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尉府衙门口的灯笼亮起了灯,廷尉正的办公房里,桌案上摆满了卷宗,文献礼正挑灯夜读,不时誊抄些疑点。

    上任以来不过数月,已经在多处卷宗里发现了可疑之处。

    虞廷尉年事已高,请辞的折子递了半个月,今早已经批下来,年底他就退了。

    新的人事任命没来,府衙的一应事务由他暂代。

    往常管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他自认为按律法办事,即便小有出入,结果也相差不大。

    翻看卷宗才发现,一个月内竟有好几起错案。偏偏牵涉进这几起案件的人都跟太子一党有关。

    他若提出卷宗疑点,重审这些案子势必牵扯党争,届时案子结果如何根本无人关心,那他费尽心思修律法又有何用?

    文献礼放下手里的笔,按着突突跳的太阳穴发愁。

    一道银光划破窗子,他本能地扭头躲避,飞镖扎在不远处的梁柱上,发出闷闷的撞击声。

    他迅速拉开房门往外看,院子里空荡荡的,早没了来人的影子。

    门口侍卫见了他忙行礼,“大人。”

    “可有发现异常?”

    侍卫们对视一眼,摇头道:“并无异常。”

    文献礼点头,转身关了房门。

    他取下信函一看,眼前一黑,脚下趔趄,差点栽在地上。

    不过是一封平平无奇的邀约信,往日没少收到过,偏偏有个蓉花印记。

    来到中都城已经五年了,虽然太子和承王一直在搜寻它的下落,在中都城现身,这还是头一回。

    到底是谁在背后指使?难道是个阴谋,目的就是为了引他现身。或者并非他一人收到此信,待众人聚在一处,好来个一网打尽?

    绝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

    他把信塞进怀里,灭掉烛灯离开办公房。

    老王爷不在中都城,秦王府现下并无长辈,宋檩无需晨昏定省,府中事宜有安管事操持,瞿昙亦不拘她,日子比在相府还要自在。

    刚用过早膳,她就换了妆大摇大摆出门。

    “安排人保护王妃。”看着她离开的身影,瞿昙敛下眸子,看不真切眼神。

    惊风拱手,“我们的人绝不会打搅王妃。”

    他叹气,王妃身边有五皇子的暗卫,侍女身手不凡,等闲岂能伤了王妃?上回那个场面他还没忘呢!

    约的是巳时,宋檩用过早膳就出发了,提早了近半个时辰,到星月茶楼时却被告知包间已经来了人。

    她觉察到不对劲,眼神示意林歌,才点头上楼。

    推门入内,文献礼扭头看过来,视线对上,两人都有些意外。

    “我约大人,到得比大人晚,惭愧。”宋檩并未刻意隐藏自己。

    竟真是个女子。文献礼心生疑惑,此人到底是谁?

    “姑娘约本官前来,所为何事?”事情跟预期有出入,文献礼决定暂时按兵不动。

    宋檩走到对面坐下,并没有被看穿身份的窘迫。

    “听闻大人秉公断案,铁面无私,我有一疑案希望能重审,不知大人能否行个方便?”

    文献礼眯起眼打量她,分明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倒要看看,此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姑娘有什么冤情都可呈告廷尉府,本官自会按章程督办。”他朝上一拱手。

    宋檩摇头,笑道:“我这案子有些特殊,廷尉府怕是办不了。”

    “姑娘既然说这案子廷尉府办不了,为何还找本官?”

    “廷尉府办不了,可大人您……办得了。”宋檩身子前倾,嘴角浮起一抹笑,好似笃定了他不会拒绝。

    文献礼端了茶杯,轻轻啜上一口,掩下心里疑惑,“姑娘的意思,本官不明白。”

    宋檩立直了身子,朝林歌递了个眼色,伸手朝后。

    林歌忙将本子放在她手上。

    “大人一看便知。”宋檩双手呈递,诚意满满。

    秉着好奇的心思,文献礼打开了那个本子,大致扫了一遍,无非是家人惨死,无处申冤,廷尉府到处都是,没什么新奇的。

    但她既然那么笃定,本上所述定不是全貌。

    对方身份不明,周身气场却非一般人,须得谨慎应对,文献礼暗暗告诫自己。

    他举起本子,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单凭此本无法了解事态全貌,所谓的真相也只是一面之词,若要重审,本官得先看卷宗。”

    宋檩两手在身前交握,摇头道:“没有卷宗。”

    “姑娘自然没有,卷宗存放在府衙,有专人看管,寻常人自是见不到。只需告知本官户籍所在地,本官会派人调取卷宗。”他滔滔不绝的一番说辞,大有咄咄逼人的意味。

    宋檩完全不受影响,仍坐在那,一言不发,只是淡淡地摇头。

    文献礼有些恼她,说话的语气加重了,“姑娘来找本官重审案子,却又什么都不说,实在叫人费解。”

    “本官不得不作他想!”

    “哦?大人想到了什么?”她挑眉问道。

    “姑娘的户籍……”

    “中都城。”他的话还没说完,宋檩抢先回答,“大人还有什么要问的?”

    文献礼皱眉,竟然不是蓉城人。中都城中这样的案子并不多见,花点时间总能找出卷宗,并非太难的事情。

    他清了清嗓子,“案发何时?家中几人?现居何处?”

    侍从见状立马摆上文房四宝,以便他随时办公。

    “案发咸熙十五年,家中一百八十三口人,无一生还。”

    文献礼正认认真真誊写,突然笔尖一顿,似乎想到了什么,睁大眼睛看着她,任由案桌下的手掐着大腿。

    “你到底是谁?”

    咸熙十五年,也就是十年前,一百八十三人的案子,中都城只有一个,那就是文国公府!

    这个案子的卷宗他确实找不到,因为自始至终,就没有卷宗!

    前有蓉花印记,如今又是文国公府,这个女子到底什么身份?既然找上了他,定是对他的身份有所怀疑。

    文献礼,莫慌!这只是个试探。

    两人相持了几息的工夫,宋檩出声,“接下这个案子,大人自会知晓我的身份。”

    岂是这么简单,说接就接的?

    十年悬案,明面上尚且蹊跷,背后之事谁人不知?

    审查此案,与谋逆何异?

    寻找蓉花玉简多年无果,背后之人显然不再指望,以十年悬案拉人入局才是真正的目的!这个局的关键就在他身上。

    想明白事情的前因后果,他冒了一身冷汗。此人是太子派还是承王派,都无所谓,想出这样的损招,可谓阴险至极!

    眼下他必须稳住,想法子把自己摘出去。

    文献礼招呼侍从收拾桌子,起身告辞。

    “姑娘的茶本官喝了,但茶楼毕竟是消遣之地,至于案子,还是在廷尉府谈比较妥。本官还有事,告辞!”

    眼见他大摇大摆离去,林歌心生疑惑,“姑娘为何不拦住他?”

    宋檩把玩手中茶盏,漫不经心道:“阻拦朝廷命官可是大罪。”

    林歌撇嘴,她家姑娘身份尊贵,岂会轻易被个廷尉正唬了去?

    “姑娘,咱们要回府吗?”

    “不回。”

    林歌不知道要去哪,不清楚要做什么,只任由林武驾着马车往城外跑。

    马车停在距官道尚有一段路的隐蔽林间,林武持刀立身马前,声音不紧不慢,“王妃,我们被包围了。”

    林歌不可置信地挑开帘子,果见周遭黑压压围满了人,“文献礼,他怎么敢?”

    宋檩起身,就着她挑起的帘子下了车,只是扫了眼来人就知绝非文献礼的手笔,“区区一个廷尉正,他没这阵仗。”

    “王妃。”林武退到她身边。

    即便他们功夫了得,对方人数太多,凭他跟林歌两人,很难护着王妃全身而退。

    宋檩抬手打断他的话,“不必管我,全力应敌。”话落,她跳出两人的安全区。

    林武想要到她身边却被人缠住,只能拼力厮杀。

    让她意外的是,来人训练有素,并非滥竽充数之辈,林武被人围困,很快挂了彩。

    再这样下去可不行,得赶紧脱身。

    就在她准备出手之际,空气波动,一群不知从哪冒出来的人加入打斗。显然这些人的身手在杀手之上,半炷香的工夫全部解决了。

    林武林歌迅速来到宋檩身边,将她护在身后。

    这些人身份不明,武艺高强,是敌是友还是个谜。

    宋檩的眼神在那些清理尸首的人身上扫过,心里有了猜测。

    “贼人已经全部处理干净,王妃可以放心离开。”见她身边的人受了伤,继续道:“属下安排人护送王妃回府。”

    怪道她觉得这些人身上的衣服眼熟,还真是秦王府的人。

    路过医馆时,她让林武和林歌进去处理伤口,自己跑去了祥福斋。待林歌回到马车上,发现角落里的糕点堆成了个小山丘。

    “伤口如何了?”见她盯着那堆糕点,宋檩不着痕迹地侧身挡住。

    “都是皮肉伤,没什么大碍。”林歌挪了个位子继续看,“姑娘想吃祥福斋的糕点了?”

    上回吃还是洛姨娘送的,既然姑娘喜欢吃,以后她得多去买。

    宋檩眼神闪烁,有些窘迫,闷闷地敷衍,“嗯。”

    “姑娘想吃了告诉属下,何必亲自跑这一趟。”

    送人的礼物不亲自买,岂不显得很没有诚意?宋檩腹诽,面不改色道:“回府。”

章节目录

血与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兰随小引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兰随小引并收藏血与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