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熙攘攘的码头登船的人已经寥寥无几,大多是在告别,船上和岸边伸出无数只手,也有人在扯着嗓子在说一些不知道对方能不能听到的话。陆定远也挤在甲板上,他的眼睛在岸边每一张陌生的脸上流转,最终一无所获。开船的提示铃响起,陆定远不再张望,转身退出人群罗夕宸却把他拉了回来。
四太太穿了一身银灰色绣玉兰花花纹的杭绸旗袍,足上也配了双银灰闪光的高跟鞋,左腕笼了一只墨绿色的翡翠镯,右手戴的则是雕刻精细的银镯子,在车里坐到开船才被一个两鬓略显斑白但精神矍铄的男人扶着下车。她一眼就看到了甲板上一身黑色西装的儿子,她也知道陆定远在转回身的第一眼就看见了她,但她只是扶着车窗迈了一小步,就没有再上前。
邮轮开动之后,陆定远就和罗夕宸回到了他们的舱室。最先吸引陆定远的目光的,是从舷窗外渗进来的落日余晖,经过房间内镜面的折射,好像整个客厅都裹挟着法兰西旧日的荣光。罗夕宸高跟鞋的鞋跟在黑白色大理石镶嵌的地面上踩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在冰面上,每一步都伴随着碎裂开出一朵冰花。客厅的穹顶悬着水晶吊灯,千万道棱光碎落在非洲红木贴面的墙壁上——那里嵌着一副镀金浮雕,海马的鳞片在暗处粼粼闪动。
陆定远脱下西装外套搭在弧形沙发的靠背上,倒了杯水递给罗夕宸,说:“我怕三哥提前知道我们的行程,在船上安排了人,所以只订了一间套房,还是和在家里一样,你睡卧室,我睡沙发。”
罗夕宸接了水小抿一口就放在那黑檀木茶几上,四处打量着套房里的每一个角落,也脱下自己身上的风衣,连同陆定远的西装一起挂到衣架上。对于陆定远的安排,在进入玄关看见只有一间卧室的时候她就猜到了。服务员将五个箱子送进来,她才知道四太太为他们添了三个箱子。
等她把衣物一件件整理好放进衣帽间从卧室出来之后,陆定远已经通过房间内的呼叫按钮系统让私人管家把晚饭送过来了。
“在路上颠簸了一天,今天的晚饭就在这吃吧,明天再去餐厅看看。”陆定远一边说一边把餐具摆放好。
比起桌上琳琅满目的法餐,更让罗夕宸惊讶的是那纯银刀叉上雕刻的她的名字。她拿起在珍珠母勺舀起一小勺鱼子酱送入口中,鱼卵便如珍珠滚过一般爆开在舌尖,但她并不在意口中弥漫开来的坚果清香,只是对陆定远:“母亲其实挺在意你的,那些箱子里一大半都是为你准备的东西。”
陆定远从上船之后就变得心事重重,他努力不去想刚刚站岸上的母亲,还有她身边的那个男人,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那盘火舞银鳕鱼上,淡淡地回答道:“我知道,她一直都很关心我。”
“你是在怨她派人暗中保护你吗?你明明很想与她亲近。”
“你看到她身边的那个男人了吗?她已经有了可以陪她度过后半生的人。”陆定远在母亲下车时就注意到了那个两鬓略显斑白的男人,他显然不是母亲的管家,因为一个管家在当时的情况下眼睛应该是看着他的少爷或者空气中的某个虚无,而不是母亲。
“可这并不意味着她不需要她的儿子了。”罗夕宸放下了手中的刀叉。
“我站在甲板上一直等到看不见她的身影,她为我准备衣服,目送我离开,剩下的留着心里牵挂就够了。”
这艘邮轮从上海出发,将会经过四十多天的航行到达法国的马赛港。漫长的旅程本就无聊,若是再遇上阴雨天,只能整天都待在船舱里。陆定远就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下午说起他和母亲的关系的。
小时候,他曾经想过一切办法去上海,但是每次都被督军发现。所以他只能让母亲来找他。并州城那些关于他所有荒唐的传闻就是这样来的。赌场上豪掷千金是真,妓院里声色犬马却是假。
在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某一天遇见的第一个人贩子,在训练雏妓的书院里学习的第一首琵琶曲、临摹的第一副字画、忍饥挨饿罚站的第一个雪夜,梳拢之夜遇见的第一个或良善或奸恶的嫖客始,乱终弃的第一次怦然心动......陆定远在这些不幸的身世中发现自己的幸运,至少他从未挣扎着求生。
可他还是怨恨母亲从来没有回去看他一次,直到他遇见了一个27岁的妓女。27岁,对于一个靠青春生活的妓女来说,已经老了。她在见到陆定远之后并没有与别的红倌人一样热情地迎接他,而是坐在烟塌上旁若无人地吸她的水烟。
这倒让陆定远局促起来,但是他仍然装作一个熟练的嫖客的样子,挺直了身子坐在她对面。
“五少爷喜欢听京戏还是昆曲?”这是她对陆定远说的第一句话。
“京戏。”
还没等陆定远说他想听哪一出,她就已经唱起了四太太前日在上海为慈善局募捐唱的那一折《坐宫》。
“尊一声驸马爷细听咱言,早晚间休怪我言语怠慢,不知者不怪罪你的海量放宽......”
报纸上关于四太太的报道,陆定远每一篇都看过,他记得报纸上那张照片,母亲穿的是一身薄纱旗袍。想到这,他突然与她对唱起来:“我和你好夫妻恩德不浅,贤公主又何必礼太谦。杨延辉有一日愁眉得展,忘不了贤公主恩重如山。”
“讲什么夫妻情恩德不浅,咱与你隔南北千里姻缘,因何故终日里愁眉不展,有什么心腹事你只管明言。”
“......”
一折戏唱完,那妓女便说:“五少爷还是年轻,唱老生缺了点火候。”
那时,陆定远正经拜师学艺不过一年,主攻的又是青衣,自然唱的不怎么样,他只是想起了当时与母亲一起同台献唱的那名老生。他拜师时本想唱生,日后与母亲团聚就能二人同唱一出戏,但是师父却说他的嗓音和身形更适合青衣。
那天,陆定远没有听到一个27岁妓女十几年的从妓生涯,而听到了他回到督军府数年来的第一次真话。她告诉陆定远,如果母亲放任他流落在外,他将会连自己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因为父亲并不只有他一个儿子。他的荒唐并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怜悯,只能让一个远在千里之外而不能陪伴自己儿子长大的母亲更加心碎。如果母亲不够心狠,只贪图一时的团聚,那他们母子就要时刻提防着其他太太蓄势待发朝他们射来的冷箭。所以,母亲并不是不愿回来,而是不能回来,她想为他,为自己图谋更大的一劳永逸的自由,而不是把青春和生命蹉跎在权力的争斗中。
甲板上空无一人,细密的雨点打在舷窗上,乌云遮蔽了晴朗的天空,满墙的金碧辉煌和镜面让整个舱室都泛着冷光,偏偏留声机里放的还是那一出《四郎探母》。
陆定远让罗夕宸在上海置办行李时,除了让她为自己买几件长衫,一定要带的就是几张京剧唱片。他们原本在甲板上吹海风,却不料渐渐变了天气,下起雨来。回到船舱里,罗夕宸料定今日这雨要下些时候,便随手抽了一张唱片来放在留声机上。
“一见娇儿泪满腮......”
“那一年你十六?”罗夕宸突然问。
“你怎么知道?”
“那年关于你的传闻少了很多,只剩下了一桩——得月楼的那个碧月。”
“碧月是她的女儿。她在28岁的时候为自己赎身,自由了。她在得月楼的最后一天也是碧月来到得月楼的第一天。她让我不再愤怒,却劝不了自己的女儿,我唯一能报答她的就是占了那间屋子,让她的女儿只做一个清倌人。”
“可你不会一直占着她的屋子。”
“我原本想把得月楼作为春望计划在并州城的一个据点,但是去长城战场之前,我把得月楼留给她了,算是还了她母亲对我的恩。”
陆定远以为他永远都不会想起这些往事,但是在海上漂泊,既与外界失去了联系,又没有其他好友旧识同行,他们除了能去甲板上吹吹海风,与偶然认识的乘客闲聊几句,无事可做时,从前的那些记忆就纷至沓来,拼命想藏住的一些东西也在朝夕相处间无所遁形。
从前在家里,他们一个睡楼上的卧室,一个睡楼下的沙发,罗夕宸从来没有听到过楼下有异响。但是在船上的第二个晚上,罗夕宸半夜从卧室出来喝水,却听到了陆定远在低声啜泣,但他分明是睡着的。她一连观察了三天,每天晚上都能看见从他眼角淌下来的泪珠。可他只是流泪,不曾惊醒,也不曾说一句梦话,罗夕宸无从猜测。
连日的阴雨过后,陆定远提议去头等舱专属的日光甲板上晒太阳。阳光透过琥珀色的玻璃洒在他身上,躺椅旁的桌子上还放着一杯莫吉托鸡尾酒,颇有海滨度假的感觉。罗夕宸坐在躺椅上,把从图书馆借来的一本法语字典放在膝头,心不在焉地翻看着。
“姐姐,你什么时候也变得吞吞吐吐的了,我们之间还有什么是不能直说的吗?”陆定远不愧是沈初霁特训班的第一批毕业生,即使闭目养神也能觉察到罗夕宸是不是撇来的目光。
罗夕宸环视一圈,甲板上人不多,大多在甲板中央的玻璃穹顶凉亭下,便把书合了,转到躺椅侧边。陆定远见状也坐起身来,端起小桌上的莫吉托,认真听她说话。
“你知道你睡觉的时候在哭吗?”罗夕宸终于犹豫着问出来了。
陆定远喝了一口鸡尾酒,听到罗夕宸的话,手停滞在空中,整个人都愣住了,好像在一瞬间灵魂出窍神游天外了。但回过神来,他便诞笑着说:“怎么可能,好好的我哭什么?弹片沾了满身我都没哭过。现在翰宸带着我那些弟兄都回家了,老三刺杀我的计划也失败了,我该笑才是,怎么可能哭呢?”
心虚的人才话多,陆定远佯装镇静,罗夕宸却更镇静地看着他。手里那杯莫吉托滑落在地上,破璃渣碎了一地。陆定远赶忙弯腰去捡,一不小心被扎破了手。鲜红的血渗出来,在指腹聚成一颗小血珠,陆定远看见的却是上海弄堂里从沈初霁身下渗出来的一摊鲜血,满地的玻璃渣是丹城山密林里沈初霁焦黑的碎片。
“姐姐,我真的好想她。”陆定远抬起头时,眼睛里已经蓄满了泪水,从他脸颊上滴落的泪珠落在柚木地板上,与流淌的莫吉托融为一体,或者挂在地上的薄荷叶上。
很多次梦里,陆定远已经分不清前世还是今生,上海还是并州城。挥斥方遒的少年意气早已散尽,只剩下早生华发的苍老,但是月光下散落的发髻,裙摆下如玉的双足,让他再次回忆起那些销魂的子夜。“开窗秋月光,灭烛解罗裙”,在那间散发着淡淡霉味的公寓里,湿透的薄纱衬衣下,“拥雪成峰,挼香作露”,唇齿相依的瞬间,他从未如此颤栗过。咸涩的汗水留在唇上的温存还未散去,转瞬间就变成了青砖上殷红的鲜血。他从未想过自己最珍爱的柯尔特的最后一颗子弹不是留给自己,而是穿透了她的胸膛。他本不信神,但是求遍所有世间所有神明换来故人重逢,“满堂兮美人”,他只向她走去,被他一刀挑落的纽扣才刚刚补缀好,转身回望却成了焦黑的尸骨。
他要怎么才能忘记那一声枪响,那一次爆炸,他又怎么能忘记那一场大雨,那一把糖果。
蒙蒙细雨逐渐湿透全身的痛感再一次从骨缝里钻出来,可是擦掉模糊双眼的泪水,一切如旧,还是只有碎裂的玻璃渣和指腹上的血珠。
“伤口不深,”罗夕宸抽出陆定远西服上的口袋巾为他拭去指尖的血,“所有的伤都会好的,该忘的不该忘的总有一天也都会忘记。”
四太太穿了一身银灰色绣玉兰花花纹的杭绸旗袍,足上也配了双银灰闪光的高跟鞋,左腕笼了一只墨绿色的翡翠镯,右手戴的则是雕刻精细的银镯子,在车里坐到开船才被一个两鬓略显斑白但精神矍铄的男人扶着下车。她一眼就看到了甲板上一身黑色西装的儿子,她也知道陆定远在转回身的第一眼就看见了她,但她只是扶着车窗迈了一小步,就没有再上前。
邮轮开动之后,陆定远就和罗夕宸回到了他们的舱室。最先吸引陆定远的目光的,是从舷窗外渗进来的落日余晖,经过房间内镜面的折射,好像整个客厅都裹挟着法兰西旧日的荣光。罗夕宸高跟鞋的鞋跟在黑白色大理石镶嵌的地面上踩出清脆的声响,仿佛在冰面上,每一步都伴随着碎裂开出一朵冰花。客厅的穹顶悬着水晶吊灯,千万道棱光碎落在非洲红木贴面的墙壁上——那里嵌着一副镀金浮雕,海马的鳞片在暗处粼粼闪动。
陆定远脱下西装外套搭在弧形沙发的靠背上,倒了杯水递给罗夕宸,说:“我怕三哥提前知道我们的行程,在船上安排了人,所以只订了一间套房,还是和在家里一样,你睡卧室,我睡沙发。”
罗夕宸接了水小抿一口就放在那黑檀木茶几上,四处打量着套房里的每一个角落,也脱下自己身上的风衣,连同陆定远的西装一起挂到衣架上。对于陆定远的安排,在进入玄关看见只有一间卧室的时候她就猜到了。服务员将五个箱子送进来,她才知道四太太为他们添了三个箱子。
等她把衣物一件件整理好放进衣帽间从卧室出来之后,陆定远已经通过房间内的呼叫按钮系统让私人管家把晚饭送过来了。
“在路上颠簸了一天,今天的晚饭就在这吃吧,明天再去餐厅看看。”陆定远一边说一边把餐具摆放好。
比起桌上琳琅满目的法餐,更让罗夕宸惊讶的是那纯银刀叉上雕刻的她的名字。她拿起在珍珠母勺舀起一小勺鱼子酱送入口中,鱼卵便如珍珠滚过一般爆开在舌尖,但她并不在意口中弥漫开来的坚果清香,只是对陆定远:“母亲其实挺在意你的,那些箱子里一大半都是为你准备的东西。”
陆定远从上船之后就变得心事重重,他努力不去想刚刚站岸上的母亲,还有她身边的那个男人,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那盘火舞银鳕鱼上,淡淡地回答道:“我知道,她一直都很关心我。”
“你是在怨她派人暗中保护你吗?你明明很想与她亲近。”
“你看到她身边的那个男人了吗?她已经有了可以陪她度过后半生的人。”陆定远在母亲下车时就注意到了那个两鬓略显斑白的男人,他显然不是母亲的管家,因为一个管家在当时的情况下眼睛应该是看着他的少爷或者空气中的某个虚无,而不是母亲。
“可这并不意味着她不需要她的儿子了。”罗夕宸放下了手中的刀叉。
“我站在甲板上一直等到看不见她的身影,她为我准备衣服,目送我离开,剩下的留着心里牵挂就够了。”
这艘邮轮从上海出发,将会经过四十多天的航行到达法国的马赛港。漫长的旅程本就无聊,若是再遇上阴雨天,只能整天都待在船舱里。陆定远就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下午说起他和母亲的关系的。
小时候,他曾经想过一切办法去上海,但是每次都被督军发现。所以他只能让母亲来找他。并州城那些关于他所有荒唐的传闻就是这样来的。赌场上豪掷千金是真,妓院里声色犬马却是假。
在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某一天遇见的第一个人贩子,在训练雏妓的书院里学习的第一首琵琶曲、临摹的第一副字画、忍饥挨饿罚站的第一个雪夜,梳拢之夜遇见的第一个或良善或奸恶的嫖客始,乱终弃的第一次怦然心动......陆定远在这些不幸的身世中发现自己的幸运,至少他从未挣扎着求生。
可他还是怨恨母亲从来没有回去看他一次,直到他遇见了一个27岁的妓女。27岁,对于一个靠青春生活的妓女来说,已经老了。她在见到陆定远之后并没有与别的红倌人一样热情地迎接他,而是坐在烟塌上旁若无人地吸她的水烟。
这倒让陆定远局促起来,但是他仍然装作一个熟练的嫖客的样子,挺直了身子坐在她对面。
“五少爷喜欢听京戏还是昆曲?”这是她对陆定远说的第一句话。
“京戏。”
还没等陆定远说他想听哪一出,她就已经唱起了四太太前日在上海为慈善局募捐唱的那一折《坐宫》。
“尊一声驸马爷细听咱言,早晚间休怪我言语怠慢,不知者不怪罪你的海量放宽......”
报纸上关于四太太的报道,陆定远每一篇都看过,他记得报纸上那张照片,母亲穿的是一身薄纱旗袍。想到这,他突然与她对唱起来:“我和你好夫妻恩德不浅,贤公主又何必礼太谦。杨延辉有一日愁眉得展,忘不了贤公主恩重如山。”
“讲什么夫妻情恩德不浅,咱与你隔南北千里姻缘,因何故终日里愁眉不展,有什么心腹事你只管明言。”
“......”
一折戏唱完,那妓女便说:“五少爷还是年轻,唱老生缺了点火候。”
那时,陆定远正经拜师学艺不过一年,主攻的又是青衣,自然唱的不怎么样,他只是想起了当时与母亲一起同台献唱的那名老生。他拜师时本想唱生,日后与母亲团聚就能二人同唱一出戏,但是师父却说他的嗓音和身形更适合青衣。
那天,陆定远没有听到一个27岁妓女十几年的从妓生涯,而听到了他回到督军府数年来的第一次真话。她告诉陆定远,如果母亲放任他流落在外,他将会连自己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因为父亲并不只有他一个儿子。他的荒唐并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怜悯,只能让一个远在千里之外而不能陪伴自己儿子长大的母亲更加心碎。如果母亲不够心狠,只贪图一时的团聚,那他们母子就要时刻提防着其他太太蓄势待发朝他们射来的冷箭。所以,母亲并不是不愿回来,而是不能回来,她想为他,为自己图谋更大的一劳永逸的自由,而不是把青春和生命蹉跎在权力的争斗中。
甲板上空无一人,细密的雨点打在舷窗上,乌云遮蔽了晴朗的天空,满墙的金碧辉煌和镜面让整个舱室都泛着冷光,偏偏留声机里放的还是那一出《四郎探母》。
陆定远让罗夕宸在上海置办行李时,除了让她为自己买几件长衫,一定要带的就是几张京剧唱片。他们原本在甲板上吹海风,却不料渐渐变了天气,下起雨来。回到船舱里,罗夕宸料定今日这雨要下些时候,便随手抽了一张唱片来放在留声机上。
“一见娇儿泪满腮......”
“那一年你十六?”罗夕宸突然问。
“你怎么知道?”
“那年关于你的传闻少了很多,只剩下了一桩——得月楼的那个碧月。”
“碧月是她的女儿。她在28岁的时候为自己赎身,自由了。她在得月楼的最后一天也是碧月来到得月楼的第一天。她让我不再愤怒,却劝不了自己的女儿,我唯一能报答她的就是占了那间屋子,让她的女儿只做一个清倌人。”
“可你不会一直占着她的屋子。”
“我原本想把得月楼作为春望计划在并州城的一个据点,但是去长城战场之前,我把得月楼留给她了,算是还了她母亲对我的恩。”
陆定远以为他永远都不会想起这些往事,但是在海上漂泊,既与外界失去了联系,又没有其他好友旧识同行,他们除了能去甲板上吹吹海风,与偶然认识的乘客闲聊几句,无事可做时,从前的那些记忆就纷至沓来,拼命想藏住的一些东西也在朝夕相处间无所遁形。
从前在家里,他们一个睡楼上的卧室,一个睡楼下的沙发,罗夕宸从来没有听到过楼下有异响。但是在船上的第二个晚上,罗夕宸半夜从卧室出来喝水,却听到了陆定远在低声啜泣,但他分明是睡着的。她一连观察了三天,每天晚上都能看见从他眼角淌下来的泪珠。可他只是流泪,不曾惊醒,也不曾说一句梦话,罗夕宸无从猜测。
连日的阴雨过后,陆定远提议去头等舱专属的日光甲板上晒太阳。阳光透过琥珀色的玻璃洒在他身上,躺椅旁的桌子上还放着一杯莫吉托鸡尾酒,颇有海滨度假的感觉。罗夕宸坐在躺椅上,把从图书馆借来的一本法语字典放在膝头,心不在焉地翻看着。
“姐姐,你什么时候也变得吞吞吐吐的了,我们之间还有什么是不能直说的吗?”陆定远不愧是沈初霁特训班的第一批毕业生,即使闭目养神也能觉察到罗夕宸是不是撇来的目光。
罗夕宸环视一圈,甲板上人不多,大多在甲板中央的玻璃穹顶凉亭下,便把书合了,转到躺椅侧边。陆定远见状也坐起身来,端起小桌上的莫吉托,认真听她说话。
“你知道你睡觉的时候在哭吗?”罗夕宸终于犹豫着问出来了。
陆定远喝了一口鸡尾酒,听到罗夕宸的话,手停滞在空中,整个人都愣住了,好像在一瞬间灵魂出窍神游天外了。但回过神来,他便诞笑着说:“怎么可能,好好的我哭什么?弹片沾了满身我都没哭过。现在翰宸带着我那些弟兄都回家了,老三刺杀我的计划也失败了,我该笑才是,怎么可能哭呢?”
心虚的人才话多,陆定远佯装镇静,罗夕宸却更镇静地看着他。手里那杯莫吉托滑落在地上,破璃渣碎了一地。陆定远赶忙弯腰去捡,一不小心被扎破了手。鲜红的血渗出来,在指腹聚成一颗小血珠,陆定远看见的却是上海弄堂里从沈初霁身下渗出来的一摊鲜血,满地的玻璃渣是丹城山密林里沈初霁焦黑的碎片。
“姐姐,我真的好想她。”陆定远抬起头时,眼睛里已经蓄满了泪水,从他脸颊上滴落的泪珠落在柚木地板上,与流淌的莫吉托融为一体,或者挂在地上的薄荷叶上。
很多次梦里,陆定远已经分不清前世还是今生,上海还是并州城。挥斥方遒的少年意气早已散尽,只剩下早生华发的苍老,但是月光下散落的发髻,裙摆下如玉的双足,让他再次回忆起那些销魂的子夜。“开窗秋月光,灭烛解罗裙”,在那间散发着淡淡霉味的公寓里,湿透的薄纱衬衣下,“拥雪成峰,挼香作露”,唇齿相依的瞬间,他从未如此颤栗过。咸涩的汗水留在唇上的温存还未散去,转瞬间就变成了青砖上殷红的鲜血。他从未想过自己最珍爱的柯尔特的最后一颗子弹不是留给自己,而是穿透了她的胸膛。他本不信神,但是求遍所有世间所有神明换来故人重逢,“满堂兮美人”,他只向她走去,被他一刀挑落的纽扣才刚刚补缀好,转身回望却成了焦黑的尸骨。
他要怎么才能忘记那一声枪响,那一次爆炸,他又怎么能忘记那一场大雨,那一把糖果。
蒙蒙细雨逐渐湿透全身的痛感再一次从骨缝里钻出来,可是擦掉模糊双眼的泪水,一切如旧,还是只有碎裂的玻璃渣和指腹上的血珠。
“伤口不深,”罗夕宸抽出陆定远西服上的口袋巾为他拭去指尖的血,“所有的伤都会好的,该忘的不该忘的总有一天也都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