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夭本就是想搞掉县令。
若是能换一个贪赃枉法的县令,她的户籍就稳了啊!
这也是她沉默的根源。
“小陶你……”沈卓有些气结,不去看她了。
“现在就看玄清兄能不能有办法了。”
“啊?你去拜托那个臭道士了?”
“玄清兄是过来说明青玄观假香火的情况。”
后续,府衙还要一一回收市面上流通的假铜钱。
“哦……”那懒鬼道长还能摆平朝中事了?
陶夭将信将疑。
不过,他一混道门的,有点人脉也不为过。
此时,王玄清正驾着马,往京城方向急急奔去。
此行,他是去找自家父亲的一位旧相识——杨易。
京城刑狱之事,皆在其辖制内。
只是,这大人虽与父亲是同年,却因与他爹政见不同,便渐行渐远。
此次,他也不知能不能顺利见到这位杨大人,但事关人命,总得尽了人事。
陶夭又瞅瞅沈卓,他还是一脸严肃样子,好像自己做了什么天理难容的事情一般。
不由有些不服。
“你干嘛那么凶嘛!我只不过是没有说明情况罢了,而且我也没有证据啊!”
姓甄的究竟清不清白,都是她自己的猜测而已。
“咱们只是平民百姓,最好还是不要和官府的人多做牵扯,不然一不小心就可能反坐。”
陶夭抱着手肘。
在她看来,他们只需要等这□□案子破了,官府将能追缴的钱还来便可。
“小陶,你可知道,若是甄大人真的因为□□案被问罪,那很可能会身受极刑?”
沈卓觉得,陶夭是年纪小,先前又是在深宅大院中干活,自然不谙世事,也不好过于苛责。
“可这事关人命,我们不应坐视不理。”
“哦,人命人命……”陶夭边说边点头如啄米:“那先前你不去报官擒拿山匪?指不定还有多少人因为这事遭了那郑人屠的毒手呢?那会儿你就不说人命了?”
她向来牙尖嘴利,虎落平阳,才有所收敛。
这会儿被沈卓气到,小脾气也上来了,嘴巴就没带停的。
“还是说,你觉得姓甄的一人性命,就是比旁的百姓尊贵?”
“你……”他何尝有这个意思。
见人背过身去不理自己了,陶夭也并不罢休。
“你什么你?你也看到了,那姓谢的知府,就是知道了此案有破绽,还不是一推六二五,哪里就会替人雪冤了?要我说啊,这都是因为甄景行自己不好,平时也不知道多在同僚之间走动走动!这下好了吧,出事了连个帮他说话的人都没有!”她继续说着风凉话。
“沈卓,不是我说你,官府的事情你都要掺和,你以为你是谁啊?胳膊肘还能拧过大腿?”
这世道是不可逆的。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见对方背过身去,不理会自己了,陶夭便掀开小被子,裹紧自家脑袋,也用背对着沈卓的床榻。
倒是不忘哼唧以示自己很不满。
一夜无话。
翌日。
“你……”陶夭掀了掀食盒。
里头是热腾腾的小笼包。
不是吵架了么?还给她送早餐呀?
“快吃吧。”
说罢,沈卓便推门出去。
“切!”
陶夭继续啃小笼包。
估摸着沈卓走得远了,便抛了点心,风风火火地向县衙奔去。
不出所料,这次,她使了些银子,果然是相当顺利地从县丞手上拿到了一纸落籍文书。
陶夭蹦蹦跳跳地回了自家院落。
就看到屋子边上有人摆了画架,正在作画。
“喂,你谁呀?”
“姑娘……你又是谁?”作画人是个身着粉色锦缎的公子哥。
见陶夭生得明眸善睐,灿若春阳,不由多看她一眼。
如此美人,倒也适合入画。
“莫非……是厨娘么?”
衙门里少有女眷,也无怪乎谢令辰这么想。
“才不是呢!”陶夭拿眼睨睨这花团锦簇的公子。
呦呦呦,粉色丝绸上还有鹅黄色的牡丹纹样!
一看就知道是哪家的纨绔子弟。
“不过,我要是做厨娘!”陶夭自信满满,拍拍胸脯。
“那也绝对比你们穷乡僻壤的强!”
“姑娘,慎言。”谢令辰的神色淡下来。
本来,他一见陶夭,心下还有几分欣赏之意。
今日,她穿着银青缎面的衫子,头上还插了支温润的羊脂玉簪,乍一看倒是有几分清雅出尘的冷,仿佛春日里未开的花苞。
可细一打量,偏生又生得张可爱圆脸。
这下完全冷不起来了。
谢令辰之所以猜测这浑身散发着矛盾感的小美人是个厨娘,只因江南向来富庶,达官显贵们偏好在吃食上攀比作样,因此上累得水涨船高,连带着做吃食生意的人也富有起来。
谁成想着小娘子一开口,就和咬了辣椒似的,居然还诽谤他们这富贵风流之地为穷乡僻壤……这他哪里能忍!
谢令辰作为谢渊唯一的儿子,从小便被捧在手心里,奉承着长大,哪里碰过陶夭这般直接的?
“怎么了?”陶夭有点奇怪。
昨日沈卓是怪她不说话,今日这公子哥又不准她说话。
沈卓就算了……这人谁啊!凭什么来管着她!
“姑娘你可城东的得意楼?”
“得意楼?”
陶夭眨巴眼,心下泛着嘀咕。
这什么楼?
听起来好像去的人都能春风得意似的?
“怎么怎么?”这下她也不嫌弃对方了,凑近了去:“这得意楼是不是秦楼啊?”
“啊?”谢家公子也愣了。
这姑娘乡下来的吧?
“得意楼你都不知?”
他心中顿生些看穷苦人的怜悯之意,转身拿了画架边食盒中的一盘子,递给陶夭。
“这个……给我尝?”
陶夭看着盘里那精致的点心,有些意动。
自从住进府衙,一直都是沈卓给自己做饭。
要不,自己也抽空给他做点?
反正他也很爱吃甜点。
“嗯……不错。”
她光速干完一块不知名的精致花型糕点,小手就要去抓新的,盘子却被移开了。
“我这个可是很贵的。”谢令辰到底有些心疼,轻拍了陶夭伸过来的手。
因为和谢渊闹别扭,他就没再拿家里的钱了。
现在都是依靠自己平时卖画的收入生活。
虽然娘也会时常接济自己,可到底也不如从前阔绰。
“得意楼可是难求一位呢,这预定的日子都排到下个月去了。我可是拜托厨娘特地去打的招呼,这才能给我留下这些。行了行了,尝过了就回去吧。”
谢令辰冲陶夭挥挥手,如同赶只小猫。
“什么嘛!你少瞧不起人了!”陶夭的腮帮子鼓起来。
要说好吃的点心,她可是见过太多了。
就是……就是不知道是怎么做的。
不过,如果能找个厨子,想必是能还原的。
若是能在这里卖的话,那干翻得意楼也不是痴人说梦吧?
陶夭在心里打着小算盘。
“说起来,你到底是谁啊!”陶夭瞄瞄一旁画具。
为什么会莫名其妙出现在后衙啊?
“家父是此方知州,谢渊。”
谢令辰挺起胸,背过手。
虽然在家中,这父子俩吵得是不可开交。
但如今到了外边,背靠父亲这棵大树,到底是好乘凉。
近来,后衙的梅树开了。
虽然自家园子里也不乏遒劲老梅。
但,父亲整日待在园子里,看到他就要唠叨——什么仕途经济、待人接客——这些他通通都没兴趣。
也懒得和同窗们一同去游湖赏景。
他们总是在谈论春闱之事。
随之而来的,就是那些乌漆嘛黑的算计、中伤。
好好的同窗,如今只剩下了互相猜忌。
谢令辰便来此躲个清闲。
“哦……”陶夭眯眼,观察起谢令辰面目。
好像……是挺像那知州夫人崔氏。
总归是有些儒雅气质在身上。
“那你继续画呗~”她丢下人,就进了房。
沈卓是在午饭时分回的房。
见到门口仍在作画的陌生人,也不多话,只是朝着谢令辰的方向点头致意。
推门进来,只见陶夭还在欣赏她的宝贝户籍文书。
虽然,有了钱以后,要买一个假的也不是不行。
但总归没有真的让人安心呀!
反正沈卓也是不可能去揭发自己的。
只要她装个柔弱,卖个惨什么的,他一准就会心软。
陶夭莫名自信。
呃……
陶夭用余光去瞄人。
沈卓进来,却不看自己。
房中的气氛还尴尬得很。
“沈卓,你还生我气呢?”陶夭这人的优点就是见风使舵,脸皮厚如城墙。
“我……没有。”沈卓摇头。
今日,在殓房中,他也是心不在焉的。
“那你为什么都不跟我说话了!”陶夭一巴掌拍在饭桌上。
这显然就是有问题嘛!
“我知道。我们是朋友,也不代表我们对所有事情的看法都需一致。”沈卓叹口气。
他知道,这么冷战不好,便在殓房中打了一上午腹稿。
“你昨夜所言,并无不妥。”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他也一样犯了很多错。
“先前,没有去报官是我不对。”
“这次,我也不该要求你和我一同犯险。”
经历了那么多,他如何不知,人世间的事情,不是非黑即白。
“只是,若以后你再发现什么紧要线索,一定要告知于我,可以么?”
“你放心吧,我不会连累你的。”
“……哦。”陶夭不以为意。
他说不连累,就能不连累么?
太天真了!
不过,既然他这么说,那昨夜的事就算翻篇了。
“沈卓,我问你啊,城东那家叫作得意楼的酒楼,你去过么?”
“得意楼,是本地有名的酒楼,口味清甜鲜新。”沈卓自然听过。
毕竟他也是个极爱点心的人。
而且,他也会花时间去研究祭祀用的糕饼。
“你提得意楼做什么?”沈卓不由挑眉。
“当然是想……去见识一番咯~”陶夭甩甩食指。
若是能换一个贪赃枉法的县令,她的户籍就稳了啊!
这也是她沉默的根源。
“小陶你……”沈卓有些气结,不去看她了。
“现在就看玄清兄能不能有办法了。”
“啊?你去拜托那个臭道士了?”
“玄清兄是过来说明青玄观假香火的情况。”
后续,府衙还要一一回收市面上流通的假铜钱。
“哦……”那懒鬼道长还能摆平朝中事了?
陶夭将信将疑。
不过,他一混道门的,有点人脉也不为过。
此时,王玄清正驾着马,往京城方向急急奔去。
此行,他是去找自家父亲的一位旧相识——杨易。
京城刑狱之事,皆在其辖制内。
只是,这大人虽与父亲是同年,却因与他爹政见不同,便渐行渐远。
此次,他也不知能不能顺利见到这位杨大人,但事关人命,总得尽了人事。
陶夭又瞅瞅沈卓,他还是一脸严肃样子,好像自己做了什么天理难容的事情一般。
不由有些不服。
“你干嘛那么凶嘛!我只不过是没有说明情况罢了,而且我也没有证据啊!”
姓甄的究竟清不清白,都是她自己的猜测而已。
“咱们只是平民百姓,最好还是不要和官府的人多做牵扯,不然一不小心就可能反坐。”
陶夭抱着手肘。
在她看来,他们只需要等这□□案子破了,官府将能追缴的钱还来便可。
“小陶,你可知道,若是甄大人真的因为□□案被问罪,那很可能会身受极刑?”
沈卓觉得,陶夭是年纪小,先前又是在深宅大院中干活,自然不谙世事,也不好过于苛责。
“可这事关人命,我们不应坐视不理。”
“哦,人命人命……”陶夭边说边点头如啄米:“那先前你不去报官擒拿山匪?指不定还有多少人因为这事遭了那郑人屠的毒手呢?那会儿你就不说人命了?”
她向来牙尖嘴利,虎落平阳,才有所收敛。
这会儿被沈卓气到,小脾气也上来了,嘴巴就没带停的。
“还是说,你觉得姓甄的一人性命,就是比旁的百姓尊贵?”
“你……”他何尝有这个意思。
见人背过身去不理自己了,陶夭也并不罢休。
“你什么你?你也看到了,那姓谢的知府,就是知道了此案有破绽,还不是一推六二五,哪里就会替人雪冤了?要我说啊,这都是因为甄景行自己不好,平时也不知道多在同僚之间走动走动!这下好了吧,出事了连个帮他说话的人都没有!”她继续说着风凉话。
“沈卓,不是我说你,官府的事情你都要掺和,你以为你是谁啊?胳膊肘还能拧过大腿?”
这世道是不可逆的。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见对方背过身去,不理会自己了,陶夭便掀开小被子,裹紧自家脑袋,也用背对着沈卓的床榻。
倒是不忘哼唧以示自己很不满。
一夜无话。
翌日。
“你……”陶夭掀了掀食盒。
里头是热腾腾的小笼包。
不是吵架了么?还给她送早餐呀?
“快吃吧。”
说罢,沈卓便推门出去。
“切!”
陶夭继续啃小笼包。
估摸着沈卓走得远了,便抛了点心,风风火火地向县衙奔去。
不出所料,这次,她使了些银子,果然是相当顺利地从县丞手上拿到了一纸落籍文书。
陶夭蹦蹦跳跳地回了自家院落。
就看到屋子边上有人摆了画架,正在作画。
“喂,你谁呀?”
“姑娘……你又是谁?”作画人是个身着粉色锦缎的公子哥。
见陶夭生得明眸善睐,灿若春阳,不由多看她一眼。
如此美人,倒也适合入画。
“莫非……是厨娘么?”
衙门里少有女眷,也无怪乎谢令辰这么想。
“才不是呢!”陶夭拿眼睨睨这花团锦簇的公子。
呦呦呦,粉色丝绸上还有鹅黄色的牡丹纹样!
一看就知道是哪家的纨绔子弟。
“不过,我要是做厨娘!”陶夭自信满满,拍拍胸脯。
“那也绝对比你们穷乡僻壤的强!”
“姑娘,慎言。”谢令辰的神色淡下来。
本来,他一见陶夭,心下还有几分欣赏之意。
今日,她穿着银青缎面的衫子,头上还插了支温润的羊脂玉簪,乍一看倒是有几分清雅出尘的冷,仿佛春日里未开的花苞。
可细一打量,偏生又生得张可爱圆脸。
这下完全冷不起来了。
谢令辰之所以猜测这浑身散发着矛盾感的小美人是个厨娘,只因江南向来富庶,达官显贵们偏好在吃食上攀比作样,因此上累得水涨船高,连带着做吃食生意的人也富有起来。
谁成想着小娘子一开口,就和咬了辣椒似的,居然还诽谤他们这富贵风流之地为穷乡僻壤……这他哪里能忍!
谢令辰作为谢渊唯一的儿子,从小便被捧在手心里,奉承着长大,哪里碰过陶夭这般直接的?
“怎么了?”陶夭有点奇怪。
昨日沈卓是怪她不说话,今日这公子哥又不准她说话。
沈卓就算了……这人谁啊!凭什么来管着她!
“姑娘你可城东的得意楼?”
“得意楼?”
陶夭眨巴眼,心下泛着嘀咕。
这什么楼?
听起来好像去的人都能春风得意似的?
“怎么怎么?”这下她也不嫌弃对方了,凑近了去:“这得意楼是不是秦楼啊?”
“啊?”谢家公子也愣了。
这姑娘乡下来的吧?
“得意楼你都不知?”
他心中顿生些看穷苦人的怜悯之意,转身拿了画架边食盒中的一盘子,递给陶夭。
“这个……给我尝?”
陶夭看着盘里那精致的点心,有些意动。
自从住进府衙,一直都是沈卓给自己做饭。
要不,自己也抽空给他做点?
反正他也很爱吃甜点。
“嗯……不错。”
她光速干完一块不知名的精致花型糕点,小手就要去抓新的,盘子却被移开了。
“我这个可是很贵的。”谢令辰到底有些心疼,轻拍了陶夭伸过来的手。
因为和谢渊闹别扭,他就没再拿家里的钱了。
现在都是依靠自己平时卖画的收入生活。
虽然娘也会时常接济自己,可到底也不如从前阔绰。
“得意楼可是难求一位呢,这预定的日子都排到下个月去了。我可是拜托厨娘特地去打的招呼,这才能给我留下这些。行了行了,尝过了就回去吧。”
谢令辰冲陶夭挥挥手,如同赶只小猫。
“什么嘛!你少瞧不起人了!”陶夭的腮帮子鼓起来。
要说好吃的点心,她可是见过太多了。
就是……就是不知道是怎么做的。
不过,如果能找个厨子,想必是能还原的。
若是能在这里卖的话,那干翻得意楼也不是痴人说梦吧?
陶夭在心里打着小算盘。
“说起来,你到底是谁啊!”陶夭瞄瞄一旁画具。
为什么会莫名其妙出现在后衙啊?
“家父是此方知州,谢渊。”
谢令辰挺起胸,背过手。
虽然在家中,这父子俩吵得是不可开交。
但如今到了外边,背靠父亲这棵大树,到底是好乘凉。
近来,后衙的梅树开了。
虽然自家园子里也不乏遒劲老梅。
但,父亲整日待在园子里,看到他就要唠叨——什么仕途经济、待人接客——这些他通通都没兴趣。
也懒得和同窗们一同去游湖赏景。
他们总是在谈论春闱之事。
随之而来的,就是那些乌漆嘛黑的算计、中伤。
好好的同窗,如今只剩下了互相猜忌。
谢令辰便来此躲个清闲。
“哦……”陶夭眯眼,观察起谢令辰面目。
好像……是挺像那知州夫人崔氏。
总归是有些儒雅气质在身上。
“那你继续画呗~”她丢下人,就进了房。
沈卓是在午饭时分回的房。
见到门口仍在作画的陌生人,也不多话,只是朝着谢令辰的方向点头致意。
推门进来,只见陶夭还在欣赏她的宝贝户籍文书。
虽然,有了钱以后,要买一个假的也不是不行。
但总归没有真的让人安心呀!
反正沈卓也是不可能去揭发自己的。
只要她装个柔弱,卖个惨什么的,他一准就会心软。
陶夭莫名自信。
呃……
陶夭用余光去瞄人。
沈卓进来,却不看自己。
房中的气氛还尴尬得很。
“沈卓,你还生我气呢?”陶夭这人的优点就是见风使舵,脸皮厚如城墙。
“我……没有。”沈卓摇头。
今日,在殓房中,他也是心不在焉的。
“那你为什么都不跟我说话了!”陶夭一巴掌拍在饭桌上。
这显然就是有问题嘛!
“我知道。我们是朋友,也不代表我们对所有事情的看法都需一致。”沈卓叹口气。
他知道,这么冷战不好,便在殓房中打了一上午腹稿。
“你昨夜所言,并无不妥。”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他也一样犯了很多错。
“先前,没有去报官是我不对。”
“这次,我也不该要求你和我一同犯险。”
经历了那么多,他如何不知,人世间的事情,不是非黑即白。
“只是,若以后你再发现什么紧要线索,一定要告知于我,可以么?”
“你放心吧,我不会连累你的。”
“……哦。”陶夭不以为意。
他说不连累,就能不连累么?
太天真了!
不过,既然他这么说,那昨夜的事就算翻篇了。
“沈卓,我问你啊,城东那家叫作得意楼的酒楼,你去过么?”
“得意楼,是本地有名的酒楼,口味清甜鲜新。”沈卓自然听过。
毕竟他也是个极爱点心的人。
而且,他也会花时间去研究祭祀用的糕饼。
“你提得意楼做什么?”沈卓不由挑眉。
“当然是想……去见识一番咯~”陶夭甩甩食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