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朝廷让雍凉送回太子妃母子,是担心韩辰羽会拥立年幼的皇孙对抗朝廷,所以新帝迫切想除掉流落在外的皇孙,但即便敕封雍王的诱惑也不足以让韩辰羽顺从新帝的意志。
对于新帝而言,这也是对雍凉的服从性测试,然而这个测试始终得不到雍凉的回应,不回应既是无言的拒绝,所以新帝在加紧西部军力的部署,同时暗中派人散布了一个谣言,说太子妃和韩辰羽早已暗结珠胎,生下了所谓的皇孙。
这个谣言旨在弱化小皇孙继承皇位的合法性,同时极大的损害了太子妃的名节,身处京城的杨大人得知自己女儿名节被污时,气的暴跳如雷,却又无可奈何,只能暗中咒骂新帝阴损缺德。
再说雍凉这边,得到朝廷在加强西部军力部署的探报时,燕仪和林仲礼不得不拜辞辰羽赶往平阳城主持防务,以防不测。
然而辰羽自内伤反复之后,天气又渐冷,他感到身子越来越沉重,他自知寿数不长,越是这个时候,他越是思念亲人,不免忧思过重,明知越陷越深会伤神伤身,可他还是不能自拔,终于在半个月后的这天清晨,他没有再醒来。
当李夫人赶来时,只见王医官在替辰羽把脉时不断的摇头叹息,而太子妃丝毫没有放弃的念头,她滑落的泪水滴落在银针上,可任凭她如何施针诊治,也唤不醒这雍凉幼虎。
李家哪有什么二公子,燕仪按理才是李家唯一的嫡长子,只是因为李侯爷和李夫人将辰羽视为长子,所以燕仪才叫二公子,当李夫人见到这个极为当事的养子即将英年早逝时,顿时揪心之痛,痛彻心扉,又见辰羽手中握着一串特别的手链,那是燕芸曾经两番讨要而不得的手链,想到他俩夫妻生死离别,李夫人不禁失声痛哭。
“辰羽啊,你睁开眼睛,跟姨娘说说话……你说过要把担子交给燕仪,好亲自去寻找你娘的,你怎么就食言了……你芸妹还在等你呢……你都没有亲眼见过你闺女……”李夫人抱着辰羽的头痛哭流涕,“她们若是回来见不着你……”
李夫人这恸情一哭,感染的旁人都跟着抹泪而哭,于是王医官连忙劝道:“李夫人节哀,大公子留了字迹在桌上。”
李夫人转头只见桌上一颗红珠压着一封书信,是写给燕仪的,而这颗红珠正是西胡尹吉公主的信物,这是留给燕仪的退路。
而密封的书信旁边则是一纸遗言,当李夫人抹泪取过遗言阅览时,又是忍不住一阵恸哭流涕,只见纸上寥寥数字写着:此夜精神难聚,恐大限已至,故留此书,寄望仪弟寻回母亲代为尽孝,切望勿悲!万望珍重!
“我想带他去蜀中找恩师,或许还有救。”太子妃泪眼请示李夫人道。
“只要能医好他,不管什么法子都要试一试,我都听你和王医官的。”李夫人仿佛抓住了一棵救命稻草。
“大公子脉象极其微弱,忽有忽无,太子妃不愿意放弃,刚刚那几针都是在强行续命,不是长久之计,他撑不了多久的!”王医官叹息之下,显得很是悲观。
“所以今日就出发吧,我有信心将他活着带去蜀中见恩师,请夫人允许。”太子妃恳求道。
“好,好,都依你!”李夫人又怎么会放弃希望,哪怕希望渺茫。
“大公子早已是朝廷的眼中钉肉中刺,这样的身份被带出雍凉是极其不安全的!”王医官提醒道,“要多派一些人手护送才行。”
“蜀地名义上还是朝廷的地界,这事只能秘密而低调的进行,暗中派人保护即可。”太子妃建议道。
“就让他舅舅陪你一同去,再暗中派人保护着,让刘大柱负责联络。”李夫人急忙安排道。
……
于是当日雍都城外,由舅舅驱车,陪同太子妃去往蜀中,李夫人亲自送至城外,此时让李夫人感到不安心的是太子妃带着孩子一同前往蜀中。
“矜言,你是不是不准备回来了?”李夫人用渴望的神情问道,“我本不该私自让你带走孩子的,可我也是乱世遭难的女人,又怎忍心为难于你!”
太子妃闻言连忙下跪致谢道:“多谢夫人厚恩,矜言感激不尽!”
“你不回答我,就是默认了,”李夫人连忙扶起太子妃,摸着小皇孙的额头,叹气道,“你不相信辰羽是真心要扶持他做皇帝的?”
“我相信,可我不想让他做儿皇帝,他皇爷爷何等英明,他父亲也是贤明的,可终究在皇权的漩涡中死于非命,”太子妃看了一眼马车叹息道,“若威北将军能活的长久,兴许能尽心将他扶持到成年,这事我也只信他,可他寿数不长,岂能永保幼帝!一个儿皇帝,只会是有心人的傀儡,连生死都会掌握在别人手里,所谓主幼国危,就是如此!”
“燕仪绝不是有野心的人,他的本性你是知道的,他也一定能够尽心扶保这个孩子登上大位的。”李夫人坚信不疑道。
太子妃摇了摇头道:“他们兄弟二人不一样的,威北将军受过先帝,先太子,以及长公主的恩情,他又是个极重情义的,所以他有复兴梁照的执念,燕仪没有这个执念,而且就对雍凉诸将的掌控力而言,燕仪也还是不及威北将军的,雍凉诸将为了前程,会推着燕仪往前走,将他捧上那个位置,他也会身不由己的!”
“唉!你也是个聪慧的孩子,可惜命苦了!”李夫人不禁叹息一声,又看向马车说道,“辰羽也是苦命,和他义父一样,虽然位高权重,却没享过几天福!他杀伐果断,却偏偏欺不了孤儿寡母,否则拥立幼主,哪需要经过你这个母亲同意!”
“此事他有特意找我谈过,说会保留意见,但尊重我的选择,”太子妃补充说道,“您放心好了,我们已经商量出了更好的对策。”
就这样,辰羽被秘密带出了雍都,李夫人担心这一别会成为永别,临行前不免抹泪探入车内看了辰羽最后一眼,才挥泪目送马车离去。
……
且说京城的杨家,杨大人整日闷闷不乐,这天中午,张太卜不请自来,上门喝酒,见杨大人愁眉苦脸的样子,便故意说道:“你这是不欢迎我是吧?”
杨夫人连忙解释道:“他怎敢不欢迎您来,现在外面流言蜚语,抹黑我女儿,他当然不开心了。”
“哼,你们放心,哪个造谣欺负我孙侄女,会遭到报应的,”张太卜信誓旦旦道,“你们记着我这话!”
杨大人不以为然的叹气道:“矜言当初嫁的风光有什么用!女婿短命,护佑不了她,让她有家不能回。”
“唉,当初若依洛贞长公主的安排,让他嫁给韩辰羽,或许就不会这样了。”张太卜摇头叹息道。
杨夫人闻言连忙质问道:“长公主安排矜言嫁给韩辰羽?您这话什么意思?难道您当年说他俩八字相合,是胡诌的?”
在杨夫人质问之下,张太卜立马赔笑道:“当下看来也不算是胡诌,若是无缘,你女儿又怎会随那人去了西边,说不定矜言有后福呢。”
“可那人受了重伤,却劳心用事,如今已经日薄西山了,我女儿岂有后福!”杨大人言之凿凿道。
“果真如此?”
“我前些日子刚出使雍凉回来,”杨大人显得有些惋惜道,“若非如此,李燕仪又怎会这么快成为雍凉之主。”
“那李燕仪当下如何?能当事否?”张太卜追问道。
“这小子,我当年算是看走眼了,三年未见,稚气全无,有当年李侯爷的风骨!”
“当年李侯不过是坐镇雍凉,总揽雍凉军政大权,但对于雍凉的土地、人口、税收没有权力支配,那是梁照朝廷的权力,”张太卜抚须说道,“可是韩辰羽入主雍凉后,便从新丈量土地,登记人口,以血腥手段屠戮地主豪强,实行均田制,并且鼓励耕战,如今雍凉兵强而仓实,足以割据一方称王称霸!”
“要说割据雍凉,可直到现在他都尚未建立番号,我想韩辰羽没那个野心吧,他有先帝遗召在身,想复兴梁照。”杨大人缓言说道。
“复兴梁照,那立谁做皇帝呢?你那三岁的小外孙?”张太卜抚须笑问道,“矜言同意了吗?”
杨大人被张太卜一连三问,问的哑口无言,没想到张太卜直接问到了问题的卡点。
“梁木其坏,哲人其萎,梁照还是当初的那个梁照吗?他们再度回来时,定着一身甲胄!”张太卜热血沸腾道,“世事无常,一切皆有变数,可冥冥之中似乎又早有定数!当下雍凉已经具备克取天下之势,他韩辰羽造了这个势,也必将被这一趋势所裹挟,试问雍凉将士谁人不想建功立业彪炳史册,你那三岁的小外甥能镇得住雍凉诸将吗?”
杨大人闻言一时震惊,不知如何应答,只听张太卜又继续说道:“一统天下的事业,必须由一个胸怀天下的人来完成!可惜了……希望李燕仪能不负所望!”
“你是说李燕仪合适?”
“不然呢?”张太卜眼神和语气多了几分坚定。
“三年前他还是个楞头小子,如今确实不一样了,依我观察,他身上有其父兄的影子,却又不一样。”杨大人思索道。
“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看来这小子长大了,他的命还真是好呢,”张太卜笑了笑道,“李侯爷率兵抗击赤戎给李家树立了名声,如今他哥又要不遗余力的给他造势。”
“您老今日不来,我还真看不出这天下的运势。”杨大人佩服道。
“我们都老了,属于我们的时代也早已过去了,可老夫这一身的热血还没凉透,”张太卜言辞激昂道,“有些人不惜摔碎美玉,就为了得到那几片残碎,你说这样的人爱这块美玉吗?配拥有它吗?”
杨大人听罢,想到山河破碎,不禁拍案叹息。
“先帝宽宥我等前朝老臣,也亏得洛贞公主怜我孤老,我才得以在这东岳庙里享受香火,偷闲安身,可想到先帝被害,我便不得心安!想到洛贞投身于狼,将赤戎引出中原腹地,却还被冠以红颜祸水的骂名,叫老夫如何不悲愤,七尺男儿也不过如此!李侯于国家危难之时,不计生死,却落得尸骨不全,叫人寒心呐!”张太卜激愤之下亦是悲不自胜。
“您老说的这些,我又何尝不暗自悲愤,可我无力回天,却又不得不顾着一家老小。”杨大人无奈叹气道。
“你顾得了吗?你早该死了!亏得你生的一双好女儿,才保全了你这一家。”张太卜带着脾气纠正道。
“您老今天是来冲我发泄情绪的。”杨大人无奈赔笑道。
“我今天来,是和你们道别的。”张太卜深吸一口气道。
“您要去哪儿?究竟要干什么?”杨夫人关心道。
“京城于我而言已非安身之地,我哪儿都能去,”张太卜笑而叹息道,“我还能干什么,有人造谣污蔑我孙侄女,是可忍,孰不可忍!”
要知张太卜意欲何为,请听后文继续分析。
对于新帝而言,这也是对雍凉的服从性测试,然而这个测试始终得不到雍凉的回应,不回应既是无言的拒绝,所以新帝在加紧西部军力的部署,同时暗中派人散布了一个谣言,说太子妃和韩辰羽早已暗结珠胎,生下了所谓的皇孙。
这个谣言旨在弱化小皇孙继承皇位的合法性,同时极大的损害了太子妃的名节,身处京城的杨大人得知自己女儿名节被污时,气的暴跳如雷,却又无可奈何,只能暗中咒骂新帝阴损缺德。
再说雍凉这边,得到朝廷在加强西部军力部署的探报时,燕仪和林仲礼不得不拜辞辰羽赶往平阳城主持防务,以防不测。
然而辰羽自内伤反复之后,天气又渐冷,他感到身子越来越沉重,他自知寿数不长,越是这个时候,他越是思念亲人,不免忧思过重,明知越陷越深会伤神伤身,可他还是不能自拔,终于在半个月后的这天清晨,他没有再醒来。
当李夫人赶来时,只见王医官在替辰羽把脉时不断的摇头叹息,而太子妃丝毫没有放弃的念头,她滑落的泪水滴落在银针上,可任凭她如何施针诊治,也唤不醒这雍凉幼虎。
李家哪有什么二公子,燕仪按理才是李家唯一的嫡长子,只是因为李侯爷和李夫人将辰羽视为长子,所以燕仪才叫二公子,当李夫人见到这个极为当事的养子即将英年早逝时,顿时揪心之痛,痛彻心扉,又见辰羽手中握着一串特别的手链,那是燕芸曾经两番讨要而不得的手链,想到他俩夫妻生死离别,李夫人不禁失声痛哭。
“辰羽啊,你睁开眼睛,跟姨娘说说话……你说过要把担子交给燕仪,好亲自去寻找你娘的,你怎么就食言了……你芸妹还在等你呢……你都没有亲眼见过你闺女……”李夫人抱着辰羽的头痛哭流涕,“她们若是回来见不着你……”
李夫人这恸情一哭,感染的旁人都跟着抹泪而哭,于是王医官连忙劝道:“李夫人节哀,大公子留了字迹在桌上。”
李夫人转头只见桌上一颗红珠压着一封书信,是写给燕仪的,而这颗红珠正是西胡尹吉公主的信物,这是留给燕仪的退路。
而密封的书信旁边则是一纸遗言,当李夫人抹泪取过遗言阅览时,又是忍不住一阵恸哭流涕,只见纸上寥寥数字写着:此夜精神难聚,恐大限已至,故留此书,寄望仪弟寻回母亲代为尽孝,切望勿悲!万望珍重!
“我想带他去蜀中找恩师,或许还有救。”太子妃泪眼请示李夫人道。
“只要能医好他,不管什么法子都要试一试,我都听你和王医官的。”李夫人仿佛抓住了一棵救命稻草。
“大公子脉象极其微弱,忽有忽无,太子妃不愿意放弃,刚刚那几针都是在强行续命,不是长久之计,他撑不了多久的!”王医官叹息之下,显得很是悲观。
“所以今日就出发吧,我有信心将他活着带去蜀中见恩师,请夫人允许。”太子妃恳求道。
“好,好,都依你!”李夫人又怎么会放弃希望,哪怕希望渺茫。
“大公子早已是朝廷的眼中钉肉中刺,这样的身份被带出雍凉是极其不安全的!”王医官提醒道,“要多派一些人手护送才行。”
“蜀地名义上还是朝廷的地界,这事只能秘密而低调的进行,暗中派人保护即可。”太子妃建议道。
“就让他舅舅陪你一同去,再暗中派人保护着,让刘大柱负责联络。”李夫人急忙安排道。
……
于是当日雍都城外,由舅舅驱车,陪同太子妃去往蜀中,李夫人亲自送至城外,此时让李夫人感到不安心的是太子妃带着孩子一同前往蜀中。
“矜言,你是不是不准备回来了?”李夫人用渴望的神情问道,“我本不该私自让你带走孩子的,可我也是乱世遭难的女人,又怎忍心为难于你!”
太子妃闻言连忙下跪致谢道:“多谢夫人厚恩,矜言感激不尽!”
“你不回答我,就是默认了,”李夫人连忙扶起太子妃,摸着小皇孙的额头,叹气道,“你不相信辰羽是真心要扶持他做皇帝的?”
“我相信,可我不想让他做儿皇帝,他皇爷爷何等英明,他父亲也是贤明的,可终究在皇权的漩涡中死于非命,”太子妃看了一眼马车叹息道,“若威北将军能活的长久,兴许能尽心将他扶持到成年,这事我也只信他,可他寿数不长,岂能永保幼帝!一个儿皇帝,只会是有心人的傀儡,连生死都会掌握在别人手里,所谓主幼国危,就是如此!”
“燕仪绝不是有野心的人,他的本性你是知道的,他也一定能够尽心扶保这个孩子登上大位的。”李夫人坚信不疑道。
太子妃摇了摇头道:“他们兄弟二人不一样的,威北将军受过先帝,先太子,以及长公主的恩情,他又是个极重情义的,所以他有复兴梁照的执念,燕仪没有这个执念,而且就对雍凉诸将的掌控力而言,燕仪也还是不及威北将军的,雍凉诸将为了前程,会推着燕仪往前走,将他捧上那个位置,他也会身不由己的!”
“唉!你也是个聪慧的孩子,可惜命苦了!”李夫人不禁叹息一声,又看向马车说道,“辰羽也是苦命,和他义父一样,虽然位高权重,却没享过几天福!他杀伐果断,却偏偏欺不了孤儿寡母,否则拥立幼主,哪需要经过你这个母亲同意!”
“此事他有特意找我谈过,说会保留意见,但尊重我的选择,”太子妃补充说道,“您放心好了,我们已经商量出了更好的对策。”
就这样,辰羽被秘密带出了雍都,李夫人担心这一别会成为永别,临行前不免抹泪探入车内看了辰羽最后一眼,才挥泪目送马车离去。
……
且说京城的杨家,杨大人整日闷闷不乐,这天中午,张太卜不请自来,上门喝酒,见杨大人愁眉苦脸的样子,便故意说道:“你这是不欢迎我是吧?”
杨夫人连忙解释道:“他怎敢不欢迎您来,现在外面流言蜚语,抹黑我女儿,他当然不开心了。”
“哼,你们放心,哪个造谣欺负我孙侄女,会遭到报应的,”张太卜信誓旦旦道,“你们记着我这话!”
杨大人不以为然的叹气道:“矜言当初嫁的风光有什么用!女婿短命,护佑不了她,让她有家不能回。”
“唉,当初若依洛贞长公主的安排,让他嫁给韩辰羽,或许就不会这样了。”张太卜摇头叹息道。
杨夫人闻言连忙质问道:“长公主安排矜言嫁给韩辰羽?您这话什么意思?难道您当年说他俩八字相合,是胡诌的?”
在杨夫人质问之下,张太卜立马赔笑道:“当下看来也不算是胡诌,若是无缘,你女儿又怎会随那人去了西边,说不定矜言有后福呢。”
“可那人受了重伤,却劳心用事,如今已经日薄西山了,我女儿岂有后福!”杨大人言之凿凿道。
“果真如此?”
“我前些日子刚出使雍凉回来,”杨大人显得有些惋惜道,“若非如此,李燕仪又怎会这么快成为雍凉之主。”
“那李燕仪当下如何?能当事否?”张太卜追问道。
“这小子,我当年算是看走眼了,三年未见,稚气全无,有当年李侯爷的风骨!”
“当年李侯不过是坐镇雍凉,总揽雍凉军政大权,但对于雍凉的土地、人口、税收没有权力支配,那是梁照朝廷的权力,”张太卜抚须说道,“可是韩辰羽入主雍凉后,便从新丈量土地,登记人口,以血腥手段屠戮地主豪强,实行均田制,并且鼓励耕战,如今雍凉兵强而仓实,足以割据一方称王称霸!”
“要说割据雍凉,可直到现在他都尚未建立番号,我想韩辰羽没那个野心吧,他有先帝遗召在身,想复兴梁照。”杨大人缓言说道。
“复兴梁照,那立谁做皇帝呢?你那三岁的小外孙?”张太卜抚须笑问道,“矜言同意了吗?”
杨大人被张太卜一连三问,问的哑口无言,没想到张太卜直接问到了问题的卡点。
“梁木其坏,哲人其萎,梁照还是当初的那个梁照吗?他们再度回来时,定着一身甲胄!”张太卜热血沸腾道,“世事无常,一切皆有变数,可冥冥之中似乎又早有定数!当下雍凉已经具备克取天下之势,他韩辰羽造了这个势,也必将被这一趋势所裹挟,试问雍凉将士谁人不想建功立业彪炳史册,你那三岁的小外甥能镇得住雍凉诸将吗?”
杨大人闻言一时震惊,不知如何应答,只听张太卜又继续说道:“一统天下的事业,必须由一个胸怀天下的人来完成!可惜了……希望李燕仪能不负所望!”
“你是说李燕仪合适?”
“不然呢?”张太卜眼神和语气多了几分坚定。
“三年前他还是个楞头小子,如今确实不一样了,依我观察,他身上有其父兄的影子,却又不一样。”杨大人思索道。
“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看来这小子长大了,他的命还真是好呢,”张太卜笑了笑道,“李侯爷率兵抗击赤戎给李家树立了名声,如今他哥又要不遗余力的给他造势。”
“您老今日不来,我还真看不出这天下的运势。”杨大人佩服道。
“我们都老了,属于我们的时代也早已过去了,可老夫这一身的热血还没凉透,”张太卜言辞激昂道,“有些人不惜摔碎美玉,就为了得到那几片残碎,你说这样的人爱这块美玉吗?配拥有它吗?”
杨大人听罢,想到山河破碎,不禁拍案叹息。
“先帝宽宥我等前朝老臣,也亏得洛贞公主怜我孤老,我才得以在这东岳庙里享受香火,偷闲安身,可想到先帝被害,我便不得心安!想到洛贞投身于狼,将赤戎引出中原腹地,却还被冠以红颜祸水的骂名,叫老夫如何不悲愤,七尺男儿也不过如此!李侯于国家危难之时,不计生死,却落得尸骨不全,叫人寒心呐!”张太卜激愤之下亦是悲不自胜。
“您老说的这些,我又何尝不暗自悲愤,可我无力回天,却又不得不顾着一家老小。”杨大人无奈叹气道。
“你顾得了吗?你早该死了!亏得你生的一双好女儿,才保全了你这一家。”张太卜带着脾气纠正道。
“您老今天是来冲我发泄情绪的。”杨大人无奈赔笑道。
“我今天来,是和你们道别的。”张太卜深吸一口气道。
“您要去哪儿?究竟要干什么?”杨夫人关心道。
“京城于我而言已非安身之地,我哪儿都能去,”张太卜笑而叹息道,“我还能干什么,有人造谣污蔑我孙侄女,是可忍,孰不可忍!”
要知张太卜意欲何为,请听后文继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