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炎笑着道:“好桃符,我就知道你心里格局大,重亲情。既如此,我们南征这么做你看行吗?洛阳最重,除了你镇守洛阳,统领所有后勤物资调拨等,没人能协调得了,你以为如何?外面让贾充做伐吴大都督,贾充是你的岳父,虽然羊琇他们不喜欢贾充,但是贾充立功,对我们司马家是最好的,最没有后患的,你知道为什么吗?”

    我兄长愿意教我做国君的平衡之道,太开心了(退一万步说,就算是做辅政王的方法也很ok呀),司马攸可开心了,思索一会道:“是不是因为他不像羊、王等家族繁茂。”

    司马炎点头道:“桃符就是见底高。这是其一,其二就是贾充能力很足,却名声很差,我们用他治理,无论如何都不会出改朝换代之事的。将来要是我去的早,你也可以任用贾充,他很好用。让他做伐吴大都督,比谁做合适。同理还有张华,他这人才华是有的,可用。”

    司马炎接着又和司马攸商定了伐吴的其余各路主将安排,比如司马伷啦、王浑了、王戎、胡奋。他还和司马攸一一解释除了能力以外的原因,为什么要安排这些人,比如家世了,比如地域平衡啦,之类。

    齐王以前思想都在装贤能、夺嫡上了,如今听到亲兄长给自己上领导课,如同被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听的极其认真。后来他还提出了个疑问,道:“阿兄常说贾充可信,贾家三娘也是十分出众的女子了,为何阿兄会废掉她呢?”

    司马炎面色阴沉了下来道:“贾南风嫌弃阿衷傻,嫁入东宫三年都不肯和阿衷合房,还像她娘一样妒忌成性,不能容人。我如何能容她?要不是看在贾充面子和她献的神药上,我早就赐她三尺白绫了!我们阿衷怎么能没有嫡子,庶孽焉能接受我的家业!”

    司马攸做叔叔的听到自己侄子被嫌弃,也只能跟着同仇敌忾一番,不过这些是闲话而已。

    第二天大朝,皇帝就直接宣布了伐吴的决议,然后任命伐吴各方面安排。齐王作为第一个被任命的,立马出列拜倒“臣弟领命”。

    接着是宗室如司马骏,执政如贾充,外戚如杨珧、杨济、胡奋、杜预,世家如王浑、羊祜、王睿;寒门如张华、石鉴等的任命。皇帝和齐王兄弟两人已经同心协力,伐吴又是难得的功劳,这些宗亲执政外戚世家都能分润,自然欣然领命。

    唯有贾充一听说自己做大都督,让杨济给自己做副手,就想撂挑子。杨济是杨珧的弟弟,太子的叔外公,是个志大才疏的人,从来不在贾充眼里。他杨济能做什么?

    皇帝让杨济做副手,不就是活他贾充干,分功劳时杨济分吗?眼下他贾充已经是文官里的第一人了,打赢了他能获得什么好处?喜提竞争者一枚吗?输了就是他贾充背锅了。

    他和杨家的定位比较重合,他担心皇帝起了以杨代贾的主意,于是他上表坚决辞谢道:“老臣重病,不能前往万里之外。求陛下另择贤能之人。”

    司马炎也知道自从贾南风出宫后,贾充和皇家直系没有任何关系了。偏偏为了掩人耳目,皇帝一家也不好和贾充走的更近。贾充要是心生疑惑,不肯做事,也是可以理解的。

    于是他亲自去鲁国公府,屏退众人,道:“公闾,我们当初已经说了,将来二皇子一定会是继承人,如今不过是为自己亲女婿提前劳累,公闾尚且推辞吗?”

    贾充哪里肯把小心思表露出来,只装着真心实意道:“圣人,常言道,未虑胜,先虑败。的确,征吴成功后,圣人的威望足够驱逐齐王,保证太子或者二皇子的继承权,但是,陛下忍辱负重十几年方有如今百官一心,百官归心的局面。一旦失利,那圣人必然要向世家让渡更多的利益,长久下去,太子和二皇子连长安布衣都做不了!”

    司马炎也不会信贾充这面子上的好话,只冷笑道:“我是什么不做,阿衷和阿柬就能保全吗?前年我病重时,百官的表现公闾你是亲眼看见的!天下哪里有什么风险都不冒的好事!我来承担,总好过我的子孙去拼。”

    贾充道:“陛下今年还不到不惑,何必急于一时?将来陛下好生经营,徐徐图之……”

    司马炎要看不出贾充蓄意推脱就怪了。他冷声道:“公闾,这吴国,我是灭定了。你好生主管,为你的外孙挣点话语权吧。说起来,在羊祜和杜预奏请伐吴之前,还有另一个人早在两年前就劝我等待伐吴时机了,当时她和我说,不要犹疑百官之心,伐吴是必胜的。公闾猜一猜,那个人是谁?”

    贾充惊讶不已,道:“不会是我那犬女吧?”

    “正是。公闾要实在不安心,可以去问一问南风。你真的是给我司马家生了个好宗妇呀!”司马炎好话说完,才不惯着贾充,只冷着脸道:“东吴,朕是一定要灭的。尚书令不能去,那朕就御驾亲征。反正洛阳城里有齐王在,朕最放心不过。”

    不要给脸不要脸,朕废了好大力气,把齐王留在京城,让你去前线。你敢撂挑子,我自己带主将亲征,回头别怪我搞你。

    贾充还真的去明德学院找了贾南风,问她伐吴得失。

    贾南风晓得贾充是对皇帝的态度不安。她也不说别的,只笑着带贾充参观明德学院高大的房屋,巍峨的城墙、宽阔平坦的大路、济济的人才,得意的问贾充:“父亲请看,我这明德学院城如何?”

    贾充算是见过世面的了,这明德城倒算不上很华贵,只是其中蕴含的生机和底气扑面而来,让人生畏的很。他干笑着道:“有这座城做嫁妆,天下哪里有郎君和家主拒绝得了你?但凡你在闺中表现出一般这般才智来,我当时拼了全力也给你找个如意郎君。”

    想到裴頠被坑,贾南风哪里有好声气,道:“太久远的事,父亲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贾充也放下心来,虽然皇帝的保证很多,但是贾充向来是一个多疑的人。要知道如今守信用根本不是一个很好的美德了,有时候贾充甚至想着,皇帝会不会假借伐□□的威风,一举解决了齐王和他这个不太忠诚的老臣。

    毕竟齐王失去王位继承权,皇帝要是不舍得废掉自己的大儿子,真的把比如说张华的女儿封为太子妃。这样张华可以代替司马衷执政。至于他贾充,有了二皇子妃就足够安抚住他,也就够了。

    现在贾南风带她转一圈,他知道皇帝绝对是真心实意的想要促成二皇子和贾南风的婚姻。毕竟,贾南风这样的人,不把娶进门,难道拱手让给别的世家豪强吗?嫌自己的的王权太稳固了吗?

    这样的威望,根本就不是长久居于人下的人,不让她做宗妇,难道想让儿子兄弟相残吗?所以贾充相信了皇帝的诚意。

    贾充在解决了自己心中最大的犯难,就问了另一个致命的问题:“我听陛下说,伐吴是你最早就进言的?”

    “这都猴年马月的事,我当时也不过就是一说。伐吴与否,是众臣公卿的决定,与我何干?”贾南风笃定地笑着道:“我听说圣人昨天亲自道鲁国公府?是劝说父亲支持伐吴吗?父亲是害怕伐吴不成功?放心吧,伐吴一定会成功,而父亲则会因此陪陛下真正建立功劳。”

    贾充也觉得大概率事件伐吴成功,可是万一失败了,他贾充就要陪皇帝一起玩完,就连齐王,都不会再需要他了。所以他才来找贾南风,毕竟,在他看来,他这个女儿有些神神叨叨的本事。

    接下来他又问了:“伐吴成功后……”

    贾南风忍不住笑了,这些执政,享有最大的权力,遇到事情却不想着如何为国家着想,只担心自己的权力会不会因为国家统一而受到影响。“父亲放心,伐吴只会增加你的威望,不会有损你的权位。”

    毕竟伐吴成功没多久你就死了,杨家再权势熏天,也与贾充你无关呀。

    贾充以为贾南风是说他照样成为执政之首,这才心满意足,准备为皇帝的南征尽心竭力。

    于是他笑着道:“南风,你的明德药灵验的很,听说对枪箭伤导致的发热尤为有效。如今朝廷南征,肯定有许多士人来买。只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朝堂上下都为了国家统一努力,你要是一意赚钱,有损形象呀。”

    “实在是这药做起来十分难得,产量又低,所以才卖的贵。这也是没法子的事。”

    贾南风也不想趁着战争发国难财,成为众矢之的,只是依着贾充的话音,小心被他卖了数钱。

    “南风你连亲爹都不信。我略算一算,你这明德城花费何止万万贯钱?你的门人又去跑海上,银子流水似的花了去,也没见着回报,再加上你对编户齐民施恩,就算你的冰琉璃和白玉瓷作坊再赚钱,也就将将够用。我还不了解你,你万事求稳,怎么可能没有后手?怕不是你明德药的所得就是自己积攒的后手,堆在你库房里吧?你道是你爹想要你的钱不成?”

    贾充也知道自己在女儿这里信用不好,就笑着道,“你既然要做天下的主人,就要有担当。圣人对你寄予厚望,你眼下又不能回报其恩典,就是孝敬君父一些银钱,这是完全可以做的事。你要是不好直接见陛下,我可以帮你转达。”

    贾南风就知道贾充肯定是在南征这块表现不是很好,想着在皇帝面前表现出自己对贾南风的控制力而这么矫情了。——贾充倒不是非要讨好皇帝,只是反正贾南风挣得金山银山,诺大名声,也不会给他多少。

    那么在齐王即将出局的时刻,牺牲贾南风的经济利益,给自己攒点印象分有什么不对呢?要知道一旦皇帝干完了齐王,有的是杨家、王家可以用,他贾充想要执政,还真的需要在皇帝心目中地位好一点。

    毕竟当初他可是首鼠两端,远远赶不上杨珧他们跪舔的厉害。

章节目录

大晋亡国皇后要自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六如郡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六如郡并收藏大晋亡国皇后要自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