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西胡人的强势介入,雍凉的危机得以解除,这大大出乎了庞翼的预料,速战速决消灭雍凉势力的计划得以落空,于是庞翼不得不收缩兵力回防,否则北境的雍凉军反应过来将会断其后路。
当燕宁得知二皇子和庞翼的这步大棋时,整个人像失了魂一样,对伯父的死暗自痛哭流涕,可李家人还在京城的这座牢笼里,为今之计他只能忍受接下来的骂名,委曲求全,他知道越是这个时候,二皇子就越是会派人暗中考察自己的心态。
可奸诈的二皇子哪有耐心慢慢考察他的心态,很快就埋设刀斧手,派人召见了燕宁,这让燕宁内心感到诚惶诚恐,但不得不强压内心恐惧觐见二皇子。
然而让燕宁倍感意外的是,二皇子见到自己后,顿时大发脾气怒斥领兵在外的庞翼:“我这舅舅是疯了,他竟然杀了李侯爷,李侯爷乃是大功之臣,这是要陷本王于不义!他答应过本王要将李侯爷请来京城,卸了兵权即可的!为什么非要这么做?”
二皇子这般推卸责任,让燕宁一脸惊疑,将信将疑,不信也得信,很快燕宁转而一脸悲伤道:“殿下曾答应过我,说会宽宥我们李家的。”
“本王的话一直算数,”二皇子故作恍然大悟道,“我知道了,我那舅舅与李侯爷有私仇,他为私仇罔顾本王的一片苦心!莫说你伯父声名在外,就算看在你李燕宁的情面上,本王也绝不会动他。”
燕宁闻言伤心不语,只见二皇子又一脸煞有介事的说道:“既然庞大将军自作主张,滥用职权,本王又怎敢让这个舅舅独揽大权!本王还指望你对他有所制约,所以本王一开始就对你寄予了厚望,又怎会失信于你?不久的将来你李燕宁封侯拜将不在话下!当下还须顾全大局,忍一时之愤慨!明白吗?”
燕宁闻言,连忙感恩戴德的跪拜道:“末将愿为殿下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二皇子为了安抚和进一步笼络燕宁,竟以权力制衡的说辞对燕宁施以封侯拜将的承诺,显然二皇子深知得到认可和重用是燕宁内心挥之不去的渴望,封侯拜将是他梦寐以求的志向。
当燕宁从二皇子处离开时,他对二皇子暗藏的不满情绪已然挥之大半,在身不由己的当下,他也不得不做出最有利于自身的选择,可他离开时看不到身后的二皇子露出了奸诈的笑容。
此刻燕宁被二皇子玩弄于股掌之中,因为他内心有封候拜将的欲望,以及家族覆灭的恐惧!
回到李府之后,燕宁坐立难安,他担心李侯爷被害的消息传进李家来,因为李家老太太自宁父这个小儿子被害之后,由于年迈且伤心过度,一直卧病在床,身体状况很是不好,还时刻惦记着大房一脉的处境,燕宁担心老太太承受不了李侯被害的打击,而自己作为李家的晚辈也无法作出交代。
对于这一事件,燕宁不仅无法对李家祖宗作出交代,也无法坦然面对燕芸这个堂妹,此时燕芸只知道父亲力挽逛澜,救国家于危难,她为此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喜悦,无时无刻都在期盼着一家人的团聚,并畅想着美好的未来,可她畅想的未来已然是无法触及的海市蜃楼,她还不知道自己敬爱的父亲死的尸骨不全,也不知道心爱的丈夫身受致命重伤经历着怎样的危机。
毋庸置疑,燕宁是在乎老太太和燕芸感受的,也在乎着她们对自己的看法,所以燕宁在这样的顾虑之下选择了隐瞒实情,他以担心李家人有被挟持的风险为理由,派人封闭式的保护着李府,实则是为了封锁消息,不知情的燕芸还对此表示了理解。
既然选择了隐瞒实情,接下来的日子里,燕宁编织了谎言,谎称李侯爷顾及李家人的安危,不得不率军回了雍凉,鉴于当下的形势,燕芸当然相信了这个谎言,但她失望且期待着一家人的团聚。
……
话说当北境的十万雍凉军得知李侯爷在后方征集粮草时不幸遇害的消息后,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将士们群情激愤,许将军悲怒之下毅然发号施令兴师伐罪,十万雍凉将士携悲痛之情愤然兵戈南转,誓要攘除歼凶,兴复梁照。
然而庞翼也有所准备,早已严阵以待,内战的阴霾一时笼罩着梁照的天空,与此同时许将军派人传信至雍凉,并称北境十万雍凉军今后愿听从大公子号令。
众人得知这一讯息,皆激动不已,扬言要为李侯爷报仇雪恨,言平更是果断请命道:“言平愿领兵一万从西边策应。”
此时辰羽拳头紧握,沉默不允,他当然想要报仇,可写在脸上的顾虑骗不了人,于是林仲礼向众人解释道:“先前庞翼急着拿下平阳城,一败之后就迅速退了兵,就是为了堤防北境雍凉军南下,既然敌人预判了北境雍凉军会南下,就一定会有所准备,敌人有所准备,我们就不占优势,甚至会陷入被动。”
“难道侯爷的仇就不报了吗?”有将官愤愤不平道。
“不是不报,是时机未到,”林仲礼叹息道,“我与大公子就此事交换过意见,内战又起,赤戎再次趁机南下祸乱中原怎么办?这不是老侯爷想看到的结果!那时南下的十万雍凉军又将在南北方向腹背受敌,遭遇夹击,这也不是大公子想看到的!”
诸将闻言无法应答,但依旧心有不甘,于是林仲礼又说道:“这都在大公子预料之中,北境十万雍凉军振臂一呼,虎狼之威,朝廷又怎能不害怕,既然朝廷害怕,就要跟朝廷谈谈北境十万将士的粮草供给问题。”
“这事就有劳林伯了”辰羽拱手托付道,“让晓晨护送你去。”
“大公子放心,我稍后便出发,先去北境稳住老许,再去谈判,”林仲礼拱手推辞道,“就不用晓晨跟我去了,你都说了二皇子想保存实力对付三皇子,那他就不会想跟雍凉军打这一仗,他也怕杨裎禄趁机偷袭,让他腹背受敌嘛,既然他不想打,他就不敢把我怎样!”
辰羽点了点头,表示应允,转而一脸威严的下令道:“通知雍凉各郡县级以上行政官,下月初于平阳城议事,如有不到,我会派人去问罪,绝不轻饶!”
要知辰羽这时候意欲何为,且听后文分解。
……
当日燕仪跟着李夫人去了李侯的卧室,才知堂堂一位镇西将军,卧室竟然如此寒酸,当李夫人打开李侯床头的木匣时,只见是厚厚的两沓书信,尽是家书,李夫人见之顿时泪崩,一时难以自抑情绪,扑在丈夫睡枕上声泪俱下。
燕仪清楚的见到其中一沓书信乃是卢老先生写给父亲的,正是关于自己的评语信,他曾害怕着这信中的内容,如今见之不禁泪洒两行,才深切的知道父亲一直是重视自己的,于是怪自己不懂事!
燕仪以前总是嘴上抱怨父亲不好,如今满心尽是父亲的好,泪眼朦胧中想起了去年父亲手把手教自己练武的执着劲,才明白一直以来父亲只是想亲自教教自己。
李侯与李夫人一向聚少离多,却彼此深爱着,此时李夫人手中紧紧握着这沓家书,她深切感受到自己丈夫是多么的顾念家庭,他顾这个小家,又要为国家不计生死!
……
不久之后,林仲礼顺利完成了媾和的任务,十万雍凉将士甘愿为梁照戌守北境,抵御外敌,只是他们不听调,也不听宣,朝廷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并按时提供粮饷,想着缓而图之。
雍凉十万主力军被限制在了北境,导致整个雍凉之地军力捉襟见肘,这让辰羽一时难以施展抱负,也对二皇子和庞翼失去了有效的制约。
而当下对于二皇子和庞翼而言,他们算是暂时消除了来自西边和北边的威胁,虽然不是彻底铲除了雍凉势力,但他们成功杀了西陲之虎,重伤了雍凉幼虎,这怎能不让他们为之扬扬得意。
在林仲礼回到雍凉时,庞翼也班师回了朝,并向二皇子呈上了一份大礼,正是皇帝留下的遗召,李侯爷不幸遇难,导致圣旨被庞翼缴获。
得到遗召的二皇子,得意的不禁一时失笑道:“父皇和姑母千算万算,也算不到李赫明赔了性命也保不住这道圣旨!若非天命在我,这道圣旨又怎会落到我手里?”
说罢二皇子便迅速打开圣旨看阅内容,虽然他清楚的知道父皇不会传位给自己,但他依旧想要知道遗召的内容,直到看到内容后,二皇子顿时气的目眦尽裂,怒摔遗召道:“本王哪里不如他!父皇竟如此偏心!”
“烧了它,就不会再有人拿它来非议你了,”庞翼建议道,“我看不如将四殿下请到京城来,将他软禁起来。”
“软禁?哼!”二皇子哼的一声邪笑道,“既然父皇那么喜欢四皇弟,不如就让他随太子一起去服侍父皇。”
原来皇帝的这封遗召是传位给四皇子定阳王的,但二皇子和庞翼不知道的是,皇帝临终前留有两道遗召,另一道遗召此刻就在辰羽身上,至于另一道遗召的内容是什么,且听后文分解。
总之,无论是国恨,还是家仇,辰羽绝不会就此罢休,危机过后,只要火种尚存,势必会兴起燎原之势的绝地反击!
当燕宁得知二皇子和庞翼的这步大棋时,整个人像失了魂一样,对伯父的死暗自痛哭流涕,可李家人还在京城的这座牢笼里,为今之计他只能忍受接下来的骂名,委曲求全,他知道越是这个时候,二皇子就越是会派人暗中考察自己的心态。
可奸诈的二皇子哪有耐心慢慢考察他的心态,很快就埋设刀斧手,派人召见了燕宁,这让燕宁内心感到诚惶诚恐,但不得不强压内心恐惧觐见二皇子。
然而让燕宁倍感意外的是,二皇子见到自己后,顿时大发脾气怒斥领兵在外的庞翼:“我这舅舅是疯了,他竟然杀了李侯爷,李侯爷乃是大功之臣,这是要陷本王于不义!他答应过本王要将李侯爷请来京城,卸了兵权即可的!为什么非要这么做?”
二皇子这般推卸责任,让燕宁一脸惊疑,将信将疑,不信也得信,很快燕宁转而一脸悲伤道:“殿下曾答应过我,说会宽宥我们李家的。”
“本王的话一直算数,”二皇子故作恍然大悟道,“我知道了,我那舅舅与李侯爷有私仇,他为私仇罔顾本王的一片苦心!莫说你伯父声名在外,就算看在你李燕宁的情面上,本王也绝不会动他。”
燕宁闻言伤心不语,只见二皇子又一脸煞有介事的说道:“既然庞大将军自作主张,滥用职权,本王又怎敢让这个舅舅独揽大权!本王还指望你对他有所制约,所以本王一开始就对你寄予了厚望,又怎会失信于你?不久的将来你李燕宁封侯拜将不在话下!当下还须顾全大局,忍一时之愤慨!明白吗?”
燕宁闻言,连忙感恩戴德的跪拜道:“末将愿为殿下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二皇子为了安抚和进一步笼络燕宁,竟以权力制衡的说辞对燕宁施以封侯拜将的承诺,显然二皇子深知得到认可和重用是燕宁内心挥之不去的渴望,封侯拜将是他梦寐以求的志向。
当燕宁从二皇子处离开时,他对二皇子暗藏的不满情绪已然挥之大半,在身不由己的当下,他也不得不做出最有利于自身的选择,可他离开时看不到身后的二皇子露出了奸诈的笑容。
此刻燕宁被二皇子玩弄于股掌之中,因为他内心有封候拜将的欲望,以及家族覆灭的恐惧!
回到李府之后,燕宁坐立难安,他担心李侯爷被害的消息传进李家来,因为李家老太太自宁父这个小儿子被害之后,由于年迈且伤心过度,一直卧病在床,身体状况很是不好,还时刻惦记着大房一脉的处境,燕宁担心老太太承受不了李侯被害的打击,而自己作为李家的晚辈也无法作出交代。
对于这一事件,燕宁不仅无法对李家祖宗作出交代,也无法坦然面对燕芸这个堂妹,此时燕芸只知道父亲力挽逛澜,救国家于危难,她为此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喜悦,无时无刻都在期盼着一家人的团聚,并畅想着美好的未来,可她畅想的未来已然是无法触及的海市蜃楼,她还不知道自己敬爱的父亲死的尸骨不全,也不知道心爱的丈夫身受致命重伤经历着怎样的危机。
毋庸置疑,燕宁是在乎老太太和燕芸感受的,也在乎着她们对自己的看法,所以燕宁在这样的顾虑之下选择了隐瞒实情,他以担心李家人有被挟持的风险为理由,派人封闭式的保护着李府,实则是为了封锁消息,不知情的燕芸还对此表示了理解。
既然选择了隐瞒实情,接下来的日子里,燕宁编织了谎言,谎称李侯爷顾及李家人的安危,不得不率军回了雍凉,鉴于当下的形势,燕芸当然相信了这个谎言,但她失望且期待着一家人的团聚。
……
话说当北境的十万雍凉军得知李侯爷在后方征集粮草时不幸遇害的消息后,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将士们群情激愤,许将军悲怒之下毅然发号施令兴师伐罪,十万雍凉将士携悲痛之情愤然兵戈南转,誓要攘除歼凶,兴复梁照。
然而庞翼也有所准备,早已严阵以待,内战的阴霾一时笼罩着梁照的天空,与此同时许将军派人传信至雍凉,并称北境十万雍凉军今后愿听从大公子号令。
众人得知这一讯息,皆激动不已,扬言要为李侯爷报仇雪恨,言平更是果断请命道:“言平愿领兵一万从西边策应。”
此时辰羽拳头紧握,沉默不允,他当然想要报仇,可写在脸上的顾虑骗不了人,于是林仲礼向众人解释道:“先前庞翼急着拿下平阳城,一败之后就迅速退了兵,就是为了堤防北境雍凉军南下,既然敌人预判了北境雍凉军会南下,就一定会有所准备,敌人有所准备,我们就不占优势,甚至会陷入被动。”
“难道侯爷的仇就不报了吗?”有将官愤愤不平道。
“不是不报,是时机未到,”林仲礼叹息道,“我与大公子就此事交换过意见,内战又起,赤戎再次趁机南下祸乱中原怎么办?这不是老侯爷想看到的结果!那时南下的十万雍凉军又将在南北方向腹背受敌,遭遇夹击,这也不是大公子想看到的!”
诸将闻言无法应答,但依旧心有不甘,于是林仲礼又说道:“这都在大公子预料之中,北境十万雍凉军振臂一呼,虎狼之威,朝廷又怎能不害怕,既然朝廷害怕,就要跟朝廷谈谈北境十万将士的粮草供给问题。”
“这事就有劳林伯了”辰羽拱手托付道,“让晓晨护送你去。”
“大公子放心,我稍后便出发,先去北境稳住老许,再去谈判,”林仲礼拱手推辞道,“就不用晓晨跟我去了,你都说了二皇子想保存实力对付三皇子,那他就不会想跟雍凉军打这一仗,他也怕杨裎禄趁机偷袭,让他腹背受敌嘛,既然他不想打,他就不敢把我怎样!”
辰羽点了点头,表示应允,转而一脸威严的下令道:“通知雍凉各郡县级以上行政官,下月初于平阳城议事,如有不到,我会派人去问罪,绝不轻饶!”
要知辰羽这时候意欲何为,且听后文分解。
……
当日燕仪跟着李夫人去了李侯的卧室,才知堂堂一位镇西将军,卧室竟然如此寒酸,当李夫人打开李侯床头的木匣时,只见是厚厚的两沓书信,尽是家书,李夫人见之顿时泪崩,一时难以自抑情绪,扑在丈夫睡枕上声泪俱下。
燕仪清楚的见到其中一沓书信乃是卢老先生写给父亲的,正是关于自己的评语信,他曾害怕着这信中的内容,如今见之不禁泪洒两行,才深切的知道父亲一直是重视自己的,于是怪自己不懂事!
燕仪以前总是嘴上抱怨父亲不好,如今满心尽是父亲的好,泪眼朦胧中想起了去年父亲手把手教自己练武的执着劲,才明白一直以来父亲只是想亲自教教自己。
李侯与李夫人一向聚少离多,却彼此深爱着,此时李夫人手中紧紧握着这沓家书,她深切感受到自己丈夫是多么的顾念家庭,他顾这个小家,又要为国家不计生死!
……
不久之后,林仲礼顺利完成了媾和的任务,十万雍凉将士甘愿为梁照戌守北境,抵御外敌,只是他们不听调,也不听宣,朝廷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并按时提供粮饷,想着缓而图之。
雍凉十万主力军被限制在了北境,导致整个雍凉之地军力捉襟见肘,这让辰羽一时难以施展抱负,也对二皇子和庞翼失去了有效的制约。
而当下对于二皇子和庞翼而言,他们算是暂时消除了来自西边和北边的威胁,虽然不是彻底铲除了雍凉势力,但他们成功杀了西陲之虎,重伤了雍凉幼虎,这怎能不让他们为之扬扬得意。
在林仲礼回到雍凉时,庞翼也班师回了朝,并向二皇子呈上了一份大礼,正是皇帝留下的遗召,李侯爷不幸遇难,导致圣旨被庞翼缴获。
得到遗召的二皇子,得意的不禁一时失笑道:“父皇和姑母千算万算,也算不到李赫明赔了性命也保不住这道圣旨!若非天命在我,这道圣旨又怎会落到我手里?”
说罢二皇子便迅速打开圣旨看阅内容,虽然他清楚的知道父皇不会传位给自己,但他依旧想要知道遗召的内容,直到看到内容后,二皇子顿时气的目眦尽裂,怒摔遗召道:“本王哪里不如他!父皇竟如此偏心!”
“烧了它,就不会再有人拿它来非议你了,”庞翼建议道,“我看不如将四殿下请到京城来,将他软禁起来。”
“软禁?哼!”二皇子哼的一声邪笑道,“既然父皇那么喜欢四皇弟,不如就让他随太子一起去服侍父皇。”
原来皇帝的这封遗召是传位给四皇子定阳王的,但二皇子和庞翼不知道的是,皇帝临终前留有两道遗召,另一道遗召此刻就在辰羽身上,至于另一道遗召的内容是什么,且听后文分解。
总之,无论是国恨,还是家仇,辰羽绝不会就此罢休,危机过后,只要火种尚存,势必会兴起燎原之势的绝地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