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酱香味飘远,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清甜又浓稠的米香。

    “好浓的粥香。”程希珏没忍住又多闻了两鼻子。

    “在那儿。”宋聿指了指沿巷拐门的一家铺子。

    这是家转角铺子,沿街的这头卖酱菜,里邻巷子的窗口售包子和粥。

    从外头望,两个窗口看着都不大,可其间层层叠叠、井然有序地摆放着各种酱菜酱料和蒸笼粥锅。

    相比黄色萝卜干、黑色大头菜、青黄色酱瓜、红白腐乳、八宝什锦菜等十几种酱菜的酱菜窗口,包粥口就仅有肉包、油包和酥藕糖粥、酥豌豆儿粥。

    虽是落市时间,仍有仨俩顾客在窗口买食,观察几下老食客的常规操作发现,他们大多现在包粥窗口来上买上一个包子和一碗粥,再来到酱菜窗口,打几两小菜,老板还会问询顾客需不需要再粥上铺上一勺。

    有人爱混杂口味,也有人忠于纯口。

    几人走到窗口时,后头已没人。

    运气不错,包粥窗口还剩下一个肉包和一个油包,边角刮出了两碗酥藕糖粥和一碗酥豌豆儿粥。

    Delay让程希珏先挑,程希珏又问窗口要了一只塑料碗,从宋聿手里倒了小半碗酥藕糖粥,没要包子。

    宋聿拿着剩下的粥食去酱菜窗口打了口萝卜干和八宝什锦菜。

    男生的分食没太多讲究,你一口我一口,没几下就扫荡干净了。

    夏日来碗酥藕糖粥是他们关于童年的共同记忆。

    所谓糖酥藕粥,就是莲藕和糯米下锅,顶上覆盖新鲜荷叶炖煮的粥,待藕粥焐到浓稠,藕色呈赭红而软时,加蜜糖调味而成。

    手里的这口糖酥藕粥,和程希珏记忆中,存在些许出入。

    它比记忆中的味道,更粘糯几分,这种粘糯并非因为煮粥时水加少了,而是源于糯米分子粘性的弥散。

    “叔叔,”程希珏朝窗口张望,问老板,“您这粥里加了什么秘密调料呀?黏糊又顺滑的。”

    老板是个圆润的中年人,他摸了两圈自己的圆肚,笑答:“小姑娘,这可不是因为加了什么其他人工调料。我这粥啊,可不是煮出来的,是焐出来的。”

    “焐出来的?”几人齐齐看向窗口。

    “是的。”老板指了指空了的几口大锅,“我们大锅粥和家里煲粥不太一样,一不注意就容易粘底,粘底的粥那就是煮都不吃。所以啊,这些大锅粥都是用煤气炉煮的,等头一回米水沸腾后,改微火焐过夜,这样焐出来的粥味,又糯又稠。”

    “咱们H市啊,一到夏天,得下去一碗酥藕粥和豌豆儿粥,这肠胃才能舒服。”

    饶是胡宇,也听得一愣。

    “我说这豌豆粥怎么甜稠而不粘嘴,原来是高手在民间!”

    老板被胡宇这么直白的一夸,又摸了一圈肚腩,更添一份温厚的开心。

    “哪是什么高手,不过是煮了几十年,摸索出来的。你们爱吃,我就高兴!”

    “好吃,爱吃!”胡宇举着手里剩下的半个包子,指了指段潇,“他不爱吃甜的,都吃了半个油包呢!”

    “确实好吃。”段潇真诚地说出自己的感受,“甜度恰好,也不油腻,一口包子配一口酱菜,很好吃。”

    按字数算,这能算是段潇的长句,程希珏不由上了玩心,揶揄道:“那是酱菜好吃,还是包子更好吃呢?”

    段潇没落套,“咸甜最配。”

    程希珏眉眼间皆是酥糖笑意,宋聿的视线似是不经意地落在她的一举一动上。

    少年弯起的眉梢泄露了所有心思,纵容自己亲昵地望着与他人笑谈的女孩,而女孩并未察觉。

    这一幕,被胡宇记下,准备作为日后揶揄主唱的素材。

    去过程希珏手上空了的塑料碗,扔进店铺门口的垃圾桶,宋聿顺口回了胡宇起哄的即兴创作。

    “酱菜过甜粥,不值一提的平凡,最幸福的日常。”

    Delay其他三位成员以一种“看破不说破”的眼神调侃宋聿一眼。

    酱菜铺后没走多少路,整条巷子就到了底。

    在巷尾,程希珏问出先前遗漏的问题,“Delay先前来过马农巷吗?”

    全员摇头。

    宋聿顺着反问,“小九呢?”

    得到了相似的答案。

    程希珏也是第一次来马农巷。

    “感觉怎么样?”宋聿自主拿过记者身份。

    “喜欢。”程希珏用宋聿才说过的话回答,“不值一提的平凡,最幸福的日常。我很喜欢。”

    “好巧,我也是。”

    其余三人:“......”

    出了马农巷,几人打车到花港观鱼码头。

    登小瀛洲,前往前几日遗留下的三潭印月。

    湖面荷叶如碧,荷花点点,波光粼粼,三塔映影,夏风徐来,荷香扑鼻。

    入九曲平桥,迎开网亭、迎翠亭、花架亭,在御碑亭照例“到此一游”后,最后来到“我心相印亭”。

    几人默契十足地各自拿出特地准备的一元纸钞,寻好角度,让两位摄影师进行“专业”拍摄。

    “给,你去拍。”宋聿将手里的一元纸币递给程希珏。

    在H市,一元及以下的币种,人们往往习惯使用硬币,而非纸币。

    因此,若要打卡,还得提前准备一番。

    程希珏接过纸币,脸上挂着笑,“谢谢主唱。”

    又问:“你不拍吗?”

    闻言,宋聿顺势发出邀请,“一起拍?”

    “好呀!”

    于是,程希珏和宋聿,一人捏着纸币一角,将纸币上的风景与眼前相重合。

    胡宇的镜头里,正式留下了他们的第一张合影。

    程希珏借此请胡宇在给她同雷峰塔合影了几张。

    胡宇非常机灵地把相机塞到宋聿手里,美名曰:主唱今天还没干活。

    盛夏的日头极容易曝光,宋聿抿嘴研究了好一会儿,才确定了最佳位置。

    “主唱拍得真棒!”程希珏拿着宋聿递过的DV,查看宋聿完成的作品。

    俩人之间隔一臂之距,白T牛仔裤的少年,微微敛眸,回答:“人和景一样美,所以拍得好。”

    “嗯,接受你的赞美。”

    程希珏笑意未歇,逆光抬眸,手挡着额,“礼尚往来,我也给你拍两张。”

    宋聿笑着应下。

    看着宋聿走到几步之外,她方才站过的位置,程希珏背过手擦了擦掌心的汗。

    回到岸上,慢悠悠地吃了顿麦当劳,日头已开始偏斜,沿西子湖的最外层漫无目的地游荡消食。

    几人在西子湖边的香樟树下停下,仰头望着在顶上蹦来跳去的小松鼠。

    这些体型小巧,身形灵活,尾巴长且蓬松,肚囊鼓鼓长时间生活在人流密集的地方,对人并不畏惧,甚至和他们这些游客形成了“默契互动”。

    拿出从喂养人那儿讨来的坚果诱之,几次之后,小松鼠就从树顶滑落而下,胡宇还没反应过来,小松鼠们就撷取来手里的坚果,瞬息之间返回树梢。

    “嘿,这反应也太快点了吧!”胡宇看着空空如也的手,跟陈燮林惊叹。

    “宋聿,Delay更喜欢录音,还是现场演出?”

    程希珏视线没有偏斜,突然开口问。

    “没有哪一种更喜欢。”从麦当劳出来这一路,谁都没有打开DV,宋聿弯向程希珏的眸光也更直白几分。

    “录音是为了创作,创作是摇滚乐队的宿命,而现场演出是乐队的表达。不管哪一种,我们都很热爱。”

    程希珏的视线从啃坚果的松鼠上收回,侧头对上宋聿的眼底。

    少年澄澈,热爱毫不掩藏。

    “怎么问这个?”

    程希珏回答:“突然在想,以后还能看到Delay的live吗?”

    “宋聿,其实,你们也不确定,Delay以后还会不会继续组在一起,对不对?”

    “是。”

    “但你们仍朝着你们的Delay主义努力着。”

    程希珏没加“对不对”,这几次录制的随访中,她已有了答案。

    说着,她将目光重新投给香樟树上啃食的松鼠群。

    宋聿垂在两侧的手掌,悬空一抓,收紧,目光落在程希珏的碎发上。

章节目录

今天开始营业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Agathaaa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Agathaaa并收藏今天开始营业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