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大的宫宴还在继续,楚家今日喜气洋洋,国舅爷子女众多,可能在宫里举办订婚仪式的,楚心汐还是头一个。
国舅爷被朝堂亲贵们围在中间,恭贺声此起彼伏,他应接不暇,两颊酡红,俨然显出几分醉态。
国舅夫人小心翼翼地扯了扯丈夫的广袖:“老爷切莫贪杯,当心殿前失仪呐!”
国舅爷扫视了一眼大殿正中的楚皇后,又看了看自己的亲外甥太子殿下,心中不免感慨丛生。
这北朝的江山表面上虽姓元,可武帝命不久矣····皇权又算什么?
只见他大手一挥斥呵斥道:“住口,你个妇道人家懂什么!”
一旁的楚心汐见状面色微微泛白,壮着胆子上来搀扶父亲:“父亲息怒,您不日便要远行,保重身体要紧呐。”
楚国舅两眼直勾勾地瞪着华服金簪的女儿,加上妾室所生他至今共有二十三个子嗣,单女儿就有十一个之多,他很少关注家宅女眷的琐事,甚至都有些记不清楚这些孩子的面孔。
尤其是楚心汐,她向来话少内敛,整个人带着几分柔弱的书卷气,但长到及笄之后,国舅爷发现这个女儿的容貌气度与楚皇后越发肖像起来。
楚国舅看了一眼不远处的易知舟,又看了看女儿,悻悻地放下酒杯:“心汐啊,为,为父告诉你,武将好啊!”
他的大掌重重落在女儿消瘦的肩上,下的后者一个激灵。
可国舅爷丝毫不在意,自顾自地絮叨起来:“你爹我就做了一辈子武将,当年潜邸何等凶险?我忠心耿耿拥护陛下多次死里逃生,比前朝那些只会吟诗作画的文臣强多了!!他们懂什么呀?就会拉帮结派、舞弄权束!若是外敌来犯,他们哪个敢上前迎战?哼!一帮贪生怕死的胆小鼠辈!”
今日诸多王公贵族都在,其中更不乏文官或家眷;国舅爷的音量过于高亢,就连悠扬婉转的乐声都掩盖不住,场面瞬间变得尴尬起来。
楚皇后睨了一眼自己的弟弟,无奈道:“心汐,临渊,你们送国舅爷去休息吧。”
语落,她又扭头看向众人:“醉人醉语,诸位切莫在意。”
楚国舅向来粗鄙,若非妹妹是中宫皇后,单凭他自己的本是,如何能官拜大将军一职?
但都是人精,谁也不会表露出来,尤其是眼下武帝病中,皇后与太子把持着前朝与后宫,万里江山虽然还姓元,可论起血脉,楚家更亲近几分·····
“无妨,无妨,国舅爷得了乘龙快婿,开怀畅饮又何妨?”
“是啊,是啊,国舅爷海量,当真是令我等佩服!”
小小的插曲没有打断喜庆的氛围。
宫宴仍然在继续。
易知舟是今日的主角,他无法从热闹的氛围里脱身,面对众人或真或假的恭喜,他只能一一应下。
尽管一再克制,可目光还是不受控制的朝仙缘台的出口处看去。
那道紫色的身影在得到太子的应允后,便如一只脱了笼的小鸟,迫不及待地离开了这里。
太子答应九公主御前奉经,可楚皇后不放心,叮嘱自己的心腹张女官同行。
巍峨肃穆的承明殿内,香烛静静地燃烧着。
时隔数日,洛贵妃与九公主终于见到了武帝。
曾经那个威风凛凛,气宇轩昂的帝王,变得老态龙钟起来,他须发花白地躺在龙榻上,双目紧闭,浑然不知身在何处。
母女二人垂泪靠近,守在殿内的王公公却忽而开口劝阻:“二位,陛下龙体虚弱,不得靠近!”
语落,张女官也紧紧跟了上来。
''太子殿下有旨,允许二位将手抄经书奉入龙榻前,除此之外,不可多留。''
元季瑶忍住夺眶而出的眼泪,轻柔地呼唤着:“父皇,九儿来看您了!您听得见吗?”
武帝的脸色煞白如纸,但唇瓣略有几分血色,他就那样一动不动地躺着,压根听不见女儿的呼唤。
洛贵妃忍不住泪流满面:“陛下,臣妾求求您了,快些醒来吧,臣妾与孩子们都心心念念期盼着您····”贵妃娘娘泣不成声,模糊的视线中是武帝苍老的面庞,可脑海中全是过往恩爱的回忆。
她年少入宫得陛下青睐,近二十年更是圣宠不衰,不曾想,武帝会忽然陷入昏迷。
''臣妾日日夜夜祈祷,求上苍垂怜,保佑陛下早日苏醒。''洛贵妃虔诚地跪在榻前,上半身匍匐着靠近床榻,一双手才落在床沿,就听见王公公犀利的斥责:“放肆,不得惊扰陛下龙体!”
洛贵妃的手仿佛被雷击一般,瞬间僵住。
元季瑶狠狠地瞪了一眼王公公,他那凶神恶煞的模样好像一条恶犬。
“太子哥哥玉口金言允许本宫与母后前来奉经,你一介奴才凭何不许···”
''微臣闫松鹤前来为陛下请脉。''
一道男声打断了元季瑶的话,她心中一动,急忙转身看去。
果然是闫太医。
短暂的怔愣过后,她急忙收敛情绪。
只听对面的张女官口气狐疑道:“太医院里一向是曹医政为陛下请脉,今日为何换人了?你们可曾想皇后娘娘请示过?”
对面的闫松鹤提着药箱,姿态谦卑地回应道:“张女官有所不知,楚国舅在宫宴上饮醉了酒,不慎知足落水,此刻曹医政与诸位同僚正在替国舅爷诊治,这才临时指派了下官来承明殿侍疾。”
语落,他双目炯炯直视对方,好一副义正言辞的模样。
张女官紧蹙的眉头缓缓松开,想起方才宴席上楚国舅那豪迈畅饮的画面,她忍不住抱怨:“咱这国舅爷也真是为老不尊,一把年纪了还闹这种笑话!”
王公公却依旧警惕地看着这位陌生的太医。
元季瑶不动声色地看向闫松鹤,电光火石间,她尖叫着站起来:
''本宫奉母后与太子之命前来为父皇奉经,你这狗奴才竟敢从中阻拦?''刁蛮公主的起势炸现,王公公不由得一愣。
“本宫亲手抄写的经文,拳拳孝心,天地可鉴!”
说时迟那时快,她奋力将厚厚一叠经文甩到了王公公面前。
''你这狗奴才既然不让我们母女靠近,那这经文就由你亲手奉入龙榻!若有闪失,阻碍了龙体康复,便让太子哥哥唯你是问!''
王公公脸色涨红,显然没想到时至今日的九公主还敢在龙榻前如此猖狂。
洛贵妃也掩面起身,哀伤哭诉着:“陛下,您听见了吗?如今您才病了几日?这些奴才就如此目中无人,几次三番折辱臣妾母女,陛下!!求您快快苏醒,替我们母女做主啊!”
张女官看了一眼王公公,气急败坏地斥责他:“罢了罢了,太子殿下都允了她们过来奉经,你就别生是非了!”
王公公黑着脸,憋了半天才松口:“奴才不过是奉命行事,贵妃娘娘与九公主未免太不讲理了!”
语落,他悻悻转身离去。
张女官睨了一眼盛气凌人的九公主,心道,终究是天子之女,她想得罪紧了,于是开口打起了商量:“贵妃娘娘,公主殿下,不如先让太医请脉,完毕之后再奉经如何?”
元季瑶见那碍事的王公公真走了,默默松了一口气:“全听张女官安排。”
闫松鹤目不斜视地靠近龙榻,指尖搭上陛下的龙脉,一双眸子谨慎地观察着武帝的面色。
四方尊鼎内幽幽的香气在室内弥散开来。
元季瑶扶着母亲站在龙榻边,她时不时看向昏睡中的父皇。
一旁关切夫君的洛贵妃忍不住追问:“太医,陛下龙体如何?”
霎那间,张女官也投来审视的目光。
闫松鹤脸色冷凝,与那些狗眼看人低的太监们如出一辙:“贵妃娘娘赎罪,微臣奉命请脉,一应诊断自有曹医政主持,微臣先行告退了”
洛贵妃心一沉,这些日子里里外外的冷眼她受了不少,没想到太医院的太医也这样趋炎附势,可她还是不甘心的追问:“那陛下何时才能醒来?”
此时闫松鹤已经收拾好东西,他按部就班地行完礼,一言不发转身离去了。
元季瑶握着母亲的手,心中思绪纷杂。
张女官对这位年轻太医的态度倒是十分满意,于是和气地催促起来:“二位,可以奉经了!”
元季瑶与洛贵妃磨磨蹭蹭地将经文分为四份,随后小心翼翼地摆放在龙榻的四个立角上。
这本就是件易事,就算再磨蹭,也花费不了什么功夫。
元季瑶垂泪低声呼喊了武帝好几次,可龙榻上的帝王却毫无反应。
张女官催了三次,贵妃母女才依依不舍走出承明殿。
回去的路上,母女二人一言不发。
脑海中都在回忆龙榻上的武帝。
曾经父皇对她们宠爱备至,无论前朝的事务多么繁忙,他都会抽空来长春宫中与她们母子三人团聚,谈天说地,闲话家常······武帝亲口说过与她们在一起时最有家的感觉。
那时候,元季瑶也天真的以为,他们永远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可她忘了,她的父亲并非寻常男子。
他是帝王,是她的父亲,却也是众多兄弟姊妹的父亲,更是北朝万千臣民的父亲······
“九儿?”
不知不觉走到了东道的分叉口,洛贵妃哀伤地看着女儿:“你父皇真的还会苏醒吗?”
元季瑶心中迟疑,却堆起笑脸冲她点点头:“当然会。”
母女二人相伴着回到了破败的宁寿殿。
洛贵妃方才在承明殿哭得过于伤感,此刻觉得头晕目眩,青柑与松萝便扶她进入内殿休息。
元季瑶孤身一人站在正堂内,四周静悄悄的,佛像前供奉的香烛已经燃烧了大半。
她痴痴地望着佛祖,那温柔敦厚的神态,令她惴惴不安的心渐渐平息下来。
或许这个世上,许多事情本就不可强求。
既有缘无份,又何须执拗?
元季瑶啊元季瑶,她在心中默默自省,切莫再沉溺于情情爱爱这些虚无的情感中了,你得打起精神来,母妃、父皇、哥哥他们都需要你······
青柑从内殿退出来,恰好看见九公主面对佛祖暗自垂泪的景象。
少女秀丽的侧颜沉浸在融融日光中,好似天女下凡,可她神情哀伤,盈盈泪珠源源不断滑落。
青柑不忍打扰,可又怕今日种种,压垮了九公主怎么办?
思量再三后她悄然递上茶盏:“殿下,润润口吧。”
元季瑶睨了一眼碗中茶水,方才宴席上,她饮了一杯酒,当时还不觉得难受,此刻看见茶水才觉得口舌粘腻,于是接过茶盏大口大口喝了起来。
须臾,她将空空的茶盏递回给青柑,眼角虽然还有几分红肿,可眉宇间却露出轻快的笑容:“青柑,这茶不错,回头给母妃也沏一杯。”
青柑一时愣住,瞥了一眼茶盏内残余的碎茶渣,这可都是劣等的陈年茶啊···她心口一酸,再度看向公主时,疼惜之感越重了几分。
元季瑶顾不上在意那些细枝末节了,她急切地冲不远处的松萝摆摆手:“去取一套你的旧衣裳来,本宫要出去一趟。”
国舅爷被朝堂亲贵们围在中间,恭贺声此起彼伏,他应接不暇,两颊酡红,俨然显出几分醉态。
国舅夫人小心翼翼地扯了扯丈夫的广袖:“老爷切莫贪杯,当心殿前失仪呐!”
国舅爷扫视了一眼大殿正中的楚皇后,又看了看自己的亲外甥太子殿下,心中不免感慨丛生。
这北朝的江山表面上虽姓元,可武帝命不久矣····皇权又算什么?
只见他大手一挥斥呵斥道:“住口,你个妇道人家懂什么!”
一旁的楚心汐见状面色微微泛白,壮着胆子上来搀扶父亲:“父亲息怒,您不日便要远行,保重身体要紧呐。”
楚国舅两眼直勾勾地瞪着华服金簪的女儿,加上妾室所生他至今共有二十三个子嗣,单女儿就有十一个之多,他很少关注家宅女眷的琐事,甚至都有些记不清楚这些孩子的面孔。
尤其是楚心汐,她向来话少内敛,整个人带着几分柔弱的书卷气,但长到及笄之后,国舅爷发现这个女儿的容貌气度与楚皇后越发肖像起来。
楚国舅看了一眼不远处的易知舟,又看了看女儿,悻悻地放下酒杯:“心汐啊,为,为父告诉你,武将好啊!”
他的大掌重重落在女儿消瘦的肩上,下的后者一个激灵。
可国舅爷丝毫不在意,自顾自地絮叨起来:“你爹我就做了一辈子武将,当年潜邸何等凶险?我忠心耿耿拥护陛下多次死里逃生,比前朝那些只会吟诗作画的文臣强多了!!他们懂什么呀?就会拉帮结派、舞弄权束!若是外敌来犯,他们哪个敢上前迎战?哼!一帮贪生怕死的胆小鼠辈!”
今日诸多王公贵族都在,其中更不乏文官或家眷;国舅爷的音量过于高亢,就连悠扬婉转的乐声都掩盖不住,场面瞬间变得尴尬起来。
楚皇后睨了一眼自己的弟弟,无奈道:“心汐,临渊,你们送国舅爷去休息吧。”
语落,她又扭头看向众人:“醉人醉语,诸位切莫在意。”
楚国舅向来粗鄙,若非妹妹是中宫皇后,单凭他自己的本是,如何能官拜大将军一职?
但都是人精,谁也不会表露出来,尤其是眼下武帝病中,皇后与太子把持着前朝与后宫,万里江山虽然还姓元,可论起血脉,楚家更亲近几分·····
“无妨,无妨,国舅爷得了乘龙快婿,开怀畅饮又何妨?”
“是啊,是啊,国舅爷海量,当真是令我等佩服!”
小小的插曲没有打断喜庆的氛围。
宫宴仍然在继续。
易知舟是今日的主角,他无法从热闹的氛围里脱身,面对众人或真或假的恭喜,他只能一一应下。
尽管一再克制,可目光还是不受控制的朝仙缘台的出口处看去。
那道紫色的身影在得到太子的应允后,便如一只脱了笼的小鸟,迫不及待地离开了这里。
太子答应九公主御前奉经,可楚皇后不放心,叮嘱自己的心腹张女官同行。
巍峨肃穆的承明殿内,香烛静静地燃烧着。
时隔数日,洛贵妃与九公主终于见到了武帝。
曾经那个威风凛凛,气宇轩昂的帝王,变得老态龙钟起来,他须发花白地躺在龙榻上,双目紧闭,浑然不知身在何处。
母女二人垂泪靠近,守在殿内的王公公却忽而开口劝阻:“二位,陛下龙体虚弱,不得靠近!”
语落,张女官也紧紧跟了上来。
''太子殿下有旨,允许二位将手抄经书奉入龙榻前,除此之外,不可多留。''
元季瑶忍住夺眶而出的眼泪,轻柔地呼唤着:“父皇,九儿来看您了!您听得见吗?”
武帝的脸色煞白如纸,但唇瓣略有几分血色,他就那样一动不动地躺着,压根听不见女儿的呼唤。
洛贵妃忍不住泪流满面:“陛下,臣妾求求您了,快些醒来吧,臣妾与孩子们都心心念念期盼着您····”贵妃娘娘泣不成声,模糊的视线中是武帝苍老的面庞,可脑海中全是过往恩爱的回忆。
她年少入宫得陛下青睐,近二十年更是圣宠不衰,不曾想,武帝会忽然陷入昏迷。
''臣妾日日夜夜祈祷,求上苍垂怜,保佑陛下早日苏醒。''洛贵妃虔诚地跪在榻前,上半身匍匐着靠近床榻,一双手才落在床沿,就听见王公公犀利的斥责:“放肆,不得惊扰陛下龙体!”
洛贵妃的手仿佛被雷击一般,瞬间僵住。
元季瑶狠狠地瞪了一眼王公公,他那凶神恶煞的模样好像一条恶犬。
“太子哥哥玉口金言允许本宫与母后前来奉经,你一介奴才凭何不许···”
''微臣闫松鹤前来为陛下请脉。''
一道男声打断了元季瑶的话,她心中一动,急忙转身看去。
果然是闫太医。
短暂的怔愣过后,她急忙收敛情绪。
只听对面的张女官口气狐疑道:“太医院里一向是曹医政为陛下请脉,今日为何换人了?你们可曾想皇后娘娘请示过?”
对面的闫松鹤提着药箱,姿态谦卑地回应道:“张女官有所不知,楚国舅在宫宴上饮醉了酒,不慎知足落水,此刻曹医政与诸位同僚正在替国舅爷诊治,这才临时指派了下官来承明殿侍疾。”
语落,他双目炯炯直视对方,好一副义正言辞的模样。
张女官紧蹙的眉头缓缓松开,想起方才宴席上楚国舅那豪迈畅饮的画面,她忍不住抱怨:“咱这国舅爷也真是为老不尊,一把年纪了还闹这种笑话!”
王公公却依旧警惕地看着这位陌生的太医。
元季瑶不动声色地看向闫松鹤,电光火石间,她尖叫着站起来:
''本宫奉母后与太子之命前来为父皇奉经,你这狗奴才竟敢从中阻拦?''刁蛮公主的起势炸现,王公公不由得一愣。
“本宫亲手抄写的经文,拳拳孝心,天地可鉴!”
说时迟那时快,她奋力将厚厚一叠经文甩到了王公公面前。
''你这狗奴才既然不让我们母女靠近,那这经文就由你亲手奉入龙榻!若有闪失,阻碍了龙体康复,便让太子哥哥唯你是问!''
王公公脸色涨红,显然没想到时至今日的九公主还敢在龙榻前如此猖狂。
洛贵妃也掩面起身,哀伤哭诉着:“陛下,您听见了吗?如今您才病了几日?这些奴才就如此目中无人,几次三番折辱臣妾母女,陛下!!求您快快苏醒,替我们母女做主啊!”
张女官看了一眼王公公,气急败坏地斥责他:“罢了罢了,太子殿下都允了她们过来奉经,你就别生是非了!”
王公公黑着脸,憋了半天才松口:“奴才不过是奉命行事,贵妃娘娘与九公主未免太不讲理了!”
语落,他悻悻转身离去。
张女官睨了一眼盛气凌人的九公主,心道,终究是天子之女,她想得罪紧了,于是开口打起了商量:“贵妃娘娘,公主殿下,不如先让太医请脉,完毕之后再奉经如何?”
元季瑶见那碍事的王公公真走了,默默松了一口气:“全听张女官安排。”
闫松鹤目不斜视地靠近龙榻,指尖搭上陛下的龙脉,一双眸子谨慎地观察着武帝的面色。
四方尊鼎内幽幽的香气在室内弥散开来。
元季瑶扶着母亲站在龙榻边,她时不时看向昏睡中的父皇。
一旁关切夫君的洛贵妃忍不住追问:“太医,陛下龙体如何?”
霎那间,张女官也投来审视的目光。
闫松鹤脸色冷凝,与那些狗眼看人低的太监们如出一辙:“贵妃娘娘赎罪,微臣奉命请脉,一应诊断自有曹医政主持,微臣先行告退了”
洛贵妃心一沉,这些日子里里外外的冷眼她受了不少,没想到太医院的太医也这样趋炎附势,可她还是不甘心的追问:“那陛下何时才能醒来?”
此时闫松鹤已经收拾好东西,他按部就班地行完礼,一言不发转身离去了。
元季瑶握着母亲的手,心中思绪纷杂。
张女官对这位年轻太医的态度倒是十分满意,于是和气地催促起来:“二位,可以奉经了!”
元季瑶与洛贵妃磨磨蹭蹭地将经文分为四份,随后小心翼翼地摆放在龙榻的四个立角上。
这本就是件易事,就算再磨蹭,也花费不了什么功夫。
元季瑶垂泪低声呼喊了武帝好几次,可龙榻上的帝王却毫无反应。
张女官催了三次,贵妃母女才依依不舍走出承明殿。
回去的路上,母女二人一言不发。
脑海中都在回忆龙榻上的武帝。
曾经父皇对她们宠爱备至,无论前朝的事务多么繁忙,他都会抽空来长春宫中与她们母子三人团聚,谈天说地,闲话家常······武帝亲口说过与她们在一起时最有家的感觉。
那时候,元季瑶也天真的以为,他们永远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可她忘了,她的父亲并非寻常男子。
他是帝王,是她的父亲,却也是众多兄弟姊妹的父亲,更是北朝万千臣民的父亲······
“九儿?”
不知不觉走到了东道的分叉口,洛贵妃哀伤地看着女儿:“你父皇真的还会苏醒吗?”
元季瑶心中迟疑,却堆起笑脸冲她点点头:“当然会。”
母女二人相伴着回到了破败的宁寿殿。
洛贵妃方才在承明殿哭得过于伤感,此刻觉得头晕目眩,青柑与松萝便扶她进入内殿休息。
元季瑶孤身一人站在正堂内,四周静悄悄的,佛像前供奉的香烛已经燃烧了大半。
她痴痴地望着佛祖,那温柔敦厚的神态,令她惴惴不安的心渐渐平息下来。
或许这个世上,许多事情本就不可强求。
既有缘无份,又何须执拗?
元季瑶啊元季瑶,她在心中默默自省,切莫再沉溺于情情爱爱这些虚无的情感中了,你得打起精神来,母妃、父皇、哥哥他们都需要你······
青柑从内殿退出来,恰好看见九公主面对佛祖暗自垂泪的景象。
少女秀丽的侧颜沉浸在融融日光中,好似天女下凡,可她神情哀伤,盈盈泪珠源源不断滑落。
青柑不忍打扰,可又怕今日种种,压垮了九公主怎么办?
思量再三后她悄然递上茶盏:“殿下,润润口吧。”
元季瑶睨了一眼碗中茶水,方才宴席上,她饮了一杯酒,当时还不觉得难受,此刻看见茶水才觉得口舌粘腻,于是接过茶盏大口大口喝了起来。
须臾,她将空空的茶盏递回给青柑,眼角虽然还有几分红肿,可眉宇间却露出轻快的笑容:“青柑,这茶不错,回头给母妃也沏一杯。”
青柑一时愣住,瞥了一眼茶盏内残余的碎茶渣,这可都是劣等的陈年茶啊···她心口一酸,再度看向公主时,疼惜之感越重了几分。
元季瑶顾不上在意那些细枝末节了,她急切地冲不远处的松萝摆摆手:“去取一套你的旧衣裳来,本宫要出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