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欲之道,万物不害!”课室上方,师母侃侃笑谈着养生道理“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你们如今是读书的好年纪,好好读书才是正道理!”

    晋安食用冰饮过多,寒气入体,胃痛告病,卧床修养

    课室里,她被当作反面教训多次鞭尸,连带着书院所有人都被限制了每日冰饮的食用量

    顶级豪门子弟的闹剧好笑却不怎么好看

    再一次上手狠揍了、围在一堆边吃冷饮边笑话晋安的家伙后,王蓝田黑着脸踹飞了座位旁边的冰鉴,又撂下狠话“谁也不准再在课室里吃冰饮!”不然他见一次揍一次!

    要求“不准笑话庾晋安”这种事情是不可能的

    晋安病倒当天,笑得最欢的,就是王蓝田和马文才两个家伙!

    禁止课室食用冰饮虽不算大事,但王大公子带头砸了冰鉴,亲自出手打压诸多嚣张高门。书院内涌动的暗流直接停滞

    高门寒门争斗熄火,却有不少高门学子暗暗敌视王蓝田

    太原大少不惧那等宵小,以梁山伯为首的寒门子弟倒有了些许喘息的机会

    ...........

    “王蓝田可算是干了件好事儿呢~”英台含着冰沙,冻得牙齿打颤却十足痛快

    晋安告病,原本的座椅空闲下来。马文才当天就帮英台把书本搬回了原位

    英台也不扭捏,看在晋安卧病的份儿上,大方原谅了她的小脾气

    “就知道笑话我!”晋安脸色惨白,捂着小肚子摊在床上一动不敢动

    胃病是假,腹痛为真。冰饮食用过多不过是借口,晋安的初葵到了才是真相!

    英台一边吃冰,一边咯咯笑着“你就好好躺着吧,等会儿的红糖姜茶别忘了喝!”

    “还说我呢,你才该少吃些冰饮”晋安愤愤瞪着英台

    这妮子,等她来葵水的时候,就知道什么是难受!

    “不然我能怎么办......”

    晋安初葵,还能借口冰饮伤胃、闭门卧床

    她初葵到来的时候,又该如何呢?

    英台喝完满满一大碗冰饮,明亮双眸却盛满愁绪“女子真难呐!”

    .............

    所谓见微知著,书院争执不过小小风波,朝堂诸公战争,才是真正杀人不见血!

    朝会之上,有御史上奏弹劾“晋安公主外出游历,却与寒门乡野往来密切!”

    作为公主,外出游历不是罪,与旁人往来也不是问题,错就错在,公主不该与寒门竖子交往!

    皇帝沉默未言,太子眼角眯起,下方同为皇后嫡出的吴王微微侧步,还没进一步动作,外间传来武将特有的大嗓门

    “晋安如何,关你屁事!”桓大将军大踏步进入殿内,他随意地朝皇帝太子拱拱手,肩上那只俊美海东青歪头打量着两脚兽的闹剧

    桓元将弹劾晋安的言官骂得狗血淋头“公主千金贵躯,何人往来不得?你们这些文官不关注经济民生,反而揪着别人家的私事儿啰嗦,简直国之蛀虫!”

    “你!!!”御史被气得手抖

    桓元伸手逗弄着旁边的鸟雀,猛然抬眼看向上首的丞相谢安“听闻谢家公子玉树芝兰,又与公主青梅竹马,谢家难道不想求娶公主?”

    谢安如同被人攥住心脏,死死捏紧手中的笏板,面上却波澜不惊,气息平稳语调舒缓“桓大将军说笑了......”

    谢家,在与琅琊王氏联姻的时候,便注定不能尚公主

    又或者说,陈郡谢家不愿尚公主,于是选择了琅琊王家

    ................

    “那太原王家的小儿不曾接下赐婚圣旨,婚未结礼不成,公主如何,与你们何干!”谢安退避,桓元兴奋得如同打了胜仗“别说公主尚未成婚,就算礼成,公主尊贵,养些面首又何妨!”

    桓大将军语出惊人,纷扰的朝堂一时间安静下来

    朝臣们用笏板挡住脸,觑着上方那几位的面容

    皇帝高坐明堂,看不清神色。太子别过脸,嘴角依稀带着弧度

    吴王脸上的笑意最是明显,呲着大牙表示十分赞同!

    朝臣再次惊叹晋安公主的受宠

    晋安公主,庾皇后嫡出幼女,更是唯一一位以国朝【晋】为封号的皇室子弟!

    谁都知晓那是金尊玉贵的皇帝爱女,谁都没料到皇帝会在公主尚未及笄的时候,就赐旨下降!

    那是一个金饽饽,更是足以噎死太原王家的美味馅饼!

    不少朝官目光看向太原王家子弟的站位处,眼中都羡慕嫉妒恨都要溢出!

    ............

    “桓大将军此言,南陵公主可知晓?”别人都上门踢馆了,太原王家的又不是死人

    可惜这只是一次普通朝会,来参会的只有都城朝官

    各家公侯贵戚,比如太原王家的家主、王蓝田的老爹、现任蓝田侯王承王安期,并不在此!

    “桓大将军是想为南陵公主找面首吗?”

    “皇上,臣弹劾桓元宠妾灭妻!”

    “桓元言行无状,羞辱公主,视皇家于无物,请皇上降罪!”

    哐哐哐站出来好几个人,张口就是桓大将军欺辱公主蔑视皇族,闭嘴又是小妾面首家风不严

    好好一个朝堂集会,生生搞成了八卦集中地

    “够了!”皇帝终于发火打断这闹剧,朝臣告罪归位,却定要皇帝惩处桓元

    “你今日不是告假不来参会吗?”皇帝看着桓元,眼角眉梢带着调笑,说出口的话却不容置疑“自己去外面领三十杖!”

    廷杖,即在朝廷上行杖打人,是对朝中官吏实行的一种惩罚

    后世有因忠言直语而受杖的官员,因其反抗强权的韧性反而名垂青史,后来就有【骗廷杖】一说

    但晋朝的廷杖,仍是实打实的,受惩罚的板子

    ............

    朝会散场,朝臣三三两两结伴而出

    桓元挨了三十杖,一瘸一拐再次进殿,依旧混不吝半点儿不着调,大大咧咧就开口道“晋安生辰,臣好不容易训好了海东青,陛下......”

    “南陵离开建康前,向朕要休夫的旨意......”朝臣离去,太子吴王尚在殿内,便是多了一个桓元,四舍五入也算作自家人,皇帝毫不客气说着皇家私密“南陵欲为休夫第一人,朕......”

    “休夫!?”桓元瞪着牛眼“大晋律法没有休夫这一条!”

    从前离婚制度只有出妻,意为男子强制休妻。

    后来南陵公主成婚,哭着说若日后婚姻不幸,她也只能被休弃归家

    此后晋朝离婚制度便多了【和离】,即夫妻双方和议后离婚,但和离仍需丈夫签署【放妻书】

    桓元振振有词“我才不会和离,我与南陵伉俪情深......”

    “滚!”皇帝顺手就操起旁边的奏折砸到了桓元头上“朕明天就让礼官把休夫的律法改出来!”

    桓元连滚带爬跑得飞快

    “父皇?”太子捡起奏折放回桌面,他不理解皇帝对桓元的戒备与忌惮“桓元钟情阿姊......”

    “你在做什么梦呢!?”皇帝冷笑看着他的天真太子,看向桓元背影的目光逐渐冰凉,语气里说不出的嘲讽“那可是桓元!”

    口口声声【不能流芳百世,宁可遗臭万年!】的桓大将军!

    .............

    崇绮书院远在深山,朝堂争斗暂时不会波及此处

    但科举考试在即,崇绮书院作为皇家钦点书院,自然需要山门大开,迎八方学子

    当今为官,一靠父母余荫,此方法暂且不提。

    再一个便是九品中正制评核授官

    中正是品评人才的官职名称,人才推举评定,便掌握在这些中正官员手中!

    大晋十八个州府,每个州府有一名被推举的、在中央任职官员且德高望重的大中正,大中正之下,各地郡辖又会有小中正。

    中央下发的人才调查表,会将人才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

    此表由各地中正官、以自己所知、将各地知名人士、无论是否出仕皆登记其上。表内详细记载年龄籍贯、分别品第,并加以评语

    小中正襄助大中正审核后,将表格呈交给中央的吏官,吏官依此对官员进行升迁和罢黜

    汉时期的察举制,为门阀士族利用把控。晋朝时候的九品中正,同样【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无权无势,中正官们可不管你姓甚名谁,寒门的名字就不配登上人才调查表!

    ...............

    中正科举并行制,是皇权与士族拉扯博弈了将近二十年,摇摇欲坠下的微弱平衡

    崇绮每年一次科举考试。皇室定考试大纲,书院出题,书院批阅,试卷呈交天子御前

    考中的学子被称为秀才,秀才可前往建康都城,进入翰林院。翰林院非正式官署,仅安置各式人才,陪侍皇帝游宴娱乐

    天子钦定秀才,秀才又陪侍天子。故考中秀才的学子,又被称为【天子门生】!

    正所谓宰相门前七品官,何况圣驾御前!

    陪侍君王的荣幸,寒门希冀,高门子弟同样需要。

    不过是念书,仅仅是考试!比不过别家豪门,还赶不上寒门贱民吗!?

    世家与皇家达成微妙的默契,皇帝要更多的人才,世家需要更多的机会!

    只要户籍路引完备,再缴纳足额的考试费用,哪怕不是崇绮学子,也可上那科举考场走一遭

    当然,梁山伯那种丁优之人,算例外

    同理,天子门生若想中正评级,授官出仕

    州中正、郡中正不提,至少县中正的人才调查表,榜上有名!

    ...................

    “待你们结业,也将往那科举考场走上一遭!”梁山伯握着书卷,遥遥打量下方人潮。他其实已经结业可以上考场了,但三年丁优......

    他转头朝英台晋安调笑“别家书院学子来崇绮考试,人生地不熟,前几年还有在山中迷路的学子呢!”

    崇绮自家的学子就没那么多麻烦事儿,三年时间,书院哪个角落都逛遍了!

    再者,崇绮自家人进行考试,可以省不少的钱!

    崇绮书院独门独户、垄断般的科举生意,除却在高门间声名狼藉外,哪哪儿都好!

    便是那被先帝盛赞【天下第一书院】的南阳豫山,也比不过如今的杭州崇绮!

    谁想要【天子门生】的名号,都得踏上崇绮书院的科举场

    住宿、饮食、课本文墨、报名费、考试费......样样都是钱,件件都烧钱!

    这般得天独厚的优势,崇绮书院不狠狠宰几波大户,怎么养得起书院那群寒门学子,又怎么对得起皇家厚望!

    书院束脩三年八两金,但那只是最低束脩标准

    住宿、膳食,上中下各级分明,英台晋安初入学时,夫子就曾以住宿、膳食等问题分辨她们的家境

    等级不同,金额不同,当然家世更不同!

    “豫山书院的学子啊?”大门口处,负责教务的赵夫子正迎来送往“科举考试三天两夜,公子准备住哪种房间?”

    “上房,单人单间百金,双人合宿八十金!”

    “膳食定哪种?上等菜谱只需五十金,都是新鲜瓜果菜蔬!”

    有学子愤懑不满“刚才我前面那人,你怎地没报那样高的价格,这是故意坑我们豫山书院吗!?”

    赵夫子惊讶万分,急忙翻看之前的记录“上一个学子选的丙级偏厢,十人合住的大通铺!公子可是要选择那种?”

    “那种确实便宜一些,三天也才只需要八两金!”

    晋安站在高台,手里瓜子儿嗑着,啧啧称奇,悄悄小声道“赵夫子还真有几分奸商的潜质啊!”

    英台抬眼看向梁山伯,眼中满满的求知欲“最便宜的丙级偏厢,不是三年八两金吗?”

    其实不是,最便宜的膳食、住宿、课本文墨......所有合计起来,才是三年八两金!

    三天八两金,那纯属抢劫了!

    梁山伯尴尬地别过脸,碎碎念着“书院束脩不能说贵......读书人的事,怎么能叫奸商呢?”

    接着便是什么书院名声,养家糊口,读书不易之类的话,晋安和英台都笑起来

    那边豫山学子还在同赵夫子争论

    “胡说!”豫山学子没忍住爆了粗口“我明明听到你只让他交了八两银!”

    “那学子自我崇绮书院结业”赵夫子不急不忙抚平书卷“同窗院友自然有优惠折扣!”

    嫌贵?嫌贵就来我们崇绮读上三年啊!

    稷下学宫广纳天下英才,千年称而赞之!

    崇绮书院不过收拢些许贫寒学子,就被世家豪门群嘲围攻!

    良贱不往?书香门第?文人风骨?

    官家改良造纸、印刷之术不是想让世家垄断教育,崇绮书院存在的意义也不是为了成为另一个鸿都门学!

    世家站得太高、望得太远、资源太多,底下寒门只有抱团取暖、守望相助,才有机会从他们手里抠出一点点希望星光!

章节目录

【梁祝同人】冤家路窄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凌宸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凌宸卿并收藏【梁祝同人】冤家路窄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