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进县衙的大门,林心月一马当先,身后跟着那两个衙役,直直朝着里头已经摆出架势的县老爷和衙役们走去。

    身后衙门的门口逐渐聚集了不少看热闹的百姓。林心月听见后头传来嘈杂的攀谈声。她没有回头。

    大安朝建立之初,太祖皇帝便立下规矩,凡朝中各级衙门升堂,皆需大开门户,准允平民百姓对案件审理的过程进行观摩。林心月从前也曾随想见识父亲坐堂威风的秦湘虹去容县县衙观摩过一次开堂。

    越过执杖而立的众衙役,林心月抬脚走进厅内。

    一张宽大的桌案横于正前方,桌案后,一个身着官服、头戴乌纱帽的中年男子坐于太师椅上。林心月知晓,这便是坪尧县的知县大人了。

    同时她才注意到,知县大人右手边还站着一个穿着一身青褂、留着八字胡的男子。想必是知县大人的师爷。

    未等堂上众人出声,林心月一进厅内,便直挺挺往地上一跪,俯首朝堂上之人行了叩拜大礼。

    “拜见大人,求知县大人为小民做主!”依旧俯身在地,并未起身。

    “肃静!”厅外的衙役三敲手中长杖,示意门口围观的众人缄口。

    衙内一下安静下来。

    梁友芳先前正在县衙后堂舒舒服服地躺着逗鸟,突然被下属告知有人击鸣冤鼓需要升堂,惬意的时光被搅扰,心中多少窝了些火,直至坐在堂上还带着些气。不过,在官场混了多年,他面上不动声色的功夫早已炉火纯青,坐在太师椅上,不苟言笑,俨然一副严正的官老爷模样。

    太祖皇帝下的升堂开门令,得是得了些民心,可官府的威严到底也堕了些!瞧瞧门口这许多庶民,当县衙是西大街上的菜坊呢。

    待看清走进来的林心月时,他倒也有些意外。

    这么年幼便自己作为苦主上堂的,倒也有些罕见。

    又见到林心月进来不哭不闹,无须人言便主动行了大礼,梁友芳当下心中多少舒坦了些,眼角眉梢也稍许柔和了。

    他清了清嗓子:“堂下何人,何方人士,有何冤屈,细细说来。”

    林心月闻声,直起上身。她早已不知道在心中演习了多少回这一应答。

    “回大人,民女林心月,宣平府容县人,要状告一人,追杀小民和同村村民母子二人,还杀害了民女的母亲,诬陷民女偷盗他家钱财。求知县大人为小民做主!”

    积压在心中半个多月的委屈、愤恨,在这一刻终于得以宣之于口,林心月胸中有一种冤屈终于能诉说的释怀,同时,亲口提及这些前不久才发生的件件灾难,又让她有一种再次触碰血淋淋伤口的疼痛。话到尾音,她已双眼泛红,眼眶浸湿。林心月满腔悲愤心酸,心怀乞求,再次俯身朝堂上之人行了一个大礼。

    林心月激昂的话语声刚落,身后门口就爆发一阵惊呼。众人不禁纷纷私语,多人的交错杂谈汇聚成了吵闹的喧嚷。

    “肃静!肃静!”厅外的衙役再次喊声控场。

    而厅内,梁友芳梁知县,被这短短一段话惊诧好几次。

    眼前这灰扑溜秋、风尘仆仆的小子,居然是个小丫头?怪不得,穿着打扮埋汰是埋汰了点,这眉眼倒是七八分清秀。

    再听到那句“宣平府容县人”,便双眉微微一皱,心生不满。等到听完这曲折复杂的案情,更是有些腻烦。

    “宣平府容县人?那你为何不去容县县衙诉冤,反而来此处。”

    大安朝并未规定有冤情只能在户籍地官衙申诉,不过,百姓们到底背井离乡的少,差不离都是有冤就在本地府衙告,梁友芳觉得,平头百姓就该有这样的自觉。

    “回大人,乃是因为,在容县,民女无处可告。”林心月尽力平复自己的情绪,生怕自己因心绪不宁,回话不清,影响堂上大人对案件的了解。

    “无处可告?”梁友芳闻言不由得有些奇怪,“为何?”

    林心月挺直身体跪立在地,听到这一询问,她放于身侧的双手缓缓紧握成全。

    “因为,民女要状告的人,就是容县的知县大人,秦远明。”

    一语方毕,身后霎时传来更大的喧嚷声。

    其间夹杂着衙役再次主持秩序的呼喝声。

    梁友芳下意识转头看了看身边的师爷,二人视线对上,皆看见对方眼中的诧异与棘手。

    梁友芳是真的没想到,今日会接到这么棘手的案子。

    一个半大的小丫头,自述冤情涉及好几条人命就算了,状告的人居然还是个朝廷命官!同他同品阶的七品县令!

    是,大安朝没有同品阶不可受理案情的规定,可谁愿意得罪官阶不比自己低的同僚啊!还是为了个升斗小民。是个人都讲究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何况是在官场。

    更何况,梁友芳知道,宣平府容县的秦知县,那可不只是个普通的知县。不巧,他曾有同科同他讲过卫阳府秦府的渊源关系,他还曾同裘师爷羡慕过那位秦知县“背靠大树,朝中有人”来着!

    可现在,堂下那小丫头片子告姓秦的告到他跟前来了,这不是给他找事儿吗?!

    梁友芳十分地想骂娘,可偏生,眼下这衙门里,除了他们,门口还站着一堆的百姓,瞧那阵势少说二三十号人,方才小丫头片子的话他们都听了去,若他这会儿甩脸不接案子,不出明日他梁友芳忌惮权势、官官相护、惫懒推诿的名声怕是就要传遍整个坪尧县了!

    光想一想,梁知县的脸都要绿了。

    他按捺住几乎要抽动的嘴角,撑出泰然自若的模样。

    “哦?秦知县?”梁友芳顿了顿,“你说秦知县追杀你和村人,还杀害了你的母亲,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一派愿闻其详的作势。

    林心月稍稍顿了顿。发生了这许多的事,她需要好好理一理,从何说起。

    “回大人,民女林心月,乃是容县于禾村人。村中一王姓婶子在秦府帮佣多年,大约三年前,民女经王婶子引荐,到了秦府大小姐身边做贴身丫鬟……”

    “三月十七那日下午下值之后,民女同王婶子,还有王婶子的二儿子二成哥,如同往常一般回家。离家中还有十多里地时,被两名歹徒持刀截杀,王婶子和二成哥当场被砍杀身亡,民女逃入道路旁的苞米地,借着苞米株叶的遮挡奔逃,这才得以成功逃脱……”

    林心月细细将自己同王婶子在秦府做工,三月十七那日休沐,三人回家的路上被追杀,以及阿娘被杀害,她又是如何逃跑,路上看到通缉告示的事,除却些许无关大局的逃亡细节,统统一五一十地叙述出来。

    期间,除了她,整个堂上无人发一言。

    “……民女便是如此来到了这里。求知县大人,定要为民女做主,将秦远明同那些贼人绳之以法,告慰民女阿娘和王婶子母子的在天之灵!”

    听完林心月的禀述,梁友芳面上高深莫测。

    “你说,三月十七回村路上的那两个匪徒,是秦知县派来的,可有证据?”

    “没有。但是当天夜里,民女在于禾村看见那二人与许多陌生的打手,同容县县衙的官差还有秦府家丁同进同出……”

    “那天既是深夜,你躲在林子里,想必也离得有些远,你确定自己没有认错人?毕竟,人高马大,带刀的打手,穿着打扮相似的多了去了。”未等林心月说完,梁友芳便打断了她。

    “还有,本官说的证据,乃是你有没有亲眼见过此二人同秦知县有何来往,或者其他人看见也行,此乃人证;或是你从他们身上得到与秦知县来往的信物之类,此乃物证。”

    林心月闻言不禁有些急。

    “当天发生的事情如此之急,秦知县自始至终都没有现身。之后民女又不敢现身于歹徒身前,并没有大人所说的证据。但大人可以去查……”

    “好了。”梁友芳再次打断她的话,“那你母亲的事,你又是如何确认她亦是秦知县指使那二人所杀?”

    “事情发生得如此凑巧。民女前脚刚被追杀,后脚母亲便也被人杀害,追杀民女的人还出现在村里,难道这其间会没有丝毫关联吗?”听出堂上的知县大人有些觉得她胡乱攀咬的意思,林心月不禁有些心急。

    却见堂上高坐的大人脸色沉了些。

    “那秦府的通缉告示呢?你说那是诬陷,可有凭证?”

    接连的三问,林心月的回答自然都是否定的。

    梁友芳当即沉了脸。

    “那你说,真如你说所,人是秦知县杀的,他为何要对你们下毒手?你们可是有什么过节?他杀人总要有动机吧!”

    这个问题,林心月是真的答不上来。她想了半个多月,却丝毫没有头绪,这实在是她最想不通的一点。

    “民女……民女不知。”

    梁友芳的脸色当下便难看了,语气也硬起来。

    “这也没有证据,那也不知道,全是你自己的猜想。就你毫无凭据的一张嘴,本官怎知你说的是真是假?就要本官去抓捕一个朝廷命官不成?”

    听出她语气中明显的指责,林心月不由得有些慌。

    “大人,民女所言句句属实,绝无半点谎话。民女只能将事情如实地讲出,至于证据、真相,这些只能靠大人一一去查证,求大人定要查个水落石出!”林心月哀求道。

    梁友芳其实是有意地显露自己的不满,想用气势威震一下这丫头,免得她当堂提出抓捕秦远明之类的要求,当着这许多下属百姓的面,让他下不来台。

    谁知这丫头看起来慌是有些慌了,思路却还是清晰的,还真给她说到了点子上。

    他不得不缓了缓神色。

    “好了,你所说的,本官知道了。至于你说的是真是假,事情究竟如何,本官确实需要派人好好去查个清楚。你先等着吧。”

    “谢大人!大人可以派人去容县,秦府府上……”林心月想提醒他可找秦府的下人了解情况。

    “本官会着人去查的。”梁友芳再次打断她的话,他审视两眼跪在堂下的林心月,忽而换了副和蔼的语气。

    “你在坪尧县可有住处?”

    林心月不防他突然此问,反应过来如实回答:“没有。民女今日才到的此处,身上也没有银钱……”

    “既然如此,案情查清也需要些日子,何况容县离这儿也有些距离。你一个小姑娘,没处安身也不行。这样吧,县衙后头有个小院儿,县衙的厨娘平素就住里头,这段时间你先去跟着她住吧。”

    不曾想知县大人还替自己解决了安身的问题,林心月不由得心生感激。

    “多谢知县大人!”

    门口的百姓见了,纷纷私语,夸赞梁知县爱民如子。

    “退堂吧。”梁友芳说完便站起身,身边的裘师爷赶忙伸手替他拉开太师椅,梁友芳先行往衙后走去,裘师爷高喊一声“退堂”,也快步追上去跟着走了。

    有衙役让林心月起身,要带着她去往后衙。

    门口围观的百姓见退堂了,纷纷边聊着今日听到的曲折案情边散去。

    开了半天的红木大门再次合上。

章节目录

金枝玉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初小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初小酒并收藏金枝玉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