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露渐浓,沈昭离席时绛纱灯恰好晃过殿角。

    更漏滑过三刻时,一个并不起眼的宫婢已跪在小几侧的碧砖上。

    鬓角青丝滑落,她轻颤着自袖口取出什么递了过来。

    阿幼垂眸望着递到眼前的澄心堂纸,缓了一瞬,并未立时接下。

    恰在此时,李琅嬛指尖叩了叩鎏金酒樽,看起来似乎并未注意到这个宫女。

    她并非多管闲事之人,虽发现了身侧阿幼的异样,却没有出言询问,而是专注地看着舞乐。

    阿幼侧目,看着那低眉顺眼地宫女,一言不发地接下纸条。

    纸条上写着:太液池一叙。

    虽只有短短五个字,但这字迹与沈昭的字迹几乎一模一样。

    阿幼随手将纸条一团,塞进袖中,而后便没了动作。

    宫女微微一愣,不自觉地抬头看了一眼,似是在等着阿幼发话。

    不过趁她抬头之时,阿幼却看清了她的容貌,她温声问道:“还有事?”

    “没……”宫女立马垂下头,“殿下恕罪。”

    这一次阿幼没再发话,是静兰将她打发了下去。

    又过了片刻,阿幼起身道:“皇姐,凝儿想去更衣,失陪了。”

    李琅嬛会意地点头,道:“夜里风凉,多添件衣裳。”这话说的没有来由,六月的天气,便是入夜也不怎么冷的。

    阿幼听出,她此言意在提醒她些别的什么。

    至于是什么,那大概是今晚的不寻常。

    虽然李琅嬛久不在宫中,但对宫中的那些伎俩却十分清楚。

    “多谢皇姐提醒。”

    ……

    穿过九曲回廊时,阿幼故意将禁步摇得叮咚作响,惊起三四只栖在太湖石后的寒鸦。

    太液池畔,果然看见一人身影,沈昭立在垂丝海棠下,官服未换,姿态从容。

    只是他身旁竟连个小厮也没有,就这么直愣愣地来了?

    听见脚步声,沈昭转身,夜风经过他身侧,顺带吹落了几瓣残花,恰巧沾在阿幼云鬓间。

    静兰见状贴心的退去一旁守着,直至阿幼走近,沈昭才开口问道:“殿下唤臣来有何事?”

    阿幼冷哼一声,他何时也学会明知故问了?

    阿幼不信他会猜不出,今夜这事是有人故意要弄出事端来。

    她收到的信纸,沈昭定然也收到了……

    “明知不是我,为何要来?”

    的确,收到那纸条时,虽然字迹很像,但沈昭立时便猜出了不会是阿幼,她实在不该在这种时候来与他见面,她也不会这么做。

    分明是有人故意设计陷害。

    明知这是个陷阱,可他还是来了。

    阿幼亦是如此,难得两人在这件事上格外地默契。

    “臣若不来,怕明日弹劾殿下私会外臣的折子该用紫檀匣呈了。殿下也知那不是臣……”沈昭用同样的口吻问她:“为什么要来?”

    她们离得不远不近,可看着他的眼睛,阿幼还是下意识地退了一步,她说:“既然对方想用这件事做文章,不如将计就计,难道沈少卿不是这样想的?”

    察觉她退了一步,沈昭便不着痕迹地上前一步,逼问道:“这件事是哪件事?”

    他依旧明知顾问,阿幼却无从说起。

    迫于他的压力,阿幼只想离他远些,再远些,只有这样才能保全双方。

    就如今的局势来看,他们刻意保持距离尚有人借机生事,若是再搅合在一起,便处处都是把柄,任人拿捏。

    “少卿知道的……那日的话,本公主不想再说一遍。”伤他一次不够,难道还要再伤他一次?

    沈昭沉默了,片刻后,他忽而开口道:“臣已向圣上请旨,求娶殿下……”

    阿幼一惊,半晌说不出话来……

    难怪,难怪有人会拿沈昭做她的文章。

    她自问入宫后与沈昭交集不多,应该没几个人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原来事出有因,因便是在这里。

    不过沈昭直接去向皇帝求娶她,这是阿幼没有想到的。

    向来只有皇帝赐婚的份儿,甚少有臣子敢求娶公主,此时又正赶上奚族王子及使臣觐见这个当口,想想也知,皇帝定然不会答应。

    需得打消他这个念头,免得他引火烧身。

    阿幼厉声道:“少卿明知父皇不会答应,为何还要做这些无用之事?”

    沈昭自嘲一笑,“为什么?一定要我说吗?”

    “沈昭!”阿幼心急之下脱口唤出他的名字,“你醒一醒吧,你与我走的越近,我们彼此便越危险……”

    她说的不假,一个是手握实权家世显赫的臣子,一个是失而复得备受宠爱的公主。

    前朝外戚干政引发的乱局还历历在目,不会有人愿意看到她们在一起。

    “沈昭,我以为那日我说的足够清楚……”

    “因为臣想知道……”阿幼话未说完,却被他打断。

    沈昭突然逼近,松烟墨香混着酒气拂过她颤抖的睫毛:“若臣这一次拼上性命,殿下可愿掷一次骰子?”

    赌吗?

    她不怕赌,可她没有筹码?

    用什么赌?用她与沈昭甚至是整个武阳侯府的存亡去赌吗?

    阿幼尚未来得及回答,忽而不远处人影窜动,传来禁军铁甲相击声。

    静兰疾步而来,低声提醒着:“殿下,有人来了,看着像是东宫的人……”

    东宫?

    阿幼最开始猜测是皇后程问雪所为,却又想不通她为何这般做。

    和亲在即,平英公主若是名声受损,那么和亲这事儿便很难再落到她的身上,程问雪此举无异于帮了她。

    阿幼想不明白,她为何要大费周章地做这件吃力不讨好的事?

    但此事若是太子所为,那便说得通了。

    这么做,一来可以反将程氏一军,二来还可以借机拉拢沈昭。

    就算沈昭不答应,太子也可以利用平英的婚事逼沈昭就范。

    眼看那些人影离得越来越近,阿幼越发急切,“沈少卿,这些话容后再说,先将眼前这关过了……”

    话音刚落,沈昭忽而拉住阿幼的手腕,“想不想发一次疯?”

    疯?怎么发疯?

    阿幼尚未开口,忽被拽着栽进太液池。

    扑通一声,水花四溅,锦鲤惊散,月影碎成万点银鳞。

    沈昭将她护在青岩凹陷处,鲜血顺着池底尖石蜿蜒而上,染红她石榴裙摆。

    “沈昭你疯了!”阿幼去掰他箍在腰间的手,触到满掌黏腻。

    “那日送殿下入宫的马车经过朱雀桥,臣也是这样想的。”他呼吸扫过她耳后,耳下还珠微晃,阿幼轻轻吸了口气。

    东宫的管事太监走近时,只有静兰在,他疑惑道:“奇怪,方才明明还看到两个人影,怎地一眨眼却不见了踪影?”

    静兰回话道:“此处唯有奴婢一人,黑灯瞎火的,许是公公看错了。”

    太监随即命手下的小太监四下搜寻。

    搜寻的火把照亮水面刹那,阿幼被他狠狠抵在岩壁上吻,欺她不敢作声,欺她不敢大肆反抗,便可由他为所有为……

    耳边传来太监盘问静兰的声音,“这么晚了,你不在宴席上侍候着,自个儿在这儿作甚?”

    静兰反应极快,回道:“公主殿下不适,已回平英殿歇息,特命奴婢回禀圣上一声,方才奴婢经过此处,见此处景色甚好,便在这里停了片刻,是奴婢偷懒,还请公公看在奴婢初犯的份上,饶奴婢一次吧……”

    说着,她往那太监怀里塞了些银子。

    这法子很好用,收了银子,那太监果然没继续为难静兰,毕竟没人会和钱过不去……

    沈昭环着阿幼躲在池壁之下,那处不仅隐蔽,还有块巨石可以垫脚,踩在上面,池水仅到腿股。

    若是一直待在水里,待不了太长时间不说,还容易被发现。

    听见那些太监们渐行渐远的脚步声,阿幼想从池壁爬出去,刚一动身,却发现沈昭抱得她很紧,且压根没有要放开的打算。

    池水泛起的涟漪渐平,沈昭铁铸般的臂膀仍锢着纤腰。

    阿幼挣动时缠臂金钏刮过他渗血的伤口,将玄色官服浸出更深的暗纹,她心下一急,呵斥道:“放开!”

    可沈昭却丝毫未动。

    “沈大人知不知道这是以下犯上?”

    “那就请殿下治臣的罪。”

    他是何时也学会了这般胡搅蛮缠?

    “你,究竟要怎样?”

    在这段感情中,阿幼自问已深陷其中,却不曾想,对方陷的更深。

    她放弃反抗,平静地说:“当初,你选择送我入宫的时候,就该想到今日。那日,要你放弃高官厚禄,放弃武阳侯府,跟我离开,你已经做了选择,既然做了选择,就莫要再纠缠,你向父皇求娶,即便我父皇答应,本公主也不会答应。”

    “殿下是在怪臣?”

    话不说绝,他怕是很难死心,阿幼道:“是啊!今日这事儿全拜少卿大人所赐。”

    听了这话,沈昭才慢慢松开了手。

    自幼很快出了太液池,沈昭紧随其后。

    阿幼离开前,他说:“倘若圣上要殿下和亲,那臣就自请为和亲使臣。殿下何时归,臣便何时归,若是殿下此生不归,臣愿终老于大漠……”

    阿幼冷然道:“何必如此?”

    有些事强求不得。

    ……

    崔家小姐求仁得仁,次日便以女官身份入宫了。

    她是崔尚书的嫡女,母亲虽早早亡故,但尚有诰命在身,家世背景比普通女官不知好上多少。

    又是在皇帝面前立功,特赐的女官位份。再加上与平英公主的交情,虽是初来乍到,却也是无人敢惹。

    她这边刚入宫安顿好,冯尚宫还没来得及训话,平英殿便派人来请。

    冯尚宫是皇后程问雪的人,但她的弟弟却在崔尚书手下任职,到底不敢轻易得罪崔家,即便心中不悦,却没多说什么,任她去了。

    ……

章节目录

街隅公主归銮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叹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叹霜并收藏街隅公主归銮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