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繁看着他,他身形硕长,面容清俊,眉宇间带着几分书生的儒雅,又有几分掩盖不住的忧愁。虽然衣着朴素,却难掩一身风骨。
他向屋内三人行拱手礼,声音沙哑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在下苏瑾瑜,见过诸位。
叶繁站起身,也行了个拱手礼回去,而后他抬手示意苏瑾瑜落座。“苏公子不必多礼,请坐。”
苏瑾瑜依言坐下,目光略过叶繁,在叶楚歌和顾禹希身上停留了片刻,又迅速收回。
“听闻苏公子大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叶繁温润一笑,率先打破了沉默,“不知苏公子对于如今的科举制度有何看法?”
苏瑾瑜微微一愣,似是没想到叶繁会如此直接。他沉吟片刻,才缓缓开口道:“科举本是为国选贤良之策,然如今却弊端丛生,徇私舞弊之事层出不穷,寒门子弟纵有满腹经纶,也难逃被埋没的命运。”他顿了顿,语气中带上了一丝愤慨,“如此一来,科举制度便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长此以往,国之栋梁从何而来?”
叶繁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又问:“依苏公子之见,该如何整治这科举弊端?”
苏瑾瑜略一沉思,便侃侃而谈,从考官的选拔到考场的监管,再到试卷的评阅,提出了不少切实可行的建议,其见解之深刻,令叶繁也不禁刮目相看。
叶楚歌和顾禹希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偶尔交换一个眼神。叶楚歌此刻亲耳听到他这番高论,心中还是忍不住生出几分敬佩。
一盏茶的功夫过去,苏瑾瑜的话语才告一段落。叶繁赞许地点了点头,“苏公子果然见解独到,令人佩服。”
“公子谬赞了。”苏瑾瑜谦逊地笑了笑。
叶繁又问:“苏公子对于如今的官场风气,有何看法?”
苏瑾瑜脸色一沉,眼中闪过一丝愤懑,“如今官场黑暗,贪官污吏横行,他们结党营私,鱼肉百姓,视人命如草芥。在下虽只是一介书生,但也深感痛心疾首。”
“苏公子可有良策?”叶楚歌突然开口问道。
苏瑾瑜看向叶楚歌,“在下才疏学浅,不敢妄言良策,只是觉得,为官者,当以民为本,勤政爱民,方能造福一方百姓。”
叶楚歌微微一笑,“苏公子所言极是。”
叶繁轻轻呷了一口茶,赞叹道:“苏公子真乃国士无双,这番见解,便是朝中许多大臣也未必能及。”
苏瑾瑜闻言,连忙摆手:“不敢当不敢当,在下不过纸上谈兵罢了,真要论起治国之策,还需向有才之人学习。”
他心中暗自揣测,这三人究竟是何身份?莫非是哪位隐世高官的子女?
思忖间,叶繁咳嗽几声,又问道:“苏公子可知,如今这朝野上下,最令人头疼的,并非科举制度,也并非官场风气,而是……”他故意停顿了一下,目光转向窗外,似是在思考该如何措辞。
苏瑾瑜也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窗外车水马龙,一片繁华景象。可他知道,这繁华的背后,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黑暗。
“而是……地方官员的贪腐和暴政。”叶楚歌接过叶繁的话头,语气中带着一丝冷意。
苏瑾瑜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姑娘所言极是。如今地方官员,大多贪得无厌,鱼肉百姓,视人命如草芥。他们欺上瞒下,中饱私囊,致使民不聊生,怨声载道。”他顿了顿,又道,“就拿这落霞城来说吧,城主赵坤,贪赃枉法,横行霸道,百姓苦不堪言。他强征民田,修建奢华府邸,又强纳民女,充实后宫。百姓敢怒不敢言,只能忍气吞声。”
提到赵坤,苏瑾瑜的眼中充满了愤懑,握着茶杯的手也不禁微微颤抖。
叶楚歌和叶繁交换了一个眼神,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信息:看来,这苏瑾瑜对赵坤的所作所为,了解得不少。
叶繁又与苏瑾瑜闲聊了几句诗词歌赋,见他应对得体,才思敏捷,心中愈发欣赏。最后,他拍了拍苏瑾瑜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苏公子大才,不必妄自菲薄。这世间,有才能之人是不会被埋没的。你放心,我们会帮你的。”
苏瑾瑜闻言,先是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一丝光芒。他深深地向叶繁鞠了一躬,“多谢公子厚爱!瑾瑜感激不尽!”
苏瑾瑜走后,房间里安静下来,只剩下茶香袅袅。叶楚歌打破了沉默,她看向叶繁,眸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皇兄,这落霞城的城主府,一定藏着什么猫腻。”
叶繁放下茶杯,修长的手指轻轻敲着桌面,发出清脆的声响,“楚歌所言极是。苏瑾瑜对那赵坤的控诉,并非空穴来风。只是,他一个落魄书生,如何能得知这许多内情?”
叶楚歌微微蹙眉,“或许,我们可以去城主府一探究竟。”
顾禹希一直沉默地坐在一旁,此刻开口道:“公主,此事危险,不如……”
“顾将军不必多言,”叶楚歌打断了他,“我意已决。”
叶繁咳了几声,宠溺地笑了笑,“好,都依你。”
落霞城城主府奢华至极。
府邸占地广阔,雕梁画栋,飞檐斗拱,气势恢宏。
高耸的围墙以青砖砌成,墙头装饰着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朱红的大门上镶嵌着金色的门钉,彰显着主人的权势。
他们三人走到门口,顾禹希上前一步,叩响了门环。沉重的“咚咚”声在寂静的街道上回荡,良久,大门才缓缓打开一条缝隙,一个身着粗布麻衣,满脸横肉的门房探出头来,上下打量着他们,语气不善:“干什么的?”
顾禹希一身戎装,英姿勃发,腰间佩剑寒光闪烁,令人不敢小觑。
他语气低沉:“我们是来拜访城主的。”
门房显然被顾禹希的气势震慑住了,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但依然带着一丝傲慢:“城主日理万机,岂是你们想见就能见的?可有拜帖?”
叶楚歌上前一步,轻笑一声,从袖中取出一块金子,在门房眼前晃了晃,“可够?”
门房愣了一下,随即换上一副谄媚的笑容:“原来是贵客!小的有眼不识泰山,还请贵客莫怪!请进,请进!”
说着,他将大门完全打开,恭恭敬敬地将三人迎了进去。
穿过雕花拱门和曲折回廊,他们来到城主府的大厅。厅内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古董字画,香炉中袅袅升起的檀香,弥漫着一种令人昏昏欲睡的甜腻气息。正中央的太师椅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闭目养神。
“敢问老人家,可是赵城主?”叶繁上前一步,试探性地问道。
老者缓缓睁开眼睛,浑浊的目光落在叶楚歌身上,露出一丝慈祥的笑容。“老朽正是赵坤,不知几位贵客到访,有何贵干?”他的声音沙哑而无力,仿佛风中摇曳的烛火,随时都可能熄灭。
这与苏瑾瑜口中那个“贪赃枉法,横行霸道”的赵坤判若两人,让叶楚歌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她与叶繁交换了一个疑惑的眼神,后者微微摇头,示意她静观其变。
“赵城主,我们是路过落霞城,听闻城主大人仁义无双,特来拜访。”叶楚歌不动声色地编了个理由。
赵坤听后,只是笑了笑,并未多言。他招了招手,示意身旁的侍女上茶。
“几位贵客远道而来,想必一路舟车劳顿,先喝杯茶润润喉吧。”
叶楚歌接过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只觉得茶香四溢,沁人心脾。
“赵城主,”叶繁开口道,“听闻落霞城近年来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这都是城主的功劳啊。”
赵坤摆了摆手,“哪里哪里,老朽年事已高,力不从心,这些都是犬子赵勇的功劳。”
“哦?不知赵公子现在何处?我们也想去拜访拜访。”叶楚歌状似不经意地问道。
提到赵勇,赵坤的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犬子近日身体不适,不便见客。”
叶楚歌心中冷笑,看来这赵坤果然有问题。她不动声色地继续问道:“赵城主,我们一路走来,发现城中百姓似乎……”她故意顿了顿,观察着赵坤的反应。
赵坤眉头微皱,“百姓如何?”
“似乎……并不像传闻中那般安居乐业。”叶楚歌看了看叶繁,又直视着赵坤的眼睛,语气中带着一丝质问。
赵坤沉默片刻,叹了口气,“唉,实不相瞒,落霞城近年来虽然风调雨顺,但赋税沉重,百姓生活确实困苦。”
“赋税沉重?可是朝廷规定的赋税并不高啊。”叶繁插话道。
“这……”赵坤欲言又止,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
叶楚歌见状,心中更加确定,这落霞城一定有问题。
于是她决定趁热打铁,继续追问:“赵城主,您不妨直说,我们或许能帮上忙。”
赵坤长叹一声,缓缓摇头,“家事难断,难断啊……”
他向屋内三人行拱手礼,声音沙哑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在下苏瑾瑜,见过诸位。
叶繁站起身,也行了个拱手礼回去,而后他抬手示意苏瑾瑜落座。“苏公子不必多礼,请坐。”
苏瑾瑜依言坐下,目光略过叶繁,在叶楚歌和顾禹希身上停留了片刻,又迅速收回。
“听闻苏公子大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叶繁温润一笑,率先打破了沉默,“不知苏公子对于如今的科举制度有何看法?”
苏瑾瑜微微一愣,似是没想到叶繁会如此直接。他沉吟片刻,才缓缓开口道:“科举本是为国选贤良之策,然如今却弊端丛生,徇私舞弊之事层出不穷,寒门子弟纵有满腹经纶,也难逃被埋没的命运。”他顿了顿,语气中带上了一丝愤慨,“如此一来,科举制度便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长此以往,国之栋梁从何而来?”
叶繁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又问:“依苏公子之见,该如何整治这科举弊端?”
苏瑾瑜略一沉思,便侃侃而谈,从考官的选拔到考场的监管,再到试卷的评阅,提出了不少切实可行的建议,其见解之深刻,令叶繁也不禁刮目相看。
叶楚歌和顾禹希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偶尔交换一个眼神。叶楚歌此刻亲耳听到他这番高论,心中还是忍不住生出几分敬佩。
一盏茶的功夫过去,苏瑾瑜的话语才告一段落。叶繁赞许地点了点头,“苏公子果然见解独到,令人佩服。”
“公子谬赞了。”苏瑾瑜谦逊地笑了笑。
叶繁又问:“苏公子对于如今的官场风气,有何看法?”
苏瑾瑜脸色一沉,眼中闪过一丝愤懑,“如今官场黑暗,贪官污吏横行,他们结党营私,鱼肉百姓,视人命如草芥。在下虽只是一介书生,但也深感痛心疾首。”
“苏公子可有良策?”叶楚歌突然开口问道。
苏瑾瑜看向叶楚歌,“在下才疏学浅,不敢妄言良策,只是觉得,为官者,当以民为本,勤政爱民,方能造福一方百姓。”
叶楚歌微微一笑,“苏公子所言极是。”
叶繁轻轻呷了一口茶,赞叹道:“苏公子真乃国士无双,这番见解,便是朝中许多大臣也未必能及。”
苏瑾瑜闻言,连忙摆手:“不敢当不敢当,在下不过纸上谈兵罢了,真要论起治国之策,还需向有才之人学习。”
他心中暗自揣测,这三人究竟是何身份?莫非是哪位隐世高官的子女?
思忖间,叶繁咳嗽几声,又问道:“苏公子可知,如今这朝野上下,最令人头疼的,并非科举制度,也并非官场风气,而是……”他故意停顿了一下,目光转向窗外,似是在思考该如何措辞。
苏瑾瑜也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窗外车水马龙,一片繁华景象。可他知道,这繁华的背后,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黑暗。
“而是……地方官员的贪腐和暴政。”叶楚歌接过叶繁的话头,语气中带着一丝冷意。
苏瑾瑜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姑娘所言极是。如今地方官员,大多贪得无厌,鱼肉百姓,视人命如草芥。他们欺上瞒下,中饱私囊,致使民不聊生,怨声载道。”他顿了顿,又道,“就拿这落霞城来说吧,城主赵坤,贪赃枉法,横行霸道,百姓苦不堪言。他强征民田,修建奢华府邸,又强纳民女,充实后宫。百姓敢怒不敢言,只能忍气吞声。”
提到赵坤,苏瑾瑜的眼中充满了愤懑,握着茶杯的手也不禁微微颤抖。
叶楚歌和叶繁交换了一个眼神,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信息:看来,这苏瑾瑜对赵坤的所作所为,了解得不少。
叶繁又与苏瑾瑜闲聊了几句诗词歌赋,见他应对得体,才思敏捷,心中愈发欣赏。最后,他拍了拍苏瑾瑜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苏公子大才,不必妄自菲薄。这世间,有才能之人是不会被埋没的。你放心,我们会帮你的。”
苏瑾瑜闻言,先是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一丝光芒。他深深地向叶繁鞠了一躬,“多谢公子厚爱!瑾瑜感激不尽!”
苏瑾瑜走后,房间里安静下来,只剩下茶香袅袅。叶楚歌打破了沉默,她看向叶繁,眸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皇兄,这落霞城的城主府,一定藏着什么猫腻。”
叶繁放下茶杯,修长的手指轻轻敲着桌面,发出清脆的声响,“楚歌所言极是。苏瑾瑜对那赵坤的控诉,并非空穴来风。只是,他一个落魄书生,如何能得知这许多内情?”
叶楚歌微微蹙眉,“或许,我们可以去城主府一探究竟。”
顾禹希一直沉默地坐在一旁,此刻开口道:“公主,此事危险,不如……”
“顾将军不必多言,”叶楚歌打断了他,“我意已决。”
叶繁咳了几声,宠溺地笑了笑,“好,都依你。”
落霞城城主府奢华至极。
府邸占地广阔,雕梁画栋,飞檐斗拱,气势恢宏。
高耸的围墙以青砖砌成,墙头装饰着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朱红的大门上镶嵌着金色的门钉,彰显着主人的权势。
他们三人走到门口,顾禹希上前一步,叩响了门环。沉重的“咚咚”声在寂静的街道上回荡,良久,大门才缓缓打开一条缝隙,一个身着粗布麻衣,满脸横肉的门房探出头来,上下打量着他们,语气不善:“干什么的?”
顾禹希一身戎装,英姿勃发,腰间佩剑寒光闪烁,令人不敢小觑。
他语气低沉:“我们是来拜访城主的。”
门房显然被顾禹希的气势震慑住了,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但依然带着一丝傲慢:“城主日理万机,岂是你们想见就能见的?可有拜帖?”
叶楚歌上前一步,轻笑一声,从袖中取出一块金子,在门房眼前晃了晃,“可够?”
门房愣了一下,随即换上一副谄媚的笑容:“原来是贵客!小的有眼不识泰山,还请贵客莫怪!请进,请进!”
说着,他将大门完全打开,恭恭敬敬地将三人迎了进去。
穿过雕花拱门和曲折回廊,他们来到城主府的大厅。厅内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古董字画,香炉中袅袅升起的檀香,弥漫着一种令人昏昏欲睡的甜腻气息。正中央的太师椅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闭目养神。
“敢问老人家,可是赵城主?”叶繁上前一步,试探性地问道。
老者缓缓睁开眼睛,浑浊的目光落在叶楚歌身上,露出一丝慈祥的笑容。“老朽正是赵坤,不知几位贵客到访,有何贵干?”他的声音沙哑而无力,仿佛风中摇曳的烛火,随时都可能熄灭。
这与苏瑾瑜口中那个“贪赃枉法,横行霸道”的赵坤判若两人,让叶楚歌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她与叶繁交换了一个疑惑的眼神,后者微微摇头,示意她静观其变。
“赵城主,我们是路过落霞城,听闻城主大人仁义无双,特来拜访。”叶楚歌不动声色地编了个理由。
赵坤听后,只是笑了笑,并未多言。他招了招手,示意身旁的侍女上茶。
“几位贵客远道而来,想必一路舟车劳顿,先喝杯茶润润喉吧。”
叶楚歌接过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只觉得茶香四溢,沁人心脾。
“赵城主,”叶繁开口道,“听闻落霞城近年来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这都是城主的功劳啊。”
赵坤摆了摆手,“哪里哪里,老朽年事已高,力不从心,这些都是犬子赵勇的功劳。”
“哦?不知赵公子现在何处?我们也想去拜访拜访。”叶楚歌状似不经意地问道。
提到赵勇,赵坤的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犬子近日身体不适,不便见客。”
叶楚歌心中冷笑,看来这赵坤果然有问题。她不动声色地继续问道:“赵城主,我们一路走来,发现城中百姓似乎……”她故意顿了顿,观察着赵坤的反应。
赵坤眉头微皱,“百姓如何?”
“似乎……并不像传闻中那般安居乐业。”叶楚歌看了看叶繁,又直视着赵坤的眼睛,语气中带着一丝质问。
赵坤沉默片刻,叹了口气,“唉,实不相瞒,落霞城近年来虽然风调雨顺,但赋税沉重,百姓生活确实困苦。”
“赋税沉重?可是朝廷规定的赋税并不高啊。”叶繁插话道。
“这……”赵坤欲言又止,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
叶楚歌见状,心中更加确定,这落霞城一定有问题。
于是她决定趁热打铁,继续追问:“赵城主,您不妨直说,我们或许能帮上忙。”
赵坤长叹一声,缓缓摇头,“家事难断,难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