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寒星》

    文|岭岭

    清明,晋阳城西南万福巷,善安堂。

    “孟医工【1】,孟医工!救……救命啊!”

    金子大汗淋漓气喘吁吁跌跌撞撞地扑进了善安堂。

    此时,药堂伙计隋平正熟练地用桑皮纸裹着一副药材。

    “金子,清早何事如此慌张?”隋平言毕,一个完美的“虎头包”已完成。

    “阿平,孟医工人呢?我家夫人……病重,怕是……怕是……哎呀,孟医工人呢?孟医工!孟医工!”

    金子焦急万分,自顾自地往后院冲,额上汗水嗞入眼睛辣得他“诶呦”了一声。

    “孟医工正会客——一位京中贵客。你且定心等等,我去通传一声。”

    “哎呀,等不得了等不得了!带我去见孟医工!求你了!”

    “这——”

    隋平话未说完,即被金子推着一路来至孟医工面前。

    “师父,是……是金子硬闯进来的……我……”

    隋平见师父并未责怪,低头不再言语。

    “孟医工,孟圣人,求您救救我家夫人,夫人她快不行了。金子给您磕头了。”

    不等孟桂慈开口,金子的响头早已磕了三个,额前眼瞅着鼓起一个大包。

    贵客看了看金子,似有些眼熟,但又着实忆不起任何。视线移至那处大包,贵客皱了皱眉,放下手中的茶盏,平静地说:“你家夫人现在何处,带路。文施兄,备药箱。”

    孟桂慈知晓这位贵客的脾气,不觉惊讶,亦未阻拦,只觉金子是走运的。

    金子闻言却失了神,跪在地上愣住了。

    “金子,金子?还不起身带路。阿平,取药箱来,吩咐老姜备车。”孟桂慈上前搀起了有点恍惚的金子。

    待隋平取来了药箱,金子立马反应过来,拉着贵客就往外走。走了两步方想起还未向孟医工道谢,于是转身向孟医工道了声谢。

    孟桂慈颔首微笑,未有言语。

    “师父,您这位贵客?……”

    孟桂慈心知隋平想问甚,捋捋胡须道:“最好的医师跟去了……”

    *********

    寒食已至,晋阳城内春色如画。西南向的龙山上黄垆漫坡。出芽,舒叶,花蕾遍树……

    高寒星望得出神,想到数月后,将是漫山秋叶红的壮观景象,不觉欢喜自胜。

    回至龙山寺内,只见杨柳依依,杏花绽颜,两颗古柏恋恋纠缠……

    前日,高寒星于阳柏与阴柏间为乳母架起了一座秋千,乳母荡在上边,笑靥甜甜,恍若少女。

    高寒星随手折下一支柏叶,快步进屋为乳母簪在了鬓上,祈愿乳母福寿安康。

    *

    四年前,谢氏为奸人所害,成了哑巴,再也无法吟唱梁国歌谣,其中苦楚可想而知。然而,她教养贵重,骨性优雅,不曾在高寒星面前露过一丝伤颜。

    寒食这日,高寒星惯是只陪乳母不问他事。洒扫祭祀,吹箫读书,一切美好清和。

    金子起了个大早,简单洗漱一番便去柴房了。金子不去采药时多在劈柴、捡柴、码柴。今日寒食,金子更把柴火视为珍宝,多劈一些码好,又是齐整的一年。

    谢氏将备好的“寒燕”“蛇盘兔”“馓子”【2】“凉糕”“杏花酒”“桃花粥”一一供在了两个灵位前,灵位牌上并无文字。

    高寒星坐在秋千上,百无聊赖,一任微风拂面,心向山川溪谷。只是这山川溪谷中总会映照出一位盛装娇俏的打马女郎,偶尔也会赶赶车——牛车。那女郎生得秋波善睐,神光动人,是高寒星心悦之人。

    午后,高寒星吹箫于古柏前,谢氏随乐翩翩起舞。谢氏本不会舞,却有慧根,高寒星生母沈氏曾悉心指导一二。如今,谢氏舒展的舞姿足令杨柳失色。金子欢喜地掰食着一只“寒燕”,亦不忘抚掌赞叹。

    “游戏五湖采莲归,

    发花田叶芳袭衣。

    为君艳歌世所希。

    世所希,有如玉。

    江南弄,采莲曲。”【3】

    回不去的梁国常入谢氏之梦。十四岁入梁庭,十七岁随沈氏入魏都。期间三年韶光里尽是与梁国贵嫔娘娘相处的点点滴滴。娘娘美丽仁恕,不好华饰,却礼重于人,亲手为沈氏缝嫁衣,为二人装故土。如今,沈氏已随风而逝,不知贵嫔娘娘现下如何,当年同她亲植的那株榕树是否亭亭如盖矣?

    “娘娘,您的女儿,锦绣好似帮您找到了……”

    谢氏眸中的故忆铺向遥远的江南……

    几曲舞毕,谢氏略感困乏,高寒星和金子遂扶其至榻上盖好。只是,这一睡,谢氏却再也未能起身。

    已至丑时,高寒星仍在秉烛夜读,是那本被孟医工置于心尖尖上的东汉张仲景所著之《伤寒杂病论》,现已读至第六卷。读到会心处,高寒星凝神略作思索,然后提笔批注,好不悠然自得。济世之道莫先于医。高寒星想,不问政事,做个能医善药的王爷亦是功德一件。

    金子虽始终陪在案边,却早已安然入梦,嘴中还时不时叽里咕噜地说些高寒星听不懂的呓语,憨状犹亲。

    高寒星慨叹:“光阴若此,甚好。”

    岂料,一黑衣蒙面人越窗而入,打破了一切安宁。

    听到声响,金子猛然醒来。

    打斗间,高寒星始知金子有功夫加身,且在自己之上。二人各接数招。可黑衣人径直入内,劈向了谢氏的屋子,一双眼睛寒厉无比。高寒星拼命阻挡,睡梦中毫无招架的谢氏仍被黑衣人摸黑刺了两剑。

    谢氏惊恐地“啊”了一声。

    “乳母……!”

    高寒星喊得撕心裂肺,眼神如狼似豹,拿起火荚拼命往黑衣人身上捅,却并未得手。

    金子不知何时抄起了一个锄头,从黑衣人背后正当头铲了下去,口中高喊:“楔死你!”

    黑衣人头上鲜血直流,回头看了金子一眼,破窗逃走了。

    金子正要去追,却被高寒星喊住了:“金子!不必了,让他回去复命。”

    金子懵懂。

    “乳母!乳母!”

    高寒星看到谢氏腹部及腰间殷红一片。

    金子上前去下意识拉过被子,层层叠叠地压在谢氏的伤口上。

    “马勃!马勃!”

    高寒星哆哆嗦嗦嘟嘟囔囔,匆匆跑去了储药间。

    返回后,高寒星将马勃敷在谢氏的伤口处,算是暂时止住了血。

    这时,谢氏用一只手捏住了金子的右臂,又伸手够高寒星的左臂,高寒星见状忙向乳母伸出了手臂。谢氏将二人的手交叠在一起,又以双手拢于外,似在交代后事。

    金子鼻子一酸对谢氏道:“夫人,您坚持一下,莫要入睡,等金子带医工回来。”说完,站起身来准备下山。

    高寒星欲给乳母多喂几口桃花粥,可乳母一口也咽不下去。

    高寒星心急如焚,却只能极力掩藏起心疼,温柔地说:“乳母,那就不喝桃花粥。星儿给您唱支歌谣。”

    “取红花,取白雪,与儿洗面作光悦;

    取白雪,取红花,与儿洗面作妍华;

    取花红,取雪白,与儿洗面作光泽;

    取雪白,取花红,与儿洗面作华容。

    ……”【4】

    高寒星学着母亲的腔调,唱起了这首歌谣。手臂上,他感到乳母谢氏的清泪啪嗒而落:乳母似母。

    *

    冬岁余威至,一夜春雪过后,明华殿内积雪茸茸,白日鲜明。母亲沈氏以桃花拌新雪为小寒星净面,一边洗一边唱着这首《靧面辞》,声调清丽婉转,画面美好安闲。

    “参见大家【5】。”

    殿内,谢氏见屏风后驻足良久的魏帝忙轻声行礼。

    魏帝则朝谢氏做了个“嘘”的手势,示意她莫要吱声,免得破坏了眼前之境。

    净面后,只见沈氏熟练享受地为闭目噘嘴的小寒星点点涂涂左揉右抹地擦起了雪花膏。

    “星儿,薄厚匀否,感觉如何?”沈氏边询问边端详自己的“作品”。

    “母妃,儿臣以为甚好。母妃,儿臣能睁眼了吗?”

    小寒星闭着眼睛一动不动,只有小嘴一张一合。

    母子二人可爱非常的模样,终是惹得魏帝哈哈大笑,遂从屏风后现出真身。

    高寒星记得,那日早膳他不是自己吃饱的,而是被父皇母妃喂饱的。枣核糕、肉丸子、清蒸鲤鱼、豆花汤……

    宫墙高,庭院深,高寒星亦曾享受过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幸福时光。而乳母谢氏是这一切美好的见证人,是他除母亲外最大的依赖。

    *********

    金子知晓贵客从京中而来,于是便“大人,大人”地称呼起来。

    牛车行至龙山脚下,金子对贵客道:“大人,牛车上不得山,需得委屈您跟小人走一小段山路了。”

    “无妨,救人要紧,小哥在前边带路即可。” 贵客撩起袍摆,健步向前。

    “好的,大人。”金子应道。

    上山途中,走在前面的金子时不时回头等这京中贵客,可贵客却不曾落过几步,始终目视前方,不恋山光。

    二人走了一刻钟后,贵客似乎是腰疾犯了,不住地扶腰,汗水涔涔。金子索性背起了贵客,并不由贵客拒绝,毕竟金子的身量比起贵客来要高大许多。

    金子顾不得停歇,使出浑身的气力几乎是小跑着将贵客背到了龙山寺。

    “龙山寺?山寺里……有夫人?”贵客入寺前留意了一眼寺名,略有不解。

    紧随金子入内后,贵客看到满屋的狼藉,似是被打劫了一般,直到一大团血迹映入眼帘,瞬间感到此次出诊似是冒失了。他提息掀起门帘,只是一眼,便已认出那榻上受伤之人,吃惊难料之余亦难掩激动之情。

    “西河王殿下!谢姑姑!”徐杏南声音哽咽,行礼道:“老臣徐杏南,参见西河王殿下。”

    金子被此情此景吓得不轻,慌慌张张地跪扑在了徐杏南身后。

    谢氏闻声,两行热泪簌簌落下。

    “徐公快快请起。乳母伤重,求您救救乳母。”高寒星担心乳母,未言其他。

    谢氏体质虚弱,失血过多,唇面煞白,徐杏南单是望向谢氏已知其不可治,惋惜之意难掩于色。他速速打开药箱,取出一粒药丸给谢氏服下,而后再拜言:“老臣来迟,望殿下恕罪。”

    高寒星已然意会,将乳母抱得更紧了些。

    谢氏奄奄一息,虚弱地在徐杏南和高寒星间咿呀比划着。徐杏南不懂手语却明其心意,连连颔首应答。

    而高寒星和金子此刻早已泪流满面,谢氏表达的是:“求……徐公,护……殿下。”

    不知何时,屋外早已落雨纷纷,那雨声摧心折肺,谢氏撒手人寰。

    雨幕中,一个头戴蓑笠的男子双膝跪地,拄剑俯首。

    ---------------------------------------

    注:

    【1】北朝时称医者未有医生、大夫等称呼。

    【2】“寒燕”“蛇盘兔”“馓子” 均为山西寒食节面食制品。“寒燕”“蛇盘兔”为花馍种类;“馓子” 为油水面搓条炸制而成的一种小食,类细条麻花,口感酥脆。

    【3】出自南朝梁萧衍《江南弄·采莲曲》。

    【4】出自南北朝崔氏《靧面辞》。“靧”读huì,洗脸。

    【5】北齐称呼皇帝为“大家”。

章节目录

簪寒星(又名:跳级当皇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岭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岭岭并收藏簪寒星(又名:跳级当皇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