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停了下来,车外传来车夫的喝声:“端木府的马车,还不快些让开。”

    端木舒小心将窗帘小心掀开一条缝隙,把视线探出去,看到一队巡逻的武卫正向路旁避让。

    那些人的兵甲并非是巡祤府的制式。

    自从大军出征,已经过了近一月,文耀不但没有被定罪,君上还不知何时给他下了命令,让他将麾下南郡的心腹调入繁城回防,同赴南郡征战的巡祤府军做了个置换。

    巡祤府的八翼府军往南郡调出了六翼,这么一来,京畿的守备倒有大半握在了文耀手里。

    于是众人纷纷猜测,君上恐怕是不会追究文耀的失职了,又加之绥平君和文芷的婚事在即,文耀近来可算得上是声名如日中天。

    对此,端木舒不由在心中暗暗揣度,是否君上其实也更属意文耀继承文氏。

    烛儿不似端木舒受着礼仪约束,得深藏在马车中。她直接把头探出窗去朝前看,感慨一声:“哇,好多车马,前面的路都堵住了。”

    今日是婚前的纳征礼,君上亲自过问,下令要广发请帖,邀各府的家眷们都来观礼。

    这个节骨眼上赶着来讨好文耀的人本就多,这么一来文耀的私邸前更是车水马龙。

    好不容易慢吞吞在拥堵中挪到了府邸前,端木舒不情愿地戴上幂篱,烛儿先行跳下车,转身来搀扶她。

    一个仆从打扮的人匆匆走过来,挥着手催促道:“车快走快走,后面的人还等着呢!”

    烛儿瞪一眼:“好没有规矩,客人还没有站稳,催什么催?”

    那仆人扬着头,也不看烛儿,随意地朝端木舒一拱手:“这位姝君恕罪,实在是时辰赶得紧,若不快些,堵着了平葭宫里来送礼的队伍,就不好交代了。”

    他搬出宫中的尊贵来压人,端木舒拍拍烛儿的手,不再理会这人,径直走上阶去。

    到了门口,烛儿在旁递上请帖,便有小仆引她们到了中庭。

    中庭两侧的游廊已经用竹帘纱幔与屏风临时隔成了许多小间。此时那些杏色的纱幔之后已满是衣香鬓影,娇声笑语,还有些孩童的嬉闹。

    隔间的座次似乎并没有特地安排,只是先到者先选,端木舒到的有些晚了,没什么可挑拣的,只随意找一间坐了。

    隔间里有张小几并两个坐垫,正好端木舒与烛儿分坐了。几上没有茶点,倒是有一小壶酒,还是温热的,端木舒摘下幂篱,倒了一盏尝了尝,是酸甜适口的青梅酒。

    原本该是她随同母亲来的,但自从兄长启程后,母亲就怏怏的,近日又感染了风寒,发起烧来,端木舒只得独自前来。左右隔间中都闲谈热闹,倒显得端木舒与烛儿两人对坐冷清。

    好在等了不多时,就听见清脆的铜磬声响起,这是仪式开始了。

    编钟与鼓点随后而至,中庭两侧的笑谈声渐渐静下去。婉转缠绵的笙竽吹奏了起来,和着悠扬的琴声在中庭中回荡。

    原本在晋国,男女婚姻不过就是先由双方亲友见证,交换信物订了亲,然后就等着择日成婚,没有北地这般繁缛的仪礼。这次君上要各家来观礼,大约也是想要立个样子,以作教习。

    众人都好奇地转头向庭上看去。正厅里的竹帘缓缓卷起,竹帘之后是一重珠帘与一重胭脂色的纱帐,文芷身着绯色锦衣端坐在其后,虽然透过重重遮挡已没人能看清她的模样,但她还是以一柄团扇遮住了面庞。

    正厅前已经摆好了铺着红绸的案几,案上空无一物。

    而后一声庄严的钟声,礼官扬声喊一声:“雁入!”

    随着这一声,最先走入中庭的是国君身边的中寺人,他低着头,手中捧着的一只用红绸缚住的雪雁,态度格外谦恭。

    中寺是平葭宫中总领内务的内官,国君最亲近的侍从,国君派出他来,可见对这纳征礼的重视。

    而后九个女侍鱼贯而入,她们手中分别捧着五谷,米酒,芝兰,锦缎,五色丝,合欢铃,一对金盏,一对玉杯,还有用于日光取火的阳燧。

    聘礼都被放在了那张案几上,围绕在那只雪雁周围,侍女们刚退出中庭,那礼官又喊一声:“主家还礼!”

    随着这一声,先前退出去的中寺又走了进来,在那案前站住,一个女侍手里捧着一只青色的瓷盎从正厅的帘幕后走出来,两方行礼,将那青瓷盎交到了中寺手上。

    瓷盎上烧着莲叶荷花的纹样,中寺接过时里面水花一溅,一条红尾一闪而没,那是主家回赠的鲤鱼。

    烛儿嘀咕:“这一尾鲤鱼能做什么,让绥平君拿回去煮个汤吗?”

    端木舒哼一声:“绥平君爱不爱喝鱼汤不知道,不过这回他想看水里游的倒是可以看个够了。”

    烛儿有些摸不着头脑:“为什么绥平君想看水里游的?”

    丝竹奏得愈加喧盛,接下来就该是双方互递婚函了。那边文耀已经站在堂前,红缎包裹的婚函拿在手中,映得满面红光。

    奉着金银珠玉丝帛之类聘礼的宫人们列着队伍,等着交换函书之后,一样样呈上来予主人过目。

    “别问东问西的了。”端木舒凑到帘边看看,那队伍直排到门外去,长得看不到尾巴,她推推烛儿:“去问问有没有什么茶点,取些来,这仪礼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我都给看饿了。”

    烛儿撇撇嘴,无奈应一声:“是。”站起身掀了竹帘钻出去。

    端木舒又给自己倒了一盏酒,这青梅酒入口酸甜清冽,在这秋凉的时节,喝下去还有些暖意。

    身后的竹帘又有动静,她放下酒盏道:“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边说着边回过头去,却一眼瞥见锦袍的衣角。

    这不是烛儿的装扮。

    端木舒可不想在文芷的纳征礼上被人挑出什么错处来,赶忙掩面,摸起放在一旁的幂篱,罩在头上,这才抬起头来。

    手抬着帘站在那里的,是个约莫十一二岁的半大少年,粉雕玉琢的一张脸还带着稚气,但那微扬着头垂眼看她的神态,却十足傲慢。

    也不知是哪家府上的小少君,端木舒竟没有见过。

    正在她犹豫该如何应对之时,那小少年忽然嗤一声:“丑八怪。”

    端木舒一个坐起:“你说谁呢?!”

    那小少年大大方方地走进来,一撩衣摆,往旁边空着的坐垫上一坐:“说的就是你呀。”

    他说着,把一只手肘支在盘起的双腿上,手撑住脸,歪着脑袋看过来:“见不得人的,不是丑八怪是什么?”

    端木舒已心知他是故意激她,不过对方虽然是外男,却还只是个孩子,大约也不打紧。恰好她方才饮过的酒意有些上头,一把摘下幂篱:“睁开你的眼睛好好看看,还不快给姐姐我道歉!”

    小少年还真仔细地把她打量了一番,然后评价道:“还算能看吧。”

    端木舒气结:“你是谁家的小鬼,说话这么讨厌?”

    小少年一脸得意:“你猜猜看?”

    “我不猜。”端木舒板起脸:“我是端木氏的姝君,你这么无礼,我不许你待在这里。”

    这少年听她自报家门,并没有丝毫的动容,反倒从容地伸手去拿案上的酒盏:“我想待在哪里就待在哪里,你还没资格指教我。”

    “不许喝酒!”端木舒一把拍开他的手,又伸手给了他一个头栗:“小小年纪这么目中无人?”

    这小少年被她轻轻一敲,却吃了一大惊,捂住脑袋:“你好大的胆子!”

    这孩子看着像是平日被惯坏了,端木舒叉起腰:“你当这是你家,没人敢碰你?姐姐我小小教训你一下,还用不着多大的胆子。你现在最好乖乖说一声‘姐姐我错了’,一会儿还能给你块糖吃。”

    那少年想说什么,但脸色忽变,一下钻到端木舒身后。

    端木舒不明所以:“怎么吓成这样?”

    “嘘——”小少年让她安静。

    丝竹人声之间,有人正喊着:“……公子!公子!您在哪儿啊公子!”声音越来越近。

    公子?

    端木舒些微的酒意一下就被驱散了。

    晋国只有两位能称公子,一位是如今的绥平君,公子宁燮,比端木舒要年长。另一位,夫人所出的公子宁斐,大约就是这个年纪。

    宫中的寺人走过来,正问着旁边隔间的客人:“请问可有见到公子斐?”

    宁斐在端木舒背后拍了一把,悄声道:“别忘了你刚才还打了我,你敢暴露我,我就要治你不敬之罪!”

    庭上的丝竹声渐渐停了下来,犹疑的人声渐起。

    那寺人已经问到了面前:“请问这位姝君,可曾见到公子斐?”

    宁斐缩成一团紧紧贴在她背后,端木舒只能装模作样坐正了,摇了摇头,道一声:“没有。”

    那寺人焦急地挠了挠头,还是谢过一声,又往下一间去了。

    安静中模模糊糊听到隔壁一个年轻的女声道:“原来今日公子斐也来了。”

    一年长的道:“看他们这急着找人的模样,大约今日送函书的就是这位小公子。难怪那边的奏乐都停了。”

    又有一人出声,语中隐着笑:“文都督的脸色可不好看呐。”

    这可不好,隔壁的开始聊闲了,端木舒正想出声警醒,身后的人却伸出手来到她面前,做了个禁言的手势。

    先头那个年轻的女声道:“公子斐在绥平君的纳征礼上闹这一出,也不知是玩闹,还是别有用意。”

    “这就看文都督和绥平君心中怎么想了。”

    “恐怕是没法往好处想了。如今顶着这移风易俗的风头,都说世子之位怕是轮不到绥平君头上了,难免要忧虑日后如何自处。这小公子的一举一动,绥平君都难免不多心呀。”

    立储之事,晋人一向都津津乐道并不以为禁忌。

    不同于北地诸侯,正夫人长子生下即为世子,在晋国,世子的废立还要看世族的人心向背,往往要等到公子们年长了,才择能者为储。国君正式册立世子之前,各位公子都是一视同仁的。

    不过这么一来,常因世子之位迟迟不决,而使得公子间的争斗格外激烈,以至于未能继位者往往非死即逐,最近的例子,便是现任国君宁昶即位的血雨腥风。

    如今君上虽只有两位公子,自己也正值壮年,但是世族之间闲话短长还是难免提及。不过此时听到这个话题,却叫端木舒如坐针毡了。

    年轻的那个又说:“但如今君上给绥平君选文氏姝君为夫人,他岳丈文都督经南郡这一遭,不但没有治罪,反倒更受重用,或许……”

    端木舒心一横,咳了两下,放声道:“烛儿,你看那是不是公子斐?”隔壁的谈话声戛然而止。

    宁斐从端木舒身后绕出来:“干嘛打断她们?我倒是挺想多听听的。”

    端木舒堆个笑:“小女怕她们失口说出些惹公子不快的话来。”

    “哪有什么失口。”宁斐摆弄着桌上的空酒盏:“心里已先不敬,嘴上才有不敬的话罢了。”

    这说话的口吻,可不像个只会玩闹的孩子。

    端木舒心中替隔壁的几人捏了一把汗,道:“晋人风俗多有无礼失敬之处,所以君上才要移风易俗,正是为了教化呀,只是这并非一日之功,还请公子暂为宽恕。”

    “哦?”宁斐将那反过来“咚”一声扣在桌上,又撑起腮:“你想替她们说话,那你干脆替她们说说,这世子之位,将花落谁家呀?”

    端木舒心中哀嚎,这她能怎么答?肯定不能说绥平君的。

    正想干脆谄媚几句,忽然神思一转。宁斐这问就来意不善,怕是故意等着要挑她的错呢,如果她说“世子定是公子您”,那说不定又要治她对绥平君“不敬之罪”了。

    想到这里,端木舒又扯起一个笑:“这种大事,君上自有定夺,哪里是小女敢臆测的呢?”

    宁斐眯起眼睛不说话,端木舒被他看得发毛。

    正在这时,忽然听一旁道:“姝君,这是?”

    宁斐朝旁望去,他视线移开,端木舒心头一松,跳起来把站在帘前的烛儿拉进来,在她耳边道:“这位是公子斐,不得无礼,别声张。”

    烛儿忙将手中的食盘搁在案上,俯下身行礼,小声道:“见过公子。”

    宁斐拍拍衣服站起来:“行了,我也歇够了,君父交给我的事还是得办呢。”

    可算是能把他送走,端木舒忙又行礼:“恭送公子。”忙示意烛儿给他撩帘,将他送了出去。

    端木舒重新坐下来,给自己倒了一盏酒压惊。

    烛儿也转了回来,坐下道:“方才外头都在找公子呢,没想到公子居然在咱们这里,这可真是奇遇。”

    “奇遇吗?”端木舒叹口气。看宁斐那样子,难道真是个到处乱跑的小孩子?自己今天可算是循规蹈矩了吧,怎么好像还是惹上些麻烦了。

    烛儿捧起食盘,献宝一般:“姝君,快看,您喜欢的梅干呢。”

    也不对,不算十分循规蹈矩。她想起先前敲宁斐的那一个头栗。

    端木舒有气无力地倚到案上:“我一点胃口也没有了。”

    那边丝竹声乐又奏了起来,堂前,倨傲如文耀也低头躬身,双手将婚函奉给面带稚气的少年。

章节目录

振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雨夜聆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雨夜聆蝉并收藏振翅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