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水河边常有集市。早市有新鲜的瓜果蔬菜、河鱼河虾可以买。晚市时的东西丰富了不少,有现做现吃的小糕点,各式各样的糖人,还有珠花胭脂一类的女子之物。
以往还在慈幼局住的时候,卓逸君就很喜欢来这里。只是慈幼局管的严,常常一旬才能出门一次,还总是在当午的时候,上寻不着早市,下等不及晚市,只能看着悠悠的河水或湍急或平稳,偶尔再跳出一两尾鱼来。
此刻倒是比当午再早了一些,早市并没有完全结束,还是有三三两两的小贩在叫卖。
只是有些瓜果蔬菜,叫人一瞧就知道是被人挑剩下的。
卓逸君寻了旁边没什么人的地方,倚着河边的栏杆,瞧骄阳偷偷藏在水里的影子,被微风碎成零星的橙红,任一片都不是,任一片又都是。
身子一侧衣衫被轻轻拉动,有奶声奶气的嗓音响起:“姐姐,你手里拎着的是什么啊?好香啊。”
艾草香气馥郁,虽然此时不比刚出锅时浓郁,但细细闻来,总觉得空气中有些与往日不一样的地方。
小孩子好奇心重,感官又更灵敏,自然是寻得到卓逸君手上提着的这芬芳的源头。
卓逸君蹲下身来,瞧着扎着双丫髻的小姑娘双颊透出桃花一般的粉色来,便将手中包好的艾草饼拿出来,问:“你说的是这个么?”
那小姑娘自卓逸君将艾草饼拿出后眼神便一直黏在上面,再也没有移开过,听见卓逸君问,便愣愣的点了点头。
慈幼局已经许久没有进过这个年岁般的孩子了,年龄稍大一些的,也不能像面前的小姑娘一样,穿着缎面的小袄,头上还插着黄豆一般大小的珍珠钗。
“哎呦,华儿你怎么跑这儿来了?”
一位也身着缎面衣衫的娘子慌慌张张跑了过来,一把将那瓷娃娃一般的小孩子抱在怀里,嘴里还不住得向卓逸君致歉,又慌慌张张的跑走。
卓逸君还蹲原地,手中的艾草饼也还没来的及给那小姑娘。
这倒是……颇有些尴尬。
卓逸君将微微向前递出去的手又收了回来,在艾草饼上咬了一口。
还好四下并无人注意到她。
卓逸君的视线又重新落回到河面上,想着吃完手中的这只艾草饼,还是得回济安楼去。
毕竟是家食间,即便是没人上门也不能总闭门不开。
只是这艾草饼吃到最后一口,卓逸君的袖子又被拉了一下:“姑娘。”
卓逸君回头看去,这次是方才将那小孩子一把抱走的娘子。
那娘子脸上堆满了讪讪的笑:“我家华儿就闻着你手中的这糕饼香甜,闹着想吃。你这糕饼是在哪里买的,我去买来给她,绝不夺人所好。”
卓逸君倒是很大方,将自己手中的艾草饼往那娘子手上塞:“娘子不必客气,这艾草饼本就是我自己做来吃着玩儿的,既然小孩子喜欢,那便送她好了。”
但那娘子却明显还有顾虑,一双手一直躲着卓逸君递来的艾草饼,就差往身后背了:“没有的卖啊……”
卖?卓逸君灵光一闪,赶忙接话:“娘子若是不放心想买,我家店铺就在四方街上,娘子随时可以去。”
听了卓逸君这话,那娘子面上展颜许多,笑着问:“四方街哪里?店名叫什么?”
“就叫济安楼,在桑杞巷口,临着四方街的。”
此话一出,就瞧那娘子笑容凝固在脸上,却似是又有些不甘心,小心翼翼地问:“锦衣府后门在地那条桑杞巷?”
这话意味着什么,卓逸君再明白不过,只能认命地点头:“就是那条桑杞巷。”
“那我还是买了你手里的这些吧。”穿着缎面衣衫的娘子从同样是缎面的荷包里掏出一小块碎银塞到卓逸君手里,接过了那些被油纸包着的艾草饼。
毫不意外的意外之财。
谁敢占有胆量开在锦衣府后门食间的便宜。
回到济安楼时竟意外的能瞧见胡七娘,卓逸君将这一小块碎银放在胡七娘面前的账簿上:“娘子你怎么回来了?”
胡七娘看起来颇有些有气无力的,但还是没好气的白了卓逸君一眼:“怎么?想趁我不在时偷偷将我这济安楼卖了卷钱跑路么?”
卓逸君佯装害怕的往锦衣府的方向瞥了一眼:“那座大庙跟前,谁敢做这等事。”
胡七娘未回话,卓逸君刚要回头往柜台去瞧,就听见门口有人叫她:“卓姑娘可有时间。”
是王捷。
卓逸君迎上去,笑道:“自然是有的,是大人想吃什么?”
王捷点头,神色古怪的往大堂里扫视了一圈:“吃什么都好,快些来。”
卓逸君满口答应,折身就往厨房走,没走两步又被王捷叫住:“你们这里,怎么有股子血腥气?”
这话问的奇怪,卓逸君的心突突的跳了两下:
“大人说笑了,我们这里日日杀鸡宰鱼的,没有血腥气才奇怪呢。”
王捷算是认了这个答案,胡乱的点了两下头便走了。
卓逸君回头往柜台方向瞧去,柜面上的账簿还翻开着的,哪里有什么胡七娘的身影。
王大人说吃什么都好,卓逸君却不敢真的马虎行事。艾草红豆包本就是蒸出来的,再放上锅回温也是刚出锅的味道。
出门前有刚刚杀好的仔鸡,卓逸君提着刀剁了,丢掉鸡头鸡尾等等一系列瞧着不好看的部位,专门又用另一只仔鸡的鸡腿来补。
既然上要菜要的急,卓逸君便拿了砂锅来闷,时间不足够,又切了几小块腊肉进去一同闷着。
这样一来,即便是离了火,封在滚烫的砂锅之中,依旧是入味的炖着的。
只是光有肉不行,得加些菜来解腻。春日里的叶子菜都小而嫩,经不起焖煮,卓逸君剥了一小碗蚕豆出来,趁着锅中鸡肉滚的正欢实,一把都到了进去。
鸡肉蚕豆煲还闷着,卓逸君从坛子中夹了半颗腌白菜,切成细细的丝。
她约莫着陆大人似乎并不很喜欢吃辣,这坛子白菜是最后腌的,味道也最轻,不至于一入口就需要到处寻水来喝。
陆栩坐在书案后,翘着半蹲在小几前的小厨娘将她带来的餐食一样样放在桌面上,黑色的砂锅,绿色的馒头,白色的炊饼,有白绿相间的腌菜丝。
搭配的倒是相得益彰,倒是今日在丰水河旁见到的身影一直让他不能忘怀。
她怎么会和彭家有关系?
“大人,饭布好了,可要用膳么?”
小厨娘的一声轻唤将陆栩还游荡在丰水河旁的思绪拉回,起身换到小几前安坐。
卓逸君见陆栩坐好,才用净布垫着,将砂锅的盖子掀开。
锅内的水珠还四处飞跃,好一会儿才慢慢平复下来。
卓逸君双手一并抬起,将胡七娘专门去买的龙骨竹材质的筷子递给陆栩。
陆栩夹起一块鸡肉,并不吃,反而是翻来覆去的看了许久,才将目光落在卓逸君身上:
“你这身上,倒是长了几两肉。”
这话说的没错。
胡七娘老不在,买的东西却总源源不断的送过来,济安楼也没什么生意,卓逸君顿顿吃到撑也不能将不甚新鲜的吃食给“打扫”干净。
但到底是顿顿吃的都饱,夜里也睡得安心,没几日双颊都比刚出慈幼局的时候多了几分圆润。
“托您的福。”这话可不是奉承,卓逸君说的真心实意。
她见不到几个外人,每每有来送货的,总能听那人的两句或是抱怨或是叹息。
奕京城外的日子并不好过,有山贼,有马匪,还有蝗虫,就连奕京城内偷鸡摸狗的事情都多了起来。
但济安楼仿佛桃源境地一般,再不受外面世事纷扰变化,只依赖就一巷之隔的锦衣府。
卓逸君用另一双筷子夹着,往陆栩面前的碟子上放了一只艾草红豆包:
“大人,这是今日新出锅的,您尝尝,凉了就没有现在这么好吃了。”
原来这绿色的是红豆包,并不是什么馒头。陆栩咬了一口,又仔仔细细的瞧里面的红豆内陷,有整颗的红豆,也有已经被碾压成泥的,吃起来倒是更湿润有趣一些。
只是陆栩这样的反应瞧在卓逸君眼中就有些奇怪,是大人今日腹中并不觉得空虚,还是自己今日赶出来的饭食有些差强人意?
卓逸君不敢多想,生怕真的是后者。
“你今日可出了门?”
陆栩忽然发问。
卓逸君想都不想就答:“自然是出了门的,不然小民何德何能能出现在大人面前?”
陆栩目光一斜,卓逸君心下便是一凉,此刻哪里是能讨巧说俏皮话的时候,还是得认认真真作答才是:
“回大人话,今日出了两趟门,一趟去了丰水河,一趟来了您这里。”
“哦?”陆栩手中把玩那半个红豆包,目光收回到自己指尖,语气愈发漫不经心:“怎么忽然想到了要去丰水河?”
他是不是早就知道了自己今日去丰水河?
这想法在卓逸君脑海中一闪而过,锦衣府在民间的种种流言蜚语蝗虫一般的侵蚀掉其余的念头。
怪不得王大人说吃什么都好,就是要快。
这根本就是一场鸿门宴。
以往还在慈幼局住的时候,卓逸君就很喜欢来这里。只是慈幼局管的严,常常一旬才能出门一次,还总是在当午的时候,上寻不着早市,下等不及晚市,只能看着悠悠的河水或湍急或平稳,偶尔再跳出一两尾鱼来。
此刻倒是比当午再早了一些,早市并没有完全结束,还是有三三两两的小贩在叫卖。
只是有些瓜果蔬菜,叫人一瞧就知道是被人挑剩下的。
卓逸君寻了旁边没什么人的地方,倚着河边的栏杆,瞧骄阳偷偷藏在水里的影子,被微风碎成零星的橙红,任一片都不是,任一片又都是。
身子一侧衣衫被轻轻拉动,有奶声奶气的嗓音响起:“姐姐,你手里拎着的是什么啊?好香啊。”
艾草香气馥郁,虽然此时不比刚出锅时浓郁,但细细闻来,总觉得空气中有些与往日不一样的地方。
小孩子好奇心重,感官又更灵敏,自然是寻得到卓逸君手上提着的这芬芳的源头。
卓逸君蹲下身来,瞧着扎着双丫髻的小姑娘双颊透出桃花一般的粉色来,便将手中包好的艾草饼拿出来,问:“你说的是这个么?”
那小姑娘自卓逸君将艾草饼拿出后眼神便一直黏在上面,再也没有移开过,听见卓逸君问,便愣愣的点了点头。
慈幼局已经许久没有进过这个年岁般的孩子了,年龄稍大一些的,也不能像面前的小姑娘一样,穿着缎面的小袄,头上还插着黄豆一般大小的珍珠钗。
“哎呦,华儿你怎么跑这儿来了?”
一位也身着缎面衣衫的娘子慌慌张张跑了过来,一把将那瓷娃娃一般的小孩子抱在怀里,嘴里还不住得向卓逸君致歉,又慌慌张张的跑走。
卓逸君还蹲原地,手中的艾草饼也还没来的及给那小姑娘。
这倒是……颇有些尴尬。
卓逸君将微微向前递出去的手又收了回来,在艾草饼上咬了一口。
还好四下并无人注意到她。
卓逸君的视线又重新落回到河面上,想着吃完手中的这只艾草饼,还是得回济安楼去。
毕竟是家食间,即便是没人上门也不能总闭门不开。
只是这艾草饼吃到最后一口,卓逸君的袖子又被拉了一下:“姑娘。”
卓逸君回头看去,这次是方才将那小孩子一把抱走的娘子。
那娘子脸上堆满了讪讪的笑:“我家华儿就闻着你手中的这糕饼香甜,闹着想吃。你这糕饼是在哪里买的,我去买来给她,绝不夺人所好。”
卓逸君倒是很大方,将自己手中的艾草饼往那娘子手上塞:“娘子不必客气,这艾草饼本就是我自己做来吃着玩儿的,既然小孩子喜欢,那便送她好了。”
但那娘子却明显还有顾虑,一双手一直躲着卓逸君递来的艾草饼,就差往身后背了:“没有的卖啊……”
卖?卓逸君灵光一闪,赶忙接话:“娘子若是不放心想买,我家店铺就在四方街上,娘子随时可以去。”
听了卓逸君这话,那娘子面上展颜许多,笑着问:“四方街哪里?店名叫什么?”
“就叫济安楼,在桑杞巷口,临着四方街的。”
此话一出,就瞧那娘子笑容凝固在脸上,却似是又有些不甘心,小心翼翼地问:“锦衣府后门在地那条桑杞巷?”
这话意味着什么,卓逸君再明白不过,只能认命地点头:“就是那条桑杞巷。”
“那我还是买了你手里的这些吧。”穿着缎面衣衫的娘子从同样是缎面的荷包里掏出一小块碎银塞到卓逸君手里,接过了那些被油纸包着的艾草饼。
毫不意外的意外之财。
谁敢占有胆量开在锦衣府后门食间的便宜。
回到济安楼时竟意外的能瞧见胡七娘,卓逸君将这一小块碎银放在胡七娘面前的账簿上:“娘子你怎么回来了?”
胡七娘看起来颇有些有气无力的,但还是没好气的白了卓逸君一眼:“怎么?想趁我不在时偷偷将我这济安楼卖了卷钱跑路么?”
卓逸君佯装害怕的往锦衣府的方向瞥了一眼:“那座大庙跟前,谁敢做这等事。”
胡七娘未回话,卓逸君刚要回头往柜台去瞧,就听见门口有人叫她:“卓姑娘可有时间。”
是王捷。
卓逸君迎上去,笑道:“自然是有的,是大人想吃什么?”
王捷点头,神色古怪的往大堂里扫视了一圈:“吃什么都好,快些来。”
卓逸君满口答应,折身就往厨房走,没走两步又被王捷叫住:“你们这里,怎么有股子血腥气?”
这话问的奇怪,卓逸君的心突突的跳了两下:
“大人说笑了,我们这里日日杀鸡宰鱼的,没有血腥气才奇怪呢。”
王捷算是认了这个答案,胡乱的点了两下头便走了。
卓逸君回头往柜台方向瞧去,柜面上的账簿还翻开着的,哪里有什么胡七娘的身影。
王大人说吃什么都好,卓逸君却不敢真的马虎行事。艾草红豆包本就是蒸出来的,再放上锅回温也是刚出锅的味道。
出门前有刚刚杀好的仔鸡,卓逸君提着刀剁了,丢掉鸡头鸡尾等等一系列瞧着不好看的部位,专门又用另一只仔鸡的鸡腿来补。
既然上要菜要的急,卓逸君便拿了砂锅来闷,时间不足够,又切了几小块腊肉进去一同闷着。
这样一来,即便是离了火,封在滚烫的砂锅之中,依旧是入味的炖着的。
只是光有肉不行,得加些菜来解腻。春日里的叶子菜都小而嫩,经不起焖煮,卓逸君剥了一小碗蚕豆出来,趁着锅中鸡肉滚的正欢实,一把都到了进去。
鸡肉蚕豆煲还闷着,卓逸君从坛子中夹了半颗腌白菜,切成细细的丝。
她约莫着陆大人似乎并不很喜欢吃辣,这坛子白菜是最后腌的,味道也最轻,不至于一入口就需要到处寻水来喝。
陆栩坐在书案后,翘着半蹲在小几前的小厨娘将她带来的餐食一样样放在桌面上,黑色的砂锅,绿色的馒头,白色的炊饼,有白绿相间的腌菜丝。
搭配的倒是相得益彰,倒是今日在丰水河旁见到的身影一直让他不能忘怀。
她怎么会和彭家有关系?
“大人,饭布好了,可要用膳么?”
小厨娘的一声轻唤将陆栩还游荡在丰水河旁的思绪拉回,起身换到小几前安坐。
卓逸君见陆栩坐好,才用净布垫着,将砂锅的盖子掀开。
锅内的水珠还四处飞跃,好一会儿才慢慢平复下来。
卓逸君双手一并抬起,将胡七娘专门去买的龙骨竹材质的筷子递给陆栩。
陆栩夹起一块鸡肉,并不吃,反而是翻来覆去的看了许久,才将目光落在卓逸君身上:
“你这身上,倒是长了几两肉。”
这话说的没错。
胡七娘老不在,买的东西却总源源不断的送过来,济安楼也没什么生意,卓逸君顿顿吃到撑也不能将不甚新鲜的吃食给“打扫”干净。
但到底是顿顿吃的都饱,夜里也睡得安心,没几日双颊都比刚出慈幼局的时候多了几分圆润。
“托您的福。”这话可不是奉承,卓逸君说的真心实意。
她见不到几个外人,每每有来送货的,总能听那人的两句或是抱怨或是叹息。
奕京城外的日子并不好过,有山贼,有马匪,还有蝗虫,就连奕京城内偷鸡摸狗的事情都多了起来。
但济安楼仿佛桃源境地一般,再不受外面世事纷扰变化,只依赖就一巷之隔的锦衣府。
卓逸君用另一双筷子夹着,往陆栩面前的碟子上放了一只艾草红豆包:
“大人,这是今日新出锅的,您尝尝,凉了就没有现在这么好吃了。”
原来这绿色的是红豆包,并不是什么馒头。陆栩咬了一口,又仔仔细细的瞧里面的红豆内陷,有整颗的红豆,也有已经被碾压成泥的,吃起来倒是更湿润有趣一些。
只是陆栩这样的反应瞧在卓逸君眼中就有些奇怪,是大人今日腹中并不觉得空虚,还是自己今日赶出来的饭食有些差强人意?
卓逸君不敢多想,生怕真的是后者。
“你今日可出了门?”
陆栩忽然发问。
卓逸君想都不想就答:“自然是出了门的,不然小民何德何能能出现在大人面前?”
陆栩目光一斜,卓逸君心下便是一凉,此刻哪里是能讨巧说俏皮话的时候,还是得认认真真作答才是:
“回大人话,今日出了两趟门,一趟去了丰水河,一趟来了您这里。”
“哦?”陆栩手中把玩那半个红豆包,目光收回到自己指尖,语气愈发漫不经心:“怎么忽然想到了要去丰水河?”
他是不是早就知道了自己今日去丰水河?
这想法在卓逸君脑海中一闪而过,锦衣府在民间的种种流言蜚语蝗虫一般的侵蚀掉其余的念头。
怪不得王大人说吃什么都好,就是要快。
这根本就是一场鸿门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