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舒与葛章武士已站在葛章王廷脚下的水渠旁,越过这道水渠,便是葛章王廷的原木堆垒的围墙。
情急之下她带上江彦追出营地,命江彦打晕了寇览。
这叫火瓦的葛章武士大约是看寇览十分不顺眼,对于端木舒当着他的面打晕寇览没有任何的意见,但是坚持只有一人能随他回寨。端木舒只能把江彦遣回去,她独自随火瓦进寨。
火瓦问:“泅水,会不会?”
端木舒拄着节杖,朝渠里看。渠中水浅处还能看出底下暗红色的砂土,再往中央,便只见青黑的水草飘来荡去,遮蔽了渠底,不知渠深几何了。
她问:“你们出入都泅水?怎么不架座桥呢?”
“桥拆了,防你们。”火瓦丢下这一句,利落地一猛子扎进了水里,三两下便蹿到了中间:“要去就快些,大王等着呢!”
端木舒只能扎起衣摆,把节杖插在背后,也跳下水去。远岚山中的日头很烈,但渠水却寒得有些刺骨。端木舒向对岸游过去,游到渠中央,只觉得底下的水草之间还有一股暗流,向湖的方向流去,险些将她的脚卷进去。
端木舒翻了个身蹬开脚上的水草,正向上望见几个人影站在那块巨大的碣岩上。云奂的亮银甲在阳光下显眼的很,相比之下,旁边那个身影显得有些暗淡,但端木舒还是认出那是阿兄。
不过他们都很安静地站在那里看着,并没有出声。
她现在的行为应该是有违军法的,所以她料定阿兄会想办法替她遮掩,就算现在肚子里憋着火,也不好明着发。
等她手脚并用爬上对岸的草地,火瓦早就叉着腰站在那里,端木舒草草将浸湿的衣袍拧一拧,待要从背上拿下节杖,却被火瓦制止了:“别急,还是背着吧,得爬上去。”他说着伸手指了指。
端木舒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只见寨子的围墙上悬着一条藤梯。原来寨门也被封死了。
火瓦大步走到墙边,攀着绳梯便向上爬,五大三粗的大汉灵活得像一只猴子。
端木舒顾不上惊叹,急忙跟上,好不容易顺着藤梯攀上去,火瓦已等得有些不耐烦,他伸出一只手来,几乎是把端木舒拎上了墙头。
端木舒拍了拍磨得有些发红的手掌,将旌节从背上取下,回头望一眼对面的山腰,阿兄和云奂还站在那里。
背上被人猛推了一下,差点一个没站稳扑倒在地。推她的是个年轻的葛章守卫,蛮腔蛮调说着不熟练的官话:“看什么看!走!快点!”说着又要伸手来推她,但这次被火瓦拦住了。
年轻的守卫不情愿地收回了手,但还是催促道:“快走快走!”
墙头上有藤索桥直通向一排竹楼,火瓦在前面带路,年轻的守卫跟在端木舒身后。三人走过索桥,走到那竹楼前。
楼中只有不多的几人,腰间都佩着无鞘的长刀,看起来这里本是营房。
见了端木舒,几人都停下脚步和谈话看了过来,无一例外都握紧了刀柄。端木舒不自觉地摸了摸腰后的匕首,火瓦放慢脚步,和端木舒并排,隔开了她与那些人。
走过守军营房,三人在竹楼间穿梭。葛章大寨筑在坡地上,竹楼一座高过一座,向坡顶延伸,期间四通八达的是狭窄的石砌阶梯小道和悬索桥,身处其中好似迷阵一般。
虽然天已经大亮,但多数竹楼依旧沉寂着,只从吊脚楼上的栏杆或窗口探出零星的几个脑袋来,都是苍老的面庞,目光沉默地追随着三人。
端木舒埋头看脚下,数长着青苔的台阶,默默无言地走着。
忽然,“咚”地一声,一个什么东西砸在了她的脚边,碎屑四处飞溅。她还没来得及仔细看,就被什么东西结结实实地砸中了额角。
“啊!”端木舒轻呼出声,停下来吸着冷气抬手捂住被砸中的地方,只觉得一阵晕眩。
指尖下可觉地迅速鼓了起来,轻轻碰着都生疼。
端木舒将手从额上拿开,举在面前看了看,倒是没流血,但指尖蹭上了炭黑的痕迹。
砸中她的是一小块没烧完的硬木,想必是谁家火塘里捡出来的。正该是清晨烧水做饭的时候,但那火塘里显然并没有生着火,这碎柴是冷硬的。
端木舒抬头环顾一周,楼上仍旧有人探着头,并不躲避端木舒看过来的眼神。他们的脸上既没有愤慨,也没有同情,只是面无表情,好像什么也没有看到。只有端木舒身后的那个年轻守卫忍不住发出了一丝幸灾乐祸的笑声。
阳光炽烈,端木舒渡水浸湿的衣袍被晒得半干不湿,原本不觉得冷,如今却有了一丝寒意。她这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已身在敌营。
火瓦也抬头朝周围看了看,又看一眼端木舒的额角,转身继续沿着阶梯向上走:“跟上。”
端木舒只能忍痛,拄着旌节跟上。
在这片暗中充斥着敌意的无声竹楼间走了许久,端木舒只觉得眼前一亮,豁然开朗。
面前一片开阔的平台。平台外围铺着一圈硕大的青石板,圈内是长满青草的土地,青翠的草叶间夹杂着点点火星般的红,有蟠曲错节覆着深苔的根系在其间或隐或现,仿佛虬龙在土中翻滚着向中心汇聚,直将人的目光引向平台正中矗立的巨木。
好一株巨杉!
巨杉主干如峻峰般拔地而起,仿若抵天之柱,生铁色的树皮上刻满岁月风霜,尽是深而曲折的裂纹。仰首向上极目而望,满目红如烈焰的枝叶沿着树干向天空燃去,火炬般的冠顶直没入山岚之中,将浅淡云气都映成了炽烈红霞。山风拂过,便有朱红的羽叶悠悠飘落下来,好似朱雀振翅,抖落火雨。
端木舒这几日虽已在对面山上军营中远远看过,但站在这树下,仍旧震撼不已。
平台不远处,是寨子中最高的一座竹楼,规模堪称雄伟,端木舒随火瓦直登到顶。
顶层只有一间空阔的大殿,宽有十数丈,两侧各两排粗壮的硬木为柱,支撑着高大的穹顶。
端木舒跟着火瓦迈进门,一眼看到的是尽头满墙的鹿角,森然虬劲,如刺如剑。
最令人瞩目的是正中那一对。那是一对大约各有六尺长的巨大鹿角,也不知是怎样一头巨鹿才生出这样的双角。双角托举着圆形的巨大浮雕,铜铸的烈日,一圈火焰围绕着三足神鸟。
在这鹿角托举的金乌图腾之下,是一张宽大的藤椅,藤椅上正坐着一个老人。
火瓦走上前去,朝老人跪下行一礼:“大王,晋军使者到了。”
端木舒握紧手中的旌节,手心冒出汗来,头上的伤一跳一跳地更疼了几分。
她深吸一口气,走上前去,也行了一礼。
老人斜倚在藤椅上,看起来苍老干瘦,从短袖中露出的黝黑手臂上筋脉曲张虬结,仿佛是古杉树根的一截。
衣服左襟上与那铜雕相同的纹样彰显着他的身份。
葛章王从花白凌乱的眉下抬眼,干巴巴地笑了两声:“有趣,怎么晋军之中,还有你这样的小姑娘?你们先君显伯时不就已经废止了女子应兵役的律例么?”
“小女并非在军中服役。”端木舒将旌节小心地靠在怀中,双手奉上端木氏的骨币:“小女敝姓端木,此次晋军左将军端木豫,是我的兄长。”
火瓦将那枚骨币奉给葛章王,老人将骨币捏起,黝黑的指尖在骨白的夜枭上捻过。他眯起双眼,深长的沟壑从眼角蔓延开去:“你兄长倒是命大。怎么,他自己不敢来,让妹子来?”
端木舒握紧旌节,镇定道:“兄长有领兵之责,不便前来,而且小女是自愿前来,并非迫于兄长之命。”
葛章王那双虽然已经有些浑浊,但却还让人感到如鹰隼般锐利的眸掠过端木舒额角的那块青紫,问:“你自愿前来?”
“两位将军听了大王使者所言,已无意再攻,只是还需确证使者所说的情形,才好向主帅禀报,请令撤军。”端木舒又行一礼:“小女虽然出生于繁城,但自小向往先祖事迹与远岚风貌,知道葛章尚存先民遗风,为一睹葛章王廷,拜见大王,所以自愿揽了这差事。”
葛章王花白虬结的胡须颤了颤,溢出两声苍老低沉的笑:“你难道就没有想过,如果信中所言是假,你可就回不去了,那岂不是白送了一个人质予我?”
端木舒站直身,微微抬起下颌:“若大王只是诈降,晋军一时退去,也能挥师重临。君上一统南疆之意甚坚,莫说是扣住小女,哪怕大王捉住了公子,也未见得能吓退君上。大王何必为了多几日残喘而大费周章?相信大王心怀葛章子民,绝非想要拿他们的性命做垂死挣扎,而是真心想要为他们谋一个生路。”
这既是恭维之词,也的确是端木舒心中所想。
老人沉默了片刻,点头:“好,既然如此,”他朝火瓦抬抬手:“你带这位小使去查看各处,验证是否属实。”
端木舒踌躇了一下,道:“大王信中还说,文氏少主也在寨中,小女也需一并确认他的安危,才好回去复命。”
葛章王眉下的目光审视着她:“我听闻端木氏与文氏素来不合,端木氏想要见他安,还是见他危?”
端木舒又作一礼:“此次出征,文氏少主是我兄长的副将,自然不愿他折在南郡,与文氏再添纠纷。”
“好,我自会安排。”葛章王没有再追问,等端木舒抬起头时,他已经倚在椅背上,阖上了双目。
接下来的一整日,端木舒跟着火瓦查看了寨子各处。从鳞次栉比的竹楼一座座探看过去,屋中轻便的家当大多被带走了,几乎不剩些什么,空荡荡的屋子里,只有一个个苍老佝偻的身影。
火瓦身上的鹿角弓和耳上的火焰纹金饰是葛章王精锐近卫的标志,有火瓦的陪同,那些老人即便眼中没有丝毫友善之意,行动上却都显得十分顺从。他们无言地领着端木舒去看阴暗角落里放着的木桶,每一个都是用坚实的苦?木箍制,端木舒上手去推一推,俱是沉甸甸的丝毫不动。
每看过几处,火瓦便尽职地让端木舒随意挑选一只木桶,打开查验。他将一根打通了竹节的细竹伸进桶中,搅动几下,而后封住竹竿的一头,将它从桶中抽出来,再松开密封,让竹竿中存留的粘稠液体流入一只匏瓢里,供端木舒验视。
虽然品质并不如端木舒在繁城见到的入贡品那般纯净,但的确是货真价实的火油,若是燃起来,便是瓢泼大雨也莫可奈何。
这些老人就这样守在不起烟火的,空荡荡的屋子里,守着这些可以将他们和屋子一起燃成灰烬的木桶,用冷寂的眼神看着她走过。
日落西山,端木舒拖着酸痛的如同灌了沙般沉重的双腿,拄着节杖,咬牙坚持着迈上最后一段石阶。
“吱呀”一声,火瓦站在石阶尽头那座低矮的竹楼前,打开了门。
这座竹楼附近没有邻居,在布局紧凑的山寨中显得十分孤立,再加上外表破败,四周还长着茂盛的杂草,看起来更加可怜。
火瓦推开门:“进去吧。”端木舒明白这就是她今晚的落脚地了。
端木舒刚迈进门,忽然想起文季的事,正转身要去问,那门已经“嘭”地一声关上,紧接着迅速落了锁。
端木舒听着脚步声在门外渐渐走远,暗自叹口气。
此时屋外暮色朦胧,屋里更是一片晦暗。她默站了一会儿,动动脚正打算摸黑找个地方坐下,却忽然感到有什么东西在蹭她的小腿。
在家时她阿泱常常在她腿边蹭着撒娇,她弯腰放下节杖,手习惯性地向腿边探过去。
手碰到一样东西,凉凉的,湿漉漉的,在她的手心里拱来拱去。
端木舒浑身一个激灵,将那东西一把拍开:“什么东西!”
那东西被她这么一拍,似乎也受了惊,哼哼唧唧地蹿进了屋子深处。
“你吓着它了。”房间深处传来一句。
“明明是它吓着我了!”端木舒抚着胸口下意识地立刻回道。但话一出口,她的动作便顿住了,这是文季的声音。
情急之下她带上江彦追出营地,命江彦打晕了寇览。
这叫火瓦的葛章武士大约是看寇览十分不顺眼,对于端木舒当着他的面打晕寇览没有任何的意见,但是坚持只有一人能随他回寨。端木舒只能把江彦遣回去,她独自随火瓦进寨。
火瓦问:“泅水,会不会?”
端木舒拄着节杖,朝渠里看。渠中水浅处还能看出底下暗红色的砂土,再往中央,便只见青黑的水草飘来荡去,遮蔽了渠底,不知渠深几何了。
她问:“你们出入都泅水?怎么不架座桥呢?”
“桥拆了,防你们。”火瓦丢下这一句,利落地一猛子扎进了水里,三两下便蹿到了中间:“要去就快些,大王等着呢!”
端木舒只能扎起衣摆,把节杖插在背后,也跳下水去。远岚山中的日头很烈,但渠水却寒得有些刺骨。端木舒向对岸游过去,游到渠中央,只觉得底下的水草之间还有一股暗流,向湖的方向流去,险些将她的脚卷进去。
端木舒翻了个身蹬开脚上的水草,正向上望见几个人影站在那块巨大的碣岩上。云奂的亮银甲在阳光下显眼的很,相比之下,旁边那个身影显得有些暗淡,但端木舒还是认出那是阿兄。
不过他们都很安静地站在那里看着,并没有出声。
她现在的行为应该是有违军法的,所以她料定阿兄会想办法替她遮掩,就算现在肚子里憋着火,也不好明着发。
等她手脚并用爬上对岸的草地,火瓦早就叉着腰站在那里,端木舒草草将浸湿的衣袍拧一拧,待要从背上拿下节杖,却被火瓦制止了:“别急,还是背着吧,得爬上去。”他说着伸手指了指。
端木舒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只见寨子的围墙上悬着一条藤梯。原来寨门也被封死了。
火瓦大步走到墙边,攀着绳梯便向上爬,五大三粗的大汉灵活得像一只猴子。
端木舒顾不上惊叹,急忙跟上,好不容易顺着藤梯攀上去,火瓦已等得有些不耐烦,他伸出一只手来,几乎是把端木舒拎上了墙头。
端木舒拍了拍磨得有些发红的手掌,将旌节从背上取下,回头望一眼对面的山腰,阿兄和云奂还站在那里。
背上被人猛推了一下,差点一个没站稳扑倒在地。推她的是个年轻的葛章守卫,蛮腔蛮调说着不熟练的官话:“看什么看!走!快点!”说着又要伸手来推她,但这次被火瓦拦住了。
年轻的守卫不情愿地收回了手,但还是催促道:“快走快走!”
墙头上有藤索桥直通向一排竹楼,火瓦在前面带路,年轻的守卫跟在端木舒身后。三人走过索桥,走到那竹楼前。
楼中只有不多的几人,腰间都佩着无鞘的长刀,看起来这里本是营房。
见了端木舒,几人都停下脚步和谈话看了过来,无一例外都握紧了刀柄。端木舒不自觉地摸了摸腰后的匕首,火瓦放慢脚步,和端木舒并排,隔开了她与那些人。
走过守军营房,三人在竹楼间穿梭。葛章大寨筑在坡地上,竹楼一座高过一座,向坡顶延伸,期间四通八达的是狭窄的石砌阶梯小道和悬索桥,身处其中好似迷阵一般。
虽然天已经大亮,但多数竹楼依旧沉寂着,只从吊脚楼上的栏杆或窗口探出零星的几个脑袋来,都是苍老的面庞,目光沉默地追随着三人。
端木舒埋头看脚下,数长着青苔的台阶,默默无言地走着。
忽然,“咚”地一声,一个什么东西砸在了她的脚边,碎屑四处飞溅。她还没来得及仔细看,就被什么东西结结实实地砸中了额角。
“啊!”端木舒轻呼出声,停下来吸着冷气抬手捂住被砸中的地方,只觉得一阵晕眩。
指尖下可觉地迅速鼓了起来,轻轻碰着都生疼。
端木舒将手从额上拿开,举在面前看了看,倒是没流血,但指尖蹭上了炭黑的痕迹。
砸中她的是一小块没烧完的硬木,想必是谁家火塘里捡出来的。正该是清晨烧水做饭的时候,但那火塘里显然并没有生着火,这碎柴是冷硬的。
端木舒抬头环顾一周,楼上仍旧有人探着头,并不躲避端木舒看过来的眼神。他们的脸上既没有愤慨,也没有同情,只是面无表情,好像什么也没有看到。只有端木舒身后的那个年轻守卫忍不住发出了一丝幸灾乐祸的笑声。
阳光炽烈,端木舒渡水浸湿的衣袍被晒得半干不湿,原本不觉得冷,如今却有了一丝寒意。她这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已身在敌营。
火瓦也抬头朝周围看了看,又看一眼端木舒的额角,转身继续沿着阶梯向上走:“跟上。”
端木舒只能忍痛,拄着旌节跟上。
在这片暗中充斥着敌意的无声竹楼间走了许久,端木舒只觉得眼前一亮,豁然开朗。
面前一片开阔的平台。平台外围铺着一圈硕大的青石板,圈内是长满青草的土地,青翠的草叶间夹杂着点点火星般的红,有蟠曲错节覆着深苔的根系在其间或隐或现,仿佛虬龙在土中翻滚着向中心汇聚,直将人的目光引向平台正中矗立的巨木。
好一株巨杉!
巨杉主干如峻峰般拔地而起,仿若抵天之柱,生铁色的树皮上刻满岁月风霜,尽是深而曲折的裂纹。仰首向上极目而望,满目红如烈焰的枝叶沿着树干向天空燃去,火炬般的冠顶直没入山岚之中,将浅淡云气都映成了炽烈红霞。山风拂过,便有朱红的羽叶悠悠飘落下来,好似朱雀振翅,抖落火雨。
端木舒这几日虽已在对面山上军营中远远看过,但站在这树下,仍旧震撼不已。
平台不远处,是寨子中最高的一座竹楼,规模堪称雄伟,端木舒随火瓦直登到顶。
顶层只有一间空阔的大殿,宽有十数丈,两侧各两排粗壮的硬木为柱,支撑着高大的穹顶。
端木舒跟着火瓦迈进门,一眼看到的是尽头满墙的鹿角,森然虬劲,如刺如剑。
最令人瞩目的是正中那一对。那是一对大约各有六尺长的巨大鹿角,也不知是怎样一头巨鹿才生出这样的双角。双角托举着圆形的巨大浮雕,铜铸的烈日,一圈火焰围绕着三足神鸟。
在这鹿角托举的金乌图腾之下,是一张宽大的藤椅,藤椅上正坐着一个老人。
火瓦走上前去,朝老人跪下行一礼:“大王,晋军使者到了。”
端木舒握紧手中的旌节,手心冒出汗来,头上的伤一跳一跳地更疼了几分。
她深吸一口气,走上前去,也行了一礼。
老人斜倚在藤椅上,看起来苍老干瘦,从短袖中露出的黝黑手臂上筋脉曲张虬结,仿佛是古杉树根的一截。
衣服左襟上与那铜雕相同的纹样彰显着他的身份。
葛章王从花白凌乱的眉下抬眼,干巴巴地笑了两声:“有趣,怎么晋军之中,还有你这样的小姑娘?你们先君显伯时不就已经废止了女子应兵役的律例么?”
“小女并非在军中服役。”端木舒将旌节小心地靠在怀中,双手奉上端木氏的骨币:“小女敝姓端木,此次晋军左将军端木豫,是我的兄长。”
火瓦将那枚骨币奉给葛章王,老人将骨币捏起,黝黑的指尖在骨白的夜枭上捻过。他眯起双眼,深长的沟壑从眼角蔓延开去:“你兄长倒是命大。怎么,他自己不敢来,让妹子来?”
端木舒握紧旌节,镇定道:“兄长有领兵之责,不便前来,而且小女是自愿前来,并非迫于兄长之命。”
葛章王那双虽然已经有些浑浊,但却还让人感到如鹰隼般锐利的眸掠过端木舒额角的那块青紫,问:“你自愿前来?”
“两位将军听了大王使者所言,已无意再攻,只是还需确证使者所说的情形,才好向主帅禀报,请令撤军。”端木舒又行一礼:“小女虽然出生于繁城,但自小向往先祖事迹与远岚风貌,知道葛章尚存先民遗风,为一睹葛章王廷,拜见大王,所以自愿揽了这差事。”
葛章王花白虬结的胡须颤了颤,溢出两声苍老低沉的笑:“你难道就没有想过,如果信中所言是假,你可就回不去了,那岂不是白送了一个人质予我?”
端木舒站直身,微微抬起下颌:“若大王只是诈降,晋军一时退去,也能挥师重临。君上一统南疆之意甚坚,莫说是扣住小女,哪怕大王捉住了公子,也未见得能吓退君上。大王何必为了多几日残喘而大费周章?相信大王心怀葛章子民,绝非想要拿他们的性命做垂死挣扎,而是真心想要为他们谋一个生路。”
这既是恭维之词,也的确是端木舒心中所想。
老人沉默了片刻,点头:“好,既然如此,”他朝火瓦抬抬手:“你带这位小使去查看各处,验证是否属实。”
端木舒踌躇了一下,道:“大王信中还说,文氏少主也在寨中,小女也需一并确认他的安危,才好回去复命。”
葛章王眉下的目光审视着她:“我听闻端木氏与文氏素来不合,端木氏想要见他安,还是见他危?”
端木舒又作一礼:“此次出征,文氏少主是我兄长的副将,自然不愿他折在南郡,与文氏再添纠纷。”
“好,我自会安排。”葛章王没有再追问,等端木舒抬起头时,他已经倚在椅背上,阖上了双目。
接下来的一整日,端木舒跟着火瓦查看了寨子各处。从鳞次栉比的竹楼一座座探看过去,屋中轻便的家当大多被带走了,几乎不剩些什么,空荡荡的屋子里,只有一个个苍老佝偻的身影。
火瓦身上的鹿角弓和耳上的火焰纹金饰是葛章王精锐近卫的标志,有火瓦的陪同,那些老人即便眼中没有丝毫友善之意,行动上却都显得十分顺从。他们无言地领着端木舒去看阴暗角落里放着的木桶,每一个都是用坚实的苦?木箍制,端木舒上手去推一推,俱是沉甸甸的丝毫不动。
每看过几处,火瓦便尽职地让端木舒随意挑选一只木桶,打开查验。他将一根打通了竹节的细竹伸进桶中,搅动几下,而后封住竹竿的一头,将它从桶中抽出来,再松开密封,让竹竿中存留的粘稠液体流入一只匏瓢里,供端木舒验视。
虽然品质并不如端木舒在繁城见到的入贡品那般纯净,但的确是货真价实的火油,若是燃起来,便是瓢泼大雨也莫可奈何。
这些老人就这样守在不起烟火的,空荡荡的屋子里,守着这些可以将他们和屋子一起燃成灰烬的木桶,用冷寂的眼神看着她走过。
日落西山,端木舒拖着酸痛的如同灌了沙般沉重的双腿,拄着节杖,咬牙坚持着迈上最后一段石阶。
“吱呀”一声,火瓦站在石阶尽头那座低矮的竹楼前,打开了门。
这座竹楼附近没有邻居,在布局紧凑的山寨中显得十分孤立,再加上外表破败,四周还长着茂盛的杂草,看起来更加可怜。
火瓦推开门:“进去吧。”端木舒明白这就是她今晚的落脚地了。
端木舒刚迈进门,忽然想起文季的事,正转身要去问,那门已经“嘭”地一声关上,紧接着迅速落了锁。
端木舒听着脚步声在门外渐渐走远,暗自叹口气。
此时屋外暮色朦胧,屋里更是一片晦暗。她默站了一会儿,动动脚正打算摸黑找个地方坐下,却忽然感到有什么东西在蹭她的小腿。
在家时她阿泱常常在她腿边蹭着撒娇,她弯腰放下节杖,手习惯性地向腿边探过去。
手碰到一样东西,凉凉的,湿漉漉的,在她的手心里拱来拱去。
端木舒浑身一个激灵,将那东西一把拍开:“什么东西!”
那东西被她这么一拍,似乎也受了惊,哼哼唧唧地蹿进了屋子深处。
“你吓着它了。”房间深处传来一句。
“明明是它吓着我了!”端木舒抚着胸口下意识地立刻回道。但话一出口,她的动作便顿住了,这是文季的声音。