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两日后,辽军集结了部队,再度围上了安宁城。</P>

    正当众将以为辽国军要在安宁死磕的时候,辽军竟然没有发起进攻,又再行撤退。</P>

    这一点让众将心中都明白了,自己一行人的猜测没有错。</P>

    辽军真的转换目标了。</P>

    现在这反常的军事行动只是为了麻痹安宁的将领。</P>

    可大家都是经常打仗的人,一点反常的行动都是为了其他目的做铺垫这样的事情,众人也都是十分清楚。</P>

    而辽军这一次的后撤到了七十里外才安营扎寨。</P>

    想要渐渐拉开与安宁城的距离。</P>

    斥候传来信息后,尉迟渊立即命令郭子梁率军夜袭蒙营。</P>

    早就准备好的郭子梁一马当先,率领着一万宋军骑兵精锐出了安宁城,浩浩荡荡的朝着七十里外的辽国大营而去。</P>

    辽国大营连绵数十里,警戒的士兵听到了骑兵运转的动静,立即吹响了号角。</P>

    可辽军大营之中竟是没有任何乱象,像是知道了宋军的夜袭计划。</P>

    甲胄在身的辽国兵纷纷上马,冲出了营帐,在夜色的掩盖下,向着郭子梁进攻的方向冲去。</P>

    辽军骑着高头大马弯弓射箭,一箭一箭冲着宋军的骑兵而去。</P>

    当箭矢到了的时候,郭子梁心中微乱,难道辽军已经料定了宋军会在今夜进攻他们吗。</P>

    可现在冲锋之势已展,不能贸然收军,不然又是一场大败。</P>

    数以百计的宋军骑兵被箭矢射中掉下马来。</P>

    越来越近,辽国骑兵只能收起弓弩,抽出弯刀。</P>

    两军在辽国大营外的数里处,碰撞到了一起。</P>

    刚一接触,便有数百人掉落马下。</P>

    喊杀声一片。</P>

    郭子梁手持长枪,挑杀了一名辽国人后,心中暗道不妙。</P>

    “不好……”</P>

    为了证实他心中的料想,郭子梁下令继续冲击。</P>

    此时来迎战的辽国骑兵不过千人,不出片刻间,便被宋军尽数斩杀,只有在边缘的几十名骑兵逃走。</P>

    郭子梁率先冲入了辽军营帐之中,果然是座空营。</P>

    辽军,辽军早就撤了。</P>

    郭子梁心里一颤,而后便看向了安宁城的方向,对身边的亲兵说道:“你速速赶回城中,禀告尉迟大人,辽军已经撤离,我先行赶赴宣化与罗将军汇合。”</P>

    亲兵得令离开。</P>

    郭子梁并没有将全部的骑兵带走,他明白也要给尉迟渊留下一部分,当下只带走了三千骑兵,身披夜色朝着宣化而去。</P>

    兵贵神速,没时间再做休整了。</P>

    辽军的军事手段确实高明,他留下的那数千辽国骑兵,可不是留下来送死的。</P>

    若是换做寻常的将军,带队袭营,当在数里外就被这些精锐的辽国骑兵阻截,一定会方寸大乱,怕被辽军的主力部队缠上,选择撤退。</P>

    到时候撤退的骑兵战斗力直线下降,只能沦为辽国兵的活靶子,到时候一万的宋军被辽军的一千辽国骑兵追击,损失惨重的逃回安宁,对于辽军来说,又是一场胜利。</P>

    尉迟渊等人考虑许久后,都没有想到辽军会用这一招脱身,丢掉了所有的营帐,可是真正的破釜沉舟。</P>

    消息传到安宁。</P>

    一众将军也是惊慌之极,尉迟渊按压住所有人的不安情绪,而后做了部署,让秦方继续留在安宁城中守城,并留下五万的人马,而他与其他人率领军队,明早出发,赶赴宣化。</P>

    耶律楚齐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说服了大多数的首领,并早早拟定好了进军的计划。</P>

    他的本意是城外的营帐最少能够将安宁的军队拖上两三日,即便拖不住两三日,也能趁着宋军夜袭大营的时候,给予他们沉重的一击,起到迷惑宋军的战略目的。</P>

    即便达不到这个目的,自己也要比安宁的宋军率先赶了几个时辰的路,而宋军却有着种种的顾虑,不可能全力追击自己。</P>

    即便遇到了些许的侵扰,也不耽误主力的行军。</P>

    急行军即便是辽国人也有些受不了,更何况一直娇生惯养的蒋进先呢。</P>

    他到底是之前真定职位最高的人,说不定到了真定后会有意外之喜。</P>

    他在熟睡中被两个辽国大汗拽起,粗鲁的扔上了马车,还没有反应过来,马车便在一名辽国人的操控下,朝着大军行进的方向赶去。</P>

    折腾颠簸了一夜,让蒋进先呕吐了数次,感觉活着比死了更要痛苦。</P>

    而张永虽然坐着的是稍稍舒适一些的马车,可情况也是好不到哪里去。</P>

    这次的辽军并没有兵进宣化,因为他知道现在进军真定,拼的就是速度,若是让其他重镇的宋军发现,出兵阻拦只会给真定的守军准备的时间。</P>

    能早一日的到达真定下,就能多获得一层胜利的机会。</P>() ()

    可辽军却不知道,真定中的宋军早就做好了准备。</P>

    十余万装备精良的宋军正等着耶律楚齐来呢。</P>

    虽然辽军想着避开宣化,可安宁正在被攻击,宣化的斥候早就派遣出去,那么大规模的军队调动,怎能瞒得住罗志远。</P>

    罗支援知道辽军率领着大部队越过宣化往真定而去,当下便点燃了烽火,而后整点军马。</P>

    正当准备出城追击的时候。</P>

    郭子梁率领着的数千骑兵部队也赶到了宣化。</P>

    起初罗志远见到郭子梁,心中大惊失色,难道安宁被辽军攻破了,这郭子梁是不是投靠了辽军,过来骗自己开了城门。</P>

    现在局势如此混乱,罗志远对郭子梁的怀疑,并未引起郭子梁的不满,尉迟渊等远在安宁的将军都有那么多的顾忌,不得不谨慎行事,宣化的军力不比安宁,罗志远定是要比尉迟渊还要谨慎。</P>

    郭子梁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让罗志远相信了自己。</P>

    入城之后,二人相互商议了一番,共同出击追击辽军。</P>

    宋军在跟辽军赛跑。</P>

    可宋军因为之前几仗的失败,让他们追击的时候不得不谨慎考量,怕中了辽军的计谋埋伏,所以速度是没有辽军部队跑的快。</P>

    这次的战争从头到尾都是辽军掌握了主动权。</P>

    望云关。</P>

    望云关是真定最后的屏障,辽军进犯之后,韩琦就命令周边为望云关补充了一万的军马,并且派遣了自家子侄韩寒镇守,御史严云峰从旁协助。</P>

    当辽军率领到了望云关之下的时候,安宁的战报也终于到了开封府。</P>

    辽军军队直逼真定,南下之势再度起头。</P>

    大殿之中。</P>

    赵祯坐于龙椅之上。</P>

    铁喜坐在龙案之下。</P>

    大臣们又在争吵,经过韩琦的部署有些大臣已经调转了方向,开始支持起了韩琦。</P>

    可林家栋等人却是冥顽不灵,言说宋军精锐都在关外,若是真定有失,岂不是要将开封府置于危险之境地。</P>

    不如让陛下先行离开。</P>

    正当林家栋侃侃而谈之时。</P>

    在外整理好军务的韩琦才进入大殿,而后直接对着赵祯行了一礼。</P>

    “老臣的意思是,拿下林家栋能扰乱军心的一干人等。”韩琦声音及其洪亮。</P>

    他很有信心在真定击败不可一世的辽国,击败敢孤军深入骄横自大的辽军。</P>

    可在击败他们之前,朝堂上的风气一定是一致的,怯战之心不能起。</P>

    “韩琦,你好大的胆子,我等为陛下着想,你竟然想将我等抓入大牢,到底是谁图谋不轨。”</P>

    不过韩琦没有搭理林家栋,只是看着龙椅之上的赵祯。</P>

    赵祯还未说话的时候,铁喜便朗声道:“皇祖父之前便有言在先,京城一切事务全权托付给了韩将军处置,来人啊,把他们抓起来吧。”</P>

    铁喜的声音淡淡的,像是开玩笑一样。</P>

    可现在他现在的位置,他的话说完之后,只要坐在他身边的赵祯没有其他的意见,就会得到遵守。</P>

    十几名甲士步入大殿,就要拿下林家栋等人。</P>

    “陛下,陛下,我等一心为陛下啊,陛下,我等忠君体国之心,天帝可鉴。”</P>

    “陛下,我等是为您着想啊。”</P>

    可赵祯还是没有说话,十几名甲士将林家栋等人拉了下去,等着赵祯的进一步定夺。</P>

    “此次辽军来犯,你有多少的胜算。”等到大殿上重新安静下来后,赵祯问道。</P>

    “启禀陛下,微臣有十成之胜算。”</P>

    赵祯听完后,面色有些松动,想来辽军有可能兵犯开封,也让赵祯有些担忧。</P>

    “那就一切交给你了。”</P>

    “遵陛下旨意,微臣一定尽力全歼来犯之敌。”</P>

    不管是不是太皇太后教的,此时铁喜说完这话后,下首的大臣都是跪下身去,眼含热泪。</P>

    “臣等为辽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P>

    望云关下。</P>

    浩浩荡荡的辽国大军正在准备攻城事宜。</P>

    与安宁城相比,望云关便显的有些城小将寡了。</P>

    严云峰与韩寒二人站在城头之上。</P>

    “朝廷将望云关交给你我二人,韩将军,这可是真定最后一道屏障了,我们干系重大,不得不与望云关生死共存了。”严云峰看着漫山遍野的辽国大军轻声说道。</P>

    韩寒说话不同严云峰这般文绉绉。</P>

    ”严御史,我是武人,就该死在战场上,可你是文人,只有监督之任,没有护关之责,若是事不可为,严御史只需要趁乱离开此处。“

章节目录

银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孑与2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孑与2并收藏银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