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守着呢?”
听见这一声,端木舒回过头,见云奂正撩了帘进来,探着头朝榻上看:“醒过没?”
榻上端木豫紧闭着眼,但气色尚可,呼吸也平稳有力。
端木舒伸手捏了捏被角,摇头:“没有。”
云奂走到榻前来:“用不着这么盯着吧,军医不是都说了,除了肩上动了骨,其他都是皮肉伤。况且那处肩伤都是在阜邑城落下的了,不过新裂了,没什么大碍。”
端木舒盯着兄长的睡颜,不说话。
他们在山中探着痕迹搜寻了一日夜,果然找到了左军的残部,让端木舒惊喜的是,兄长果然也逃脱了险境,不过却因为身上带伤,受瘴毒颇深,昏睡不醒。
“算了,懒得管你。” 云奂抱臂:“以防你死撑着又病倒,你先把葛章王廷的线索告诉我,管它是真是假,反正试一试也不耽误。”
她一心扑在寻找左军,照护兄长上,云奂不提,她一时倒是把这事儿给忘了。
端木舒转过头:“你读过《妙髯子远岚穿游记》没有?”
“妙髯子?”云奂一脸的不忍卒听:“那是什么轻浮的家伙写的低俗话本?”
“是百年前一位老前辈的游记。虽然所记事迹虚渺之处甚多,但也不全都是无稽之谈。”端木舒站起身,回忆道:“其中有一篇是写他被葛章人俘获,最后又被葛章王赦免之事。他说自己被蒙着眼,听到葛章人说要把他带去布津大寨,当他再能视物之时,看到的就是高居王座的葛章王。”
云奂抓住端木舒话语中的关键:“你是说,这布津大寨就是葛章王廷?”
端木舒点头:“没错。我们向来只知葛章有王廷,却不知到底是何模样,我阅遍与葛章有关的古籍杂录,也不过只见过这一处提到葛章王廷的名字。”
云奂还是不解:“但那又如何?就算王廷真的叫布津大寨,它又不会呼名就应。”
“你一点葛章话都不懂?”端木舒不等云奂回答,就解释道:“布津,在葛章话里的意思就是圣树。”
“就算葛章王廷里有一棵大树,除非它高可抵天,否则——”云奂抬手向外指:“你又不是没看见,这山里最不缺的就是巨木,岂不还是海里捞针?”
“但是这一棵树很不一样。”端木舒又问:“你读过《乌扬氏秘闻》没有?”
云奂更是皱眉:“谁有功夫读这种野史?”
“传说乌扬氏先祖从太阳中飞落人间,最先落脚在一棵参天大树上,那棵树被它身上所带的日焰灼得如炬,始成圣物。”端木舒问云奂:“远岚山里什么树会像火炬一样?”
云奂略一思索,眼神一变,道:“朱蔻杉?”
端木舒点头,其实昨日正是云奂脚边那株朱蔻杉幼苗给了她启发。
朱蔻杉是远岚山中独有的树种。在这温暖的山区里,枫槭之类都是没有的,生红叶的唯有朱蔻杉,朱蔻杉的叶作羽形,更是被崇拜日与飞鸟的山民所喜爱。
而且朱蔻杉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它们只生长在富含铁质的土壤中,在铁矿周边生长犹为繁盛。
云奂转了两步,摸着下巴:“你是说,葛章王廷之侧,或许有一座大矿?”
端木舒再次点头:“相比搜寻一座无影的寨子,寻脉勘矿至少有迹可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派人计测附近朱蔻杉的数量和大小,循出铁质最丰裕的地脉去便可。”
“不得不说,有几分道理。”云奂说着又看了端木豫一眼,然后转身朝外走去:“我这就去安排了,你爱守就守着吧。”说着,人已经钻了出去。
听见云奂脚步远去,端木舒重新坐回榻旁,向前凑了凑,伏在了兄长身侧。
不知过了多久,听见身后有人在喊着:“阿舒。”
端木舒在黑暗中茫然地转过身,只见远处不知是灯光,还是月光,朦胧地照亮了一小片,有个身影孑然独立在其中。
端木舒朝那片光亮走过去,原来是文季,她走近了,白羽般的少年用目光将她柔柔地笼住。
“阿舒。”他说:“我要去南郡了。”
真奇怪,文季从来没有这样叫过她。
但是听他的声音喊她的名字,好像也并不讨厌。
于是端木舒故意略过了这一点,只道:“这话你早就说过了。”
文季脸上浮出极其浅淡的笑意。
但不知为何,端木舒忽然有点害怕,感觉那笑容好像停留在指尖的蝴蝶,她一呼吸,就要被惊走了。
“这一去,就不回来了。”
所有光亮倏乎熄灭,脚下失重,骤然倾坠——
端木舒猛地惊醒。
“阿舒?”兄长正看着她,一脸的迷茫和疑惑。
端木舒从梦中无尽的黑暗和下坠感中挣脱出来,伸手握住兄长的手:“阿兄你终于醒了!”
“这是……在哪里?”端木豫动了动脑袋,四下打量了一番:“这,不是繁城吧?”
端木舒摇头:“这是在远岚山,在军营里。”
“远岚山?!”端木豫想要撑起身子,但手臂一撑,身体却忽然僵住,又跌回床榻上。
端木舒忙去扶他,又将枕被整理垫在他背后:“阿兄的肩伤又裂了,千万不要用力。”
“你怎么会跑到远岚山里来?”
兄长的声音干涩沙哑,端木舒站起来,转身去给他倒茶:“是父亲母亲让我来的。”
“他们怎么会?”端木豫揉着额角,似乎在费力思索。
端木舒将茶盏递过去:“这事说来话长,阿兄刚刚醒来,瘴毒还未清,还是先将养精神,不急于一时。”
端木豫接过茶盏,灌了一口,然后眼神在帐中梭巡了一遍,问:“文季呢?”
端木舒默住了。
左军在山中的遭遇,她已经知道了个大概。
葛章人一进山就散作小股没入深林,难寻踪迹,眼见进山日久,粮草告急,端木豫采纳随军进山充作向导的阜邑城尉之言,决定拨出一部分人马让文季带领,兵分两路西行搜寻。
不料分兵之后,却被葛章人设计引入引鹿拗,使得两路人马隔着迷雾相遇,贸然一番箭雨,竟然自伤甚众。当认清对面是友非敌,军心动摇之际,葛章人在山上现身,将大军包围在谷底。
情势危急之际,是文季举声东击西之策,借着雾瘴率小队吸引葛章人的攻击,助端木豫率余部从葛章人不备之处突围而出。
端木豫看着妹妹的神色:“文季没有回来?”
巡祤府军并不同葛章人那样善于掩盖行迹,若是文季也逃出重围,想要找回营中并不难,但他并没有回来。云奂断言文季已经死了。
端木舒从兄长手里拿过空茶盏:“还没有。”
“是文季救了我。”
兄长的语气少见的低沉,端木舒转身去把茶盏搁在案上:“他身为阿兄的副将,这都是应该的,当初不也是他自己求的。”
“若不是我急躁,贸然分兵……”
“阿兄身带重伤,本就易受瘴毒侵袭。”端木舒打断兄长,走过去将他身后的枕头抽掉,把他重新按回榻上:“阿兄还是先好好休息吧,有什么过失待瘴毒清了,头脑清醒,再议不迟。我出去看看药煎好了没有。”
帐旁搭着棚起了个小灶,江彦蹲在那里拿一片蕉叶扇着火,药罐在火上咕嘟咕嘟作响。
端木舒走过去,在火旁蹲下来:“阿兄醒了,药让我来吧,你去休息一会儿。”
江彦抬头看了她一眼,忽然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是到底没说,放下手中的蕉叶,点一点头:“是。”
江彦离去后,端木舒掀起药罐盖看了一眼,药已经煎得浓稠,她在旁边拿一只小碗,把药汤倒进去,乌黑的汁液滚烫地翻腾起浓郁的药味,冲得她鼻头酸涩。
梦里文季的话又在她耳畔响起。
云奂说文季肯定已经死了时,看向她的眼神不乏幸灾乐祸,她没有忍住,又驳了云奂一顿。
但是她会做这样的梦,是不是说明,其实她心里也觉得,文季死了?
那夜在繁城道别时,明知道他要上战场了,她怎么就不多跟他说几句好话呢?
对了,因为她那时候还在生他的气,怪他不肯乖乖听她的离她远点,给她惹了麻烦。但是其实一开始错的人是她,她嘴上道了歉,但也没有多真心。
端木舒搁下药罐,捡起江彦用来扇火的那片蕉叶,狠狠拍在那个小火坑上。
还打算等他回了繁城,再好好给他道个歉的。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怎么还是只会舍己救猫这一招?武艺不精,不该多在谋断上下些功夫么,怎么这么没用。
端木舒拿开蕉叶看了看,火苗已经被盖灭,闪着红光的火炭蔫蔫地冒着烟。
这么一来,又没了凤血的下落,他如果真死了,文耀也立刻成了文氏少主,京畿的那一摊事更是无从解决了。
他又给她惹麻烦!
还道什么歉?真把他从这山林里揪出来,她还得骂他!
到时候他一定又支支吾吾辩解不来,最后只能小声说自己错了,最多眼神里带点无奈。
她真的很喜欢文季看她的眼神,无论她说什么样的话,做什么样的事,都那样温柔地笼罩着她的眼神。
有水珠滴在炭火上,“刺啦”一声。
文季真的死了吗?
听见这一声,端木舒回过头,见云奂正撩了帘进来,探着头朝榻上看:“醒过没?”
榻上端木豫紧闭着眼,但气色尚可,呼吸也平稳有力。
端木舒伸手捏了捏被角,摇头:“没有。”
云奂走到榻前来:“用不着这么盯着吧,军医不是都说了,除了肩上动了骨,其他都是皮肉伤。况且那处肩伤都是在阜邑城落下的了,不过新裂了,没什么大碍。”
端木舒盯着兄长的睡颜,不说话。
他们在山中探着痕迹搜寻了一日夜,果然找到了左军的残部,让端木舒惊喜的是,兄长果然也逃脱了险境,不过却因为身上带伤,受瘴毒颇深,昏睡不醒。
“算了,懒得管你。” 云奂抱臂:“以防你死撑着又病倒,你先把葛章王廷的线索告诉我,管它是真是假,反正试一试也不耽误。”
她一心扑在寻找左军,照护兄长上,云奂不提,她一时倒是把这事儿给忘了。
端木舒转过头:“你读过《妙髯子远岚穿游记》没有?”
“妙髯子?”云奂一脸的不忍卒听:“那是什么轻浮的家伙写的低俗话本?”
“是百年前一位老前辈的游记。虽然所记事迹虚渺之处甚多,但也不全都是无稽之谈。”端木舒站起身,回忆道:“其中有一篇是写他被葛章人俘获,最后又被葛章王赦免之事。他说自己被蒙着眼,听到葛章人说要把他带去布津大寨,当他再能视物之时,看到的就是高居王座的葛章王。”
云奂抓住端木舒话语中的关键:“你是说,这布津大寨就是葛章王廷?”
端木舒点头:“没错。我们向来只知葛章有王廷,却不知到底是何模样,我阅遍与葛章有关的古籍杂录,也不过只见过这一处提到葛章王廷的名字。”
云奂还是不解:“但那又如何?就算王廷真的叫布津大寨,它又不会呼名就应。”
“你一点葛章话都不懂?”端木舒不等云奂回答,就解释道:“布津,在葛章话里的意思就是圣树。”
“就算葛章王廷里有一棵大树,除非它高可抵天,否则——”云奂抬手向外指:“你又不是没看见,这山里最不缺的就是巨木,岂不还是海里捞针?”
“但是这一棵树很不一样。”端木舒又问:“你读过《乌扬氏秘闻》没有?”
云奂更是皱眉:“谁有功夫读这种野史?”
“传说乌扬氏先祖从太阳中飞落人间,最先落脚在一棵参天大树上,那棵树被它身上所带的日焰灼得如炬,始成圣物。”端木舒问云奂:“远岚山里什么树会像火炬一样?”
云奂略一思索,眼神一变,道:“朱蔻杉?”
端木舒点头,其实昨日正是云奂脚边那株朱蔻杉幼苗给了她启发。
朱蔻杉是远岚山中独有的树种。在这温暖的山区里,枫槭之类都是没有的,生红叶的唯有朱蔻杉,朱蔻杉的叶作羽形,更是被崇拜日与飞鸟的山民所喜爱。
而且朱蔻杉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它们只生长在富含铁质的土壤中,在铁矿周边生长犹为繁盛。
云奂转了两步,摸着下巴:“你是说,葛章王廷之侧,或许有一座大矿?”
端木舒再次点头:“相比搜寻一座无影的寨子,寻脉勘矿至少有迹可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派人计测附近朱蔻杉的数量和大小,循出铁质最丰裕的地脉去便可。”
“不得不说,有几分道理。”云奂说着又看了端木豫一眼,然后转身朝外走去:“我这就去安排了,你爱守就守着吧。”说着,人已经钻了出去。
听见云奂脚步远去,端木舒重新坐回榻旁,向前凑了凑,伏在了兄长身侧。
不知过了多久,听见身后有人在喊着:“阿舒。”
端木舒在黑暗中茫然地转过身,只见远处不知是灯光,还是月光,朦胧地照亮了一小片,有个身影孑然独立在其中。
端木舒朝那片光亮走过去,原来是文季,她走近了,白羽般的少年用目光将她柔柔地笼住。
“阿舒。”他说:“我要去南郡了。”
真奇怪,文季从来没有这样叫过她。
但是听他的声音喊她的名字,好像也并不讨厌。
于是端木舒故意略过了这一点,只道:“这话你早就说过了。”
文季脸上浮出极其浅淡的笑意。
但不知为何,端木舒忽然有点害怕,感觉那笑容好像停留在指尖的蝴蝶,她一呼吸,就要被惊走了。
“这一去,就不回来了。”
所有光亮倏乎熄灭,脚下失重,骤然倾坠——
端木舒猛地惊醒。
“阿舒?”兄长正看着她,一脸的迷茫和疑惑。
端木舒从梦中无尽的黑暗和下坠感中挣脱出来,伸手握住兄长的手:“阿兄你终于醒了!”
“这是……在哪里?”端木豫动了动脑袋,四下打量了一番:“这,不是繁城吧?”
端木舒摇头:“这是在远岚山,在军营里。”
“远岚山?!”端木豫想要撑起身子,但手臂一撑,身体却忽然僵住,又跌回床榻上。
端木舒忙去扶他,又将枕被整理垫在他背后:“阿兄的肩伤又裂了,千万不要用力。”
“你怎么会跑到远岚山里来?”
兄长的声音干涩沙哑,端木舒站起来,转身去给他倒茶:“是父亲母亲让我来的。”
“他们怎么会?”端木豫揉着额角,似乎在费力思索。
端木舒将茶盏递过去:“这事说来话长,阿兄刚刚醒来,瘴毒还未清,还是先将养精神,不急于一时。”
端木豫接过茶盏,灌了一口,然后眼神在帐中梭巡了一遍,问:“文季呢?”
端木舒默住了。
左军在山中的遭遇,她已经知道了个大概。
葛章人一进山就散作小股没入深林,难寻踪迹,眼见进山日久,粮草告急,端木豫采纳随军进山充作向导的阜邑城尉之言,决定拨出一部分人马让文季带领,兵分两路西行搜寻。
不料分兵之后,却被葛章人设计引入引鹿拗,使得两路人马隔着迷雾相遇,贸然一番箭雨,竟然自伤甚众。当认清对面是友非敌,军心动摇之际,葛章人在山上现身,将大军包围在谷底。
情势危急之际,是文季举声东击西之策,借着雾瘴率小队吸引葛章人的攻击,助端木豫率余部从葛章人不备之处突围而出。
端木豫看着妹妹的神色:“文季没有回来?”
巡祤府军并不同葛章人那样善于掩盖行迹,若是文季也逃出重围,想要找回营中并不难,但他并没有回来。云奂断言文季已经死了。
端木舒从兄长手里拿过空茶盏:“还没有。”
“是文季救了我。”
兄长的语气少见的低沉,端木舒转身去把茶盏搁在案上:“他身为阿兄的副将,这都是应该的,当初不也是他自己求的。”
“若不是我急躁,贸然分兵……”
“阿兄身带重伤,本就易受瘴毒侵袭。”端木舒打断兄长,走过去将他身后的枕头抽掉,把他重新按回榻上:“阿兄还是先好好休息吧,有什么过失待瘴毒清了,头脑清醒,再议不迟。我出去看看药煎好了没有。”
帐旁搭着棚起了个小灶,江彦蹲在那里拿一片蕉叶扇着火,药罐在火上咕嘟咕嘟作响。
端木舒走过去,在火旁蹲下来:“阿兄醒了,药让我来吧,你去休息一会儿。”
江彦抬头看了她一眼,忽然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是到底没说,放下手中的蕉叶,点一点头:“是。”
江彦离去后,端木舒掀起药罐盖看了一眼,药已经煎得浓稠,她在旁边拿一只小碗,把药汤倒进去,乌黑的汁液滚烫地翻腾起浓郁的药味,冲得她鼻头酸涩。
梦里文季的话又在她耳畔响起。
云奂说文季肯定已经死了时,看向她的眼神不乏幸灾乐祸,她没有忍住,又驳了云奂一顿。
但是她会做这样的梦,是不是说明,其实她心里也觉得,文季死了?
那夜在繁城道别时,明知道他要上战场了,她怎么就不多跟他说几句好话呢?
对了,因为她那时候还在生他的气,怪他不肯乖乖听她的离她远点,给她惹了麻烦。但是其实一开始错的人是她,她嘴上道了歉,但也没有多真心。
端木舒搁下药罐,捡起江彦用来扇火的那片蕉叶,狠狠拍在那个小火坑上。
还打算等他回了繁城,再好好给他道个歉的。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怎么还是只会舍己救猫这一招?武艺不精,不该多在谋断上下些功夫么,怎么这么没用。
端木舒拿开蕉叶看了看,火苗已经被盖灭,闪着红光的火炭蔫蔫地冒着烟。
这么一来,又没了凤血的下落,他如果真死了,文耀也立刻成了文氏少主,京畿的那一摊事更是无从解决了。
他又给她惹麻烦!
还道什么歉?真把他从这山林里揪出来,她还得骂他!
到时候他一定又支支吾吾辩解不来,最后只能小声说自己错了,最多眼神里带点无奈。
她真的很喜欢文季看她的眼神,无论她说什么样的话,做什么样的事,都那样温柔地笼罩着她的眼神。
有水珠滴在炭火上,“刺啦”一声。
文季真的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