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章
从屋后一路往上走,踏上政府拨款用水泥砌出来的阶梯。
回身望去,只见阶梯从山脚下的河边贯穿所在半山腰的民居群,一直延伸至山顶上。
这也是除盘山公路外,村民们上下山步行走得最多的小路。
两人宽的小路两侧,原本的农田因退耕还林改种了各种橙子树,一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
余欢喜并没有顺着水泥阶梯一直往上,爬到半山腰就调转方向往山的另一面去了。
小路不宽,但因时常有人走,也还算平坦。
两侧野草有些茂密,余欢喜随手掰下一根树枝边走边挥舞着。眼下这个天气蛇已经出洞了,以防万一,打草惊蛇还是很有必要。
穿过橙树林,又经过一片荒山,再跨过一道深沟,一路蜿蜒往上,走了近半个小时才到外婆家老宅旧址。
放眼望去,原本的土砖房子早已被推倒,现下被铺平耕种了南瓜红薯玉米之类的作物。
余欢喜没急着忙活,放下背篓后先是四下转了转。
房屋没了,但自幼玩耍的院坝并未拆除,裂开的砖石缝隙间长出稀疏杂草。
站在院坝上往下看,石缝间密密麻麻的虎耳草长势喜人。这是余欢喜上小学时,专门从路边挖回来移栽上的。一晃这么些年,这虎耳草就在此生了根安了家。
又往屋后走了一段路,映入眼帘一大片芭蕉树丛,再往上一点则是高低错落的枇杷树林。
看到枇杷树,余欢喜关于儿时的记忆再次涌上心头。
外婆家的枇杷树原本只有一棵,得益于余欢喜和弟弟总爱爬上树坐在树顶上现摘现吃,吃完的枇杷籽随手一扔,日积月累,树下便长出了许多小树来。
老人们勤快,见有那长势好的小树,便移栽到四下周围,渐渐的便形成一片小树林。哪怕是之后退耕还林各家纷纷改种橙子树,也没舍得砍掉这些枇杷树。
余欢喜继续往上走了走,举目望去,见各株枇杷树上只余零星几颗黄橙橙的果子,掉落在地腐烂者居多。
想来是自家吃又吃不了多少,山路难走也没什么人愿意来摘。
这也就是在农村原产地了,这要是放在离城市近些的地方,光是徒步打野的人,就能给消灭光了。
余欢喜顺着枇杷树林横着继续往前走,走到路的尽头,来到深沟边缘,这沟边还种了一排李子树和零散几棵桃树。
都不是什么稀奇品种,就C市农村常见的青脆李和皮球桃。
看着挂满枝头的果子,余欢喜脚步轻快了几分,走近摘下一颗个大的青脆李,一口咬下…酸涩感瞬间溢满口腔。
嚼了嚼勉强咽下,心道还得再等等才好吃。
再看桃树,因疏于打理,挂果率并不算高,一棵树算下来零散也就二三十来颗果子。此时果身上大半还呈现青绿色,只偶尔一颗桃尖上泛起不规则的点点红晕。
这两个品种的果子正常都得等到七月左右才成熟,但余欢喜有些等不及,就寻思着浇些空间水试试。
老样子,她没急着一股脑全给浇上,依旧每种挑选了几棵树作为第一批次的试验。
跟做贼似的四下打量一番,见附近没人,才绕到老屋后的水塘边,从空间摸出水桶水瓢装模作样打了半桶水,然后利用意念在瞬息间装满水桶,又慢慢悠悠的拎到果树林。
来来回回忙活了大半个小时,余欢喜终于把选中的树都挨个浇了一遍。
往回走到老屋旧址时,又故技重施选了些红薯玉米南瓜的给浇了水。
这才一路溜溜达达准备下山去。
刚下到果树林底下的沟里,余欢喜便听见前方大概五十米的草丛里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
心瞬间提到嗓子眼,吓得她一动也不敢动。
度秒如年间,直到隐约听见咯咯声,确定不是大蛇,余欢喜这才回了魂,大着胆子往前凑。
可还没等她走近,就听扑簌簌伴随着咯咯叫声中,一只黑头白围脖身披五彩斑斓羽衣拖着长尾羽的野鸡飞了出来,落在不远处的松树枝丫上。
余欢喜定睛仔细看了看,确定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环颈雉鸡,本着惹不起躲得起的心态,绕了两步避开它先前待的草丛,加快脚步往家走。
太阳西斜,余欢喜到家时,老太太正掏出老人机准备给她打电话呢。
见她进屋,关心道:“上山咋不说一声,还玩得这么迟!”
余欢喜放下背篓,拿出摘的几个嫩南瓜,“就随便溜达溜达,自小这山上跑的人,您就别担心了。”
“现在可不比以前,山上去的人少了,野物也就多了,你不是最怕蛇嘛,现在山上可多了。”老太太说着端了茶水出来递给余欢喜。
余欢喜接过猛灌两口,“您还真别说,刚回来路上就看到野鸡了。”
“那东西你可不兴去抓啊,这几年镇上到处都在宣传什么保护动物的,先前有人抓了野鸡去卖,东西还没卖出去就被政府的人抓了……”老太太絮絮叨叨开始叮嘱起余欢喜,生怕一个嘱咐不到位孩子转头就惹了事。
余欢喜心知老太太的爱护之心,只是温和笑着,频频点头。
安抚好老太太,余欢喜收拾收拾进了厨房。
表舅做完工回来了,今天表舅妈不过来一起吃饭,余欢喜打算简单吃点。
拿出两个刚在山上摘的嫩南瓜,洗净破开挖出里面的芯瓤。其实嫩南瓜这时候还没什么瓜瓤,直接切块煮也是可以的,不过余欢喜不喜欢吃软趴趴的瓜瓤,耐心去掉,然后把瓜切成小块,白水下锅煮。
往柴火灶里架了几根不大不小的树枝,让它慢慢燃烧着,便不再多管。
从一旁的菜筐里挑拣出几个青椒,洗净切成丝,又切了点姜蒜末、小米辣椒圈、葱花备用。又去楼梯旁小隔间里置物架底下的泡菜坛里抓了一把酸豇豆起来,切成细小颗粒状,放置一旁备用。
弄好配菜,才又从冰箱冷藏室里拿出解冻好的猪里脊和前几天包抄手剩下的肉末。
换成切肉的砧板,将里脊肉同样切成丝状,料酒生抽各一勺,半勺胡椒粉半个蛋清,再加适量农家自制红薯淀粉,简单腌制几分钟。
弄完又用生抽老抽蚝油加一点白糖适量淀粉和半碗清水调了个酱汁。
肉末则加了点姜末、生抽、胡椒粉腌制十分钟。
备好菜,就是下锅炒了。
余欢喜紧走几步到灶膛口,拿了挽好的稻草团从煮南瓜的那口灶里引了火到隔壁,等火燃起来又加了把陈年的红薯藤进去。
见火势旺起来,又回到灶台边洗锅、擦干、倒油,动作麻利。
土法压榨菜籽油下锅数秒便散发出浓郁的香味,眼见冒出丝丝青烟,下入肉末超值变色后捞出,蒜末小米辣炒出香味后倒入酸豇豆翻炒均匀,之后倒入肉末,再加生抽料酒蚝油各一勺,翻炒均匀后捞出盛盘。
这是余欢喜夏天最爱吃的下饭菜了,酸辣爽口开胃,吃不完的留着明早随便煮个挂面浇上也很不错。
炒完肉末豇豆洗净擦干锅,再次倒油将腌制好的肉丝下锅翻炒,依旧是变色捞出备用。就着锅里剩下的油下姜蒜末爆香,加入青椒丝炒至断生,再加入肉丝翻炒。最后加入先前调好的酱汁,翻炒均匀,大火收汁,起锅。
炒好青椒肉丝,一旁锅里的嫩南瓜也煮的差不多了,把火撤到炒菜这边的灶里,等水煮嫩南瓜凉一凉再盛起来。
这时便是调搭配嫩南瓜的蘸水了,拿出先前买的隔壁G省特色柴火糊辣椒,把剩下的蒜末拍成泥,加点小米辣椒圈、葱花、盐,再加几勺煮汤的水,搅和搅和就成了。
主食还没着落,余欢喜再次打开冰箱,端出来一大盆中午剩下的米饭,又拿了两枚鸡蛋,随意做了个蛋炒饭。
饭菜端上桌,不等余欢喜喊,老太太便一瘸一拐从院子里进来了。
只见老太太笑得一脸八卦,“你猜我看见谁了?”
余欢喜一边摆筷子一边漫不经心问:“谁啊?”
“新来的顾镇长!”老太太笑得眼角的皱纹更深了:“那倒霉孩子从山上下来走半道电动车没电了,正吭哧吭哧推着走呢。”
“啊?”余欢喜微微怔了怔,“他该不会是傻吧,不知道随便找家人借点电充一充再走?”
“还能是为啥?”老太太坐下也不急着端碗吃饭,“他可是咱们镇上的香饽饽呢,进了谁家可不就跟唐三藏进了盘丝洞似的,那些家里没女儿的,八丈远亲戚家的也能拉出来介绍给他。”
余欢喜撇撇嘴,拿起筷子尝了口肉丝才说话,“真的假的,真有这么夸张?”
“不信你自己出去瞧一眼,人推着车正往咱们这边来呢。”老太太摆摆手,终于端起碗筷吃起来。
余欢喜莫名有些好奇那人推着车走会是如何的狼狈样,夹了两筷子菜在碗里便出了饭厅。
刚走到院子里,就见一道高大的身影推着小电驴从左侧缓慢走过来。
顾迟一个不经意侧头,就这么猝不及防对上余欢喜看戏的眼神。
“呃……”瞧热闹被抓包,余欢喜有些尴尬的轻咳两声,低头猛扒碗里的饭。
“余小姐,请问方不方便借口水喝?”顾迟推着电驴从山上下来,此时正又累又渴。他原本是坚持不麻烦老乡的性格,可现下,看着余欢喜看好戏的模样,莫名就起了几分逗弄的心思。
“啊?”余欢喜以为自己听错了,不是说这人最怕沾上乡亲的人情嘛?
回身望去,只见阶梯从山脚下的河边贯穿所在半山腰的民居群,一直延伸至山顶上。
这也是除盘山公路外,村民们上下山步行走得最多的小路。
两人宽的小路两侧,原本的农田因退耕还林改种了各种橙子树,一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
余欢喜并没有顺着水泥阶梯一直往上,爬到半山腰就调转方向往山的另一面去了。
小路不宽,但因时常有人走,也还算平坦。
两侧野草有些茂密,余欢喜随手掰下一根树枝边走边挥舞着。眼下这个天气蛇已经出洞了,以防万一,打草惊蛇还是很有必要。
穿过橙树林,又经过一片荒山,再跨过一道深沟,一路蜿蜒往上,走了近半个小时才到外婆家老宅旧址。
放眼望去,原本的土砖房子早已被推倒,现下被铺平耕种了南瓜红薯玉米之类的作物。
余欢喜没急着忙活,放下背篓后先是四下转了转。
房屋没了,但自幼玩耍的院坝并未拆除,裂开的砖石缝隙间长出稀疏杂草。
站在院坝上往下看,石缝间密密麻麻的虎耳草长势喜人。这是余欢喜上小学时,专门从路边挖回来移栽上的。一晃这么些年,这虎耳草就在此生了根安了家。
又往屋后走了一段路,映入眼帘一大片芭蕉树丛,再往上一点则是高低错落的枇杷树林。
看到枇杷树,余欢喜关于儿时的记忆再次涌上心头。
外婆家的枇杷树原本只有一棵,得益于余欢喜和弟弟总爱爬上树坐在树顶上现摘现吃,吃完的枇杷籽随手一扔,日积月累,树下便长出了许多小树来。
老人们勤快,见有那长势好的小树,便移栽到四下周围,渐渐的便形成一片小树林。哪怕是之后退耕还林各家纷纷改种橙子树,也没舍得砍掉这些枇杷树。
余欢喜继续往上走了走,举目望去,见各株枇杷树上只余零星几颗黄橙橙的果子,掉落在地腐烂者居多。
想来是自家吃又吃不了多少,山路难走也没什么人愿意来摘。
这也就是在农村原产地了,这要是放在离城市近些的地方,光是徒步打野的人,就能给消灭光了。
余欢喜顺着枇杷树林横着继续往前走,走到路的尽头,来到深沟边缘,这沟边还种了一排李子树和零散几棵桃树。
都不是什么稀奇品种,就C市农村常见的青脆李和皮球桃。
看着挂满枝头的果子,余欢喜脚步轻快了几分,走近摘下一颗个大的青脆李,一口咬下…酸涩感瞬间溢满口腔。
嚼了嚼勉强咽下,心道还得再等等才好吃。
再看桃树,因疏于打理,挂果率并不算高,一棵树算下来零散也就二三十来颗果子。此时果身上大半还呈现青绿色,只偶尔一颗桃尖上泛起不规则的点点红晕。
这两个品种的果子正常都得等到七月左右才成熟,但余欢喜有些等不及,就寻思着浇些空间水试试。
老样子,她没急着一股脑全给浇上,依旧每种挑选了几棵树作为第一批次的试验。
跟做贼似的四下打量一番,见附近没人,才绕到老屋后的水塘边,从空间摸出水桶水瓢装模作样打了半桶水,然后利用意念在瞬息间装满水桶,又慢慢悠悠的拎到果树林。
来来回回忙活了大半个小时,余欢喜终于把选中的树都挨个浇了一遍。
往回走到老屋旧址时,又故技重施选了些红薯玉米南瓜的给浇了水。
这才一路溜溜达达准备下山去。
刚下到果树林底下的沟里,余欢喜便听见前方大概五十米的草丛里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
心瞬间提到嗓子眼,吓得她一动也不敢动。
度秒如年间,直到隐约听见咯咯声,确定不是大蛇,余欢喜这才回了魂,大着胆子往前凑。
可还没等她走近,就听扑簌簌伴随着咯咯叫声中,一只黑头白围脖身披五彩斑斓羽衣拖着长尾羽的野鸡飞了出来,落在不远处的松树枝丫上。
余欢喜定睛仔细看了看,确定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环颈雉鸡,本着惹不起躲得起的心态,绕了两步避开它先前待的草丛,加快脚步往家走。
太阳西斜,余欢喜到家时,老太太正掏出老人机准备给她打电话呢。
见她进屋,关心道:“上山咋不说一声,还玩得这么迟!”
余欢喜放下背篓,拿出摘的几个嫩南瓜,“就随便溜达溜达,自小这山上跑的人,您就别担心了。”
“现在可不比以前,山上去的人少了,野物也就多了,你不是最怕蛇嘛,现在山上可多了。”老太太说着端了茶水出来递给余欢喜。
余欢喜接过猛灌两口,“您还真别说,刚回来路上就看到野鸡了。”
“那东西你可不兴去抓啊,这几年镇上到处都在宣传什么保护动物的,先前有人抓了野鸡去卖,东西还没卖出去就被政府的人抓了……”老太太絮絮叨叨开始叮嘱起余欢喜,生怕一个嘱咐不到位孩子转头就惹了事。
余欢喜心知老太太的爱护之心,只是温和笑着,频频点头。
安抚好老太太,余欢喜收拾收拾进了厨房。
表舅做完工回来了,今天表舅妈不过来一起吃饭,余欢喜打算简单吃点。
拿出两个刚在山上摘的嫩南瓜,洗净破开挖出里面的芯瓤。其实嫩南瓜这时候还没什么瓜瓤,直接切块煮也是可以的,不过余欢喜不喜欢吃软趴趴的瓜瓤,耐心去掉,然后把瓜切成小块,白水下锅煮。
往柴火灶里架了几根不大不小的树枝,让它慢慢燃烧着,便不再多管。
从一旁的菜筐里挑拣出几个青椒,洗净切成丝,又切了点姜蒜末、小米辣椒圈、葱花备用。又去楼梯旁小隔间里置物架底下的泡菜坛里抓了一把酸豇豆起来,切成细小颗粒状,放置一旁备用。
弄好配菜,才又从冰箱冷藏室里拿出解冻好的猪里脊和前几天包抄手剩下的肉末。
换成切肉的砧板,将里脊肉同样切成丝状,料酒生抽各一勺,半勺胡椒粉半个蛋清,再加适量农家自制红薯淀粉,简单腌制几分钟。
弄完又用生抽老抽蚝油加一点白糖适量淀粉和半碗清水调了个酱汁。
肉末则加了点姜末、生抽、胡椒粉腌制十分钟。
备好菜,就是下锅炒了。
余欢喜紧走几步到灶膛口,拿了挽好的稻草团从煮南瓜的那口灶里引了火到隔壁,等火燃起来又加了把陈年的红薯藤进去。
见火势旺起来,又回到灶台边洗锅、擦干、倒油,动作麻利。
土法压榨菜籽油下锅数秒便散发出浓郁的香味,眼见冒出丝丝青烟,下入肉末超值变色后捞出,蒜末小米辣炒出香味后倒入酸豇豆翻炒均匀,之后倒入肉末,再加生抽料酒蚝油各一勺,翻炒均匀后捞出盛盘。
这是余欢喜夏天最爱吃的下饭菜了,酸辣爽口开胃,吃不完的留着明早随便煮个挂面浇上也很不错。
炒完肉末豇豆洗净擦干锅,再次倒油将腌制好的肉丝下锅翻炒,依旧是变色捞出备用。就着锅里剩下的油下姜蒜末爆香,加入青椒丝炒至断生,再加入肉丝翻炒。最后加入先前调好的酱汁,翻炒均匀,大火收汁,起锅。
炒好青椒肉丝,一旁锅里的嫩南瓜也煮的差不多了,把火撤到炒菜这边的灶里,等水煮嫩南瓜凉一凉再盛起来。
这时便是调搭配嫩南瓜的蘸水了,拿出先前买的隔壁G省特色柴火糊辣椒,把剩下的蒜末拍成泥,加点小米辣椒圈、葱花、盐,再加几勺煮汤的水,搅和搅和就成了。
主食还没着落,余欢喜再次打开冰箱,端出来一大盆中午剩下的米饭,又拿了两枚鸡蛋,随意做了个蛋炒饭。
饭菜端上桌,不等余欢喜喊,老太太便一瘸一拐从院子里进来了。
只见老太太笑得一脸八卦,“你猜我看见谁了?”
余欢喜一边摆筷子一边漫不经心问:“谁啊?”
“新来的顾镇长!”老太太笑得眼角的皱纹更深了:“那倒霉孩子从山上下来走半道电动车没电了,正吭哧吭哧推着走呢。”
“啊?”余欢喜微微怔了怔,“他该不会是傻吧,不知道随便找家人借点电充一充再走?”
“还能是为啥?”老太太坐下也不急着端碗吃饭,“他可是咱们镇上的香饽饽呢,进了谁家可不就跟唐三藏进了盘丝洞似的,那些家里没女儿的,八丈远亲戚家的也能拉出来介绍给他。”
余欢喜撇撇嘴,拿起筷子尝了口肉丝才说话,“真的假的,真有这么夸张?”
“不信你自己出去瞧一眼,人推着车正往咱们这边来呢。”老太太摆摆手,终于端起碗筷吃起来。
余欢喜莫名有些好奇那人推着车走会是如何的狼狈样,夹了两筷子菜在碗里便出了饭厅。
刚走到院子里,就见一道高大的身影推着小电驴从左侧缓慢走过来。
顾迟一个不经意侧头,就这么猝不及防对上余欢喜看戏的眼神。
“呃……”瞧热闹被抓包,余欢喜有些尴尬的轻咳两声,低头猛扒碗里的饭。
“余小姐,请问方不方便借口水喝?”顾迟推着电驴从山上下来,此时正又累又渴。他原本是坚持不麻烦老乡的性格,可现下,看着余欢喜看好戏的模样,莫名就起了几分逗弄的心思。
“啊?”余欢喜以为自己听错了,不是说这人最怕沾上乡亲的人情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