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霸天下月夜下的抉择
秋夜的无极镇,银辉笼罩,甄府灯火通明。内室中,甄母张氏端坐主位,目光锐利,气氛凝重。
“吕布已占据濮阳,声势震慑兖州。他此番上门求亲,显然不只是为了儿女情长,更是看重我们甄家的影响力和根基,为自己巩固势力寻找助力。”张氏低沉的声音打破沉寂,话语如同刀锋般切中要害。“俨儿,你怎么看?”
甄俨立于窗前,目光投向院中那棵百年银杏,叶片在月光下如黄金般熠熠生辉。几片叶子随风而落,似在诉说岁月无情。他轻叹一声:“母亲所言极是。孩儿本希望几位妹妹能择得如意郎君,安稳度日。但天下大乱,甄家虽有家资,却终究难以抗衡刀兵风雨。”
“兄长说得没错。”沉默许久的甄姜终于开口。她二十一岁,曾经订下婚约,却因未婚夫在大婚前一年染病身亡,至今未嫁。身为家族长女,她早已习惯承担更多责任,虽然命途多舛,却依然端庄坚定。“时局如此,婚姻早已不是儿女私情那么简单,而是关乎家族的生存与延续。”
提及此事,甄姜的语气虽平静,却隐藏着深深的伤痕。因未婚夫去世而长久未嫁,她不仅承受世俗冷眼,父亲还曾为此缴纳罚款以免受官府追责。在这个年代,像她这般年纪未嫁的女子实属少见,她更因此背负了许多流言。
“姐姐!”甄脱猛然起身,打破了凝重的气氛。十九岁的她目光炯炯,显露出少女的倔强与不甘。“我们真的要因为形势所迫,就把自己的终身大事交付给一个素未谋面的人吗?这……这太不公平了!”
甄脱的话语激起了室内的一片沉默。风从窗外吹入,银杏树下落叶纷纷,似乎也在为这个家庭的命运感到唏嘘。张氏深深地看了甄脱一眼,语气稍缓却依旧坚定:“脱儿,现如今不是公平与否的问题,而是存亡之道。吕布虽未必是良配,但他如今手握大权,志向远大,与他结亲或许能保全甄家于乱世。”
甄脱握紧了拳头,眼眶微红,却再难反驳。甄俨也低声说道:“我们可以再与吕布接触一二,看清他的为人。若他真心诚意,我想这也许并非坏事。”
张氏颔首,叮嘱道:“既如此,明日见了温侯,再观其言行。无论如何,甄家必须为未来找到一条出路。”
“脱儿。”甄姜轻轻开口,声音中夹杂着哀伤与无奈,“你可知道,就在上个月,城南的李家因为无意中得罪了过路的军队,全家……全家……”她的话语哽咽了一下,努力稳住情绪后继续说道:“乱世之中,有些选择虽然艰难,却是保全家族的唯一出路。”
内室顿时陷入寂静,连烛火跳动的声音都显得格外清晰。
甄俨忽然拍案而起,沉声道:“甄家不同于城南李家!我们在无极屹立数百年,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若他们真敢用强,我早已做了准备。我们家虽难以久战,但守几日却绰绰有余。”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语气愈发坚定:“我已安排好一队人手,一旦对方敢动武,信号一出,他们立刻前往中山卢奴、河间乐成、安平信都、赵国高邑、巨鹿庆陶,乃至袁绍的大本营邺城求援。这些地方的官员,有不少与我们甄家结亲或有紧密的商业往来。只要我们发出求援,他们绝不会坐视不理。”
他说完,目光沉稳,仿佛一道定心针插入众人心间。“冀州并非任吕布予取予求之地。他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未免太小瞧了我们甄家。”
甄俨的话让室内的气氛稍稍缓和。甄母张氏轻轻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甄姜的神色也平静了许多,连甄脱倔强的眼神都稍稍缓和,低头不语。
虽然隐忧仍在,但二哥的话如同给家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原本紧张的气氛也稍稍缓解了下来。甄母看向俨儿,低声说道:“如此甚好。但未到万不得已,不可轻动求援,以免让事态更为复杂。明日与温侯的会面,务必小心谨慎,量其心性,再作定夺。”
“正是如此啊。”张氏缓缓说道,“温侯若如他所言,只是前来提亲,断不会轻易动武。俨儿昨日也将他们的基本信息整理给了你们,可曾仔细研究过?”
甄道放下手中的书卷,抬头若有所思地说道:“我注意到夏侯兰通晓文墨,精通律法。在乱世之中,如果我们无法自由选择婚姻,那不如尽量选择一个才智过人、能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她的声音很轻,却意外吸引了众人的目光。甄道微微低头,似在掩饰脸上的红晕。
甄荣抬起头,小声说道:“赵将军武艺高强,为人正直。我在城中听过一些关于他的传闻。听说他曾单枪匹马救下过一户被围困的平民,可见他并非如母亲所言的那种冷酷无情的军人,想必他们的军队也不会太坏吧。”十五岁的她声音稚嫩,却满怀向往。
最小的甄芙忽然站起身来,走到母亲身旁,仰着稚气未脱的小脸说道:“娘,我听说一个军队或家族的风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将领或族长的行为。而温侯吕布,他崛起于并州,先跟随丁原,又杀丁原投靠董卓,后来又奉皇帝旨意诛杀董卓。”
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抹智慧的光芒,继续说道:“有人说温侯见利忘义,是不忠之人。可也有人说,他背离丁原,是因为丁原表面重用,实则将温侯和并州铁骑故意分割,以图控制骑兵。而董卓本就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若是如此,温侯并非没有可取之处。”
甄母张氏听完,露出一抹赞许的笑意,轻轻抚摸着甄芙的头:“芙儿说得有理。温侯的行事固然有争议,但在乱世之中,许多事情并非是非分明,更多的是权衡取舍。我们甄家若要应对这场变局,也需看清对方的本质,不可轻易定论。”
屋内的空气一时安静,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地上,映出一片斑驳的光影。良久,张氏终于开口,语气温柔却带着几分郑重:“伏儿,你虽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却有着超乎年龄的见识。记得当年你父亲请相士刘良为你和几位兄姐看相时,刘良指着你说:‘这个女孩将来贵不可言。’也许,我们甄家的未来真的要仰仗你了。”
甄脱立刻附和:“是啊,伏妹从小就不同寻常。记得有一次,院子外有骑马耍杂技的艺人,我们全家都跑上阁楼去看热闹,唯独伏妹不去。当时我们都觉得奇怪,这么好玩的东西她竟然无动于衷,是不是有大病啊!我还记得伏妹当时说:‘这难道是女孩子该看的东西吗?’虽然我觉得她有点迂腐,但她这份定力,真是我们拍马都赶不上。”
甄俨闻言笑着敲了甄脱的脑袋一下,接过话头:“伏儿从小爱读书,博闻强识。只要看过的书,不仅能立刻领悟,还总是用我的笔砚写字。我曾经打趣她:‘女孩子该学女工,读书写字有什么用?难道你以后还想做女博士不成?’伏儿却回答我:‘古代贤德女子都要学习前人的成败经验,以此警醒自己。不读书,怎么借鉴呢?’”
甄俨说完,哈哈大笑。全家人也都跟着笑起来,只有甄脱撅着嘴,闷闷不乐地嘟囔:“伏妹可以读书做女博士,我也可以练武做女将军啊!”
甄俨揉了揉她的脑袋,笑着调侃:“是啊,我的甄脱大将军,必然天下无敌!”一句玩笑让全家笑声更盛。
欢笑声渐渐平息,甄府内的气氛慢慢恢复了庄重和宁静。月光穿过窗棂,洒在屋内每个人的脸上,映出他们不同的神情。俄而,张氏轻轻放下手中的茶盏,语气一沉:“俨儿,你是一家之主,这事最终还是得由你来定夺。”
甄俨神色一肃,站起身来,缓缓转过身,目光逐一掠过在座的每一个人。母亲张氏饱经风霜的面容依然坚毅,甄姜的慵懒中透着释然,甄脱的活泼和倔强里夹杂着不甘,甄道的沉稳与犹疑交织,甄荣的文静中夹杂着羞涩,而甄伏那双透彻的眼眸,充满了超越年龄的智慧与洞察。
甄俨轻叹一声,沉声说道:“明日温侯等人便会登门,如伏儿所言,我们确需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品性与意图。但有一点很明确——温侯此番前来提亲,绝不仅仅是为了所谓的情意,而是看中了我们甄家的根基和资源。”
他的声音愈发低沉,却掷地有声:“甄家的名声、财富,还有我们在冀州的关系网,这才是温侯真正的目标。否则,若他只是想要抢夺,又何必费如此周章?他麾下数千名士卒驻扎在无极,真要动手,咱们甄家虽能据守几日,也难免有损失。”
张氏微微点头,补充道:“不错。他若真是来抢,咱们固然可以求援,但结果如何尚未可知。而以他的势力,足以抢走我们积累多年的财富和物资,甚至威胁到全家的性命。相比之下,现在他选择用联姻的方式,反而显得相对友好。若能妥善处理,或许真能为家族争取一线生机。”
甄姜放下手中的帕子,悠悠说道:“母亲与兄长说得有理。吕布虽是枭雄,但此番行事颇为克制。若是仅为美貌,他手握大权,何愁没有佳人?显然,他是看重了我们的商道和人脉。而他提出联姻,未尝不是想以柔克刚,避免我们激烈反抗。”
甄脱不服气地插嘴道:“那照这么说,我们就得委屈自己,任由他摆布吗?甄家的五个姐妹个个都是一等一的人才,美貌也是远近闻名,他吕布一个莽夫,凭什么觉得我们甄家会轻易答应?”
甄俨敲了敲她的脑袋,微笑着说道:“脱儿,此事非你所想的那么简单。乱世之中,美貌和才华固然重要,但能保全家族才是关键。温侯此人虽争议颇多,却也有过人之处。若他能展现足够的诚意,未尝不可仔细考量。”
甄道闻言,点了点头,理智地分析道:“吕布虽曾背弃丁原与董卓,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他的每一次选择都有其理由。丁原对他不信任,董卓则是乱臣贼子,他的行为未必全无道义。更何况,他手下有赵云、麴义这样仁义之士,这说明他的军队并非完全由冷酷之人组成。”
甄伏此时开口,语气平静却笃定:“吕布若真是为了联姻,至少说明他并不想与甄家撕破脸皮。母亲和兄长说得对,我们需要在明日的会面中仔细观察他的为人和态度,确认他的诚意和目的。若他真有合作之心,这未尝不是一场双赢。”
张氏点头应和,手中拐杖轻轻一锤:“伏儿的话有道理。温侯若诚心,甄家不会负他;若有半点虚假,我们也不是可以随意欺凌的小门小户。”
甄俨深吸一口气,语气坚定地说道:“无论如何,明日是关键一日。姐妹们务必参与会面,通过观察进一步确认这些人的品性与诚意。若最终无法达成共识,甄家自有办法应对。”
与此同时,客店中,吕小布、赵云、麴义、夏侯兰正围坐在一起,低声讨论。
“温侯,恕我直言,这次求亲之事,您是否过于草率了?”夏侯兰轻声说道,眉头微皱,“甄家虽是望族,但他们未必会轻易答应。毕竟这种联姻,对他们而言风险不小。”
麴义笑着摇了摇头:“兰兄,这你就不懂了。温侯此举虽看似冒昧,实则深谋远虑。甄家在冀州的财路和人脉,可不是一场战役能轻易夺来的。若能通过联姻稳固关系,便能无声无息地掌握冀州的大部分商道,何乐而不为?”
赵云沉默片刻,开口说道:“不过……温侯,这场联姻是否真的出于真心?甄家虽富甲一方,但若您一旦让他们感到不安,只怕适得其反。”
吕小布闻言,淡然一笑:“说实话,这门亲事本不是我的初衷。只是昨日在甄俨面前一时说错话,干脆将错就错。既然已经开了这个头,不如顺势而为。”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甄家确实是冀州的关键。看似只是个商道兴旺的家族,实则掌握着大量的资源和人脉。他们在冀州各地的关系网,甚至能影响到袁绍的势力。如果我们能通过联姻掌控甄家的支持,进可削弱袁绍的后勤补给,退可为我军扩张提供资金和物资。”
赵云皱了皱眉:“如此说来,主公只是为了财路和关系网才提出联姻,那这门亲事岂不虚假?”
吕小布摇头笑道:“子龙,何必分得这么清楚?真假又如何?乱世之中,合则为利,分则为敌。只要我能对甄家展现足够的诚意,他们未必会怀疑我的目的。更何况——”
他目光一转,语气带着几分笃定:“甄家五姊妹皆是才貌双全,若能联姻,岂非锦上添花?说句实话,我虽初时无意,但如今也不觉这门亲事是坏事。”
麴义听闻,点头笑道:“温侯果然深谋远虑。甄家的财富和人脉,确实是冀州的关键。他们与各地势力多有往来,若能获得他们的支持,不仅可以削弱袁绍的势力,还能为我们扩张军力提供有力的后援。”
赵云沉思片刻,开口说道:“温侯,虽然甄家确实有其利用价值,但我仍要提醒一句——若是仅以联姻为借口,却无真实诚意,只怕会适得其反。甄家虽非武装大族,但在冀州的影响力不容小觑,若我们行事不当,可能会招致冀州其他势力的敌视。”
吕小布放下酒盏,目光坚定:“子龙,我明白你的担忧。此番求亲虽有利益驱动,但也不全是虚假之词。甄家的五姊妹才貌双全,若能联姻,我也并非不能真心相待。更何况,乱世之中,联姻本就是一种合作手段,不必纠结太多真假。”
他顿了顿,语气笃定地说道:“明日,我会展现足够的诚意。让甄家明白,与我吕布合作,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客店中的烛火摇曳,映照着吕小布深沉而复杂的神情。外面夜风拂过,银杏树叶簌簌作响,为这一场即将展开的局势交锋增添了一丝肃然。
“吕布已占据濮阳,声势震慑兖州。他此番上门求亲,显然不只是为了儿女情长,更是看重我们甄家的影响力和根基,为自己巩固势力寻找助力。”张氏低沉的声音打破沉寂,话语如同刀锋般切中要害。“俨儿,你怎么看?”
甄俨立于窗前,目光投向院中那棵百年银杏,叶片在月光下如黄金般熠熠生辉。几片叶子随风而落,似在诉说岁月无情。他轻叹一声:“母亲所言极是。孩儿本希望几位妹妹能择得如意郎君,安稳度日。但天下大乱,甄家虽有家资,却终究难以抗衡刀兵风雨。”
“兄长说得没错。”沉默许久的甄姜终于开口。她二十一岁,曾经订下婚约,却因未婚夫在大婚前一年染病身亡,至今未嫁。身为家族长女,她早已习惯承担更多责任,虽然命途多舛,却依然端庄坚定。“时局如此,婚姻早已不是儿女私情那么简单,而是关乎家族的生存与延续。”
提及此事,甄姜的语气虽平静,却隐藏着深深的伤痕。因未婚夫去世而长久未嫁,她不仅承受世俗冷眼,父亲还曾为此缴纳罚款以免受官府追责。在这个年代,像她这般年纪未嫁的女子实属少见,她更因此背负了许多流言。
“姐姐!”甄脱猛然起身,打破了凝重的气氛。十九岁的她目光炯炯,显露出少女的倔强与不甘。“我们真的要因为形势所迫,就把自己的终身大事交付给一个素未谋面的人吗?这……这太不公平了!”
甄脱的话语激起了室内的一片沉默。风从窗外吹入,银杏树下落叶纷纷,似乎也在为这个家庭的命运感到唏嘘。张氏深深地看了甄脱一眼,语气稍缓却依旧坚定:“脱儿,现如今不是公平与否的问题,而是存亡之道。吕布虽未必是良配,但他如今手握大权,志向远大,与他结亲或许能保全甄家于乱世。”
甄脱握紧了拳头,眼眶微红,却再难反驳。甄俨也低声说道:“我们可以再与吕布接触一二,看清他的为人。若他真心诚意,我想这也许并非坏事。”
张氏颔首,叮嘱道:“既如此,明日见了温侯,再观其言行。无论如何,甄家必须为未来找到一条出路。”
“脱儿。”甄姜轻轻开口,声音中夹杂着哀伤与无奈,“你可知道,就在上个月,城南的李家因为无意中得罪了过路的军队,全家……全家……”她的话语哽咽了一下,努力稳住情绪后继续说道:“乱世之中,有些选择虽然艰难,却是保全家族的唯一出路。”
内室顿时陷入寂静,连烛火跳动的声音都显得格外清晰。
甄俨忽然拍案而起,沉声道:“甄家不同于城南李家!我们在无极屹立数百年,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若他们真敢用强,我早已做了准备。我们家虽难以久战,但守几日却绰绰有余。”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语气愈发坚定:“我已安排好一队人手,一旦对方敢动武,信号一出,他们立刻前往中山卢奴、河间乐成、安平信都、赵国高邑、巨鹿庆陶,乃至袁绍的大本营邺城求援。这些地方的官员,有不少与我们甄家结亲或有紧密的商业往来。只要我们发出求援,他们绝不会坐视不理。”
他说完,目光沉稳,仿佛一道定心针插入众人心间。“冀州并非任吕布予取予求之地。他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未免太小瞧了我们甄家。”
甄俨的话让室内的气氛稍稍缓和。甄母张氏轻轻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甄姜的神色也平静了许多,连甄脱倔强的眼神都稍稍缓和,低头不语。
虽然隐忧仍在,但二哥的话如同给家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原本紧张的气氛也稍稍缓解了下来。甄母看向俨儿,低声说道:“如此甚好。但未到万不得已,不可轻动求援,以免让事态更为复杂。明日与温侯的会面,务必小心谨慎,量其心性,再作定夺。”
“正是如此啊。”张氏缓缓说道,“温侯若如他所言,只是前来提亲,断不会轻易动武。俨儿昨日也将他们的基本信息整理给了你们,可曾仔细研究过?”
甄道放下手中的书卷,抬头若有所思地说道:“我注意到夏侯兰通晓文墨,精通律法。在乱世之中,如果我们无法自由选择婚姻,那不如尽量选择一个才智过人、能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她的声音很轻,却意外吸引了众人的目光。甄道微微低头,似在掩饰脸上的红晕。
甄荣抬起头,小声说道:“赵将军武艺高强,为人正直。我在城中听过一些关于他的传闻。听说他曾单枪匹马救下过一户被围困的平民,可见他并非如母亲所言的那种冷酷无情的军人,想必他们的军队也不会太坏吧。”十五岁的她声音稚嫩,却满怀向往。
最小的甄芙忽然站起身来,走到母亲身旁,仰着稚气未脱的小脸说道:“娘,我听说一个军队或家族的风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将领或族长的行为。而温侯吕布,他崛起于并州,先跟随丁原,又杀丁原投靠董卓,后来又奉皇帝旨意诛杀董卓。”
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抹智慧的光芒,继续说道:“有人说温侯见利忘义,是不忠之人。可也有人说,他背离丁原,是因为丁原表面重用,实则将温侯和并州铁骑故意分割,以图控制骑兵。而董卓本就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若是如此,温侯并非没有可取之处。”
甄母张氏听完,露出一抹赞许的笑意,轻轻抚摸着甄芙的头:“芙儿说得有理。温侯的行事固然有争议,但在乱世之中,许多事情并非是非分明,更多的是权衡取舍。我们甄家若要应对这场变局,也需看清对方的本质,不可轻易定论。”
屋内的空气一时安静,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地上,映出一片斑驳的光影。良久,张氏终于开口,语气温柔却带着几分郑重:“伏儿,你虽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却有着超乎年龄的见识。记得当年你父亲请相士刘良为你和几位兄姐看相时,刘良指着你说:‘这个女孩将来贵不可言。’也许,我们甄家的未来真的要仰仗你了。”
甄脱立刻附和:“是啊,伏妹从小就不同寻常。记得有一次,院子外有骑马耍杂技的艺人,我们全家都跑上阁楼去看热闹,唯独伏妹不去。当时我们都觉得奇怪,这么好玩的东西她竟然无动于衷,是不是有大病啊!我还记得伏妹当时说:‘这难道是女孩子该看的东西吗?’虽然我觉得她有点迂腐,但她这份定力,真是我们拍马都赶不上。”
甄俨闻言笑着敲了甄脱的脑袋一下,接过话头:“伏儿从小爱读书,博闻强识。只要看过的书,不仅能立刻领悟,还总是用我的笔砚写字。我曾经打趣她:‘女孩子该学女工,读书写字有什么用?难道你以后还想做女博士不成?’伏儿却回答我:‘古代贤德女子都要学习前人的成败经验,以此警醒自己。不读书,怎么借鉴呢?’”
甄俨说完,哈哈大笑。全家人也都跟着笑起来,只有甄脱撅着嘴,闷闷不乐地嘟囔:“伏妹可以读书做女博士,我也可以练武做女将军啊!”
甄俨揉了揉她的脑袋,笑着调侃:“是啊,我的甄脱大将军,必然天下无敌!”一句玩笑让全家笑声更盛。
欢笑声渐渐平息,甄府内的气氛慢慢恢复了庄重和宁静。月光穿过窗棂,洒在屋内每个人的脸上,映出他们不同的神情。俄而,张氏轻轻放下手中的茶盏,语气一沉:“俨儿,你是一家之主,这事最终还是得由你来定夺。”
甄俨神色一肃,站起身来,缓缓转过身,目光逐一掠过在座的每一个人。母亲张氏饱经风霜的面容依然坚毅,甄姜的慵懒中透着释然,甄脱的活泼和倔强里夹杂着不甘,甄道的沉稳与犹疑交织,甄荣的文静中夹杂着羞涩,而甄伏那双透彻的眼眸,充满了超越年龄的智慧与洞察。
甄俨轻叹一声,沉声说道:“明日温侯等人便会登门,如伏儿所言,我们确需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品性与意图。但有一点很明确——温侯此番前来提亲,绝不仅仅是为了所谓的情意,而是看中了我们甄家的根基和资源。”
他的声音愈发低沉,却掷地有声:“甄家的名声、财富,还有我们在冀州的关系网,这才是温侯真正的目标。否则,若他只是想要抢夺,又何必费如此周章?他麾下数千名士卒驻扎在无极,真要动手,咱们甄家虽能据守几日,也难免有损失。”
张氏微微点头,补充道:“不错。他若真是来抢,咱们固然可以求援,但结果如何尚未可知。而以他的势力,足以抢走我们积累多年的财富和物资,甚至威胁到全家的性命。相比之下,现在他选择用联姻的方式,反而显得相对友好。若能妥善处理,或许真能为家族争取一线生机。”
甄姜放下手中的帕子,悠悠说道:“母亲与兄长说得有理。吕布虽是枭雄,但此番行事颇为克制。若是仅为美貌,他手握大权,何愁没有佳人?显然,他是看重了我们的商道和人脉。而他提出联姻,未尝不是想以柔克刚,避免我们激烈反抗。”
甄脱不服气地插嘴道:“那照这么说,我们就得委屈自己,任由他摆布吗?甄家的五个姐妹个个都是一等一的人才,美貌也是远近闻名,他吕布一个莽夫,凭什么觉得我们甄家会轻易答应?”
甄俨敲了敲她的脑袋,微笑着说道:“脱儿,此事非你所想的那么简单。乱世之中,美貌和才华固然重要,但能保全家族才是关键。温侯此人虽争议颇多,却也有过人之处。若他能展现足够的诚意,未尝不可仔细考量。”
甄道闻言,点了点头,理智地分析道:“吕布虽曾背弃丁原与董卓,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他的每一次选择都有其理由。丁原对他不信任,董卓则是乱臣贼子,他的行为未必全无道义。更何况,他手下有赵云、麴义这样仁义之士,这说明他的军队并非完全由冷酷之人组成。”
甄伏此时开口,语气平静却笃定:“吕布若真是为了联姻,至少说明他并不想与甄家撕破脸皮。母亲和兄长说得对,我们需要在明日的会面中仔细观察他的为人和态度,确认他的诚意和目的。若他真有合作之心,这未尝不是一场双赢。”
张氏点头应和,手中拐杖轻轻一锤:“伏儿的话有道理。温侯若诚心,甄家不会负他;若有半点虚假,我们也不是可以随意欺凌的小门小户。”
甄俨深吸一口气,语气坚定地说道:“无论如何,明日是关键一日。姐妹们务必参与会面,通过观察进一步确认这些人的品性与诚意。若最终无法达成共识,甄家自有办法应对。”
与此同时,客店中,吕小布、赵云、麴义、夏侯兰正围坐在一起,低声讨论。
“温侯,恕我直言,这次求亲之事,您是否过于草率了?”夏侯兰轻声说道,眉头微皱,“甄家虽是望族,但他们未必会轻易答应。毕竟这种联姻,对他们而言风险不小。”
麴义笑着摇了摇头:“兰兄,这你就不懂了。温侯此举虽看似冒昧,实则深谋远虑。甄家在冀州的财路和人脉,可不是一场战役能轻易夺来的。若能通过联姻稳固关系,便能无声无息地掌握冀州的大部分商道,何乐而不为?”
赵云沉默片刻,开口说道:“不过……温侯,这场联姻是否真的出于真心?甄家虽富甲一方,但若您一旦让他们感到不安,只怕适得其反。”
吕小布闻言,淡然一笑:“说实话,这门亲事本不是我的初衷。只是昨日在甄俨面前一时说错话,干脆将错就错。既然已经开了这个头,不如顺势而为。”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甄家确实是冀州的关键。看似只是个商道兴旺的家族,实则掌握着大量的资源和人脉。他们在冀州各地的关系网,甚至能影响到袁绍的势力。如果我们能通过联姻掌控甄家的支持,进可削弱袁绍的后勤补给,退可为我军扩张提供资金和物资。”
赵云皱了皱眉:“如此说来,主公只是为了财路和关系网才提出联姻,那这门亲事岂不虚假?”
吕小布摇头笑道:“子龙,何必分得这么清楚?真假又如何?乱世之中,合则为利,分则为敌。只要我能对甄家展现足够的诚意,他们未必会怀疑我的目的。更何况——”
他目光一转,语气带着几分笃定:“甄家五姊妹皆是才貌双全,若能联姻,岂非锦上添花?说句实话,我虽初时无意,但如今也不觉这门亲事是坏事。”
麴义听闻,点头笑道:“温侯果然深谋远虑。甄家的财富和人脉,确实是冀州的关键。他们与各地势力多有往来,若能获得他们的支持,不仅可以削弱袁绍的势力,还能为我们扩张军力提供有力的后援。”
赵云沉思片刻,开口说道:“温侯,虽然甄家确实有其利用价值,但我仍要提醒一句——若是仅以联姻为借口,却无真实诚意,只怕会适得其反。甄家虽非武装大族,但在冀州的影响力不容小觑,若我们行事不当,可能会招致冀州其他势力的敌视。”
吕小布放下酒盏,目光坚定:“子龙,我明白你的担忧。此番求亲虽有利益驱动,但也不全是虚假之词。甄家的五姊妹才貌双全,若能联姻,我也并非不能真心相待。更何况,乱世之中,联姻本就是一种合作手段,不必纠结太多真假。”
他顿了顿,语气笃定地说道:“明日,我会展现足够的诚意。让甄家明白,与我吕布合作,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客店中的烛火摇曳,映照着吕小布深沉而复杂的神情。外面夜风拂过,银杏树叶簌簌作响,为这一场即将展开的局势交锋增添了一丝肃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