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帝君负手而立,静静地透过窗棂注视着屋内的一举一动。他微微眯起双眼,眼中闪过一丝感慨。

    “牡丹仙子在瑶池久居,到底还是单纯了些。”他轻声叹息,语气中带着些许惋惜,“哪比得上杨婵这般在人间摸爬滚打之人,心思如此巧妙。”看着杨婵步步为营,巧妙地引导着局势,让牡丹仙子最终应下誓言,他不禁在心中暗自赞叹。

    “再看殷夫人,当真是名不虚传。”帝君微微颔首,眼中满是赞赏之色,“不愧是镇守人间陈塘之人,思虑深远,未雨绸缪,走一步看三步,今日这宴席上的安排,当真是精妙。”

    他轻轻摇了摇头,心中感慨万千。天庭与人间,因着青丘墟之事,有了这般交锋。人间虽力量薄弱,却凭借着智慧与谋略,争取到了一线生机。他站在那里,思绪却飘远,想着这三界之中的种种纷争,不知又会走向何方……

    牡丹仙子既已立下那庄重的天道誓言,便秉持着君子之风,不再插手青丘墟相关的诸多事宜。她整个人的状态也随之放松下来,眉宇间少了几分先前的凝重。

    瑶姬见此情形,脸上浮现出温和的笑意,真诚地邀请牡丹仙子在这小院中居住。而后,又略带歉意地将杨天佑父子安排到了草堂。对于瑶姬而言,能与昔日的好姐妹再度亲近,实在是难得的机会。虽然她是来骗她女儿的,但是婵儿也不吃亏。看王母娘娘的安排,青丘墟所在的那块洪荒碎片应是保下了。与三位品行出色的公主结下友谊,也是出于志趣相投,不算坏事。

    牡丹仙子放下了公事的重担,心中满满的都是对瑶姬长公主的孺慕与思念。当瑶姬伸出手时,她毫不犹豫地轻轻握住,两人手拉手,缓缓走到一处坐下。

    她们相视而笑,往昔的情谊在这一刻迅速升温,那些因立场不同而产生的隔阂仿佛瞬间消散。两人轻声细语地交谈着,回忆着曾经在瑶池相伴的美好时光,时而欢笑,时而感慨。

    一旁看着这一幕的人,心中也不禁泛起涟漪。这样的姐妹之情,在这复杂的局势和各方利益的纠葛之下,显得尤为奇特和珍贵。明明之前还因青丘墟之事立场对立,可如今却能这般亲密无间,或许这就是深厚情谊的力量吧,能跨越种种阻碍,让人心紧密相连。

    织女悄悄躲在一旁,看着瑶姬和牡丹仙子手拉手亲密交谈、重归于好的场景,不禁微微叹了口气。她轻轻咬着嘴唇,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复杂的情绪,状若无奈,兼含娇嗔之怨。

    “我拿牡丹姐姐当姐姐,牡丹姐姐好像是想做我姑姑呢。”织女小声嘟囔着,有点吃味儿了。在她心里,一直将牡丹仙子当作亲近的姐姐,平日里也多有依赖。可如今看着牡丹仙子与瑶姬这般亲昵,仿佛一下子在辈份上拉开了距离,心里难免有些小小的失落。

    巧女双手叉腰,笑容盈面,自信之态尽显,心想自己在这场青丘墟的纷争里,该做的都已做完,任务圆满完成。一想到能去见董永,她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织女歪着头,目光再次落在那两人身上,看着她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听着偶尔传来的轻声笑语,心中的那点小情绪也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这份姐妹情谊的羡慕。或许,在这复杂的天庭和人间的关系中,能有这样一份纯粹的感情,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啊。想到这儿,织女轻轻摇了摇头,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微笑,转身轻手轻脚地离开了,走到七姐身边,留下那对姐妹继续沉浸在重逢的喜悦之中。

    “我这任务都搞定啦,得赶紧去找董永!”巧女欢快地嚷道,一边说着一边就准备抬腿走人。

    织女听到巧女这么说,也记挂起了牛郎,脸上浮现出温柔又期待的神情。“我也得去寻牛郎呢。”她轻声说道,话语里满是对爱人的思念。

    绛女双眉悄然皱起,脑海中尽是挥之不去的担忧。她深知巧女被红线拴住,对董永的感情那是执着得很。而织女又向来是个恋爱脑,万一她们俩出去再搞出什么麻烦可怎么办。

    “不行,我不放心你们俩。”绛女语气坚决,快步走到她们身边,“我得跟着你们,省得你们俩出什么岔子。”

    于是,巧女在前,步伐急切;织女跟在中间,脸上带着期待;绛女则在后面,眼神警惕,时刻留意着周围。三人同瑶姬告别,结伴而行,朝着她们各自牵挂的人所在的方向去了。

    杨婵见这边与牡丹仙子的事已尘埃落定,心中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她微微整理了一下衣衫,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神情,迈着轻快而沉稳的步伐离开小院,朝着草堂的方向走去,准备去寻殷夫人复命。

    东华帝君一直默默关注着这边的动静,见杨婵离去,又将目光投向屋内正相谈甚欢的瑶姬和牡丹仙子。他微微眯起眼睛,似在思索着什么,而后轻轻摇了摇头,轻叹一口气。他转身迈步,脚步轻盈而无声,小心翼翼地不发出过多声响,仿佛生怕惊扰了屋内那对重归于好的姐妹,浑然忘了屋里的两个人一个修为低,一个是凡人,理论上根本看不见他。

    小院外,阳光洒在地上,树影斑驳。杨婵在前,身姿挺拔,步伐坚定;东华帝君在后,一袭长袍随风轻摆,神情平静而深邃。两人一前一后,朝着草堂的方向走去,渐渐消失在小道的尽头。

    只留下那座静谧的小院,承载着瑶姬与牡丹仙子深厚的姐妹情谊,散发着温暖的气息。

    自婵儿出去,瑶姬就在心中数数,数到一百的时候,她估计东华兄长定已经跟去殷夫人那边听墙角了,这才与牡丹说起青丘墟的事。

    牡丹仙子并不隐瞒,长袖一挥,祭出那素色云界旗。

    刹那间,旗幡舒展,光芒绽放,如同一层无形的屏障,将这片天地严严实实地遮蔽起来,任何窥探的目光与法术皆被隔绝在外。

    待一切妥当,牡丹仙子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将天庭之中因混沌碎片引发的惊涛骇浪一一道来。

    言罢,牡丹仙子稍作停顿,继续说道:“还有一事不得不提,王母娘娘如今似有新的谋划,她将目光投向了您所生的儿女。”

    瑶姬闻言,点点头,是王母娘娘的做派。

    牡丹仙子接着解释道:“过去,各方压制导致人族式微,人间灵秀稀少。王母娘娘为打破天庭既有格局,已苦等无数岁月。这些年,她在人间多方寻觅,试图发掘出可用之才,以充实天庭势力,革新局势,却始终未能如愿。如今,您的儿女们天赋出众,自然便入了她的眼。”

    瑶姬念及自己的三个儿女,蛟儿沉稳,留守家中,倒也安心。只是戬儿与婵儿,如今皆在外闯荡,这局势复杂,他们怕是难以独善其身。本来想到婵儿会卷入纷争,没料到还有戬儿。

    瑶姬目光深邃,凝望着被素色云界旗笼罩的天空,仿若能透过这层结界,看穿天庭的重重迷雾。她微微皱眉,转头看向牡丹仙子,轻声问道:“牡丹,你既知晓王母娘娘有意让戬儿上天,那依你之见,可是天庭最近有某些神职位置空缺,引得各方势力激烈争夺,才让王母打起了戬儿的主意?”

    牡丹仙子神色认真,说道:“据我所知,天庭之中,‘司法天君’之位近来空缺。此神职手握重权,执掌天条惩处,可监察三界诸神,断天下纷争,量刑定罪,权责极重。其裁决可定生死、判轮回,稍有偏颇,便会影响三界秩序,是以引得诸多势力垂涎。各方都想安插自己的人,借此掌控三界司法大权,在权力的博弈中占得先机,获取更多利益。”

    瑶姬微微颔首,心中暗自思忖,若王母娘娘想让杨戬担任此职,倒也说得通。杨戬本领高强,刚正不阿,且在北俱芦洲降妖除魔积累了丰富经验,对三界的诸多乱象颇为了解,对善恶是非有着自己清晰的判断。若他能成为司法天君,以其公正严明的性子,定能将天条执行得恰到好处,让三界司法清明。只是,这其中的门道,怕是没这么简单。

    毕竟,当前量刑定罪惩罚诸天仙神的权力,在东华帝君手中。

    “牡丹,这‘司法天君’一职,各方争夺如此激烈,王母娘娘若执意让戬儿上位,定会触动不少人的利益。”瑶姬凝视着牡丹仙子,“依你之见,此举是冲着哪一方去的。”

    牡丹仙子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依我猜测,王母娘娘或是想借局外之力,制衡天庭中某些势力。如今天庭局势复杂,各方势力盘根错节,相互掣肘。一些老牌势力在司法体系中根深蒂固,利用职权之便,为自己谋取私利,致使天条的执行有所偏差。王母娘娘若能安插自己信得过之人在这关键职位,便能对这些势力形成威慑,打破现有司法僵局,进一步巩固自己在天庭的话语权,更好地推行她的政令,整顿三界秩序。杨戬实力出众,又在民间威望颇高,若能为王母所用,在‘司法天君’之位上站稳脚跟,必能成为王母娘娘手中的一柄利刃,斩断那些妄图扰乱天庭秩序的黑手。”

    瑶姬晓得牡丹仙子未曾明说的某些势力,在天庭旧有体系中,天帝所在凌霄宝殿,王母所在瑶池,东华帝君所在紫府,是不受天条约束的。

    牡丹仙子又说道,“南极长生大帝上天后,入神宵府,带领诸多徒子徒孙将天条重新整理,做了诸多解释,与天帝产生了直接冲突。王母娘娘架在当中,处境两难。”

    “南极长生大帝?”瑶姬问道,“出自哪方大教。”

    “阐教。”牡丹仙子答道,“正是南极仙翁。”

    也是熟人,过往得过仙翁的丹药。瑶姬想到那位笑眯眯的阐教二代外门大弟子,如果是他上天了。那么以天帝的脾气,自然要引截教为臂助。但上清圣人脾气古怪,不见得会接这一招。

    “戬儿乃玉鼎真人弟子,也是出身阐教。”瑶姬了然,“只是个幌子罢了,娘娘看重的还是婵儿。”

    牡丹说道,“可是娘娘已经让元君走了一趟玉虚宫了,已定于阐教三代弟子中择选。”

    瑶姬戳了戳牡丹的额头,“娘娘定然料到,你我见面会聊起这些事。来来来,让姐姐给你解惑。”

    杨婵步伐轻快地走进草堂,轻车熟路地寻到了殷夫人和敖丙所在的静室。她微微整理了一下有些凌乱的发丝,深吸一口气,便抬手轻轻叩响了房门。

    殷夫人听到声响,原本略带焦急的神情瞬间一振,急忙起身迎了上去。门打开的瞬间,她便迫不及待地开口问道:“如何?事情可顺利?”

    杨婵唇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语气坚定地答道:“不负所望,牡丹仙子已经立下誓言,若人间有能力处置青丘墟之事,瑶池便不会插手。”

    一旁的敖丙原本紧绷的身体瞬间放松下来,长舒了一口气,脸上满是如释重负的神情,“啊,这样太好了。这下可算是解决了一大难题。”

    而此时,东华帝君悄悄跟在杨婵身后,到了静室外面后,他微微侧耳,神色间,好奇之意隐现,继续当起了“听墙角”的人。

    屋内,殷夫人原本平静的眼中,刹那间划过一丝欣慰,恰似湖面被微风轻拂出的涟漪。她细细询问起事情的经过,静室里一时间充满了轻声的交谈……

    杨婵将事情的整个过程详细地说完后,微微皱起眉头,一脸担忧地跟殷夫人说:“您真的有把握,那青丘墟现世之后,不会压坍桃花水两岸吗?我听那牡丹仙子的意思,青丘墟极其广袤,比咱们放于东海的齐岛,可是要大十数倍的。”

    殷夫人见杨婵一脸忧虑,敖丙也是满面忧愁,噗嗤一声就笑了。虽然对牡丹仙子这般轻易放手,感到有些违和,但殷夫人已经先把这一章翻过去了。

    她笑嘻嘻地说:“你们两个还不了解我,我怎么会做无准备之仗呢?我已经提前请东海龙神探寻了东海到齐岛之间的距离,你们猜我发现了什么?”

    杨婵和敖丙二人目光交汇,眼中皆盈满疑惑之色。她忍不住问道:“您发现了什么?快别卖关子了。”

    敖丙神情急切,语速飙升,匆匆说道:“是啊,婶娘,您就赶紧说吧。”

    殷夫人笑道:“我也没有想到,那齐岛出现之后,并没有占据东海任何一寸土地,就像是凭空在东海多出了一块土地一样,你们能明白我的意思吗?”

    杨婵秀眉微蹙,凝思片刻,“您的意思是说,齐岛出现后未占据东海的空间,对吗?”

    敖丙亦随之颔首,接口道:“三姐说得有道理。而且这齐岛与周边海域的融合度很高,看起来不像是后来添加进去的,却又没占用原本的海域空间,真是奇怪。”

    殷夫人神色愉悦,缓缓点头以示满意,“正是如此。这齐岛的出现如此奇特,让我想到或许青丘墟现世也会有类似的情况,所以才提前做了些探查和准备。”

    杨婵想了想,取出一块手帕,说:“您的意思是不是那一块齐岛,其实本质上不是凭空出现,而是···”她将手帕一折,然后就凹下去了一块,然后再展开,那凹下去这一块又出现了。

    殷夫人眼睛一亮,微微颔首道:“正是这个意思,婵儿你果然聪慧。这齐岛或许本就存在,只是因为某些特殊原因,暂时隐匿了起来。如今机缘巧合,又重新出现在了东海。”

    敖丙在一旁听得入神,不禁感慨道:“原来是这样,若青丘墟也有类似的情况,那便不影响桃花水及两岸。”

    杨婵轻轻点头,目光中透着思索:“如此一来,我们对于青丘墟的出现和安置,或许不能仅仅从常规的空间和地理角度去考虑。也许,所有洪荒碎片回归后,都会自然融合进来。”

    殷夫人神色端凝,喟然轻叹,接着说道:“不过,这青丘墟与那东海齐岛到底是不是一个情况,谁也不敢确定。按照静娘所说,青丘墟在时,是没有桃花水的,而桃花水又对人间十分重要,若是被青丘墟所掩盖湮灭,两岸生民必然要失去赖以生存的水源。哎,罢了,如果真的不成的话,大不了青丘墟不要了,就送给天庭又如何?”

    杨婵秀眉微拢,轻蹙成峰,眸光之中,隐现一缕不甘之意,她轻声说道:“青丘墟所在的洪荒碎片对人族有重要意义,就这么放弃,实在有些可惜。我想那碎片之上应有湖海,大不了重开江河沟渠引水,这活儿我包了。”

    敖丙连连点头道:“我们既已做了诸多准备,不妨再努力尝试一番,不到最后关头,或许还有转机。陈塘关有诸多龙族,都能帮忙开掘水源。”

    殷夫人笑了,目光温和地看向敖丙,说:“丙儿,你知不知道,这桃花水自西向南再向东流入东海。若是青丘墟当真那般广袤,恐怕它会出现在整条桃花水上。所以此事并非是陈塘关自己的事情,我会将之上报到朝歌,由朝歌庙堂统筹全国上下,一同应对。”

    敖丙怔然道:“婶娘所言极是,青丘墟如此巨大,牵扯甚广,确实不是陈塘关一地能够独自解决的。若能由朝歌出面统筹,集合全国之力,应对起来也更有把握。”

    杨婵侧身一旁,凝眉沉思片刻,紧接着开口说道:“不错,人多力量大,而且各地或许有不同的办法和资源,集思广益之下,说不定能找到更好的应对之策。只是上报朝歌之后,还需尽快商讨出具体的方案才好。”

    殷夫人暗自思量,这一回决然不能再让神女耗费自身功德洗刷冤孽了。她心中清楚,因果循环,半点马虎不得。那些日后会被百姓使用的土地,理应由当地官府偿还神女所付出的功德。虽然神女为族人,不计后果,但是因果线相互交织,纠缠不清,迟早会惹出大麻烦。

    就拿桃花水上的青丘墟来说,道理也是一样的。青丘墟现世后,不管是安置还是开发利用,但凡从中获益,都得遵循规矩。人道监督必不可少,各府的府库应担起责任,谁占据这片土地,谁使用它带来的资源,谁就得拿出相应的功德。只有这样,才能维持因果的平衡,不至于让善念与冤孽的纠葛扰乱人间秩序,确保一切都能在正轨上平稳运行。

    杨婵见殷夫人此时全神贯注,恐怕她脑海中萦绕的皆是桃花水下的封印,以及那即将现世的青丘墟,满心都是对人间安稳的担忧与谋划。曾经那份对丈夫李靖的深切思念,还有因他即将封神、夫妻面临分离而滋生的哀怨情绪,竟在这紧要关头被抛诸脑后。

    她眉头微蹙,眼神坚定而专注,思索着应对之策,全身心投入到这场关乎人间命运的大事之中。在大义面前,她能迅速放下个人的情感与得失,将精力和心思都放在守护人间的使命上,展现出了非凡的气魄和胸怀,着实令人钦佩。

    殷夫人冲着杨婵点点头,眼神坚定:“我会尽快将此事详细上报,同时也会联络周边的城镇,让他们做好准备。在朝歌有了指示之前,我们也不能放松警惕,继续探查青丘墟的相关情况,做好水畔村落百姓整体迁徙的准备。”

    她又轻轻拍了拍敖丙的肩膀,微微点头:“丙儿说得在理,我们自然不会轻易放弃。只是也得做好最坏的打算,不能让百姓陷入危机。”

    东华帝君在外面静静地听着屋内殷夫人、杨婵和敖丙的交谈,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与赞叹。当听到他们竟然理解了洪荒碎片的道理时,他微微颔首,暗自思忖着:看来他们已然明了此事,那我便无需出面提醒了。

    帝君不禁感慨,原以为自己在仙界久居,对世间之事了如指掌,却没想到如今人族竟都聪慧至此,连一偏僻地方的普通女子都有这般见识。他轻轻叹了口气,心中泛起一丝疑惑,莫不是我闭关这百年,时间太久,与这世间有些脱节了。

    想到此处,他的眼神变得深邃起来,天庭此时无大事,不急着回去,不如重新审视这人间。他整理了一下衣袖,转身迈步,身影渐渐远去。

章节目录

杨婵传奇【洪荒+哪吒+宝莲灯+封神】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八个柠檬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八个柠檬并收藏杨婵传奇【洪荒+哪吒+宝莲灯+封神】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