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静兰与曾存衡回到观音殿内,侯爷夫人此时在内室歇息,与知客堂的静宛师太在说话,曾静兰脚步匆匆走了进去。
曾存衡没敢进去,让小厮扶他坐下,在外等着。
“祖母,我与七哥见到洛清棠了。”
方氏端坐于炕上,身穿墨绿牡丹纹锦袄,方脸庞颇为凝肃,静宛师太陪坐于下方的椅子上,略显恭谨。
方氏见曾静兰一进来就嚷嚷,眸光微厉朝她看去,责怪她鲁莽。
曾静兰脚步微顿,然后上前与静宛师太见礼。静宛师太知她们祖孙二人有话要说,便离开了。
方氏端起茶盏,睨了曾静兰一眼,“坐下说话。”
说完,她掀开茶盖喝茶。喝了一口,觉得苦,皱着眉头放下了茶盏,语气不悦道:“这寺里连像样的茶叶都没有,怪不得那么冷清。”
老太君一心想要府中一个庶子娶洛清棠,因收到谢氏传来的消息说林氏要带了洛清棠来灵碧寺礼佛,老太君便叫她带了曾静兰与曾存衡一大早过来佯装偶遇,以便能促成这桩亲事。方氏知老太君对林氏不喜,自是不可能看得上洛清棠,想必是侯爷的意思。
方氏朝坐立不安的曾静兰看去,说道:“既然见到了,如何,洛清棠可喜欢那小子?”
曾静兰面带愠色道:“祖母,清玉说的没错,洛清棠自从中了邪气就像变了个人,看到我们不仅给我们脸色看,还害得七哥受了伤。”
方氏一怔,“怎么回事?”
曾静兰便添油加醋地将接引殿外廊檐下发生的事告诉方氏,末了说道:“祖母,那小尼姑说那个男子是大理寺少卿秦六爷,也不知是真是假,你看要不要找人去打听打听。”
方氏微拧着眉,垂眸喃喃道:“秦六爷怎会在此?秦家女眷也来了?难不成林氏是为此而来的?”
方氏想到此处,不由恼谢氏主持着洛府的中馈,竟不知林氏为何大年初一跑到灵碧寺来礼佛。
曾静兰不知祖母在想什么,只顾着带着怒气讥讽道:“洛清棠真是不知羞,竟随秦大人进了殿内,孤男寡女,也不怕人说闲话,她在京中本就名声不好了,还不知收敛。祖母,你说洛清棠会不会是因为名声坏了,不好说亲,这才破罐子破摔?”
这话使得方氏冒出一个念头。秦六爷还未娶亲,难道林氏打的是他的主意?
她已经叫下人去打听林氏的行踪,这个时候还不见回来,她不由烦躁地喊起来:“心菊回来没有,死哪去了,吩咐她办点事,大半天都没回来?”
外头的婆子忙应声道:“回老夫人,回来了。”
方氏没好气道:“回来了还不赶快进来禀报。”
“是,老夫人。”
可过了一会儿,没见心菊进来,方氏正要发作,忽听到那婆子说道:“怎么慢慢腾腾的,老夫人等急了,赶紧进去。”
于是,心菊脚步匆匆走进内室,见坐在炕上的方氏面带怒气,吓得赶紧跪下,说道:“回老夫人,奴婢已经打听清楚了。”
不等方氏开口,曾静兰已恼声道:“那还不快说。”
心菊便赶紧说道:“林老夫人此时与秦府的李老夫人在大雄宝殿内,静音师太也在里面,因殿外不少丫头婆子守着,还有护卫,奴婢便没法进去。随李老夫人一起来的是秦六爷。奴婢没打听出洛三小姐是否在殿内。”
曾静兰朝方氏看去,“祖母,果然是秦六爷。”
方氏肃着脸,问心菊,“你可有让洛府的下人知道我也在寺中。”
心菊点了头,“奴婢与洛府一个婆子说了是老夫人身边伺候的。”
方氏听了,心中暗想既如此,那林氏理应过来给她请安才是。那她就等着林氏过来,然后问责洛清棠对表姐、表哥无礼,再提亲事。
坐在内室外的曾存衡不见祖母叫他进去问话,等急了,且被石子打中的小腿也没那么痛了,于是他起身走到内室门口,说道:“祖母,孙子有话与您说。”
方氏向来不待见这个不学无术、蠢笨的庶孙,然而如若他有出息,老太君也不会让他娶洛清棠。她淡声道:“进来吧。”
曾存衡进入内室,给方氏行了礼,然后说道:“祖母,我被伤了,请祖母替我讨回公道。”
方氏嗤笑道:“你要跟秦六爷讨回公道?”
曾存衡自身哪有这个底气,可如若以怀远侯府的名头去与秦六爷理论,那就一样了,他便说:“祖母,秦六爷明知我是怀远侯府的少爷,还丢石子伤我,明显就是欺负我们怀远侯府。”
方氏虽不喜这个庶孙,鄙夷其不自量力,可他这话却是说中了方氏的心思,只因她也觉得秦六爷伤怀远侯府的少爷,正是不把怀远侯府看在眼里。可秦六爷是朝廷命官、天子近臣,她一个妇人哪敢去与他理论。
她便说道:“此事你回府与你父亲、祖父说去,若是你父亲、祖父觉得你有道理,自是会替你讨回公道。”
曾存衡听了不免失望。此事若是与他父亲、祖父说,说不准会被他们训斥一顿。可若要他硬吞下这口怨气,他又不甘,于是想到老太君要他娶洛清棠,那便与老太君说,让老太君为他出气。
接引殿内,秦沐虽拿着佛经在看,可不曾忘了洛清棠坐在他对面,余光见她垂着眸看手中的茶水,却不说话,不由暗叹她过于沉静了。这实在与她的年纪不符,倒像长年礼佛的居士。
秦沐放下佛经,温声问道:“你在家中可是常与老夫人礼佛?”
不然怎会小小年纪就养成这么内敛沉稳的性子。
洛清棠察觉到秦六爷放下佛经的动静,便抬眸,对上了他黝黑透亮的眸子,听他问话,不由一怔。
秦六爷要与她谈论佛经不成?
她说道:“偶尔会替祖母抄经。”
可前世她却是个虔诚的居士的,诵读精研佛经多年,若要与秦六爷论经,应当也能说上一二,只怕他会觉得蹊跷,她不过十五岁,怎能谈论起佛经像个老妇人。
秦沐听洛清棠如此说,微微一笑,心想她应当是天性如此吧。刚才她微怔懵懂的样子,却是透露出了还年少呢。
他问道:“你可是有话要与我说?”
原来并非想与她论经,只是看出了她的心思,开了个话头。清棠便放下茶盏,说道:“雷速已被六爷带走,想必不会再有事了?”
秦沐看着她,“难说。”
曾存衡没敢进去,让小厮扶他坐下,在外等着。
“祖母,我与七哥见到洛清棠了。”
方氏端坐于炕上,身穿墨绿牡丹纹锦袄,方脸庞颇为凝肃,静宛师太陪坐于下方的椅子上,略显恭谨。
方氏见曾静兰一进来就嚷嚷,眸光微厉朝她看去,责怪她鲁莽。
曾静兰脚步微顿,然后上前与静宛师太见礼。静宛师太知她们祖孙二人有话要说,便离开了。
方氏端起茶盏,睨了曾静兰一眼,“坐下说话。”
说完,她掀开茶盖喝茶。喝了一口,觉得苦,皱着眉头放下了茶盏,语气不悦道:“这寺里连像样的茶叶都没有,怪不得那么冷清。”
老太君一心想要府中一个庶子娶洛清棠,因收到谢氏传来的消息说林氏要带了洛清棠来灵碧寺礼佛,老太君便叫她带了曾静兰与曾存衡一大早过来佯装偶遇,以便能促成这桩亲事。方氏知老太君对林氏不喜,自是不可能看得上洛清棠,想必是侯爷的意思。
方氏朝坐立不安的曾静兰看去,说道:“既然见到了,如何,洛清棠可喜欢那小子?”
曾静兰面带愠色道:“祖母,清玉说的没错,洛清棠自从中了邪气就像变了个人,看到我们不仅给我们脸色看,还害得七哥受了伤。”
方氏一怔,“怎么回事?”
曾静兰便添油加醋地将接引殿外廊檐下发生的事告诉方氏,末了说道:“祖母,那小尼姑说那个男子是大理寺少卿秦六爷,也不知是真是假,你看要不要找人去打听打听。”
方氏微拧着眉,垂眸喃喃道:“秦六爷怎会在此?秦家女眷也来了?难不成林氏是为此而来的?”
方氏想到此处,不由恼谢氏主持着洛府的中馈,竟不知林氏为何大年初一跑到灵碧寺来礼佛。
曾静兰不知祖母在想什么,只顾着带着怒气讥讽道:“洛清棠真是不知羞,竟随秦大人进了殿内,孤男寡女,也不怕人说闲话,她在京中本就名声不好了,还不知收敛。祖母,你说洛清棠会不会是因为名声坏了,不好说亲,这才破罐子破摔?”
这话使得方氏冒出一个念头。秦六爷还未娶亲,难道林氏打的是他的主意?
她已经叫下人去打听林氏的行踪,这个时候还不见回来,她不由烦躁地喊起来:“心菊回来没有,死哪去了,吩咐她办点事,大半天都没回来?”
外头的婆子忙应声道:“回老夫人,回来了。”
方氏没好气道:“回来了还不赶快进来禀报。”
“是,老夫人。”
可过了一会儿,没见心菊进来,方氏正要发作,忽听到那婆子说道:“怎么慢慢腾腾的,老夫人等急了,赶紧进去。”
于是,心菊脚步匆匆走进内室,见坐在炕上的方氏面带怒气,吓得赶紧跪下,说道:“回老夫人,奴婢已经打听清楚了。”
不等方氏开口,曾静兰已恼声道:“那还不快说。”
心菊便赶紧说道:“林老夫人此时与秦府的李老夫人在大雄宝殿内,静音师太也在里面,因殿外不少丫头婆子守着,还有护卫,奴婢便没法进去。随李老夫人一起来的是秦六爷。奴婢没打听出洛三小姐是否在殿内。”
曾静兰朝方氏看去,“祖母,果然是秦六爷。”
方氏肃着脸,问心菊,“你可有让洛府的下人知道我也在寺中。”
心菊点了头,“奴婢与洛府一个婆子说了是老夫人身边伺候的。”
方氏听了,心中暗想既如此,那林氏理应过来给她请安才是。那她就等着林氏过来,然后问责洛清棠对表姐、表哥无礼,再提亲事。
坐在内室外的曾存衡不见祖母叫他进去问话,等急了,且被石子打中的小腿也没那么痛了,于是他起身走到内室门口,说道:“祖母,孙子有话与您说。”
方氏向来不待见这个不学无术、蠢笨的庶孙,然而如若他有出息,老太君也不会让他娶洛清棠。她淡声道:“进来吧。”
曾存衡进入内室,给方氏行了礼,然后说道:“祖母,我被伤了,请祖母替我讨回公道。”
方氏嗤笑道:“你要跟秦六爷讨回公道?”
曾存衡自身哪有这个底气,可如若以怀远侯府的名头去与秦六爷理论,那就一样了,他便说:“祖母,秦六爷明知我是怀远侯府的少爷,还丢石子伤我,明显就是欺负我们怀远侯府。”
方氏虽不喜这个庶孙,鄙夷其不自量力,可他这话却是说中了方氏的心思,只因她也觉得秦六爷伤怀远侯府的少爷,正是不把怀远侯府看在眼里。可秦六爷是朝廷命官、天子近臣,她一个妇人哪敢去与他理论。
她便说道:“此事你回府与你父亲、祖父说去,若是你父亲、祖父觉得你有道理,自是会替你讨回公道。”
曾存衡听了不免失望。此事若是与他父亲、祖父说,说不准会被他们训斥一顿。可若要他硬吞下这口怨气,他又不甘,于是想到老太君要他娶洛清棠,那便与老太君说,让老太君为他出气。
接引殿内,秦沐虽拿着佛经在看,可不曾忘了洛清棠坐在他对面,余光见她垂着眸看手中的茶水,却不说话,不由暗叹她过于沉静了。这实在与她的年纪不符,倒像长年礼佛的居士。
秦沐放下佛经,温声问道:“你在家中可是常与老夫人礼佛?”
不然怎会小小年纪就养成这么内敛沉稳的性子。
洛清棠察觉到秦六爷放下佛经的动静,便抬眸,对上了他黝黑透亮的眸子,听他问话,不由一怔。
秦六爷要与她谈论佛经不成?
她说道:“偶尔会替祖母抄经。”
可前世她却是个虔诚的居士的,诵读精研佛经多年,若要与秦六爷论经,应当也能说上一二,只怕他会觉得蹊跷,她不过十五岁,怎能谈论起佛经像个老妇人。
秦沐听洛清棠如此说,微微一笑,心想她应当是天性如此吧。刚才她微怔懵懂的样子,却是透露出了还年少呢。
他问道:“你可是有话要与我说?”
原来并非想与她论经,只是看出了她的心思,开了个话头。清棠便放下茶盏,说道:“雷速已被六爷带走,想必不会再有事了?”
秦沐看着她,“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