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期而遇
行伍之间并没什么好闻的气味,他身上却是一点气味也没有。
甚至似乎还有些香气。
不像是张良的常用的芳草一样的熏香气,也不是陈平那冲人的香。
赵令徽再熟悉不过,这是他身上本有的松香气。
前世床笫之间,她没少被他这香迷了魂。
险些就以为她真爱上了他。
想来这人也奇怪,旁的行伍人,哪怕是儒雅如曹参这样的,也不免有狼狈的时候。
他倒好,无论何时,亲近她的时候,总是干干净净,带着身上的松香。
勾上他脖子的时候,赵令徽就能感受到他那快的要跳出来的心,以及,轻微的喘息。
韩信觉到了赵令徽微微走神。
在她含着笑意抱过来的时候,浑身的血都涌到了头上。
他似乎又分不清了。
她是真心实意抱他,还是跟前世一样,虚情假意,为了勾他的心,叫他成为裙下臣,为她驱使。
如果是后者,他想告诉她,她已经做成了。
罢了,管他真假呢。
至少,这一刻,他们是拥在一起的。
抬手,他抚上赵令徽的背,将她往自己怀里带了几分。
他贪恋这片刻的温暖。
被他往怀里带的时候,赵令徽脑子里有一瞬的空白。
她万万没料到,他会做回应。
年少的韩信,应当是羞涩的。
可是这个拥抱没带任何情欲,仅仅是拥抱。
她总觉得哪里不对劲,赵令徽心里乱做一团。
她不喜欢这种心乱做一团的感觉,像是失去了她的掌控般。
似乎,这种作乱,叫作心动。
他的怀抱和前世一样温暖有力,此时又带着他刻意的守礼。
分寸恰好。
但赵令徽茫然的是,前世她用尽招数,也没能叫他听命吕雉,今生就能么?
如果不能,她又是在做什么?
是刻意的逢场作戏,还是……
两人不知道什么时候拉开了距离,坐回了各自的地方。
这绝对不是司马和大将军该有的关系。
韩信极力镇定,才扯回心思与她说正事:“我和九江王共事过,他不是好相与的。”
殊不知,他声音都带着颤,连赵令徽这不会武的都听的出来。
不过是,粉饰太平。
收回了乱纷纷的心思,赵令徽笑眯眯地,没拆穿他,听他继续说下去。
她前世虽与英布有过一两次接触,不过并不深入,只知此人脾性不好,匪气十足,阴晴难定,后虽归汉,又生叛乱,最终被诛杀。
即便是最后一程是她送英布上的路,她也绝不敢说了解此人。
论起了解,韩信与他曾共事,必定更熟识。
韩信吸了口气,语气逐渐平缓:“他做过囚徒,也做过盗匪,骨子里带点匪气,又负壮志,绝不会甘心做项羽走狗。他疑心甚重,在项羽军中时,夜半稍有风吹草动就惊醒。他杀义帝,打仗的时候也在前头,十分心狠手辣。但他爱财也好色,他之好色,与旁人不同,而是钟情于一人的好色。”
要说心狠手辣,赵令徽觉得,自己比起英布,那才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赵令徽手指在脸上拨弄几下,眉毛轻挑,带了些别的意味:“真是有意思,好色就好色嘛,钟情于一人的好色,属下还是第一次听说。项王不也是钟情于一人的好色吗?”
罢了,既然蹚了这浑水,她就勾引到底。
她就不信了,这人当真死板到底,今生也死不从吕雉?
即便是不从,他也得从,她压着他从。
他不会死,白登之围不会再发生,吕雉也会顺顺利利的登基。
韩信揉了揉眉心,无奈笑道:“说句臣子不该说的,大王是好色,项王是钟情非好色,英布是钟情于一人的好色。”
赵令徽心里头清楚的很,这人真是好笑,还记得什么臣子该说臣子不该说的。
“那大将军是哪种呢?”
韩信哑住,而后察觉这是赵令徽设的陷阱,自己又被她勾进去了。
他没有征兆地凑到她面前,眸光赤诚:“司马希望我是哪种?”
他眼睛干净的像个孩子,仿佛真是不解,想要问个究竟。
他们的脸之隔了一寸的距离。
赵令徽脸上有刹那的空白。
韩信勾了勾唇,坐了回去,端方正直:“所以待这人,要以财和利相诱惑,以权势相压,恩威并施。但是万不可跟他身边的人沾上关系。”
赵令徽被反将一军,咬牙切齿地瞪他,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属下明白了,多谢大,将,军。”
“司马客气了,若无旁事,我就不叨扰了。”韩信嘴角上扬,心情颇好地告辞离去,“还是祝司马,万事顺利。”
.
九江王的事情被太宰管着,太宰不肯替她通报九江王。
赵令徽这次来,孤身一人,没带任何随从。
非是汉王吝啬,不予她人手,是她自己要求一人足矣。
她只带了些金子,和重要的宝物,骑了匹快马,没几日就到了。
劝说九江王,还是快去快回,干脆利落才是。
太宰叫仆从给赵令徽安排了住处,就转身要走,赵令徽叫住了他。
“我是替汉王来见九江王,大人未向九江王通报,就代替九江王见了我,这……于礼不合吧?”赵令徽揣着手,似笑非笑。
太宰假笑着:“九江王事务繁忙,不能事事亲理,我作为臣子,替大王理一些琐碎之事 ,这个嘛,赵大人作为汉军的司马应当是知道的,事情有轻重缓急,作臣子的,不能什么猫猫狗狗都拿去烦扰大王,还请汉使耐心等些时候,等大王料理完了手头事务,我再替您通报。”
半分试探,半分不屑,显然没把赵令徽的话放心上。
赵令徽抿了下唇角:“九江既然如此繁忙,那就劳烦太宰听几句闲话了。鄙人不才,身为汉军司马,跟在大将军身边,也打了几场仗,在汉王那里,也算得上是说的上话的人。汉王和九江王同为诸侯,汉地如今比九江大的多,每有使者前来,汉王却是每每亲自接见,待之以礼。我以为,九江王身为一方诸侯,定是礼贤下士,重节之人,想必今日九江王有事缠身,不得脱开,才未来得及见我,如此重礼的君王,不会怠慢使者的,太宰说是吧?”
看似是替九江王圆了这个“国事繁忙”的谎,实则是在敲打他,给九江王扣一个怠慢使者的帽子,怠慢使者,不就是怠慢汉王么?
同为诸侯王,却如此怠慢,挑衅的意味昭然欲揭。汉地广大,不畏惧九江王,九江王就不一定了。
太宰喉结滚动,按住了心思,咬牙道:“汉使说的是,大王不会怠慢使者,还请使者稍候。”
“大人且慢急着走,我还有话未说完。”赵令徽眼皮半垂,风轻云淡,“汉王、九江王、楚王等同为诸侯,又同是楚人,侍奉怀王,怀王遭逢大难身死,汉王去关中慰问百姓时,百姓几曾痛哭流涕,感念怀王,痛恨凶手,想必九江王身为诸侯,也同百姓一样,感念怀王吧。前些日子,汉军和楚军在彭城交战,听闻九江王称病未去,如今九江王的病应是未好吧?又听闻楚王眼下伐齐,人人自危,还请太宰,替我问过九江王的身子。九江王的安危,汉王日夜挂念。”
汗珠从太宰的额头上冒出来,顺着他的额头往下滑,落到下颌,悬在那里,欲落不落。
他怎么听不懂赵令徽的言外之意?九江王原是项王的下属,而今封王,项王对外征伐,九江王称病不去,已是得罪项王。眼下项王没有找九江王的麻烦,只是项王忙于伐齐,若是项王得了空,下一个清算的是谁,就不一定了。
九江地界虽算得上富饶,可若对上楚国,胜算还不知有几分呢。
从前九江王又替项王杀了怀王,天下百姓深深恨之。
内,九江王得罪于项王。
外,九江王得罪于百姓。
内外皆困。
而前些日子汉王与项王彭城一沾染,胜负未分,能保九江王周全,使其内外安好的,只有汉王了。
他区区一个太宰,做九江的臣子,自然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届时如若因他未阐明利害,九江遭难,他也跑不了的。
赵令徽神情恹恹,似是真的困倦了:“汉王呢,叫我孤身前来,一是信任于我,二来呢,也是信任于九江王,相信九江王的地界不会有什么人害我。我这一路上实在是疲惫,太宰请回吧,我要安歇了。”
字字句句都是轻飘飘的,像是在说闲话,听在太宰的耳朵里,却如同腊月寒冰扑面而来。
这是在警告他,如若汉使在九江王的地界上出了什么岔子,九江就等着汉王来征伐吧。
汉王可以跟项王碰上一碰,可是九江王呢?
悬在下颌的汗珠,终于是踏踏实实落在他衣袖上,湿了一片衣料。
太宰脸上赔了笑,带着几分谄媚:“瞧我这几日忙的,都忙的昏了头脑,连大王何时有空闲都忘记了,辛亏汉使提醒,才想起来大王今日有闲余。还请汉使缓些时候歇息,我这就去通报大王,以免误了汉使的要事。”
赵令徽抬了眼皮,含着得体的笑:“有劳大人了。”
.
“你们看见了没?汉王又派使者来了。”
“怎么没看到,这次跟上次那个可不一样。”
“那有什么不一样的,上次那个叫什么,郦……郦食其的,不铩羽而归了吗?我看这次啊也差不多咯。”
“不一样,这次那个长得俊呐。”
“怎么还能是个女子?长得俊?能有多俊?”
酒舍里,张望卿守着一壶酒昏昏欲睡,听到“汉王”两个字,蓦地睁开眼睛,依旧手撑在头上,假作无事,竖起耳听旁边桌的几人说话。
“你看的什么呐,连人家脸都没看清,真是可惜了,你没看到,这次这使者,虽是男子,却长了双狐狸眼睛,勾人地紧呐!”酒客说着笑起来。
听到“狐狸眼”三个字,张望卿眼皮跳了跳,心道不会这么巧吧?
“男人长双狐狸眼那不是妖孽么?能好看么?”另一名酒客笑道。
“他除了长了双狐狸眼,面白无须,身材高大,模样那,真是俊的很,若是个女子,可不是绝世美人嘛!”
“瞧你说的,真那么玄?你可曾听清,他叫什么名字?”
“好像是……叫……叫陈平!哎你看!他不进来了么!”
甚至似乎还有些香气。
不像是张良的常用的芳草一样的熏香气,也不是陈平那冲人的香。
赵令徽再熟悉不过,这是他身上本有的松香气。
前世床笫之间,她没少被他这香迷了魂。
险些就以为她真爱上了他。
想来这人也奇怪,旁的行伍人,哪怕是儒雅如曹参这样的,也不免有狼狈的时候。
他倒好,无论何时,亲近她的时候,总是干干净净,带着身上的松香。
勾上他脖子的时候,赵令徽就能感受到他那快的要跳出来的心,以及,轻微的喘息。
韩信觉到了赵令徽微微走神。
在她含着笑意抱过来的时候,浑身的血都涌到了头上。
他似乎又分不清了。
她是真心实意抱他,还是跟前世一样,虚情假意,为了勾他的心,叫他成为裙下臣,为她驱使。
如果是后者,他想告诉她,她已经做成了。
罢了,管他真假呢。
至少,这一刻,他们是拥在一起的。
抬手,他抚上赵令徽的背,将她往自己怀里带了几分。
他贪恋这片刻的温暖。
被他往怀里带的时候,赵令徽脑子里有一瞬的空白。
她万万没料到,他会做回应。
年少的韩信,应当是羞涩的。
可是这个拥抱没带任何情欲,仅仅是拥抱。
她总觉得哪里不对劲,赵令徽心里乱做一团。
她不喜欢这种心乱做一团的感觉,像是失去了她的掌控般。
似乎,这种作乱,叫作心动。
他的怀抱和前世一样温暖有力,此时又带着他刻意的守礼。
分寸恰好。
但赵令徽茫然的是,前世她用尽招数,也没能叫他听命吕雉,今生就能么?
如果不能,她又是在做什么?
是刻意的逢场作戏,还是……
两人不知道什么时候拉开了距离,坐回了各自的地方。
这绝对不是司马和大将军该有的关系。
韩信极力镇定,才扯回心思与她说正事:“我和九江王共事过,他不是好相与的。”
殊不知,他声音都带着颤,连赵令徽这不会武的都听的出来。
不过是,粉饰太平。
收回了乱纷纷的心思,赵令徽笑眯眯地,没拆穿他,听他继续说下去。
她前世虽与英布有过一两次接触,不过并不深入,只知此人脾性不好,匪气十足,阴晴难定,后虽归汉,又生叛乱,最终被诛杀。
即便是最后一程是她送英布上的路,她也绝不敢说了解此人。
论起了解,韩信与他曾共事,必定更熟识。
韩信吸了口气,语气逐渐平缓:“他做过囚徒,也做过盗匪,骨子里带点匪气,又负壮志,绝不会甘心做项羽走狗。他疑心甚重,在项羽军中时,夜半稍有风吹草动就惊醒。他杀义帝,打仗的时候也在前头,十分心狠手辣。但他爱财也好色,他之好色,与旁人不同,而是钟情于一人的好色。”
要说心狠手辣,赵令徽觉得,自己比起英布,那才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赵令徽手指在脸上拨弄几下,眉毛轻挑,带了些别的意味:“真是有意思,好色就好色嘛,钟情于一人的好色,属下还是第一次听说。项王不也是钟情于一人的好色吗?”
罢了,既然蹚了这浑水,她就勾引到底。
她就不信了,这人当真死板到底,今生也死不从吕雉?
即便是不从,他也得从,她压着他从。
他不会死,白登之围不会再发生,吕雉也会顺顺利利的登基。
韩信揉了揉眉心,无奈笑道:“说句臣子不该说的,大王是好色,项王是钟情非好色,英布是钟情于一人的好色。”
赵令徽心里头清楚的很,这人真是好笑,还记得什么臣子该说臣子不该说的。
“那大将军是哪种呢?”
韩信哑住,而后察觉这是赵令徽设的陷阱,自己又被她勾进去了。
他没有征兆地凑到她面前,眸光赤诚:“司马希望我是哪种?”
他眼睛干净的像个孩子,仿佛真是不解,想要问个究竟。
他们的脸之隔了一寸的距离。
赵令徽脸上有刹那的空白。
韩信勾了勾唇,坐了回去,端方正直:“所以待这人,要以财和利相诱惑,以权势相压,恩威并施。但是万不可跟他身边的人沾上关系。”
赵令徽被反将一军,咬牙切齿地瞪他,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属下明白了,多谢大,将,军。”
“司马客气了,若无旁事,我就不叨扰了。”韩信嘴角上扬,心情颇好地告辞离去,“还是祝司马,万事顺利。”
.
九江王的事情被太宰管着,太宰不肯替她通报九江王。
赵令徽这次来,孤身一人,没带任何随从。
非是汉王吝啬,不予她人手,是她自己要求一人足矣。
她只带了些金子,和重要的宝物,骑了匹快马,没几日就到了。
劝说九江王,还是快去快回,干脆利落才是。
太宰叫仆从给赵令徽安排了住处,就转身要走,赵令徽叫住了他。
“我是替汉王来见九江王,大人未向九江王通报,就代替九江王见了我,这……于礼不合吧?”赵令徽揣着手,似笑非笑。
太宰假笑着:“九江王事务繁忙,不能事事亲理,我作为臣子,替大王理一些琐碎之事 ,这个嘛,赵大人作为汉军的司马应当是知道的,事情有轻重缓急,作臣子的,不能什么猫猫狗狗都拿去烦扰大王,还请汉使耐心等些时候,等大王料理完了手头事务,我再替您通报。”
半分试探,半分不屑,显然没把赵令徽的话放心上。
赵令徽抿了下唇角:“九江既然如此繁忙,那就劳烦太宰听几句闲话了。鄙人不才,身为汉军司马,跟在大将军身边,也打了几场仗,在汉王那里,也算得上是说的上话的人。汉王和九江王同为诸侯,汉地如今比九江大的多,每有使者前来,汉王却是每每亲自接见,待之以礼。我以为,九江王身为一方诸侯,定是礼贤下士,重节之人,想必今日九江王有事缠身,不得脱开,才未来得及见我,如此重礼的君王,不会怠慢使者的,太宰说是吧?”
看似是替九江王圆了这个“国事繁忙”的谎,实则是在敲打他,给九江王扣一个怠慢使者的帽子,怠慢使者,不就是怠慢汉王么?
同为诸侯王,却如此怠慢,挑衅的意味昭然欲揭。汉地广大,不畏惧九江王,九江王就不一定了。
太宰喉结滚动,按住了心思,咬牙道:“汉使说的是,大王不会怠慢使者,还请使者稍候。”
“大人且慢急着走,我还有话未说完。”赵令徽眼皮半垂,风轻云淡,“汉王、九江王、楚王等同为诸侯,又同是楚人,侍奉怀王,怀王遭逢大难身死,汉王去关中慰问百姓时,百姓几曾痛哭流涕,感念怀王,痛恨凶手,想必九江王身为诸侯,也同百姓一样,感念怀王吧。前些日子,汉军和楚军在彭城交战,听闻九江王称病未去,如今九江王的病应是未好吧?又听闻楚王眼下伐齐,人人自危,还请太宰,替我问过九江王的身子。九江王的安危,汉王日夜挂念。”
汗珠从太宰的额头上冒出来,顺着他的额头往下滑,落到下颌,悬在那里,欲落不落。
他怎么听不懂赵令徽的言外之意?九江王原是项王的下属,而今封王,项王对外征伐,九江王称病不去,已是得罪项王。眼下项王没有找九江王的麻烦,只是项王忙于伐齐,若是项王得了空,下一个清算的是谁,就不一定了。
九江地界虽算得上富饶,可若对上楚国,胜算还不知有几分呢。
从前九江王又替项王杀了怀王,天下百姓深深恨之。
内,九江王得罪于项王。
外,九江王得罪于百姓。
内外皆困。
而前些日子汉王与项王彭城一沾染,胜负未分,能保九江王周全,使其内外安好的,只有汉王了。
他区区一个太宰,做九江的臣子,自然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届时如若因他未阐明利害,九江遭难,他也跑不了的。
赵令徽神情恹恹,似是真的困倦了:“汉王呢,叫我孤身前来,一是信任于我,二来呢,也是信任于九江王,相信九江王的地界不会有什么人害我。我这一路上实在是疲惫,太宰请回吧,我要安歇了。”
字字句句都是轻飘飘的,像是在说闲话,听在太宰的耳朵里,却如同腊月寒冰扑面而来。
这是在警告他,如若汉使在九江王的地界上出了什么岔子,九江就等着汉王来征伐吧。
汉王可以跟项王碰上一碰,可是九江王呢?
悬在下颌的汗珠,终于是踏踏实实落在他衣袖上,湿了一片衣料。
太宰脸上赔了笑,带着几分谄媚:“瞧我这几日忙的,都忙的昏了头脑,连大王何时有空闲都忘记了,辛亏汉使提醒,才想起来大王今日有闲余。还请汉使缓些时候歇息,我这就去通报大王,以免误了汉使的要事。”
赵令徽抬了眼皮,含着得体的笑:“有劳大人了。”
.
“你们看见了没?汉王又派使者来了。”
“怎么没看到,这次跟上次那个可不一样。”
“那有什么不一样的,上次那个叫什么,郦……郦食其的,不铩羽而归了吗?我看这次啊也差不多咯。”
“不一样,这次那个长得俊呐。”
“怎么还能是个女子?长得俊?能有多俊?”
酒舍里,张望卿守着一壶酒昏昏欲睡,听到“汉王”两个字,蓦地睁开眼睛,依旧手撑在头上,假作无事,竖起耳听旁边桌的几人说话。
“你看的什么呐,连人家脸都没看清,真是可惜了,你没看到,这次这使者,虽是男子,却长了双狐狸眼睛,勾人地紧呐!”酒客说着笑起来。
听到“狐狸眼”三个字,张望卿眼皮跳了跳,心道不会这么巧吧?
“男人长双狐狸眼那不是妖孽么?能好看么?”另一名酒客笑道。
“他除了长了双狐狸眼,面白无须,身材高大,模样那,真是俊的很,若是个女子,可不是绝世美人嘛!”
“瞧你说的,真那么玄?你可曾听清,他叫什么名字?”
“好像是……叫……叫陈平!哎你看!他不进来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