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爱卿可有本奏?”
萧姝和的声音在金銮殿上回荡,她冷眼扫过殿中群臣,注意到几位老臣频频交换眼色,却无人出列。
“既然无事,”她指尖轻叩扶手,“本宫倒有几件事要议。”
殿中空气骤然凝固,萧姝和缓缓起身,朝前走了两步,居高临下的看向所有人。今日她特意换了一袭玄色朝服,金线绣成的蛟龙凤凰暗纹在晨光中振翅欲飞,仿佛随时会扑出吞噬猎物。
“其一,江南水患赈灾事宜。”她目光如刀,划过户部左侍郎林大人惨白的脸,“本宫命人彻查户部、工部账目,为何二者账目有出入?户部的项目记录,每一项都比工部登记造册的要多少许多?即便是多出许多,江南的灾民仍旧食不果腹?”
林侍郎膝盖一软,险些跪倒在地,脱口而出一句:“不可能,明明那些账本……”
话说一半,林侍郎突然惊醒过来,明白自己说错话了,当即垂下头不再作声想要蒙混过关。
“明明什么?林侍郎为何不继续说了?”萧姝和却不打算放过他,冷笑一声提高音量:“青知,语棠!”
青知与林语棠穿着各自品阶女官服捧着托盘应声而入,托盘上摆放着一本本账册。
两人走进大殿,直至走到大殿中央停住,行跪拜大礼:“参加殿下。”
大殿上不管是文官武官,都在小声议论萧姝和此举,是意欲何为。
萧姝和右手轻抬,让两人免礼起身:“把你们查帐的结果给大家说一说吧。”
“是。”
青知微微偏头看了一眼林语棠,冲她点点头,林语棠原本忐忑的心瞬间被安抚住了。
她抬头看了眼站在高台之上的人,明白那句“我会安排好一切”的意思。
殿下是在为她铺路!
林语棠挺直了腰杆,朗声宣读着查账结果:“据账册记载,去年水患,扬州官仓有存粮五万石,金陵有存粮三万石,朝廷拨了七十万两白银赈灾。可根据工部明细推算,共花了白银三十万两……”她顿了顿,“更蹊跷的是,工部记录的劳役人数比户部记载的人数少了足有两千人……”
殿中哗然一片,议论声不断。
再看林侍郎,低垂着头身子不断发抖,正用着官袍的袖子不断擦着额头上的汗。
萧姝和环顾众大臣的表情变化,抬手示意大家安静,随后示意林语棠继续陈述。
近五年的账册不对之处皆被林语棠一一道出,同时还会例举出当年的粮食、石料价格做为佐证。青知适时将手中账册递给其他大臣传阅,并细致的圈出每一处不对之处。
递出去的,都是她们特意筛选出的,甚至是季尚书提供的。
昨日宫门落钥前,杜若衡进了一次宫,带来了不少季尚书私藏的账本。
这本是季尚书为自己留下的后手,现在只能用来做投名状了。
萧姝和双眸紧盯着林侍郎,寒着声线问他:“林侍郎,今日李尚书不在,户部的事情数你最为清楚,你还有什么想要辩解的吗?”
“本宫给你一次机会,想好了再说。”
林侍郎汗如雨下,噗通一声双腿跪地,砸出了一声闷响:“臣,臣……臣也不知……许是,许是……”
他吱吱呜呜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眼神里满是慌张、心虚。
“殿下!”礼部右侍郎突然出列,“此事或许另有隐情,李尚书又不在,不如……”
“不如什么?”萧姝和打断他,凤眸轻飘飘的睨了他一眼:“不如等李尚书病愈再议?”她猛地拍了一下扶手,厉声问道:“账册出入如此之大,江南百姓也正在挨饿受冻,你却给我在这里推诿扯皮、浪费时间!”
见她发火,群臣噤若寒蝉,谁都不敢抬头。
说话的礼部右侍郎闻言立即低垂下头,不敢在说一句话。
“传本宫令。”萧姝和一字一顿,“即日起,彻查户部工部所有账目,李尚书、林侍郎同其他户部官员、工部官员失职,统统压入天牢,等候审查。”
萧姝和将所有人的反应尽收眼底,扬声喊了一声:“朱成、杜若衡!”
被叫到名字,两人上前两步出了队伍,向萧姝和弯腰行礼:“臣在!”
“此事全权交由你二人负责,若有差池……”她意味深长地看了眼抖如筛糠的林侍郎,声音发寒:“你二人就给本宫告、老、还、乡!”
“是!”
萧姝和跟着宣布第二件事:“户部、工部事务繁多,不可无主,户部尚书一职暂由燕王代管,林语棠接管右侍郎一职,青知……”
话未说完,殿中响起赵御史的声音:“殿下!此事万万不可!”
“女子为官,牝鸡司晨,国将不国啊!”赵御史跪地叩首,额头撞在金砖上砰砰作响。
“哦?”萧姝和指尖抚过袖口金线,嗓音幽幽的问:“赵大人是指责本宫……牝鸡司晨?”
“老臣不敢!”赵御史又重重磕了一个响头,仍梗着脖子回道:“这林氏女不过商贾出身,年纪又小,竟要执掌户部要职?长此以往,女子若皆效仿之,纲常何在?礼法何存?”
“臣附议!”礼部左侍郎出列,愤愤说道:“女子当在后宅相夫教子,岂能……”
“岂能什么?”萧姝和突然轻笑一声,凤眸扫过阶下众臣,最后定格在礼部左侍郎身上:“岂能如本宫这般临朝听政?岂能如林语棠、青知查出千万两贪墨?岂能如何姑娘带人救驾?”
她每说一句便下一步台阶,玄色裙裾如乌云压城,“诸位大人食君之禄,却让江南百姓易子而食,此刻倒有脸同本宫谈起了纲常礼法?”
赵御史面色惨白,仍想狡辩:“祖宗之法……”
“祖宗之法?”萧姝和声音轻得像羽毛拂过刀刃,瞧着温和却带着冷光:“前朝永安长公主摄政十余载,同元慧帝共治天下,北狄孝文太后临朝称制二十载,开创永平之治;北周开国时有女将军贺云麾率军征战,立下赫赫战功……”
她在殿前站定,目光平和的看向赵御史:“所以,这祖宗之法上有哪一条写着女子不能入朝为官?还是说,是赵大人认为女子不配为官?”
礼部左侍郎出声:“殿下,自古男主外女主内,此乃天理!”
赵御史仿佛找到同盟,跟着开口:“我等皆是十年寒窗苦读,一举榜上有名,方能入朝为官。那林氏女无科举功名,若只因与殿下私交甚笃便入朝为官,是否对天下读书人太过不公?”
“至于殿下举的这几个例子……”赵御史思索再三,从牙缝中挤出了几个字:“那都是个例,事出有因,”
“现在江南水患,户部贪腐工做假账,算不算事出有因?”萧姝和突然提高声调,厉声指责:“官员贪腐,江南水灾非一年两年之事,在青知林语棠查出户部贪污做假账前,赵御史这位十年寒窗苦读之人又是否发现端倪呢?”
“还是说,赵御史本就知情呢?”
殿中霎时死寂,赵御史更是口中讷讷,不敢再多言。
几位老臣交换着眼神,须发皆白的杨阁老颤巍巍出列,拱手劝谏:“殿下,女子为官之事,事关重大,还请再做打算。若殿下一意孤行,天下读书人知晓此事,怕是会寒了他们的心!”
杨阁老是老臣,年纪大资历重,门生众多,在众多读书人之中,极有威望。
有些话,由他来说,最为合适。
“寒了他们的心?”萧姝和冷笑一声,上前两步拿过托盘里账册摔在杨阁老面前:“你不如看看这些!贪墨修堤银两,强征民夫为奴……杨阁老不如先为本宫解决了这个难题,再来同本宫讨论这些?”
账册摔在地面散开,露出里面朱笔圈画的骇人数字。
一旁有大臣偷偷瞥见,顿时面露古怪之色,再偷偷瞄了一眼那些跪倒在地的户部官员们,心中更是暗暗咋舌。
杨阁老拱手上前一步,还想再行劝谏:“殿下,还请三思啊……”
“即日起,本宫要开设女科,设立女官。”萧姝和转身朝着龙椅走去,声音坚定:“有才能者,不论男女,皆可为国效力。”
工部尚书季大人率先出列,跪倒在地:“臣附议!”
杨阁老顿时看向季尚书,满脸不解:“季尚书这是?”
殿下可是要把你们整个工部的人都关进大牢,并在工部安插进她的人,你竟然还附议?
杨阁老气的胡子都一翘一翘:“季尚书,你真是老糊涂了啊!”
檀老将军在旁冷哼一声,并不算小声的嘟囔了一句:“季尚书可不老糊涂,我看老糊涂的另有其人。”
说着,檀老将军跟着站出来:“臣附议!”
卫将军、霍将军也跟着站了出来:“臣附议!”
有这三位武将打头,其他武将纷纷跟着站出来:“臣附议。”
刑部尚书朱成同左侍郎杜若衡出列:“臣附议。”
……
反对声渐渐被压下去,萧姝和睥睨着面色灰败、愤愤不平的杨阁老、赵御史,忽然出声反问:“赵御史一直提到祖制,可还记得太祖皇帝那句‘能者居之’?”
赵御史顿时面红耳赤,不甘不愿的拱手弯腰:“臣……附、议!”
萧姝和的目光扫过噤若寒蝉的群臣,唇角勾了勾:“明日起,林语棠任户部右侍郎一职,青知任工部左侍郎一职!”
“退朝!”
萧姝和的声音在金銮殿上回荡,她冷眼扫过殿中群臣,注意到几位老臣频频交换眼色,却无人出列。
“既然无事,”她指尖轻叩扶手,“本宫倒有几件事要议。”
殿中空气骤然凝固,萧姝和缓缓起身,朝前走了两步,居高临下的看向所有人。今日她特意换了一袭玄色朝服,金线绣成的蛟龙凤凰暗纹在晨光中振翅欲飞,仿佛随时会扑出吞噬猎物。
“其一,江南水患赈灾事宜。”她目光如刀,划过户部左侍郎林大人惨白的脸,“本宫命人彻查户部、工部账目,为何二者账目有出入?户部的项目记录,每一项都比工部登记造册的要多少许多?即便是多出许多,江南的灾民仍旧食不果腹?”
林侍郎膝盖一软,险些跪倒在地,脱口而出一句:“不可能,明明那些账本……”
话说一半,林侍郎突然惊醒过来,明白自己说错话了,当即垂下头不再作声想要蒙混过关。
“明明什么?林侍郎为何不继续说了?”萧姝和却不打算放过他,冷笑一声提高音量:“青知,语棠!”
青知与林语棠穿着各自品阶女官服捧着托盘应声而入,托盘上摆放着一本本账册。
两人走进大殿,直至走到大殿中央停住,行跪拜大礼:“参加殿下。”
大殿上不管是文官武官,都在小声议论萧姝和此举,是意欲何为。
萧姝和右手轻抬,让两人免礼起身:“把你们查帐的结果给大家说一说吧。”
“是。”
青知微微偏头看了一眼林语棠,冲她点点头,林语棠原本忐忑的心瞬间被安抚住了。
她抬头看了眼站在高台之上的人,明白那句“我会安排好一切”的意思。
殿下是在为她铺路!
林语棠挺直了腰杆,朗声宣读着查账结果:“据账册记载,去年水患,扬州官仓有存粮五万石,金陵有存粮三万石,朝廷拨了七十万两白银赈灾。可根据工部明细推算,共花了白银三十万两……”她顿了顿,“更蹊跷的是,工部记录的劳役人数比户部记载的人数少了足有两千人……”
殿中哗然一片,议论声不断。
再看林侍郎,低垂着头身子不断发抖,正用着官袍的袖子不断擦着额头上的汗。
萧姝和环顾众大臣的表情变化,抬手示意大家安静,随后示意林语棠继续陈述。
近五年的账册不对之处皆被林语棠一一道出,同时还会例举出当年的粮食、石料价格做为佐证。青知适时将手中账册递给其他大臣传阅,并细致的圈出每一处不对之处。
递出去的,都是她们特意筛选出的,甚至是季尚书提供的。
昨日宫门落钥前,杜若衡进了一次宫,带来了不少季尚书私藏的账本。
这本是季尚书为自己留下的后手,现在只能用来做投名状了。
萧姝和双眸紧盯着林侍郎,寒着声线问他:“林侍郎,今日李尚书不在,户部的事情数你最为清楚,你还有什么想要辩解的吗?”
“本宫给你一次机会,想好了再说。”
林侍郎汗如雨下,噗通一声双腿跪地,砸出了一声闷响:“臣,臣……臣也不知……许是,许是……”
他吱吱呜呜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眼神里满是慌张、心虚。
“殿下!”礼部右侍郎突然出列,“此事或许另有隐情,李尚书又不在,不如……”
“不如什么?”萧姝和打断他,凤眸轻飘飘的睨了他一眼:“不如等李尚书病愈再议?”她猛地拍了一下扶手,厉声问道:“账册出入如此之大,江南百姓也正在挨饿受冻,你却给我在这里推诿扯皮、浪费时间!”
见她发火,群臣噤若寒蝉,谁都不敢抬头。
说话的礼部右侍郎闻言立即低垂下头,不敢在说一句话。
“传本宫令。”萧姝和一字一顿,“即日起,彻查户部工部所有账目,李尚书、林侍郎同其他户部官员、工部官员失职,统统压入天牢,等候审查。”
萧姝和将所有人的反应尽收眼底,扬声喊了一声:“朱成、杜若衡!”
被叫到名字,两人上前两步出了队伍,向萧姝和弯腰行礼:“臣在!”
“此事全权交由你二人负责,若有差池……”她意味深长地看了眼抖如筛糠的林侍郎,声音发寒:“你二人就给本宫告、老、还、乡!”
“是!”
萧姝和跟着宣布第二件事:“户部、工部事务繁多,不可无主,户部尚书一职暂由燕王代管,林语棠接管右侍郎一职,青知……”
话未说完,殿中响起赵御史的声音:“殿下!此事万万不可!”
“女子为官,牝鸡司晨,国将不国啊!”赵御史跪地叩首,额头撞在金砖上砰砰作响。
“哦?”萧姝和指尖抚过袖口金线,嗓音幽幽的问:“赵大人是指责本宫……牝鸡司晨?”
“老臣不敢!”赵御史又重重磕了一个响头,仍梗着脖子回道:“这林氏女不过商贾出身,年纪又小,竟要执掌户部要职?长此以往,女子若皆效仿之,纲常何在?礼法何存?”
“臣附议!”礼部左侍郎出列,愤愤说道:“女子当在后宅相夫教子,岂能……”
“岂能什么?”萧姝和突然轻笑一声,凤眸扫过阶下众臣,最后定格在礼部左侍郎身上:“岂能如本宫这般临朝听政?岂能如林语棠、青知查出千万两贪墨?岂能如何姑娘带人救驾?”
她每说一句便下一步台阶,玄色裙裾如乌云压城,“诸位大人食君之禄,却让江南百姓易子而食,此刻倒有脸同本宫谈起了纲常礼法?”
赵御史面色惨白,仍想狡辩:“祖宗之法……”
“祖宗之法?”萧姝和声音轻得像羽毛拂过刀刃,瞧着温和却带着冷光:“前朝永安长公主摄政十余载,同元慧帝共治天下,北狄孝文太后临朝称制二十载,开创永平之治;北周开国时有女将军贺云麾率军征战,立下赫赫战功……”
她在殿前站定,目光平和的看向赵御史:“所以,这祖宗之法上有哪一条写着女子不能入朝为官?还是说,是赵大人认为女子不配为官?”
礼部左侍郎出声:“殿下,自古男主外女主内,此乃天理!”
赵御史仿佛找到同盟,跟着开口:“我等皆是十年寒窗苦读,一举榜上有名,方能入朝为官。那林氏女无科举功名,若只因与殿下私交甚笃便入朝为官,是否对天下读书人太过不公?”
“至于殿下举的这几个例子……”赵御史思索再三,从牙缝中挤出了几个字:“那都是个例,事出有因,”
“现在江南水患,户部贪腐工做假账,算不算事出有因?”萧姝和突然提高声调,厉声指责:“官员贪腐,江南水灾非一年两年之事,在青知林语棠查出户部贪污做假账前,赵御史这位十年寒窗苦读之人又是否发现端倪呢?”
“还是说,赵御史本就知情呢?”
殿中霎时死寂,赵御史更是口中讷讷,不敢再多言。
几位老臣交换着眼神,须发皆白的杨阁老颤巍巍出列,拱手劝谏:“殿下,女子为官之事,事关重大,还请再做打算。若殿下一意孤行,天下读书人知晓此事,怕是会寒了他们的心!”
杨阁老是老臣,年纪大资历重,门生众多,在众多读书人之中,极有威望。
有些话,由他来说,最为合适。
“寒了他们的心?”萧姝和冷笑一声,上前两步拿过托盘里账册摔在杨阁老面前:“你不如看看这些!贪墨修堤银两,强征民夫为奴……杨阁老不如先为本宫解决了这个难题,再来同本宫讨论这些?”
账册摔在地面散开,露出里面朱笔圈画的骇人数字。
一旁有大臣偷偷瞥见,顿时面露古怪之色,再偷偷瞄了一眼那些跪倒在地的户部官员们,心中更是暗暗咋舌。
杨阁老拱手上前一步,还想再行劝谏:“殿下,还请三思啊……”
“即日起,本宫要开设女科,设立女官。”萧姝和转身朝着龙椅走去,声音坚定:“有才能者,不论男女,皆可为国效力。”
工部尚书季大人率先出列,跪倒在地:“臣附议!”
杨阁老顿时看向季尚书,满脸不解:“季尚书这是?”
殿下可是要把你们整个工部的人都关进大牢,并在工部安插进她的人,你竟然还附议?
杨阁老气的胡子都一翘一翘:“季尚书,你真是老糊涂了啊!”
檀老将军在旁冷哼一声,并不算小声的嘟囔了一句:“季尚书可不老糊涂,我看老糊涂的另有其人。”
说着,檀老将军跟着站出来:“臣附议!”
卫将军、霍将军也跟着站了出来:“臣附议!”
有这三位武将打头,其他武将纷纷跟着站出来:“臣附议。”
刑部尚书朱成同左侍郎杜若衡出列:“臣附议。”
……
反对声渐渐被压下去,萧姝和睥睨着面色灰败、愤愤不平的杨阁老、赵御史,忽然出声反问:“赵御史一直提到祖制,可还记得太祖皇帝那句‘能者居之’?”
赵御史顿时面红耳赤,不甘不愿的拱手弯腰:“臣……附、议!”
萧姝和的目光扫过噤若寒蝉的群臣,唇角勾了勾:“明日起,林语棠任户部右侍郎一职,青知任工部左侍郎一职!”
“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