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回溯到1977年,刚刚过完年,棉纺厂已经开始了新一年的工作,,晚上8点,陈铭生的妈妈下了白班,骑车走在回家的路上。

    晚上8点多,街上的人不少,她在路边上,随便买了些吃的,准备回宿舍敷衍一顿晚饭,晚上寒风刺骨,她不由得加快了骑车的速度。

    不料,突然“砰”的一声,车子骑不动了。她赶紧下车查看,似乎是链条出了点问题。她自己不会修车,前后也都没有修车的摊位,况且这么晚了,上哪找修车的地方。路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很多,可是没有一个人认识,也没有人停下来。

    她叹了一口气,觉得有些丧气,就在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一辆自行车停下来了,她抬头,正撞上一个如炬的目光,是一个年轻的男青年,他问:“你自行车坏了吗?”

    “好像是链条的问题,我也不太懂。”

    男青年把自行车推到路边上,用脚撑开支架,“我来看看。”

    “你会修车?”

    “会一点。”男青年笑了,原本坚毅严肃的脸上,瞬间漾起了一丝温暖的笑。他从路边的花坛里找了两个小树杈,然后蹲下身倒转脚蹬,“链条掉了,我给你重新挂回去就好。”

    路灯下,他仿佛琉璃般清透的浅褐色眼眸正专注地看着自行车,他时而倒转脚蹬,时而挑着链条。这个冬夜,萍水相逢的帮助,让她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感受到别样的温暖。

    她看着陌生的男青年,一丝不苟地修车。专注细致,是她对他最初的印象。

    不出一会儿,链条修好了。

    “好了。”他站起身,用手搓着自己手上的油污,“链条有些旧了,最好有时间换个新的,就不容易坏了。”

    她看着他手上的油污,从自己的口袋里拿出了一个手帕,“谢谢啊,给你擦擦手。”

    “不用了,你这手帕太干净了,我一擦手,就洗不出来了。”

    “没事,麻烦您了,不然我不知道怎么回去呢。”说着她还是把手里的手帕递过去,然后骑上自行车离开。

    男同志把手帕接过去,却没有舍得擦手,他看着那一方小小的白色手帕,上面绣了一株兰花,兰叶薇蕤,兰花却是娉婷孤傲。正准备离开,发现脚边不知什么时候,掉了一张工作证,捡起来是西宁棉纺厂的工作证,工作证上用塑料绳子,编了一只橙白相间的金鱼,活灵活现的。

    翻到正面,崭新的工作证上贴着一张黑白照片,照片里的姑娘,两大股麻花辫配上小家碧玉的微笑,下面用娟秀的笔记写着:工人顾晴云。

    他赶紧骑上车往姑娘消失地地方追,不料前面却是一个热闹的三岔路口,骑单车的姑娘早已不知道消失在哪个路口了……

    他握着那张薄薄的工作证,只能悻悻地回到家。

    第二天陈铭生的妈妈上夜班,她骑着自行车到西宁的棉纺厂,厂区正是交接班的时候,自行车、步行的人流络绎不绝。她正在用红色油漆写成的“团结求实,创新奋进”的八个大字下面停自行车,突然,有人拍了拍她的肩膀。

    她蓦然回首,正看到昨天帮他修车的青年。

    她看到熟悉的脸,莞尔一笑,“好巧,你也在这里上班?”

    “不是,昨天你东西掉了。”说着他从口袋里,拿出了她的工作证,“我是来还东西的。”

    “我的工作证,昨天掉的吗?我都不知道。”她边说边笑,笑容映着她脖子上的红围巾,显得楚楚动人。西宁虽是寒冬,她脸上的那一抹笑容却像四月的暖阳,带着爱,带着暖,带着生机和灵动。

    她接过工作证,脸上尽是惊喜,“你怎么找到的。”

    男青年突然就笑开了,“工作证上写着西宁棉纺厂。”

    “不是,厂里大几千职工呢,你怎么找到的?”

    “工作证上有□□日期,是去年,说明是新职工,新职工基本上都在一线,就是这个厂房。”他指了指面前红砖结构的工厂,继续不疾不徐地说:“你骑车,只能从这个门进来,因为这里距离车棚最近。昨天八点多你从棉纺厂的方向出来,说明你应该是下白班,那么你今天就是上晚班,应该是八点接班,我只要快八点在这个门口等就可以了。”

    姑娘笑了,“你还挺厉害的,谢谢你。你昨天帮我修车,今天又过来给我还工作证,我怎么感谢你呢?”

    “不用客气的。”

    说着她脱了厚厚的棉手套,从工作证上解下来那只塑料绳编的金鱼,塞到了男青年手里,“这个送给你,做个纪念吧。”她洁白纤细的手指接触到他粗糙的手掌,接触的一瞬间,他手上的感觉异常敏锐,他的脸刷第一下,红到了耳根,幸亏晚上光线不好,没被姑娘看出来。

    “我先去上班啦。”

    “嗯。”

    “再见!”

    “再见。”

    他目送她进入厂房,耳畔银铃般的声音霎时消散在厂区的喧嚣之中。

    陈铭生一边用搅拌机搅碎虾仁,一边问:“没了?没留个联系方式?我以为你们就好上了。”

    陈铭生的妈妈一边削土豆皮,一边笑,“哪有那么快,我们那个年代,不像你们现在的年轻人,都讲究一见钟情。”

    “一见钟情”,陈铭生回忆他当时跟杨昭的相识,不自觉间嘴角上扬,“后来呢?谁先追的谁?”

    陈铭生的妈妈,一边把洗干净的茄子、豆角和土豆切成滚到块,一边继续讲述。

    1977年的冬天好不容易过去,春天才慢条斯理的到来,转眼进入了夏天,西宁的夏天也是很凉爽,那天,陈国赢接到群众举报,说有人在棉纺厂种植罂粟,他和一个同事出警,过去核实。

    他穿着警服和同事一起把棉纺厂的厂区所有大小花坛走了个遍,没有发现罂粟的影子,可是报警群众说的有鼻子有眼,他们决定再走一遍,仔仔细细地看一看,八月罂粟已经到了果期,一定要看仔细些。

    正在他弓着腰往草丛里面看的时候,背后出现了一抹丽影,“是你吗?”

    他回头,看到了顾晴云,她今天穿了一件红色波点的雪纺连衣裙,直筒裙把她的身材衬得很好,今天她没有把如瀑的秀发编成两个麻花辫,而是披散下来,带一个米色的发箍,她光着脚,穿了一双带跟的塑料凉鞋,显得愈发高挑。

    她背着手,显得有些羞怯,“原来你是警察啊,怪不得那么会推理。”

    陈国赢笑了,“你今天上白班?”

    “不上班。”

    “那你怎么到厂里来?”

    “我……东西忘记了,过来拿。”

    陈国赢笑开了,带着一丝调侃,“你怎么天天丢三落四的……”

    “也……不是天天,只是刚好被你碰到了。”她说话的时候,一双灵动的大眼睛扑闪扑闪地,看得陈国赢有些沉醉。

    她接着说:“你怎么到我们厂里来了?”

    “出个任务,快结束了。”

    她沉吟了片刻,突然红着脸问:“你今天结束还有别的事吗?”还没等陈国赢回话,她继续补充,“我的意思是,你帮了我两次,没事的话,我请你喝汽水?”

    “嗯。”

    “那……你先忙吧,我在厂门口等你。”她指了指厂门口,然后侧转过身,往前走去,红色的波点裙摆,在空中开成了一朵绯红的云。

    等陈国赢告别了同事,推着自行车往外走的时候,老远就看到顾晴云站在厂门口,她正一丝不苟的看着橱窗里的报纸,他停在她后面,按了一下自行车的铃铛,她转身,露出一个灿烂地笑,“你下班了吗?”

    “嗯。”

    “你同事呢?”

    “他回去了。”

    她点了点头,指着厂门口的一个小卖部,“我请你喝汽水吧。”

    陈国赢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转移了话题,“你……吃过晚饭了吗?”

    她摇摇头。

    陈国赢笑开了,“那我们一起吃个晚饭吧。”

    她愣了一下,一下就笑开了,然后点点头。

    等陈国赢重新跨上自行车的时候,他突然发现,顾晴云还是背着手站在原地,“你自行车呢?”

    “我今天没骑车。”

    陈国赢憨笑了一下,“那你坐我的车吧。”陈国赢从自行车的后座底下,抽出来一块抹布,把后座擦了擦。然后邀请顾晴云坐上去。

    “你想吃什么?”

    “都行。”

    陈国赢笑了,“哪有什么都行,你想吃什么?”

    “酿皮,牦牛酸奶。”

    陈国赢点点头,“那去莫家街。”

    西宁傍晚的晚风,扬起了少女绯红的衣裙,那一抹绯红染红了天边的火烧云,缱绻着柔情,吹着人心里痒痒的……

    到了莫家街,陈国赢停好车,掏出钥匙准备锁车的时候,他很自然地从裤兜里,摸出来一串钥匙,上面绑着那个她再熟悉不过的金鱼。陈国赢一下反应过来,脸霎时红到了耳根,他淡淡地说了一句,“还挺好看的。”

    顾晴云笑着回应,“谢谢。”

章节目录

你和朝阳一起存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半亩方塘Ann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半亩方塘Ann并收藏你和朝阳一起存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