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6 章
夜幕低垂,天边最后一抹霞光悄然隐去,取而代之的是点点繁星与渐次亮起的灯火。
市舶使府门前,一顶青布小轿静静停驻,轿夫垂手而立,神情恭敬。轿帘轻动,宋璟一袭深色官袍,腰间环佩微晃,步履从容地迈出轿厢,阔步迈入府门。
穿过几重院落,宋璟被引着进到雅室,内间灯火辉煌,外侧露天亭台之上正演着散乐,丝竹之声入耳,穿过回廊,越过凭栏,最终飘进一丈高的阁楼里。
余光瞥见宋璟身影,元珂挥手遣侍者退下,“宋刺史叫人好等,请入席吧。”
宋璟冷眼盯向她,袖袍一拂,径直在席间坐下,“不必卖关子了,有话直说罢。”
元珂倒酒的动作一顿,“内卫现身广州,宋刺史作何感想?”
宋璟冷哼一声,神色间毫无波澜:“这话说得好没道理,内卫公干,我能有何感想?”
“倒是某些人,借着职务之便行不轨之举,恐怕这才是内卫此来的真正原因吧。”
元珂不慌不忙地端起酒杯轻抿一口,“你不必冷嘲热讽,落井下石。就算内卫是为广州港失火一事而来,我元某人也问心无愧。”
元珂的视线紧锁着宋璟,眸中闪过一丝意味深长,“宋刺史政绩卓越,任上已有六年光景了吧。”
“五年前京里处置了一批贪官污吏,申佩、萧攸赫然在列,行刑那日的惨状……啧啧,真是惨不忍睹。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宋刺史就是那时候调任广州的吧。”
“申佩掌握着河南五道盐铁铸钱权,伙同萧攸假借漕运经商,货品都不约而同地流向北地,此二人夫眷都与幽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宋璟脸色骤变,眼中闪过一丝杀意,元珂恍若未闻,把玩着手中的白玉杯,“认真说起来,元某与经略使也称得上一声妯娌,亲戚里道的,你们何必对我如此赶尽杀绝?”
宋璟倏然起身,一掌拍在案几上,震得杯盏叮当作响:“你在胡言乱语什么?分明说的是你的事儿,休要攀谈旁人!”
元珂嘴角勾着笑,“刺史真是装糊涂的高手,既然你听不明白,那我不妨说清楚些,内卫查什么我不管,但你们若敢在背后做什么手脚,想让我来当替罪羔羊,那就别怪我不留情面,大不了鱼死网破,同归于尽!我活不了,大家都别想活!”
“你放肆!”
“申佩、萧攸的下场,我可记得清清楚楚。你们想让我步她们的后尘,做梦!”
她站起身,步步逼近宋璟,目光如炬:“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的盘算。我上任广州不过数月而已,整个广州大大小小但凡排得上号的官吏哪个不上赶着巴结我贿赂我,什么清水汆珍珠,金板绘红虾,奇珍异宝源源不断地落到我府里来,不就是想让我坐实贪污受贿的事实么?”
“唆使我贩私盐,做假账,用港口失火来掩盖你们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还想让我背锅,我可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你们若敢动我,我就把你们那些肮脏事全都抖出来!”
“索性内卫也在这儿,倒免了我昼夜奔袭之苦,届时她们问什么我就答什么,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宋璟被她逼得后退一步,脸色铁青,“你!”
“你这是在威胁我?”宋璟声音低沉,带着压抑的怒意。
元珂轻笑一声,指尖轻轻敲击着案几,发出细微的声响:“刺史言重了。我不过是想提醒你,有些事,不必做得太绝。”
元珂从容不迫,笑意盈盈,仿佛早已料到她会有这般反应,语气中带着几分戏谑与威胁,却又恰到好处地留了一丝余地。
“做人留一线,是大家一起死,还是各退一步,相安无事,我相信刺史大人心中自有思量。”
她顿了顿,语气缓和下来,“刺史安心,为表诚意,我早已上折请辞,若无意外,中旬京里便会传来消息。”
“实不相瞒,我向来胸无大志,亦无意介入朝中争斗,还望高抬贵手。”元珂诚心道。
宋璟深吸一口气,几个呼吸间思绪百转千回,她缓缓坐回席上,“你多虑了,我们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怎么会自相残杀呢。”
“再说港口之事不过是个意外而已,若真追究起来,海盗猖獗,竟胆大包天地盯上了市舶司,我与都督难辞其咎。你且放心,都督已派人四处搜罗匪寇踪迹,想必不久就有消息。”
元珂莞尔,满意地点头,“还是刺史思虑周全。不过这样一来,欺君之罪在所难免,元某这便呈折,请圣上圣裁,争取宽大处理。”
二人相视一笑,达成共识。“如此甚好,天色已晚,我便告辞了。”
“慢走不送。”
……
是夜,五府经略使府,宋璟忐忑地将夜谈内容和盘托出。
薛邕听罢脸色铁青,大步来回走着,“这个元珂,倒是我们看走了眼。广州税银查不成,咱们大不了罢官坐牢。跟申佩萧攸的贪污案扯上关系倒也罢了,要是捅出来跟幽州那边的事儿,我们都得诛九族!”
“那怎么办?”宋璟怔怔地望着薛邕,又转过头看王锷,“大帅?!”
“你们知道内卫在干什么吗?!”
宋璟低下头,王锷抬起眼皮盯着她二人,“她们此刻就在广州府衙中,户曹库房里,查账。”
“整个岭南道都在紧锣密鼓地排查税银,你们两个不要本末倒置。宋璟,你迅速召集辖下县令,严查税收,凡浑水摸鱼者,一律以贪官污吏论处。”
“大帅,那元珂…!”
“事情要一件一件地办,先处理好税银一案。至于元珂,派人盯着她,广州的事儿没了结前,仔细别让她偷溜回京。”
“是。”
“行了,这段日子不要总往我这儿跑,免得授人以柄。都回去歇着吧。”
*
钱叙一行自大濠岛启程奔袭两昼夜,于茫茫南海上与季泉的船队迎面相撞。
季泉乘小船划向钱叙一方,后头跟着青龙镖局的镖师,钱叙仔细数了数,三十人,一个不多一个不少。
“我就说你吉人自有天相嘛,怎么样,你的人我一个不缺地给你带来了。”
季泉这才注意到钱叙身边立着的方昊,“方大当家,管虎派人里里外外找你呢,你怎么跑到这儿来了?”
方昊神色平静,向前一步,拱手道:“这儿没什么方大当家,承蒙总镖头不弃,愿意收留我们弟兄几个,我等洗心革面,愿为镖局效劳。”
“哦?”季泉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笑了起来,拍了拍钱叙的肩膀:“你这可是捡了个大便宜啊!方大当家可是江湖上响当当的人物,如今屈尊入你镖局,真是如虎添翼,我两眼泛酸,着实嫉妒得紧哇。”
钱叙朝她抱拳,“多谢你替我照顾弟兄们。”
“客气什么。走走走,等到了澎湖岛,我一定好酒好肉地招待你。”
钱叙摇头,“恐怕不成,我出门都两个月了,镖局无人主持大局,迟早要出乱子,我得赶紧回去。”
“好吧。既然你有要事,我也不多留你,这样,我叫人准备些烧酒,再烤几条鱼下酒,今夜在船上为你践行。”
“行。”
十来条船前前后后紧紧围在一起,甲板上的油灯倒影虚晃晃地映在水面,船头劈开水波迎着北风缓缓前进。
季泉的跟班附在她耳边耳语几句,“老大,我发现她们三条船吃水很深,估计船上有好东西,咱们要不要去探探?万一真有宝贝,咱们也能分一杯羹…”
“收起你的心思,你忘了是谁帮我们攻下澎湖岛了?凭你的身手,你斗得过她们?”
“老大,我这不是问您的意见呢嘛。”
季泉冷眼剜向她,“给我安分一点,休要惹是生非。”
跟班撇嘴,面露鄙夷地望着她进了对面船舱。
舱内,钱叙、季泉方昊等人挤坐在一处,小几上摆着几条烤鱼,地上堆着几坛酒。守在舱门的几个镖师安静地吃着炊饼,并不喝酒。
钱叙面露倦色,一口凉酒下肚,稍稍驱散了些许困意,“喝!”
“话说你怎么来这儿了?可是金门岛出了什么事儿?”
“你还不知道?泉州成了通商口岸,新上任的刺史厉害得很,附近州县都在大力剿匪,湄洲岛、泉州湾一带的兵力布防增加了一倍,许多弟兄都成了官兵手里的军功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指不定哪天就烧到了我身上。这不,我一接到你的消息就马不停蹄地来投奔你了,谁知道总是慢你一步。”
“那之后你有何打算?”
“你也知道我这人懒散惯了,一向是不怕官就怕管。”季泉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几分自嘲,“金门岛我怕是回不去了,还不如在澎湖岛上逍遥自在。要把我逼急了,索性就到夷洲去,到流求去!”
“糊涂!金门岛你经营了那么多年,说不要就不要了?这会儿海贸盛行,你与官府打好交道,改行做个好营生,不比你打家劫舍来得强?”
季泉猛地灌了口酒,呛得她干咳一声,酒顺着嘴角流下,滴在衣襟上,她却浑然不觉,“你不知道我的难处,我这一行的讲究个义字,手下百十号弟兄跟了我十来年,我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她们去送死。”
季泉声音沙哑,带着几分疲惫与无奈,“得了,好言难劝该死的鬼,各人有各人的缘法,咱们谁也别强求谁。”
钱叙面露不忍,“季泉,人往高处走,你一昧地将就,她们迟早会把你拖垮。我欣赏你是个有情有义之人,实在不忍心看你一条路走到黑,你还年轻,也该为自己的未来好好考虑考虑了。”
“这些年要是没我镇着,她们不知道要作践多少事来,就当是我欠老当家的一条命,听天由命罢。不说这个了,喝酒喝酒!”
钱叙心中五味杂陈,“他日你若有难处,尽管来找我。只要我在一日,青龙镖局的大门始终为你敞开。”
季泉闻言微怔,她缓缓抬起头,定定地盯着钱叙,她的目光中带着几分挣扎、几分无奈,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感激。
“好一个攻心计,我又输给你了。”
半晌,她长长舒了一口气,声音低沉而沙哑:“钱叙,有时候我真恨我自己,为什么不能狠心一点。”
“不是不能狠心,”钱叙轻声道,“是你不愿意。你重情重义,这是你的优点,也是你的枷锁。”
季泉苦笑一声:“枷锁?或许吧。这么多年,我早已习惯了,现在要我摘下它,反倒浑身不自在。”
“不喝了,喝酒误事。”季泉晃悠着起身,“海上不太平,你们既然着急赶路,索性趁早走吧。”
“后会有期。”
“保重。”
……
九月中旬,历经坎坷的商船终于回京,泊停广运潭。
货物损失泰半,人员伤亡惨重,文黛强压下心中震怒,为巩安华、葛阑芳一行接风洗尘。
“不论如何,你们能安全回来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权当破财消灾吧。”文黛举杯,“来,欢迎你们回家。”
“吃过饭就去休息,养精蓄锐,有什么事等明天再说。”
散宴后,文黛转向书童,沉声吩咐:“下帖给崔骃,请她明日申时于望春楼一聚。”
“是。”
夜,书房,文黛专注于核查账目,视线在铺满整张书案的账簿中来回穿梭,眉头时而紧蹙时而舒展,手上动作不停,笔尖游走在纸面沙沙作响,偶尔传出几道无奈的叹息。
白鹤依捏着信笺欲言又止,见她如此操劳,他也不忍拿这些琐事绊住她。他放轻脚步,默默退后,转身欲走。
余光扫到白鹤依身影,文黛抬起头,“怎么了?心事重重的,进来也不出声?”
白鹤依抿了抿唇,将手中的信笺递了过去,低声道:“刺史推荐娘亲去州学任教学博士……”
“这不是好事么。”文黛粗粗扫了一眼,嘴角微扬:“杭州刺史果真是个妙人儿,慧眼识珠,眼力不凡。婆母饱读诗书,学识见解非同常人,区区博士倒是屈才了。”
白鹤依脸上漾起笑意,不过瞬间笑容又沉寂下去,他问了一个彼此心知肚明的问题:“那年底咱们能回杭州吗?”
文黛放下笔,默默叹了口气,“我恐怕脱不开身。”
文黛伸了个懒腰,歪着身子靠在白鹤依腰腹间,男人的大掌温柔地环住她的后脑勺,文黛嘟囔了一句,“跟着我,你受委屈了。”
文黛心里愧疚,自成婚以来他们夫妻俩便聚少离多,海贸诸事事无巨细无一不需要她频繁往返于苏杭等州之间,只得撇下他一人独守山庄,打理庄内大小庶务,身心交瘁,积劳成疾,羸弱的身体也拖垮至此。
“下午可用药膳了?”
白鹤依嗯了一声,文黛脸埋在他腰间,咕扭着动了动,“你得爱重身体,不准再像以前那样不知轻重。等过段时间,我处理好了京里的事儿,咱们就再要个孩子。这样以后就算我四处奔波,你也好有个念想。”
白鹤依泫然若泣,几句话的功夫就掉了泪。三年前,他怀过一胎,可惜……终究还是没能保住它。
巩安华她们回了京,文黛心里滋生的某些不合时宜的念头又冒了出来,多事之秋,是非之地,着实不宜久留。
文黛紧拥着男人精瘦的腰,语气中满是不舍,“鹤依,京里总归不太平,等过了寒衣节,就准备启程回杭州吧。让周仓她们护送你回去,你留在杭州,我心里多少安稳点儿。”
“我不想走。”白鹤依掩下心中的酸涩,“让我陪着你,好么。”
她何尝不想让他留在身边?可京中局势复杂,暗流涌动,她不敢拿他的安危去赌。
文黛深吸一口气,尽可能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一些:“听话,回杭州去,等这儿的事处理得差不多了,我立刻就回家,回咱俩的家,到时候,我们再也不分开。”
白鹤依摇头,这种话他听了太多太多,听腻了也听烦了,“我想跟你在一起,再苦再累我也认了。从前我常常梦到你回家,可两眼一睁,身边总是空荡荡的。我想念你呀。”
“文七,我为你而来,你却要赶我走吗?”
眼泪如断了线的珠子,大颗大颗地源源不断落下来,打在文黛脸上,她将他搂得更紧了,她不敢看他,怕他的泪,更怕自己心软。
“你孤身入京,知道我事后有多害怕吗?世道不太平,万一路上你出了什么意外,你让我怎么办?”
她的挚友亲朋一个接一个离去,她已经承受不起任何打击了。
“我不能再失去你了。”喉咙里像卡了刀片,一刀一刀割得生疼,“白鹤依,你一定要好好的,不然我会疯的。”
白鹤依默默地流泪,他何尝不是如此,若不是听闻了文鸢的噩耗,他又怎会不顾双亲反对,执意进京寻她,他也怕,怕会永远地失去她。
“我不走。从我决定进京开始,我就没想着离开。”
白鹤依松开她,后退一步,声音冷若冰霜,“文七,若你执意赶我走,那就写一封休书,只要我们不再是夫妻,我自然不会再缠着你。”
“否则,我实在是想不明白,分明是亲密无间的爱人,何至于如此疏离。你若心不在我身上,我也不会自取其辱,惹你厌烦。咱们索性把话说开,好聚好散。”
刺啦一声,文黛恶狠狠起身,一脚踢开圈椅,一双通红的眼睛瞪着对面的男人,“你非要这样戳我的肺管子?!你就不怕我护不住你?教你香消玉殒,魂断京都么……”
“你总说为我好,处处替我安排周全,可你怎么不问问我的意见?问问我愿不愿意?”
文黛一噎,口舌嗫嚅,半晌说不出话来。她无从辩解,白鹤依的质问像一把锋刀,劈开她自以为是的虚伪,暴露出隐匿其中的自私与傲慢。
白鹤依扭过头,“成婚这么些年,从来都是我为你退步,你可曾为我退让分毫?”沙哑而疲惫的声音响彻耳畔,仿佛多年的忍耐与妥协在这一刻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文黛怔住,她仔细思量着他的话,眼中闪过懊悔和羞愤。
她忽然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所谓的“为他好”,或许只是她一厢情愿的自我安慰。她从未真正站在他的角度去思考,从未真正问过他想要什么。她自私的安排与决定,或许只会将他越推越远。
“我……我知道我做得不够好。我以为,只要把你安置在安全的地方,只要为你安排好一切,就是对你最好的保护。可我忽略了你的感受,忽略了你的意愿……是我错了,我不该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你身上。鹤依,对不起。”
白鹤依没有回头,他声音依旧低沉,却带着几分软化:“我不要你的道歉,我只希望你能听听我的想法。”
“夫妻一体,荣辱与共,你不要总想着推开我。哪怕是最坏的结果,那也是我自己的选择。就是死,也无憾。”
文黛心口发烫,又热又疼。“你是我男人,我孩儿的爹,你想死在我前头,门都没有。”
“阿爹给了我新生,我只能用一辈子去报答他的恩情。而我的心,自始自终都放在一个人身上。”
“可那个人,污蔑我清誉不说,还拿我的婚姻要挟我,现在更是撇着头,看都不肯看我一眼。”
白鹤依转过头来,文黛绷着脸,上面挂满了委屈,可怜巴巴地望着他。
白鹤依看着这样的文黛,眼中的冷意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无奈与疼惜。
“你从来都没跟我吵过架,可这是第二次,你不要我。”文黛捡起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翻旧账,“当年要不是我苦苦坚持,你恐怕早就抛弃我了。”
“你惯会倒打一耙。”
文黛见好就收,“以后,可不准再说这种话了。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白鹤依冷着脸牵上她的手,“夜深了,回房歇息吧。”
“哦。”
市舶使府门前,一顶青布小轿静静停驻,轿夫垂手而立,神情恭敬。轿帘轻动,宋璟一袭深色官袍,腰间环佩微晃,步履从容地迈出轿厢,阔步迈入府门。
穿过几重院落,宋璟被引着进到雅室,内间灯火辉煌,外侧露天亭台之上正演着散乐,丝竹之声入耳,穿过回廊,越过凭栏,最终飘进一丈高的阁楼里。
余光瞥见宋璟身影,元珂挥手遣侍者退下,“宋刺史叫人好等,请入席吧。”
宋璟冷眼盯向她,袖袍一拂,径直在席间坐下,“不必卖关子了,有话直说罢。”
元珂倒酒的动作一顿,“内卫现身广州,宋刺史作何感想?”
宋璟冷哼一声,神色间毫无波澜:“这话说得好没道理,内卫公干,我能有何感想?”
“倒是某些人,借着职务之便行不轨之举,恐怕这才是内卫此来的真正原因吧。”
元珂不慌不忙地端起酒杯轻抿一口,“你不必冷嘲热讽,落井下石。就算内卫是为广州港失火一事而来,我元某人也问心无愧。”
元珂的视线紧锁着宋璟,眸中闪过一丝意味深长,“宋刺史政绩卓越,任上已有六年光景了吧。”
“五年前京里处置了一批贪官污吏,申佩、萧攸赫然在列,行刑那日的惨状……啧啧,真是惨不忍睹。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宋刺史就是那时候调任广州的吧。”
“申佩掌握着河南五道盐铁铸钱权,伙同萧攸假借漕运经商,货品都不约而同地流向北地,此二人夫眷都与幽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宋璟脸色骤变,眼中闪过一丝杀意,元珂恍若未闻,把玩着手中的白玉杯,“认真说起来,元某与经略使也称得上一声妯娌,亲戚里道的,你们何必对我如此赶尽杀绝?”
宋璟倏然起身,一掌拍在案几上,震得杯盏叮当作响:“你在胡言乱语什么?分明说的是你的事儿,休要攀谈旁人!”
元珂嘴角勾着笑,“刺史真是装糊涂的高手,既然你听不明白,那我不妨说清楚些,内卫查什么我不管,但你们若敢在背后做什么手脚,想让我来当替罪羔羊,那就别怪我不留情面,大不了鱼死网破,同归于尽!我活不了,大家都别想活!”
“你放肆!”
“申佩、萧攸的下场,我可记得清清楚楚。你们想让我步她们的后尘,做梦!”
她站起身,步步逼近宋璟,目光如炬:“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的盘算。我上任广州不过数月而已,整个广州大大小小但凡排得上号的官吏哪个不上赶着巴结我贿赂我,什么清水汆珍珠,金板绘红虾,奇珍异宝源源不断地落到我府里来,不就是想让我坐实贪污受贿的事实么?”
“唆使我贩私盐,做假账,用港口失火来掩盖你们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还想让我背锅,我可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你们若敢动我,我就把你们那些肮脏事全都抖出来!”
“索性内卫也在这儿,倒免了我昼夜奔袭之苦,届时她们问什么我就答什么,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宋璟被她逼得后退一步,脸色铁青,“你!”
“你这是在威胁我?”宋璟声音低沉,带着压抑的怒意。
元珂轻笑一声,指尖轻轻敲击着案几,发出细微的声响:“刺史言重了。我不过是想提醒你,有些事,不必做得太绝。”
元珂从容不迫,笑意盈盈,仿佛早已料到她会有这般反应,语气中带着几分戏谑与威胁,却又恰到好处地留了一丝余地。
“做人留一线,是大家一起死,还是各退一步,相安无事,我相信刺史大人心中自有思量。”
她顿了顿,语气缓和下来,“刺史安心,为表诚意,我早已上折请辞,若无意外,中旬京里便会传来消息。”
“实不相瞒,我向来胸无大志,亦无意介入朝中争斗,还望高抬贵手。”元珂诚心道。
宋璟深吸一口气,几个呼吸间思绪百转千回,她缓缓坐回席上,“你多虑了,我们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怎么会自相残杀呢。”
“再说港口之事不过是个意外而已,若真追究起来,海盗猖獗,竟胆大包天地盯上了市舶司,我与都督难辞其咎。你且放心,都督已派人四处搜罗匪寇踪迹,想必不久就有消息。”
元珂莞尔,满意地点头,“还是刺史思虑周全。不过这样一来,欺君之罪在所难免,元某这便呈折,请圣上圣裁,争取宽大处理。”
二人相视一笑,达成共识。“如此甚好,天色已晚,我便告辞了。”
“慢走不送。”
……
是夜,五府经略使府,宋璟忐忑地将夜谈内容和盘托出。
薛邕听罢脸色铁青,大步来回走着,“这个元珂,倒是我们看走了眼。广州税银查不成,咱们大不了罢官坐牢。跟申佩萧攸的贪污案扯上关系倒也罢了,要是捅出来跟幽州那边的事儿,我们都得诛九族!”
“那怎么办?”宋璟怔怔地望着薛邕,又转过头看王锷,“大帅?!”
“你们知道内卫在干什么吗?!”
宋璟低下头,王锷抬起眼皮盯着她二人,“她们此刻就在广州府衙中,户曹库房里,查账。”
“整个岭南道都在紧锣密鼓地排查税银,你们两个不要本末倒置。宋璟,你迅速召集辖下县令,严查税收,凡浑水摸鱼者,一律以贪官污吏论处。”
“大帅,那元珂…!”
“事情要一件一件地办,先处理好税银一案。至于元珂,派人盯着她,广州的事儿没了结前,仔细别让她偷溜回京。”
“是。”
“行了,这段日子不要总往我这儿跑,免得授人以柄。都回去歇着吧。”
*
钱叙一行自大濠岛启程奔袭两昼夜,于茫茫南海上与季泉的船队迎面相撞。
季泉乘小船划向钱叙一方,后头跟着青龙镖局的镖师,钱叙仔细数了数,三十人,一个不多一个不少。
“我就说你吉人自有天相嘛,怎么样,你的人我一个不缺地给你带来了。”
季泉这才注意到钱叙身边立着的方昊,“方大当家,管虎派人里里外外找你呢,你怎么跑到这儿来了?”
方昊神色平静,向前一步,拱手道:“这儿没什么方大当家,承蒙总镖头不弃,愿意收留我们弟兄几个,我等洗心革面,愿为镖局效劳。”
“哦?”季泉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笑了起来,拍了拍钱叙的肩膀:“你这可是捡了个大便宜啊!方大当家可是江湖上响当当的人物,如今屈尊入你镖局,真是如虎添翼,我两眼泛酸,着实嫉妒得紧哇。”
钱叙朝她抱拳,“多谢你替我照顾弟兄们。”
“客气什么。走走走,等到了澎湖岛,我一定好酒好肉地招待你。”
钱叙摇头,“恐怕不成,我出门都两个月了,镖局无人主持大局,迟早要出乱子,我得赶紧回去。”
“好吧。既然你有要事,我也不多留你,这样,我叫人准备些烧酒,再烤几条鱼下酒,今夜在船上为你践行。”
“行。”
十来条船前前后后紧紧围在一起,甲板上的油灯倒影虚晃晃地映在水面,船头劈开水波迎着北风缓缓前进。
季泉的跟班附在她耳边耳语几句,“老大,我发现她们三条船吃水很深,估计船上有好东西,咱们要不要去探探?万一真有宝贝,咱们也能分一杯羹…”
“收起你的心思,你忘了是谁帮我们攻下澎湖岛了?凭你的身手,你斗得过她们?”
“老大,我这不是问您的意见呢嘛。”
季泉冷眼剜向她,“给我安分一点,休要惹是生非。”
跟班撇嘴,面露鄙夷地望着她进了对面船舱。
舱内,钱叙、季泉方昊等人挤坐在一处,小几上摆着几条烤鱼,地上堆着几坛酒。守在舱门的几个镖师安静地吃着炊饼,并不喝酒。
钱叙面露倦色,一口凉酒下肚,稍稍驱散了些许困意,“喝!”
“话说你怎么来这儿了?可是金门岛出了什么事儿?”
“你还不知道?泉州成了通商口岸,新上任的刺史厉害得很,附近州县都在大力剿匪,湄洲岛、泉州湾一带的兵力布防增加了一倍,许多弟兄都成了官兵手里的军功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指不定哪天就烧到了我身上。这不,我一接到你的消息就马不停蹄地来投奔你了,谁知道总是慢你一步。”
“那之后你有何打算?”
“你也知道我这人懒散惯了,一向是不怕官就怕管。”季泉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几分自嘲,“金门岛我怕是回不去了,还不如在澎湖岛上逍遥自在。要把我逼急了,索性就到夷洲去,到流求去!”
“糊涂!金门岛你经营了那么多年,说不要就不要了?这会儿海贸盛行,你与官府打好交道,改行做个好营生,不比你打家劫舍来得强?”
季泉猛地灌了口酒,呛得她干咳一声,酒顺着嘴角流下,滴在衣襟上,她却浑然不觉,“你不知道我的难处,我这一行的讲究个义字,手下百十号弟兄跟了我十来年,我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她们去送死。”
季泉声音沙哑,带着几分疲惫与无奈,“得了,好言难劝该死的鬼,各人有各人的缘法,咱们谁也别强求谁。”
钱叙面露不忍,“季泉,人往高处走,你一昧地将就,她们迟早会把你拖垮。我欣赏你是个有情有义之人,实在不忍心看你一条路走到黑,你还年轻,也该为自己的未来好好考虑考虑了。”
“这些年要是没我镇着,她们不知道要作践多少事来,就当是我欠老当家的一条命,听天由命罢。不说这个了,喝酒喝酒!”
钱叙心中五味杂陈,“他日你若有难处,尽管来找我。只要我在一日,青龙镖局的大门始终为你敞开。”
季泉闻言微怔,她缓缓抬起头,定定地盯着钱叙,她的目光中带着几分挣扎、几分无奈,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感激。
“好一个攻心计,我又输给你了。”
半晌,她长长舒了一口气,声音低沉而沙哑:“钱叙,有时候我真恨我自己,为什么不能狠心一点。”
“不是不能狠心,”钱叙轻声道,“是你不愿意。你重情重义,这是你的优点,也是你的枷锁。”
季泉苦笑一声:“枷锁?或许吧。这么多年,我早已习惯了,现在要我摘下它,反倒浑身不自在。”
“不喝了,喝酒误事。”季泉晃悠着起身,“海上不太平,你们既然着急赶路,索性趁早走吧。”
“后会有期。”
“保重。”
……
九月中旬,历经坎坷的商船终于回京,泊停广运潭。
货物损失泰半,人员伤亡惨重,文黛强压下心中震怒,为巩安华、葛阑芳一行接风洗尘。
“不论如何,你们能安全回来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权当破财消灾吧。”文黛举杯,“来,欢迎你们回家。”
“吃过饭就去休息,养精蓄锐,有什么事等明天再说。”
散宴后,文黛转向书童,沉声吩咐:“下帖给崔骃,请她明日申时于望春楼一聚。”
“是。”
夜,书房,文黛专注于核查账目,视线在铺满整张书案的账簿中来回穿梭,眉头时而紧蹙时而舒展,手上动作不停,笔尖游走在纸面沙沙作响,偶尔传出几道无奈的叹息。
白鹤依捏着信笺欲言又止,见她如此操劳,他也不忍拿这些琐事绊住她。他放轻脚步,默默退后,转身欲走。
余光扫到白鹤依身影,文黛抬起头,“怎么了?心事重重的,进来也不出声?”
白鹤依抿了抿唇,将手中的信笺递了过去,低声道:“刺史推荐娘亲去州学任教学博士……”
“这不是好事么。”文黛粗粗扫了一眼,嘴角微扬:“杭州刺史果真是个妙人儿,慧眼识珠,眼力不凡。婆母饱读诗书,学识见解非同常人,区区博士倒是屈才了。”
白鹤依脸上漾起笑意,不过瞬间笑容又沉寂下去,他问了一个彼此心知肚明的问题:“那年底咱们能回杭州吗?”
文黛放下笔,默默叹了口气,“我恐怕脱不开身。”
文黛伸了个懒腰,歪着身子靠在白鹤依腰腹间,男人的大掌温柔地环住她的后脑勺,文黛嘟囔了一句,“跟着我,你受委屈了。”
文黛心里愧疚,自成婚以来他们夫妻俩便聚少离多,海贸诸事事无巨细无一不需要她频繁往返于苏杭等州之间,只得撇下他一人独守山庄,打理庄内大小庶务,身心交瘁,积劳成疾,羸弱的身体也拖垮至此。
“下午可用药膳了?”
白鹤依嗯了一声,文黛脸埋在他腰间,咕扭着动了动,“你得爱重身体,不准再像以前那样不知轻重。等过段时间,我处理好了京里的事儿,咱们就再要个孩子。这样以后就算我四处奔波,你也好有个念想。”
白鹤依泫然若泣,几句话的功夫就掉了泪。三年前,他怀过一胎,可惜……终究还是没能保住它。
巩安华她们回了京,文黛心里滋生的某些不合时宜的念头又冒了出来,多事之秋,是非之地,着实不宜久留。
文黛紧拥着男人精瘦的腰,语气中满是不舍,“鹤依,京里总归不太平,等过了寒衣节,就准备启程回杭州吧。让周仓她们护送你回去,你留在杭州,我心里多少安稳点儿。”
“我不想走。”白鹤依掩下心中的酸涩,“让我陪着你,好么。”
她何尝不想让他留在身边?可京中局势复杂,暗流涌动,她不敢拿他的安危去赌。
文黛深吸一口气,尽可能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一些:“听话,回杭州去,等这儿的事处理得差不多了,我立刻就回家,回咱俩的家,到时候,我们再也不分开。”
白鹤依摇头,这种话他听了太多太多,听腻了也听烦了,“我想跟你在一起,再苦再累我也认了。从前我常常梦到你回家,可两眼一睁,身边总是空荡荡的。我想念你呀。”
“文七,我为你而来,你却要赶我走吗?”
眼泪如断了线的珠子,大颗大颗地源源不断落下来,打在文黛脸上,她将他搂得更紧了,她不敢看他,怕他的泪,更怕自己心软。
“你孤身入京,知道我事后有多害怕吗?世道不太平,万一路上你出了什么意外,你让我怎么办?”
她的挚友亲朋一个接一个离去,她已经承受不起任何打击了。
“我不能再失去你了。”喉咙里像卡了刀片,一刀一刀割得生疼,“白鹤依,你一定要好好的,不然我会疯的。”
白鹤依默默地流泪,他何尝不是如此,若不是听闻了文鸢的噩耗,他又怎会不顾双亲反对,执意进京寻她,他也怕,怕会永远地失去她。
“我不走。从我决定进京开始,我就没想着离开。”
白鹤依松开她,后退一步,声音冷若冰霜,“文七,若你执意赶我走,那就写一封休书,只要我们不再是夫妻,我自然不会再缠着你。”
“否则,我实在是想不明白,分明是亲密无间的爱人,何至于如此疏离。你若心不在我身上,我也不会自取其辱,惹你厌烦。咱们索性把话说开,好聚好散。”
刺啦一声,文黛恶狠狠起身,一脚踢开圈椅,一双通红的眼睛瞪着对面的男人,“你非要这样戳我的肺管子?!你就不怕我护不住你?教你香消玉殒,魂断京都么……”
“你总说为我好,处处替我安排周全,可你怎么不问问我的意见?问问我愿不愿意?”
文黛一噎,口舌嗫嚅,半晌说不出话来。她无从辩解,白鹤依的质问像一把锋刀,劈开她自以为是的虚伪,暴露出隐匿其中的自私与傲慢。
白鹤依扭过头,“成婚这么些年,从来都是我为你退步,你可曾为我退让分毫?”沙哑而疲惫的声音响彻耳畔,仿佛多年的忍耐与妥协在这一刻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文黛怔住,她仔细思量着他的话,眼中闪过懊悔和羞愤。
她忽然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所谓的“为他好”,或许只是她一厢情愿的自我安慰。她从未真正站在他的角度去思考,从未真正问过他想要什么。她自私的安排与决定,或许只会将他越推越远。
“我……我知道我做得不够好。我以为,只要把你安置在安全的地方,只要为你安排好一切,就是对你最好的保护。可我忽略了你的感受,忽略了你的意愿……是我错了,我不该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你身上。鹤依,对不起。”
白鹤依没有回头,他声音依旧低沉,却带着几分软化:“我不要你的道歉,我只希望你能听听我的想法。”
“夫妻一体,荣辱与共,你不要总想着推开我。哪怕是最坏的结果,那也是我自己的选择。就是死,也无憾。”
文黛心口发烫,又热又疼。“你是我男人,我孩儿的爹,你想死在我前头,门都没有。”
“阿爹给了我新生,我只能用一辈子去报答他的恩情。而我的心,自始自终都放在一个人身上。”
“可那个人,污蔑我清誉不说,还拿我的婚姻要挟我,现在更是撇着头,看都不肯看我一眼。”
白鹤依转过头来,文黛绷着脸,上面挂满了委屈,可怜巴巴地望着他。
白鹤依看着这样的文黛,眼中的冷意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无奈与疼惜。
“你从来都没跟我吵过架,可这是第二次,你不要我。”文黛捡起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翻旧账,“当年要不是我苦苦坚持,你恐怕早就抛弃我了。”
“你惯会倒打一耙。”
文黛见好就收,“以后,可不准再说这种话了。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白鹤依冷着脸牵上她的手,“夜深了,回房歇息吧。”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