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事而已。”
卓逸君抬起头,直对着陆栩的目光。
她的眼神里满是坦然,没有掺杂一丝因为想要掩盖什么而生出的紧张与迟疑。
只是许是她的道行不深,陆栩迎上来的目光中没能让她瞧出半分的探究。
他此刻看着她,就仿佛看着刚刚看的艾草红豆包一样平静。
“大人,您说就我这手艺,挑着个扁担去丰水河旁叫卖,可能多挣点钱回来?”
良久静默后,还是卓逸君先打破了平静。
这回陆栩的眼神中便多带了一丝诧异:“这问题,你问我做什么?”
“大人您目前算是我唯一的食客,自然是要问您的。”卓逸君回的理直气壮。
只是陆栩眼中的疑惑并没有因为卓逸君的回答而减少,他依旧疑惑,为什么卓逸君会好端端的问他这样的问题。
“大人,济安楼开在了锦衣府旁边,算是多有庇护,但也是得想办法吃饭不是?”
想来陆大人是自小就锦衣玉食长大的,到底不大知道人间疾苦。
“大人,近来奕京城内外不大太平,您可知道?”
卓逸君语气放轻,却没有因为提到禁忌话题而变得小心翼翼。
“哦?你怎么知道的?”
陆栩的眼神一瞬间变得凌厉,只是卓逸君面上却依然显得自如,似乎真的不知道头上已经悬了一把随时可以将她一分为二的利刃。
怎么可能不知道。卓逸君强撑着,尽力不让自己嘴角的弧度减少一分:“大人,如今世道艰难,许多人不愿意再吃苦过日日都难挨的日子,自然就不想守着朝廷律法做安分的百姓。这是他们的不是,却不知道因为这样的人存在,旁的人日子就过的更加艰难。”
卓逸君搜肠刮肚,昧着良心将好话说尽,才感觉头上那利刃稍稍高了几分。
“济安楼得以在锦衣府的庇护下,没有受到那些不知好歹的人侵扰,这是小民和济安楼的福分。只是月月要交的税银,还是要想办法赚一些的,总不能老让我们掌柜的卖家具吧。”
陆栩从喉咙里不轻不重的哼出一声,算是认了卓逸君说的话有几分道理。
“没有多少人吃过小民做的饭食,您算是吃的最多的一个。所以小民想斗胆问一问,或许……就拿您手上这艾草红豆包来说,能拿到丰水河旁卖一卖?贴补一些银子来?”
卓逸君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错过了一瞬间在陆栩脸上走过的表情而导致自己的身首异处。
背后的里衣只怕是湿了个彻底。
陆栩面上的表情有所缓和:“今月,你那济安楼进账几何?”
卓逸君苦笑道:“大人,您往外付了多少银子,自己不知道么?”
这是又放肆了。
陆栩瞧着卓逸君的目光中便多了一丝无奈,只是他没想到,济安楼的进账真的只依赖着他一人。
那的确是少的很。
“还有上次托您的福,骆少卿来用了一次膳,再另外也就是今日小民在丰水河旁遇见一娘子,卖了几只您手上的艾草红豆包才得了一钱银子。”
卓逸君瞧着陆栩的面色,面上的难色也越来越明显:“所以小民才想着,要不要去丰水河旁也支个小摊子……”
话还没说完,陆栩便在卓逸君面前放了一小锭银子。
这……
“今日的饭钱。”
卓逸君眼中的疑问实在是太过夸张,陆栩开口解释。
“大人,济安楼不是黑店,即便是黑店在您面前也不敢是黑店……”
面前的那锭银子仿佛是刚刚熔炼而成一般,热得烫手。卓逸君不敢接,只能小声的解释。
胡七娘这酒楼实在开的随意,至今墙上挂的还是茶叶的价目表,什么菜品也任由着她出,每回也都是客人给多少饭钱就算多少。
可即便如此,卓逸君也知道,面前的这一小锭银子能置办上好几桌她面前的这样的席面。
这银子实在是……受之有愧,拿的不能让人安心。
卓逸君这样的反应实在让陆栩失笑,这么一小锭银子,在玉满楼便只能够一个人的茶位费,还是中等靠下的那种。
她这样的实诚,即便是到了丰水河旁去叫卖,怕是也只能靠着辛苦赚上几文罢了。
陆栩点了点放置银子一旁的桌面,示意她将银子收好。
卓逸君这才敢去拿那似乎烫手的银子,毕竟她已经小小的“抗争”过了。
并不算大的一颗银元宝滚入卓逸君的口袋,撞击着原来就躺在里面的几枚铜板,发出清脆的一声响。
“今日丰水河旁的那娘子,她同你说什么了?”陆栩盯着那没有绣上任何花样的荷包问。
卓逸君左思右想,没觉得自己同那娘子说的有什么可疑之处,便将早些时候发生的对话一五一十的都学给陆栩。
陆栩听着,将红豆包撕成小块快快丢入嘴中。
方才太烫,什么味道都被高温胡搅蛮缠的掩盖,此刻倒是正好,艾草的芬芳,红豆的甘甜,融合的恰到好处,不过分苦涩或是甜腻,倒是瞬间能将人拉到两岸野草茂茂的小溪旁。
卓逸君很认真的讲着自己的故事,末了多加一句:“小民就是因为这个事儿才忽然觉得,也许小民是可以挑个扁担去丰水河叫卖的。”
其实这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陆栩都已清楚,锦衣府什么都不缺,尤其是优秀的暗哨。
那向卓逸君买红豆包的娘子是户部尚书彭裕家的二儿媳李氏。之前丘家旁盯稍的人少不了同这户部尚书有关,彭家上下的男女老少自然早就被锦衣府盯了个彻头彻尾,自然也少不了这位李氏。
就在陆栩觉得这么漫无目的的守株待兔实在是没有什么用处时,李氏同卓逸君见面了。
即便是将卓逸君和济安楼的上下都已经摸透,陆栩依旧觉得在寸草不生的锦衣府周围有这么一间食间本身就很是奇怪。
不仅她奇怪,她口中那个送她玉坠子的陶姐姐,也很奇怪。
哪怕今日暗探回来将二人的对话报的明明白白,不过就是一个小丫头贪嘴的事儿,他也想再见见隔壁的这一位小厨娘,想听听她嘴里的故事是不是一样,有没有什么有破绽的蛛丝马迹。
还好没有。
面前的餐食已被用了干净,可陆栩依旧没有要起身的意思,卓逸君瞧着奇怪,歪着头喊了一句:“大人?”
换来陆栩侧目一瞥:“怎么?”
卓逸君在心中小心掂量着用词:“大人,可是今日送来的餐食分量不够?”
陆栩似是此时才发现面前小几上已经空空,随意摆摆手,道:“收吧。”
大人今日反应倒是很奇怪。卓逸君一边收拾桌上的餐盘重新放回食盒中,一边小心打量陆栩。
难不成大人并不是很同意自己去丰水河支摊子?
是怕自己以后没有什么时间来送饭?
但无论卓逸君脑中胡思乱想成什么样子,她都没有再多问一句。
陆栩也没有再多说一句,任由着她蹑手蹑脚的退出了公廨。
真是奇怪。
卓逸君走在桑杞巷中,有微风拂过。
此时的风中已经带了十足的暖意,吹在身上应当是只让人觉得温暖,要褪去最外面的厚衣服才是。
可瞬间的凉意也让卓逸君惊醒,身上的里衣当真已经全部湿透。
卓逸君驻足,回身看向桑杞巷深处那扇平平无奇的小门。
若是有外乡人在无意中闯入桑杞巷,他定然不会知晓,这门后便是大名鼎鼎的锦衣府。
可是她知道。似是因为来过多次,她的防备在无意中慢慢消减。
那里,是能超越法度,生杀无话的锦衣府。
卓逸君慢慢往回走,心中却一直在思量。
陆大人绝不是无端要问起丰水河旁发生的事,怕只怕他已然知道了所发生的一切,却还要心知肚明的来试探她。
一如最开始的天花。
踏入济安楼的一瞬,卓逸君不自觉地就蹙起了眉头。
王捷说的没错,这血腥气的确是浓重了些。
卓逸君将手中的食盒放在离自己最近的一张方桌上。周遭安静一如往常,微风走过,引得树叶哗哗作响,送来芬芳满面,还夹杂着一丝不同以往的气息。
卓逸君三步并作两步,进了自己的卧房。
果然,本应该空荡的床榻上,上身倚着床架,半躺着一个人。
胡七娘。
她的脸色比卓逸君刚见过时要更不好,以往常常涂着鲜艳胭脂的嘴唇苍白的仿佛此刻躺在床上的是一具了无生气的尸体一样。
卓逸君转身就将门关了严实,来到床榻前去试胡七娘的脉搏。
还好,人还活着。
卓逸君长吁一口气,却瞥见一旁的铜盆中尽是血水。
这是……
“小丫头回来了?”许是卓逸君方才摸脉博的动作大了些,原本一直阖目的胡七娘幽幽睁开眼睛:“我饿了,下碗面去吧。”
卓逸君一句话都没有问,转身就往厨房走,可到了厨房,面粉进碗,连小半碗水都加了进去,她才意识到,她该问两句的,她该问她怎么会受伤,她该问她到底为何连话都不留一句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至少,她该问一句,她感觉好不好。
可她一句都没有问,她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不敢问,还是内心其实觉得不必问。
等卓逸君再出厨房时,胡七娘已经坐在小院中的石桌旁了。
“你动作倒是块,我不过是换个衣服的功夫,你就将面端出来了。”
胡七娘除了面色惨白,倒还是原来的那个胡七娘。
卓逸君将面条放在胡七娘面前。她受了伤,应当吃的清淡些,该放的辣子一应没有放,就连盐巴都少放了些。
这一碗素面再简单不过,都被切成丝状的春笋和野山菌,再加上一把枸杞头,焯水。
将油煎热,再放进小葱激出香味后捞出,换成焯过水的那一把蔬菜,用盐巴酱油调了味道再浇到面条上,就是胡七娘面前的这一碗素面。
胡七娘应当是真的饿极了,比起以往的慢条斯理要快了不少,食罢,才一放筷子,又对着卓逸君笑道:“你知道你做浇头的这道菜叫什么么?”
卓逸君摇头,这做法是有一次南千川不知道怎么知道的,讲给她听,她改了又改才会的。
“书上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山家三脆。”胡七娘用手撑着下巴,眼神开始迷离:“你该多读点书的。”
卓逸君抬起头,直对着陆栩的目光。
她的眼神里满是坦然,没有掺杂一丝因为想要掩盖什么而生出的紧张与迟疑。
只是许是她的道行不深,陆栩迎上来的目光中没能让她瞧出半分的探究。
他此刻看着她,就仿佛看着刚刚看的艾草红豆包一样平静。
“大人,您说就我这手艺,挑着个扁担去丰水河旁叫卖,可能多挣点钱回来?”
良久静默后,还是卓逸君先打破了平静。
这回陆栩的眼神中便多带了一丝诧异:“这问题,你问我做什么?”
“大人您目前算是我唯一的食客,自然是要问您的。”卓逸君回的理直气壮。
只是陆栩眼中的疑惑并没有因为卓逸君的回答而减少,他依旧疑惑,为什么卓逸君会好端端的问他这样的问题。
“大人,济安楼开在了锦衣府旁边,算是多有庇护,但也是得想办法吃饭不是?”
想来陆大人是自小就锦衣玉食长大的,到底不大知道人间疾苦。
“大人,近来奕京城内外不大太平,您可知道?”
卓逸君语气放轻,却没有因为提到禁忌话题而变得小心翼翼。
“哦?你怎么知道的?”
陆栩的眼神一瞬间变得凌厉,只是卓逸君面上却依然显得自如,似乎真的不知道头上已经悬了一把随时可以将她一分为二的利刃。
怎么可能不知道。卓逸君强撑着,尽力不让自己嘴角的弧度减少一分:“大人,如今世道艰难,许多人不愿意再吃苦过日日都难挨的日子,自然就不想守着朝廷律法做安分的百姓。这是他们的不是,却不知道因为这样的人存在,旁的人日子就过的更加艰难。”
卓逸君搜肠刮肚,昧着良心将好话说尽,才感觉头上那利刃稍稍高了几分。
“济安楼得以在锦衣府的庇护下,没有受到那些不知好歹的人侵扰,这是小民和济安楼的福分。只是月月要交的税银,还是要想办法赚一些的,总不能老让我们掌柜的卖家具吧。”
陆栩从喉咙里不轻不重的哼出一声,算是认了卓逸君说的话有几分道理。
“没有多少人吃过小民做的饭食,您算是吃的最多的一个。所以小民想斗胆问一问,或许……就拿您手上这艾草红豆包来说,能拿到丰水河旁卖一卖?贴补一些银子来?”
卓逸君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错过了一瞬间在陆栩脸上走过的表情而导致自己的身首异处。
背后的里衣只怕是湿了个彻底。
陆栩面上的表情有所缓和:“今月,你那济安楼进账几何?”
卓逸君苦笑道:“大人,您往外付了多少银子,自己不知道么?”
这是又放肆了。
陆栩瞧着卓逸君的目光中便多了一丝无奈,只是他没想到,济安楼的进账真的只依赖着他一人。
那的确是少的很。
“还有上次托您的福,骆少卿来用了一次膳,再另外也就是今日小民在丰水河旁遇见一娘子,卖了几只您手上的艾草红豆包才得了一钱银子。”
卓逸君瞧着陆栩的面色,面上的难色也越来越明显:“所以小民才想着,要不要去丰水河旁也支个小摊子……”
话还没说完,陆栩便在卓逸君面前放了一小锭银子。
这……
“今日的饭钱。”
卓逸君眼中的疑问实在是太过夸张,陆栩开口解释。
“大人,济安楼不是黑店,即便是黑店在您面前也不敢是黑店……”
面前的那锭银子仿佛是刚刚熔炼而成一般,热得烫手。卓逸君不敢接,只能小声的解释。
胡七娘这酒楼实在开的随意,至今墙上挂的还是茶叶的价目表,什么菜品也任由着她出,每回也都是客人给多少饭钱就算多少。
可即便如此,卓逸君也知道,面前的这一小锭银子能置办上好几桌她面前的这样的席面。
这银子实在是……受之有愧,拿的不能让人安心。
卓逸君这样的反应实在让陆栩失笑,这么一小锭银子,在玉满楼便只能够一个人的茶位费,还是中等靠下的那种。
她这样的实诚,即便是到了丰水河旁去叫卖,怕是也只能靠着辛苦赚上几文罢了。
陆栩点了点放置银子一旁的桌面,示意她将银子收好。
卓逸君这才敢去拿那似乎烫手的银子,毕竟她已经小小的“抗争”过了。
并不算大的一颗银元宝滚入卓逸君的口袋,撞击着原来就躺在里面的几枚铜板,发出清脆的一声响。
“今日丰水河旁的那娘子,她同你说什么了?”陆栩盯着那没有绣上任何花样的荷包问。
卓逸君左思右想,没觉得自己同那娘子说的有什么可疑之处,便将早些时候发生的对话一五一十的都学给陆栩。
陆栩听着,将红豆包撕成小块快快丢入嘴中。
方才太烫,什么味道都被高温胡搅蛮缠的掩盖,此刻倒是正好,艾草的芬芳,红豆的甘甜,融合的恰到好处,不过分苦涩或是甜腻,倒是瞬间能将人拉到两岸野草茂茂的小溪旁。
卓逸君很认真的讲着自己的故事,末了多加一句:“小民就是因为这个事儿才忽然觉得,也许小民是可以挑个扁担去丰水河叫卖的。”
其实这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陆栩都已清楚,锦衣府什么都不缺,尤其是优秀的暗哨。
那向卓逸君买红豆包的娘子是户部尚书彭裕家的二儿媳李氏。之前丘家旁盯稍的人少不了同这户部尚书有关,彭家上下的男女老少自然早就被锦衣府盯了个彻头彻尾,自然也少不了这位李氏。
就在陆栩觉得这么漫无目的的守株待兔实在是没有什么用处时,李氏同卓逸君见面了。
即便是将卓逸君和济安楼的上下都已经摸透,陆栩依旧觉得在寸草不生的锦衣府周围有这么一间食间本身就很是奇怪。
不仅她奇怪,她口中那个送她玉坠子的陶姐姐,也很奇怪。
哪怕今日暗探回来将二人的对话报的明明白白,不过就是一个小丫头贪嘴的事儿,他也想再见见隔壁的这一位小厨娘,想听听她嘴里的故事是不是一样,有没有什么有破绽的蛛丝马迹。
还好没有。
面前的餐食已被用了干净,可陆栩依旧没有要起身的意思,卓逸君瞧着奇怪,歪着头喊了一句:“大人?”
换来陆栩侧目一瞥:“怎么?”
卓逸君在心中小心掂量着用词:“大人,可是今日送来的餐食分量不够?”
陆栩似是此时才发现面前小几上已经空空,随意摆摆手,道:“收吧。”
大人今日反应倒是很奇怪。卓逸君一边收拾桌上的餐盘重新放回食盒中,一边小心打量陆栩。
难不成大人并不是很同意自己去丰水河支摊子?
是怕自己以后没有什么时间来送饭?
但无论卓逸君脑中胡思乱想成什么样子,她都没有再多问一句。
陆栩也没有再多说一句,任由着她蹑手蹑脚的退出了公廨。
真是奇怪。
卓逸君走在桑杞巷中,有微风拂过。
此时的风中已经带了十足的暖意,吹在身上应当是只让人觉得温暖,要褪去最外面的厚衣服才是。
可瞬间的凉意也让卓逸君惊醒,身上的里衣当真已经全部湿透。
卓逸君驻足,回身看向桑杞巷深处那扇平平无奇的小门。
若是有外乡人在无意中闯入桑杞巷,他定然不会知晓,这门后便是大名鼎鼎的锦衣府。
可是她知道。似是因为来过多次,她的防备在无意中慢慢消减。
那里,是能超越法度,生杀无话的锦衣府。
卓逸君慢慢往回走,心中却一直在思量。
陆大人绝不是无端要问起丰水河旁发生的事,怕只怕他已然知道了所发生的一切,却还要心知肚明的来试探她。
一如最开始的天花。
踏入济安楼的一瞬,卓逸君不自觉地就蹙起了眉头。
王捷说的没错,这血腥气的确是浓重了些。
卓逸君将手中的食盒放在离自己最近的一张方桌上。周遭安静一如往常,微风走过,引得树叶哗哗作响,送来芬芳满面,还夹杂着一丝不同以往的气息。
卓逸君三步并作两步,进了自己的卧房。
果然,本应该空荡的床榻上,上身倚着床架,半躺着一个人。
胡七娘。
她的脸色比卓逸君刚见过时要更不好,以往常常涂着鲜艳胭脂的嘴唇苍白的仿佛此刻躺在床上的是一具了无生气的尸体一样。
卓逸君转身就将门关了严实,来到床榻前去试胡七娘的脉搏。
还好,人还活着。
卓逸君长吁一口气,却瞥见一旁的铜盆中尽是血水。
这是……
“小丫头回来了?”许是卓逸君方才摸脉博的动作大了些,原本一直阖目的胡七娘幽幽睁开眼睛:“我饿了,下碗面去吧。”
卓逸君一句话都没有问,转身就往厨房走,可到了厨房,面粉进碗,连小半碗水都加了进去,她才意识到,她该问两句的,她该问她怎么会受伤,她该问她到底为何连话都不留一句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至少,她该问一句,她感觉好不好。
可她一句都没有问,她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不敢问,还是内心其实觉得不必问。
等卓逸君再出厨房时,胡七娘已经坐在小院中的石桌旁了。
“你动作倒是块,我不过是换个衣服的功夫,你就将面端出来了。”
胡七娘除了面色惨白,倒还是原来的那个胡七娘。
卓逸君将面条放在胡七娘面前。她受了伤,应当吃的清淡些,该放的辣子一应没有放,就连盐巴都少放了些。
这一碗素面再简单不过,都被切成丝状的春笋和野山菌,再加上一把枸杞头,焯水。
将油煎热,再放进小葱激出香味后捞出,换成焯过水的那一把蔬菜,用盐巴酱油调了味道再浇到面条上,就是胡七娘面前的这一碗素面。
胡七娘应当是真的饿极了,比起以往的慢条斯理要快了不少,食罢,才一放筷子,又对着卓逸君笑道:“你知道你做浇头的这道菜叫什么么?”
卓逸君摇头,这做法是有一次南千川不知道怎么知道的,讲给她听,她改了又改才会的。
“书上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山家三脆。”胡七娘用手撑着下巴,眼神开始迷离:“你该多读点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