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慈宁宫白天乱成一片,夜里又恢复到往日的宁静。
晴儿是个聪明的姑娘,太后自知白日里的事瞒不过她,便将一切都同她说了。病中的孩子唇瓣紧抿,并不说话。伺候的人早被全遣了下去,此时屋里只她们两人,一时静得人心里沉闷。
好半晌,太后才见晴儿扯了扯嘴角,说出的话却是——“老佛爷,叫您担心了。”
太后的心疼之感霎时溢于言表,忍不住倾身将晴儿揽到怀里:“好孩子,你受苦了!”
晴儿安静靠在太后怀里,说不委屈是假的,宫里翻来覆去的这些算计,她早就厌烦了,更何况这次这些人连她也算计进去了。
可是当下,却不想去计较宫里那些见不得人的阴私。
晴儿睫毛半垂,想起白天时箫剑的承诺,想起他专注的眉目,她感受到自己的心脏某处像有羽毛轻轻扫过。
她在太后怀中窝了一会儿,又直起身子,认真地对上太后的双眼。
眼前的人是她最亲密的家人,自小亲自抚养她、教导她,护她成人,教她诗书,是她最最依赖的祖母。
她不愿意对她有任何欺瞒,包括对箫剑的心意。
本来是想待箫剑有了功名再告诉她,可今日,他认真同她告了白,她便不想再瞒着太后了。
于是在太后探究的眼神注视中,晴儿微微一笑。
太后一个恍惚,仿佛见到了幼时刚来她身边时的女孩儿。
那会儿子小小的晴儿才失去双亲,被接来她身边,感知到她的怜惜,便整日跟在她身边,有外人在时她格外乖巧懂事,待只有她们二人的时候,她就会如一只奶猫儿般窝在她身边同她撒娇打趣,眼珠总是亮晶晶的,便同当下一样。
太后的心一下子柔软得不像话。
“老佛爷,”晴儿笑着开口,“晴儿有个秘密想跟您讲。”
她青丝微乱,气色却好,服过药后红润的脸庞清秀美丽,这样好的孩子,眨眼间就长这么大了,女儿家情窦初开的年纪,眼神又这样盈满蜜意,太后心头一动,心灵感应一样猜到了她想要说什么。
果然,下一刻就见孙女脸上浮现出小儿女的羞赧之色,红着脸轻声道:“老佛爷,我想,我遇到那个让我心悦的人了。”
作为一个大家闺秀,还是宫中教养良好的格格,说出这样的话实在荒唐。可太后听罢却没有一丝责怪之意,自己打小养到大的孩子,她心里清楚,这是遇到真心喜欢的了,才忍不住要让她知道。
太后默了一会儿,才问:“是哪家的王孙公子?”想来让她看上的儿郎必不会太差,或许不如永琪尔康来得尊贵能干,但只要她喜欢就好,太后也能保她一世喜乐荣华。
可晴儿却摇摇头,:“他不是哪家的王孙公子,他是一个江湖侠士。”
“什么!”太后立马变了脸色:“江湖侠士?什么叫江湖侠士?”
晴儿早料到太后会是这样的反应,当即回握住她的手,安抚着:“您先不要着急。”
太后气血上涌:“哀家怎么可能不着急?你什么时候认识了这些不三不四的人?!”她很快想到小燕子,眼眸一冷,声音也冷了:“是跟着小燕子认识的?”
晴儿忙道:“不是的,您听我说呀。”
她毕竟还在病中,太后不敢让她情绪激动,便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缓了口气,道:“你说。”
晴儿才道:“老佛爷,他其实是我的救命恩人,还救过我不止一次,是两次。就是在跟老爷出巡的那段时间,我在一个叫隆县的地方不小心掉进了一个很深的陷阱中,那时我一个人害怕极了,是他路过救了我,还帮我治了胳膊的伤。”
“他真是个高人,救了我却不留姓名,等到尔康他们找到我,他就如一个过客般消失了,都不给我一个报恩的机会。后来也许是缘分,在旗江镇的那场刺杀里,因为当时场面太混乱了,我和双喜被人群推搡着倒在了地上,您绝对想象不出当时有多少人,我一度觉得我就要淹没在人群中丢掉性命了,这时他又像一个大侠一样出现了,又救了我一次。”
回忆过去种种,晴儿脸上露出了她自己都不曾察觉的笑,她的双手交叠放在胸口:“老佛爷,他不止功夫好,文采也很好。可以说是温文尔雅,英俊潇洒,一点也不比那些世家公子差。”
她说了这样一长串,太后却是听得后背直发冷:“你跟皇帝南巡的时候还受了伤?阿弥陀佛,哀家怎么全部都不知道!”
晴儿眨了眨眼:“都是小伤,等到回宫的时候都已经好全了,晴儿不想让您担心嘛,您看,我现在还不是好好的。”说着就想下床转一圈给太后看,可她忘了自己还在病中,动作大了些,便不受控制地咳了两声。
太后急忙捋着她的背给她顺了顺气。
“下次再不许有这样的事,出了事必须告诉哀家!不行,哀家要给你挑两个最好的侍卫护在你跟前,再不许受伤。”
晴儿心中暖意横飞,甜甜朝着太后撒娇:“我知道了,下回一定保护好自己不让自己受伤。老佛爷,不要那样劳师动众了。”
太后连着叹了好几口气,拉着她左右看了两圈,又想着她回宫后这么久除了这回被下药,身体一直健健康康的,这才安心下来。
然后就想起了先前的话题,眉目一沉:“你说的那个……江湖侠士,他是哪里人?年方几何?家中父母是做什么的?他既只是你的救命恩人,你又是怎么喜欢上他的?还是你只是想报恩?晴儿,莫不是他挟恩图报?哀家答应他,他想要什么哀家都可以满足,加官进爵通通都可以,但你不能拿你的一辈子当儿戏!”
跟在太后身边十几年,晴儿鲜少见她这般慌张无奈。
晴儿明白这是太后珍重自己的表现,于是语气越发诚恳,以求让太后相信她是真心喜欢箫剑的:“老佛爷,他没有挟恩图报,我也不知为了报恩以身相许,我是……真的喜欢他。”
“晴儿自知有错,不该与外男私下往来,可请您相信,晴儿与他从来都是彼此欣赏,不曾逾矩。”她在明晃晃的烛火中将与箫剑的相识相知娓娓道来,从隆县的初见到旗江镇的又见,再到京城意外重逢成为好友,最后讲到他同她极为相似的家亡经历。
“老佛爷,晴儿所求,不过心意相通,我想他就是那个懂我的人。他的潇洒,他的风度,都在吸引着我,您若是见过他,一定也和我一样,会觉得他是一个很好的人。”
这回回应她的是更长久的沉默。
太后是过来人,虽不否认人间真情可贵,可真心瞬息万变,如何可以依靠,但显然,晴儿已然动了真情,若是她此时强行让她死了这个心,定然会让事情到无法收拾的地步。
“你说的这个人,叫什么名字?”太后盘算过后,决定先稳住这孩子,左右没有她的准许,晴儿不会做出太荒唐的举动,她要好好查查这个人。若是过不了她的眼,她自有一万种法子让那个男人消失,保护好她的晴儿。
眼见太后神色松动,晴儿长出一口气,微笑着告诉太后箫剑的名字:“箫剑,他叫箫剑,不是姓萧的萧,是洞箫的箫,长剑的剑。”
太后眉头又深深蹙起:“这是什么名字?不是真名罢!”语气算不上好。
晴儿一愣,她也不知道箫剑的真名,头一遭在太后面前露出局促之感。
“只是一个称呼罢了,老佛爷。”她想说她不在乎,可竟说不出口。
她在乎的。
下次见面,一定要问一问他他的真名。
这很重要。
太后冷冷哼了下,暂且按下不表。
“那哀家又问你,那个箫剑,可有功名在身?”她不敢相信晴儿会真的喜欢上一个平民百姓,愿意追随他到田野乡间去么?
若当真那般,便也不用再查了,今日她就能派人了结了那个男人。
所幸晴儿给她的答复并不是那样难堪:“他已有举人在身。”
太后脸色稍霁,但眼里也没有多少赞赏:“文举还是武举?”
“各有一个。”
这下太后倒是来了兴趣:“文武全才,那他怎么没考个进士?”
晴儿笑:“他之前向往江湖自由,便没有参与会试,但已打算参加明年的春闱了。”
这话很值得琢磨。
他生性散漫,可又忽然想考进士,让人不得不联想到他对晴儿的心意。可要是让太后相信那个箫剑完全是为了晴儿才走科举之路,太后是不会信的。
她行走人世多年,男人对权力的追求远远超过他们对情感的渴求。可晴儿涉世未深,是不会想到这些的,就算她还尚有些清醒,恐怕也会被所谓的爱情冲昏头脑的。
太后心下连连摇头。这个箫剑,真是个棘手的麻烦。
时辰太晚了,太后不欲再听晴儿说下去,只唤人来伺候晴儿睡下,留下一句“待他考取功名再说吧,在此之前,你不要胡来。”便走了。
兹事体大,她要仔细想想。
看着太后离去的背影,晴儿脸上的表情也极其复杂,有激动,也有不安。
可更多的还是甜蜜与轻松。
双喜替她盖好被子,“格格,睡吧。”
晴儿听话地阖上了眼。
不管怎样,待老佛爷见到他,一定会成全他们的。
她终于微笑着如梦了,这是落水以来,她睡得最安心的一觉。
-
从晴儿寝殿出来,太后的脸色立马变得严肃冷漠起来。
最近真是一桩接着一桩的烂摊子,才抓住给晴儿下毒的凶手,又得知她竟然有了心上人,还是个无功名无官职甚至无父无母家产不详的江湖浪子!
太后直后悔自己最近因欣荣进宫而疏忽了对晴儿的关心。
不过眼下她只能先压下心中的怒火,之后再派死士暗中查探,晴儿和那个箫剑的事,不能走漏一丝风声!
忙了一天,她头都有些晕了,一个不留神,脚下一软,身子闪了闪。
及时有人扶住她:“老佛爷!”口气担忧。
太后扭头一看,“欣荣,你怎么还没有睡?”
欣荣乖巧道:“晴姐姐在病中,欣荣怕奴婢们伺候您伺候得不好,想亲自伺候您歇息。”
太后在后宫浸淫这么多年,怎么会看不出这次晴儿的事必有欣荣的一份算计在里面。心中再升不起先前的感动,只淡淡道:“哀家身边一堆人伺候,不用你大半夜的还守在这儿辛苦。”
要说先前,她是怎么看怎么觉着欣荣乖巧温顺,如今却是寒了心,只觉得这孩子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城府,连她的晴儿都敢算计,虽说她也心里也清楚,在宫中生存,没有点子手段也不行,且有她在,欣荣不敢对晴儿真正下死手,可她对欣荣的喜爱还是淡去大半了。
欣荣敏锐地察觉到太后对她的态度转变,有些紧张道:“伺候您是我的福气,怎么会辛苦呢。”
太后由她搀着,慢慢往寝殿走:“你的那个丫鬟怎么样了?”
欣荣谨慎着说道:“回老佛爷,碧月没事。她闯出了这么大的祸,险些害了晴姐姐,实在是罪无可恕,欣荣替她谢过老佛爷恩典,留她一命。”
太后并不想应和她,转了一天,精神已不够了,索性不说话。
欣荣的心重重一沉。
待到了太后寝殿,她“扑通”一声直接上前跪在太后面前:“老佛爷,欣荣管教下人不力,才有了今天的祸事,恳请老佛爷责罚。”
太后倚在贵妃榻上,双目紧闭,身后的宫女轻轻替她揉着额角让她能松快些。她没看欣荣,只道:“哀家乏了,这事已经了了,你就不要再提了。”
欣荣一只手捏紧了帕子,她不知太后是看出什么了还是晴儿给她吹了什么耳旁风,怎么一个下午她对自己的态度变了这么多。
她自觉这段时间在慈宁宫中步步小心,太后先前对她也并没有厌恶之感,今日碧月替她顶了罪,按理说太后不会真的认为一切是她策划的吧?
那就只能是……晴儿。
一定是晴儿对太后说了什么!
她是太后心肝上的人,又在病中,她若是在太后跟前嚼两句她的舌根,必会影响太后对自己的态度!好一个晴格格,欣荣暗自咬牙,自进宫以来,她对晴儿简直是百般讨好,可晴儿却始终站在漱芳斋那两个妖女一边,真是气人!
瞬间恨意滋生,欣荣挺直了腰,轻声道:“欣荣谢老佛爷恩典,之后一定好好管束下人,绝不让今日之事再发生第二遍。我也会潜心为晴姐姐抄写佛经祈福,以求姐姐早日康复。”
太后随意地点点头。
可下一秒,却听欣荣幽声道:“不过,欣荣最近听说晴姐姐认识了宫外的一个人……”
太后的双眼猛地睁开。
欣荣被这眼神震得一怯,这是什么眼神?太后为什么这样看着她?
可话口已经开了,她不得不硬着头皮继续说下去:“是一个男人……”
“住口!”太后忽然呵斥道,然后冷声吩咐身后的宫女:“你先下去,刚才听到的话一个字都不许说出去!否则小心你的人头!”
那宫女埋头快步走了下去,太后重新盯着欣荣,“你说什么?你从哪儿听来的?”
欣荣咽了咽口水:“是……是碧月,上回跟晴姐姐一起出宫的时候看到晴姐姐和一个男人单独坐在一起说了好久的话,她觉得那个登徒子看晴姐姐的眼神不对,心里害怕,便回来悄悄与我说了……”
她越说心越凉。
完了,一切都完了,是她一时冲动了,只顾着报复晴儿让太后降低对晴儿的信任,可她忘了,晴儿是打小跟在太后身边的,便是太后有疑虑,也会先紧着晴儿的名誉。
这把刀本来不该用在这里的,是她太冲动了!
不仅浪费了一次重击小燕子她们的机会,还害了碧月。
如她所料,她听到太后厉声唤道:“来人!把那个碧月现在就拖出去乱棍打死!”
欣荣颤抖着身子,一句求情的话也不敢说。
“哀家不管你从哪里听来的这些不实的消息,都给哀家烂在肚子里!再这样胡言乱语散布谣言,你全族的性命都保不了!”
她万万没想到,欣荣竟连箫剑的存在都知道,可见她心思何其玲珑可怕!
欣荣从没见过太后发这么大的火,只瑟缩道:
“欣荣知错了,欣荣发誓,这件事绝不会有第四个人知道……”
她早就知道了,她一定早就知道了!
她知道害晴儿的事是她设的局,也知道晴儿在宫外那个相好的存在。
这一切她都知道!
她是太后啊,怎么能接受自小教养在身边的格格做这么出格的事还放任不管呢?
她竟然,这么看重晴儿吗……
看重到连宫规礼法都不在乎……
看重到允许她在宫外与人苟且……
外头碧月凄厉的哭喊声传了进来。
欣荣彻底脱了力,瘫在榻前。
这一步,她真是大错特错,再无翻身的余地。
晴儿是个聪明的姑娘,太后自知白日里的事瞒不过她,便将一切都同她说了。病中的孩子唇瓣紧抿,并不说话。伺候的人早被全遣了下去,此时屋里只她们两人,一时静得人心里沉闷。
好半晌,太后才见晴儿扯了扯嘴角,说出的话却是——“老佛爷,叫您担心了。”
太后的心疼之感霎时溢于言表,忍不住倾身将晴儿揽到怀里:“好孩子,你受苦了!”
晴儿安静靠在太后怀里,说不委屈是假的,宫里翻来覆去的这些算计,她早就厌烦了,更何况这次这些人连她也算计进去了。
可是当下,却不想去计较宫里那些见不得人的阴私。
晴儿睫毛半垂,想起白天时箫剑的承诺,想起他专注的眉目,她感受到自己的心脏某处像有羽毛轻轻扫过。
她在太后怀中窝了一会儿,又直起身子,认真地对上太后的双眼。
眼前的人是她最亲密的家人,自小亲自抚养她、教导她,护她成人,教她诗书,是她最最依赖的祖母。
她不愿意对她有任何欺瞒,包括对箫剑的心意。
本来是想待箫剑有了功名再告诉她,可今日,他认真同她告了白,她便不想再瞒着太后了。
于是在太后探究的眼神注视中,晴儿微微一笑。
太后一个恍惚,仿佛见到了幼时刚来她身边时的女孩儿。
那会儿子小小的晴儿才失去双亲,被接来她身边,感知到她的怜惜,便整日跟在她身边,有外人在时她格外乖巧懂事,待只有她们二人的时候,她就会如一只奶猫儿般窝在她身边同她撒娇打趣,眼珠总是亮晶晶的,便同当下一样。
太后的心一下子柔软得不像话。
“老佛爷,”晴儿笑着开口,“晴儿有个秘密想跟您讲。”
她青丝微乱,气色却好,服过药后红润的脸庞清秀美丽,这样好的孩子,眨眼间就长这么大了,女儿家情窦初开的年纪,眼神又这样盈满蜜意,太后心头一动,心灵感应一样猜到了她想要说什么。
果然,下一刻就见孙女脸上浮现出小儿女的羞赧之色,红着脸轻声道:“老佛爷,我想,我遇到那个让我心悦的人了。”
作为一个大家闺秀,还是宫中教养良好的格格,说出这样的话实在荒唐。可太后听罢却没有一丝责怪之意,自己打小养到大的孩子,她心里清楚,这是遇到真心喜欢的了,才忍不住要让她知道。
太后默了一会儿,才问:“是哪家的王孙公子?”想来让她看上的儿郎必不会太差,或许不如永琪尔康来得尊贵能干,但只要她喜欢就好,太后也能保她一世喜乐荣华。
可晴儿却摇摇头,:“他不是哪家的王孙公子,他是一个江湖侠士。”
“什么!”太后立马变了脸色:“江湖侠士?什么叫江湖侠士?”
晴儿早料到太后会是这样的反应,当即回握住她的手,安抚着:“您先不要着急。”
太后气血上涌:“哀家怎么可能不着急?你什么时候认识了这些不三不四的人?!”她很快想到小燕子,眼眸一冷,声音也冷了:“是跟着小燕子认识的?”
晴儿忙道:“不是的,您听我说呀。”
她毕竟还在病中,太后不敢让她情绪激动,便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缓了口气,道:“你说。”
晴儿才道:“老佛爷,他其实是我的救命恩人,还救过我不止一次,是两次。就是在跟老爷出巡的那段时间,我在一个叫隆县的地方不小心掉进了一个很深的陷阱中,那时我一个人害怕极了,是他路过救了我,还帮我治了胳膊的伤。”
“他真是个高人,救了我却不留姓名,等到尔康他们找到我,他就如一个过客般消失了,都不给我一个报恩的机会。后来也许是缘分,在旗江镇的那场刺杀里,因为当时场面太混乱了,我和双喜被人群推搡着倒在了地上,您绝对想象不出当时有多少人,我一度觉得我就要淹没在人群中丢掉性命了,这时他又像一个大侠一样出现了,又救了我一次。”
回忆过去种种,晴儿脸上露出了她自己都不曾察觉的笑,她的双手交叠放在胸口:“老佛爷,他不止功夫好,文采也很好。可以说是温文尔雅,英俊潇洒,一点也不比那些世家公子差。”
她说了这样一长串,太后却是听得后背直发冷:“你跟皇帝南巡的时候还受了伤?阿弥陀佛,哀家怎么全部都不知道!”
晴儿眨了眨眼:“都是小伤,等到回宫的时候都已经好全了,晴儿不想让您担心嘛,您看,我现在还不是好好的。”说着就想下床转一圈给太后看,可她忘了自己还在病中,动作大了些,便不受控制地咳了两声。
太后急忙捋着她的背给她顺了顺气。
“下次再不许有这样的事,出了事必须告诉哀家!不行,哀家要给你挑两个最好的侍卫护在你跟前,再不许受伤。”
晴儿心中暖意横飞,甜甜朝着太后撒娇:“我知道了,下回一定保护好自己不让自己受伤。老佛爷,不要那样劳师动众了。”
太后连着叹了好几口气,拉着她左右看了两圈,又想着她回宫后这么久除了这回被下药,身体一直健健康康的,这才安心下来。
然后就想起了先前的话题,眉目一沉:“你说的那个……江湖侠士,他是哪里人?年方几何?家中父母是做什么的?他既只是你的救命恩人,你又是怎么喜欢上他的?还是你只是想报恩?晴儿,莫不是他挟恩图报?哀家答应他,他想要什么哀家都可以满足,加官进爵通通都可以,但你不能拿你的一辈子当儿戏!”
跟在太后身边十几年,晴儿鲜少见她这般慌张无奈。
晴儿明白这是太后珍重自己的表现,于是语气越发诚恳,以求让太后相信她是真心喜欢箫剑的:“老佛爷,他没有挟恩图报,我也不知为了报恩以身相许,我是……真的喜欢他。”
“晴儿自知有错,不该与外男私下往来,可请您相信,晴儿与他从来都是彼此欣赏,不曾逾矩。”她在明晃晃的烛火中将与箫剑的相识相知娓娓道来,从隆县的初见到旗江镇的又见,再到京城意外重逢成为好友,最后讲到他同她极为相似的家亡经历。
“老佛爷,晴儿所求,不过心意相通,我想他就是那个懂我的人。他的潇洒,他的风度,都在吸引着我,您若是见过他,一定也和我一样,会觉得他是一个很好的人。”
这回回应她的是更长久的沉默。
太后是过来人,虽不否认人间真情可贵,可真心瞬息万变,如何可以依靠,但显然,晴儿已然动了真情,若是她此时强行让她死了这个心,定然会让事情到无法收拾的地步。
“你说的这个人,叫什么名字?”太后盘算过后,决定先稳住这孩子,左右没有她的准许,晴儿不会做出太荒唐的举动,她要好好查查这个人。若是过不了她的眼,她自有一万种法子让那个男人消失,保护好她的晴儿。
眼见太后神色松动,晴儿长出一口气,微笑着告诉太后箫剑的名字:“箫剑,他叫箫剑,不是姓萧的萧,是洞箫的箫,长剑的剑。”
太后眉头又深深蹙起:“这是什么名字?不是真名罢!”语气算不上好。
晴儿一愣,她也不知道箫剑的真名,头一遭在太后面前露出局促之感。
“只是一个称呼罢了,老佛爷。”她想说她不在乎,可竟说不出口。
她在乎的。
下次见面,一定要问一问他他的真名。
这很重要。
太后冷冷哼了下,暂且按下不表。
“那哀家又问你,那个箫剑,可有功名在身?”她不敢相信晴儿会真的喜欢上一个平民百姓,愿意追随他到田野乡间去么?
若当真那般,便也不用再查了,今日她就能派人了结了那个男人。
所幸晴儿给她的答复并不是那样难堪:“他已有举人在身。”
太后脸色稍霁,但眼里也没有多少赞赏:“文举还是武举?”
“各有一个。”
这下太后倒是来了兴趣:“文武全才,那他怎么没考个进士?”
晴儿笑:“他之前向往江湖自由,便没有参与会试,但已打算参加明年的春闱了。”
这话很值得琢磨。
他生性散漫,可又忽然想考进士,让人不得不联想到他对晴儿的心意。可要是让太后相信那个箫剑完全是为了晴儿才走科举之路,太后是不会信的。
她行走人世多年,男人对权力的追求远远超过他们对情感的渴求。可晴儿涉世未深,是不会想到这些的,就算她还尚有些清醒,恐怕也会被所谓的爱情冲昏头脑的。
太后心下连连摇头。这个箫剑,真是个棘手的麻烦。
时辰太晚了,太后不欲再听晴儿说下去,只唤人来伺候晴儿睡下,留下一句“待他考取功名再说吧,在此之前,你不要胡来。”便走了。
兹事体大,她要仔细想想。
看着太后离去的背影,晴儿脸上的表情也极其复杂,有激动,也有不安。
可更多的还是甜蜜与轻松。
双喜替她盖好被子,“格格,睡吧。”
晴儿听话地阖上了眼。
不管怎样,待老佛爷见到他,一定会成全他们的。
她终于微笑着如梦了,这是落水以来,她睡得最安心的一觉。
-
从晴儿寝殿出来,太后的脸色立马变得严肃冷漠起来。
最近真是一桩接着一桩的烂摊子,才抓住给晴儿下毒的凶手,又得知她竟然有了心上人,还是个无功名无官职甚至无父无母家产不详的江湖浪子!
太后直后悔自己最近因欣荣进宫而疏忽了对晴儿的关心。
不过眼下她只能先压下心中的怒火,之后再派死士暗中查探,晴儿和那个箫剑的事,不能走漏一丝风声!
忙了一天,她头都有些晕了,一个不留神,脚下一软,身子闪了闪。
及时有人扶住她:“老佛爷!”口气担忧。
太后扭头一看,“欣荣,你怎么还没有睡?”
欣荣乖巧道:“晴姐姐在病中,欣荣怕奴婢们伺候您伺候得不好,想亲自伺候您歇息。”
太后在后宫浸淫这么多年,怎么会看不出这次晴儿的事必有欣荣的一份算计在里面。心中再升不起先前的感动,只淡淡道:“哀家身边一堆人伺候,不用你大半夜的还守在这儿辛苦。”
要说先前,她是怎么看怎么觉着欣荣乖巧温顺,如今却是寒了心,只觉得这孩子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城府,连她的晴儿都敢算计,虽说她也心里也清楚,在宫中生存,没有点子手段也不行,且有她在,欣荣不敢对晴儿真正下死手,可她对欣荣的喜爱还是淡去大半了。
欣荣敏锐地察觉到太后对她的态度转变,有些紧张道:“伺候您是我的福气,怎么会辛苦呢。”
太后由她搀着,慢慢往寝殿走:“你的那个丫鬟怎么样了?”
欣荣谨慎着说道:“回老佛爷,碧月没事。她闯出了这么大的祸,险些害了晴姐姐,实在是罪无可恕,欣荣替她谢过老佛爷恩典,留她一命。”
太后并不想应和她,转了一天,精神已不够了,索性不说话。
欣荣的心重重一沉。
待到了太后寝殿,她“扑通”一声直接上前跪在太后面前:“老佛爷,欣荣管教下人不力,才有了今天的祸事,恳请老佛爷责罚。”
太后倚在贵妃榻上,双目紧闭,身后的宫女轻轻替她揉着额角让她能松快些。她没看欣荣,只道:“哀家乏了,这事已经了了,你就不要再提了。”
欣荣一只手捏紧了帕子,她不知太后是看出什么了还是晴儿给她吹了什么耳旁风,怎么一个下午她对自己的态度变了这么多。
她自觉这段时间在慈宁宫中步步小心,太后先前对她也并没有厌恶之感,今日碧月替她顶了罪,按理说太后不会真的认为一切是她策划的吧?
那就只能是……晴儿。
一定是晴儿对太后说了什么!
她是太后心肝上的人,又在病中,她若是在太后跟前嚼两句她的舌根,必会影响太后对自己的态度!好一个晴格格,欣荣暗自咬牙,自进宫以来,她对晴儿简直是百般讨好,可晴儿却始终站在漱芳斋那两个妖女一边,真是气人!
瞬间恨意滋生,欣荣挺直了腰,轻声道:“欣荣谢老佛爷恩典,之后一定好好管束下人,绝不让今日之事再发生第二遍。我也会潜心为晴姐姐抄写佛经祈福,以求姐姐早日康复。”
太后随意地点点头。
可下一秒,却听欣荣幽声道:“不过,欣荣最近听说晴姐姐认识了宫外的一个人……”
太后的双眼猛地睁开。
欣荣被这眼神震得一怯,这是什么眼神?太后为什么这样看着她?
可话口已经开了,她不得不硬着头皮继续说下去:“是一个男人……”
“住口!”太后忽然呵斥道,然后冷声吩咐身后的宫女:“你先下去,刚才听到的话一个字都不许说出去!否则小心你的人头!”
那宫女埋头快步走了下去,太后重新盯着欣荣,“你说什么?你从哪儿听来的?”
欣荣咽了咽口水:“是……是碧月,上回跟晴姐姐一起出宫的时候看到晴姐姐和一个男人单独坐在一起说了好久的话,她觉得那个登徒子看晴姐姐的眼神不对,心里害怕,便回来悄悄与我说了……”
她越说心越凉。
完了,一切都完了,是她一时冲动了,只顾着报复晴儿让太后降低对晴儿的信任,可她忘了,晴儿是打小跟在太后身边的,便是太后有疑虑,也会先紧着晴儿的名誉。
这把刀本来不该用在这里的,是她太冲动了!
不仅浪费了一次重击小燕子她们的机会,还害了碧月。
如她所料,她听到太后厉声唤道:“来人!把那个碧月现在就拖出去乱棍打死!”
欣荣颤抖着身子,一句求情的话也不敢说。
“哀家不管你从哪里听来的这些不实的消息,都给哀家烂在肚子里!再这样胡言乱语散布谣言,你全族的性命都保不了!”
她万万没想到,欣荣竟连箫剑的存在都知道,可见她心思何其玲珑可怕!
欣荣从没见过太后发这么大的火,只瑟缩道:
“欣荣知错了,欣荣发誓,这件事绝不会有第四个人知道……”
她早就知道了,她一定早就知道了!
她知道害晴儿的事是她设的局,也知道晴儿在宫外那个相好的存在。
这一切她都知道!
她是太后啊,怎么能接受自小教养在身边的格格做这么出格的事还放任不管呢?
她竟然,这么看重晴儿吗……
看重到连宫规礼法都不在乎……
看重到允许她在宫外与人苟且……
外头碧月凄厉的哭喊声传了进来。
欣荣彻底脱了力,瘫在榻前。
这一步,她真是大错特错,再无翻身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