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早晨,我正在和常乐用早饭,玄凌来了。
“皇上从那里来,可用了早饭?”
常乐早就扑向了他的怀抱。
他抱着常乐往殿里走:“上朝前,用了一些,不过和那些老叟饶舌了半日,现下倒饿了。”
我问:“那可还要再传一些。”
他摇头,指着桌上道:“来一碗荷叶粥,就着如意卷,也就罢了。又去传,不知什么时候才上来,倒不如你宫里的小厨房做的烟火气些。”
“陛下,不嫌粗鄙就好。”
他吃了半盏粥,又吃了些百花酿鸭掌才停下。自有宫蛾上前净手漱口,奉上一盏香薷饮。
他呷了一口,才道:“听说昨日昌嫔惹怒你了?”
我也吃了一口香薷饮回道:“陛下,这是从那里听来的半截子话,我的脾气旁人不知,陛下还不知。我不爱与人争执的。”
他笑笑:“真没气。”
“哪里有那么多气生,昨日听宫人说,帝姬生了风寒,一时心急,想要回长杨宫看孩子。偏偏昌嫔倒有兴致,拉着我说话。臣妾一时,说话冲了也是有的。等过一会儿,臣妾便去给妹妹赔罪。”
玄凌闻言只道:“常乐可无碍。”
“宫人少见多怪,常乐顽皮只是跑热了,并无大碍,倒是委屈了妹妹。”
他点头:“昌嫔那里,你也不用去,朕让人送些东西就行了。她最爱笑的性子,不会介意的。”
我笑笑:“那臣妾就谢过皇上了。”
常乐坐不住,去殿外荡秋千去了,我与玄凌站在廊下看着她玩乐。
他突然冒出来一句:“你昨日,去看过你弟弟了。”
不是询问的口气,只怕早有眼线已告诉了他。我也不打算遮掩,我点头:“天牢阴冷,臣妾送了些衣食被褥。”
他轻轻嗯了一声。
“弟弟他顽固执拗,让陛下操心了。”
他望着庭下,只轻轻抿唇笑:“朝堂之中,不乏八面玲珑心思灵敏,审时度势的大臣,却缺些纯臣。你弟弟很好,别听他们乱说。”
我点头不语。
“他们真当联耳聋目瞎,不知市民用度,一个鸡蛋就敢报价十二两。朕只不过腾不出手来收拾他们。前几年,前有匈奴虎视眈眈,又有天灾时疫,后有武官居功自傲,才对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想不到他们愈发猖狂,盐铁都要染指。现下河道太平,边疆无战事,倒要收拾收拾这些了。”
我只作不闻,并不搭话。心中只希望弟弟一事快快过去。
午后,胸口闷闷,又想呕吐,传来了太医,把了脉,又问了月信之事。方道恭喜。
这一胎来的突然,是意外之喜,却也令我心忧。
长杨宫众人欢喜,封了赏赐,我只静静在殿中养胎。
有话即长,无话则短,不觉间过了一月有余。
转眼间,弟弟已经被关了三个月,天已入冬,天牢更加难捱。
宗室依旧时常有折子递上,要严惩弟弟攀诬皇亲宗室之罪,以及插手内府开支僭越之罪。
不过,幸好也有清河王与汝南王上表,内府却有渎职失误之罪,请旨严查。这道折子气病了,玄凌的皇叔老王爷与几位族叔。
玄凌只顺水推舟,严查了七司三院,撤职的撤职,下狱的下狱,雷霆手段之下,又下旨安抚了一众宗亲。加封号的加封号,赏赐珍宝的,赏赐珍宝。左不过是抄来的银子,左口袋放到右口袋里去,白白挣得体恤宗亲的好名声。
等风波渐平,弟弟才出狱回家。眼见已是年,便在京中过节。
才见梅开腊月后,又逢早春天回阳。转眼已是三月春光大好。
这日,我坐在海棠椅上看常乐逗蝶撷花,好不有趣。外间便有宫娥传:“安大人求见。”
我抚了抚肚子,挺直腰:“快请了进来。”
青芜亲去迎了弟弟进殿。
弟手里拿着一些竹蜻延,纸鸢等物。只给常乐玩乐,常乐开怀,忙着去放纸鸢。
他突然起身行了个大礼。
“怎么了!快起来。”
“我向陛下请了旨,要去灞上,跟着父亲修筑河道,检察河工。”
我扶起他,拍拍他的肩膀:“这很好啊,京城波谲云诡,总是不安生。父亲年老了,你在他身边,要多多照顾他。”
“只是,见不到外甥出生了,这望长姐照顾好自己。”
“我会的。”
我看着他远去的身影,觉得他比从前不一样了。
白驹过隙,日月如梭,盛夏,我随驾依旧来行宫避暑,只是现下怀胎七月有余,行动多有不便,便选了较平旷的北苑芳华住下。
北苑芳华在太平行宫大北门偏东,居所处有稻田,桑地,果林,零零散散分布些个房屋,皆是古朴可爱,仿如昔日百刃山下的风景。
这里不仅风景如画,还有新鲜的瓜果可食,屋前夏风从稻田上吹过拂向屋舍,屋后有树,使房舍处在荫凉下,夏夜会有蝉鸣蛙叫当真是惬意。
青芜与茜云想来也很喜欢这北苑芳华,总是早早去地里,撷新鲜的瓜果,奉于我吃。
怀胎至今,七个月有余,内府便要张罗母亲进宫的事宜。生常乐时,母亲随父亲在中州,并未入宫。年前,因弟弟被囚,母亲与姨娘才从中州回京都,此时又逢我有身孕,并未随弟弟回中州。
我心中大喜,上一世,我也曾盼望着母亲能来一趟京城,看一看紫奥城的大好风光,只可惜……此次,虽未在都城,太平行宫倒也不比那紫奥城逊色。
是日,天气晴郎,纤云不染,远山含黛,屋舍后的喜雀叫个不停。
“喜鹊登枝,迎门见喜。这可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茜云边给我梳头,边说。
青芜拿着食盒,从外走进殿来:“今日午后,夫人便进宫陪伴娘娘待产。可不是好事,连这鹊儿也懂事,现下来讨喜呢。”
众人闻之都笑。
午后,母亲便被接进了北苑芳华。
母亲因父亲治水有功已封从三品淑人诰命。她此刻穿着一身紫莳色诰命服款款而来。我急急迎上去,她却要给我行礼,我连忙扶起了她。
“母亲,这里没外人,不用如此。”
便拉着母亲的手往廊下走,母亲笑着对我说:“娘娘看起来很好,可知肚中的孩子是个心疼娘的。”
我笑:“是啊,生常乐时,我吐得很历害,反倒这次不知不觉都快要生了。母亲近来可好,家中姨娘姊妹都还好。”
“都好,都好,萧姨娘也很挂念娘娘,只可惜碍于身份,进不了宫。你四妹定十一月初出阁,萧姨娘正忙她出阁的嫁妆呢。”
我点点头:“嗯,想她是时候了。”
廊下摆着榻几,我让着母亲坐下吃茶:“母亲请吃茶,这是九曲红梅,母亲尝尝可还吃的惯。”
“妾身脾胃不适吃茶。”
茜云向前:“夫人,这是红茶,性温,夫人可以尝尝。”
母亲点头,对我笑着说:“茜云做事,倒是愈发周到了。”
她吃了一口茶,轻轻把茶盏放到桌几上:“太医可看了,说这一胎?”
我知母亲意思:“是男,是女都好,但女儿希望是个帝姬。”
“嗯,话虽如此,只是终究还是要有一个亲生的皇子傍身才好。虽说四皇子如今养在娘娘名下,可到底……”
我未等母亲说完:“我知母亲是为了我好,予湛,我是把他当成亲生的儿子对待。生男,生女,都改变不了我们的母子情分。”
母亲点头不再言语,却听花廊转角处,宝娟道:“殿下怎么不进殿。”
这里离花廊并不远,我不知予湛听到了多少,我只忙对母亲使了个眼色,她点头。
宝娟领着予湛进来。
予湛向我行礼:“给母妃请安。”
我道:“快起来。”
母亲则起身向他请安:“妾身向的殿下请安,殿下千岁金安。”
予湛向前扶起母亲:“外祖母不必多礼,还请起身。”
母亲笑着谢过,看着予湛道:“四殿下长高了许多,颇有陛下的风采。”
“是啊,小孩子长得可真快,我去岁给他做了一件长袍,起开始,他不舍得穿,后来再穿,却穿不上了。”
母亲很喜欢小孩子,尤其是像予湛这一般知礼懂事的孩子。
又想他小小一个,便失了生母,不免有些怜惜。只端了桌上了五色栗子糕道:“殿下吃几块糕吧。”
予湛看看我,接了过去道谢。我道:“栗子糕甜腻,不可多食,吃多了要害牙痛的。”
他点头,吃了几块糕,才向我行礼:“母妃,还有课业要写。”
“你去吧,不会也不要着急,晚间我去教你。”
“好。”他转头去了侧殿。
母亲看他去了,才放松下来,又道:“怎么不见常乐。”
我笑:“那个疯丫头,一定是去欣修仪宫里,找淑帝姬去了。”
晚间,我与母亲和予湛常乐四人用了饭。予湛依旧回侧殿去了。
常乐缠着母亲讲中州风物,我只披着一件披风,往侧殿去。
予湛半伏大大的四方桌上,不知道在写着些什么,我靠近,倒是唬了他一跳。
我道:“青芜去多点几盏灯,这么暗,一会儿眼睛该痛了。”
青芜应声去了。
我看予湛脸色不对,便开问他:“湛儿可是哪里不舒服。”
他摇摇头,我又问:“往日里,都要在正殿里做功课的,怎么今日来侧殿了。可是被尚书房的师得们说教了,做学问不可着急,要一点一点的来。”
他摇摇头,我知道他定是有事,见他不说也不再追问。便也选了一本书,坐在一边的海棠椅上看着。
烛光被窗扉吹进来的风,摇的一晃一晃的。我让青芜把正殿里的珑璃屏画珐琅琉璃宫灯找来点上,果然屋室里亮了起来。
“母妃有了弟弟,还会疼我吗?”他突然冒出这样的一句话来。
我一下没听清,问:“什么?”
“母亲有了弟弟,还会疼我吗?”
我放下手里的书,走到他身边:“当然,为什么这么问。”
他抬起一双噙着泪的眸子问:“他们说,你不是我母亲。”
我心下一颤,莫名有些心疼他。
思量着对他道:“是,咱们长杨宫侧殿,就是你住的那间宫殿,原本住着一个叫怡嫔的娘娘,她是你的生母,只是在生你的时候......”
他的泪流了下来。
我拿出帕子擦掉他的泪:“她把你托付给我,我便是你的母亲,永远都是。”
他哭得很伤心,生与死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确实太过残酷,可是我不想骗他。
半晌他才道:“那你为什么不告诉我。”
“我,她不想让你知道这么沉重的痛苦。”
“那你为什么又要告诉我。”
“因为你问了,我不想骗你。”
他点头,流泪,满室寂然,许久许久,他开口道:“那我能收回那个问题吧。”
我笑:“可以。”
他笑,又过了许久,他才开口:“他们来找我了。”
“谁!”
“恬嫔,她的弟弟,光禄大夫杜大人来找我了,他说他是我的舅父。
我点头:“嗯。”
“母妃,我…”
“怎么了?”
“那我该不该认他。”
我笑:“为什么不认,那可是你恬母妃的兄长,安家是你外祖,杜家也是你外祖,两家人来爱你,这并不是什么坏事。”
他点头。
这些事情,是繁杂琐碎的,他需要一些时间来消化。
我出侧殿时,夜已深了,风带来了稻荷的香气。我不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可我又不知该如何做。我做不到,对着他那天真的眼睛说谎。我笑自己,真是越活越回去了,真是没用。
时光匆匆,转眼已过半月。这日用完了早饭,我便去给太后请安,又把常乐送去撷芳阁去跟女傅学礼乐。
回到北苑芳华已是日上三竿。便想与母亲说话。
宝娟回:“夫人被请去参加宴会了。”
“宴会?”
“皇后娘娘在上下天光的云荷台设宴,只说下一月是万寿节料想慌乱,今日特地设宴一是请诸位主子玩乐,再是为了万寿节想些有趣的点子。来请娘娘,见娘娘不在,先将夫人请了去,只说与其他武将诰命一同。还请娘娘从太后宫中回来,再去赴宴。”
我点头,想母亲第一次参加宫宴,只怕是慌乱,紧着对宝娟吩咐去云荷台。
“皇上从那里来,可用了早饭?”
常乐早就扑向了他的怀抱。
他抱着常乐往殿里走:“上朝前,用了一些,不过和那些老叟饶舌了半日,现下倒饿了。”
我问:“那可还要再传一些。”
他摇头,指着桌上道:“来一碗荷叶粥,就着如意卷,也就罢了。又去传,不知什么时候才上来,倒不如你宫里的小厨房做的烟火气些。”
“陛下,不嫌粗鄙就好。”
他吃了半盏粥,又吃了些百花酿鸭掌才停下。自有宫蛾上前净手漱口,奉上一盏香薷饮。
他呷了一口,才道:“听说昨日昌嫔惹怒你了?”
我也吃了一口香薷饮回道:“陛下,这是从那里听来的半截子话,我的脾气旁人不知,陛下还不知。我不爱与人争执的。”
他笑笑:“真没气。”
“哪里有那么多气生,昨日听宫人说,帝姬生了风寒,一时心急,想要回长杨宫看孩子。偏偏昌嫔倒有兴致,拉着我说话。臣妾一时,说话冲了也是有的。等过一会儿,臣妾便去给妹妹赔罪。”
玄凌闻言只道:“常乐可无碍。”
“宫人少见多怪,常乐顽皮只是跑热了,并无大碍,倒是委屈了妹妹。”
他点头:“昌嫔那里,你也不用去,朕让人送些东西就行了。她最爱笑的性子,不会介意的。”
我笑笑:“那臣妾就谢过皇上了。”
常乐坐不住,去殿外荡秋千去了,我与玄凌站在廊下看着她玩乐。
他突然冒出来一句:“你昨日,去看过你弟弟了。”
不是询问的口气,只怕早有眼线已告诉了他。我也不打算遮掩,我点头:“天牢阴冷,臣妾送了些衣食被褥。”
他轻轻嗯了一声。
“弟弟他顽固执拗,让陛下操心了。”
他望着庭下,只轻轻抿唇笑:“朝堂之中,不乏八面玲珑心思灵敏,审时度势的大臣,却缺些纯臣。你弟弟很好,别听他们乱说。”
我点头不语。
“他们真当联耳聋目瞎,不知市民用度,一个鸡蛋就敢报价十二两。朕只不过腾不出手来收拾他们。前几年,前有匈奴虎视眈眈,又有天灾时疫,后有武官居功自傲,才对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想不到他们愈发猖狂,盐铁都要染指。现下河道太平,边疆无战事,倒要收拾收拾这些了。”
我只作不闻,并不搭话。心中只希望弟弟一事快快过去。
午后,胸口闷闷,又想呕吐,传来了太医,把了脉,又问了月信之事。方道恭喜。
这一胎来的突然,是意外之喜,却也令我心忧。
长杨宫众人欢喜,封了赏赐,我只静静在殿中养胎。
有话即长,无话则短,不觉间过了一月有余。
转眼间,弟弟已经被关了三个月,天已入冬,天牢更加难捱。
宗室依旧时常有折子递上,要严惩弟弟攀诬皇亲宗室之罪,以及插手内府开支僭越之罪。
不过,幸好也有清河王与汝南王上表,内府却有渎职失误之罪,请旨严查。这道折子气病了,玄凌的皇叔老王爷与几位族叔。
玄凌只顺水推舟,严查了七司三院,撤职的撤职,下狱的下狱,雷霆手段之下,又下旨安抚了一众宗亲。加封号的加封号,赏赐珍宝的,赏赐珍宝。左不过是抄来的银子,左口袋放到右口袋里去,白白挣得体恤宗亲的好名声。
等风波渐平,弟弟才出狱回家。眼见已是年,便在京中过节。
才见梅开腊月后,又逢早春天回阳。转眼已是三月春光大好。
这日,我坐在海棠椅上看常乐逗蝶撷花,好不有趣。外间便有宫娥传:“安大人求见。”
我抚了抚肚子,挺直腰:“快请了进来。”
青芜亲去迎了弟弟进殿。
弟手里拿着一些竹蜻延,纸鸢等物。只给常乐玩乐,常乐开怀,忙着去放纸鸢。
他突然起身行了个大礼。
“怎么了!快起来。”
“我向陛下请了旨,要去灞上,跟着父亲修筑河道,检察河工。”
我扶起他,拍拍他的肩膀:“这很好啊,京城波谲云诡,总是不安生。父亲年老了,你在他身边,要多多照顾他。”
“只是,见不到外甥出生了,这望长姐照顾好自己。”
“我会的。”
我看着他远去的身影,觉得他比从前不一样了。
白驹过隙,日月如梭,盛夏,我随驾依旧来行宫避暑,只是现下怀胎七月有余,行动多有不便,便选了较平旷的北苑芳华住下。
北苑芳华在太平行宫大北门偏东,居所处有稻田,桑地,果林,零零散散分布些个房屋,皆是古朴可爱,仿如昔日百刃山下的风景。
这里不仅风景如画,还有新鲜的瓜果可食,屋前夏风从稻田上吹过拂向屋舍,屋后有树,使房舍处在荫凉下,夏夜会有蝉鸣蛙叫当真是惬意。
青芜与茜云想来也很喜欢这北苑芳华,总是早早去地里,撷新鲜的瓜果,奉于我吃。
怀胎至今,七个月有余,内府便要张罗母亲进宫的事宜。生常乐时,母亲随父亲在中州,并未入宫。年前,因弟弟被囚,母亲与姨娘才从中州回京都,此时又逢我有身孕,并未随弟弟回中州。
我心中大喜,上一世,我也曾盼望着母亲能来一趟京城,看一看紫奥城的大好风光,只可惜……此次,虽未在都城,太平行宫倒也不比那紫奥城逊色。
是日,天气晴郎,纤云不染,远山含黛,屋舍后的喜雀叫个不停。
“喜鹊登枝,迎门见喜。这可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茜云边给我梳头,边说。
青芜拿着食盒,从外走进殿来:“今日午后,夫人便进宫陪伴娘娘待产。可不是好事,连这鹊儿也懂事,现下来讨喜呢。”
众人闻之都笑。
午后,母亲便被接进了北苑芳华。
母亲因父亲治水有功已封从三品淑人诰命。她此刻穿着一身紫莳色诰命服款款而来。我急急迎上去,她却要给我行礼,我连忙扶起了她。
“母亲,这里没外人,不用如此。”
便拉着母亲的手往廊下走,母亲笑着对我说:“娘娘看起来很好,可知肚中的孩子是个心疼娘的。”
我笑:“是啊,生常乐时,我吐得很历害,反倒这次不知不觉都快要生了。母亲近来可好,家中姨娘姊妹都还好。”
“都好,都好,萧姨娘也很挂念娘娘,只可惜碍于身份,进不了宫。你四妹定十一月初出阁,萧姨娘正忙她出阁的嫁妆呢。”
我点点头:“嗯,想她是时候了。”
廊下摆着榻几,我让着母亲坐下吃茶:“母亲请吃茶,这是九曲红梅,母亲尝尝可还吃的惯。”
“妾身脾胃不适吃茶。”
茜云向前:“夫人,这是红茶,性温,夫人可以尝尝。”
母亲点头,对我笑着说:“茜云做事,倒是愈发周到了。”
她吃了一口茶,轻轻把茶盏放到桌几上:“太医可看了,说这一胎?”
我知母亲意思:“是男,是女都好,但女儿希望是个帝姬。”
“嗯,话虽如此,只是终究还是要有一个亲生的皇子傍身才好。虽说四皇子如今养在娘娘名下,可到底……”
我未等母亲说完:“我知母亲是为了我好,予湛,我是把他当成亲生的儿子对待。生男,生女,都改变不了我们的母子情分。”
母亲点头不再言语,却听花廊转角处,宝娟道:“殿下怎么不进殿。”
这里离花廊并不远,我不知予湛听到了多少,我只忙对母亲使了个眼色,她点头。
宝娟领着予湛进来。
予湛向我行礼:“给母妃请安。”
我道:“快起来。”
母亲则起身向他请安:“妾身向的殿下请安,殿下千岁金安。”
予湛向前扶起母亲:“外祖母不必多礼,还请起身。”
母亲笑着谢过,看着予湛道:“四殿下长高了许多,颇有陛下的风采。”
“是啊,小孩子长得可真快,我去岁给他做了一件长袍,起开始,他不舍得穿,后来再穿,却穿不上了。”
母亲很喜欢小孩子,尤其是像予湛这一般知礼懂事的孩子。
又想他小小一个,便失了生母,不免有些怜惜。只端了桌上了五色栗子糕道:“殿下吃几块糕吧。”
予湛看看我,接了过去道谢。我道:“栗子糕甜腻,不可多食,吃多了要害牙痛的。”
他点头,吃了几块糕,才向我行礼:“母妃,还有课业要写。”
“你去吧,不会也不要着急,晚间我去教你。”
“好。”他转头去了侧殿。
母亲看他去了,才放松下来,又道:“怎么不见常乐。”
我笑:“那个疯丫头,一定是去欣修仪宫里,找淑帝姬去了。”
晚间,我与母亲和予湛常乐四人用了饭。予湛依旧回侧殿去了。
常乐缠着母亲讲中州风物,我只披着一件披风,往侧殿去。
予湛半伏大大的四方桌上,不知道在写着些什么,我靠近,倒是唬了他一跳。
我道:“青芜去多点几盏灯,这么暗,一会儿眼睛该痛了。”
青芜应声去了。
我看予湛脸色不对,便开问他:“湛儿可是哪里不舒服。”
他摇摇头,我又问:“往日里,都要在正殿里做功课的,怎么今日来侧殿了。可是被尚书房的师得们说教了,做学问不可着急,要一点一点的来。”
他摇摇头,我知道他定是有事,见他不说也不再追问。便也选了一本书,坐在一边的海棠椅上看着。
烛光被窗扉吹进来的风,摇的一晃一晃的。我让青芜把正殿里的珑璃屏画珐琅琉璃宫灯找来点上,果然屋室里亮了起来。
“母妃有了弟弟,还会疼我吗?”他突然冒出这样的一句话来。
我一下没听清,问:“什么?”
“母亲有了弟弟,还会疼我吗?”
我放下手里的书,走到他身边:“当然,为什么这么问。”
他抬起一双噙着泪的眸子问:“他们说,你不是我母亲。”
我心下一颤,莫名有些心疼他。
思量着对他道:“是,咱们长杨宫侧殿,就是你住的那间宫殿,原本住着一个叫怡嫔的娘娘,她是你的生母,只是在生你的时候......”
他的泪流了下来。
我拿出帕子擦掉他的泪:“她把你托付给我,我便是你的母亲,永远都是。”
他哭得很伤心,生与死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确实太过残酷,可是我不想骗他。
半晌他才道:“那你为什么不告诉我。”
“我,她不想让你知道这么沉重的痛苦。”
“那你为什么又要告诉我。”
“因为你问了,我不想骗你。”
他点头,流泪,满室寂然,许久许久,他开口道:“那我能收回那个问题吧。”
我笑:“可以。”
他笑,又过了许久,他才开口:“他们来找我了。”
“谁!”
“恬嫔,她的弟弟,光禄大夫杜大人来找我了,他说他是我的舅父。
我点头:“嗯。”
“母妃,我…”
“怎么了?”
“那我该不该认他。”
我笑:“为什么不认,那可是你恬母妃的兄长,安家是你外祖,杜家也是你外祖,两家人来爱你,这并不是什么坏事。”
他点头。
这些事情,是繁杂琐碎的,他需要一些时间来消化。
我出侧殿时,夜已深了,风带来了稻荷的香气。我不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可我又不知该如何做。我做不到,对着他那天真的眼睛说谎。我笑自己,真是越活越回去了,真是没用。
时光匆匆,转眼已过半月。这日用完了早饭,我便去给太后请安,又把常乐送去撷芳阁去跟女傅学礼乐。
回到北苑芳华已是日上三竿。便想与母亲说话。
宝娟回:“夫人被请去参加宴会了。”
“宴会?”
“皇后娘娘在上下天光的云荷台设宴,只说下一月是万寿节料想慌乱,今日特地设宴一是请诸位主子玩乐,再是为了万寿节想些有趣的点子。来请娘娘,见娘娘不在,先将夫人请了去,只说与其他武将诰命一同。还请娘娘从太后宫中回来,再去赴宴。”
我点头,想母亲第一次参加宫宴,只怕是慌乱,紧着对宝娟吩咐去云荷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