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诺,林家航做过很多。
武汉会战开始后不久,他果然接到了调令,要他跟着教官一起去支援武汉。升空之前,每个飞行员照例要写遗书。从前林家航写遗书,总是第一个交的,因为他没有家人,所以每次都不写,或者大笔一挥签个名字,想认真写的时候就留给师娘,请她记得每年替他上香,抚恤金用于资助有需要的空军遗眷。
但这一次,他提起钢笔却迟迟不动,墨水滴下来渗透信纸,也还是写不出一个字,满脑子只有沈初霁,临出发只有半个小时了,信纸扔了一张又一张。直到有人来告诉他半个小时后机场集合,他的遗书上还是只有三个墨点。队友都已经在整理着装准备出发了,他终于扔了笔跑去找沈初霁,出门看到有车停在不远处,抢过来开着就跑了。留下跑道上的地勤追着大喊: “那是处长的车。” 领航的队长临阵脱逃,来视察的程处长气得当场拔枪,说要判他军法。
沈初霁果然在那棵古树下,等着飞机飞过。
林家航连火都没来得及熄,就下车跑到沈初霁面前说:“我没有家人了,遗书没有地方可以寄,你把我抓回来的,所以我的遗书你得收着。”
沈初霁没有想到林家航会在这个时候跑来,脑子还没反应过来嘴上就先答应了。
“还有不到半个小时就要起飞了,我来不及写,我也不需要写,因为我一定会回来。我不想分手,你留在昆明也好,去当战地记者也好,你想跑去哪里都可以,不管天南地北,我都一定会找到你,但是在我找到你之前,不要喜欢别人。”
“我……”沈初霁想说些什么,却被林家航打断:“你找别的陆军也没关系,今天处长座驾我都抢了,再抢一架轰炸机也无所谓,我会把他从你身边赶走,从来只有空军打陆军的份,别说二打一,你就算是找来一个连、一个营我也不会再逃。”
“你这哪里是告白,明明是威胁。”
“有用就行了。”林家航帮她拭去眼角的泪水,紧紧地拥抱住她,好像要把她嵌在自己的身体里,带着她飞上天。
其实,沈初霁不是没有想象过她的婚礼,甚至当林家航提出要结婚的时候,她心底是欣喜的。但是身边的同学一个又一个投身救国事业,昆明又被持续轰炸,她没有办法就那样躲进空军眷村,一生只为守着一人。
但更多的是她害怕了。即使她见过再多的轰炸和轰炸过后满地的断臂残肢,她害怕当他从天上摔下来的时候,她没有勇气去面对他满地的碎片。她更害怕她的青春跟着他一起被埋葬之后,她剩在这世间空虚的躯体也会被人遗忘。
男人要留在历史上很容易。飞行员从穿上那件飞行夹克起,就已经被刻在历史上了。活着,他们是英雄;死了亦是英烈。
但历史不会记得那些已经习惯了仰望天空的空军太太,不会有人知道只有无尽等待的青春里,充满了苦涩,甚至当她拿着一份退学证明去寻求一份工作时候,还会收到鄙夷的目光,直到最后,人们只记得她是林太太,而忘了她叫沈初霁。
离开学校前的最后一个周日,沈初霁是跑着去拿信的,这时的她为了以后采访方便已经剪了短发,身后的同学在后面叫她,她转过头来,同学拿起相机拍为她拍了一张照片,飞扬的头发像起舞的裙摆。
每次升空作战,风从耳边吹过,云也在眼前翻腾,四处都是敌机的声音,生死一线之际,甚至能看见对面敌人狰狞的面庞,心中所想,只有拼命扣动扳机,然后活着回去,写信给她。
备战室里,别的分队升空,他在地上等战友归来。信还没写完,副队长就没了。那个时候,好像掉下来的不是副队长,而是他自己,写信的人成了沈初霁。他这个时候才庆幸,他们没有结婚。
沈初霁读着这封浅蓝色的航空信,画面随着他的字在脑海里逐渐清晰,心也揪着疼起来,好像打在林家航座机上的子弹全都钻进了她的心里。提笔回信,未及收笔,眼中的泪就滴在纸上,晕开了还未干透的墨水,只能重写,最后附上同学给她拍的照片,一起寄出去。
那时没有想到,这便是他们之间最后的一封。此后,林家航转战各地,从武汉到兰州又到了四川。沈初霁也去了华北的战场,他们之间唯一可以寄托思念的便是像特工一样到处收集报纸又或者是在收音机里寻找对方的消息。
报纸上总说,抗战,空间换时间,时间换空间。可是两个人千里相隔,空间和时间一样都换不来。成都遭遇轰炸,五大队数次升空拦截,沈初霁远在华北,心中总是惴惴不安,听说五大队有飞行员牺牲,她更是心急如焚。
可是,在沈初霁辗转颠簸去找林家航的时候,他已经结束了川西的空防任务,受命去了昆明。许久没有见到沈初霁写的报道,林家航以为她遭遇不测,降落在重庆后顾不得队内集合便跑到城内,买遍了每一家报社的报纸,还是没有一篇沈初霁写的报道,那是他第一次觉得,脚下的这片土地比头顶的天要辽阔许多,辽阔到他找不到一个方向可以去寻找沈初霁。
警报声在耳畔响起。
林家航好像被吸干了灵魂,泪眼模糊,只能感受到有人在拉着他向前,可他的腿却似有千斤重,“你快走吧,我害死的人已经够多了。”
一颗炸弹投下来,砖石迸裂,火光四起,映在他脸上,他像一个绝望的勇士,想要走进火海,追寻远方的挚爱。
恍惚之间,林家航好像看到一个奔跑的背影,飞扬的发丝好似起舞的裙摆,那张照片一直贴在他的飞机上,虽然血迹模糊了她的脸,但那身影,他再熟悉不过。这一年,数不清多少次升空,都是她支撑着他在筋疲力尽之时再多扣动一次扳机,因为多打下一架敌机,他就离她更近一点;迫降之时,也是她为他导航,帮他平安落地。
他揉干眼泪,循着背影跑过去,可是偏偏有人流从他面前跑过,他怕再也见不到她,便大喊:“沈初霁!”
那背影闻声回头,模糊的脸终于清晰地映在他的眼睛里,幸好是她,终于是她。林家航朝沈初霁飞奔过去,紧紧地将她拥在怀里,又急忙查看她是否受伤。
从机场跑出来,到抱住真真实实的她,好像用尽了林家航一生的力气和运气。他抱着沈初霁瘫软下去,最后只能跪着支撑身体,双手从沈初霁的肩膀滑到胳膊上,喘着粗气,哭着问她:“你……你去哪了?”
沈初霁第一次觉得自己是如此得卑鄙。她伪善,所谓害怕,不过是利用林家航的爱和真诚去实现自己野心的借口;她懦弱,明明每天都在思念他,每天都想见到他,却以害怕他死后自己孤单为借口一次又一次推开他。
她又一次想起了那个玛格丽特。她蹲下身去,捧起林家航的脸,像玛蒂德亲吻于连的头颅一样亲吻了林家航的额头。敌机的声音依旧萦绕在耳边,沈初霁拉着泣不成声的林家航跑进防空洞,直到长达几个小时的轰炸结束,都没有松开他的手。
警报解除后,林家航就匆匆归队,剩下沈初霁一个人走在重庆的街头。向下的台阶长的没有尽头,林家航永远都不会知道,当他回到他的战场的时候,沈初霁一滴眼泪滴落在她的相机上,走下最后一个台阶,他当初仰望的神明,以自己为祭,换了眷属村一间眷舍。
晚上,林家航去沈初霁暂住的旅店找她,恰好看见她把相机收进行李箱,以为她要走,便问她要一个地址,方便以后写信给她,但沈初霁却说:“去和师娘一起住,她说她家楼上还有一间空房。”
“那个是留给过几天要结婚的小张的。”
“你打得过他吗?我喜欢那间屋子。”
“这有点不讲理吧。”林家航面露难色。
“那你要我以后都和你住在这吗?”
“这样确实不太好,我们住一起,”林家航恍然大悟,“你的意思是要结婚?”
“你这个脑子怎么考上航校的?”
沈初霁把床上叠好的衣服一件一件放进行李箱。林家航突然从背后抱住她,一遍又一遍地确认:“你确定吗?认真的吗?不后悔?”
“刚刚后悔了,因为你脑子太笨。”
“后悔也晚了,我现在就回去拿结婚申请表。”说着就往门外跑去。
“你确定你现在要回去?”
林家航愣了愣,又跑过去把沈初霁抱起来,高兴地在房间里转圈。
那天,他们趴在窗户边上看了一夜的月亮,下面是涌动的嘉陵江。虽然那月亮远不如他在夜间飞行时看到的那么大,却是他一生看过最圆的月亮。月光盖在他们身上,他第一次虔诚地、谦卑地请上帝保佑他坚持到战争结束的那一天。
因为沈初霁在华北写的报道大多数是为八路军写的,所以她和林家航的结婚申请迟迟没有批下来,但沈初霁还是住进了空军眷村,后来跟着林家航回到川西,又从川西去了洛阳。
爱情就是会让人变得贪心,刚开始只求在一起,只要你爱我、我也爱你就足够了,就算相隔千里也觉得幸福,后来便想着结婚,结婚之后还要许诺百年好合、生生世世。或许就是因为人太贪心,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生死离别。
这些,沈初霁在战场上听到了太多,他们告诉她,在他的家乡,有一个等待了他多少年的妻子,出征前她又是多么细心地帮他整理好军装上的每一个褶皱。但当沈初霁把这样一个又一个相同又不同的故事写在报纸上的时候,他们已经成了战场上的白骨。
那个时候她就已经明白,命运睥睨众生,最乐于见到的便是事与愿违。所以沈初霁从来都不敢贪心,对于林家航的每一个承诺她都不置可否,她只愿他们在一起的每一个瞬间都没有被浪费。
记得师娘曾经说过,飞行员都不怕死,他们一身热血,从飞上去的那一刻就已经做好了掉下来的准备,尤其是林家航,但是沈初霁却觉得林家航最怕死,所以写遗书的时候才会犹犹豫豫,心不在焉,一遍又一遍地说他不会死、他一定会回来,夫妻之爱、天伦之乐,人生所有的乐趣,他都会与她一起分享。
即使再凌冽的寒风都比不上外敌当前祸起萧墙令人心寒,但那个时候的沈初霁根本没有时间为皖南那场同室操戈的大战唏嘘。林家航就是在这个人人都噤若寒蝉的时候多管了一件闲事。他在豫南支援陆军的地面作战,回航途中擅自低飞下去救援被围困的一支军队,结果却被高射炮击中,在家门口摔得粉身碎骨。
机场的地勤赶来眷村,告诉沈初霁这些时,她似乎已经等了很久,像军人整理自己的军容一样平静地整理好自己的头发和衣服,跟着地勤去了坠机的地方。
可是她高估了自己。当被送到林家航坠机的地方时,她看着那堆废铁居然想吐,那是她的丈夫,她居然觉得恶心。
终于,沈初霁走进那一堆废铁里,一点一点地搜寻林家航的碎片,师娘捡起林家航的铜牌递给她,对她说:“可以了。”但她接过铜牌仍然蹲在地上寻找,身上那件天青色潞绸连衣裙在烧焦的草地上格外显眼。
那是有一次接到紧急任务,去了山西,一家丝织厂被炸毁,街上满是丝织品碎片,他被那精巧而亮丽的工艺吸引,于是缠着老板,谎称他过几天回家就要结婚,想买一块料子给他的未婚妻做件旗袍,老板见他是空军,便从自己家里拿了一块送给他,还说只要能把日本人赶走,莫说是一块潞绸,要他的全部家当都可以。
那是一块上好的天青色还绣着玉兰花花纹的潞绸。后来结婚,他找了重庆最好的裁缝给沈初霁做了那件连衣裙。
她扯下裙摆,把林家航的每一块骨头、皮肉都放在那天青色的潞绸之上,甚至连飞机零件上的每一块血肉都不放过,用发簪一点一点地抠下来,可就算她找的再仔细,也拼凑不出记忆里的林家航了。她抱着潞绸包裹着的林家航回了家,一滴泪都没有流,僵尸一般直挺挺地坐在床上,一夜都没有合眼。
后来她才从报纸上得知,林家航救的是新四军。风声鹤唳之时,他做出这样的事简直是自寻死路,怪不得师娘在天还没亮的时候就把她推上了火车,一遍又一遍地告诉她别回头。
火车呜咽着向南开去,沈初霁甚至不知道这辆火车会开往哪里,她只记得,在川西的基地他曾说过,那里离他的老家不远。她抱着她的行李箱,好像抱着的是绝世的传家宝,任何人都碰不得。
等她风尘仆仆,一路抱着那行李箱到达林家航的家乡,眼前仍旧是一片废墟。她不厌其烦地询问每一个路过的人,问他们是否听说过有一户人家的儿子当了飞行员,每一个人给她的答案都是不知道,没听过。
黄昏的风轻轻扫过地上的灰尘,沈初霁抬头看着最后一缕阳光苦笑:“你说你为什么要多管闲事,到头来还是什么都没留下。”
当第二天的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沈初霁把林家航埋在了一个阳光好的地方,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钱找到一个石匠给他刻了个墓碑,石匠问她:“碑上刻什么?”
“刻一架飞机吧,编号286。”
沈初霁站在新刻好的墓碑前,看着那条天青色的潞绸连衣裙一点一点地被火光吞噬,淡漠的眼神里没有一丝悲伤。
“骗子。”
武汉会战开始后不久,他果然接到了调令,要他跟着教官一起去支援武汉。升空之前,每个飞行员照例要写遗书。从前林家航写遗书,总是第一个交的,因为他没有家人,所以每次都不写,或者大笔一挥签个名字,想认真写的时候就留给师娘,请她记得每年替他上香,抚恤金用于资助有需要的空军遗眷。
但这一次,他提起钢笔却迟迟不动,墨水滴下来渗透信纸,也还是写不出一个字,满脑子只有沈初霁,临出发只有半个小时了,信纸扔了一张又一张。直到有人来告诉他半个小时后机场集合,他的遗书上还是只有三个墨点。队友都已经在整理着装准备出发了,他终于扔了笔跑去找沈初霁,出门看到有车停在不远处,抢过来开着就跑了。留下跑道上的地勤追着大喊: “那是处长的车。” 领航的队长临阵脱逃,来视察的程处长气得当场拔枪,说要判他军法。
沈初霁果然在那棵古树下,等着飞机飞过。
林家航连火都没来得及熄,就下车跑到沈初霁面前说:“我没有家人了,遗书没有地方可以寄,你把我抓回来的,所以我的遗书你得收着。”
沈初霁没有想到林家航会在这个时候跑来,脑子还没反应过来嘴上就先答应了。
“还有不到半个小时就要起飞了,我来不及写,我也不需要写,因为我一定会回来。我不想分手,你留在昆明也好,去当战地记者也好,你想跑去哪里都可以,不管天南地北,我都一定会找到你,但是在我找到你之前,不要喜欢别人。”
“我……”沈初霁想说些什么,却被林家航打断:“你找别的陆军也没关系,今天处长座驾我都抢了,再抢一架轰炸机也无所谓,我会把他从你身边赶走,从来只有空军打陆军的份,别说二打一,你就算是找来一个连、一个营我也不会再逃。”
“你这哪里是告白,明明是威胁。”
“有用就行了。”林家航帮她拭去眼角的泪水,紧紧地拥抱住她,好像要把她嵌在自己的身体里,带着她飞上天。
其实,沈初霁不是没有想象过她的婚礼,甚至当林家航提出要结婚的时候,她心底是欣喜的。但是身边的同学一个又一个投身救国事业,昆明又被持续轰炸,她没有办法就那样躲进空军眷村,一生只为守着一人。
但更多的是她害怕了。即使她见过再多的轰炸和轰炸过后满地的断臂残肢,她害怕当他从天上摔下来的时候,她没有勇气去面对他满地的碎片。她更害怕她的青春跟着他一起被埋葬之后,她剩在这世间空虚的躯体也会被人遗忘。
男人要留在历史上很容易。飞行员从穿上那件飞行夹克起,就已经被刻在历史上了。活着,他们是英雄;死了亦是英烈。
但历史不会记得那些已经习惯了仰望天空的空军太太,不会有人知道只有无尽等待的青春里,充满了苦涩,甚至当她拿着一份退学证明去寻求一份工作时候,还会收到鄙夷的目光,直到最后,人们只记得她是林太太,而忘了她叫沈初霁。
离开学校前的最后一个周日,沈初霁是跑着去拿信的,这时的她为了以后采访方便已经剪了短发,身后的同学在后面叫她,她转过头来,同学拿起相机拍为她拍了一张照片,飞扬的头发像起舞的裙摆。
每次升空作战,风从耳边吹过,云也在眼前翻腾,四处都是敌机的声音,生死一线之际,甚至能看见对面敌人狰狞的面庞,心中所想,只有拼命扣动扳机,然后活着回去,写信给她。
备战室里,别的分队升空,他在地上等战友归来。信还没写完,副队长就没了。那个时候,好像掉下来的不是副队长,而是他自己,写信的人成了沈初霁。他这个时候才庆幸,他们没有结婚。
沈初霁读着这封浅蓝色的航空信,画面随着他的字在脑海里逐渐清晰,心也揪着疼起来,好像打在林家航座机上的子弹全都钻进了她的心里。提笔回信,未及收笔,眼中的泪就滴在纸上,晕开了还未干透的墨水,只能重写,最后附上同学给她拍的照片,一起寄出去。
那时没有想到,这便是他们之间最后的一封。此后,林家航转战各地,从武汉到兰州又到了四川。沈初霁也去了华北的战场,他们之间唯一可以寄托思念的便是像特工一样到处收集报纸又或者是在收音机里寻找对方的消息。
报纸上总说,抗战,空间换时间,时间换空间。可是两个人千里相隔,空间和时间一样都换不来。成都遭遇轰炸,五大队数次升空拦截,沈初霁远在华北,心中总是惴惴不安,听说五大队有飞行员牺牲,她更是心急如焚。
可是,在沈初霁辗转颠簸去找林家航的时候,他已经结束了川西的空防任务,受命去了昆明。许久没有见到沈初霁写的报道,林家航以为她遭遇不测,降落在重庆后顾不得队内集合便跑到城内,买遍了每一家报社的报纸,还是没有一篇沈初霁写的报道,那是他第一次觉得,脚下的这片土地比头顶的天要辽阔许多,辽阔到他找不到一个方向可以去寻找沈初霁。
警报声在耳畔响起。
林家航好像被吸干了灵魂,泪眼模糊,只能感受到有人在拉着他向前,可他的腿却似有千斤重,“你快走吧,我害死的人已经够多了。”
一颗炸弹投下来,砖石迸裂,火光四起,映在他脸上,他像一个绝望的勇士,想要走进火海,追寻远方的挚爱。
恍惚之间,林家航好像看到一个奔跑的背影,飞扬的发丝好似起舞的裙摆,那张照片一直贴在他的飞机上,虽然血迹模糊了她的脸,但那身影,他再熟悉不过。这一年,数不清多少次升空,都是她支撑着他在筋疲力尽之时再多扣动一次扳机,因为多打下一架敌机,他就离她更近一点;迫降之时,也是她为他导航,帮他平安落地。
他揉干眼泪,循着背影跑过去,可是偏偏有人流从他面前跑过,他怕再也见不到她,便大喊:“沈初霁!”
那背影闻声回头,模糊的脸终于清晰地映在他的眼睛里,幸好是她,终于是她。林家航朝沈初霁飞奔过去,紧紧地将她拥在怀里,又急忙查看她是否受伤。
从机场跑出来,到抱住真真实实的她,好像用尽了林家航一生的力气和运气。他抱着沈初霁瘫软下去,最后只能跪着支撑身体,双手从沈初霁的肩膀滑到胳膊上,喘着粗气,哭着问她:“你……你去哪了?”
沈初霁第一次觉得自己是如此得卑鄙。她伪善,所谓害怕,不过是利用林家航的爱和真诚去实现自己野心的借口;她懦弱,明明每天都在思念他,每天都想见到他,却以害怕他死后自己孤单为借口一次又一次推开他。
她又一次想起了那个玛格丽特。她蹲下身去,捧起林家航的脸,像玛蒂德亲吻于连的头颅一样亲吻了林家航的额头。敌机的声音依旧萦绕在耳边,沈初霁拉着泣不成声的林家航跑进防空洞,直到长达几个小时的轰炸结束,都没有松开他的手。
警报解除后,林家航就匆匆归队,剩下沈初霁一个人走在重庆的街头。向下的台阶长的没有尽头,林家航永远都不会知道,当他回到他的战场的时候,沈初霁一滴眼泪滴落在她的相机上,走下最后一个台阶,他当初仰望的神明,以自己为祭,换了眷属村一间眷舍。
晚上,林家航去沈初霁暂住的旅店找她,恰好看见她把相机收进行李箱,以为她要走,便问她要一个地址,方便以后写信给她,但沈初霁却说:“去和师娘一起住,她说她家楼上还有一间空房。”
“那个是留给过几天要结婚的小张的。”
“你打得过他吗?我喜欢那间屋子。”
“这有点不讲理吧。”林家航面露难色。
“那你要我以后都和你住在这吗?”
“这样确实不太好,我们住一起,”林家航恍然大悟,“你的意思是要结婚?”
“你这个脑子怎么考上航校的?”
沈初霁把床上叠好的衣服一件一件放进行李箱。林家航突然从背后抱住她,一遍又一遍地确认:“你确定吗?认真的吗?不后悔?”
“刚刚后悔了,因为你脑子太笨。”
“后悔也晚了,我现在就回去拿结婚申请表。”说着就往门外跑去。
“你确定你现在要回去?”
林家航愣了愣,又跑过去把沈初霁抱起来,高兴地在房间里转圈。
那天,他们趴在窗户边上看了一夜的月亮,下面是涌动的嘉陵江。虽然那月亮远不如他在夜间飞行时看到的那么大,却是他一生看过最圆的月亮。月光盖在他们身上,他第一次虔诚地、谦卑地请上帝保佑他坚持到战争结束的那一天。
因为沈初霁在华北写的报道大多数是为八路军写的,所以她和林家航的结婚申请迟迟没有批下来,但沈初霁还是住进了空军眷村,后来跟着林家航回到川西,又从川西去了洛阳。
爱情就是会让人变得贪心,刚开始只求在一起,只要你爱我、我也爱你就足够了,就算相隔千里也觉得幸福,后来便想着结婚,结婚之后还要许诺百年好合、生生世世。或许就是因为人太贪心,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生死离别。
这些,沈初霁在战场上听到了太多,他们告诉她,在他的家乡,有一个等待了他多少年的妻子,出征前她又是多么细心地帮他整理好军装上的每一个褶皱。但当沈初霁把这样一个又一个相同又不同的故事写在报纸上的时候,他们已经成了战场上的白骨。
那个时候她就已经明白,命运睥睨众生,最乐于见到的便是事与愿违。所以沈初霁从来都不敢贪心,对于林家航的每一个承诺她都不置可否,她只愿他们在一起的每一个瞬间都没有被浪费。
记得师娘曾经说过,飞行员都不怕死,他们一身热血,从飞上去的那一刻就已经做好了掉下来的准备,尤其是林家航,但是沈初霁却觉得林家航最怕死,所以写遗书的时候才会犹犹豫豫,心不在焉,一遍又一遍地说他不会死、他一定会回来,夫妻之爱、天伦之乐,人生所有的乐趣,他都会与她一起分享。
即使再凌冽的寒风都比不上外敌当前祸起萧墙令人心寒,但那个时候的沈初霁根本没有时间为皖南那场同室操戈的大战唏嘘。林家航就是在这个人人都噤若寒蝉的时候多管了一件闲事。他在豫南支援陆军的地面作战,回航途中擅自低飞下去救援被围困的一支军队,结果却被高射炮击中,在家门口摔得粉身碎骨。
机场的地勤赶来眷村,告诉沈初霁这些时,她似乎已经等了很久,像军人整理自己的军容一样平静地整理好自己的头发和衣服,跟着地勤去了坠机的地方。
可是她高估了自己。当被送到林家航坠机的地方时,她看着那堆废铁居然想吐,那是她的丈夫,她居然觉得恶心。
终于,沈初霁走进那一堆废铁里,一点一点地搜寻林家航的碎片,师娘捡起林家航的铜牌递给她,对她说:“可以了。”但她接过铜牌仍然蹲在地上寻找,身上那件天青色潞绸连衣裙在烧焦的草地上格外显眼。
那是有一次接到紧急任务,去了山西,一家丝织厂被炸毁,街上满是丝织品碎片,他被那精巧而亮丽的工艺吸引,于是缠着老板,谎称他过几天回家就要结婚,想买一块料子给他的未婚妻做件旗袍,老板见他是空军,便从自己家里拿了一块送给他,还说只要能把日本人赶走,莫说是一块潞绸,要他的全部家当都可以。
那是一块上好的天青色还绣着玉兰花花纹的潞绸。后来结婚,他找了重庆最好的裁缝给沈初霁做了那件连衣裙。
她扯下裙摆,把林家航的每一块骨头、皮肉都放在那天青色的潞绸之上,甚至连飞机零件上的每一块血肉都不放过,用发簪一点一点地抠下来,可就算她找的再仔细,也拼凑不出记忆里的林家航了。她抱着潞绸包裹着的林家航回了家,一滴泪都没有流,僵尸一般直挺挺地坐在床上,一夜都没有合眼。
后来她才从报纸上得知,林家航救的是新四军。风声鹤唳之时,他做出这样的事简直是自寻死路,怪不得师娘在天还没亮的时候就把她推上了火车,一遍又一遍地告诉她别回头。
火车呜咽着向南开去,沈初霁甚至不知道这辆火车会开往哪里,她只记得,在川西的基地他曾说过,那里离他的老家不远。她抱着她的行李箱,好像抱着的是绝世的传家宝,任何人都碰不得。
等她风尘仆仆,一路抱着那行李箱到达林家航的家乡,眼前仍旧是一片废墟。她不厌其烦地询问每一个路过的人,问他们是否听说过有一户人家的儿子当了飞行员,每一个人给她的答案都是不知道,没听过。
黄昏的风轻轻扫过地上的灰尘,沈初霁抬头看着最后一缕阳光苦笑:“你说你为什么要多管闲事,到头来还是什么都没留下。”
当第二天的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沈初霁把林家航埋在了一个阳光好的地方,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钱找到一个石匠给他刻了个墓碑,石匠问她:“碑上刻什么?”
“刻一架飞机吧,编号286。”
沈初霁站在新刻好的墓碑前,看着那条天青色的潞绸连衣裙一点一点地被火光吞噬,淡漠的眼神里没有一丝悲伤。
“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