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追击

    一支舰队的配套十分齐全,并非只是战舰,还有每艘战舰里配套的各种型号机器人以及各种功能类小型飞船,当然也包括用于星球内部探测的飞行器。

    一艘海级战舰长达三公里,天琴号更是达到了五公里长度,如此巨大的体量完全容得下各种功能的配套设施,甚至生产线都有。可以说每一艘海级飞船,都是一个城市。

    随着探测的深入,赤焰文明留下来的三个星球基地渐渐展露在人类面前,这个时间并不久,毕竟人类投入的机器人数量十分庞大。

    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的探索机器人收到了一些来自基地防卫系统的攻击,许多机器人葬身于此,但人类并不在意,因为机器人多的是。

    经过大概六多月的探索之后,人类终于把三颗星球上的基地翻了个底朝天。

    一千二百二十多万台磁推相继被启动,一艘艘战舰在统一指挥下,推进档被设置到了同一个位置上。这一刻,磁推末尾处出现了只有达到三级文明才能探测到的奇妙物理现象,强大的作用力在这一刻出现。

    如果段落错误请您稍后用主流浏览器访问

    这个过程可以说是外界静止的观察者的时间膨胀了,也可以说是人类所走过的路程缩短了,这边是所谓的钟慢尺缩效应。

    运用磁推技术的舰队,推力越大,航迹越明显,持续可探测状态也会越久。截至目前为止,人类没有任何技术能抹除这些相变的痕迹。

    效应发生在舰队加减速的过程中,而非以%光速航线过程,所以钟慢尺缩效应出现在人类身上的关键物理量并非速度,而是加速度。

    离开的时候,岳渊并没有下令摧毁赤焰文明留下的三个行星基地,倒不是他大发慈悲,而是没有必要。

    同样,赤焰文明也不能,或者说三级文明都不能。

    当即,岳渊便下令舰队返航。第一舰队和第二舰队需要进行一轮物资和燃料补充才能启航,所以返航的目的地是第十三行星基地。

    摧毁还多浪费时间。

    跟赤焰文明一样,人类离开的时候也没有把原本自己在里建设的基地摧毁,不过有一点不同的是,人类搬的更加干净,几乎除了一些临时建筑,诸如一些以钢筋混凝土材料建设的设施,其他都被人类打包带走了。

    人类的各种设施本身就是秉着模块化、可折叠、可移动之类的理念设计,换句话说,人类文明的开采基地本质上其实就是一艘艘登陆飞船,是它们在登陆后按照既定程序,组成一个个功能各异的设施。

    三分钟很快过去,被重新整编成一个大舰队的三只舰队也终于正式踏上旅程。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速度在失去参考系后,本身并没什么意义,舰队以%光速行驶的时候,你也可以说舰队静止不动。

    可惜的是,在之后的探索中,除了得到一些赤焰文明各种建筑是什么功能之类的答案之外,人类再也没能从这几个星球基地里获得什么有用消息。

    没有璀璨的光芒、没有迷人色彩,更没有光与热交织的激情,有的只是一个个单极子相变的瞬间这一看不见的现象,和反射远处恒星光芒的淡淡金属光泽。() ()

    此刻人类的一千两百二十多万艘战舰同时启航的画面,看起来没有二级文明那会儿震撼,但逼格却毫无疑问地更高了。

    人类大舰队正是通过这些战舰反馈的探测信息进行航线规划,从而实现对赤焰文明舰队的追踪。

    六一.二二三.一三八.二二一

    六个月时间已经很短了,毕竟赤焰文明在这三颗星球上经营了数百年,几乎星球各个角落都遍布他们的痕迹,到处都是他们的各种设施。人类要不是拥有海量探测机器人,还真没法在如此短时间内探索完成。

    在大舰队启航之前,人类已经派出一些先遣战舰,让它们向赤焰文明舰队消失的方位进行散发式探测,正如行军作战派遣出去的斥候一般。

    既然无法获得有用消息,那便没有必要继续留在这里了。

    “启航倒计时分钟,目标:JM”

    因为光速不变,不论你的速度多大,对于光来说,你都是静止。

    目标恒星距此还有二十光年,人类舰队需要把加速达到%光速,然后到抵达目的地的时候再把速度降到启航前的水平。这个过程在外界相对人类舰队静止的观察对象看来,需要经历四十年时间。而对于人类本身而言,时间却只花了三十五年就抵达了目的地。

    它们就好像什么都没发生,就从相对静止状态朝着星空的同一个方向加速,科技的进步,让人类的舰队也变得越来越科幻了,这样的舰队,光是拿隐蔽性来说,就足以吊打任何二级文明。

    而赤焰文明主体舰队拥有超过七千万艘飞船,庞大舰队所带来的航迹十分明显,即使已经过去一年有余,人类仍然能轻易探测到。

    踏上星空的追逐其实乏善可陈,无非就是一批又一批探测飞船在前边探查航迹,后方舰队稳稳咬住对方舰队。

    但并不意味着人类寻不到它们。

    简短的语音响起后,人类三支舰队组成的庞大舰队终于正式踏上新的航路,或者说是追击赤焰文明的航线。

    接下来第一舰队、第二舰队用了一年时间进行物资补充、燃料补给以及维护维修工作,然后便到了离开的时候。

    换句话说,A以%光速远离星球上的B,反过来说是星球的B以%光速远离A也成立,但为什么在两者速度再次同步之后,是A最终变得比B年轻了,那是因为加减速过程是发生在A身上。

    “岳帅,第一舰队、第二舰队、第三舰队已然准备就绪。四个行星基地的强人工智能已经完成各自负责区域的设施设备收拢工作,随时可以启航。”

    就如“我来组成身体、我来组成头部、我来组成手臂”的组合一般,人类已经能轻易做到让这些大型机械做到这种像模像样的变形。

    这是人类在地球时代就验证过的,没有问题。但要知道,这一切变化的原因是加速度。

    是加速度让时空的特性发生了变化。

章节目录

星辰大远航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切割磁感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切割磁感线并收藏星辰大远航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