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刘彻免颜琦死罪,将其调至郡县做监御史,同时应允卫子夫的提议,让李梅接任皇后詹事。

    诏令下来的当天,卫子夫召见了李梅,说道:“恭喜你,你是汉室立国以来第一个秩禄达两千石的女官。”

    李梅欠身:“臣惶恐!”

    “不用担心,你在本宫身边这么多年,本宫相信你可以做好。”

    “多谢皇后栽培!”李梅欲捻衽下拜。

    卫子夫扶住她,笑道:“是你肯上进,本宫才有的栽培。”

    “新官上任,正好本宫有两件事需要你帮忙……”

    自打入宫起,皇后对她就颇为照顾,李梅入詹事府做女官,跟着颜琦边做边学,从低级女官一路做到了私府令,如今更是越过了詹事丞直接坐到了詹事的位置,她一直不明白皇后为何会对她这么好,可是现在想通了,皇后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所以一早就在为今天打算。

    颜琦离京那日,正值冬末,冰融雪化,李梅于城门口相送。

    “传皇后娘娘口信,先生在汉宫如履薄冰,操劳半生,娘娘感激不尽,愿先生此去顺遂,宏图大展!”

    十八年了,当初他力阻皇帝封她为后,谁能想到到头来却在她手下一干就是十八年,也被皇帝监视了十八年,几经波折,从心怀怨怼到满腔的感激与不舍,其中的苦与乐只有他自己心里最清楚。

    颜琦掏出一卷用布筒包裹的竹简递给她:“帮我转交给娘娘,她心里苦,你们好好陪着她。”

    李梅接过竹简,欠身道:“先生放心,我能有今日多亏娘娘和先生栽培,我会好好陪着娘娘的。”

    颜琦长揖道谢,随后上车离去。

    回到宫里,李梅将竹简交给皇后,皇后当着她的面展开,她看到竹简的背面写着“贤后赋”三个字,立刻明白是颜琦为她做的赋。

    “欠了本宫十八年了,总算完成了,这回写的不错!”卫子夫笑说,转而交给采薇收了起来。

    李梅说道:“皇后何不找人将此赋传扬出去?”

    “不必”,卫子夫说道:“他的心意我领了,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贤与不贤心中自有评判,本宫从来不图这些虚名,也不想为虚名所累!”

    立后以前的事李梅未知实情,不做评判,可立后以后,皇后的所作所为她都看在眼里,贤后二字她当得!

    ……

    元鼎六年二月,刘据十八岁生辰,刘彻属意为其加冠,在太庙举行冠礼,然他并没有出席,冠礼仪式由宗正和大将军主持。

    因房梁砸下来时伤了左腿经脉,刘彻足足养了半年多的伤,可外伤虽好,行动却总有些不利索,入夏以后,他便频繁的出入上林苑,走鸡斗狗,跑马狩猎,锻炼左腿的灵活性。

    这日,刘彻跑马经过犬台宫时,听到有人在唱歌,只觉得这声音有些耳熟,走近了才发现,那人是李延年,一时间许多回忆都涌进脑海里,印象最深的当然要数他的妹妹李佳人了。

    随便聊了几句,问及李延年的家境时,刘彻说要去他家里看看,李延年喜出望外,立刻就要带他去,随行的卫长公主和霍去病两脸困惑地陪他去了。

    李家租住在假阳里的一个小院子里,刘彻进去的时候,一个小女孩儿正在院子里跳舞,踩在一只皮鼓上不厌其烦的旋转跳跃,看到他们时脚下一滑,顿时跌倒在地上。

    “幺幺,快过来拜见陛下!”李延年招手让她过来。

    李佳人十分窘迫,直接跪爬过来,小身板吓得直抖:“拜见陛下!”

    “抬起头来!”刘彻说道。

    李佳人闻言抬头,满脸通红,豆大的汗珠顺着两颊往下滑。

    刘彻打量了她一会儿,鹅蛋脸,桃花眼,樱桃小口小翘鼻,好看是看看,就是太小了,哪儿哪儿都小,远没有前世看着诱人。

    “几岁了?”

    “回陛下,妹妹十二岁了”,李延年回答。

    “太小了”,刘彻有点小失望,转身出了门,翻上马背又对李延年说:“你歌唱的不错,去乐府吧!”

    “多谢陛下”,李延年拉着妹妹磕头谢恩。

    刘彻率领众人策马离开,没有再去上林苑,直接回了未央宫。

    卫长公主和霍去病将其送至宫门口,随后调头回家。

    “怎么了?看你一脸不高兴?”霍去病说道。

    卫长公主骑着马和他并肩走着,问道:“你说父皇和母后他们还能和好吗?”

    “应该能吧”,霍去病看着她说:“他们以前吵架比这还厉害,不是都和好了?”

    “有架吵还好说,就怕像现在这样,连面都不想见,父皇这回是真的伤心了”,卫长公主愁容满面。

    “可那件事也不能怪姨母,当时的情况,她只顾得上救一个。”

    “是不能怪母后,怪我们,我们如果不选在那天成亲就好了。”

    霍去病:……

    她心疼父亲,也理解母亲,以至于她不知道应该怪谁,只能怪他们自己,如果不选在那天成亲,那她就会在宫里陪着母亲,如果他们都在,也犯不着母亲下火场去救妹妹,事情就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李延年进入乐府的当天,卫子夫便得到了消息,重生以后,乐府一直都是她在管,乐府的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她的眼睛,和刘彻一样,她第一时间想到的也是倾国倾城的李佳人。

    得知刘彻已经见过李佳人了,卫子夫将平阳公主请进了宫,彼时刚过端午,雨后初晴,花园的栀子花开的正好,二人一道去花园赏花。

    平阳公主问道:“你就打算这样跟陛下僵着?”

    “是他要跟我僵着”,卫子夫很无奈。

    “那还不是因为他为了你连火场都敢闯,还伤了一条腿,可你却把他丢火场里了,他心里生气,你就不能服个软?”

    “姐姐怎么知道我没有服软呢?”卫子夫反问。

    平阳诧异:“他把自己架上去了,下不来了?”

    卫子夫笑道:“是我老了,这张脸没有以前管用了。”

    “得了吧”,平阳调侃:“全天下就数你保养的最好了,跟令仪站在一起跟亲姐妹似的!”

    卫子夫伸手摘下了一朵栀子花苞:“保养再好也是四十多岁的人了,不年轻了。”

    平阳听出她言语中的惋惜之意,觑她道:“怎么?失宠了不甘心?”

    “当然不甘心了,这不是来请姐姐帮忙了吗?”

    “帮什么忙?”

    卫子夫微微莞尔,踮起脚尖附在她的耳边说了自己的想法。

    她没有破罐子破摔,平阳公主求之不得,听完她的想法后当即点头答应帮忙。

    刘彻迫不及待地另觅新欢,除了是真的喜欢李佳人外,卫子夫知道他还在生自己的气,男人的心有时候很大,大到能装下整个天下,男人的心有时候又很小,小到和自己的女儿也要斤斤计较。

    时间如同白驹过隙,转眼又是七夕,应刘彻的要求,这一次的生辰宴设在金华殿,邀请百官亲贵全都到场为他庆贺,办得越热闹越好。

    卫子夫早早便到了宴会上应酬,而万众瞩目的刘彻却是最后一个到的,和他一起来的还有王姝柔和刘闳,他一手牵一个,画面颇有几分夫妻和睦,父慈子孝的温馨,吸引了不少人的注目。

    “陛下长乐无极,千秋万岁!”卫子夫领着众人起身参拜。

    刘彻松开王姝柔和刘闳的手,越过她走到上座,吩咐众人平身。

    卫子夫扶着宫人起身,走到他身边坐下,目光落在他的左腿上,方才走路时他的步伐还算稳健,看起来恢复不错,可这会儿他采取的是很随着的盘腿坐而非正式的跽坐,想来腿上的伤还是没有完全恢复好。

    相继落座后,刘彻招手让大家开席,舞乐声起,众人陆续过来给他敬酒,他一一应下。

    卫子夫说道:“陛下的伤还没好,少喝些酒罢?”

    刘彻本还有些笑色的脸顿时垮了下来,自斟自饮,赌气似的一连喝了好几杯,全然不理会她的劝阻。

    宴席上,王姝柔负责弹奏,刘闳负责舞剑,二人合力奏了一曲剑舞为刘彻祝寿,刘彻喜笑颜开,夸赞王姝柔的琵琶天下一绝,招手让她坐到身边来。

    三个人同席多少是有些拥挤的,卫子夫不爱凑这个热闹,故意打翻酒爵,借更衣之便离席,去外头吹风。

    殿上的一举一动被殿下的人看得清清楚楚,卫长公主不忿父亲的做法,带着两个妹妹去外头寻母亲,在翠华庭看到母亲带着阳乐、细君和悠悠投壶玩的不亦乐乎,三人不由叹气。

    “你们说娘亲到底喜不喜欢爹爹?”

章节目录

重生之归来望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小苍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苍栮并收藏重生之归来望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