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无伤和陆无庸一番大呼小叫,吵醒了大头和一大半孩童。一时间,哭闹与喊叫之声沸腾不已,几乎要把房顶掀开了。何欢儿指挥着大头和哑巴,帮着常青安抚、照顾孩子。
顾子期与乔无争商议一番,决定先把这群孩童带到城关,而后再找几辆马车将他们接回茂城。
虽说那位不曾谋面的义主也有颇几分蹊跷,不过,城关上的楼阁中有床板可供孩童休息,而且把守城关的都是凡人百姓,并非妖人,即使心存歹意也不难对付。
常青对此并无异议。
于是,一群人拖拖拉拉走出库房,一路穿过房舍、院落,还有两片废墟,浩浩荡荡涌上了鬼城的街衢。
大头和哑巴兴冲冲地走在队伍最前,顾子期身后跟着脸各一方的郑陆二人。二十来个孩子分成两列,何欢儿与常青各引一队,并排而行。乔无争跟在队尾,两边肩上各扛着一个虚弱的小童。
走着走着,大头突然道:“各位仙长,前面有个岔路,朝南直走就能到城关,一直往东便是东城了。”
顾子期问:“到城关需要多少时辰?”
“带着这群娃娃的话,走走停停,少说也得两个时辰。”
这时,乔无争的声音从队尾传了过来:“少主,不必担心这些孩童,放心去寻山主便是。”
顾子期仰望着阴沉低暗的天空,脸上泛起了忧容:“眼看就要下雨了,还是先找地方避一避吧。大头,这附近可有安全的躲雨之处?”
“这一带都是被火烧过的破房子,不过……”大头往北一指,“那边有个很高的台子,连着城墙。台子上有个白石头亭子,城墙上有个砖楼,最上面一层塌了,不过一二层好着呢,不漏雨。”
“好,就去那里。”
一行人跟着大头走了一段,果然见到一座方形高台,而就在同一时刻,如豆的雨点终于冲破云层,迫不及待地撒落了下来。
顾子期喊了一句:“无庸,放出羽伞为幼童遮雨!”
“切!真是一群麻烦的小鬼!平白又要耗费我的法力!”
陆无庸耷拉着一张脸,拿手指数了一遍孩子,施法念诀,幻化出二十来个各式鸟羽织成的羽伞,在雨中闪着斑斓的光彩,美不胜收。孩童们全都欣喜不已,大张着小嘴,纷纷发出稚声稚气的惊叹。
羽伞漂浮在孩童们的头上,另外还有一把格外华丽的遮住了陆无庸自己的头。
何欢儿有些羡慕,笑着说:“陆仙长,不要那般小气,你多化出几把给我们也遮遮雨不好吗?”
陆无庸看也没看她一眼,直接把脸扭向了一旁。
“见习弟子,你入山时日不多,恐怕还不晓得。这位陆家少爷,堪称神剑门最为珍惜法力的弟子。”
“这是为何?”
郑无伤向陆无庸投过去轻蔑的一瞥,轻飘飘扔出一句:“当然是因为法力低微,舍不得用。”
陆无庸遽然回头,怒气冲冲瞪着郑无伤,眼圈都憋红了,竟没有出言反驳。
大头和哑巴早已冲向了高台,在台阶上对着众人高喊:“愣着做什么?还不快上来!”
顾子期才要迈步,忽听一阵鸟翅扑雨之声,回首一望,一只黑白相间的喜鹊翩然落在了他的肩头。他微微一愣,眼底涌出了惊涛骇浪般的喜悦,然而,就在下一瞬,一股铺天盖地的痛楚狠狠攫住了他。
“子都……”他低低唤了一声,颓然倒下。
“少主!”郑无伤眼明手快,一个箭步冲上去,把他揽入了臂弯。
乔无争疾步赶来,不由分说把两个孩童塞给了陆无庸,与郑无伤共同架着顾子期,踩着云步飞上了高台。
“山主还活着……”陆无庸低低喃了一句。
何欢儿问:“那只喜鹊,莫非是顾山主放出的纸鸢?”
陆无庸对她理都不理,挥动着手臂,极不耐烦地嚷着:“你们这群小鬼,磨蹭什么?快走,快走!”
他像赶鸭子一样驱赶着孩童们前往高台。那些小童因他变出了会飞的羽毛伞,对他怀抱着憧憬,倒是十分听他的话,一个个甩开小腿飞跑,何欢儿和常青得加快脚步才能跟上。
不多时,这一群人就陆续登上了高台。
自台下仰望,已觉得这座台子巍峨无比,登台之后更有一览众山小之感,举目四望,整座鬼城迷失在潇潇烟雨中,隐没了真容。触目所及之处,到处是百年战火的遗痕,焦黑的颓屋败楼绵延不绝。
唯有一桥之隔的城墙仍如铜墙铁壁一般,雄立不倒,仿佛是这座城池仅存的一丝骨气。
这座台子修得颇为讲究,青砖铺地,十分平整。台子边沿围着石雕栏杆,虽多有残坏,但依然可见其精巧华丽的气象。
高台正中,矗立着一座八角亭子,飞檐翘角,形制典雅。亭子通体洁白,由汉白玉制成,在晦暗的天幕下,闪着温润的光辉。
在一座满目疮痍、衰颓荒败的鬼城中,这座亭子显得格格不入,仿佛某种天降之物。
顾子期盘坐于亭中,双眸紧闭,面容苍白,郑无伤和乔无争正守在两侧为他调息。
郑无伤面带忧色:“山主何等人物,我一早就不信他会死于蜘蛛之手。少主,你过于忧虑了。”
乔无争缓缓言道:“少主,大悲、大喜,皆会伤身。少主身子殊于常人,情不可极,要多加克制,努力自爱才是。”
听闻此言,何欢儿不解其意,随口问道:“殊于常人?顾少主的身子有何特殊之处?”
“滚远些!”
郑无伤的叱喝才出口,只见顾子期微微向后一仰,唇间溢出了一声低吟:“呃……”
“郑二师兄,不可动气,真气一乱,会伤到少主。”
“少主恕罪!无伤冒失了!”郑无伤立刻闭住双眼,凝神聚气,护住了顾子期的丹田。
何欢儿不敢再行打扰,追上常青,护着孩童上了桥,进到了城墙上的砖楼里,大头和哑巴早已等候在其中了。
孩童一进屋,陆无庸就收了羽伞,把怀中两个小童往墙边一放,不言不语地往门口一坐,望向了雨中的亭子,目光略显幽怨。
哑巴乖巧又懂事,帮着常青安置孩子,忙前忙后。
大头嫌孩童吵闹,趴到窗边,兴冲冲地大叫:“这城楼子下面就是北城门,出了北城门不远就是水码头,快来看呀!”
何欢儿扒住一个窗口,伸脖子向远处眺望,果然,离城门不到半里,有一个不小的码头,附近河中泊着三艘大船,十几条小船。河岸上植满了垂柳,枝叶依依,随风抚雨,宛然一幅怡人的春景图。
只是,并无人迹。
“大头,你不是说有义社的人守着码头吗?怎么一个人影子都没有?”
“下着雨,傻子才站外面!肯定窝在船舱里赌钱呢!”
常青忧郁地叹了口气:“看天色,这场雨恐怕要下上好一阵,也不知天黑前能不能出城。天一黑,这城里可就不安生了。”
何欢儿坐到她身边,呵呵一乐:“阿青,有神剑门几位仙长在此,你何必犯愁?实在不行,门口那位陆仙长还能变出绚丽的鸟羽毯子,肯定能把这些孩童送出城。”
“麻脸丑女,少做梦了!就这几步路,也值得我唤出羽毯?”陆无庸回头,眼中恨意满满,“你敢上我的羽毯,定叫你摔得面目稀烂!”
常青凑近何欢儿,声音低不可闻:“阿欢,他是不是与你有什么仇怨?”
何欢儿对她耳语道:“他有一回出丑,恰好被我撞见了,你懂的……”
常青顿时心领神会,朝她抿嘴一笑,抬手捏住两边的脸皮,又是搓,又是拽。
随后,两位女子前仰后合地大笑起来,笑声在空旷的屋中滚来荡去,惹来了一群孩子的注目。
陆无庸回头,嫌恶地瞪了二人一眼,站起身步入了雨中。没走几步,却慌张地折了回来,躲到了墙后。
“弓箭手围住了亭子!像是义社的人!”
何欢儿吃了一惊,奔出门口,只见桥对面八个大汉一字排开,弯弓搭箭对准了城楼。不远处,一群赤膊汉子环列两层,围住了台上的白亭子,一个个都手挽弓箭,怒目横眉地伫立在雨中。
一个满脸横肉的壮汉跨上桥头,冲着城楼厉声叫喝:“偷孩子的歹人!速速把人交出来,不然叫你们都变成刺猬!”
何欢儿心里直突突,强装镇定地问道:“各位好汉可是义社的人?”
“是又如何?”桥头的壮汉声如雷鸣,自带回响。
一听果真是义社的人,何欢儿松下了半口气。虽说义社是黑是白模棱两可,不过从城关上所见的义社成员来看,他们都是俗世凡人,不擅法术。
同为凡人,她尚可一搏。
她恭敬地笑道:“这位壮士,偷孩子一事,恐怕是个误会。”
“我们并非歹人,乃是仙门修士!”陆无庸从门口伸出了半个头,“这些小……小童是我们昨夜从歹人手上救出来的!”
桥头的汉子环眼一瞪,大小赛过铜铃:“修士?修行人伪善恶毒,没一个好东西!我义社专杀此等败类!是不是,兄弟们?”
“是——!”
十来名壮汉的齐声高呼,响彻天地。
陆无庸立即缩回了脑袋。
“壮士,这人分善恶,修士自然也不例外,怎么能一杆子打死所有人?我们的确不是坏人,不信的话,有人可作证。”她回头朝屋中大喊,“大头,哑巴,你们出来!”
何欢儿的呼喊如石沉大海,无人回应。
常青无奈地指了指楼上:“他们一听义社的人来了,就跑到上面去了。”
何欢儿忿然盯了一眼楼上,压下火气,换上一副笑脸,转头对着那汉子道:“这位壮士,有话好说,还请先放下弓箭。你看,都把孩子吓哭了。”
“废话少说!除了那些娃娃,这楼子里有几个大的?”
大头的话音从二楼传了出来:“回禀赵四哥,有三个!一男两女!”
何欢儿指着楼上大骂:“两个鬼东西,就会见风使舵!回头找你们算账!”
这位赵四哥把一扬手,高声断喝:“你们三个大的,双手抱头,给老子滚出来!”
顾子期与乔无争商议一番,决定先把这群孩童带到城关,而后再找几辆马车将他们接回茂城。
虽说那位不曾谋面的义主也有颇几分蹊跷,不过,城关上的楼阁中有床板可供孩童休息,而且把守城关的都是凡人百姓,并非妖人,即使心存歹意也不难对付。
常青对此并无异议。
于是,一群人拖拖拉拉走出库房,一路穿过房舍、院落,还有两片废墟,浩浩荡荡涌上了鬼城的街衢。
大头和哑巴兴冲冲地走在队伍最前,顾子期身后跟着脸各一方的郑陆二人。二十来个孩子分成两列,何欢儿与常青各引一队,并排而行。乔无争跟在队尾,两边肩上各扛着一个虚弱的小童。
走着走着,大头突然道:“各位仙长,前面有个岔路,朝南直走就能到城关,一直往东便是东城了。”
顾子期问:“到城关需要多少时辰?”
“带着这群娃娃的话,走走停停,少说也得两个时辰。”
这时,乔无争的声音从队尾传了过来:“少主,不必担心这些孩童,放心去寻山主便是。”
顾子期仰望着阴沉低暗的天空,脸上泛起了忧容:“眼看就要下雨了,还是先找地方避一避吧。大头,这附近可有安全的躲雨之处?”
“这一带都是被火烧过的破房子,不过……”大头往北一指,“那边有个很高的台子,连着城墙。台子上有个白石头亭子,城墙上有个砖楼,最上面一层塌了,不过一二层好着呢,不漏雨。”
“好,就去那里。”
一行人跟着大头走了一段,果然见到一座方形高台,而就在同一时刻,如豆的雨点终于冲破云层,迫不及待地撒落了下来。
顾子期喊了一句:“无庸,放出羽伞为幼童遮雨!”
“切!真是一群麻烦的小鬼!平白又要耗费我的法力!”
陆无庸耷拉着一张脸,拿手指数了一遍孩子,施法念诀,幻化出二十来个各式鸟羽织成的羽伞,在雨中闪着斑斓的光彩,美不胜收。孩童们全都欣喜不已,大张着小嘴,纷纷发出稚声稚气的惊叹。
羽伞漂浮在孩童们的头上,另外还有一把格外华丽的遮住了陆无庸自己的头。
何欢儿有些羡慕,笑着说:“陆仙长,不要那般小气,你多化出几把给我们也遮遮雨不好吗?”
陆无庸看也没看她一眼,直接把脸扭向了一旁。
“见习弟子,你入山时日不多,恐怕还不晓得。这位陆家少爷,堪称神剑门最为珍惜法力的弟子。”
“这是为何?”
郑无伤向陆无庸投过去轻蔑的一瞥,轻飘飘扔出一句:“当然是因为法力低微,舍不得用。”
陆无庸遽然回头,怒气冲冲瞪着郑无伤,眼圈都憋红了,竟没有出言反驳。
大头和哑巴早已冲向了高台,在台阶上对着众人高喊:“愣着做什么?还不快上来!”
顾子期才要迈步,忽听一阵鸟翅扑雨之声,回首一望,一只黑白相间的喜鹊翩然落在了他的肩头。他微微一愣,眼底涌出了惊涛骇浪般的喜悦,然而,就在下一瞬,一股铺天盖地的痛楚狠狠攫住了他。
“子都……”他低低唤了一声,颓然倒下。
“少主!”郑无伤眼明手快,一个箭步冲上去,把他揽入了臂弯。
乔无争疾步赶来,不由分说把两个孩童塞给了陆无庸,与郑无伤共同架着顾子期,踩着云步飞上了高台。
“山主还活着……”陆无庸低低喃了一句。
何欢儿问:“那只喜鹊,莫非是顾山主放出的纸鸢?”
陆无庸对她理都不理,挥动着手臂,极不耐烦地嚷着:“你们这群小鬼,磨蹭什么?快走,快走!”
他像赶鸭子一样驱赶着孩童们前往高台。那些小童因他变出了会飞的羽毛伞,对他怀抱着憧憬,倒是十分听他的话,一个个甩开小腿飞跑,何欢儿和常青得加快脚步才能跟上。
不多时,这一群人就陆续登上了高台。
自台下仰望,已觉得这座台子巍峨无比,登台之后更有一览众山小之感,举目四望,整座鬼城迷失在潇潇烟雨中,隐没了真容。触目所及之处,到处是百年战火的遗痕,焦黑的颓屋败楼绵延不绝。
唯有一桥之隔的城墙仍如铜墙铁壁一般,雄立不倒,仿佛是这座城池仅存的一丝骨气。
这座台子修得颇为讲究,青砖铺地,十分平整。台子边沿围着石雕栏杆,虽多有残坏,但依然可见其精巧华丽的气象。
高台正中,矗立着一座八角亭子,飞檐翘角,形制典雅。亭子通体洁白,由汉白玉制成,在晦暗的天幕下,闪着温润的光辉。
在一座满目疮痍、衰颓荒败的鬼城中,这座亭子显得格格不入,仿佛某种天降之物。
顾子期盘坐于亭中,双眸紧闭,面容苍白,郑无伤和乔无争正守在两侧为他调息。
郑无伤面带忧色:“山主何等人物,我一早就不信他会死于蜘蛛之手。少主,你过于忧虑了。”
乔无争缓缓言道:“少主,大悲、大喜,皆会伤身。少主身子殊于常人,情不可极,要多加克制,努力自爱才是。”
听闻此言,何欢儿不解其意,随口问道:“殊于常人?顾少主的身子有何特殊之处?”
“滚远些!”
郑无伤的叱喝才出口,只见顾子期微微向后一仰,唇间溢出了一声低吟:“呃……”
“郑二师兄,不可动气,真气一乱,会伤到少主。”
“少主恕罪!无伤冒失了!”郑无伤立刻闭住双眼,凝神聚气,护住了顾子期的丹田。
何欢儿不敢再行打扰,追上常青,护着孩童上了桥,进到了城墙上的砖楼里,大头和哑巴早已等候在其中了。
孩童一进屋,陆无庸就收了羽伞,把怀中两个小童往墙边一放,不言不语地往门口一坐,望向了雨中的亭子,目光略显幽怨。
哑巴乖巧又懂事,帮着常青安置孩子,忙前忙后。
大头嫌孩童吵闹,趴到窗边,兴冲冲地大叫:“这城楼子下面就是北城门,出了北城门不远就是水码头,快来看呀!”
何欢儿扒住一个窗口,伸脖子向远处眺望,果然,离城门不到半里,有一个不小的码头,附近河中泊着三艘大船,十几条小船。河岸上植满了垂柳,枝叶依依,随风抚雨,宛然一幅怡人的春景图。
只是,并无人迹。
“大头,你不是说有义社的人守着码头吗?怎么一个人影子都没有?”
“下着雨,傻子才站外面!肯定窝在船舱里赌钱呢!”
常青忧郁地叹了口气:“看天色,这场雨恐怕要下上好一阵,也不知天黑前能不能出城。天一黑,这城里可就不安生了。”
何欢儿坐到她身边,呵呵一乐:“阿青,有神剑门几位仙长在此,你何必犯愁?实在不行,门口那位陆仙长还能变出绚丽的鸟羽毯子,肯定能把这些孩童送出城。”
“麻脸丑女,少做梦了!就这几步路,也值得我唤出羽毯?”陆无庸回头,眼中恨意满满,“你敢上我的羽毯,定叫你摔得面目稀烂!”
常青凑近何欢儿,声音低不可闻:“阿欢,他是不是与你有什么仇怨?”
何欢儿对她耳语道:“他有一回出丑,恰好被我撞见了,你懂的……”
常青顿时心领神会,朝她抿嘴一笑,抬手捏住两边的脸皮,又是搓,又是拽。
随后,两位女子前仰后合地大笑起来,笑声在空旷的屋中滚来荡去,惹来了一群孩子的注目。
陆无庸回头,嫌恶地瞪了二人一眼,站起身步入了雨中。没走几步,却慌张地折了回来,躲到了墙后。
“弓箭手围住了亭子!像是义社的人!”
何欢儿吃了一惊,奔出门口,只见桥对面八个大汉一字排开,弯弓搭箭对准了城楼。不远处,一群赤膊汉子环列两层,围住了台上的白亭子,一个个都手挽弓箭,怒目横眉地伫立在雨中。
一个满脸横肉的壮汉跨上桥头,冲着城楼厉声叫喝:“偷孩子的歹人!速速把人交出来,不然叫你们都变成刺猬!”
何欢儿心里直突突,强装镇定地问道:“各位好汉可是义社的人?”
“是又如何?”桥头的壮汉声如雷鸣,自带回响。
一听果真是义社的人,何欢儿松下了半口气。虽说义社是黑是白模棱两可,不过从城关上所见的义社成员来看,他们都是俗世凡人,不擅法术。
同为凡人,她尚可一搏。
她恭敬地笑道:“这位壮士,偷孩子一事,恐怕是个误会。”
“我们并非歹人,乃是仙门修士!”陆无庸从门口伸出了半个头,“这些小……小童是我们昨夜从歹人手上救出来的!”
桥头的汉子环眼一瞪,大小赛过铜铃:“修士?修行人伪善恶毒,没一个好东西!我义社专杀此等败类!是不是,兄弟们?”
“是——!”
十来名壮汉的齐声高呼,响彻天地。
陆无庸立即缩回了脑袋。
“壮士,这人分善恶,修士自然也不例外,怎么能一杆子打死所有人?我们的确不是坏人,不信的话,有人可作证。”她回头朝屋中大喊,“大头,哑巴,你们出来!”
何欢儿的呼喊如石沉大海,无人回应。
常青无奈地指了指楼上:“他们一听义社的人来了,就跑到上面去了。”
何欢儿忿然盯了一眼楼上,压下火气,换上一副笑脸,转头对着那汉子道:“这位壮士,有话好说,还请先放下弓箭。你看,都把孩子吓哭了。”
“废话少说!除了那些娃娃,这楼子里有几个大的?”
大头的话音从二楼传了出来:“回禀赵四哥,有三个!一男两女!”
何欢儿指着楼上大骂:“两个鬼东西,就会见风使舵!回头找你们算账!”
这位赵四哥把一扬手,高声断喝:“你们三个大的,双手抱头,给老子滚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