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钦并不觉得他们二人之间会走上对立面,他们殊途同归。
“天阙向善走上正途是好事,你不会再次将他们推入水深火热之中。”
他们的目的一直都相同,只不过姜黛意还多了一点心思,一点意图自由的心思。
可只要生在这世间,任何人都得不到完全的自由,自由,乃顺心而行,可在姜黛意眼中,远离尘世纷争便是自由,无人牵挂羁绊便是自由,殊不知脚踏之处所行之路皆是尘世,无可避离。
而与云钦作对,云钦笃定姜黛意不会。
云钦所行之事皆是为了百姓,顺民意而已。
姜黛意确实在天下百姓这样的大事上不会去与云钦作对,但她说得是另外一件事情。
“放眼天下,恐怕只有哥哥能担得起天下之主之位,如果哥哥成事之后,还会如现下一般,让我待在你身边吗?”
这般如影随形,不容离开。
云钦没有言语,但眼神里近乎于桎梏一般的情绪已经给了姜黛意答案 。
不仅仅待在身边,要永远,不论晨昏春秋。
姜黛意明白了,她也不再说话。
她站起来,走到阁台边,望着长街之内,浩浩荡荡被兵将簇拥着归来的宋来将军,便知道云钦所布的局要彻底开始收尾了。
宋来似乎是感受到观雪阁之上传来的视线 ,坐于战马上遥遥望来,先看了一眼姜黛意,然后对着后来到阁台边端立的云钦微微颔首。
以眼下的境况来看,宋来,归顺于云钦了。
宋来收回视线,继续往前走,经过云府之时,他看见 了一身普通女儿家打扮的宋玉儿,宋玉儿对宋来笑笑,然后指了指云府,示意自己先进去了。
宋来没有停下,微微点头便继续往王宫之内走。
宋来竟也并不像传闻中那般死忠于襄临王,当初姜黛意将计就计被云言掳进王宫之内,便是为了去试试宋玉儿的为人。
事情很顺利,宋玉儿果然如天阙探子探听来的消息所 言,并不是心甘情愿地成为襄临王的妃子。
在那一日,姜黛意便已经生出了一箭双雕的心思。
宋玉儿进入云府 ,无人拦她,她被小厮引着来到观雪阁 ,看到云钦与姜黛意,如同看到老熟人一般,径直坐到小案边,自顾自给自己倒了一杯热茶。
“今年的雪可真厚 ,我方才过来,连脚都迈不开。”
姜黛意见到宋玉儿来了 ,坐到宋玉儿的对面,“你的身份没被人发现吧?”
姜黛意说得是宋玉儿是襄临王妃嫔的身份。
方才为宋玉儿引路的小厮并没有走,小厮对阁台站着 的云钦道:“公子,王宫之内的大人们请公子进宫商议立新王之事。”
此事确实刻不容缓,云钦不能在云府之内多逗留,而且当日他说要前往边境寻宋来,他刚走消息便泄露给了羌无月,说明王宫之内必有虔国内奸,这些事情都得处理。
云钦对姜黛意道:“你与宋姑娘待在这里。”
姜黛意知道云钦想说什么,她点头道:“天阙内部现下很太平,我也没有其他地方可以去,我不会乱跑。”
云钦这才对宋玉儿客气道:“宋姑娘请自便。”
说完便离开了观雪阁。
阁外有人守着,宋玉儿起身靠近阁台,望下下头,也有人守着。
她回到小案边,为姜黛意倒茶:“你这个假妹妹,倒是引得云公子动了真感情。”
姜黛意道:“有什么用呢?我不会跟他在一起,我喜欢一个人待着,想去哪儿去哪儿,想干什么干什么,为何要困在一府一城里。”
宋玉儿点头道:“也是,我入宫三年,都快憋疯了,若不是你,我怕我迟早要在宫里与襄临王同归于尽。”
姜黛意虽然知道宋玉儿当初并不是自愿进宫,但宋玉儿的哥哥毕竟是宋来,襄临王器重宋来,颇为倚仗宋来,若他亲妹妹不愿,怎会强人所难。
“你这么讨厌襄临王,当初为什么还要进宫,让你哥哥同襄临王求求情不就好了?”
宋玉儿叹气道:“我哥哥虽勇猛但死心眼子,极易受人挑拨,他本应与云钦是同路人,可惜,被有异心的大臣离间,每每都要针对云公子,更何况那时候在襄临王心里,云公子的地位绝对要大过我哥哥,所以,我哥哥一再生事,惹得襄临王极为不快,本就想找机会敲打一番。”
姜黛意若有所思:“所以,襄临王后来想让你哥哥不要再针对云钦,可你哥哥大抵没有听进去,才将祸端引到了你的身上?”
宋玉儿点头:“是,若我当初告诉我哥哥我不想进宫,我哥哥便一定会与襄临王辩驳,一但哥哥这么做,便落入了襄临王的圈套。”
姜黛意彻底明白了,襄临王残暴,不容许有人一而再再而三的忤逆,如果宋来在宋玉儿之事上不松口,那么襄临王便可以名正言顺以抗旨之罪降罪宋来。
“看来你当初怎么选,都是死局,你顺势进宫,却搭上自己一辈子,若不进宫,你哥哥或许……”
宋玉儿道:“或许会死。”
姜黛意细思极恐,宋来若死,得益之人是谁?
宋玉儿无谓道:“你不必觉得不可思议,云公子借刀杀人的手段,就是这般水到渠成。”
看似身上没有染过一滴血,但总能只手遮天在暗中搅动风云。
姜黛意大致已经猜到了事情始末:“难怪,你哥哥虽容易被挑拨,但也不可能听风就是雨,除非……”
“除非云公子作势在暗中给我哥哥使了绊子,故意让哥哥记恨上了他。”
姜黛意握着雕花暖炉,手心发烫。
如此惊心动魄令人后怕之事,宋玉儿却俨然一副习惯的样子。
她继续道:“云公子老谋深算的像个千年老狐狸,哥哥不是他的对手,我去劝我哥哥,告诉我哥哥我进宫是因为襄临王欲取哥哥性命,又添油加醋说了些襄临王对我态度恶劣,折磨我之类的话,然后索性顺势而为让他归顺云钦。”
姜黛意不觉得宋来会同意归顺云钦,“你哥哥没有怀疑?”
宋玉儿道:“你的人救了我,跟云钦救了我没什么区别,在我哥哥眼里,你就是云家的人,我是他血浓于水的亲人,他一定会相信我。”
宋来忠于襄临王,便是因为襄临王对他有恩,如今十年守国,恩情也算报了。
可是新欠下的恩,也是要还的。
宋玉儿道:“你并不是阴差阳错之下保住了我与哥哥,你一开始被抓进宫,故意引侍女让我要走你,便是为了今日。”
“风轻云淡之间翻云覆雨,推波助澜,一件件事情串联起来,竟然都有你们二人的手笔。”
姜黛意执起茶杯,淡淡道:“我并没有做什么,都是云钦做的。”
宋玉儿笑笑,戳穿姜黛意:“上兵伐谋,以攻心为上,应势而谋,因势而动,你借云钦之势乘势而上,这份谋算已经不是寻常人所能企及。”
“看似好像什么都没做,其实,最大的推手就是你。”
姜黛意将杯中的茶喝掉,“宋姑娘还懂这些呢?”
宋玉儿略略有些小得意:“你可别忘了我哥哥是做什么的,耳熏目染自然懂一些。”
姜黛意玩弄着茶杯,被宋玉儿得意的表情可爱到了,她道:“看眼下形势,恐怕宫中会有不少大臣推举云钦上位,你哥哥必然是其中一位,只是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觊觎王位之人 。”
襄临王暴戾自私,无王嗣又怕宗室觊觎王位,早就暗中动手将族人屠戮而尽,如今一朝殒命将王位白白送给外人,也算报应。
宋玉儿道:“云公子手段谋算皆有君王之姿,他很适合,只是,确实怕事情没这么容易。”
襄临王残暴无道,早就被许多大臣唾弃,也许看不见的阴暗之处,早就有不少人生了反叛之心。
姜黛意看向阁窗之外,雪影肆虐,今年注定又是一个不安之年。
……
燕陵王宫。
宋来前脚刚到,云钦便也到了。
此时的大臣已经分成了两派,一派拥护百官之首魏大人魏延为新王人选,一派拥护云钦。
宋来看着拥护魏延的那帮臣子,站到了云钦身后,此一站便是表明了宋来的立场。
宋来手上掌握着燕国军权,他一表明态度,魏延那边的人即刻便站不住了。
甚至有的人,想重新站队来云钦这边。
魏延冷冷出声警告:“我魏延自来便是百官之首,行事可不若云公子那般如暖玉春阳,你们如何抉择可要想好了,我最讨厌的便是那些左右摇摆不定的墙头草。”
这话便是在暗示,今日形势尚不明确,若云钦继位,按照他一惯温润的性子,也不会为难曾拥护过魏延的人。
但若让魏延继位,其心有异,今日拥护过云钦的人,他会一一除去。
云钦立于殿中,温声道:“诸位大人同是燕国人,当下乱世应当齐心协力,这般剑拔弩张是为何?”
冷剑祭出,宋来腰剑剑鞘一空,其中长剑已然被云钦拔走。
云钦手执长剑,长眸中映着剑身发出的森森凛光,战场之上的剑染尽人血,自有无尽杀气,他抬袖而动将剑尖指向魏延,嗓音淡然,茶眸疏凉,周身充斥着上位者的从容不迫。
“尊谁为王,需得看此人是否贤能仁义,魏延,你可贤仁?”
“天阙向善走上正途是好事,你不会再次将他们推入水深火热之中。”
他们的目的一直都相同,只不过姜黛意还多了一点心思,一点意图自由的心思。
可只要生在这世间,任何人都得不到完全的自由,自由,乃顺心而行,可在姜黛意眼中,远离尘世纷争便是自由,无人牵挂羁绊便是自由,殊不知脚踏之处所行之路皆是尘世,无可避离。
而与云钦作对,云钦笃定姜黛意不会。
云钦所行之事皆是为了百姓,顺民意而已。
姜黛意确实在天下百姓这样的大事上不会去与云钦作对,但她说得是另外一件事情。
“放眼天下,恐怕只有哥哥能担得起天下之主之位,如果哥哥成事之后,还会如现下一般,让我待在你身边吗?”
这般如影随形,不容离开。
云钦没有言语,但眼神里近乎于桎梏一般的情绪已经给了姜黛意答案 。
不仅仅待在身边,要永远,不论晨昏春秋。
姜黛意明白了,她也不再说话。
她站起来,走到阁台边,望着长街之内,浩浩荡荡被兵将簇拥着归来的宋来将军,便知道云钦所布的局要彻底开始收尾了。
宋来似乎是感受到观雪阁之上传来的视线 ,坐于战马上遥遥望来,先看了一眼姜黛意,然后对着后来到阁台边端立的云钦微微颔首。
以眼下的境况来看,宋来,归顺于云钦了。
宋来收回视线,继续往前走,经过云府之时,他看见 了一身普通女儿家打扮的宋玉儿,宋玉儿对宋来笑笑,然后指了指云府,示意自己先进去了。
宋来没有停下,微微点头便继续往王宫之内走。
宋来竟也并不像传闻中那般死忠于襄临王,当初姜黛意将计就计被云言掳进王宫之内,便是为了去试试宋玉儿的为人。
事情很顺利,宋玉儿果然如天阙探子探听来的消息所 言,并不是心甘情愿地成为襄临王的妃子。
在那一日,姜黛意便已经生出了一箭双雕的心思。
宋玉儿进入云府 ,无人拦她,她被小厮引着来到观雪阁 ,看到云钦与姜黛意,如同看到老熟人一般,径直坐到小案边,自顾自给自己倒了一杯热茶。
“今年的雪可真厚 ,我方才过来,连脚都迈不开。”
姜黛意见到宋玉儿来了 ,坐到宋玉儿的对面,“你的身份没被人发现吧?”
姜黛意说得是宋玉儿是襄临王妃嫔的身份。
方才为宋玉儿引路的小厮并没有走,小厮对阁台站着 的云钦道:“公子,王宫之内的大人们请公子进宫商议立新王之事。”
此事确实刻不容缓,云钦不能在云府之内多逗留,而且当日他说要前往边境寻宋来,他刚走消息便泄露给了羌无月,说明王宫之内必有虔国内奸,这些事情都得处理。
云钦对姜黛意道:“你与宋姑娘待在这里。”
姜黛意知道云钦想说什么,她点头道:“天阙内部现下很太平,我也没有其他地方可以去,我不会乱跑。”
云钦这才对宋玉儿客气道:“宋姑娘请自便。”
说完便离开了观雪阁。
阁外有人守着,宋玉儿起身靠近阁台,望下下头,也有人守着。
她回到小案边,为姜黛意倒茶:“你这个假妹妹,倒是引得云公子动了真感情。”
姜黛意道:“有什么用呢?我不会跟他在一起,我喜欢一个人待着,想去哪儿去哪儿,想干什么干什么,为何要困在一府一城里。”
宋玉儿点头道:“也是,我入宫三年,都快憋疯了,若不是你,我怕我迟早要在宫里与襄临王同归于尽。”
姜黛意虽然知道宋玉儿当初并不是自愿进宫,但宋玉儿的哥哥毕竟是宋来,襄临王器重宋来,颇为倚仗宋来,若他亲妹妹不愿,怎会强人所难。
“你这么讨厌襄临王,当初为什么还要进宫,让你哥哥同襄临王求求情不就好了?”
宋玉儿叹气道:“我哥哥虽勇猛但死心眼子,极易受人挑拨,他本应与云钦是同路人,可惜,被有异心的大臣离间,每每都要针对云公子,更何况那时候在襄临王心里,云公子的地位绝对要大过我哥哥,所以,我哥哥一再生事,惹得襄临王极为不快,本就想找机会敲打一番。”
姜黛意若有所思:“所以,襄临王后来想让你哥哥不要再针对云钦,可你哥哥大抵没有听进去,才将祸端引到了你的身上?”
宋玉儿点头:“是,若我当初告诉我哥哥我不想进宫,我哥哥便一定会与襄临王辩驳,一但哥哥这么做,便落入了襄临王的圈套。”
姜黛意彻底明白了,襄临王残暴,不容许有人一而再再而三的忤逆,如果宋来在宋玉儿之事上不松口,那么襄临王便可以名正言顺以抗旨之罪降罪宋来。
“看来你当初怎么选,都是死局,你顺势进宫,却搭上自己一辈子,若不进宫,你哥哥或许……”
宋玉儿道:“或许会死。”
姜黛意细思极恐,宋来若死,得益之人是谁?
宋玉儿无谓道:“你不必觉得不可思议,云公子借刀杀人的手段,就是这般水到渠成。”
看似身上没有染过一滴血,但总能只手遮天在暗中搅动风云。
姜黛意大致已经猜到了事情始末:“难怪,你哥哥虽容易被挑拨,但也不可能听风就是雨,除非……”
“除非云公子作势在暗中给我哥哥使了绊子,故意让哥哥记恨上了他。”
姜黛意握着雕花暖炉,手心发烫。
如此惊心动魄令人后怕之事,宋玉儿却俨然一副习惯的样子。
她继续道:“云公子老谋深算的像个千年老狐狸,哥哥不是他的对手,我去劝我哥哥,告诉我哥哥我进宫是因为襄临王欲取哥哥性命,又添油加醋说了些襄临王对我态度恶劣,折磨我之类的话,然后索性顺势而为让他归顺云钦。”
姜黛意不觉得宋来会同意归顺云钦,“你哥哥没有怀疑?”
宋玉儿道:“你的人救了我,跟云钦救了我没什么区别,在我哥哥眼里,你就是云家的人,我是他血浓于水的亲人,他一定会相信我。”
宋来忠于襄临王,便是因为襄临王对他有恩,如今十年守国,恩情也算报了。
可是新欠下的恩,也是要还的。
宋玉儿道:“你并不是阴差阳错之下保住了我与哥哥,你一开始被抓进宫,故意引侍女让我要走你,便是为了今日。”
“风轻云淡之间翻云覆雨,推波助澜,一件件事情串联起来,竟然都有你们二人的手笔。”
姜黛意执起茶杯,淡淡道:“我并没有做什么,都是云钦做的。”
宋玉儿笑笑,戳穿姜黛意:“上兵伐谋,以攻心为上,应势而谋,因势而动,你借云钦之势乘势而上,这份谋算已经不是寻常人所能企及。”
“看似好像什么都没做,其实,最大的推手就是你。”
姜黛意将杯中的茶喝掉,“宋姑娘还懂这些呢?”
宋玉儿略略有些小得意:“你可别忘了我哥哥是做什么的,耳熏目染自然懂一些。”
姜黛意玩弄着茶杯,被宋玉儿得意的表情可爱到了,她道:“看眼下形势,恐怕宫中会有不少大臣推举云钦上位,你哥哥必然是其中一位,只是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觊觎王位之人 。”
襄临王暴戾自私,无王嗣又怕宗室觊觎王位,早就暗中动手将族人屠戮而尽,如今一朝殒命将王位白白送给外人,也算报应。
宋玉儿道:“云公子手段谋算皆有君王之姿,他很适合,只是,确实怕事情没这么容易。”
襄临王残暴无道,早就被许多大臣唾弃,也许看不见的阴暗之处,早就有不少人生了反叛之心。
姜黛意看向阁窗之外,雪影肆虐,今年注定又是一个不安之年。
……
燕陵王宫。
宋来前脚刚到,云钦便也到了。
此时的大臣已经分成了两派,一派拥护百官之首魏大人魏延为新王人选,一派拥护云钦。
宋来看着拥护魏延的那帮臣子,站到了云钦身后,此一站便是表明了宋来的立场。
宋来手上掌握着燕国军权,他一表明态度,魏延那边的人即刻便站不住了。
甚至有的人,想重新站队来云钦这边。
魏延冷冷出声警告:“我魏延自来便是百官之首,行事可不若云公子那般如暖玉春阳,你们如何抉择可要想好了,我最讨厌的便是那些左右摇摆不定的墙头草。”
这话便是在暗示,今日形势尚不明确,若云钦继位,按照他一惯温润的性子,也不会为难曾拥护过魏延的人。
但若让魏延继位,其心有异,今日拥护过云钦的人,他会一一除去。
云钦立于殿中,温声道:“诸位大人同是燕国人,当下乱世应当齐心协力,这般剑拔弩张是为何?”
冷剑祭出,宋来腰剑剑鞘一空,其中长剑已然被云钦拔走。
云钦手执长剑,长眸中映着剑身发出的森森凛光,战场之上的剑染尽人血,自有无尽杀气,他抬袖而动将剑尖指向魏延,嗓音淡然,茶眸疏凉,周身充斥着上位者的从容不迫。
“尊谁为王,需得看此人是否贤能仁义,魏延,你可贤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