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里,你第一次见她,同我说了什么,你还记得么?”
陆栩一如既往的慢条斯理,换来的是骆子期皱着眉头思索。
他白日里说的话多了去了,他怎么会知道陆栩想说的是那一句话。
“你说,若是真想成婚,何必选一位差一些年岁的。”
“所以你真的想成婚了。”骆子期很知趣换上一脸兴奋,也毫不意外的接了陆栩一记白眼。
“是年岁差了一些。”玉满楼的茶杯实在不便宜,若不是不愿意在这种没用的地方浪费钱,陆栩定是要将手中的杯子向着骆子期的方向扔过去的。
而骆子期定然会躲,这杯子便也定然会跌到骆子期身后的地面上,那地上没有铺地毯,这杯子也定然会碎。
陆栩长吐出一口恶气:“王捷去探查慈幼局回来报,慈幼局里的小孩子吃的虽然不好,但在这种睡一觉就能窜个子的年纪,万没有十六岁的孩子瞧着只像十三四岁模样的道理。”
其实是有的。
骆子期一句话堵在喉咙里,最终也没有吐出来。
陆栩是官宦世家,自小打交道的也都是家世相当的人家。但骆子期从懂事起就跟着祖父进出大理寺,见的更多的也是平民家的小孩,前几年南边闹旱灾的时候,他同祖父一道,去京邑的慈云寺救济灾民,有的是饿到只有皮包骨头的小孩子。
京中慈幼局想来虽不至于到如此地步,但终究过的不是什么好日子。
“所以,你是想再查查这姑娘的身世?”骆子期试探着开口。
陆栩双眼微合,将泡的浓郁的一杯茶凑近到自己面前,细嗅着茶香中孕育出来的一点雨后竹林的气息,冲鼻腔中不轻不重的哼出一个音节。
查慈幼局的卷宗,这对骆子期来说,这不是什么难事,只是对陆栩来说,更是易如反掌。
所以……
“这事儿你完全可以自己来查,何必要用大理寺的手?”
骆子期对陆栩向来都是有话直说。
“你也入大理寺这么多年,也翻了我锦衣府的围墙这么多年,可曾见过几位白衣,如今能在我锦衣府来去自如的?”
一语点醒梦中人,只是骆子期并没有完全明白过来:“她能来去自如,不因为你的许可么?”
陆栩一噎,没好气的将眼睛张开白了坐在对面的骆子期一眼,将手中的茶杯重重放下,道:“你就不曾想过,我会让她在锦衣府来去自由,是因为有人想让我这么做?”
骆子期真诚恳挚的摇了摇头,换来了陆栩的另一记白眼。
这年头如今都有人敢将算计打到锦衣府少府令头上?骆子期不信。
只是他将这不信十足十的写在了脸上,换来陆栩的一声长叹。
“西边如今不太平,你可知道?”
陆栩压低声音,身子前倾,想让声音就隐没在二人之间。
不太平?骆子期皱着眉头想了许久,也没想到西边能有什么不太平的事儿。他是向来不太关注军中战报,但如今京中的几位将领都在,擅长领兵的四皇子也并未往西边去,可见是没有什么事情的……
但陆栩身为锦衣府少府令,本就比旁人知道更多的隐晦之事,说话更不会是空穴来风:“是褚王爷终于受不了了?”
骆子期的声音也很低。褚王向来是京中禁忌,除了圣上会主动谈及,根本不会有人再提,而圣上每每提及,却也总是加税、减俸、不必回京这样的诏令。
陆栩摇摇头。褚王若是能有什么动作,圣上早就派威武将军直接进褚了,根本等不到他们俩在这里坐着谈论这些“小道消息”。
他心里总惶惶不安,西边的消息隐秘,若不是偶然间有了发现,只怕现在他还以为天下太平。
而消息隐秘总代表着实力强大。
而卓逸君的出现,总让他觉得太过巧合,这姑娘身世干净没有任何能让人生疑的地方,却又是的的确确的孤家寡人,没有人能证明她不是西边来的。
怕就怕是,西边的那股势力的确已经强大到敢在他身边安插眼线。
“不吃了。”陆栩站起身,就往门外走:“小二,里面剩的吃食打包,送到骆府去,给老爷子尝尝鲜。”最后一句自然是向着骆子期讲的。
“好嘞……”
“陆跃之,你就是故意的,谁不知道这个点儿我祖父早就睡下了。”
站在楼梯口守着的小二和骆子期的声音同时响起。
==
胡七娘又消失了。
卓逸君自去锦衣府回来以后就没瞧见到她。
倒是还摆在院中石桌上的宣纸能证明这个媚中带点儿俏的娘子曾经在过。
露水打湿了宣纸,卓逸君瞧着有些可惜,便用晒衣服的绳子夹子将宣纸一张张夹起来挂在院中。
本就不大的院子被分隔成一个个更小的空间。
没有人,这里是真的没有什么人。
卓逸君忙了好半天,一闲下来反而心里发慌。
自她进了这济安楼之后,除了往锦衣府里送了几回餐食之外,就只接待过那位大理寺少卿一人,这样下来,济安楼只怕是真的撑不了几日了。
日虽然是好日,但人思绪万千,算不上什么好人。
卓逸君手里把玩着在石桌上留下来的毛笔,却没有勇气写下一字,就她那狗爬一样的字,还是不要浪费胡七娘口中昂贵上好的宣纸了。
微风拂过,吹得被当作帘子一样的宣纸相互碰撞作响。
卓逸君神游天外,猛的听的身后有一句:“逸君姐姐?”
这声音脆生生,分明是还没有长开的小孩子的声音,卓逸君被惊的浑身一哆嗦,回头看去,宣纸后面站着一大一小两个身影。
那身影实在是熟悉,卓逸君弯下腰去,想从未被宣纸遮挡的低处去看那较小身影的本尊。
却不料那孩子也是一样的操作,一张笑语盈盈的小脸撞入卓逸君的眼帘:“小玉竹?”
圆圆的脸庞再加上一边一个的小酒窝,可不就是以前在慈幼局日日跟在自己身后的小玉竹么。
小玉竹的手原本是被身旁那个较大的身影牵着的,瞧见自己熟悉的逸君姐姐后便一下子挣脱了出来,扑到卓逸君怀里:
“逸君姐姐,我好想你啊。”
卓逸君抚着小玉竹的头顶:“小傻瓜,姐姐不过是出来了半个月左右而已啊。”
小玉竹抬起头,眼里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带了泪花:“可是……可是我看不到姐姐,就觉得度日如年啊……”
“这看来最近是好好的听了千川哥哥的课了,连成语都会用了。”
卓逸君语气中带了夸张的戏谑,但表扬的诚意却是实打实的。
“那当然,”小玉竹眼睛闪闪亮亮,等着面前的人儿继续夸赞:“千川哥哥说了,只要我能默写出百家姓的前十句,就让我来找你。”
“哇,我们小玉竹现在能写出近一百个字了。”卓逸君的反应果然让小玉竹很开心,姐妹两个笑成一团。
被忽视的还挡在宣纸后面的身影似是不满意这再容不下第三个人的氛围,不重不轻的咳嗽了一声。
卓逸君伸手撩开宣纸,果然,是那个别扭的小孩。
“你呢,小舟,你学会了什么,让千川哥哥放你出来的?”
孔孟舟依旧别扭着,上下打量着被挡了大半视线的小院,就是不对上来自低处望向他的目光:“他个弱不禁风的夫子,能考我什么?”
这话倒是不假。前一任的慈幼局掌事盼着这一帮子嗷嗷待哺的小孩子能出个举人进士什么的,也好算得他的功绩,破天荒的给慈幼局的男娃娃们请了启蒙的夫子,又见几个孩子的身体底子好,一半威逼一半利诱将他们送到了隔壁的武馆习武。
许是因为没爹没娘的孩子终究扎眼,武馆的孔孟舟特立独行也没少受人欺负,倒是将他习武的本事越发精进。
于是慈幼局里文出了一位南千川,武有一位孔孟舟。
只是那前任掌事的命却不大好,还没等这二位真的出人头地到能让他写进功绩簿里,就因一场风寒撒手人寰了。
别扭的小孩终究不肯为自己表功,一旁的小玉竹却不会理会他这么多:“逸君姐姐,你别听他的。他可是默了千字文的呢。”
“小舟默出了千字文?”卓逸君隐约记得,自己离开慈幼局之前,孔孟舟的千字文只读到了前几句,若不是南千川威胁他说连区区千字文都背不出来,更不要说考武试了,只怕这小子到现在只是和小玉竹一样的水平。
“这可是得好好奖励奖励。”卓逸君拉着小玉竹往后厨走,锅里正焖着焖饭,胡七娘不知去向,她本来想着做一顿能顶自己两顿饭的事儿,正好这两人来了,晚上便再论晚上的。
省事的餐食有许多,最省事的无非就是卓逸君今日做的这种一锅出,锅里的米饭拌着切成丁的春笋,被高温蒸过的腊肠润出能闪着光的油来,米的香味和腊肠的香味混合到一起,勾出了小玉竹的馋虫,就连还在别扭的孔孟舟也忍不住多看了一眼。
“逸君姐姐,你这里是饭馆,我们吃饭,是不是得给你付钱啊?”
小玉竹盯着一块腊肠走不动,卓逸君瞧了,便用筷子夹了那块腊肠想要喂给她。可是肉都到嘴边了,小玉竹忍了又忍,将口水生生又咽了回去问出这样的话来。
这可是在慈幼局一年都吃不到一次的肉啊,今日她们吃了逸君姐姐的饭,会不会让逸君姐姐太破费。
陆栩一如既往的慢条斯理,换来的是骆子期皱着眉头思索。
他白日里说的话多了去了,他怎么会知道陆栩想说的是那一句话。
“你说,若是真想成婚,何必选一位差一些年岁的。”
“所以你真的想成婚了。”骆子期很知趣换上一脸兴奋,也毫不意外的接了陆栩一记白眼。
“是年岁差了一些。”玉满楼的茶杯实在不便宜,若不是不愿意在这种没用的地方浪费钱,陆栩定是要将手中的杯子向着骆子期的方向扔过去的。
而骆子期定然会躲,这杯子便也定然会跌到骆子期身后的地面上,那地上没有铺地毯,这杯子也定然会碎。
陆栩长吐出一口恶气:“王捷去探查慈幼局回来报,慈幼局里的小孩子吃的虽然不好,但在这种睡一觉就能窜个子的年纪,万没有十六岁的孩子瞧着只像十三四岁模样的道理。”
其实是有的。
骆子期一句话堵在喉咙里,最终也没有吐出来。
陆栩是官宦世家,自小打交道的也都是家世相当的人家。但骆子期从懂事起就跟着祖父进出大理寺,见的更多的也是平民家的小孩,前几年南边闹旱灾的时候,他同祖父一道,去京邑的慈云寺救济灾民,有的是饿到只有皮包骨头的小孩子。
京中慈幼局想来虽不至于到如此地步,但终究过的不是什么好日子。
“所以,你是想再查查这姑娘的身世?”骆子期试探着开口。
陆栩双眼微合,将泡的浓郁的一杯茶凑近到自己面前,细嗅着茶香中孕育出来的一点雨后竹林的气息,冲鼻腔中不轻不重的哼出一个音节。
查慈幼局的卷宗,这对骆子期来说,这不是什么难事,只是对陆栩来说,更是易如反掌。
所以……
“这事儿你完全可以自己来查,何必要用大理寺的手?”
骆子期对陆栩向来都是有话直说。
“你也入大理寺这么多年,也翻了我锦衣府的围墙这么多年,可曾见过几位白衣,如今能在我锦衣府来去自如的?”
一语点醒梦中人,只是骆子期并没有完全明白过来:“她能来去自如,不因为你的许可么?”
陆栩一噎,没好气的将眼睛张开白了坐在对面的骆子期一眼,将手中的茶杯重重放下,道:“你就不曾想过,我会让她在锦衣府来去自由,是因为有人想让我这么做?”
骆子期真诚恳挚的摇了摇头,换来了陆栩的另一记白眼。
这年头如今都有人敢将算计打到锦衣府少府令头上?骆子期不信。
只是他将这不信十足十的写在了脸上,换来陆栩的一声长叹。
“西边如今不太平,你可知道?”
陆栩压低声音,身子前倾,想让声音就隐没在二人之间。
不太平?骆子期皱着眉头想了许久,也没想到西边能有什么不太平的事儿。他是向来不太关注军中战报,但如今京中的几位将领都在,擅长领兵的四皇子也并未往西边去,可见是没有什么事情的……
但陆栩身为锦衣府少府令,本就比旁人知道更多的隐晦之事,说话更不会是空穴来风:“是褚王爷终于受不了了?”
骆子期的声音也很低。褚王向来是京中禁忌,除了圣上会主动谈及,根本不会有人再提,而圣上每每提及,却也总是加税、减俸、不必回京这样的诏令。
陆栩摇摇头。褚王若是能有什么动作,圣上早就派威武将军直接进褚了,根本等不到他们俩在这里坐着谈论这些“小道消息”。
他心里总惶惶不安,西边的消息隐秘,若不是偶然间有了发现,只怕现在他还以为天下太平。
而消息隐秘总代表着实力强大。
而卓逸君的出现,总让他觉得太过巧合,这姑娘身世干净没有任何能让人生疑的地方,却又是的的确确的孤家寡人,没有人能证明她不是西边来的。
怕就怕是,西边的那股势力的确已经强大到敢在他身边安插眼线。
“不吃了。”陆栩站起身,就往门外走:“小二,里面剩的吃食打包,送到骆府去,给老爷子尝尝鲜。”最后一句自然是向着骆子期讲的。
“好嘞……”
“陆跃之,你就是故意的,谁不知道这个点儿我祖父早就睡下了。”
站在楼梯口守着的小二和骆子期的声音同时响起。
==
胡七娘又消失了。
卓逸君自去锦衣府回来以后就没瞧见到她。
倒是还摆在院中石桌上的宣纸能证明这个媚中带点儿俏的娘子曾经在过。
露水打湿了宣纸,卓逸君瞧着有些可惜,便用晒衣服的绳子夹子将宣纸一张张夹起来挂在院中。
本就不大的院子被分隔成一个个更小的空间。
没有人,这里是真的没有什么人。
卓逸君忙了好半天,一闲下来反而心里发慌。
自她进了这济安楼之后,除了往锦衣府里送了几回餐食之外,就只接待过那位大理寺少卿一人,这样下来,济安楼只怕是真的撑不了几日了。
日虽然是好日,但人思绪万千,算不上什么好人。
卓逸君手里把玩着在石桌上留下来的毛笔,却没有勇气写下一字,就她那狗爬一样的字,还是不要浪费胡七娘口中昂贵上好的宣纸了。
微风拂过,吹得被当作帘子一样的宣纸相互碰撞作响。
卓逸君神游天外,猛的听的身后有一句:“逸君姐姐?”
这声音脆生生,分明是还没有长开的小孩子的声音,卓逸君被惊的浑身一哆嗦,回头看去,宣纸后面站着一大一小两个身影。
那身影实在是熟悉,卓逸君弯下腰去,想从未被宣纸遮挡的低处去看那较小身影的本尊。
却不料那孩子也是一样的操作,一张笑语盈盈的小脸撞入卓逸君的眼帘:“小玉竹?”
圆圆的脸庞再加上一边一个的小酒窝,可不就是以前在慈幼局日日跟在自己身后的小玉竹么。
小玉竹的手原本是被身旁那个较大的身影牵着的,瞧见自己熟悉的逸君姐姐后便一下子挣脱了出来,扑到卓逸君怀里:
“逸君姐姐,我好想你啊。”
卓逸君抚着小玉竹的头顶:“小傻瓜,姐姐不过是出来了半个月左右而已啊。”
小玉竹抬起头,眼里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带了泪花:“可是……可是我看不到姐姐,就觉得度日如年啊……”
“这看来最近是好好的听了千川哥哥的课了,连成语都会用了。”
卓逸君语气中带了夸张的戏谑,但表扬的诚意却是实打实的。
“那当然,”小玉竹眼睛闪闪亮亮,等着面前的人儿继续夸赞:“千川哥哥说了,只要我能默写出百家姓的前十句,就让我来找你。”
“哇,我们小玉竹现在能写出近一百个字了。”卓逸君的反应果然让小玉竹很开心,姐妹两个笑成一团。
被忽视的还挡在宣纸后面的身影似是不满意这再容不下第三个人的氛围,不重不轻的咳嗽了一声。
卓逸君伸手撩开宣纸,果然,是那个别扭的小孩。
“你呢,小舟,你学会了什么,让千川哥哥放你出来的?”
孔孟舟依旧别扭着,上下打量着被挡了大半视线的小院,就是不对上来自低处望向他的目光:“他个弱不禁风的夫子,能考我什么?”
这话倒是不假。前一任的慈幼局掌事盼着这一帮子嗷嗷待哺的小孩子能出个举人进士什么的,也好算得他的功绩,破天荒的给慈幼局的男娃娃们请了启蒙的夫子,又见几个孩子的身体底子好,一半威逼一半利诱将他们送到了隔壁的武馆习武。
许是因为没爹没娘的孩子终究扎眼,武馆的孔孟舟特立独行也没少受人欺负,倒是将他习武的本事越发精进。
于是慈幼局里文出了一位南千川,武有一位孔孟舟。
只是那前任掌事的命却不大好,还没等这二位真的出人头地到能让他写进功绩簿里,就因一场风寒撒手人寰了。
别扭的小孩终究不肯为自己表功,一旁的小玉竹却不会理会他这么多:“逸君姐姐,你别听他的。他可是默了千字文的呢。”
“小舟默出了千字文?”卓逸君隐约记得,自己离开慈幼局之前,孔孟舟的千字文只读到了前几句,若不是南千川威胁他说连区区千字文都背不出来,更不要说考武试了,只怕这小子到现在只是和小玉竹一样的水平。
“这可是得好好奖励奖励。”卓逸君拉着小玉竹往后厨走,锅里正焖着焖饭,胡七娘不知去向,她本来想着做一顿能顶自己两顿饭的事儿,正好这两人来了,晚上便再论晚上的。
省事的餐食有许多,最省事的无非就是卓逸君今日做的这种一锅出,锅里的米饭拌着切成丁的春笋,被高温蒸过的腊肠润出能闪着光的油来,米的香味和腊肠的香味混合到一起,勾出了小玉竹的馋虫,就连还在别扭的孔孟舟也忍不住多看了一眼。
“逸君姐姐,你这里是饭馆,我们吃饭,是不是得给你付钱啊?”
小玉竹盯着一块腊肠走不动,卓逸君瞧了,便用筷子夹了那块腊肠想要喂给她。可是肉都到嘴边了,小玉竹忍了又忍,将口水生生又咽了回去问出这样的话来。
这可是在慈幼局一年都吃不到一次的肉啊,今日她们吃了逸君姐姐的饭,会不会让逸君姐姐太破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