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暗,灭远山,远归人,立黄昏。
像是梦里杜撰出的画面。
“先生?”赵缭站起身来,仍有些发愣。
“用过膳了吗?”李谊眉眼弯起时,眼角的疲色都是柔光。
“还没……”赵缭的视线落在李谊的耳后。
他背光而立时,光晕将他耳后的碎发雕琢得软绒绒,像是羽毛的边缘。
好不真实。
“那我们晚膳吃面好不好。”李谊笑着走近几步,“我先去放行李。”
“先生,还是我做吧,您刚刚赶路回来,歇一歇多好。”灶台边,赵缭不知第多少次想拿过面团。
李谊用胳膊轻轻挡住赵缭,熟练地揉着面团,“我来吧。”
“先生喜欢做饭?”赵缭靠在灶台边,和李谊面对面。
“也不是……”李谊想了一下,缓缓摇了摇头,“从前做饭是为了果腹,后来才觉得,做饭时的烟火气,很抚慰人心。”
这个后来,李谊没讲清楚,是江荼搬来一起住以来。
就是在这烟火气中,赵缭清楚感觉到,岑恕比离开前更清瘦了。
这个瘦,不在乎瘦削的脸庞,不在乎单薄的身体,而是从眼睛中暴露出的,精神的清瘦。
好像有什么东西,从他的心里被割除。填在里面的,换成了悲伤。
他越是笑,越是温和,这悲伤就越刺眼,就越明显。
“先生寻友人顺利吗?”赵缭不动声色地发问。
“不顺利。”李谊回头笑了一声,揉着面团的手没停,“这次没寻到,以后,再也寻不到了。”
他笑着说这样的话,一点也不违和。
他说得平静但不坦然,赵缭能感觉到,他是度过了怎样艰难的时光,才能藏住悲伤,走到今天,走到她面前。
“先生竭尽所有办法去寻他了吗?”
李谊没想到江荼这么问,回头看她时,她也正看着自己,双目因为太干净,反而好似包含了无穷。
“竭尽了。”不知为什么,李谊说这三个字时,有气在冲自己的鼻子。
正如赵缭听到这三个字。
“那你做得很好了。”赵缭脑海里的,是横尸的空庭中,剥落绿意的翠竹。
锅里滚起的热水腾起水汽,遮住两双泛红的眼睛。
“先生,世上好像就是会有这样的人。竭尽所能,也见不到。”
就像赵缭把傅思义的心肺供在秦符符坟前,她还是在鲜花中沉沉睡着一般。
“是。”李谊擀着面片,在水汽那边,看不清他的表情。
“那你呢?去看伯父顺利吗?”
“不顺利。”说完,一模一样的答案让赵缭苦笑出来,“我去的太晚,伯父已经去世了。”
李谊没回头,伸手将一方手帕放在灶台边缘,赵缭的手边。
“或许,知道你在尽自己所能地奔过去,就是等你之人,等待的意义。”
“真的吗?”赵缭的眼泪“唰”地落下,心里想的却是,如果能告诉李谊这句话,他会不会不那么痛苦。
“嗯……”李谊应了一声,将切开的面条撒进锅里,手在微微发颤。
赵缭又错了。
她以为岑恕回来,自己就会不去想那些事情。
可此时此刻,她和岑恕对坐桌边,吃着热气腾腾、暖胃暖心的热面条,脑里心里,却没有一刻能放松。
她总是忍不住去想,如果自己一开始没有扶持贺利具,哪怕总有人要统一大漠,哪怕统一后的大漠只能靠侵略为生。
至少现在,屠戮边境的,起码不是一点点被自己喂大野心的那匹狼。
改变李诺一生的命运之手上,起码没沾染她的气息。
吃面的时候,赵缭在想,一直到夜里躺在床上,赵缭还在想。
“呼……”在第无数次尝试睡眠失败后,赵缭干脆翻身下床,披着衣服开门透风。
清冷的夜风没有唤醒赵缭的清醒,反而像是一声声死于屠刀下、断气前的呜咽。
赵缭心烦意乱,在庭院中无意识地踱步。
再一抬头,她已进了后院,奇怪地发现岑恕的屋子里,还有灯光。
准确地说,不是蜡烛的烛光,而是火盆的火光。
屋中,李谊坐在地桌边,又将一封折子送入火中。
吞吐着的火舌舔舐着折子的封面,舔出黑灰的边缘,直到上面写着的字也被席卷。
那是“请战书”。
看着这一封也完全化成灰烬,李谊却觉得自己心中的那一封,还是没有烧尽。
他又伏案,又写。写得一次比一次短,一次比一次快,文字也一次比一次更有力量。
可是……江荼……
李谊的笔慢下下来了。
如果他还没有向江荼求婚,无论自己多么想和江荼安稳余生,此时他都不会有分毫的犹豫。
就算只有他一个人,他也要到边境去,到前线去,到每一个正在受难的百姓身前去。
可是,他刚刚给了江荼的承诺,就要为了实现自己所谓的抱负,让她来承受后果。
这太自私了。
千万人和江荼一人,是一样的重,一样到根本无从取舍。
于是这一封,李谊还是递进了火盆中。
燃烧的间隙,李谊终于察觉持久的燃烧,挤占了密闭的屋中太多呼吸的空间。
他推窗喘气的瞬间,就看见台阶下,正对自己房门站着的赵缭。
“阿荼?”李谊愣了一下,忙去开门。“你还没休息?”
“刚刚走到这里,就看到先生房里还有光。”赵缭回过神来,展开勉强的笑容。
从她方才那久久沉默的眼神,就可知她在这里站了多久。
李谊没说穿,只是侧身道:“外面冷,先进来吧。”
“先生有什么为难的事情吗?”一进来,赵缭就问道。
一问,就戳中李谊的心底,不禁有些心虚道:“怎么会这么问?”
赵缭指了指火盆里的灰烬,“烧了不少东西,是写坏的信吗?”
“……”李谊低着头,沉默了一刻。
“如果先生愿意讲,阿荼愿意听先生的为难事。”赵缭坐在地桌旁的时候,没意识到自己因为全身心地探究岑恕的烦心事,暂时放下了自己的烦心事。
“阿荼。”李谊终于还是下了决心,没坐在地桌对面,而是俯身蹲在了江荼面前,能让她不用抬眼,就能看见的自己双眼。
“我想参军。”
像是梦里杜撰出的画面。
“先生?”赵缭站起身来,仍有些发愣。
“用过膳了吗?”李谊眉眼弯起时,眼角的疲色都是柔光。
“还没……”赵缭的视线落在李谊的耳后。
他背光而立时,光晕将他耳后的碎发雕琢得软绒绒,像是羽毛的边缘。
好不真实。
“那我们晚膳吃面好不好。”李谊笑着走近几步,“我先去放行李。”
“先生,还是我做吧,您刚刚赶路回来,歇一歇多好。”灶台边,赵缭不知第多少次想拿过面团。
李谊用胳膊轻轻挡住赵缭,熟练地揉着面团,“我来吧。”
“先生喜欢做饭?”赵缭靠在灶台边,和李谊面对面。
“也不是……”李谊想了一下,缓缓摇了摇头,“从前做饭是为了果腹,后来才觉得,做饭时的烟火气,很抚慰人心。”
这个后来,李谊没讲清楚,是江荼搬来一起住以来。
就是在这烟火气中,赵缭清楚感觉到,岑恕比离开前更清瘦了。
这个瘦,不在乎瘦削的脸庞,不在乎单薄的身体,而是从眼睛中暴露出的,精神的清瘦。
好像有什么东西,从他的心里被割除。填在里面的,换成了悲伤。
他越是笑,越是温和,这悲伤就越刺眼,就越明显。
“先生寻友人顺利吗?”赵缭不动声色地发问。
“不顺利。”李谊回头笑了一声,揉着面团的手没停,“这次没寻到,以后,再也寻不到了。”
他笑着说这样的话,一点也不违和。
他说得平静但不坦然,赵缭能感觉到,他是度过了怎样艰难的时光,才能藏住悲伤,走到今天,走到她面前。
“先生竭尽所有办法去寻他了吗?”
李谊没想到江荼这么问,回头看她时,她也正看着自己,双目因为太干净,反而好似包含了无穷。
“竭尽了。”不知为什么,李谊说这三个字时,有气在冲自己的鼻子。
正如赵缭听到这三个字。
“那你做得很好了。”赵缭脑海里的,是横尸的空庭中,剥落绿意的翠竹。
锅里滚起的热水腾起水汽,遮住两双泛红的眼睛。
“先生,世上好像就是会有这样的人。竭尽所能,也见不到。”
就像赵缭把傅思义的心肺供在秦符符坟前,她还是在鲜花中沉沉睡着一般。
“是。”李谊擀着面片,在水汽那边,看不清他的表情。
“那你呢?去看伯父顺利吗?”
“不顺利。”说完,一模一样的答案让赵缭苦笑出来,“我去的太晚,伯父已经去世了。”
李谊没回头,伸手将一方手帕放在灶台边缘,赵缭的手边。
“或许,知道你在尽自己所能地奔过去,就是等你之人,等待的意义。”
“真的吗?”赵缭的眼泪“唰”地落下,心里想的却是,如果能告诉李谊这句话,他会不会不那么痛苦。
“嗯……”李谊应了一声,将切开的面条撒进锅里,手在微微发颤。
赵缭又错了。
她以为岑恕回来,自己就会不去想那些事情。
可此时此刻,她和岑恕对坐桌边,吃着热气腾腾、暖胃暖心的热面条,脑里心里,却没有一刻能放松。
她总是忍不住去想,如果自己一开始没有扶持贺利具,哪怕总有人要统一大漠,哪怕统一后的大漠只能靠侵略为生。
至少现在,屠戮边境的,起码不是一点点被自己喂大野心的那匹狼。
改变李诺一生的命运之手上,起码没沾染她的气息。
吃面的时候,赵缭在想,一直到夜里躺在床上,赵缭还在想。
“呼……”在第无数次尝试睡眠失败后,赵缭干脆翻身下床,披着衣服开门透风。
清冷的夜风没有唤醒赵缭的清醒,反而像是一声声死于屠刀下、断气前的呜咽。
赵缭心烦意乱,在庭院中无意识地踱步。
再一抬头,她已进了后院,奇怪地发现岑恕的屋子里,还有灯光。
准确地说,不是蜡烛的烛光,而是火盆的火光。
屋中,李谊坐在地桌边,又将一封折子送入火中。
吞吐着的火舌舔舐着折子的封面,舔出黑灰的边缘,直到上面写着的字也被席卷。
那是“请战书”。
看着这一封也完全化成灰烬,李谊却觉得自己心中的那一封,还是没有烧尽。
他又伏案,又写。写得一次比一次短,一次比一次快,文字也一次比一次更有力量。
可是……江荼……
李谊的笔慢下下来了。
如果他还没有向江荼求婚,无论自己多么想和江荼安稳余生,此时他都不会有分毫的犹豫。
就算只有他一个人,他也要到边境去,到前线去,到每一个正在受难的百姓身前去。
可是,他刚刚给了江荼的承诺,就要为了实现自己所谓的抱负,让她来承受后果。
这太自私了。
千万人和江荼一人,是一样的重,一样到根本无从取舍。
于是这一封,李谊还是递进了火盆中。
燃烧的间隙,李谊终于察觉持久的燃烧,挤占了密闭的屋中太多呼吸的空间。
他推窗喘气的瞬间,就看见台阶下,正对自己房门站着的赵缭。
“阿荼?”李谊愣了一下,忙去开门。“你还没休息?”
“刚刚走到这里,就看到先生房里还有光。”赵缭回过神来,展开勉强的笑容。
从她方才那久久沉默的眼神,就可知她在这里站了多久。
李谊没说穿,只是侧身道:“外面冷,先进来吧。”
“先生有什么为难的事情吗?”一进来,赵缭就问道。
一问,就戳中李谊的心底,不禁有些心虚道:“怎么会这么问?”
赵缭指了指火盆里的灰烬,“烧了不少东西,是写坏的信吗?”
“……”李谊低着头,沉默了一刻。
“如果先生愿意讲,阿荼愿意听先生的为难事。”赵缭坐在地桌旁的时候,没意识到自己因为全身心地探究岑恕的烦心事,暂时放下了自己的烦心事。
“阿荼。”李谊终于还是下了决心,没坐在地桌对面,而是俯身蹲在了江荼面前,能让她不用抬眼,就能看见的自己双眼。
“我想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