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城和新城
心愉中考成绩班上第一,连她自己都意外,上初三以来每次模拟测都没这次高。
进学校填志愿时,班主任一再央求她校领导下了死命令,她和其他全市排名进一百的同学们一定要留在本校高中。
心愉欣然点头,继续上母校高中一直在她计划以内。
学校许多老师既教初中部又兼任高中部,熟悉的老师和同学们,她懒得变迁。
填报完志愿回去,遇见小玉和她妈妈。
伯母还记得心愉,热情打招呼,“心愉,动员会时各科老师都爱提到你。”
七月的天,很炎热,心愉邀请她们到附近冰室消暑。
小玉整个初中谈了好几场不了了之的恋爱,耽搁课程,听她说上也大概踩线上,进不了实验班。
“心愉,你们要是还能一个班就好了。”伯母叹口气。
心愉见到她鬓角白了些,这三年为了女儿操碎了心。
“妈,心愉会被分到最好班级里,别想了。”
“怎么会?每次月考后都会按成绩来再次分班,才不是一劳永逸。”心愉说。
“真烦人,”小玉哀叹怨哉,“小小年纪就要学着蝼蚁竞血。”
这是小玉鱼可爱之处,连抱怨都不令人反感,带着少女的娇气。
小玉又问她:“志愿有没有多填几个?”
心愉点头,“班主任看见我后面还有其他学校,脸色都不怎么好。”
她担心滑档事故,她的生活经不起一丝波浪沉浮。
“本来就该这样,”小玉理所当然道,“又不肯多出钱学拍卖竞争。”
心愉和小玉同样是单亲妈妈带着生活,这事小玉和她妈说过。
伯母不由问:“心愉,怎么在学校附近,开家长会这些时候从来没见过你妈妈,”随即她一说,“瞧我,独身女人带个孩子,想要孩子过得好些,可不拼死累活干?”
“妈,”小玉笑,“你是转着弯自夸。”
伯母不客气地说:“所有当妈妈的都值得被夸。”
伯母默认世上所有为人母的都会是她这样,心愉只能附和。
汪明娜这些日子去了光岛,她长日的纠缠起了作用。
情感专家总说,女人对付男人一定不要死缠烂打,不见得正确,或许是没遇上对的,赵叔不就屈服了?
心愉难得自由,整天吃垃圾食品,看没有营养的肥皂剧和烂俗小说,半夜不睡和心悦彻聊,像是要将过去一年多逝去的时光补回。
有一天她心血来潮照镜子,脸上起了好几个痤疮,肚子上已有一层泳圈,人就是在贪图享受中堕落的。
即刻将家中所有零食送给邻居小朋友,清晨起床到楼下跑步,晚上戒掉晚饭就绕小区走几圈。
过两周再上秤,终究年轻很快恢复原状,她松口气。
趁现在身体还受主人掌控,要好好管住,否则年纪上去了就不能这样收放自如了。
她见过不少老师刚进入学校教书时稚气未脱,只消一年,过去身上那种大学生般灵气再也寻不到分毫。
他们都说吃得没做学生时多,辛苦却多百倍,没想到体重倒增长,人越捱苦越肥。
心愉感叹人人都想留住青春不是没有道理,她应当更加珍惜。
假期过去一半,关家没一个打电话来问候她,心愉对爷爷有好印象,她主动打过去,对面没人接听,只能作罢。
汪明娜回来,黑了胖了,心愉没去过光岛,只听说那边一年四季十二个月只有两个月需穿外套,且移民多,汇聚全国各地美食,看来并非夸大。
“收拾东西。”汪明娜修整几日后和她说。
“什么?”心愉以为她要带自己出门旅游,差点吓一跳。
“老赵带我们过去生活,你以为我这几天只顾着玩?房子已经看好了。”
心愉摸不着头脑,要离开这里了?事前没怎么一点通知?什么时候汪明娜已经蜕变成今日风风火火模样?
“多久走?”
“下个星期一,机票已经买好了,该扔的扔,该送的送,到那边再买。”
心愉僵在原地,措手不及,第一次在汪明娜手里乱了阵脚。
舍不得离开吗?并不,过去回忆让这座城成了她的伤城,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埋在枕头里哭泣,暗暗发誓成年就要远走高飞,绝不回头。
上天如她所愿,甚至未到她发誓年纪,可为何心中像缺失掉一块,离开这里让她觉得像抛下生命一部分,出生至今十五年,她从未离开过半步。
汪明娜见她失神模样,一时搞不懂女儿慌神是因和自己一样太兴奋还是恋恋不舍。
“怎么了?舍不得关文康。”没有嘲讽,单纯的询问。
心愉摇摇头说:“我收拾东西吧。”
还剩五天时间,她想要和这里的人一一告别,挖空心思找出来的人也凑不足五根指头。
也好,她本来就不善言辞。
小玉家最近,告知了情况后,小玉握住她手说:“悄悄走,千万不要让班主任知道,不然小心你狗命。”
伯母则赞叹道:“看你妈妈多有本事,我有同事去旅游一周都花了两三万。”
一个人若能傍牢另一个人,让他对自己甘愿付出,这也算一种本事吧?
心愉答应小玉以后她来光岛旅行一定做东道主欢迎,连自己都觉得好笑,从未去过光岛,豪气得却像是说自己地盘。
到爷爷奶奶家附近,那几家口味不佳面馆还开着,附近的住户仍旧慵懒,非得拆掉重新开发出来不可,不然怎跟得上城市发展脚步?
心愉屏声息气良久给自己打气,她没提前通知,提上礼物到老两口家,礼物是补品,用不用得上看他们,转头又送给别人也说不定。
奶奶再三确定好,心愉此次不请自来目的不是为了那笔拆迁款,才让她坐下。
不到一年,她老得迅速,还没落到实处的钱已经给到了她落到实处的压力。
“广岛?”奶奶常年不过问世事,她问,“要去日本?”
心愉还没来得及吞下的水,差点笑喷出来。
“光岛,”爷爷天天看早午晚间新闻,他听过,“阳光的光。”
爷爷又问:“怎么去哪里远?”
心愉才不会暴露母亲隐私,也不能说全靠母亲争气,不然依老太太劣性,又要让心愉劝着汪明娜和关文康重修旧好。
她来时已想好对策,轻轻说:“这次成绩不错,有那边学校联系我,妈妈觉得大城市更有发展,所以决定前去。”
心愉的谎言把老太太唬住,老太太觉得孙女争气,她趁水和泥地接道:“别忘记你爸爸,他这几年没断过你们生活费,你有今天不能忘本。”
心愉要强忍住才不能把刻薄表露出来。
爷爷却没有反应,儿子尤其是两个小儿子对他来说都是不孝子。
奶奶看心愉不答应她,紧逼着捏住她手,“你说话呀!难道要做白眼狼?!”
爷爷发牢骚说:“你那两个好儿子哪个不是白眼狼?”
奶奶气得破口大骂,用词脏得像市井泼妇,心愉不知爷爷这些年如何熬过来的。
等老太太发泄完,心愉问她,“你怎么不叫出息了别忘记你们?”
奶奶说:“我还有几年,”她上手取出假牙给心愉看,“老得不行咯。”
心愉顿感心酸,她只觉老太太十分可怜,反正没有白纸黑字立凭据,她含糊应承答应了。
没想到老太太还真记住了,好多年后心愉这句不走心的承诺,给她带来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麻烦。
晚上回到家,累得瘫下,心愉想大学填报专业要填和实验室相关的,和熟识人打交道都累成这样,换成和陌生人打交道不得抽干阳气?
她理解过去汪明娜销售工作难干原因了。
汪明娜问她:“去哪儿了?东跑西跑的,以前怎么没见你那么爱往外面跑?”
“和同学道别。”心愉说。
汪明娜皱眉思索半天说:“其实也没必要,多几天不出现在他们面前就把你忘了,这世界上多得是人,这个走了,那个来,喜欢热闹的人永不愁寂寞。”
心愉觉得她说得很有道理。
但第二天,心愉手提肩扛一堆礼物上舅舅家去。
舅妈看她像看见瘟神,大声问:“又有什么事?!”
上次见面给予她的阴影,几年过去还让人家应激,是她们母女不对。
心愉赔笑道:“这次考得不错,感谢您和舅舅之前帮忙。”
舅妈不掩饰地松口气,一连串动作前后看起来像初次走绳艺人终于下场后那种幸运。
小表妹还记得她,亲切地喊“姐姐!”
心愉拿出一个红包,那是她私房钱,她递给表妹。
看到红包,舅妈突然想起什么,开玩笑地说:“高中多容易上,考大学就难得多了,等你上大学,我和你舅舅也包给你一个。”
心愉过半晌才理会她意思,舅妈刚以为自己暗示她给红包。
这样活累不累?别人一点细微动作都要揣摩清楚,就像那种看了妇产科医生,问医生是男是女,人家把喝剩下茶水倒掉,他们都会联想到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是个女婴。
心愉离开之前舅舅还未回家,可见养家糊口辛苦,做点小生意走街串巷,没有周末可言,只得过年休息两天。
她没有向舅妈说自己和汪明娜接下来去向,说了就觉得你们发达,又要拉上舅舅和她们扯上一通人情债。
光岛离这里这里近一千七百公里,若此地回忆不愉快,那么请即刻放下,原事扔到原地就好,赶赴下一个地方务必轻装上阵。
可这里当真没有好人值得自己回忆吗?
不,心愉想到在此地第一次上小学时的陈老师。
她借着记忆找到陈老师住所,贸然上前开门,九年已去,人家不见得还记得她。
开门的是个年轻女孩,看样子比心愉大几岁,却没她高大。
“请问你是?”她问。
“你好,请问这时陈爱霞老师家吗?我是她以前的学生,我叫关心愉。”
“请进,”她朝屋内高声道,“妈妈,你以前的学生来看你。”
里面女声回应,“是谁啊?”
女孩望望心愉说,“妈,她说她叫关心愉。”
心愉以为陈老师或许已忘记她,就算还记得也需要过一会儿,意外地应声道:“是她呀。”
她记得的人没有忘记她,心愉眼眶里有泪意涌动。
在舅舅家寄人篱下的日子让她不愿想起,连带这段回忆里的好人也被她牵连不愿记起,不该这样,曾经对自己的好过的人不应该忘记。
女孩把心愉带进去,她说:“妈妈前两天感冒了,我给你找个口罩。”
她很好地遗传了她母亲的涵养,心愉笑着说:“我身体很好,从未生过病。”
学校每次秋冬换季,总会有流行性感冒,最厉害时,班里三分之一同学请假,但心愉从未中招过,有次小玉感冒请假在家,心愉上门探望。
小玉那鬼马精灵说:“一病不起就好,在学校,”她指指自己心脏,“病的就是这里。”
心愉被她夸张动作逗笑,小玉嗔怪她,“你就是太贱,人家做梦都想病一场不去做牢子,偏你一点伤风病痛没有,连喷嚏都没个响的。”
“我生病在家谁来照顾我?你哪次去我家我妈在家?”
事实是,她狡猾,专挑汪明娜不在家领小玉入室。
“那么来我家,”小玉拍拍胸口,“我妈那么喜欢你,正好我有借口请假说照顾病人。”
临到要走,才发觉在这座养育她长大的母亲城市,也不是全都不快乐,为何要到要走时才记起?
像是受够多灾多难的情侣,下定决心说分手时,对方往昔的好又全复活过来,拖拖拉拉,黏黏腻腻的说不出“分手”二字。
陈老师坐在床上,手边放着一本倒扣的书,教书生涯贯穿她大半人生,彻底地将她塑造成让旁人一看就知是受教育行业浸润的。
“老师,你还记得我。”心愉轻轻说。
她也用温柔语气说:“暑假过了,你没来报名我还到你舅妈家去找你,怕是他们粗心忘记了,结果她和我说你回到父母身边去了,那时候遗憾失去像你这样一个好学生,但有替你高兴,孩子待父母身边比待别人身边好。”
老师默认了她这些年是快乐的,心愉不戳穿,就让老师记忆里的关心愉是个受父母疼爱的,幸福的关心愉吧。
“是,过得很好都忘记来看望你。”心愉自嘲。
这时,陈老师的女儿端着水果和果汁进来,放房间里的小桌椅上。
她离开后轻声把门带上不打扰她们师徒。
“老师,我都不知你有女儿。”心愉绕开话题。
“没让她在我们学校,你们还算校友,”她笑笑,“不过没机会告诉你。”
啊,心愉惊讶,竟然还有这样奇缘。
陈老师又说:“你还有一张奖状,我一直放在办公室抽屉里,三好学生,该新学期第一堂课时当着全班发给你,结果你离开了。”
真遗憾,人生第一张奖状她连面都没见过。
心愉这次来弥补九年前遗憾,她像告诉她,自己这次是来道别,但小表妹仍在她教课的小学念书,离开一个地方不应声张。
大肆参加践行宴,若是离乡别井并未换得出息,届时回来如何应对他人询问眼神?
还是悄无声息好,没有人记得你离开过,若幸运获得成就归来,人家会在心里将此刻衣锦还乡的你和过去默默无闻的你相比较,然后感叹,“哟,一鸣惊人!”
“老师,那这张奖状您先替我保管,等我获得人生最好成就时再来向您讨要。”
陈老师笑问:“心愉,对你而言,怎样才算得上人生最好成就?”
心愉说:“拥有很多很多钱。”
“拿来做什么?”她像在看一个幼稚的孩子,“这么小女孩拿这么多钱做什么?蛋糕、芭比玩偶、漂亮裙子?”
她把心愉当成了同龄的大多数女孩那样看待。
电光火石间,心愉忽然想到,多年前做过的一场梦,梦境里和自己相似声音的女孩许下了今天她吐口而出的愿望。
那时她还肯定这世俗的女孩肯定不是自己,唉,事随境迁。
“心愉,”陈老师又问,“还记得多少过去同学。”
心愉斩钉截铁说:“只有那根讨人厌的尾巴。”
“你这孩子,”她刮心愉鼻梁,“记仇!怎么不记得那个为了帮你,来我办公室找我的男孩?”
“他姓张。”心愉模糊记得。
“他叫张亚飞,”陈老师说,“他为了不让尾巴暗地里欺负你,总跟在你周围,像个骑士。”
原来是他,心愉怔怔地半天没有说话,绕来绕去好大一圈,其实最应该和他道别。
“老师,你还有他联系方式吗?”
陈老师摇摇头,“新学期你没来,他父亲生意做大也让他转校,我也没再见过他。”
张亚飞是插班生,三四年级时转来的,心愉早已忘记他全名,但再次见面他仍像过去那样施以援手。
心愉离开陈老师家,只觉气促头昏,靠着墙壁好久才恢复力气朝家走去。
“别难过了,”心悦说,“那时候两口子在假期吵得要翻天,你又要顾着学习,哪有时间去记得他?”
“我忘恩负义。”
“也不算,你不是也把作业给他抄吗?扯平了。”
“心悦,我有遗憾。”
“唉,每个人的都是一辆列车,中途总会有人上又有人下,你不能阻止也阻止不了,但或许他会再次怀念,重新踏上,有很多人不是一次又一次地重登东方快车号吗?”
进学校填志愿时,班主任一再央求她校领导下了死命令,她和其他全市排名进一百的同学们一定要留在本校高中。
心愉欣然点头,继续上母校高中一直在她计划以内。
学校许多老师既教初中部又兼任高中部,熟悉的老师和同学们,她懒得变迁。
填报完志愿回去,遇见小玉和她妈妈。
伯母还记得心愉,热情打招呼,“心愉,动员会时各科老师都爱提到你。”
七月的天,很炎热,心愉邀请她们到附近冰室消暑。
小玉整个初中谈了好几场不了了之的恋爱,耽搁课程,听她说上也大概踩线上,进不了实验班。
“心愉,你们要是还能一个班就好了。”伯母叹口气。
心愉见到她鬓角白了些,这三年为了女儿操碎了心。
“妈,心愉会被分到最好班级里,别想了。”
“怎么会?每次月考后都会按成绩来再次分班,才不是一劳永逸。”心愉说。
“真烦人,”小玉哀叹怨哉,“小小年纪就要学着蝼蚁竞血。”
这是小玉鱼可爱之处,连抱怨都不令人反感,带着少女的娇气。
小玉又问她:“志愿有没有多填几个?”
心愉点头,“班主任看见我后面还有其他学校,脸色都不怎么好。”
她担心滑档事故,她的生活经不起一丝波浪沉浮。
“本来就该这样,”小玉理所当然道,“又不肯多出钱学拍卖竞争。”
心愉和小玉同样是单亲妈妈带着生活,这事小玉和她妈说过。
伯母不由问:“心愉,怎么在学校附近,开家长会这些时候从来没见过你妈妈,”随即她一说,“瞧我,独身女人带个孩子,想要孩子过得好些,可不拼死累活干?”
“妈,”小玉笑,“你是转着弯自夸。”
伯母不客气地说:“所有当妈妈的都值得被夸。”
伯母默认世上所有为人母的都会是她这样,心愉只能附和。
汪明娜这些日子去了光岛,她长日的纠缠起了作用。
情感专家总说,女人对付男人一定不要死缠烂打,不见得正确,或许是没遇上对的,赵叔不就屈服了?
心愉难得自由,整天吃垃圾食品,看没有营养的肥皂剧和烂俗小说,半夜不睡和心悦彻聊,像是要将过去一年多逝去的时光补回。
有一天她心血来潮照镜子,脸上起了好几个痤疮,肚子上已有一层泳圈,人就是在贪图享受中堕落的。
即刻将家中所有零食送给邻居小朋友,清晨起床到楼下跑步,晚上戒掉晚饭就绕小区走几圈。
过两周再上秤,终究年轻很快恢复原状,她松口气。
趁现在身体还受主人掌控,要好好管住,否则年纪上去了就不能这样收放自如了。
她见过不少老师刚进入学校教书时稚气未脱,只消一年,过去身上那种大学生般灵气再也寻不到分毫。
他们都说吃得没做学生时多,辛苦却多百倍,没想到体重倒增长,人越捱苦越肥。
心愉感叹人人都想留住青春不是没有道理,她应当更加珍惜。
假期过去一半,关家没一个打电话来问候她,心愉对爷爷有好印象,她主动打过去,对面没人接听,只能作罢。
汪明娜回来,黑了胖了,心愉没去过光岛,只听说那边一年四季十二个月只有两个月需穿外套,且移民多,汇聚全国各地美食,看来并非夸大。
“收拾东西。”汪明娜修整几日后和她说。
“什么?”心愉以为她要带自己出门旅游,差点吓一跳。
“老赵带我们过去生活,你以为我这几天只顾着玩?房子已经看好了。”
心愉摸不着头脑,要离开这里了?事前没怎么一点通知?什么时候汪明娜已经蜕变成今日风风火火模样?
“多久走?”
“下个星期一,机票已经买好了,该扔的扔,该送的送,到那边再买。”
心愉僵在原地,措手不及,第一次在汪明娜手里乱了阵脚。
舍不得离开吗?并不,过去回忆让这座城成了她的伤城,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埋在枕头里哭泣,暗暗发誓成年就要远走高飞,绝不回头。
上天如她所愿,甚至未到她发誓年纪,可为何心中像缺失掉一块,离开这里让她觉得像抛下生命一部分,出生至今十五年,她从未离开过半步。
汪明娜见她失神模样,一时搞不懂女儿慌神是因和自己一样太兴奋还是恋恋不舍。
“怎么了?舍不得关文康。”没有嘲讽,单纯的询问。
心愉摇摇头说:“我收拾东西吧。”
还剩五天时间,她想要和这里的人一一告别,挖空心思找出来的人也凑不足五根指头。
也好,她本来就不善言辞。
小玉家最近,告知了情况后,小玉握住她手说:“悄悄走,千万不要让班主任知道,不然小心你狗命。”
伯母则赞叹道:“看你妈妈多有本事,我有同事去旅游一周都花了两三万。”
一个人若能傍牢另一个人,让他对自己甘愿付出,这也算一种本事吧?
心愉答应小玉以后她来光岛旅行一定做东道主欢迎,连自己都觉得好笑,从未去过光岛,豪气得却像是说自己地盘。
到爷爷奶奶家附近,那几家口味不佳面馆还开着,附近的住户仍旧慵懒,非得拆掉重新开发出来不可,不然怎跟得上城市发展脚步?
心愉屏声息气良久给自己打气,她没提前通知,提上礼物到老两口家,礼物是补品,用不用得上看他们,转头又送给别人也说不定。
奶奶再三确定好,心愉此次不请自来目的不是为了那笔拆迁款,才让她坐下。
不到一年,她老得迅速,还没落到实处的钱已经给到了她落到实处的压力。
“广岛?”奶奶常年不过问世事,她问,“要去日本?”
心愉还没来得及吞下的水,差点笑喷出来。
“光岛,”爷爷天天看早午晚间新闻,他听过,“阳光的光。”
爷爷又问:“怎么去哪里远?”
心愉才不会暴露母亲隐私,也不能说全靠母亲争气,不然依老太太劣性,又要让心愉劝着汪明娜和关文康重修旧好。
她来时已想好对策,轻轻说:“这次成绩不错,有那边学校联系我,妈妈觉得大城市更有发展,所以决定前去。”
心愉的谎言把老太太唬住,老太太觉得孙女争气,她趁水和泥地接道:“别忘记你爸爸,他这几年没断过你们生活费,你有今天不能忘本。”
心愉要强忍住才不能把刻薄表露出来。
爷爷却没有反应,儿子尤其是两个小儿子对他来说都是不孝子。
奶奶看心愉不答应她,紧逼着捏住她手,“你说话呀!难道要做白眼狼?!”
爷爷发牢骚说:“你那两个好儿子哪个不是白眼狼?”
奶奶气得破口大骂,用词脏得像市井泼妇,心愉不知爷爷这些年如何熬过来的。
等老太太发泄完,心愉问她,“你怎么不叫出息了别忘记你们?”
奶奶说:“我还有几年,”她上手取出假牙给心愉看,“老得不行咯。”
心愉顿感心酸,她只觉老太太十分可怜,反正没有白纸黑字立凭据,她含糊应承答应了。
没想到老太太还真记住了,好多年后心愉这句不走心的承诺,给她带来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麻烦。
晚上回到家,累得瘫下,心愉想大学填报专业要填和实验室相关的,和熟识人打交道都累成这样,换成和陌生人打交道不得抽干阳气?
她理解过去汪明娜销售工作难干原因了。
汪明娜问她:“去哪儿了?东跑西跑的,以前怎么没见你那么爱往外面跑?”
“和同学道别。”心愉说。
汪明娜皱眉思索半天说:“其实也没必要,多几天不出现在他们面前就把你忘了,这世界上多得是人,这个走了,那个来,喜欢热闹的人永不愁寂寞。”
心愉觉得她说得很有道理。
但第二天,心愉手提肩扛一堆礼物上舅舅家去。
舅妈看她像看见瘟神,大声问:“又有什么事?!”
上次见面给予她的阴影,几年过去还让人家应激,是她们母女不对。
心愉赔笑道:“这次考得不错,感谢您和舅舅之前帮忙。”
舅妈不掩饰地松口气,一连串动作前后看起来像初次走绳艺人终于下场后那种幸运。
小表妹还记得她,亲切地喊“姐姐!”
心愉拿出一个红包,那是她私房钱,她递给表妹。
看到红包,舅妈突然想起什么,开玩笑地说:“高中多容易上,考大学就难得多了,等你上大学,我和你舅舅也包给你一个。”
心愉过半晌才理会她意思,舅妈刚以为自己暗示她给红包。
这样活累不累?别人一点细微动作都要揣摩清楚,就像那种看了妇产科医生,问医生是男是女,人家把喝剩下茶水倒掉,他们都会联想到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是个女婴。
心愉离开之前舅舅还未回家,可见养家糊口辛苦,做点小生意走街串巷,没有周末可言,只得过年休息两天。
她没有向舅妈说自己和汪明娜接下来去向,说了就觉得你们发达,又要拉上舅舅和她们扯上一通人情债。
光岛离这里这里近一千七百公里,若此地回忆不愉快,那么请即刻放下,原事扔到原地就好,赶赴下一个地方务必轻装上阵。
可这里当真没有好人值得自己回忆吗?
不,心愉想到在此地第一次上小学时的陈老师。
她借着记忆找到陈老师住所,贸然上前开门,九年已去,人家不见得还记得她。
开门的是个年轻女孩,看样子比心愉大几岁,却没她高大。
“请问你是?”她问。
“你好,请问这时陈爱霞老师家吗?我是她以前的学生,我叫关心愉。”
“请进,”她朝屋内高声道,“妈妈,你以前的学生来看你。”
里面女声回应,“是谁啊?”
女孩望望心愉说,“妈,她说她叫关心愉。”
心愉以为陈老师或许已忘记她,就算还记得也需要过一会儿,意外地应声道:“是她呀。”
她记得的人没有忘记她,心愉眼眶里有泪意涌动。
在舅舅家寄人篱下的日子让她不愿想起,连带这段回忆里的好人也被她牵连不愿记起,不该这样,曾经对自己的好过的人不应该忘记。
女孩把心愉带进去,她说:“妈妈前两天感冒了,我给你找个口罩。”
她很好地遗传了她母亲的涵养,心愉笑着说:“我身体很好,从未生过病。”
学校每次秋冬换季,总会有流行性感冒,最厉害时,班里三分之一同学请假,但心愉从未中招过,有次小玉感冒请假在家,心愉上门探望。
小玉那鬼马精灵说:“一病不起就好,在学校,”她指指自己心脏,“病的就是这里。”
心愉被她夸张动作逗笑,小玉嗔怪她,“你就是太贱,人家做梦都想病一场不去做牢子,偏你一点伤风病痛没有,连喷嚏都没个响的。”
“我生病在家谁来照顾我?你哪次去我家我妈在家?”
事实是,她狡猾,专挑汪明娜不在家领小玉入室。
“那么来我家,”小玉拍拍胸口,“我妈那么喜欢你,正好我有借口请假说照顾病人。”
临到要走,才发觉在这座养育她长大的母亲城市,也不是全都不快乐,为何要到要走时才记起?
像是受够多灾多难的情侣,下定决心说分手时,对方往昔的好又全复活过来,拖拖拉拉,黏黏腻腻的说不出“分手”二字。
陈老师坐在床上,手边放着一本倒扣的书,教书生涯贯穿她大半人生,彻底地将她塑造成让旁人一看就知是受教育行业浸润的。
“老师,你还记得我。”心愉轻轻说。
她也用温柔语气说:“暑假过了,你没来报名我还到你舅妈家去找你,怕是他们粗心忘记了,结果她和我说你回到父母身边去了,那时候遗憾失去像你这样一个好学生,但有替你高兴,孩子待父母身边比待别人身边好。”
老师默认了她这些年是快乐的,心愉不戳穿,就让老师记忆里的关心愉是个受父母疼爱的,幸福的关心愉吧。
“是,过得很好都忘记来看望你。”心愉自嘲。
这时,陈老师的女儿端着水果和果汁进来,放房间里的小桌椅上。
她离开后轻声把门带上不打扰她们师徒。
“老师,我都不知你有女儿。”心愉绕开话题。
“没让她在我们学校,你们还算校友,”她笑笑,“不过没机会告诉你。”
啊,心愉惊讶,竟然还有这样奇缘。
陈老师又说:“你还有一张奖状,我一直放在办公室抽屉里,三好学生,该新学期第一堂课时当着全班发给你,结果你离开了。”
真遗憾,人生第一张奖状她连面都没见过。
心愉这次来弥补九年前遗憾,她像告诉她,自己这次是来道别,但小表妹仍在她教课的小学念书,离开一个地方不应声张。
大肆参加践行宴,若是离乡别井并未换得出息,届时回来如何应对他人询问眼神?
还是悄无声息好,没有人记得你离开过,若幸运获得成就归来,人家会在心里将此刻衣锦还乡的你和过去默默无闻的你相比较,然后感叹,“哟,一鸣惊人!”
“老师,那这张奖状您先替我保管,等我获得人生最好成就时再来向您讨要。”
陈老师笑问:“心愉,对你而言,怎样才算得上人生最好成就?”
心愉说:“拥有很多很多钱。”
“拿来做什么?”她像在看一个幼稚的孩子,“这么小女孩拿这么多钱做什么?蛋糕、芭比玩偶、漂亮裙子?”
她把心愉当成了同龄的大多数女孩那样看待。
电光火石间,心愉忽然想到,多年前做过的一场梦,梦境里和自己相似声音的女孩许下了今天她吐口而出的愿望。
那时她还肯定这世俗的女孩肯定不是自己,唉,事随境迁。
“心愉,”陈老师又问,“还记得多少过去同学。”
心愉斩钉截铁说:“只有那根讨人厌的尾巴。”
“你这孩子,”她刮心愉鼻梁,“记仇!怎么不记得那个为了帮你,来我办公室找我的男孩?”
“他姓张。”心愉模糊记得。
“他叫张亚飞,”陈老师说,“他为了不让尾巴暗地里欺负你,总跟在你周围,像个骑士。”
原来是他,心愉怔怔地半天没有说话,绕来绕去好大一圈,其实最应该和他道别。
“老师,你还有他联系方式吗?”
陈老师摇摇头,“新学期你没来,他父亲生意做大也让他转校,我也没再见过他。”
张亚飞是插班生,三四年级时转来的,心愉早已忘记他全名,但再次见面他仍像过去那样施以援手。
心愉离开陈老师家,只觉气促头昏,靠着墙壁好久才恢复力气朝家走去。
“别难过了,”心悦说,“那时候两口子在假期吵得要翻天,你又要顾着学习,哪有时间去记得他?”
“我忘恩负义。”
“也不算,你不是也把作业给他抄吗?扯平了。”
“心悦,我有遗憾。”
“唉,每个人的都是一辆列车,中途总会有人上又有人下,你不能阻止也阻止不了,但或许他会再次怀念,重新踏上,有很多人不是一次又一次地重登东方快车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