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让人去把韩嫣叫了过来,他是有点能耐的,前世他死得早,没派上用场,但他的弟弟韩说可是能上战场的,想来他应该也不会差,可以给他个机会试试。

    元伯找到韩嫣时,他正在麒麟阁翻阅旧籍,查找和匈奴有关典籍,看能否找一些有用的东西可以帮到刘彻。

    刘彻问:“都找了些什么东西?”

    韩嫣把刚找到的竹简送给他看。

    且不说他找来的这些有没有用,刘彻对他的态度很满意,说:“与匈奴开战在即,朕准备兵分四路出击,其中一路由你率领,你意下如何?”

    “啊?”韩嫣十分意外:“打…打…打仗啊……”

    刘彻蹙额,直勾勾地盯着他。

    “陛下!”韩嫣跪了下来:“臣服侍陛下,参与朝政议论,给陛下搜集一些军情急报还行,打仗是真不在行……”

    刘彻的面上有些难看:“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你想清楚了再说。”

    虽然之前话说的漂亮,可都是为了哄刘彻高兴,韩嫣知道这仗没那么容易打,匈奴的实力明摆着,刘彻雄心勃勃,是因为他不用上战场,他可不想傻乎乎地去送死。韩嫣磕头道:“臣实在不能担此重任,请陛下收回成命!”

    怂包一个,刘彻不想跟他废话,将手里的竹简扔了出去:“滚蛋!”

    竹简不偏不倚,正好砸在韩嫣头上,韩嫣立刻头晕目眩,晕晕乎乎地捡起竹简。退到殿外,扶着墙站了好一会儿,他才缓过来,摸了一下脖子,还好还好,脑袋还在。

    打仗风餐露宿,朝不保夕的,他是肉不好吃啊,还是酒不好喝啊,要去遭那份罪,韩嫣摇摇头,快速离了宣室。

    要不是念在往日的情分上,刘彻肯定把韩嫣叉出去剁了,太让他失望了!刘彻望天……李蔡和苏建前面都是跟着卫青,后面才独当一面的,也不知道靠不靠得住。

    思考多日,刘彻终于定下了新的作战方案,为了保险起见,大致的行军路线不变,四路改三路,卫青出上谷和李广出雁门两路的作战方案也不变,公孙贺这一路撤掉,把公孙贺调到卫青麾下,余部与公孙敖部合并,公孙敖领兵一万出代郡,苏建和李蔡各领兵五千在侧方接应,依旧不设主将。

    出征的前一日,刘彻宴请了几位将军,提前为他们送行,宴会结束,将军们各自回家,只有卫青一人留了下来。

    “臣明日便要出征了,恳请陛下让臣见姐姐一面!”卫青跪下说。

    刘彻思考了很久,还是拒绝了:“等打赢了回来再见吧!”

    卫青的心情跌入谷底,他怎么就能断定自己一定能打胜仗?万一要是打输了呢?万一他要是回不来了呢?他不知道刘彻的信心是从哪里来的,很困惑。

    出征在即,这一战对刘彻而言至关重要,他不敢让他们姐弟相见,万一卫子夫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扰乱军心,那他就功亏一篑了,他不敢冒险,等回来再见吧,他保证绝不再阻拦!

    次日,卫青出征,平阳公主在城门口相送,说了些勉励祝福的话,看他心事重重地离开,心里也觉得刘彻多少有些不近人情了,进宫找刘彻说理,刘彻这才让人往冷宫透了消息。

    得到消息的卫子夫跑出了冷苑,径直往北宫的城楼跑去,前世她虽不住北宫,但北宫亦在她的管辖范围内,她对北宫的布局还是熟的,从冷苑出来往西直走会有一条大道,沿着大道再往南直接就是南门,路程不复杂,可是距离远啊,几乎是从北到南纵穿整个北宫,卫子夫跑了很久才到,登上城门只为送卫青一程。

    那是她的弟弟啊,哪怕知道这会是一场胜仗,她也还是会担心,会害怕,会牵挂,她站在北宫的城楼上,看到的是未央宫高大宏伟的楼阁殿宇,以及绵延无尽的巍巍青山,不见大军的踪影,她依旧双手合十为她的弟弟祈祷,同时也为汉军祈祷,希望他们都能平平安安,凯旋归来。

    她希望卫青不要受伤才好,前世他便是因为这一战受了伤,落下病根,后来受了很多苦。她还希望他这一行能够少遭些罪,北地风沙大,沙漠里缺少水和食物,她希望他们能少走些弯路,能够尽快到达龙城才好。她更希望他能早一些回来相见,他们已经一年没见了,她原本以为她可以送他出征的,可是她错过了。

    错过了送他出征,她心里难过,是她不好,她不应该逃避,不应该躲在冷宫不出来,他一定很担心她,她应该早些出来见他,告诉他她很好,这样他就能安心出征,不必再牵挂她了……

    卫子夫一直待到天黑,任谁劝都不下来,仲春夜里天寒风大,豆如意担心她会冻坏,又怕她一时想不开从城楼上跳下去,赶紧让人去禀报皇帝。

    出征首日,刘彻的心里也不平静,新的作战方案他做了调整,计划保底是卫青获胜,目标是卫青和公孙敖两路大胜。

    至于李广部,他的名气虽大,真正的实力连李蔡都不如,吸引的还是匈奴主力,现在的实力还不是对付匈奴主力的时候,给再多支援都是浪费,就算打赢了也是得不偿失,刘彻只能按照前世的方案部署,既能吸引匈奴主力,也不至于损失太多。

    元伯匆忙进殿说:“陛下,豆护卫差人来报说,卫夫人不见了……”

    刘彻暮然坐起:“怎么回事?”

    “卫夫人得知卫将军出征的消息,跑出别苑,不知道去了哪里,到现在也没回来。”

    “备马,传卫尉和郎中令到北宫!”刘彻起身出了温室。

    护卫牵了马来,刘彻立刻打马飞奔,元伯提前安排了侍从在前方开路,一路畅通无阻,待到北宫,远远就瞧见城楼边上立了个人影,走近了瞧,骤然吓出一身冷汗。

    豆如意侯在门口,见了刘彻赶忙说:“禀陛下,臣找到了卫夫人,就在城楼上,怎么劝都不肯下来。”

    刘彻跳下马,快步奔赴城楼,看着卫子夫,她就那样立着,一动不动,像尊石像,晚风吹动她的衣袂,柔软的青丝仿佛聚集了她身上所有的灵气,在风中肆意狂舞,他紧张的心绪慢慢平复,她不是在寻死。

    她怎么会寻死呢!

    刘彻微微一笑,她能走出冷宫就说明她已经想通了,怎么可能会寻死呢!

    回头看东儿手里拿了一件披风,他亲自给她披上:“卫青不会有事的,你放心吧!”

    “把孩子还给我!”她说,目光注视着远方。

    刘彻握着她的肩膀说:“先回宫,明日朕去母后那里接孩子!”

    卫子夫不再言语,转身推开他,连带着披风也被拂落在地,她没有回头,只身下了城楼。

    刘彻微怔,看她的身影漠然消失,满腔的热忱犹如这件披风一样坠入深渊。

    他缓步下了楼,她已经上车走了,他骑马跟在身后,护送她回到昭阳殿,他在门口迟疑许久,最后还是默然离去。

    他以为她想通了,那只是他以为的,事实上她还是那个倔强也绝情的卫子夫。

    次日,刘彻去长乐宫接孩子,平阳公主也在,两个人轮番游说,看在卫青出征的份儿上,皇太后才愿意把孩子还给卫子夫。

    平阳公主说想去看看卫子夫,刘彻让她把孩子也带过去,自己回了宣室。

    平阳公主还觉得奇怪,他都把人接回来了还闹什么?直至看到卫子夫她便明白,她只是人出来了,心却还困在里面。

    卫子夫看到孩子非常高兴,她给三个孩子安排好了住处,带她们一起布置自己的寝殿,有说有笑的,可是一提到刘彻,她眼神里的冷漠清晰可见。

    平阳公主劝:“把你关进冷宫也是不得已,刺杀皇帝按律是要赐死的,他为了保你才这样做,在别人看来那是冷宫,可你心里清楚,冷宫可以隔绝所有人,却关不住你,他在等你自己走出来!”

    “谁家里过日子不是磕磕碰碰的,皇帝家里也一样,人要往前看,别为了过去那点不愉快,把以后搭进去,不值当!”

    “既然出来了,就别再耍性子,为了孩子,为了这个家,忘了那些不愉快,和陛下好好过日子……”

    “公主!”卫子夫打断她说:“这梨花开的真好,我摘下来做些点心,公主给小君侯带些回去吧!”

    见她这副态度,平阳公主好想打人啊,她怎么能这么倔呢?明明是她做错事在先,她是怎么能理直气壮地搞得像别人欠她的一样?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摘了一些新鲜的梨花洗净,加入糯米粉揉成团,分成小块做成花瓣的形状再上锅蒸,蒸好后淋上蜂蜜即可。

    卫子夫已经很久没给孩子做吃食了,想给他们做一点,她听卫长公主说过,曹襄对她很好,很照顾她,所以她想给曹襄也做一些,然而平阳公主对她做的的糕点没有兴趣,生气走了。

    她还是叫人装了一些给她送去,她知道平阳公主就算生气,也气不了多久的。

章节目录

重生之归来望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小苍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苍栮并收藏重生之归来望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