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曙光初照,议会厅内的气氛却早已凝重而庄严。昨夜的宴席虽有欢愉,但今日的议事,显然更加关乎未来的局势。陈宫已然站于大堂前,手持卷轴,神色凝重,略带请教之意:“温侯,昨日关于军制初步规划已定,然军中将士之赏罚,尚需明确规章。温侯,是否有更为详细之见解?”

    吕小布抬头,目光穿过满堂众人,微微沉思,随即缓缓开口:“公台,军纪与军规,乃治军之根基,理当事关重大。然我有一事,必须提前告知:军纪须有层次,切不可过于严苛。若法令过于苛刻,动辄便杀人,反而可能引发不良之效。”

    陈宫微微蹙眉,眼中带着疑惑:“温侯所言,是否有深意?难道军规不应越严密越好吗?”

    吕小布浅笑,目光幽远,带着些许思索:“军规若设得过于严苛,虽能震慑一时,实则弊多于利。想一想,若每一条军规都极其严格,几乎人人都可能触犯。如此一来,作为执法者,汝是依规行事,还是选择宽容?若执法过于严格,广泛惩罚,军中必生怨声,士心动摇;若宽容,则成了选择性执法,同一错误有的人被罚,有的人却不受处罚,势必引发更大的混乱。”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语气更加沉稳:“如此一来,严苛的法令将导致普遍的违法现象,选择性执法将使军纪失去权威。久而久之,法纪形同虚设,士兵与将领皆不再敬畏,军队便会陷入无序,岂能安定?”

    陈宫听罢,眉头渐展,神情中掩不住的思索与钦佩:“温侯所言,确实极为深刻。若军规过严,士卒处处自危,恐惧滋生,恐无法聚集人心,反会生乱。公正,乃是法治的根本,若失去此点,军队又怎能团结?”

    吕小布轻轻一笑,伸手拍了拍陈宫的肩膀,言语中透出一丝鼓励:“公台所思甚是。军规本是为了规范士卒,使军心不乱,行事有序,而非压迫将士。制订军规时,轻重要有分,大小过错,处置亦当有序。轻微之事,警告即可,大罪才严惩。而最严厉之刑罚,只有在叛乱、谋逆、破坏军心等大逆之事上方可施行。如此,军纪方能威严有序,士卒亦能心服。”

    厅内众将听后,纷纷点头称是,陈宫神色中更是露出钦佩之色:“温侯高见,臣必依温侯所言,制订出合理且公正之军纪,肃清军中风气,稳固根基。”吕小布点了点头,神色宁静而坚定,众人心中对这支军队的未来充满了信任与期待,似乎那远见卓识的温侯,已为未来铺就了一条坚实的道路。

    吕小布微微抬头,目光似乎穿透了眼前的帐篷,越过了坐在四周的众人,仿佛在看向更遥远的地方。空气中的沉默压得人心沉重,他的声音缓慢而低沉,但每个字都如同隐匿的雷霆,震撼着每一位听者的心:“至于军纪的建议,正好我在之前被金球包裹时,迷迷糊糊之间,仿佛有一股力量引导我进入了雒阳……”

    话音未落,帐中众人已然屏息,连呼吸似乎都放轻了几分。吕小布微微停顿,低头深思,然后继续道:“那日,我见到雒阳城外,一位老者正在田间劳作,悠然自得,似与世无争。见我走近,他并未慌张,反而平静自若,仿佛早已预见我会出现在此。我心生疑虑,便上前与他交谈。虽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但那双眼睛依然透着智慧的光辉,仿佛洞察世间一切。”

    他顿了顿,目光渐渐变得沉静,继续道:“他自称为张良之后,自幼读兵书、学战策。虽然身处乱世,却愿隐居田园,远离权谋。他对兵法和军纪有着独特的见解。他告诉我,‘世间的军队,强者不少,英雄亦多,然真正具备王者风范的军队却寥寥无几。’”

    吕小布的眼中闪过一丝回忆,继续说道:“他说,在这动荡的乱世,军队多注重兵力和战斗的胜利,然而却忽视了军纪、规范、精神的引领和更高层次的使命。‘若要建成一支超越时代的队伍,必需做到两点——威武之师与王者之师。’”

    帐中众人听到此处,纷纷皱起眉头,心中已然浮现疑问,吕小布却并未急于揭晓答案。他稍作停顿,目光穿透帐顶,声音低沉却满含力量:“我便问那老者,什么是威武之师?又何为王者之师?他那时只是淡淡一笑,眼中仿佛透过了万象,缓缓答道:‘在这世间,威武之师已是凤毛麟角,至于王者之师,更是奢望。或许,数百年,甚至数千年之后,才可能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王者之师。王者之师不仅仅是无敌的力量,它更需要尊重、理性和对更高目标的追求。’”

    吕小布的眼神渐深,仿佛那老者的教诲已深深烙印在心底:“他接着说道,‘在这个时代,能成就威武之师已经是无上的荣光。至于王者之师,那已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或许要等到那天,世间才能迎来一个真正属于王者的军队。’”

    帐中众将的神情变得复杂,目光中满是疑惑与好奇,似乎难以想象在这乱世之中,所谓的“王者之师”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吕小布站起身,环顾四周,眼神坚定:“老人又说道,‘王者之师’不仅仅是力量的象征,它背后有三大规范和八项准则。若无此等规范,再强大的军队不过是匪贼。若失去了力量,那一切终将崩塌。真正的‘王者之师’,即便遭遇挫败,也能得到百姓的拥护,历史将铭记他们的英勇与荣耀。”

    吕小布的话语逐渐落下,整个帐篷内的气氛愈加沉凝。众人沉默片刻,心中对于那所谓“王者之师”的理解,似乎更加遥远而深远。空气中的紧张感愈加浓重,吕小布的声音终于再次响起:“所以,诸位,若想要建立一支超越时代的队伍,便要立下这些准则,先有威武,再有王者之气。否则,纵使战力再强,亦难以长久。”

    吕小布的目光沉凝,似乎在思索片刻,随即缓缓开口,语气低沉却清晰:“所谓三大规范,便是:一切行动听指挥;所有缴获要归公;不随意抢夺百姓财物。”

    他缓缓环视四周,目光如炬,穿透帐中的每一位将领,仿佛在用眼神审视每一位听者的内心。语气依旧低沉,但却充满着难以言喻的威严:“‘一切行动听指挥’,这是军令的基石,队伍之魂所在。无论战场如何瞬息万变,若无统一指挥,再强大的队伍,亦不过是土散瓦砾,终将崩解。上级决策虽非完美,但下级不得擅自行动,若有异议或发觉问题,需提前提出,商讨清楚。然一旦决议已定,所有人必须无条件执行,决不可拖延、打折扣。唯有如此,队伍方能凝聚成一股铁流,势不可挡。”

    帐中众人纷纷点头,神情间显露出深深的思索。显然,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这一项军规的深远意义,思绪已被吕小布的言辞引向更深层次的思考。

    吕小布未曾停歇,继续道:“至于‘所有缴获要归公’,此乃防止私心滋生,避免内讧之举。战场之上,一切收获若不统一分配,必将引发无尽争端,动摇军心。更为致命的是,战后之时往往是我们最脆弱的时刻,敌人往往会选择此时反扑。而若我们之间因为战利品而争执,失去团结,便是我们最大的败笔。所以,必须要严令禁止此类行为。之后,我们会根据表现进行奖励,论功行赏,表现优异者,正大光明地获得他们应得的战利品,甚至更多。”

    他的目光犀利如刀,扫过每一位将领的面庞,仿佛要将他们的内心剖析得清清楚楚:“‘不随意抢夺百姓财物’,此举不但为赢得民心,更为我们与贼寇的根本区别。我们肩负保卫百姓的重任,非掠夺者。军队的强大,不能建立在百姓的痛苦与剥削之上,否则,即便我们赢得了战役,民心却已远离,最终我们将失去天下。民心一失,便是灭亡之日。”

    吕小布顿了顿,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只有做到这三项,方能赢得真正的团结与信任。所有缴获归公,能杜绝因分配不公引发的内乱;禁止私藏,能够让每一位士卒真正相信,我们的眼中只有全军的利益,而非个人私利。规范如铁,团结如山,才有可能在乱世中崛起,成为一支真正的威武之师。”

    话音落下,帐内一片寂静。众将如同被吕小布的话语深深震撼,纷纷沉思。此时,张辽站起身,眼中满是佩服与激动,朗声说道:“这便是温侯大改军制、设立协同作战与令行禁止的深远用意!昨日之军纪,如今看来,温侯必然早有谋划,三大规范的提出,令末将豁然开朗。温侯如此深谋远虑,末将心服口服,愿随温侯共谋大业!”

    不顾众人的震惊神色,吕小布眼神如炬,声音不疾不徐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帐内烛火摇曳,映照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平添几分神秘莫测。

    “然而,光有三大规范是不够的。“他的手指轻敲案几,如同敲击众人心底最深处的弦,“还有八项准则,用以规范士兵的行为。这些要求看似琐碎,却是军队赢得百姓信任和尊重的关键。“

    张邈皱了皱眉,眼中闪过一丝不解。张辽则神情肃穆,目光如炬,似乎已经预见了这支军队未来的模样。

    “第一,说话和气。“吕小布缓缓道来,语气中透着一丝现代人的平等意识,“无论是对内的士卒,还是对外的百姓,都需言辞温和。粗暴只会令人心生怨恨,而和气却能凝聚人心,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帐内众将互相对视,有人眉头微蹙,有人若有所思。

    “第二,买卖公平。“吕小布继续道,眼神扫过众人脸庞,“士兵不得仗着手中武器横行霸道,随意抢夺财物。除战场缴获外,凡是需要的物资,必须以公平交易获取。我辈行军,当以礼待人,非如蝗虫过境。“

    魏续轻轻抚摸着自己的刀柄,眉头紧锁,似是不能理解为何要约束军中铁血男儿的行为。

    “第三,借东西要还。“吕小布声音渐沉,如同敲响晨钟,“军队借用百姓的物资,必须如数归还。诚信,乃是我等立足之根本。失信于民,犹如拔剑自宫,断了自己的根基。“

    “第四,损坏东西要赔。“吕小布续道,眼中闪烁着一种前世带来的现代理念,“百姓在乱世中财物稀少,我们若因一时疏忽损坏他们的东西,必须及时赔偿。失民心者,失天下矣。“

    帐内众将听至此处,有人已忍不住窃窃私语。那神情,恍如听闻天方夜谭。

    “第五,不打人骂人。“吕小布声音提高了几分,目光如刀,直视那些不以为然的将领,“军中上下禁止老兵欺辱新兵,也不允许对百姓动辄打骂。尊重他人,是王者之道的起点。不如此,何以服人?“

    高顺微微颔首,眼中闪过赞许之色。身为军中老将,他深知军纪之重要。

    “第六,不损坏庄稼。“吕小布摊开双手,语速微缓,“粮食乃天下人的命脉,士兵不得随意践踏或破坏田地。粮草不足,可向百姓购买,但绝不可掠夺。记住,今日你抢夺的每一粒米,明日便会化作百姓对你的千般怨恨。“

    帐中空气仿佛凝固,只听得烛火噼啪作响。

    “第七,不调戏妇女。“吕小布声音沉了下来,如同寒冬里的一股凛冽寒风,“每个人都有母亲、妻子和女儿,士卒必须严守底线,不得调戏侮辱妇女。违者,军法从事,决不姑息。“

    陈宫面色微变,不知是想起了什么往事,还是被吕小布的决然所震慑。

    “第八,不虐待俘虏。“吕小布最后道,眼中闪过一丝悲悯,“俘虏虽是敌人,但也是为了生计而从军的人,不得以□□。今日之敌,或为明日之友;善待俘虏,既是仁义之举,也是广纳贤才的开端。“

    帐内一片寂静,只听得众人的呼吸声。

    须臾,郝萌终于忍不住拍案而起,满脸愕然:“温侯,此事绝非易事啊!“他摇头苦笑,眼中既有不信,又有一丝嘲讽,“这样的要求,岂不是把我们士兵当成了圣人?哪一支队伍能做到这些?若真能做到,这简直是菩萨下凡,非人力所能及!“

    帐中将领们先是沉默,随后纷纷低声笑起来,有人甚至掩嘴轻笑出声,气氛顿时轻松了几分。

    吕小布却未动怒,而是嘴角微扬,眼中闪过一丝神秘的光芒,仿佛已看透千年。他轻抚案几,目光如水般柔和,却又如火般炽热:“郝萌此言倒也不无道理。“

    众人笑声渐止,静待下文。

    “确实,这些要求听起来太过苛刻,甚至有些理想化。“吕小布缓缓起身,环视众将,声音不疾不徐却字字如钟,“可你们想过没有,若是真有这样一支军队,战场上敌人会如何看待我们?而百姓又会如何看待我们?“

    他顿了顿,目光穿透帐内的昏暗,仿佛望向了远方的天下。

    “一支不掠民、不扰民的军队,行军处百姓不避反迎,归心如流水归海;一支纪律严明、如铁似钢的军队,敌人见之胆寒,如面神兵天将。“吕小布语气渐强,如同暮鼓晨钟,震撼人心,“此乃仁义之师,王者之师!“

    陈宫公台捋着胡须,眼中闪烁着智者特有的光芒。帐内烛火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如同一道思索的长河。他沉思片刻,谨慎开口道:“温侯所言极是。军纪本就难以推行,若加以这等高标准,更是难上加难。“

    陈宫声音低沉而有力,字字珠玑:“但不可否认,这样的军队确实会比单靠武力的军队更加持久,更加令人敬畏。“他抬头直视吕布,眉头微蹙:“不过这才八项了,温侯刚才不是说有九项,不知最后一项是?“

    帐内众将眼中流露出好奇与忧虑交织的神色,有人不禁小声嘀咕:“最后一个不会更难以做到吧?“

    “放心,最后一个是比较简单的。“吕小布嘴角微扬,露出一抹神秘的笑容,眼神中透着一种前世今生的复杂。他缓缓起身,帐内众人的目光如同飞蛾扑火般齐聚在他身上。

    “你们都知道我在金光中接触了玄女,而我的一切变化都与玄女有关。“吕小布的声音忽然低沉起来,带着某种不可言说的威严,“其中玄女告诉我一些世间的真理。“

    此言一出,帐内温度仿佛骤降,众人心中大惊,如临深渊,屏声静待吕布接下来的话语。魏续和高顺不自觉地握紧了刀柄,似乎在面对一场未知的战斗。张辽则眼神炯炯,如同发现了某种天机。

    烛火摇曳,吕小布的影子在帐壁上忽大忽小,他的声音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沉稳:“玄女说,这时间万物都是道所创造,道创造了三清和玄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应运而生,成为道的化身。“

    “玉清元始天尊:掌管过去,代表道的智慧与起源。他引导智慧的光辉,照亮未知领域。“吕小布声音平静,却如同在述说天地初开的真相,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令帐内众人如沐大道玄机。

    “上清灵宝天尊:掌管现在,代表道的秩序与平衡。他雕琢天地的形态,设立山川河流,制定规则。“吕小布双手轻轻划过,似乎在虚空中描绘着天地万物的脉络。

    “太清道德天尊:掌管未来,代表道的道德与生命力。他播撒道德的种子,培养众生的善良与智慧。“吕小布的声音愈发深沉,眼神中闪烁着前世所见的智慧光芒。

    “而玄女,则管理天地间的秩序。成为最接近三清与道的存在。“他稍作停顿,凝视着帐内每一个人的眼睛,“九天玄女是道创造的最后也是最新的一个存在。“

    张辽和高顺不自觉地挺直了腰背,仿佛在面对某种神圣的存在。郝萌则目瞪口呆,半张着嘴,一时无法消化这些玄妙的话语。陈宫眼神闪烁,似有所思,又似有所悟。

    “九天玄女被赋予维持时间长河,确保天地间的和谐与平衡的重任。“吕小布声音如溪流般流淌,却又如惊雷般震撼人心,“九天玄女巡视天地,审视众生,引导使徒和救世主,在困境中给予希望。拯救信徒,带领他们脱离堕落。“

    陈宫双眼放光,如同沙漠中发现绿洲的旅人,声音都因兴奋而微微颤抖:“那温侯就是玄女所选的使徒和救世主了?“

    吕小布不置可否,只是轻轻点头,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那神情,既有穿越者的无奈,又有使命在身的决然。他的沉默胜过千言万语,帐内众人从他的表情得知,确实如此,每个人都兴奋异常,如同饮下了一坛陈年老酒,醉意上涌。帐内顿时一片此起彼伏的惊呼,有人甚至开始跪地叩首,声称愿追随温侯直至天涯海角。

    郝萌先前的嘲讽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狂热的崇拜。高顺和魏续对视一眼,心中已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悄然生根发芽。帐内的气氛如同祭祀前的庙宇,庄严而神秘。

    吕小布伸手示意众人安静,声音恢复了平常的从容:“所以我们第九条便是,我们吕布军都需要信奉儒道教,至于具体道义,我稍后会给你们。“

    他话音刚落,帐外一阵风吹过,吹动旌旗猎猎作响,仿佛冥冥之中有某种力量在为他的话语背书。陈宫眼中精光闪动,他已看出这番神话传说背后的政治智慧——军中将士若都信奉同一套信仰体系,纪律与向心力必将大增。

    “妙哉!“陈宫暗自赞叹,心中对这位新主公的敬意又深了几分。

    张邈站起身来,面带疑惑:“温侯,此'儒道教'与儒家、道家有何不同?老夫读书半生,却未曾听闻。“

    吕小布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前世带来的智慧:“儒以修身,道以养性,二者合一,方能内圣外王。这儒道教,取儒家入世济民之心,合道家顺应自然之法,既重礼法,又崇自然,既讲究入世担当,又强调内心修养。“

    “简而言之,我们既要如孔子那般立德立功立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又要如老子那般,清静无为,顺应天道。“吕小布语气渐强,如高山流水,绕梁三日,“二者并行不悖,相得益彰。“

    陈宫闻言,眼中精光大盛,如同发现了一座金山:“温侯所言,恍若醍醐灌顶!若能将儒道二家精华合而为一,岂不正是这乱世所需!“

    帐内众人纷纷点头,神情各异。有如高顺般肃穆接受,也有如魏续般半信半疑,更有如郝萌般全盘崇拜。

    吕小布环视众人,目光中既有天地大道,又有人间烟火:“诸位且回去思量,三日后我会详述儒道教的具体教义。今日先散了吧。“

    众人起身告退,只有陈宫留了下来,他望着吕小布的背影,若有所思。那背影虽高大挺拔,却又似乎承载着某种不为人知的孤独与使命。

    “玄女的使徒,救世主...“陈宫轻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复杂,“这玄妙之说,不知是天意,还是人谋,倘若是温侯的人谋,那温侯堪比真的救世主,所谓道的使徒...“

章节目录

东汉末年奇幻百科全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吾梦中好人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吾梦中好人七并收藏东汉末年奇幻百科全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