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鼎元年岁末,霍去病和卫长公主回到长安,刘据和几个姐姐姐夫亲自去城门口迎接。

    二人一同给刘据行军礼:“参见太子殿下。”

    刘据扶他们起来:“长姐,表哥,你们终于回来了。”

    卫伉和诸邑牵着曹宗、陈兴和九儿牵着霍嬗一起围了过来。

    卫长公主看着长高了不少的儿子,又想起了曹襄,抱着儿子落泪,曹宗现下六岁,第一次和母亲分开这么久,母亲哭他也哭。

    霍嬗倒是习惯了和父母分开,看见父亲没有哭,也不是特别亲,不会主动唤父亲,但父亲让他唤他还是会唤。

    “我娘没有跟你一起回来吗?”霍嬗问。

    霍去病摇头,抱起他:“你娘回来过吗?”

    霍嬗点点头,他生辰的时候母亲回来过,没几天又走了。

    霍去病没再多问,她愿意回来看看儿子就行。

    九儿和诸邑劝了几句,卫长公主渐渐止了泪,问道:“幼蓁呢,怎么没看见她?”

    诸邑道:“二姐刚生完孩子,还没出月子呢。”

    “是么?”卫长公主笑道:“那父皇母后还好吗?”

    刘据道:“他们都好,就是很想你们。”

    卫伉笑道:“别在这儿说了,回宫吧,母后准备了晚宴给你们接风。”

    大家各自上马,卫长公主让金日磾先带赤羽营女骑去安置,她和霍去病进宫请安。

    刘据上了马道:“长姐,那些都是你的赤羽营吗?”

    卫长公主点头:“我特地带回来让你们看看,怎么样?”

    刘据回头瞄了一眼,笑道:“巾帼英雄,威风凛凛,长姐,像你带出来的兵。”

    “那当然了!”卫长公主甚是骄傲,又说:“不过这里头也有你表哥的功劳。”

    霍去病正在教儿子骑马,闻言笑了笑,问道:“霍光呢?他怎么没来?”

    “他不得闲,说在宫里等你”,刘据说道。

    一行人回到椒房殿,众人已经在此等候,相互见过礼后,卫子夫拉着他们上下打量。

    阔别一年有余,二人都发生了不少变化,尤其是卫长公主,她着军装束髽髻,原来白皙的肤色现在黑了不少,人也瘦了,肌肤没有往日细腻,但看着沉稳了很多,相比她刚离开的那会儿,眼睛里也有了神采。

    “那边是不是很辛苦呀?我瞧着你们两个都瘦了。”

    “整天喝风吃沙的,能不辛苦吗?”卫长公主一手牵着她,一手牵着父亲,笑道:“不过爹爹和娘亲放心,女儿已经习惯了。”

    刘彻看着女儿的变化,既欣慰又心疼,他自小娇惯的爱女,到底还是长大了。

    “苦了你们了”,刘彻对霍去病道:“进去说话吧。”

    许久未见亲人,卫长公主的目光一一扫过,忽的瞧见身旁和昌安站在一起的陌生女子,不由好奇:“这位是……”

    卫子夫招手让那女子过来,笑道:“她是鲁王后的族妹史敏,鲁王入宫朝贺,王后将她带过来了,我瞧着她很是喜欢,便留她在宫里住了几天。”

    “见过长公主殿下”,史敏上前屈膝行礼。

    她五官挺立秀美,模样温柔娴静,体态端庄,不卑不亢,确实让人见之喜欢。

    卫长公主伸手将她扶起:“快免礼吧,把这儿当自己家就好。”

    史敏微微一笑,退到一边将路让出来。

    卫子夫牵着女儿进殿,刘彻领着其他人随后,二人简单洗漱过后,晚宴开席,大家边吃边聊。

    卫长公主绘声绘色地向众人讲述她在边地的见闻和经历,霍去病喝着姨母给他准备的葡萄酒,偶尔附和两句,刘彻听得津津有味,也极大地满足了众人的好奇心,团圆宴格外热闹。

    晚宴直到酉时才尽心,大家陆续散去,卫子夫强留女儿和外孙在宫里住,母女两个晚上还想再叙一叙,卫青便带着平阳公主和孩子们先行离开。

    霍去病送舅舅到门口,二人话别后,本要骑马的卫青选择了乘车,看见平阳公主独自坐在车里抹着眼泪,他没有意外,走过去抱住她,让她靠在自己怀里哭。

    平阳公主整个晚上都闷闷不乐,他看在眼里。今日是团圆宴,所有人都团圆了,唯有她的儿子再也回不来了,她触景生情,他理解她,也心疼她,他无法分担她的痛苦,但他会永远陪着她。

    目送卫青和平阳公主离开,卫子夫轻轻叹了一口气,不尽人意是人生的常态,谁也不能例外。

    又对霍去病道:“那件事你母亲是做的不对,可孩子是无辜的,看在她替你照看孩子的份上,原谅她吧?”

    今日晚宴,母亲当然也在,还带来了一个他素未谋面的孩子,他到现在都没抱过,也未曾好好和母亲说过一句话。

    他知道这个孩子的存在,他走的时候,他母亲的肚子已经很大了,可他是在母亲的算计下才有的,最终导致他和花樱子和离,家也散了,他不是很能接受,所以从孩子出生到现在一直不曾回来看过。

    可是不接受又能如何呢?孩子都这么大了,他总不能让他像他一样没有父亲吧?

    霍去病犹豫了片刻,朝母亲走去,作揖道:“母亲!”

    卫少儿看着儿子,不由落泪,若非曹襄挺身而出,她差一点就失去这个儿子了。又因为这个孩子,他的儿子和她闹脾气,执意去河西驻守,一去一年多一封家书也没有,她总怕以后再也见不到这个儿子了,心中懊悔不已。

    “娘当初那么做,确实是想给她使点绊子,可没想到她那么决绝,娘没想逼你们和离。”

    霍去病从乳母手里接过霍檀,说道:“走吧,我送你们回家!”

    她的目的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花樱子的离开是对的,她有自己的天地,不适合这里。

    众人散去以后,殿中卫长公主还在和刘彻讨论赤羽营的事,赤羽营组建有一年了,现在还不到三百人,卫长公主不满足于只在边境募兵,想让父亲下诏,在全国帮她招募。

    刘彻不愿意,在边境招募几个女兵陪她玩玩可以,若真是放开了让女子从军,不仅坏了军营的规矩,百姓的生活秩序也会被打乱,影响时局安定,不利于朝廷长治久安。

    父女俩都有些喝多了,在那儿磨嘴皮子都想劝对方妥协,几个孩子在一旁饶有兴趣地听着他们争论。

    卫子夫走到史敏身边说:“你们要是累了就回去休息,别管他们。”

    史敏看了看刘据,摇头道:“不累。”

    卫子夫又对刘据说:“敏敏下午和歆瑶玩六博,还没下完,你陪她下完吧?”

    “好啊!”刘据让人把棋盘搬进殿来,他想边下棋边听他们辩论。

    卫子夫留史敏在椒房殿住,本是想让她和刘据多接触,培养培养感情,没有打扰他们,领着阳乐和曹宗先去安置了。

    这一日父女俩争论到很晚才散,最后的结果是刘彻答应帮女儿招募女兵,但赤羽营的人员有定数,不可超过一千人,卫长公主觉得人太少,怎么着也得一万,可她实在磨不动了只能妥协。

    夜里,卫子夫和女儿一起睡,母女俩说了半宿的话,方才道尽这一年多的思念。

    “娘,那个史家女是选来给据儿做太子妃的么?”卫长公主问道。

    “你看出来了?”卫子夫笑问:“你觉得怎么样?”

    这么明显,谁看不出来?

    卫长公主想了想,说道:“人看着还挺不错的,可就不知道据儿喜不喜欢了。”

    卫子夫倒不担心这个,据儿若是不喜欢她,前世便不会娶她,不过她看中的不是这个,而是有她在,据儿的子嗣可以得到保障,他的地位也会更加稳固。

    虽说这一世刘彻就俩儿子,据儿没什么竞争对手,可只要刘彻还活着,她就不敢松懈,谁知道他老了会不会再犯病整出个尧母门来?

    史敏晚上喝了点儿酒,躺在榻上睡不着,在椒房殿已经住了好几天了,起初她还不知道皇后为何对她这么好,可风言风语听多了,她也大概知道皇后的用意了,和族姊让她来长安碰运气的想法是一样的。

    现在皇帝皇后的心意明确了,可要做太子妃,还得太子喜欢她才行。虽然太子对她也不错,可她总感觉他温文有礼,对谁都挺好的,他不轻易表露自己的心迹,她也实在有些捉摸不透。

    随着中山王的入朝,年关也越来越近,新年朝宴设在金华殿,大人们都分外忙碌,昌安带着史敏躲到翠华庭编络子偷闲,说着姐妹间的体己话。

    适逢中山王爱子刘屈氂带着几个小厮到处闲逛,瞧着史敏在翠华庭,想也不想就凑了过去。

    昌安不喜刘屈氂,欲赶他走,史敏却出于礼貌,主动将他留了下来。

    史敏伏在她耳边小声说:“此处是通往后宫的路,他这样闲逛总归不合适,不如让他留在这儿,反正也不碍咱们什么事儿。”

    昌安说道:“他肯定又是来纠缠你的。”

    “没事,别管他就行了”,史敏瞅了一眼竖着耳朵偷听的刘屈氂礼貌一笑。

    刘屈氂坐的有点远,女儿家咬耳朵说体己话,他根本听不清,插不上嘴,也没什么事情干,就在一旁坐着看史敏,毫不掩饰对她的喜欢。

章节目录

重生之归来望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小苍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苍栮并收藏重生之归来望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