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就是这样,赵敬的人马虽然退了,随时都有可能卷土重来,况且将士们都在城楼上守着,我理当和他们一道。”
她原是打定主意不去的,此刻听了他这些话,却突然有些心软,又念及今日是他生辰,踌躇半晌还是妥协了:“我随你去就是。”
到前厅时晚膳已经摆好,两人刚落座,一名侍女端着食案缓缓走到陵渊面前,褚云兮瞧着那人有几分熟悉,便多看了一眼,正是先前见过的叫碧云的厨娘。
只是今日……她妆容精致,身上衣服也是簇新的,与之前所见竟似两个人。
“王爷,听闻王爷今日生辰,奴婢特意煮了这碗长寿面,是乾州的做法,祝王爷健康长寿,长命百岁。”
一听是乾州做法,好奇心驱使下,褚云兮瞟了一眼,只见面条细长,汤汁浓郁,汤面上漂浮着虾仁、香菇,又以青菜、葱花作点缀,一看便是花了心思的。
陵渊见她似乎颇感兴趣,把碗推到她面前:“尝尝?”
她像接到烫手山芋一般赶紧推了回去:“别胡闹,今日是你的生辰,我凑什么热闹?”
他闻言笑了笑,拿起筷子挑起一根面条,刚要用力夹,碧云抢先一步说:“王爷,这碗面只有一根面条,寓意‘长长久久’‘寿运绵长’,面条最好不要断,以免坏了这样好的寓意。”
陵渊却并未理会,手上一使劲,面条立马断成两截:“一个人谈得上什么长长久久?”
碧云眉头一皱,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难看起来。
“端下去吧,乾州的面,我吃不惯。”陵渊收回筷子,转头夹了一片脆藕放到褚云兮碗里,轻言轻语地说:“我记得你最爱吃这个。”
碧云站在一旁,面上露出几分尴尬,迟疑了片刻,没有再说什么,真个儿照他说的端了下去。
褚云兮觉着他的举动很是奇怪,想起那碗香气扑鼻的长寿面,又觉得他多少有点不知好歹,不免叹了一句:“可惜了。”
陵渊挑眉望向她:“可惜什么?”
“可惜了那碗面,和做面人的心意,你该知道做出那样一碗面不容易的吧。”
他盯着她看了半晌,脸上表情变幻莫测,心中所想让人难以捉摸。
褚云兮心里直发毛,默默低下头夹起那片脆藕嚼了几口,一抬头发现他还在盯着自己:“这样瞧着我做什么?”
“不是什么人的心意,我都要接受的。”
她听得莫名其妙,不免要为碧云说话:“她是府里的厨娘,主人生辰,做了一碗长寿面,难道有什么不妥吗?你何必落她的面子?”
陵渊嘴唇微微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不知怎的又作罢了,夹了一筷子青菜放她碗里:“吃吧。”
瞅了眼,似乎嫌不够,又各式夹了几样,直到她碗里堆成了小山。
“多吃点。”
“王爷这个生辰过得怎么样?”王府门口,仓梧见他出来便迎了上去。
陵渊接过马鞭,随口说了句“不怎么样”,翻身上马。
“王爷真是得陇望蜀。”仓梧撇撇嘴,在他之后上了马:“我可是瞧着褚姑娘一路把王爷送到了门口。”
他正要扬鞭,听着这话,回头望了仓梧一眼,轻声叹了口气:“可她看着似乎并不开心。”
“许是白天被血腥的场面吓着了。”
“我也是这样想的。”两人骑着马晃晃悠悠,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可我还是觉得哪里不对劲。”
“褚姑娘是担心王爷,怕王爷出事。”
陵渊身形一顿,立马停了下来,神色犹疑:“真的?”
“若是不担心,她白天在城楼上等着就行了,何必追到楼梯上?”
他闻言,微微抿起嘴角,又很快收敛,刻意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加了一鞭,走在了前头。
仓梧见他不作声,怕他觉得自己信口胡诌,又追上去说:“看见王爷完好无损地回来,褚姑娘眼角还噙着泪,晚上又一路送出来,王爷认识她这么久,何时有过这样的待遇?”
“好了。”陵渊嘴角的笑意不经意间加深了几分:“最近是不是看什么戏文了,说话怪腔怪调。”
仓梧知道他心情好时向来喜欢调侃自己,故意说:“这可是冤枉我了,这些日子我不在褚姑娘身边,就是跟王爷你形影不离,哪里有空听什么戏?”
“好好好,知道你辛苦,月底银饷多发些,比路同多一倍,怎样?”
仓梧笑嘻嘻地回:“那真是再好不过,王爷可要说话算话。”
两人说笑着,眼看到了城墙根下,陵渊突然想起了什么,拴好马问:“今日前厅里那个厨娘,叫什么名字?”
仓梧略一思索,回想起自己早些时候经过前厅时,刚巧见碧云端着食案从里面出来,眼睛一亮,立马回:“碧云,她叫碧云。”
“什么时候来的府里,我怎么不知道?”
“王爷当真不记得了?”
陵渊摇摇头:“我向来不大管府里的事,你又不是不知道。”
“那王爷可还记得,初到乾州的时候,我们在城外曾救下一名孤女?”见他一脸茫然,仓梧继续提醒:“当时她父母兄弟都被贼人所害,还是王爷你在贼寇刀下救了她。”
他眉头渐渐舒展,仓梧便知道他多少想起来些:“那名孤女,就叫碧云。”
“那她又是如何来了府里?”
“王爷还真是贵人多忘事。”仓梧颇为无奈,只得继续解释:“管家亲自过来,说是有个孤女走投无路来投靠魏王府,问您收不收。”
“您说,既是走投无路,便留下给她份差事吧。”
他在脑海中搜寻了一圈,也回想不起点滴:“我竟是一点都不记得了。”
“也是,王爷当时一门心思盯着工匠给褚姑娘筑园子,哪里记得这些。”
“你回去给管家说,让他找个由头把人送走,若真是走投无路,便在别处给她找个营生,只是别在府里,更别给云兮瞧见。”
“怎么?”仓梧故意问:“难道褚姑娘不喜欢她?”
陵渊白了他一眼:“你何时见她厌恶过谁?多的不必问了,就说是我的意思。”
当夜陵渊彻夜未眠,和赵槊等人一起谋划如何加固城防,二人越谈越投机,到了清晨回府时,虽说一宿未睡,却神清气爽。
刚跨进府门便直奔云见院,打算看看褚云兮起来没,和她一起用早膳,谁知刚到门口正要抬手敲门,却听见里面有个女人的声音。
他对褚云兮熟悉得很,自然一听便知道不是她。
“姑娘你帮帮我,我实在是无处可去。”一大早刚开门,碧云便哭着扑进来跪在自己面前,褚云兮也一脸迷茫,赶紧伸手去扶她:“有什么事,先起来再说。”
“姑娘不答应,我便不起来。”
她此生最厌恶的便是受人胁迫,瞧见她这样,声音不觉冷了下来:“有什么事,说吧。”
“王爷要将我赶出王府,我……我家中父母兄弟都不在了,家里产业也荒芜了,实在无处可去,况且……况且那伙贼人还盯着我不放,我只要回去,一定会落入他们的魔爪,姑娘就当可怜可怜我,把我留下来吧。”
碧云一番话说得颠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语,她显然没有听明白:“王爷为何要赶你走?贼人又为何盯着你不放?”
于是碧云便将前事一一说来,说到自己被陵渊所救,又被王府收留时特意添油加醋了一番,陵渊在外头站着,拳头越攥越紧。
褚云兮冷眼瞧着面前的人,眼神中多了几分审视:“是王爷要赶你走,你不去求他,却来求我?”
“奴婢……奴婢是想,姑娘同为女子,相比王爷,肯定更能理解奴婢的处境。”碧云说着,两行热泪就流了下来:“奴婢求的不多,不过是有口饭吃。”
先前仓梧说时她还不觉得,如今越来越能理解他说的那句话,“碧云她,有点奇怪……”
她哭得梨花带雨,着实楚楚可怜,可褚云兮心里清楚,陵渊不是个冷心肠的人,他会为了这样的事张口,定是碧云犯了什么忌讳。
“我与你同为女子不假,可除了这一层,我和你的处境是一样的,这里是魏王府,我和你都是寄人篱下……”
寄人篱下……听到这四个字,陵渊的心立刻凉了半截儿,眼里的光芒当即黯淡下来。
他自来了乾州就在为她的到来筹谋,费尽心思为她造了这座院子,琢磨着她的喜好布置了一切,便是一夜未合眼都惦记着回来陪她用膳,最终在她眼里,竟然是寄人篱下。
他的耳朵突然嗡嗡作响,里面说了什么也听不见了,脑子里不断回荡着这几个字,一种深深的无力感袭上心头。
不知过了多久,屋里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他怕给她看到自己这个样子,转身就走,步伐又急又乱,毫无章法,却不敢停下来。
褚云兮也算见过了各色人,却没见过碧云这样难缠的。
她原是打定主意不去的,此刻听了他这些话,却突然有些心软,又念及今日是他生辰,踌躇半晌还是妥协了:“我随你去就是。”
到前厅时晚膳已经摆好,两人刚落座,一名侍女端着食案缓缓走到陵渊面前,褚云兮瞧着那人有几分熟悉,便多看了一眼,正是先前见过的叫碧云的厨娘。
只是今日……她妆容精致,身上衣服也是簇新的,与之前所见竟似两个人。
“王爷,听闻王爷今日生辰,奴婢特意煮了这碗长寿面,是乾州的做法,祝王爷健康长寿,长命百岁。”
一听是乾州做法,好奇心驱使下,褚云兮瞟了一眼,只见面条细长,汤汁浓郁,汤面上漂浮着虾仁、香菇,又以青菜、葱花作点缀,一看便是花了心思的。
陵渊见她似乎颇感兴趣,把碗推到她面前:“尝尝?”
她像接到烫手山芋一般赶紧推了回去:“别胡闹,今日是你的生辰,我凑什么热闹?”
他闻言笑了笑,拿起筷子挑起一根面条,刚要用力夹,碧云抢先一步说:“王爷,这碗面只有一根面条,寓意‘长长久久’‘寿运绵长’,面条最好不要断,以免坏了这样好的寓意。”
陵渊却并未理会,手上一使劲,面条立马断成两截:“一个人谈得上什么长长久久?”
碧云眉头一皱,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难看起来。
“端下去吧,乾州的面,我吃不惯。”陵渊收回筷子,转头夹了一片脆藕放到褚云兮碗里,轻言轻语地说:“我记得你最爱吃这个。”
碧云站在一旁,面上露出几分尴尬,迟疑了片刻,没有再说什么,真个儿照他说的端了下去。
褚云兮觉着他的举动很是奇怪,想起那碗香气扑鼻的长寿面,又觉得他多少有点不知好歹,不免叹了一句:“可惜了。”
陵渊挑眉望向她:“可惜什么?”
“可惜了那碗面,和做面人的心意,你该知道做出那样一碗面不容易的吧。”
他盯着她看了半晌,脸上表情变幻莫测,心中所想让人难以捉摸。
褚云兮心里直发毛,默默低下头夹起那片脆藕嚼了几口,一抬头发现他还在盯着自己:“这样瞧着我做什么?”
“不是什么人的心意,我都要接受的。”
她听得莫名其妙,不免要为碧云说话:“她是府里的厨娘,主人生辰,做了一碗长寿面,难道有什么不妥吗?你何必落她的面子?”
陵渊嘴唇微微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不知怎的又作罢了,夹了一筷子青菜放她碗里:“吃吧。”
瞅了眼,似乎嫌不够,又各式夹了几样,直到她碗里堆成了小山。
“多吃点。”
“王爷这个生辰过得怎么样?”王府门口,仓梧见他出来便迎了上去。
陵渊接过马鞭,随口说了句“不怎么样”,翻身上马。
“王爷真是得陇望蜀。”仓梧撇撇嘴,在他之后上了马:“我可是瞧着褚姑娘一路把王爷送到了门口。”
他正要扬鞭,听着这话,回头望了仓梧一眼,轻声叹了口气:“可她看着似乎并不开心。”
“许是白天被血腥的场面吓着了。”
“我也是这样想的。”两人骑着马晃晃悠悠,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可我还是觉得哪里不对劲。”
“褚姑娘是担心王爷,怕王爷出事。”
陵渊身形一顿,立马停了下来,神色犹疑:“真的?”
“若是不担心,她白天在城楼上等着就行了,何必追到楼梯上?”
他闻言,微微抿起嘴角,又很快收敛,刻意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加了一鞭,走在了前头。
仓梧见他不作声,怕他觉得自己信口胡诌,又追上去说:“看见王爷完好无损地回来,褚姑娘眼角还噙着泪,晚上又一路送出来,王爷认识她这么久,何时有过这样的待遇?”
“好了。”陵渊嘴角的笑意不经意间加深了几分:“最近是不是看什么戏文了,说话怪腔怪调。”
仓梧知道他心情好时向来喜欢调侃自己,故意说:“这可是冤枉我了,这些日子我不在褚姑娘身边,就是跟王爷你形影不离,哪里有空听什么戏?”
“好好好,知道你辛苦,月底银饷多发些,比路同多一倍,怎样?”
仓梧笑嘻嘻地回:“那真是再好不过,王爷可要说话算话。”
两人说笑着,眼看到了城墙根下,陵渊突然想起了什么,拴好马问:“今日前厅里那个厨娘,叫什么名字?”
仓梧略一思索,回想起自己早些时候经过前厅时,刚巧见碧云端着食案从里面出来,眼睛一亮,立马回:“碧云,她叫碧云。”
“什么时候来的府里,我怎么不知道?”
“王爷当真不记得了?”
陵渊摇摇头:“我向来不大管府里的事,你又不是不知道。”
“那王爷可还记得,初到乾州的时候,我们在城外曾救下一名孤女?”见他一脸茫然,仓梧继续提醒:“当时她父母兄弟都被贼人所害,还是王爷你在贼寇刀下救了她。”
他眉头渐渐舒展,仓梧便知道他多少想起来些:“那名孤女,就叫碧云。”
“那她又是如何来了府里?”
“王爷还真是贵人多忘事。”仓梧颇为无奈,只得继续解释:“管家亲自过来,说是有个孤女走投无路来投靠魏王府,问您收不收。”
“您说,既是走投无路,便留下给她份差事吧。”
他在脑海中搜寻了一圈,也回想不起点滴:“我竟是一点都不记得了。”
“也是,王爷当时一门心思盯着工匠给褚姑娘筑园子,哪里记得这些。”
“你回去给管家说,让他找个由头把人送走,若真是走投无路,便在别处给她找个营生,只是别在府里,更别给云兮瞧见。”
“怎么?”仓梧故意问:“难道褚姑娘不喜欢她?”
陵渊白了他一眼:“你何时见她厌恶过谁?多的不必问了,就说是我的意思。”
当夜陵渊彻夜未眠,和赵槊等人一起谋划如何加固城防,二人越谈越投机,到了清晨回府时,虽说一宿未睡,却神清气爽。
刚跨进府门便直奔云见院,打算看看褚云兮起来没,和她一起用早膳,谁知刚到门口正要抬手敲门,却听见里面有个女人的声音。
他对褚云兮熟悉得很,自然一听便知道不是她。
“姑娘你帮帮我,我实在是无处可去。”一大早刚开门,碧云便哭着扑进来跪在自己面前,褚云兮也一脸迷茫,赶紧伸手去扶她:“有什么事,先起来再说。”
“姑娘不答应,我便不起来。”
她此生最厌恶的便是受人胁迫,瞧见她这样,声音不觉冷了下来:“有什么事,说吧。”
“王爷要将我赶出王府,我……我家中父母兄弟都不在了,家里产业也荒芜了,实在无处可去,况且……况且那伙贼人还盯着我不放,我只要回去,一定会落入他们的魔爪,姑娘就当可怜可怜我,把我留下来吧。”
碧云一番话说得颠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语,她显然没有听明白:“王爷为何要赶你走?贼人又为何盯着你不放?”
于是碧云便将前事一一说来,说到自己被陵渊所救,又被王府收留时特意添油加醋了一番,陵渊在外头站着,拳头越攥越紧。
褚云兮冷眼瞧着面前的人,眼神中多了几分审视:“是王爷要赶你走,你不去求他,却来求我?”
“奴婢……奴婢是想,姑娘同为女子,相比王爷,肯定更能理解奴婢的处境。”碧云说着,两行热泪就流了下来:“奴婢求的不多,不过是有口饭吃。”
先前仓梧说时她还不觉得,如今越来越能理解他说的那句话,“碧云她,有点奇怪……”
她哭得梨花带雨,着实楚楚可怜,可褚云兮心里清楚,陵渊不是个冷心肠的人,他会为了这样的事张口,定是碧云犯了什么忌讳。
“我与你同为女子不假,可除了这一层,我和你的处境是一样的,这里是魏王府,我和你都是寄人篱下……”
寄人篱下……听到这四个字,陵渊的心立刻凉了半截儿,眼里的光芒当即黯淡下来。
他自来了乾州就在为她的到来筹谋,费尽心思为她造了这座院子,琢磨着她的喜好布置了一切,便是一夜未合眼都惦记着回来陪她用膳,最终在她眼里,竟然是寄人篱下。
他的耳朵突然嗡嗡作响,里面说了什么也听不见了,脑子里不断回荡着这几个字,一种深深的无力感袭上心头。
不知过了多久,屋里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他怕给她看到自己这个样子,转身就走,步伐又急又乱,毫无章法,却不敢停下来。
褚云兮也算见过了各色人,却没见过碧云这样难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