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来回的对话,将满朝官员都听懵了——这包藏祸心、胆大妄为之女,竟和袁朔成那被斩首的儿子有渊源?甚至还怀有身孕?
位列殿首、一直沉默不言的张福沅,此时嘴角才浮起一丝似有似无的笑意——
当初袁朔成为了给儿子袁绯柒谋高位,串通院试主考官私换试卷,后来这桩科考舞弊案被他与秦越联手捅破,仁和帝迫于压力、也出于打击袁家的考量,定下了斩首的死罪。
主谋袁朔成却将他这个事后才知情的儿子推出,将袁绯柒私交的恋人郭娥儿绑来,又以其母亲作威胁,逼迫袁绯柒顶罪伏法。
郭娥儿是亲眼见过了这高门世家中父对子的冷漠绝情,因此也忌恨上了袁朔成。
袁绯柒彻底对袁家失望,无奈之下在牢狱中把郭娥儿托付给他张福沅,希望他出去后能救下郭娥儿。
当初答应,也不过是念在袁绯柒尚存善心曾放他一马,又可怜他有这么个凉薄父亲。
连张福沅自己都没有想过,后来他会把郭娥儿变成一枚棋子。
那时袁观生与秦越婚期在即,为了应秦越不嫁之请,他才在太后身边埋下这道暗桩,若是他未能成功找到袁家结党营私、贪污受贿的证据,就杀了太后以国丧延期婚事。
当然,到了他登上中书令之位,郭娥儿这枚棋,就不再是别无他法后的保底之策。
他要除的是仁和帝对袁家犹疑不定、始终无法狠心的根源——仁和帝的生母慈佑太后,是袁家之女,是袁朔成与袁朔安的姑姑。
如今,最能拿捏仁和帝的太后倒台了,袁家可谓断了绳的船,在茫茫湖海中不知能飘向何方。
至于怀孕,连郭娥儿自己都是近期才发现的。
张福沅得知后,就教了郭娥儿一套说辞,若是她行踪败露,这些就是保命的。
想到这,张福沅拂了拂衣袖,噙一丝不达眼底的笑,对袁朔成道:
“袁绯柒徇私枉法、弃寒窗士子于不顾,眼瞧着人已伏法、香火断绝,却峰回路转留下一缕血脉,倒像是在戏耍本官。”
众人都知道张、袁两对家因科考舞弊案积怨,所以张福沅如此阴阳袁绯柒血脉,倒是合理。
殿中央,袁朔成还在震惊发愣,一直按兵不动的袁朔安却察觉不对,眸光冷冷,对张福沅道:
“张大人说的倒像是不认识这罪女一般,呵,以为这样就撇干净自己么!”
说着,他又转头,对架着郭娥儿的侍卫道:“还愣着作甚,拖出去,先断她一条腿再说!”
虽然今日案子是由右丞相门下侍郎袁朔成审,但朝堂都知道他与袁朔安穿一条裤子,于是侍卫也没犹豫,就要将郭娥儿拖出去。
人还没拉起来,殿中央的袁朔成却突然开口:“放下。”
声音不似袁朔成一贯的中气十足,小到两个侍卫都没听清,停下动作疑惑地望向袁朔成:“大人,您说什么?”
“我叫你放下!”袁朔成几乎是怒吼出来的。
而后又转身,对仁和帝拜下:“微臣已审讯完毕,此女非凶手,太后之死也与张大人无关。”
说着,他一个响头磕下去,再抬头,一向迥然有神的眼竟似两口枯井般空洞无神:“求仁和帝,请太医,救她肚中孩儿。”
关于他儿子那些莺莺燕燕,他向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是半年前,他发现儿子竟不再去沾花惹草,日日跑去一酒楼吃饭。
一查,才知儿子与这下九流的厨娘竟已私定终身,共入客栈数回。
震怒之下,原想暗中杀掉这女子,断了这逆子念想,却没想到科考舞弊案爆发,他只得转而拿此女要挟儿子听话赴死。
算着时间,这女子腹中孩子,很可能就是他儿子的。
虽然庶子众多,可嫡子却只有袁绯柒这么一个。他这个儿子自小喜欢到处鬼混,说得一口甜言蜜语,怎么看怎么不堪大用。
所以,推这纨绔去死时,他以为是为袁家做出的正确选择。
可这三月来,那挂于闹市高墙的断头,时时进入他的梦中,却并非血淋淋的模样,而是青涩又没心没肺的笑,一声一声唤他“爹爹”。
柒儿死后,他夫人也近半疯,天天在家将枕头当孩儿,又是哄枕头睡觉又是要喂母乳。
若是见了他,立刻就要扑上来又抓又挠叫他把柒儿还给她,流着泪说生来再不嫁贵人家。
他早就心力交瘁了。
若非张福沅还虎视眈眈盯着,他袁家大厦不稳,他早就要辞职归家了。
袁朔成咆哮的话音刚落,仁和帝还未开口,袁朔安的怒斥声就自殿中传出:“哥,你疯了!”
这么好的机会,就算不是张福沅做的,他们也有的是办法变成张福沅做的,这事若是用好了,张福沅不死也是个半残!
仁和帝眼下乌青一片,那深如瀚海的眼几经流转,默了默,问袁朔成:“你确定么?”
袁朔成没理袁朔安的话,平静答道:“微臣确定。”
仁和帝先看了一眼张福沅,又望向郭娥儿,冷锐的眼泛着寒意,却又总被深深束敛在权衡利弊之下。
沉思片刻,他挥手:“将此女带下去,传太医,全力保下腹中胎儿。”
母后临走前几天,还在念叨绯柒和观生,在怪他心狠。保下绯柒血脉,也算是补了母后一桩心愿,叫母后安然的走吧。
袁朔安却不同意,想要继续审察,袁朔成担心耽搁时间太长,就与袁朔安起了争执。
最终,还是仁和帝揉着太阳穴,语气疲倦:“此事就这样,退朝。”
这场朝堂闹剧传到秦越耳中时,她先是震惊——着实没想到,张福沅竟收了这么一枚棋,胆大到连天皇贵胄都敢谋杀。
随后又展开了难得的笑颜——因郭娥儿一事让袁家两兄弟俩起了嫌隙,张福沅安稳坐着收渔翁之利,袁家颇有江湖日下、一蹶不振之态,对她而言形势大好。
没准,都不需要她跑去边疆折腾,张福沅真的就能徒手将袁家掰碎了呢?
可事实证明,袁家百年屹立不倒,并非仅靠时运,他们的手段,总是冷不丁地令人猝不及防。
宫中有人薨逝的传言闹到第三日,秦越终于收到确切消息——容昭昭贵妃早产,诞下一子,血崩归西。
彼时,刚为郭娥儿保下腹中胎儿的太医,水还没喝一口,立刻被侍卫拉去昭妃宫中。
太医署与司检尸官一同验尸,越验脸色越白——羊水泛紫,这是长期服用滑胎药的征兆!
且下毒者对医术把控极为精准,调配了各种阴性的药,每次剂量十分微小,日复一日积累下来,最终结果就是,大人小孩必定要死一个。
自太后去世,压抑十几日的仁和帝勃然大怒,当场唤来巡检司将宫里角角落落仔细彻查了三次,容妃身边人都上过一轮刑,却没发现丝毫疑点。
熏香、安胎药、三餐膳食、衣物这些可能被投药的东西,自容妃怀上后,就是仁和帝所派之人在打理。
而容妃宫中的人,要么是其亲信,要么是仁和帝信的过的人,都不可能有问题。
甚至,仁和帝因担心后宫有人作梗,两个月前,他下令禁足皇后,不允许后宫其它任何妃嫔近容妃之身。
作为一朝之君,他竭尽所能,却还是没能护住一个女人,甚至连下手之人如何行事他都查不出来。
可悲可叹,他日日居住的皇宫,早就被人渗透成筛子了!
许是近来打击连连,仁和帝身子一晃,竟然昏了过去,吓得满屋子人都丢了魂。
太医蜀与巡检司这才擅自做主封锁了消息,待仁和帝醒来再作打算。
秦越并不知道这些细节,她得到的消息只是容妃产下一子后薨逝了,刚松活一口的心,又跌落至谷底——
按照大乾法度,无母的孩子是要养在皇后身边的。
如今仁和帝人丁稀薄,膝下唯一皇子是与一才人所生,如今年十四,乃东宫太子,一直由太傅公上方传授经传治国之道。
而皇后作为袁家女,也是袁朔安与袁朔成的胞妹,一直不怎么得宠,也未有子嗣,如今天降皇子,虽不是亲生,但过继过去,与亲生别无两样。
皇后继子也视为嫡子,身份正统,比那才人之子高贵不知道那里去。
再加上,大乾三朝皇帝,都是谢姓与袁姓结合,袁家势力盘根错节,如今东宫太子势单力薄,袁家未必不能翻这个盘,让第四代皇帝也是袁家人!
太后薨,袁家两兄弟生嫌隙,袁家刚有颓势,可光凭昭贵妃诞子而逝,这颓势陡然止住,还有逆风而上之势。
秦越在庭院中,听着这一波又一波消息,目光冷锐如刃——
这牌局已经打到最后,张、袁、秦三家陷入胶着之势,能上桌的每方势力,出手就是王炸之牌,招招毙命、不留余地!
在这乱局之中,她也如赤脚走钢丝,一不留神,就堕入万丈深渊、死无葬身之地!
位列殿首、一直沉默不言的张福沅,此时嘴角才浮起一丝似有似无的笑意——
当初袁朔成为了给儿子袁绯柒谋高位,串通院试主考官私换试卷,后来这桩科考舞弊案被他与秦越联手捅破,仁和帝迫于压力、也出于打击袁家的考量,定下了斩首的死罪。
主谋袁朔成却将他这个事后才知情的儿子推出,将袁绯柒私交的恋人郭娥儿绑来,又以其母亲作威胁,逼迫袁绯柒顶罪伏法。
郭娥儿是亲眼见过了这高门世家中父对子的冷漠绝情,因此也忌恨上了袁朔成。
袁绯柒彻底对袁家失望,无奈之下在牢狱中把郭娥儿托付给他张福沅,希望他出去后能救下郭娥儿。
当初答应,也不过是念在袁绯柒尚存善心曾放他一马,又可怜他有这么个凉薄父亲。
连张福沅自己都没有想过,后来他会把郭娥儿变成一枚棋子。
那时袁观生与秦越婚期在即,为了应秦越不嫁之请,他才在太后身边埋下这道暗桩,若是他未能成功找到袁家结党营私、贪污受贿的证据,就杀了太后以国丧延期婚事。
当然,到了他登上中书令之位,郭娥儿这枚棋,就不再是别无他法后的保底之策。
他要除的是仁和帝对袁家犹疑不定、始终无法狠心的根源——仁和帝的生母慈佑太后,是袁家之女,是袁朔成与袁朔安的姑姑。
如今,最能拿捏仁和帝的太后倒台了,袁家可谓断了绳的船,在茫茫湖海中不知能飘向何方。
至于怀孕,连郭娥儿自己都是近期才发现的。
张福沅得知后,就教了郭娥儿一套说辞,若是她行踪败露,这些就是保命的。
想到这,张福沅拂了拂衣袖,噙一丝不达眼底的笑,对袁朔成道:
“袁绯柒徇私枉法、弃寒窗士子于不顾,眼瞧着人已伏法、香火断绝,却峰回路转留下一缕血脉,倒像是在戏耍本官。”
众人都知道张、袁两对家因科考舞弊案积怨,所以张福沅如此阴阳袁绯柒血脉,倒是合理。
殿中央,袁朔成还在震惊发愣,一直按兵不动的袁朔安却察觉不对,眸光冷冷,对张福沅道:
“张大人说的倒像是不认识这罪女一般,呵,以为这样就撇干净自己么!”
说着,他又转头,对架着郭娥儿的侍卫道:“还愣着作甚,拖出去,先断她一条腿再说!”
虽然今日案子是由右丞相门下侍郎袁朔成审,但朝堂都知道他与袁朔安穿一条裤子,于是侍卫也没犹豫,就要将郭娥儿拖出去。
人还没拉起来,殿中央的袁朔成却突然开口:“放下。”
声音不似袁朔成一贯的中气十足,小到两个侍卫都没听清,停下动作疑惑地望向袁朔成:“大人,您说什么?”
“我叫你放下!”袁朔成几乎是怒吼出来的。
而后又转身,对仁和帝拜下:“微臣已审讯完毕,此女非凶手,太后之死也与张大人无关。”
说着,他一个响头磕下去,再抬头,一向迥然有神的眼竟似两口枯井般空洞无神:“求仁和帝,请太医,救她肚中孩儿。”
关于他儿子那些莺莺燕燕,他向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是半年前,他发现儿子竟不再去沾花惹草,日日跑去一酒楼吃饭。
一查,才知儿子与这下九流的厨娘竟已私定终身,共入客栈数回。
震怒之下,原想暗中杀掉这女子,断了这逆子念想,却没想到科考舞弊案爆发,他只得转而拿此女要挟儿子听话赴死。
算着时间,这女子腹中孩子,很可能就是他儿子的。
虽然庶子众多,可嫡子却只有袁绯柒这么一个。他这个儿子自小喜欢到处鬼混,说得一口甜言蜜语,怎么看怎么不堪大用。
所以,推这纨绔去死时,他以为是为袁家做出的正确选择。
可这三月来,那挂于闹市高墙的断头,时时进入他的梦中,却并非血淋淋的模样,而是青涩又没心没肺的笑,一声一声唤他“爹爹”。
柒儿死后,他夫人也近半疯,天天在家将枕头当孩儿,又是哄枕头睡觉又是要喂母乳。
若是见了他,立刻就要扑上来又抓又挠叫他把柒儿还给她,流着泪说生来再不嫁贵人家。
他早就心力交瘁了。
若非张福沅还虎视眈眈盯着,他袁家大厦不稳,他早就要辞职归家了。
袁朔成咆哮的话音刚落,仁和帝还未开口,袁朔安的怒斥声就自殿中传出:“哥,你疯了!”
这么好的机会,就算不是张福沅做的,他们也有的是办法变成张福沅做的,这事若是用好了,张福沅不死也是个半残!
仁和帝眼下乌青一片,那深如瀚海的眼几经流转,默了默,问袁朔成:“你确定么?”
袁朔成没理袁朔安的话,平静答道:“微臣确定。”
仁和帝先看了一眼张福沅,又望向郭娥儿,冷锐的眼泛着寒意,却又总被深深束敛在权衡利弊之下。
沉思片刻,他挥手:“将此女带下去,传太医,全力保下腹中胎儿。”
母后临走前几天,还在念叨绯柒和观生,在怪他心狠。保下绯柒血脉,也算是补了母后一桩心愿,叫母后安然的走吧。
袁朔安却不同意,想要继续审察,袁朔成担心耽搁时间太长,就与袁朔安起了争执。
最终,还是仁和帝揉着太阳穴,语气疲倦:“此事就这样,退朝。”
这场朝堂闹剧传到秦越耳中时,她先是震惊——着实没想到,张福沅竟收了这么一枚棋,胆大到连天皇贵胄都敢谋杀。
随后又展开了难得的笑颜——因郭娥儿一事让袁家两兄弟俩起了嫌隙,张福沅安稳坐着收渔翁之利,袁家颇有江湖日下、一蹶不振之态,对她而言形势大好。
没准,都不需要她跑去边疆折腾,张福沅真的就能徒手将袁家掰碎了呢?
可事实证明,袁家百年屹立不倒,并非仅靠时运,他们的手段,总是冷不丁地令人猝不及防。
宫中有人薨逝的传言闹到第三日,秦越终于收到确切消息——容昭昭贵妃早产,诞下一子,血崩归西。
彼时,刚为郭娥儿保下腹中胎儿的太医,水还没喝一口,立刻被侍卫拉去昭妃宫中。
太医署与司检尸官一同验尸,越验脸色越白——羊水泛紫,这是长期服用滑胎药的征兆!
且下毒者对医术把控极为精准,调配了各种阴性的药,每次剂量十分微小,日复一日积累下来,最终结果就是,大人小孩必定要死一个。
自太后去世,压抑十几日的仁和帝勃然大怒,当场唤来巡检司将宫里角角落落仔细彻查了三次,容妃身边人都上过一轮刑,却没发现丝毫疑点。
熏香、安胎药、三餐膳食、衣物这些可能被投药的东西,自容妃怀上后,就是仁和帝所派之人在打理。
而容妃宫中的人,要么是其亲信,要么是仁和帝信的过的人,都不可能有问题。
甚至,仁和帝因担心后宫有人作梗,两个月前,他下令禁足皇后,不允许后宫其它任何妃嫔近容妃之身。
作为一朝之君,他竭尽所能,却还是没能护住一个女人,甚至连下手之人如何行事他都查不出来。
可悲可叹,他日日居住的皇宫,早就被人渗透成筛子了!
许是近来打击连连,仁和帝身子一晃,竟然昏了过去,吓得满屋子人都丢了魂。
太医蜀与巡检司这才擅自做主封锁了消息,待仁和帝醒来再作打算。
秦越并不知道这些细节,她得到的消息只是容妃产下一子后薨逝了,刚松活一口的心,又跌落至谷底——
按照大乾法度,无母的孩子是要养在皇后身边的。
如今仁和帝人丁稀薄,膝下唯一皇子是与一才人所生,如今年十四,乃东宫太子,一直由太傅公上方传授经传治国之道。
而皇后作为袁家女,也是袁朔安与袁朔成的胞妹,一直不怎么得宠,也未有子嗣,如今天降皇子,虽不是亲生,但过继过去,与亲生别无两样。
皇后继子也视为嫡子,身份正统,比那才人之子高贵不知道那里去。
再加上,大乾三朝皇帝,都是谢姓与袁姓结合,袁家势力盘根错节,如今东宫太子势单力薄,袁家未必不能翻这个盘,让第四代皇帝也是袁家人!
太后薨,袁家两兄弟生嫌隙,袁家刚有颓势,可光凭昭贵妃诞子而逝,这颓势陡然止住,还有逆风而上之势。
秦越在庭院中,听着这一波又一波消息,目光冷锐如刃——
这牌局已经打到最后,张、袁、秦三家陷入胶着之势,能上桌的每方势力,出手就是王炸之牌,招招毙命、不留余地!
在这乱局之中,她也如赤脚走钢丝,一不留神,就堕入万丈深渊、死无葬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