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英才捡到宝了,刘元卓到来
张邈神情振奋,一拍手掌,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温侯恕我疏忽,险些忘却要事。所寻良才,已在驿馆!“
吕小布闻言,目光一凝。他轻抚着案几,指节有节奏地叩击着桌面。作为一个穿越者,他太明白这个时代门阀世族的倾轧与盘根错节。要在这乱世开创新局,既要借助世家大族的力量,又要突破樊篱桎梏。
“哦?“他挑眉一笑,声音中带着几分考量,“孟卓兄这般迅速就寻得良才,莫非是随意寻来的世族子弟?“
“温侯明鉴。“张邈正色道,面带郑重,“此人名唤刘洪,字元卓,现为山阳县太守。他乃鲁王刘兴之后...“
“刘洪!“吕小布霍然起身,双眼放光。作为一个带着现代科技知识穿越而来的人,他对这个名字再熟悉不过。在历史的长河中,刘洪是东汉末年屈指可数的科学奇才,在数学、天文等领域都有卓越建树。
张邈见吕小布反应如此强烈,连忙解释道:“是山阳郡的薛兰、李封二人提及,说此人精通奇技异术。听其所述与温侯常言的'科学'颇为相似,昨日会议后,我便向二人详加询问。“
吕小布一边踱步,一边追问:“孟卓兄是如何请得此人?现下何处?“
“我连夜赶往山阳昌邑,将温侯雅意转达。“张邈抚须道,“刘洪大人初时有所迟疑,想是年事已高,不愿远途奔波。我便与他说起温侯治下变法图强,引进新法,开创科学之道。这番话倒是勾起了他的兴致,连连询问详情。待我又道出温侯礼贤下士,爱才如命的诸多往事,他方才颔首应允前来一晤。“
“孟卓兄费心了。“吕小布欣然道,但眉宇间仍带着一丝忧虑,“只是此时的刘洪已届耆耄之年,六十有五,在这个时代已是高寿。我等切不可因一时之急,反倒劳损了老先生的身子。“
心中暗忖,据他所知,历史上的刘洪活到了建安十五年,享年八十岁,堪称算学泰斗、天文大家。这样的人才,千年难遇,必须善加礼遇,延其寿命。要想在这乱世中开创新局,光有武力是不够的,还需要这样的科学人才来推动变革。
张邈似是看出了吕小布的顾虑,笑道:“温侯放心,我已命人准备了软轿,一路小心伺候。此刻刘洪大人正在驿馆歇息,用过晚膳,精神也好了许多。“
吕小布点头赞许:“孟卓兄办事,我自是放心的。既如此,不若你我这就去拜访?“
“正该如此。“张邈欣然应道,“适才我与刘洪大人闲谈,见他虽年事已高,却目光如炬,谈吐不凡。说起算学、天文,更是滔滔不绝,与温侯所言的科学理念颇多相合之处。“
二人说话间已然起身,吕小布边走边道:“此前我曾读过刘洪大人的《九章算术》注解,其中不少见解都令我折服。若能请他出山相助,我兖州必能在这科技改革之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张邈听出吕小布话中深意,深以为然:“温侯高瞻远瞩,若能集众贤之力,变革图强,何愁大业不成?“
二人策马疾驰,直奔驿馆。晚风拂面,马蹄声急,却难掩吕小布内心的期待与兴奋。眼前这个时代,他遇到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才,正是东汉理学巅峰——刘洪。这算不算开局金手指?吕小布心中暗自得意,笑道:“这或许就是改变历史的第一步啊。”
驿馆前,刘洪已迎出,为二人拱手行礼。吕小布急忙翻身下马,上前扶住:“先生不必多礼,您的大才乃吕布梦寐以求,先生是我们极需之人!”
他直视刘洪,语气诚恳:“事急从权,吕布也不藏拙。先生,您的才学是这乱世中最宝贵的资源,能遇您一面,实乃我等三生之幸。”他随即转头看向张邈,眼神犀利:“孟卓,你似乎还未尽地主之谊啊。传我军令:科学之才,是我军最重要的财富!先生这等人才必须以礼相待,全力保护。”
刘洪面带疑惑,微微颔首。沉稳地说道:“老朽不过略知一二,年岁已高,车马劳顿,确实有些乏力。我所学,也不过是些无用之术。将军真若需要,老朽自当竭尽所能,但只怕将军也不过是一时兴起罢了。”说到此处,他不禁心生怅然,低眉叹息——这个时代,对“术”真正感兴趣的人少之又少,他的心中生出几分自嘲和伤感。
察觉到刘洪的迟疑与不信任,吕小布上前一步,朗声说道:“刘先生,我且问你,您曾与蔡邕等人一同测定过二十四节气时太阳在恒星间的位置,精确推算太阳距天球赤极的度数、正午太阳的影长、昼夜时长变化,以及昏旦时二十八宿的度值等五大天文数据;还修订过《汉书·律历志》,并参与增补《九章算术》。这些可属实?”
刘洪闻言心中一震,猛然抬头,眼中闪过不可置信的神色。他定定地望着吕小布,片刻后低声说道:“温侯所言不假。只是,这些不过是些冷僻学问,将军怎会知晓得如此详尽?”
吕小布笑道:“先生所成之学,吕某早有耳闻。先生您莫要妄自菲薄,您这样的奇才,正是乱世中最不可或缺的存在!”他随即转头对张邈说道:“孟卓,刘先生乃当世奇才,科学高峰。立刻安排一组精锐护卫,专门保护先生的安全与行动,务必妥善安排,不得有丝毫怠慢。刘先生的安全,当列为我军头等大事。”
张邈愣住,刘洪亦难掩惊讶,深深望向吕小布。二人眼神交汇,刘洪发现,这位一贯以武勇闻名的吕布,眼中竟然流露出前所未有的真诚。
吕小布继续说道:“听闻先生曾观察到月亮存在震动之象,此发现可谓惊世骇俗。先生以为,月亮的震动,是否与大地相关?您是否更倾向天圆地方说,还是张衡的浑天说?”
刘洪微微一怔,目露欣赏之色,语气不自觉柔和了几分:“将军果然深谙此道,老朽自然更认可张衡的浑天说。”
吕小布点点头,继续追问:“很好。既然先生认为月亮震动是因地球的引力作用,那么是否可以反过来推测,月亮的存在是否也会对我们脚下的大地产生影响?先生以为,大地会不会也因月亮而振动?”
这一番话让刘洪彻底愣住了。他怔怔地看着吕小布,良久未语,仿佛无法相信这番推测竟出自眼前这位年轻的武将之口。半晌后,他才轻轻开口:“将军此想法,真可谓惊天动地。然细思之下,似也不无道理。”
吕小布心中一阵暗喜:这刘洪果然是聪明人,居然能如此迅速领会这一全新的思路!
他拍了拍刘洪的肩膀,笑道:“当然,这些不过是粗浅的推测。重要的不是这些,而是先生的学问。先生主持历法修订,让历法更为精准,功不可没。不过,先生是否意识到,现有历法不过是在西汉基础上的修修补补?其根本问题尚未解决。”
刘洪眉头微皱,目光炯炯地盯着吕小布,似有些迟疑。吕小布继续说道:“更何况,先生的术数中其实还有许多细节值得商榷。虽我不才,但对这些学问,略知一二。若先生愿意前往雒阳,我愿陪先生好好探讨一番。”
听到这番话,刘洪眼中透出浓浓的兴趣与敬佩之意。他沉思片刻,轻声说道:“朝闻道,夕死可矣。温侯之言,老朽愿拜听。不知将军所言‘略知一二’,究竟为何?”
吕小布笑了:“等先生到了雒阳便知。另外,先生的珠算方法也可稍加改进,我倒是可以为您提些建议。”
听到这里,刘洪彻底动容,内心翻涌起复杂的情感。他看着面前的吕布,眼中闪过一丝难得的光彩。世人未曾珍视他的学问,眼前之人却能言其所学、识其所长,还能提出改进的方向。这一刻,他仿佛感受到久违的知己之情。
刘洪早将自己年迈之事抛诸脑后,只想着能立刻与吕布展开深入的探讨。他满怀期待地说道:“听闻温侯打算过几日后才动身前往雒阳。这几日将军若在濮阳,可否赐教一二?”
吕布微微一笑,摇了摇头:“先生勿怪,吕布近日尚有要务在身,恐怕难以分身相陪。不过,一个月后,孟卓将率先生同行前往雒阳,这一个月内,我会尽量抽时间与先生详谈。待我在兖州处理完事务后,可能稍晚一些才能赶赴雒阳。到那时,我定与先生促膝长谈,共商大计。孟卓,你务必妥善安排刘先生的行程与住处,让先生安然无忧。”
刘洪听罢,心中既有些失望又多了几分敬佩。他沉吟片刻后拱手说道:“温侯日理万机,老朽岂敢有怨?不过,能与将军探讨术数学问,老朽心中期待已久,难免有些迫切。若温侯事务繁忙,老朽自会静候佳期。希望温侯百忙之中仍能留些时间,以解老朽心中疑惑。”
说到此处,刘洪微微一顿,目光中带着几分认真和试探:“温侯言语之间,对术数历法之学似有深入见解。老朽才疏学浅,竟未能料得将军是如此博闻强识之人。这几日若温侯方便,还望能指点一二,以开愚钝之目。”
吕布听后哈哈一笑,摆摆手说道:“先生勿需谦虚。吕布不过略知皮毛,先生才是此道的真正大家。我与先生相识,实乃三生有幸。未来的时间里,还需先生多加指教。等雒阳再见之时,定与先生深入探讨术数之学。先生在濮阳期间就安心休养,其他一切事宜交由孟卓安排即可。”
刘洪见吕布如此诚恳,点头答道:“温侯之言,老朽感激不尽。能得温侯青眼相待,老朽虽年迈,仍愿竭尽所学,尽力辅佐。”言语间,他神色郑重,心中再无半点轻慢。
张邈听得一头雾水,只能断断续续听到“历法”“珠算”等术语,却根本不明白两人究竟在谈些什么。不过,看吕布如此重视刘洪,他心中倒也信服,暗忖刘洪必然是某种极其罕见的大才。于是,他连忙应道:“温侯放心,我定当以最高规格款待刘先生,并会尽力搜罗更多此类人才!”
这时,吕布似乎想起了什么,转向刘洪问道:“对了,刘先生,若先生方便的话,到雒阳后,是否可以编写一套基础算学教材,不仅仅是珠算,而是所有的算学基础?”
刘洪微微一愣,有些诧异地问道:“将军这是打算让我教育府中子弟?”
吕布连忙摆手笑道:“不,不,不。先生乃旷世奇才,怎可屈居教书之位!我的想法是,请先生保重身体为主,闲暇时教育一些师资,为后世培养更多的教书先生。”
刘洪若有所思,随后笑了笑说道:“看样子,温侯的目标不小啊。您这是想做一个类似稷下学宫的学术殿堂?”
吕布目光深邃,语气郑重:“我想要的,不仅仅是一个稷下学宫。先生放心,过几日,我自会将我的规划一一道来。眼下,先生好好休息,我便先行告辞了。”
刘洪连连称谢,心中已然掀起波澜。待吕布与张邈离开后,他久久站在驿馆门口,心绪难平。这乱世之中,竟还有一方诸侯能如此重视他这般被世人视为“奇技淫巧”的人,吕布的话语如烈火一般在他心中燃烧,又如清泉渗透心底。他既敬佩吕布的眼光,又感激吕布的信任,同时,也开始期待之后与吕布的再次会面。
驿馆外,张邈与吕布策马同行。一路上,张邈忍不住感慨道:“想不到温侯您如此博学多才,竟精通天文、数学等奇学!我原以为您不过随口一提,未曾想您竟如此谦逊尊重知识,敬重人才。这番对刘洪的推崇,真让人耳目一新,心服口服。”
吕布哈哈大笑,爽朗地说道:“博闻强识,不过是为生活增添光彩罢了。但孟卓你要记住,人才乃国之基石,而科学与技术正是我们通往光明未来的磐石。唯有依靠科技,才能拯救四海苍生。要寻找更多未来之星,我们必须打破偏见,广纳各类匠人英才。孟卓,今后在搜罗人才上,还需多费心思。”
张邈点头道:“温侯放心,既然连刘先生这等人才温侯都如此珍重,张某必将全力以赴,搜罗更多学有专长之士!”
吕布继续说道:“记住,唯才是举!无论性格如何,出身高低,只要他们有才华,敢展现,便是我所渴求之人。只有打破世俗成见,放下年龄与身份的束缚,方能为我们构筑起一座伟大的科技殿堂。”
听了这番话,张邈内心激动不已,对吕布愈发钦佩,连忙快马加鞭,欢欢喜喜地去着手安排人才搜集事宜。而刘洪的这番“认可”,更让张邈对未来的搜罗人才之事充满了干劲。
吕小布闻言,目光一凝。他轻抚着案几,指节有节奏地叩击着桌面。作为一个穿越者,他太明白这个时代门阀世族的倾轧与盘根错节。要在这乱世开创新局,既要借助世家大族的力量,又要突破樊篱桎梏。
“哦?“他挑眉一笑,声音中带着几分考量,“孟卓兄这般迅速就寻得良才,莫非是随意寻来的世族子弟?“
“温侯明鉴。“张邈正色道,面带郑重,“此人名唤刘洪,字元卓,现为山阳县太守。他乃鲁王刘兴之后...“
“刘洪!“吕小布霍然起身,双眼放光。作为一个带着现代科技知识穿越而来的人,他对这个名字再熟悉不过。在历史的长河中,刘洪是东汉末年屈指可数的科学奇才,在数学、天文等领域都有卓越建树。
张邈见吕小布反应如此强烈,连忙解释道:“是山阳郡的薛兰、李封二人提及,说此人精通奇技异术。听其所述与温侯常言的'科学'颇为相似,昨日会议后,我便向二人详加询问。“
吕小布一边踱步,一边追问:“孟卓兄是如何请得此人?现下何处?“
“我连夜赶往山阳昌邑,将温侯雅意转达。“张邈抚须道,“刘洪大人初时有所迟疑,想是年事已高,不愿远途奔波。我便与他说起温侯治下变法图强,引进新法,开创科学之道。这番话倒是勾起了他的兴致,连连询问详情。待我又道出温侯礼贤下士,爱才如命的诸多往事,他方才颔首应允前来一晤。“
“孟卓兄费心了。“吕小布欣然道,但眉宇间仍带着一丝忧虑,“只是此时的刘洪已届耆耄之年,六十有五,在这个时代已是高寿。我等切不可因一时之急,反倒劳损了老先生的身子。“
心中暗忖,据他所知,历史上的刘洪活到了建安十五年,享年八十岁,堪称算学泰斗、天文大家。这样的人才,千年难遇,必须善加礼遇,延其寿命。要想在这乱世中开创新局,光有武力是不够的,还需要这样的科学人才来推动变革。
张邈似是看出了吕小布的顾虑,笑道:“温侯放心,我已命人准备了软轿,一路小心伺候。此刻刘洪大人正在驿馆歇息,用过晚膳,精神也好了许多。“
吕小布点头赞许:“孟卓兄办事,我自是放心的。既如此,不若你我这就去拜访?“
“正该如此。“张邈欣然应道,“适才我与刘洪大人闲谈,见他虽年事已高,却目光如炬,谈吐不凡。说起算学、天文,更是滔滔不绝,与温侯所言的科学理念颇多相合之处。“
二人说话间已然起身,吕小布边走边道:“此前我曾读过刘洪大人的《九章算术》注解,其中不少见解都令我折服。若能请他出山相助,我兖州必能在这科技改革之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张邈听出吕小布话中深意,深以为然:“温侯高瞻远瞩,若能集众贤之力,变革图强,何愁大业不成?“
二人策马疾驰,直奔驿馆。晚风拂面,马蹄声急,却难掩吕小布内心的期待与兴奋。眼前这个时代,他遇到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才,正是东汉理学巅峰——刘洪。这算不算开局金手指?吕小布心中暗自得意,笑道:“这或许就是改变历史的第一步啊。”
驿馆前,刘洪已迎出,为二人拱手行礼。吕小布急忙翻身下马,上前扶住:“先生不必多礼,您的大才乃吕布梦寐以求,先生是我们极需之人!”
他直视刘洪,语气诚恳:“事急从权,吕布也不藏拙。先生,您的才学是这乱世中最宝贵的资源,能遇您一面,实乃我等三生之幸。”他随即转头看向张邈,眼神犀利:“孟卓,你似乎还未尽地主之谊啊。传我军令:科学之才,是我军最重要的财富!先生这等人才必须以礼相待,全力保护。”
刘洪面带疑惑,微微颔首。沉稳地说道:“老朽不过略知一二,年岁已高,车马劳顿,确实有些乏力。我所学,也不过是些无用之术。将军真若需要,老朽自当竭尽所能,但只怕将军也不过是一时兴起罢了。”说到此处,他不禁心生怅然,低眉叹息——这个时代,对“术”真正感兴趣的人少之又少,他的心中生出几分自嘲和伤感。
察觉到刘洪的迟疑与不信任,吕小布上前一步,朗声说道:“刘先生,我且问你,您曾与蔡邕等人一同测定过二十四节气时太阳在恒星间的位置,精确推算太阳距天球赤极的度数、正午太阳的影长、昼夜时长变化,以及昏旦时二十八宿的度值等五大天文数据;还修订过《汉书·律历志》,并参与增补《九章算术》。这些可属实?”
刘洪闻言心中一震,猛然抬头,眼中闪过不可置信的神色。他定定地望着吕小布,片刻后低声说道:“温侯所言不假。只是,这些不过是些冷僻学问,将军怎会知晓得如此详尽?”
吕小布笑道:“先生所成之学,吕某早有耳闻。先生您莫要妄自菲薄,您这样的奇才,正是乱世中最不可或缺的存在!”他随即转头对张邈说道:“孟卓,刘先生乃当世奇才,科学高峰。立刻安排一组精锐护卫,专门保护先生的安全与行动,务必妥善安排,不得有丝毫怠慢。刘先生的安全,当列为我军头等大事。”
张邈愣住,刘洪亦难掩惊讶,深深望向吕小布。二人眼神交汇,刘洪发现,这位一贯以武勇闻名的吕布,眼中竟然流露出前所未有的真诚。
吕小布继续说道:“听闻先生曾观察到月亮存在震动之象,此发现可谓惊世骇俗。先生以为,月亮的震动,是否与大地相关?您是否更倾向天圆地方说,还是张衡的浑天说?”
刘洪微微一怔,目露欣赏之色,语气不自觉柔和了几分:“将军果然深谙此道,老朽自然更认可张衡的浑天说。”
吕小布点点头,继续追问:“很好。既然先生认为月亮震动是因地球的引力作用,那么是否可以反过来推测,月亮的存在是否也会对我们脚下的大地产生影响?先生以为,大地会不会也因月亮而振动?”
这一番话让刘洪彻底愣住了。他怔怔地看着吕小布,良久未语,仿佛无法相信这番推测竟出自眼前这位年轻的武将之口。半晌后,他才轻轻开口:“将军此想法,真可谓惊天动地。然细思之下,似也不无道理。”
吕小布心中一阵暗喜:这刘洪果然是聪明人,居然能如此迅速领会这一全新的思路!
他拍了拍刘洪的肩膀,笑道:“当然,这些不过是粗浅的推测。重要的不是这些,而是先生的学问。先生主持历法修订,让历法更为精准,功不可没。不过,先生是否意识到,现有历法不过是在西汉基础上的修修补补?其根本问题尚未解决。”
刘洪眉头微皱,目光炯炯地盯着吕小布,似有些迟疑。吕小布继续说道:“更何况,先生的术数中其实还有许多细节值得商榷。虽我不才,但对这些学问,略知一二。若先生愿意前往雒阳,我愿陪先生好好探讨一番。”
听到这番话,刘洪眼中透出浓浓的兴趣与敬佩之意。他沉思片刻,轻声说道:“朝闻道,夕死可矣。温侯之言,老朽愿拜听。不知将军所言‘略知一二’,究竟为何?”
吕小布笑了:“等先生到了雒阳便知。另外,先生的珠算方法也可稍加改进,我倒是可以为您提些建议。”
听到这里,刘洪彻底动容,内心翻涌起复杂的情感。他看着面前的吕布,眼中闪过一丝难得的光彩。世人未曾珍视他的学问,眼前之人却能言其所学、识其所长,还能提出改进的方向。这一刻,他仿佛感受到久违的知己之情。
刘洪早将自己年迈之事抛诸脑后,只想着能立刻与吕布展开深入的探讨。他满怀期待地说道:“听闻温侯打算过几日后才动身前往雒阳。这几日将军若在濮阳,可否赐教一二?”
吕布微微一笑,摇了摇头:“先生勿怪,吕布近日尚有要务在身,恐怕难以分身相陪。不过,一个月后,孟卓将率先生同行前往雒阳,这一个月内,我会尽量抽时间与先生详谈。待我在兖州处理完事务后,可能稍晚一些才能赶赴雒阳。到那时,我定与先生促膝长谈,共商大计。孟卓,你务必妥善安排刘先生的行程与住处,让先生安然无忧。”
刘洪听罢,心中既有些失望又多了几分敬佩。他沉吟片刻后拱手说道:“温侯日理万机,老朽岂敢有怨?不过,能与将军探讨术数学问,老朽心中期待已久,难免有些迫切。若温侯事务繁忙,老朽自会静候佳期。希望温侯百忙之中仍能留些时间,以解老朽心中疑惑。”
说到此处,刘洪微微一顿,目光中带着几分认真和试探:“温侯言语之间,对术数历法之学似有深入见解。老朽才疏学浅,竟未能料得将军是如此博闻强识之人。这几日若温侯方便,还望能指点一二,以开愚钝之目。”
吕布听后哈哈一笑,摆摆手说道:“先生勿需谦虚。吕布不过略知皮毛,先生才是此道的真正大家。我与先生相识,实乃三生有幸。未来的时间里,还需先生多加指教。等雒阳再见之时,定与先生深入探讨术数之学。先生在濮阳期间就安心休养,其他一切事宜交由孟卓安排即可。”
刘洪见吕布如此诚恳,点头答道:“温侯之言,老朽感激不尽。能得温侯青眼相待,老朽虽年迈,仍愿竭尽所学,尽力辅佐。”言语间,他神色郑重,心中再无半点轻慢。
张邈听得一头雾水,只能断断续续听到“历法”“珠算”等术语,却根本不明白两人究竟在谈些什么。不过,看吕布如此重视刘洪,他心中倒也信服,暗忖刘洪必然是某种极其罕见的大才。于是,他连忙应道:“温侯放心,我定当以最高规格款待刘先生,并会尽力搜罗更多此类人才!”
这时,吕布似乎想起了什么,转向刘洪问道:“对了,刘先生,若先生方便的话,到雒阳后,是否可以编写一套基础算学教材,不仅仅是珠算,而是所有的算学基础?”
刘洪微微一愣,有些诧异地问道:“将军这是打算让我教育府中子弟?”
吕布连忙摆手笑道:“不,不,不。先生乃旷世奇才,怎可屈居教书之位!我的想法是,请先生保重身体为主,闲暇时教育一些师资,为后世培养更多的教书先生。”
刘洪若有所思,随后笑了笑说道:“看样子,温侯的目标不小啊。您这是想做一个类似稷下学宫的学术殿堂?”
吕布目光深邃,语气郑重:“我想要的,不仅仅是一个稷下学宫。先生放心,过几日,我自会将我的规划一一道来。眼下,先生好好休息,我便先行告辞了。”
刘洪连连称谢,心中已然掀起波澜。待吕布与张邈离开后,他久久站在驿馆门口,心绪难平。这乱世之中,竟还有一方诸侯能如此重视他这般被世人视为“奇技淫巧”的人,吕布的话语如烈火一般在他心中燃烧,又如清泉渗透心底。他既敬佩吕布的眼光,又感激吕布的信任,同时,也开始期待之后与吕布的再次会面。
驿馆外,张邈与吕布策马同行。一路上,张邈忍不住感慨道:“想不到温侯您如此博学多才,竟精通天文、数学等奇学!我原以为您不过随口一提,未曾想您竟如此谦逊尊重知识,敬重人才。这番对刘洪的推崇,真让人耳目一新,心服口服。”
吕布哈哈大笑,爽朗地说道:“博闻强识,不过是为生活增添光彩罢了。但孟卓你要记住,人才乃国之基石,而科学与技术正是我们通往光明未来的磐石。唯有依靠科技,才能拯救四海苍生。要寻找更多未来之星,我们必须打破偏见,广纳各类匠人英才。孟卓,今后在搜罗人才上,还需多费心思。”
张邈点头道:“温侯放心,既然连刘先生这等人才温侯都如此珍重,张某必将全力以赴,搜罗更多学有专长之士!”
吕布继续说道:“记住,唯才是举!无论性格如何,出身高低,只要他们有才华,敢展现,便是我所渴求之人。只有打破世俗成见,放下年龄与身份的束缚,方能为我们构筑起一座伟大的科技殿堂。”
听了这番话,张邈内心激动不已,对吕布愈发钦佩,连忙快马加鞭,欢欢喜喜地去着手安排人才搜集事宜。而刘洪的这番“认可”,更让张邈对未来的搜罗人才之事充满了干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