城中大户捐钱捐粮。

    李承芳估算,绥德米脂两地撤退而来的大户,他们携带的粮食总数超过一千石,两地官府存粮五百石,小户百姓携带的粮食总共应该也有五百石,这是两千石,加上榆林军押运的九百石,差不多是三千石。

    注:榆林军原本押运的是一千两百石,但途中自己吃粮,预计会少掉三到四百石。

    三千石加上五十天的军存粮再加上城中百姓的存粮,以预估的人口算,可吃六个月,咬咬牙,每天定量,撑九到十月也是可能的。

    粮食暂时没有问题。

    当然了,这多亏尤振武,如果不是他从秦王府求了粮,将李家的陪嫁换成粮食,又毅然决然的鼓动绥德米脂两地的大户撤退,榆林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多粮。

    刘廷杰道。

    都任王家禄都点头。显然他们非常认同刘廷杰

    所说,历史上,他们就是这么做的,但宁夏镇自顾不暇,借来的蒙古兵也被击溃,榆林遂成孤城,最后陷落。

    身为穿越者,尤振武非常清楚的知道,刘廷杰所说,虽然合理,但却难以实现。.br>

    但为了给众人防守的希望,为鼓动军心,他不能拒绝。

    尤振武道。

    刘廷杰惊讶。他之所以提出,就是因为他认识河套蒙古的头领,并自信能说服对方。

    尤振武道。

    为什么不让刘廷杰去?因为带着蒙古兵返回的刘廷杰会被闯军击溃,刘廷杰力战被俘,因为誓不投降,骂不绝口,被闯军乱刀砍死。

    这一世,尤振武不想让这样的事情发生,他本就对河套蒙古不抱什么希望,又怎么舍得搭上刘廷杰?

    尤振武说的真诚,刘廷杰心有感动,口中道:

    苏烈,河套蒙古头领的名字。

    尤振武道。

    刘廷杰摇头:

    尤振武道:说着,向都任抱拳:

    都任沉思了一下:

    都任都说话了,刘廷杰也只能作罢,说道:

    说完兵力,又说器械。

    李承芳道:

    孙惠显和刘廷杰都是点头,作为武将,他们深知大炮的威力,要坚守榆林,非有足够的大炮不可,但大炮可不是说造就能造的……

    正商议间,家人来报,说王徵王老先生带着儿子和学生,前来拜祭了。

    尤振武急忙去迎。

    王徵老先生来到灵堂,对着尤见龙的灵位,深辑行礼。

    跟在他身后的王永春和刘廷夔亦痛心行礼。

    拜祭之后,说起孙传庭的病逝和西安的危局,王徵几乎要落泪:

    众人也都叹息。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尤振武忍不住想起李鸿章的《临终诗》,孙传庭和李鸿章有很多的不同,但却也有很多的相同。

    完后,刘廷夔告诉尤振武一个好消息,那就是王徵老先生研究的小型起重机,已经是成功了,现在就在书院后

    堂,四轮马车也颇有进展,再有些日子,估计就能成功。

    尤振武大喜,四轮马车利于官道运输,起重机可以往高处吊运物品,这对榆林的城防,都大有好处。

    尤振武向王徵贺,也向他感谢。

    王徵却令儿子王永春向尤振武拜谢行礼,原来老先生已经知道,尤振武在百忙返回之中,也没有忘记去往泾阳,接到他的家人,这令王徵十分感动。

    完毕之后,尤振武向王徵表明死守榆林之心,并提起铸炮之事,王徵很振奋,眼中有杀贼的光,随即却又摇头,原来,他虽是大家,但精通在机械,对于冶金铸造,知晓不多,尤振武却说道:

    又对都任说道:

    都任说道:

    尤振武道:

    众人这才明白,怪不得刚才李承芳说要铸炮呢,原来尤振武早有计划了。

    都任大喜:

章节目录

1644英雄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韭菜东南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韭菜东南生并收藏1644英雄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