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皇帝绿了么(十八)
宫里接连死了好几人,前任侍卫长周大人又被降罪,众人惶惶不安了几日,但好在没有意外再发生。
丽妃反倒成了这件事的最大受害者,宫里都传是丽妃言行无状、苛责下人才遭受天堑。
醉春烟的巨坑填上了但丽妃再也没踏足过,那个隐藏的暗道因此也无人发现。
周家明面上的嫡子只有周伯为一人,他获罪被贬为奴的消息传回去,周家人如遭雷劈。
周父一生碌碌无为,儿子这些年颇得圣眷让他长脸,乍遭发落他竟慌得手足无措。
可怜周老夫人半只脚进棺材的年纪,还要给小辈擦屁股。
周父哭喊:“母亲,儿子派人打听了,伯为是得罪皇后被皇后设计陷害了呀!”
周老夫人浑身一震:“你听谁说的!皇后与周家无冤无仇,怎么会害伯为呢?”
周父唯唯诺诺地将赵氏和罗家的关系告诉老夫人。
周老夫人当初一锤定音赶走外室子,以为这样就能护家宅安宁,这些年也一直潜心礼佛为子孙祈福,岂料埋下祸患。
周老夫人颤颤巍巍地指着儿子:“逆子!你早知那赵氏身份,也早知她被罗家接济,这些年引而不发是何居心!”
周父就是个没主见的,被母亲骂了一通立刻坦白:“是伯为!他说若能拿捏罗家短处,日后若有求于皇后也能多个筹码。”
周老夫人气的打哆嗦:“糊涂!他不懂事你也跟着胡闹!皇后是一国之母,皇室的颜面也是你们能算计的?”
晓得周父不靠谱,周老夫人亲自托关系打探,这才知道宫里发生了什么。
传话的人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老夫人一把年纪了别蹚浑水。”
周老夫人面露苦涩,轻轻摇头:“这孩子打小聪明,眼见官至三品,怎么在这时候行差踏错。”
周父抱着她的双膝喊:“母亲这是何意?要舍弃伯为吗!”
但惩戒周伯为的命令是皇帝下的,周老夫人就是一千一万个心疼也无力转圜。
周父看着母亲离开的背影,眼中发狠,那可是他周家最有出息的一个孩子,既然皇后无情也别怪他无义。
-
临近开春,夹着零碎的雪团下了几场小雨,因为天气回暖这雨不仅不恼人,还显出几分冬的缱绻。
凤仪宫里,皇后正哄着小公主午睡。
思弦急急忙忙进来,悄声:“娘娘,大事不好了。”
原来城里不知为何传出风言风语,说罗大人强占同僚妾室,还把别人的孩子当亲生的养,实在为人不齿。
皇后蹙眉心事重重,确认小公主睡着后才拉着思弦往外走。
“怎么回事,周家老夫人不是不明事理的人。”
原来当初周老夫人托人进宫打听,皇后无意和周家斡旋,便让人将来龙去脉一一告知周老夫人,想着周父虽愚钝但周老夫人能辨是非。
没想到周家还是选择挑事,难不成周老夫人老糊涂了?
思弦摇头:“老夫人没说二话,但周老爷受人挑拨一心认定是娘娘害了周伯为,老夫人刚回山礼佛就着人散布谣言。”
这是打算撕破脸皮,自家倒霉也不让别家好过。
原是些闲谈,日子久了也就变成茶余饭后的谈资,谁料赵氏不知从何处误听周伯为成了太监,带着周拾回去认祖归宗,更是在周家大放厥词,说周家无后,周拾就是他们唯一的指望。
周母常年缠绵病榻,因为儿子的事身体每况日下,赵氏这一闹直接把人气死了。
本来简单的事陡然严重起来......
周父没有老夫人约束,铁了心要罗家不得安宁,一纸状书将罗家告到御前。
一辈子没入仕的周父怯懦地走进光明殿,前脚踏进门槛便觉两股战战。
罗父这几日也不好过,整日被罗母指着鼻子骂,被同僚用异样的目光非议,眼底乌青。
皇帝不喜大臣将家事闹到殿前,但到底给罗父几分薄面:“罗大人。”
罗父出列,和跪在地上的周父四目相对,眼里都是对对方的仇视。
皇帝:“坊间传言周家妾室被罗大人藏在府内,可属实?”
罗父冷嗤:“无稽之谈,我罗闻道一生只一妻,妄论他人妻妾?”
这话说出来他也不嫌害臊,可细想确实没错,赵氏虽得偏爱但总归是以堂妹的身份留在罗家,罗父并未给她名分。
周父怒骂:“你敢对天发誓,没将赵氏母子养在府内多年?”
罗父:“我府中可没有什么赵氏,只有一个寡居多年的堂妹。”
周父:“老畜生别跟我咬文嚼字,就说有没有吧!”
罗父怒:“有辱斯文,你......你个老鳖!”
两人骂得有来有回,什么王八、猪狗、秃驴......好好的朝堂被两人骂得像菜市场。
皇后在凤仪宫待不安稳,带着思弦往光明殿走,远远都能听见周父破口大骂,罗父到底顾及面子渐渐落入下风。
小太监来来回回地向她汇报战况。
思弦不解:“这般不成体统,皇上竟然也不阻止。”
实际上皇帝也不堪其扰,但最近赈灾一直没有捷报传来,朝堂上针对毕含章的弹劾又死灰复燃,想着与其让大臣拿折子烦他,不如看看罗周两家的热闹。
罗父:“赵氏虽是你妻妾,但也是我堂妹,我家老夫人在世时就叮嘱过帮扶一二,我光明正大将人请回府照料,怎么到你嘴里就成了藏娇,果然心脏的人看什么都脏。”
周父:“一照料就是这么多年,要说你们清清白白的,谁信啊!”
眼瞅着快下朝,皇帝喝止:“行了,吵得朕头疼,一句也没听明白,回去写折子递上来。”
罗父一早料到皇帝会是这幅漫不关心的态度:“臣遵旨。”
周父则瞪大眼睛:“陛下!”
皇帝冷眼:“周家想出第二个周伯为吗?”
周父敢怒不敢言,声泪俱下:“陛下,赵氏害得草民夫人一命呜呼!您要给草民做主啊!”
没想到其中还有人命官司,皇帝终于重视起来,蹙眉:“继续说。”
周父:“赵氏落井下石,贪图我周家家产,将草民的妻子活活气死!”
罗父冷哼:“你既说赵氏是你的妾室,这就是家事,也好拿到皇上跟前说?”
周父一噎:“......赵氏早就被我母亲撵出去,也并未入族谱,这么多年被你藏在府里一点风声都没有,若不是你把她放出来,我夫人何至于惨死?”
罗父:“你这厮好生矛盾,一会说我抢占你妾室,一会又说她不入族谱,那这赵氏到底算哪家的人呢?”
周父本就愚钝的脑子一下宕机,磕磕巴巴说:“当然、当然是你家的人!”
罗父嗤笑:“既如此,你说本官强占妾室就是诽谤!”
罗父为官半生,气势不减当年,周父吓得一哆嗦。
“但、但你家风不正是真!收留孤儿寡母数十载又不给名分,伪君子!”
两人谁都不肯退让,争得面红耳赤。
皇帝兜兜转转算是听明白了,罗父想当接盘侠却接了一手屎,周父落井下石是个真小人。
有看不过去的大臣一直在旁边捧哏,眼见两拨人要动手,忽有探子高举信件来报。
“灾民暴动,罗大人重伤昏迷不醒!”
皇帝倏地站起身:“什么!快呈上来!”
大臣议论纷纷,罗父也顾不上什诽谤不诽谤了,焦灼地看向皇帝手中的信件。
毕含章亲笔,他们抵达后及时调动地方官员部署赈灾事宜,但大面积的饥荒导致灾民聚集难以管理,更有边外蛮族势力趁机混入灾民煽动恐慌情绪。
蛮族与镇北军对峙十数年,自祖辈起就有解不开的血海深仇,如今北方雪患正好给了他们可趁之机。
镇北将军驻地距离灾区不远,毕含章派人向镇北军求援,却被将军以“无令不得私自调兵”为由拒绝。
正因如此赈灾队伍兵力不足,被蛮族煽动的灾民暴起伤人,宋阙替毕含章挡了一刀,至今生死不明。
皇帝双拳紧握,眼里迸发出无法遏制的怒火:“朕予罗怀玉先斩后奏之权,他镇北军岂敢!叫高讷提头来见!”
朝中乱作一团,周父虽然不满弹劾罗家的事被耽搁,但得知罗怀玉生死不明比浮一大白还痛快。
皇帝正在气头上,余光瞥见周父躲在角落偷笑,怒目圆瞪:“来人!把这个目无君主的小人给朕丢出去!”
周父:“......!”
探子进殿禀报的声音皇后在外头也听见了,倏的一个踉跄险些栽倒在地。
“错了,全错了......”她纵然希望弟弟挣功名光耀门楣,但这功名不能以弟弟的性命为代价啊。
皇后胞弟生死不明,丽妃兄长戴罪回京,后宫最尊贵的两位娘娘接连受创,宫人皆不敢高声语。
浣衣局的工作量因此减少很多,阮姿尔捶打着衣物小声道:“听说皇后娘娘素衣祈福,宫里上行下效,难怪这些天浆洗的衣服都是清一色的灰白黑。”
江楼月滑动系统面板,随口搭话:“经典色,领先潮流一千年。”
阮姿尔笑她又在说自己听不懂的东西。
丽妃反倒成了这件事的最大受害者,宫里都传是丽妃言行无状、苛责下人才遭受天堑。
醉春烟的巨坑填上了但丽妃再也没踏足过,那个隐藏的暗道因此也无人发现。
周家明面上的嫡子只有周伯为一人,他获罪被贬为奴的消息传回去,周家人如遭雷劈。
周父一生碌碌无为,儿子这些年颇得圣眷让他长脸,乍遭发落他竟慌得手足无措。
可怜周老夫人半只脚进棺材的年纪,还要给小辈擦屁股。
周父哭喊:“母亲,儿子派人打听了,伯为是得罪皇后被皇后设计陷害了呀!”
周老夫人浑身一震:“你听谁说的!皇后与周家无冤无仇,怎么会害伯为呢?”
周父唯唯诺诺地将赵氏和罗家的关系告诉老夫人。
周老夫人当初一锤定音赶走外室子,以为这样就能护家宅安宁,这些年也一直潜心礼佛为子孙祈福,岂料埋下祸患。
周老夫人颤颤巍巍地指着儿子:“逆子!你早知那赵氏身份,也早知她被罗家接济,这些年引而不发是何居心!”
周父就是个没主见的,被母亲骂了一通立刻坦白:“是伯为!他说若能拿捏罗家短处,日后若有求于皇后也能多个筹码。”
周老夫人气的打哆嗦:“糊涂!他不懂事你也跟着胡闹!皇后是一国之母,皇室的颜面也是你们能算计的?”
晓得周父不靠谱,周老夫人亲自托关系打探,这才知道宫里发生了什么。
传话的人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老夫人一把年纪了别蹚浑水。”
周老夫人面露苦涩,轻轻摇头:“这孩子打小聪明,眼见官至三品,怎么在这时候行差踏错。”
周父抱着她的双膝喊:“母亲这是何意?要舍弃伯为吗!”
但惩戒周伯为的命令是皇帝下的,周老夫人就是一千一万个心疼也无力转圜。
周父看着母亲离开的背影,眼中发狠,那可是他周家最有出息的一个孩子,既然皇后无情也别怪他无义。
-
临近开春,夹着零碎的雪团下了几场小雨,因为天气回暖这雨不仅不恼人,还显出几分冬的缱绻。
凤仪宫里,皇后正哄着小公主午睡。
思弦急急忙忙进来,悄声:“娘娘,大事不好了。”
原来城里不知为何传出风言风语,说罗大人强占同僚妾室,还把别人的孩子当亲生的养,实在为人不齿。
皇后蹙眉心事重重,确认小公主睡着后才拉着思弦往外走。
“怎么回事,周家老夫人不是不明事理的人。”
原来当初周老夫人托人进宫打听,皇后无意和周家斡旋,便让人将来龙去脉一一告知周老夫人,想着周父虽愚钝但周老夫人能辨是非。
没想到周家还是选择挑事,难不成周老夫人老糊涂了?
思弦摇头:“老夫人没说二话,但周老爷受人挑拨一心认定是娘娘害了周伯为,老夫人刚回山礼佛就着人散布谣言。”
这是打算撕破脸皮,自家倒霉也不让别家好过。
原是些闲谈,日子久了也就变成茶余饭后的谈资,谁料赵氏不知从何处误听周伯为成了太监,带着周拾回去认祖归宗,更是在周家大放厥词,说周家无后,周拾就是他们唯一的指望。
周母常年缠绵病榻,因为儿子的事身体每况日下,赵氏这一闹直接把人气死了。
本来简单的事陡然严重起来......
周父没有老夫人约束,铁了心要罗家不得安宁,一纸状书将罗家告到御前。
一辈子没入仕的周父怯懦地走进光明殿,前脚踏进门槛便觉两股战战。
罗父这几日也不好过,整日被罗母指着鼻子骂,被同僚用异样的目光非议,眼底乌青。
皇帝不喜大臣将家事闹到殿前,但到底给罗父几分薄面:“罗大人。”
罗父出列,和跪在地上的周父四目相对,眼里都是对对方的仇视。
皇帝:“坊间传言周家妾室被罗大人藏在府内,可属实?”
罗父冷嗤:“无稽之谈,我罗闻道一生只一妻,妄论他人妻妾?”
这话说出来他也不嫌害臊,可细想确实没错,赵氏虽得偏爱但总归是以堂妹的身份留在罗家,罗父并未给她名分。
周父怒骂:“你敢对天发誓,没将赵氏母子养在府内多年?”
罗父:“我府中可没有什么赵氏,只有一个寡居多年的堂妹。”
周父:“老畜生别跟我咬文嚼字,就说有没有吧!”
罗父怒:“有辱斯文,你......你个老鳖!”
两人骂得有来有回,什么王八、猪狗、秃驴......好好的朝堂被两人骂得像菜市场。
皇后在凤仪宫待不安稳,带着思弦往光明殿走,远远都能听见周父破口大骂,罗父到底顾及面子渐渐落入下风。
小太监来来回回地向她汇报战况。
思弦不解:“这般不成体统,皇上竟然也不阻止。”
实际上皇帝也不堪其扰,但最近赈灾一直没有捷报传来,朝堂上针对毕含章的弹劾又死灰复燃,想着与其让大臣拿折子烦他,不如看看罗周两家的热闹。
罗父:“赵氏虽是你妻妾,但也是我堂妹,我家老夫人在世时就叮嘱过帮扶一二,我光明正大将人请回府照料,怎么到你嘴里就成了藏娇,果然心脏的人看什么都脏。”
周父:“一照料就是这么多年,要说你们清清白白的,谁信啊!”
眼瞅着快下朝,皇帝喝止:“行了,吵得朕头疼,一句也没听明白,回去写折子递上来。”
罗父一早料到皇帝会是这幅漫不关心的态度:“臣遵旨。”
周父则瞪大眼睛:“陛下!”
皇帝冷眼:“周家想出第二个周伯为吗?”
周父敢怒不敢言,声泪俱下:“陛下,赵氏害得草民夫人一命呜呼!您要给草民做主啊!”
没想到其中还有人命官司,皇帝终于重视起来,蹙眉:“继续说。”
周父:“赵氏落井下石,贪图我周家家产,将草民的妻子活活气死!”
罗父冷哼:“你既说赵氏是你的妾室,这就是家事,也好拿到皇上跟前说?”
周父一噎:“......赵氏早就被我母亲撵出去,也并未入族谱,这么多年被你藏在府里一点风声都没有,若不是你把她放出来,我夫人何至于惨死?”
罗父:“你这厮好生矛盾,一会说我抢占你妾室,一会又说她不入族谱,那这赵氏到底算哪家的人呢?”
周父本就愚钝的脑子一下宕机,磕磕巴巴说:“当然、当然是你家的人!”
罗父嗤笑:“既如此,你说本官强占妾室就是诽谤!”
罗父为官半生,气势不减当年,周父吓得一哆嗦。
“但、但你家风不正是真!收留孤儿寡母数十载又不给名分,伪君子!”
两人谁都不肯退让,争得面红耳赤。
皇帝兜兜转转算是听明白了,罗父想当接盘侠却接了一手屎,周父落井下石是个真小人。
有看不过去的大臣一直在旁边捧哏,眼见两拨人要动手,忽有探子高举信件来报。
“灾民暴动,罗大人重伤昏迷不醒!”
皇帝倏地站起身:“什么!快呈上来!”
大臣议论纷纷,罗父也顾不上什诽谤不诽谤了,焦灼地看向皇帝手中的信件。
毕含章亲笔,他们抵达后及时调动地方官员部署赈灾事宜,但大面积的饥荒导致灾民聚集难以管理,更有边外蛮族势力趁机混入灾民煽动恐慌情绪。
蛮族与镇北军对峙十数年,自祖辈起就有解不开的血海深仇,如今北方雪患正好给了他们可趁之机。
镇北将军驻地距离灾区不远,毕含章派人向镇北军求援,却被将军以“无令不得私自调兵”为由拒绝。
正因如此赈灾队伍兵力不足,被蛮族煽动的灾民暴起伤人,宋阙替毕含章挡了一刀,至今生死不明。
皇帝双拳紧握,眼里迸发出无法遏制的怒火:“朕予罗怀玉先斩后奏之权,他镇北军岂敢!叫高讷提头来见!”
朝中乱作一团,周父虽然不满弹劾罗家的事被耽搁,但得知罗怀玉生死不明比浮一大白还痛快。
皇帝正在气头上,余光瞥见周父躲在角落偷笑,怒目圆瞪:“来人!把这个目无君主的小人给朕丢出去!”
周父:“......!”
探子进殿禀报的声音皇后在外头也听见了,倏的一个踉跄险些栽倒在地。
“错了,全错了......”她纵然希望弟弟挣功名光耀门楣,但这功名不能以弟弟的性命为代价啊。
皇后胞弟生死不明,丽妃兄长戴罪回京,后宫最尊贵的两位娘娘接连受创,宫人皆不敢高声语。
浣衣局的工作量因此减少很多,阮姿尔捶打着衣物小声道:“听说皇后娘娘素衣祈福,宫里上行下效,难怪这些天浆洗的衣服都是清一色的灰白黑。”
江楼月滑动系统面板,随口搭话:“经典色,领先潮流一千年。”
阮姿尔笑她又在说自己听不懂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